大乐透幸运选号生成器:同事之间沟通的方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7/10 21:45:28
Posted on 2011年10月19日
说话出众才能脱颖而出
语言是人类的栖居之地,做个会说话的人。
——海德格尔
请不要误解,这里所谓会说话的人绝不是指那种擅长讨价还价的人,或者是总能在争论中胡搅蛮缠一大筐,无理也能辩三分的人,而是指能够团时、因地、因人而动,善于用语言打动人心,使对方感到或震撼、或信服、或同情、或感激,从而能在整个说话中掌握主动权,最终能使自己的意思较顺利地得到实现的人。
同事间交流、沟通,协力合作离不开语言媒介,而这种语言又不同于家居、生活中与妻子儿女,兄弟姐妹间所使用的语言,后者带有更大的随意性和偶然性,而前者大体来看却总能归于这样三类:和势语言:用于同事间不存在利益冲突的谈话情况下。攻势语言:用于想通过谈话达到一定目的谈话情况下。守势语言:用于对方想通过谈话取利于己方的谈话情况下。
1.和势语言
中国人自古便十分强调"人和"的因素,诸如"和气生财"、"和为贵"、"家和万事兴"之类的古训,至今仍被人们所津津乐道。无论你在你所处的公司、单位或任何一个利益共同体中处于怎样的位置,都应该与你的同事团结一致。"内讧"只能使每个人的利益都受到损失。这样,善于说一些和势语言便愈发显得重要。
无论同任何一位同事谈话时,都该记住这样一句话"人人都非同寻常!"即使再烦、再累、再情绪不佳,也要把对方作为一个重要人物来看待。凡有可能要对对方讲几句恭维话时,哪怕仅仅是一句简短的评价,比如"你看上去特别有精神"。"这个发型最适合你"、"你的孩子可真争气,将来肯定有出息"之类的话时,一定要双眼正视对方、全神贯注,切不可因任何别的事情而走神,否则很容易让对方认为你是在小瞧他,说了还不如不说。
如果有一天,一位平时与你关系并不很密切的同事对你说:"我最近日子不好过,妻子下岗了,还有两个正在上学的小孩",并提出请你帮忙,而这个忙又是你认为不便帮或者帮不了的,千万不可立即生硬地推托或拒绝,而应首先富有同精心地悉心倾听对方的想法,然后和对方一起共同分析问题,让他知道,你的确明白了他的处境,然后再明白地做出适当的解释,让他知道你为什么不能满足他的要求。接下来,就该直截了当地说"不"字了,绝不要含糊其词或拐弯抹角。这一点对于你建立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信任与尊重的关系极为重要。因为让同事去揣度猜测你心中的真实用意,对他来说是件倍感不快的事情。最后,也许你该这样说:"老王,我真的为你妻子的遭遇感到难过,可是你也应该换个角度想,这样不是正好可以通她趁这个机会开始干一份全新的事业,你也可以趁此机会帮助她发现她自己真正的特长,人有时候只有被逼无奈才能成大器的。你不如今天晚上就坐下来与你妻子好好聊瞩,看她下一步最喜欢干点什么?不知我能否帮上忙。"
这样,通过一番巧妙的言谈,不仅使同事心头一松,豁然开朗,冲淡了被你拒绝的尴尬和不快,同时也为自己以最好的方式解了围,从此这位同事不仅不会怪怨你,相反还会更信任、赞美你。
最后还要提醒你注意的是,使用和势语言的时候,最忌过多的使用"我"字。古希腊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从来不说"我想",而说"你看呢?"要知道一个独霸谈话,张口闭口都是"我"的人是多么令人讨厌。
2.攻势语言
日常工作中,虽然同事们总的愿望和动机都是一致的,都是为了把工作搞得尽善尽美,但大至思想、观念、为人行事之道;小至对某人某事的看法与评判,总要有所不同,而这些程度不同的差异都会发展成为同事间的争执与论辩。而将极有可能引起不愉快的争执,转变成一种愉快、平和的思想交换,亦即积极的争辩,便显然离不开巧妙的攻势语言。
万一你不得不与同事进行言辞交锋,那么注意运用这样一些攻势语言的方法和技巧是极为必要的:
