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祖百字碑注解:革命是什么东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6/27 05:00:11
 革命是什么东西(2011-10-16 21:02:26) 转载标签:

杂谈

《带雨的云七十年感怀短文600篇》

573 革命是什么东西

革命不是东西而是一种社会与历史现象,是行为与动作,不是表物的名词而是表行为动作活动的动词。

革命是个什么当然各有各的看法,不同社会阶层与群体,包括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的人,必然是各有看法说法。至于之所以看法和说法各不同,归根结底又是各自与“革命”的利害关系不同,如同毛泽东说的“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同样也没有无缘无故的革命观。

有经典式的、学者式的说法,有平民百姓的说法,有穷人的说法、富人的说法,有革人家命的人的说法,有被人革过命的人的说法,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好比路人与旁观旁者,不关自己痛痒的说法。

还有郑重其事的、一本正经的教诲式说法,有引经据典的、书呆子式的说法,有毕恭毕敬、顶礼膜拜式的说法,有玩世不恭、调笑打趣、恶作剧的说法。可真多种多样、丰富多彩啊。

有句调笑打趣的说法叫:“啥子革命,革命啥子,革啥子命,命啥子革?”四个字颠来倒去如同绕口令顺口溜,好玩又有趣,细琢磨却有些道理。

只是这样的说法没了丝毫神圣感和毕恭毕敬,有戏谑、调笑、打闹调侃与对革命不恭之嫌。

最有名气的数阿Q吧。他对革命的态度最具戏剧性与喜剧味,反反复复,既支持拥护过革命,又反对辱骂过革命,甚至还深恶痛绝过革命。

Q反对革命没有明确的主张和观点,是出于人云亦云、随声附和,或者是凑热闹、显派、跟风、显耀、出风头、追随潮流罢了。 
连他自己也不知道辱骂革命是为什么,他还曾经不许别人革命,动不动就:“你不配!”于是被抓住辫子碰了响头之后才放了他,他也就爬起后吐口唾沫,骂一句“被龟儿子打了”,然后唱着《小孤孀上坟》去了土古祠。 

革命的风吹来时,赵太爷父子吓得六神无主,低声下气地把不放在眼里的阿Q亲热的叫成Q”。他看到革命的风吹未庄之后赵太爷如此的威风扫地,于是有了点明白了“革命”,知道点革命是什么东西。

Q是从自己的感受出发,革命有好处,于是就有了革命的想法说:便是我也要投降革命党。开始向往“穿了白盔白甲拿着板刀、钢鞭、洋枪洋炮的革命党”。

Q务实,从自我出发,本能的感到革命好,革命成功后“要什么就是什么,欢喜谁就是谁”。他想象过把有钱人的财产取来成自己的,想过闯进赵太爷和钱太爷家里,在小姐和少奶奶的象牙床上打个滚,甚至把她们抓去和自己困觉。

觉得革命既然对富人不利就对穷人有好处,所以一百八十度大转弯,从反对革命变成拥护向往革命,喊起“造反了,造反了”的口号。可惜还没有等到革命成功他就被当成强盗杀了,一无所得。

Q的幻想还包含报复,要报地主老财的仇,要把他们都杀头,由自己代替他们耀武扬威、横行霸道。

穷人的眼睛里革命是平等、共同富裕,富人眼睛里的革命恰恰相反,是掠夺抢劫他们。

知识分子的想法和追求复杂一些,立足于争民主、争自由、争平等、争人权,不远千里奔赴,吃尽了千辛万苦,甚至抛头颅洒热血,却白白的一腔血洒神舟。

革命家和政治家的思想里,革命是庄严、伟大、高尚、光荣的,是为百姓求解放,是“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行动”,是“解放生产力,推动历史的前进”。

怎么革呢?文质彬彬的是呼吁民众醒悟抗争,不斯文尔雅的则把革命看成暴力,“凡是反动的东西,你不打,他就不倒,这也和扫地一样,扫帚不到,灰尘照例不会自己跑掉”,“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作文章,不是绘画绣花,革命是暴动,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暴烈的行动”“不能那样雅致,那样从容不迫,文质彬彬,那样温良恭俭让。”

血气方刚的年轻革命者的革命理念则是,不管自己的父母、亲戚、朋友、恩人,革命就是要“翻脸不认人”,如同文革年代说的:“如果不革命,便滚他妈的蛋,踏上一只脚,叫他永生永世不得翻身!”

哲人与富于想象力的文艺家们的比喻中,革命又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这是最通俗、朴素、形象、生动的比喻性的表述,虽然不一定完全符合实际,然而就革命的危险性而言确实如此,往往是你在前面革命,后面便有人正准备革你的命,犹如你这个“螳螂”正打算吃前面的“蝉”,“黄雀”却正在你这“螳螂”的后面等着吃你呢。

革过人家命的人认为革命是非常痛快的事,简直乐翻天,“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

可是被别人革了命的人的感受恰恰相反,不是其乐无穷而是痛苦无穷。革是革除,把人家的命革去,命都被人家革去了还哪来的其乐无穷,财产丢失、妻离子散、身首异处、肝脑涂地、灵魂出窍、死无葬身之地,还哪来的其乐无穷呢,所以说各有各的说法和想法。

古人不叫革命而叫做造反、起义,叫做替天行道、劫富济贫。水泊梁山占山为王也是革命,没有成功而已,被宋江一伙头头领着当了投降派,被统治者渐渐害死了,没有坐上朝廷,没有“成者王”而已。

革命战略战术家们看革命,是为达到目的可以不择手段,只要能壮大自己的势力把统治者推倒。

比如水泊梁山的好汉们就是为扩大队伍不惜采取欺骗、中伤、制造谣言、挑拨离间,甚至杀人放火、栽赃陷害,更甚至杀了自己人,弄得他们家破人亡、无家可归,逼他们无路可走而不得不上梁山。

按李逵的观点,革命又是为民除害,杀贪官奸贼报仇雪恨,再就是是大块吃肉、大碗喝酒、大秤分银

我的认识最懵懂时候是1949年初,那个动荡的年代,一片神秘气氛中众说纷纭,流言满天飞,一些富人怕共产共妻,怕财产和老婆被“共”去而逃离,一些家贫如洗的与没有老婆的则高兴异常的等待好日子来到。

有人说这是天翻地覆的变化,以后穷人会变成有钱人。商店的雇员窃喜,以后老板变成雇员雇员变成老板,做工的人高兴不要做工了,作田的人兴奋,以后进城干革命不要作田。学生有高兴的,恶狠狠的校长和老师不敢管我们了,不要考试了。也有学生并不高兴,不上学怎么“学而优则仕”?

全都失望了,五星红旗飘起后才知道不是那么回事,做工的照样做工,作田的照样作田,学生照样要读书和考试,老师照样抓作弊的。

经过政治学习才知道是工人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又通过《社会发展史》《中国革命史》《联共(布)党史》等的学习,进一步知道了革命还分许多层次,有“一次革命”“二次革命”“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共产主义革命”“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世界革命”等等。

似乎已经全都懂了,可是再几十年后却又忽然懵懂了,《社会发展史》《中国革命史》《联共(布)党史》统统白读,似乎转了一个怪圈,之后又回到那四字句的,调侃打趣恶作剧和朦胧状态。且凑个趣,按那套子添加几条:

啥子革命,革命啥子;命啥子革,革啥子命。              

除害为民,劫富济贫;替天行道,百姓平等。                                         

朦朦胧胧,难弄清楚;既有今日,何必当初。               

明明白白,稀里糊涂;今天明白,明天糊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