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ss电商销售预测模型:苏祗婆:中国音乐史上划时代的人物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7/11 04:29:52
 北周至隋代著名的音乐家,琵琶演奏家。姓白,名苏祗婆,生卒年不详。常任侠《丝绸之路与西域文化艺术》一书以苏祗婆当是琵琶王曹妙达,何昌林《苏抵婆其人》认为苏抵婆即白智通,北周武帝时(561-578年)西域龟兹人。其父以音乐闻名西域。586年随突厥木杆可汗女阿史那公主受聘周武帝(阿史那后称突厥皇后)入周,苏祗婆入周后的汉名,有人认为即史籍中提到的白智通。来自西域龟兹国的音乐大师苏祗婆是中国音乐史上划时代的人物。

 

    公元568年3月,阿史那公主出嫁时有一支由龟兹、疏勒、安国、康国等地组成的三百多人的西域乐舞队,在她的陪嫁队中,有当时著名的龟兹音乐家苏祗婆、白明达和白智通,以及带来了西域特有的乐器,像五弦琵琶、竖箜篌、哈甫、羯鼓等。在隋唐九、十部乐中,曲项琵琶成为主要乐器,对盛唐歌舞艺术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自南北朝至隋唐的500年间,五弦琵琶盛传不衰,并成为隋唐九、十部乐中西凉、龟兹、天竺、疏勒、安国和高丽诸乐的主要乐器。琵琶也因此大盛,成为我国主要的民族乐器。以龟兹乐为代表的西域乐舞在中原的传播,使得整个中原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并且大大推动了中原文化的变异和发展,在中原文化艺术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苏祗婆其家世代为乐工,他不仅琵琶技艺超群,而且精通音律。苏祗婆曾从其父那里学了西域所用的“五旦”“七调”等七种调式的理论,他把这种理论带到中原,当时中原的音乐家郑译曾从苏祗婆学习龟兹琵琶及龟兹乐调理论,曾将其所传“五旦七调”与中原传统调式理论加以对照转译,创立了八十四调的理论。苏氏乐调体系奠定了唐代著名的燕乐二十八调的理论基础,是我国古代音乐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对汉民族乐律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据《隋书"音乐志》中说:苏祗婆“从突厥皇后入国(北国),善胡琵琶。听其所奏,一均之中间有七声,因而问之,答口:‘父在西域,称为知音,代相传习,调有七种。’以其七调,勘校七声,冥若合符。”苏祗婆所介绍的源于印度的龟兹乐律,对于我国音乐的发展有很大的贡献。龟兹乐律不仅后来演变成为隋唐燕乐的28调,而且还影响了雅乐(古代帝王祭祀天地、祖先及朝贺时而用的舞乐)、俗乐(即民间的舞乐)与戏剧音乐。故《辽史"乐志》中说,“郑译得西域苏祗婆七旦之声,……由是雅俗之乐,皆此声矣。”又说: “右四旦28调,不用黍律,以琵琶弦叶之,皆从浊至清,迭更其声,下益浊,上益清,……盖出自九部乐之龟兹乐云。”

 

    苏祗婆所传授的龟兹乐律“五旦七声”理论,对中原音乐起了重大变革作用。“五旦”即相当于黄钟,太簇、姑洗、林钟、南凸五均:每均有七声,以每一声为主,可构成一种调式,故“五旦七声”共得35调。隋朝音律学家郑译即从苏传授的理论和技艺中得到启发,进而推算出84个宫调,所以人们一般都称它为苏祗婆琵琶84调。在实际音乐中这84调并不全用,故又演变而成隋唐燕乐28调,后来又有人把其中最常用的五宫四调,合称为“九宫”,流传至今。

 

    宫调理论的创立和运用,是我国古代音乐文化的一大进步,它不仅为音乐技术上确立了规范,而且对后来宋词,元曲乃至我国戏剧的发展,都曾产生过深远的影响。苏祗婆作为我国古代宫调理论的创始人之一,对我国古代音乐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这一理论还传到了外国,对印度、朝鲜、日本、越南、缅甸等国的音乐、舞蹈也产生了影响。

 

附件:五旦七声”

 

    又称“五旦七调”,是古龟兹乐的一种宫调体系。“旦”的意义相当于均。“五旦七声”即五种不同的调高[]上,各按七声音阶构成七种调式。每旦七调,“五旦”共得三十五调[调式]。而《辽史。乐志》记载的二十八调,更直书“四旦二十八调”,明白显示了与宋燕乐七均四调的体系有异。燕乐二十八调涉及的“旦”与“调”的解释问题,迄今尚无定论。。“五旦 ”一说释为同宫系统的宫 商、角、徵、羽5种调式;一说释为以同律为主音的5种调式;一说释为以“鸡识 ”( 对照为商音 )为主音构成的变宫 、羽、徵、角、商的5种调式音阶。“七调”与传统“ 七声 ”对应,即娑陀力——宫声,鸡识——商声,沙识——角声,沙侯加滥——变徵声,沙腊——徵声,般瞻——羽声,俟利箑——变宫声。有的学者认为音序应以鸡识——商声为首音,与传统雅乐以宫声为主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