(1)要讲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话,感情攻势在同事间的交流中是决定性的。居高临下的不屑眼神,尖刻申斥的口气,嘲讽甚至侮辱的词句,这些貌似汹汹,其实正反映了说话人的毫无修养。这时即便你非常占理,却也争不回哪怕一点点心悦诚服。相反还会引起在场的其它同事的反感。于是乎,胜者犹败,败者犹胜。
(2)既然是同事间平和的思想沟通和交流,那么就要抑扬有节,不要急于求成。对方滔滔不绝或多有冲撞冒犯之时,尽管任其发泄,自己在旁心平气和,处之泰然,尽量以柔和礼貌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意见。所谓"不打不相识",同事与同事间往往正是在这种貌似攻势的激烈争执中达到了心灵的沟流和思想观念的交流,反倒越吵过了解,越争越痛快,比起以前的"和平共处"阶段还要互相尊重和信任。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讲,机智灵活地运用攻势语言与同事在争执中进行交流,在辩论中得以沟通实在不失为一种办公室中树立威信、结交"知己"的好办法。
无论在任何情况下,创造与保持友善信任的说话氛围都会易于交流思想,对事物的看法就易于达成一致,行为也容易协调。比如通过先抑后扬,先肯定优点,再谈出现的问题的说话顺序,就有助于减少对方同事的抵触与反感。使其感受到你的善意,气氛和谐,就易于冷静地接受你的建议了。
3.守势语言;
广言之,每个人工作谋生的集体都是一个大家庭,做为家庭成员的同事之间难免产生磕磕碰碰、误会、牢骚,也自然免不了时常遭到一些同事的挑剔与非议。而当你听到同事的那些令你委屈不已、愤愤不平,甚至还怒从心来的言论时,回敬之最明智的办法就是用好守势语言。因为在这个时候谁是谁非不是三言两语就可以说清楚的,要有耐心,不要逞一时口舌之快,伤了与同事的和气。大家同在一个屋檐下共事,抬头不见低头见,一旦撕破脸皮,以后要再行交谈、沟通,虽非不可能,但也要颇费周折,好事多磨了!
取借语言之衣,实取人情之利,何乐而不为?会说话的人不仅能在谈笑间使樯橹灰飞烟灭,达到自己的最初愿望,而且能创造一个和谐的人际环境,以柔克刚。
会说话的人都少不了这样一种既简单又困难的风度--幽默。任何一个成功运用守势语言达到与同事和解、回敬同事指责、批评的成功范例或多或少都少不了幽默的功劳。
一位厂长在年初的职工代表大会上遭到了一位女工的不断质问,因为她认为自己在上年所报销的医药费实在太少。
她厉声问道:"去年一年中,厂里在这方面到底为职工花了多少钱?"
这位厂长说出了一个几十万元的数字。
"我想我快要晕倒了。"女工说。
这位厂长面不改色心不跳地解下了自己的手表和领带,放在桌上说:"在你晕倒之前,请接受这笔投资。"
于是在场的大多数职工都会心地笑起来。
这位厂长的幽默表达了一个重要信息,即企业很重视职工的需要,他本人也确实关心。如果有必要的话,他可以牺牲自己,但厂里资金有限也是事实。 那位女工当然并不会晕倒,她只是做作。厂长的这个小小的幽默不仅没有让她感到更加气愤和不平,相反倒是使其顿然沉思,进而猛醒,把对厂里和领导的抱怨和不满都化做了理解和同情,后来成了厂里的骨干。一句幽默的戏剧性语句和一个幽默的戏剧性行为,其效果远远超过了一份长篇大论的反驳和纠正。幽默可以说是生活中最自然的品味,它不仅产生笑料,更是一种修养,一门知识,一门功力很深的素养。难以想象一个不懂幽默的人会是一个会说话的人。
记住,同事间的交流与沟通过程中,舌头一定要多绕几个弯,切忌妄自尊大,出语伤人。美国一位著名的女士玛丽凯有句话:"要把人当人看。"所以,她成功了。然而无论何时,都要记住大师海德格尔的名言:"语言是人类的栖居之地,做个会说话的人。"
到同事到朋友易,从朋友到同事难
只有极少数的人才能赢得真正的友谊,更多的人只能得到很一般的朋友。
——《走向男人》
最早听说"莫逆之交"这个词,是刚记事时从母亲的嘴里。
母亲有一天问父亲说:"上了那么多年学,又工作这么久了,怎么你才有一两个'莫逆之交',一点都不会交朋友!"
