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所得税避税区间:诗豪刘禹锡[文化名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7/02 02:03:28
诗豪刘禹锡
2011-04-12 19:36


图:刘禹锡画像
诗豪刘禹锡
我是一个不善收藏的人。原先有的一些名家字画或被朋友要走或因搬家遗失,可是,费新我所书的一幅四尺整张刘禹锡的《乌衣巷》,我却一直挂在家中醒目的位置,时常欣赏。我一则喜欢费老的书法,二则喜欢刘禹锡诗的意境。
刘禹锡是中晚唐时期河南洛阳人,字梦得,晚年自称“庐山人”。曾任太子宾客加检校礼部尚书,死后被追赠为户部尚书,是唐代大诗人、文学家、哲学家,著有《刘宾客集》。刘禹锡在洛阳时,与白居易共创了《忆江南》词牌。白居易赞其为诗豪放,故刘禹锡又有“刘诗豪”之称。
我之喜欢刘禹锡是随着年龄增长而递增的。
年轻时,我特别喜欢他的《竹枝词》:“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岸上踏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前两句,白描式的十四个字,将春末夏初时节一位妙龄女子在江边的见闻像画一样展现在人们的面前,后十四个字则巧妙利用那个时节常有的太阳雨及“晴”与“情”的谐音,将少女的内心世界描绘出来,令人品味无穷。
及年长,我开始喜欢刘禹锡的《玄都观桃花》:“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还有《再游玄都观》:“百亩中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前诗是刘禹锡被贬之后的作品。长安玄都观有一位道士种了千株桃树,引来满京城的人都去观赏,赏桃人扬起的尘埃迎面扑来,而那些美丽的桃树都是刘郎被贬离开长安后才栽种的。这里,刘禹锡把玄都观里的千棵桃树比作朝廷中的新贵,他们都是靠阿谀奉承、趋炎附势爬上去的暴发户。刘禹锡通过这首诗对新贵们表示鄙视,其手法的老到,令我读后为之深深折服。后一首诗,则是刘禹锡复出后重游玄都观,看到桃花落尽,种桃的老道士已经故去,油然而生沧桑之感。但是,刘禹锡胸怀博大,他的诗不会因为沧桑而显得悲凉,“前度刘郎今又来”就透出他永不服输的入世态度。
我更喜欢刘禹锡的《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这是刘禹锡50多岁被贬至和州(今安徽和县)后,身处陋地仍心系长安的励志之作。从题目看,刘禹锡似在赞美自己的陋室,其实不然,他是托物言志,通过对陋室的描写和赞颂,抒发了他不慕富贵、安贫乐道的志向。从创作手法上看,刘禹锡在这81个字的短文中用了比喻、对比、白描、隐喻、用典等技法,全文一气呵成,笔调优美,意境高远。我想,但凡喜欢《陋室铭》的人,莫不是为其意境所倾倒。
再读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则能体会到一种无奈之意。虽然无奈,但是,二十三年的贬谪生活,并没有使他消沉颓唐,正如他在另一首诗里所写的“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他这棵“病树”还要抖擞精神,迎接春光。
人到中年,进入人生的秋天,我则喜欢刘禹锡的《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潮。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悲秋,从来就是诗人的通病。刘禹锡却深知悲秋的实质是志士对现实失望,对前途悲观,因而在秋天只看到萧条与寂寥。他虽然同情他们的遭遇和处境,但不认同他们悲观失望的情绪。他强调秋天并非死气沉沉,而是生气盎然,偏说秋天比那万物萌生、欣欣向荣的春天还要好,他指引人们学那在秋日晴空中排云直上的鹤,矫健凌厉,奋发有为。这只孤单的鹤是不屈志士的化身,奋斗精神的体现,所以就有“便引诗情到碧霄”。“诗言志”,“诗情”即志气。人如果有志气,有奋斗精神,便不会感到寂寥。刘禹锡能在人生不得志的时期仍然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殊为可贵。今天我等读来,仍觉新颖壮丽,遥望云天,顿生翱翔九霄之豪气。
刘禹锡虽为一介文人,但在我看来,其诗其文,其行其德,可垂范后世、楷模千秋。                (文/刘建凌)

附一:刘禹锡简介
刘禹锡像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 ,汉族,唐朝彭城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中文名: 刘禹锡
别名: 字梦得
国籍: 中国唐朝
出生地: 彭城
出生日期: 西元772年
逝世日期: 西元842年
职业: 诗人,文学家,哲学家
主要成就: 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
代表作品:《陋室铭》、《石头城》
附二:【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①,惟吾德馨②。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③,往来无白丁④。可以调素琴⑤,阅金经⑥。无丝竹之乱耳⑦,无案牍⑨之劳形。南阳⑩诸葛庐,西蜀子云〔11〕亭。孔子云:“何陋之有?”〔12〕
【注释】
(1)斯、是:均为指示代词斯,这。陋室:陈设简单而狭小的房屋。
(2)惟:同介词“以”,起强调作用。德馨,意指品行高洁。馨,能散布到远方的香气。
(3)鸿儒:这里泛指博学之士。鸿,大.儒,旧指读书人。
(4)白丁:未得功名的平民。这里借指没有什么学问之人。
(5)素琴:不加雕绘装饰的琴。
(6)金经:即《金刚经》(《金刚般若经》或《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的略称),唐代《金刚经》流传甚广。
(7)丝竹:弦乐、管乐,这里指的是奏乐的声音。此处泛指乐器。乱耳,使听力紊乱。
(8)案牍:官府人员日常处理的文件。
(9)南阳:地名,今湖北省襄阳县西。诸葛亮在出山之前,曾在南阳庐中隐居躬耕。
(10)子云:汉代的扬雄(前53—18)的字。他是西蜀(今四川省成都市)人,其住所称“扬子宅”,据传他在扬子宅中写成《太玄经》,故又称“草玄堂”。文中子云亭即指其住所。川中尚有纪念他的子云山、子云城。
(11)何陋之有:之,表宾语提前。全句意为“有何陋”。《论语·子罕》:“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意思是:孔子想搬到九夷之地去住。有人说:“那地方非常简陋,怎么好住?”孔子说:“有君子去住,就不简陋了。”
(12)劳形:使身体劳累.形,形体、身体。
【出处】
陋室铭选自《全唐文》卷六零八(中华书局1983年版)。
【译文】
山不一定要高,有了仙人居住就著名了。水不一定要深,有了龙居住就灵异了。这虽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的品德美好(就不感到简陋了)。青苔碧绿,长到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子中。与我谈笑的是博学的人,往来的没有不懂学问的人。可以弹奏朴素的古琴,阅读珍贵的佛经。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公文劳累身心。它好比南阳诸葛亮的茅庐,西蜀扬子云的玄亭。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