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携一路风尘来:失落的“民族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7/06 13:35:40

谈及鲁迅,每次都有很多感慨,感慨于他的硬骨头精神,也感慨于他命运的多舛。这个曾经被毛泽东称为“民族英雄”的革命急先锋,在现代人的眼里,开始变得陌生、模糊,更被一些人嗤之以鼻。

当历史中一个个伟大人物被质疑、被否定、被唾骂的时候,我们发现我们的精神世界开 始萎靡,开始变得苍白软弱,我们的社会开始烦躁,开始淡漠应有的价值信仰,乃至放弃。生前,鲁迅被国民党、被北洋政府诋毁,死后的今天,他被当政者“冷 藏”着,被人民“漠视”着,被孩子“忘却”着。这个曾被人民誉为“民族魂”,曾喊出“救救孩子”的文人,不知该有多少失落、多少伤心?

学时,读过一些鲁迅的文章,现在家里也藏着一些他的书籍,就我个人对他文字的理解,觉得他是一个很有深度的思想者、批判者、文学创作者、社会实践者。他远比那些所谓的“大家巨儒”要深刻得多、诚实得多、坚强得多,也可爱得多。但 他毕竟还是一个文人,一个弃医从文、内心里有着强大民族自省意识的高傲的文人,自然有许多人看不怪他、容不得他。有些人借他的名四处“招摇撞骗”,有些人 谩骂、诋毁他以凸显自己的名气,也有些人“强奸”他的文字、扭曲他的思想以达不可告人之目的。当然,反对他的,并不都是不可取的、有害的或是恶意的。那些 不同思想观点之间的激辩,不同政治信仰及精神诉求之间的碰撞,是有益于我们优秀文化的传承、思想道德的进步、价值理念的提升的,更能警醒我们国人迷茫、狭 隘、颓败的心境。这便是思想文化之自由、言论之自由,而自由于小人、于恶人、于别有用心之人,那是需要警惕、加以防范的。

今年是鲁迅逝世75周年,诞辰130周年,只有网上一些悼念之文章,寥有媒体之报 道,更少有社会群体之悼念。所谓的“民族魂”早已被冷落了去。正所谓,今人抚昔,寥寥数语;古人抚今,千头万绪。那铮铮傲骨,怎与当今污糟之气相“和 谐”。于是,驱之、去之。认为其文章“生涩难懂,不好学”,其主张早已“落伍”、“过时”,其精神是狭隘、偏执的,丢了它,才算是与时俱进,才有益于当今 社会之和谐发展。殊不知,这又是一处旧时戏,容不得批判之声、容不得正义之身、容不得民族之义,容不得这么一个“狂人”。言重了,我自己听着都感到心在颤 抖。鲁迅生在何时,恐怕都难得安宁,必将拿起笔杆子,继续呐喊。呐喊,又能否唤醒依旧沉睡着的黎民百姓?

笔杆子是脆弱的,但也是强大的。它能为五斗米折下腰,也能为正义为良知扭转乾坤。换点酒钱之时,也可当枪杆子使。鲁迅就是把笔杆子当枪杆子使的文人,且不论他在文学方面的造诣,但就一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足矣!

这个社会依旧需要“鲁迅”,需要千千万万个铁骨铮铮的“鲁迅”,要像他的头发一样 坚挺着,要像他的笔杆子一样勇敢着,更要像他的心一样热爱着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国家、我们的人民。扪心自问,当今我们有多少人,特别是那些“呻吟抱怨着” 的年青人,为我们的民族、国家、人民做过些什么?做到过些什么?我想,并不是鲁迅的精神过时了,而是我们没有了继承这种精神之勇气和意志。所以,我们只剩 下了抱怨,只敢窝在被窝里“骂娘”。

正如郁达夫在《怀鲁迅》中所讲:“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虽有了伟大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拜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今天的我们,难道不闻之惭愧吗?不应该多加自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