可父亲却说他的朋友很多,只是不能轻易"莫逆"。因为莫逆之交只能相互付出,来回帮忙是可以的,却不能相互利用,数量当然是少之又少了。
莫逆之交从古至今都被认为是人与人之间理想的友谊关系。它当然不是借了朋友的钱可以不还的意思--但如果你非要这样认为也无不可:因为莫逆之交的朋友决不是"剩勇追穷寇"的债主,它还有更深刻的含义。
要赢得这样的友谊并非轻而易举,它需要一段漫长、艰苦而又充满考验的、很长的时间,备经大浪淘沙之后而仍能盈盈在握的东西自然是稀少而又宝贵的。我们所能得到的只能是很一般的朋友。这种朋友,通常是我们的同事,亦或同行。
同事间的友谊往往的确是从相互利用、相互影响、相互关照的阶段开始的。
受到上司的无理责骂,或者遭遇同事的诬害,给顾客抢白一顿,还当众羞辱你,倘若你不是麻本不仁必然会因此而满腔怒火,只恨碍于工作的关系,无法反唇相讥,向对方还以颜色,如果每天你强忍一口闷气,久而久之,你的脸也会不自觉地变得暴戾而充满愁怨,难以再展明朗的笑容。
当你在办公室遇到不公平的对待时,你需要的不是盲目忍受,将晦气跟泪水一起吞人肚里,而是以正确的方法把负面的情绪发泄出来,找一个知心的同事,对他倾心吐露,哪怕他知道你的弱点后取笑你幼稚无知,你也能泰然自若,因为他也经常向你诉苦。
5  不要轻看一位知心同事对你的重要性,你能否肩负重任,在机关重重的环境里获至最后的胜利,知心同事实在不能缺少,起码你的身旁要有一位支持者,否则孤军作战的滋味,将会令你变得意志消沉,最后独立难支,让你的对手不费吹灰之力便能把你撵走。
虽说办公室里很难孕育莫逆之交的好朋友,但要说知己难寻也未免悲观,从某种程度上说,从同事到朋友是很容的,当然是指一般的朋友。比如通过相互的诉苦、相互的打气,为了共同的利益、共同的目标站到同一条战线上等情况,都能很快使你从同事中找到朋友。.
不要因为得不到一位倾诉对象而自暴自弃,他可能就在你的周围,暗自观察你的言行举止是否是一个正派的人,一旦你发觉谁可以交朋友的话,你应该尽量迁就对方,切勿在对方忙于处理工作的时候,你却一味诉苦,如此人人都会对你退避三舍,不敢跟你关系太亲密。
此外,若你不把自己的疑难、困扰、恐惧一一说明,就算是与你朝夕共处的人,也很难猜想出你的需要是什么,所以面对自己诉苦对象之时,不要欲言又止,你应该学习完全信赖对方,否则你永远也得不到真正的关怀。
有些深谙交友之道的人认为,在办公室里人人都有可能成为朋友--助你踏上青云路的朋友,只要你放开怀抱接受他们,也让你成为对方认为值得交往的伙伴,那么无论在哪里工作,都会有朋友遍天下的快活感。
从同事到朋友容易,也很有必要,然而如果反过来,要从朋友到同事,恐怕事情就不那么好办了。
一位深有同感的先生是这样叙述他的感受的:
我有一个朋友,从小一起长大。现在他是一个部门的头头。不久前我去看他,我们一起喝酒,回忆起过去横揩鼻涕竖擦眼泪的光屁股时光,非常快乐。我们都感到生活在这功利世界里,童年时候的情谊真是太珍贵了。但是,当我希望到他的部门工作时,他却拒绝了。而我知道他需要人,我也正是他需要的人,后来他确实要了一个各方面都不如我的人。我很失望,童年那些美好的记忆全都破碎了。人生就是这么无情么?
其实就在这位先生大叹人情冷暖的时候,他的朋友恐怕也正在失望不已:"原来他跟我回忆童年是为了不太纯洁的调动。难道童年的记忆也被这功利世界污染了吗?人生就是这么无情么?
