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日元汇率:解读历史光影下的“战斗力生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7/04 03:57:25

解读历史光影下的战斗力生成

——访军事技术哲学专家、国防科大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院长刘戟锋教授 

引子:人类军事斗争发展的总趋势是从材料对抗、能源对抗走向信息对抗,从体能较量、技能较量转向智能较量。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与上述阶段相对应,就形成了三种战斗力生成模式。

■古代战斗力生成模式——

材料主导式武器+体能型军人+基于人工系统的体系作战

问:为什么说古代军事对抗是材料对抗呢?

答:在物理战视域下,军队作战必须依靠能量。古代兵器只是传递能量的装置,其传递效能则依赖材料的性能,因此材料对抗是人类早期军事对抗的装备表现。也就是说,当时对抗双方谁在材料上占有先机,谁就有可能取得战争的胜利。于是才有从远古人类的石制兵器、中国黄帝蚩尤涿鹿之战出现的青铜兵器、春秋战国时代出现的铁制兵器,到汉代“百炼钢”的发明。

问:以材料为主导的武器装备,战斗力主要取决于作战人员的体能吗?

答:是的,在古代,材料的杀伤力依赖于人的作用力大小,因此古代战争中人的较量主要靠体能,其结果是个人英雄主义大行其道。而在科学技术欠发达条件下,人类的基本作战方式也只是基于人工系统的体系作战。

问:难道古代就有体系作战?

答:当然有。战争从一开始就是有组织的暴力行为,正如恩格斯所说,有组织的暴力首先是军队。显然,组织就是体系。体系的灵魂是信息。没有信息的沟通,就无所谓体系。而在冷兵器条件下,人类战争尽管也要依靠体系对抗,但连接作战单元的信息只能依赖人工系统,也就是指通过令旗、鼓点、号角、烽火、狼烟以及快马传递等方式,进行信息发布。这种人工系统的特点是,信息单向传递,内涵简单,而且作用距离极其有限,体系对抗的范围往往非常狭小。

■近现代战斗力生成模式——

能量主导式武器+技能型军人+基于电讯系统的体系作战

问: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战斗力生成模式的大转变发生在何时?

答:首先发轫于中国,持续了近千年。因为钢制兵器出现后,材料对抗就停滞不前了,战争的发展不得不迫使人们依靠科学技术寻求武器的突破。直到公元10世纪,中国人首先发明了火药,从而为军事斗争注入了新的活力,展示了全新的对抗视角。自此以后,靠材料取胜的局面被打破,人类的军事行动围绕能量主导式兵器的改进而展开,于是才有从火药枪、速射武器、高爆炸药到核武器的发明。

问:热兵器广泛装备部队后,体能对于军人的重要性是否大不如前了?

答:能量的杀伤力依赖于人的技巧,因此,近代军队的较量主要靠技能。技能是一种经验性的东西,它更多地依赖于人的后天学习与实践。既然摆脱了先天条件的束缚,人人都可通过教育训练加以掌握。那么,在如何发挥杀敌本领这一点上,将领较之士卒,也就不存在任何优势。这就是恩格斯所看到的,“火器的采用不仅对作战方法本身,而且对统治和奴役的政治关系起了变革的作用。”

■当代战斗力生成模式——

信息主导式武器+智能型军人+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

问:当前我们面临的战斗力生成模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答:首先是表现在装备发展上。进入到20世纪下半叶以后,寻求比核武器更具毁灭力的能量对抗武器,已经失去任何意义。战争的发展再次迫使人们依靠科学技术在武器的突破上另辟蹊径。就在能量对抗黔驴技穷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不久,电子计算机问世了。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结合的结果,使人们看到了军事斗争发展的新曙光。自此以后,靠能量取胜的局面被打破,人类的军事行动围绕信息对抗而展开。

问: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极大推动了军事领域的深刻变革。

答:没错,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电子计算机、遗传工程、光导纤维等科学技术的兴起和广泛应用,一场新的技术革命已经在全球范围展开。它在军事上引起的后果,就是将进一步从根本上改变军队的作战能力,使未来军事系统网络化、综合化,其主要元素间也将由功能互补走向智能互补,即成为一个既能发挥人的创造性,又能发挥机器系统高速度、大容量等特性,从而可以充分发挥人、机器各自特长的综合人机智能系统。运用这种系统,不但能进行作战指挥、武器控制、战斗保障、后勤勤务,而且能进行人员训练、军事科研和行政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使未来战争成为全过程的智能对抗。

问:这是否意味着作战方式已进入网络中心战时代?

答:网络中心战是美军的说法。我们认为人类已进入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时代,并不否定机器在现代战争中的作用,只是认为,战争是各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如何将各种战场力量有效组织起来,充分发挥整体效能,必须借助网络,依靠系统集成,而系统集成的灵魂是信息沟通。显然,只有在现代条件下,在信息技术充分发达的时代,作战体系才能实现网状联接,陆、海、空、天、电才能实现五维一体,各军兵种的联合作战才有可能。

问:既然战斗力生成模式发生了如此深刻的转变,我们该如何顺应并加快转变呢?

答:从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的发展进程来看,往往首先是科学技术引发了武器装备的革命,然后才会对军人素质提出不同的时代要求,最后才有作战方式的变革。因此,要充分发挥科技进步对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的重要作用,紧贴新的军事变革需求,把握科技发展趋势,不断增强国防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围绕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建设和新型作战力量建设,选准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技术领域,着力突破一批核心关键技术,通过科技创新,大力推进军队信息化建设,构建以实时、同步、精确打击为核心的体系作战新模式。

2011年4月14日《解放军报》9版■本报记者 王握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