当然,这位领导拒绝他朋友的另一个原因也许就是他的领导情结吧。
更大的可能在于一种领导情结。童年的记忆中大约会有光屁股、玩过家家、偷邻居家红枣一类,也许还会有另外一些不太光彩的"污点"。领导作为一个人,在朋友面前可以表露普通人的友情;作为一个领导,在下属面前就只能表现领导的尊严和神圣。你要是成了他的下属,同别人一起坐在下面听他在上面作报告,他怎么好意思坦荡的宣讲情操和奉献呢?
记住血淋淋的历史教训,皇帝杀功臣的主要原因并不在经济政治文化等,而在于功臣们大都和他共同拥有一些患难时的屈辱卑贱的回忆,已经高坐在龙廷上听臣民三呼万岁的他不再需要他们。他们需要尊卑长幼的秩序,不需要平等的友情。
维系平等的友情的前提是平等。你的朋友不要你做他的下属是保持你们友情的办法。只有这样,你们才可能继续是朋友。
这并不涉及领导的人品,只是一种职业性格而已。
当然,也许你会说这个例于是从平等的好朋友到不平等上下级,自然难上加难。而实际上即便是做平级的同事也不容易。试想两个原本亲密无间,不分彼此的好朋友突然同时走进了一个办公室,向相同的上司负责,追求同样的利益,这里没有矛盾和冲突简直是不可能的,而这种性质的矛盾和冲突背后的唯一理由则只有两个字--钱或者权。好朋友之间不得不为钱与权去争斗无疑是最尴尬的,也是最危险的。滚滚红尘中为这两个字最终反目成仇的好朋友何止万千,那么真正的好朋友有几个敢以身试法呢?
洗耳恭听是交流成功的前提
如果你希望成为一个善于谈话的人,就要做一个注意倾听的人。
——代尔·卡耐基
与同事成功的沟通过程中,善于倾听别人的谈话是极其重要的。若想成为一名优秀的谈话家,就请做一个注意听话的人。要令人觉得有趣,就首先要对别人感兴趣。成功的人际关系,在于你捕捉对方观点的能力。
有句老话训导人们:人长着两只耳朵却只有一张嘴巴,就是为了少说多听。认真听他人说话至少有这样几个好处:增加信息和经验,成为消息灵通人士;减少同事间误会,避免无意义的冲突;增加实现个人愿望的机会;加深与他人的关系,使他们也愿意听你说话。一位名人说:"学会了如何倾听,你甚至能从谈吐笨拙的人那里得到收益。"
现在请你不妨回想一下,当别的同事同你谈话的时候,你可曾脸上显出一副烦躁、冷漠的样子?是不是闷闷不乐,双眼呆滞不时插嘴?是不是表现出一种消积否定的态度--因为不赞同他的说法,所以就显出一副失望、消沉、攻击的表情?如果真是这样,那么轮到你说话时,无论你的发言是否真正出色,仍然难以在同事们中树立善于谈吐的印象。
在一次全局的年度工作总结会上,某领导奇怪地发现所有到前台做总结报告的人都不约而同地以惊异的眼神去看两眼坐在最前排的一位科长,所以当轮到他上去做总结时,他便特别留心看了看那位科长,他面孔冷冷淡而无神,目光向左上方斜视,一动不动地盯着天花板。会后,这位领导实在忍不住对他说:"你是不是身体不舒服?或者是对我们这个会和个别领导有什么意见,有意见大可不必不理睬大家,提出来不就完了吗?
可怜的科长很吃惊。"我绝不是这样!"他争辩说,"我一直在专注地听啊,没有看你们,是因为我怕死死盯着大家会使他们紧张、分心,而不能集中精力讲话。我一直在心里思考:这个说法准确吗?那个数据是不是太夸张了?总之,我确实是在听呢!"
也许他确实如此。但那不是聚精会神,他也显然不是一个善于倾听的人,如果你根本不看讲话的人,那么对于他来说,你无异于正戴着耳或用手捂着耳朵。没有大希望自己讲话时,别人却是如此漠然。那位科长后来或许可能完全得到了他的领导的谅解,然面其它同事会了解他这番"良苦用心"吗?不明其中原委的同事们又会怎样想呢?
怎样才能成为善于倾听的人呢?
(1)用语言反应表示积极倾听:听人说话时切不可一味"沉默应付",必要的语言反馈如不时地说"是的"、"明白了"、"继续说吧"、"对"等等能够表明你一直在积极地听;可以一边听一边简述自己过去的类似经验,或简要解释自己的类似观点,以表示你对对方的理解;间或地插一两句诸如"请接着说下去"、"这件事你觉得怎么样?""还有其它事情吗?"等语言,会使对方谈兴更浓,把更多的想法和消息告诉你;当和同事讨论共同的感想和体会时,不要只顾自己说话,要让对方也有说话的机会;在做出回答时,应该说"是的"、"我理解"、"你说的和我想的一样",等等诸如此类的回答。尽量避免使用否定别人的回答或评论式的回答,如:"不可能"、"我不同意"、"我可不这样想"、"我认为不该这样"等等。别人在谈论自己,而你却充耳不闻或笑话他,这也是一种对他表示否定的行为。同样的,伤害或贬低对方的回答也是一种极不礼貌的评论,如"只有你才会被人瞧不起"。"你这样做太可笑了"或宣称自己的长处显示自己比对方高明,如"要是让我做可比你强多了"。"我怎么会象你那么傻"等,这也是一种评头论足的行为;另外,在对方谈到关键的问题或语句时,自己有必要再简明扼要地再重复一下或解释一下,如:"你是说……","你的意思是"……等等,这样可以表明你不仅认真的听,而且积极地理解对方。
(2)积极倾听中的形体反应:首先,倾听时要采取轻松而灵活的姿态。不必太紧张或太"规矩",但也不能悠哉悠哉的样子。没精打彩的态度表明你漠不关心;脸部紧绷说明你心里紧张或不舒服;而抱着双臂翘起二郎腿半躺在椅子里,脸上又露出颇有自信的表情则表示傲慢了。我们的姿态必须表现出我们乐意倾听而且有兴趣与对方交谈。
其次,在倾听别人说话时要学会充分利用身体反应。利用身体的活动手势来表示对对方的理解。比如:用摇头表示你不相信;用手势来表明物体的大小比例。然而,在私人谈话场合大踏步或挥舞手臂等夸张的动作,就不合适了。
一位哲人说:"善于倾听的人,别人欢迎,自己长智。而善于倾听的人,往往善于沉默。因为,积极倾听增加信息知识,减少误会和冲突,增加实现的愿望,加深同别人的关系。
杰出人物,往往善于倾听他人的意见。
松下幸之助经营的诀窍之一,就是"细心倾听他人的意见。"善于沉默也是正确判断的基础。正如巴巴拉所说,态度。信仰、感情以及直觉--都或多或少地投入到听的话动中去,从而集思广益。
故宫博物馆藏有一幅《风雨潇湘》的画,三尺多的画卷上,只在左上角或右下角有些笔墨,其它全是空白。然而站在稍远的地方看去,潇湘隐约可见,烟影雨迹茫茫,观众在欣赏中能产生无限的联想和艺术的补充。"看画,不但要看画实之处,并且要看画之空白处。"画家黄宾虹这句"夫子自道",实在是经验之谈。
空白之处,能给人以联想、思想;
沉默之中,能蕴含万语千言。
苏联早期电影《夏伯阳》中有这样一个场面:政委和夏伯阳之间经过一系列矛盾冲突,终于消除误会,建立起深厚的情谊。不久,政委要调离部队,夏伯阳无限眷恋,依依不舍。送别时,他紧紧拥抱政委,并用力擂了一拳。末了,只是一个无声的空镜头,政委的车影过后,剩下一条空荡荡的大路,稀疏的丛林,夏伯阳久久仁立着。这个无声的空镜,有力地烘托和渲染出他为离别而感到无限惆怅的心境。
这里的沉默,实在是另一种"浔阳江头"的话外音,是"雪下空留"的"马行处"。
认真听别人说话、适时的沉默需要敏锐的感觉,需要集中很多精力,但这并不是难于掌握的,只要你在日常的工作中,在与同事的交流沟通中善于体味琢磨,就一定会成为一个高时的倾听者。
请记:做一个好听者。鼓励他人谈论他们自己。是要别人喜欢你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