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剑传说壁纸:第四章、太極拳理的倫常日用及其哲學內涵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10/05 13:46:13

太極拳修煉的哲理詮釋

蘇 清 標

 

對於太極拳的體認,要以皈依於太極的性理,積極的實踐修煉態度來加以認識太極拳,太極拳不只是一種體育活動,更是身心靈一體修煉且富有實踐辯証的力行哲學。對它的研究不只是從眾多文獻中,文字義理的分析,重要的是透過力行實踐,向上追溯古文獻的真義體証,而以現代的學術語言,作全面的理解與詮釋,發掘出可能隱含的現代哲學義涵,為現代學術界所接受,能在學術舞台上釋放出它的意義來,如此,太極拳才不至於淪為江湖化、粗俗化,成為有術無學,江湖賣藝的玩藝兒的命運。

 

太極拳的修煉是結合形上的理法與形下的拳功合而為一,落實於生活世界及歷史傳承而展開的,或者可說太極拳的修煉必須正視到太極的理法、實拳本身、及自我實踐三者一體的互動關聯上。而問題的核心則在於「實踐」的落實。其實踐是由人之作為一個活生生的大生命體對於太極性理的根源之探問與契入而引發的生命動力,乃藝道一體、陰陽合和、渾化太極的體用哲學。經過筆者研究的析理、詮釋,可將其實踐的內涵概括為五點,一為契合太極性理的理法掌握,二為立身中正的身形結構的建立,三為因應隨順的互動之道,四為德藝暢流的藝業修煉,五為藝道一體的道化人生。分述如下:

 

一、契合太極性理的理法掌握

 

太極拳之所以名為「太極拳」,就是因為這種拳術的技藝在意識與型態方面的結構體系,是憑藉著太極性理的思想體系所醇化以及轉化所形成的;陰與陽之間的發展狀況,以及其求善的動態,坤與乾之間的空間變化,以及其永動不滯的時間來往。有其現象,有其形象,那可以效法與可以應用的理法,此就是具有變化性的太極的性質。太極拳就是以這種思想為基礎,轉化規創而成其形而上的意識與形而下的型態,用作崇尚精誠以體認宇宙萬有之所關,崇尚優而為之以充實人生,崇尚克己修煉以變化氣質的修煉過程。練太極拳就是在認識宇宙與充實人生。

 

肇造宇宙萬象共同一致的元始基因,就是所謂的「太極」,太極性理的思想體系,是宇宙萬物間最高層的法則性的觀念,太極拳就是這種法則的具體化。修煉太極拳就是掌握太極性理所演化的拳理拳法,換句話說修煉太極拳也是認識太極思想最有效的下手功夫。

 

二、立身中正的身形結構

 

太極的本意即是圓滿無缺,無缺陷處,無凹凸處。動將起來無過不及,隨曲就伸,這種屈伸開合聽自由,運轉如意,鬆通無礙,是人體結構合乎太極的理則所表現出來的形象。立身中正就是促使太極拳運轉圓滿無缺的法則,能立身中正,建立「中」與「正」的身形結構,才能使「鬆」得以發揮,而進入心的修煉,進而使身心皆能符合中正之理,中正而能鬆則能達於「和」之境地。

 

立身中正就是人體結構上的豎軸,由頭頂骨的頂點引下垂一線到尾閭骨尖端所成。這一跟軸能夠通過之頂端垂直地面,即拳論上所謂「尾閭中正頂頭懸」。立身中正的修煉就是掌握身體的豎軸,在實拳的運動上達到不偏不移的周身運動。能立身中正,則重力對人體的影響,除了重量由腿負擔之外,胯以上的重力幾乎都可以由人體的骨架自然的支撐著,使肌肉、筋腱由於不受立,而得到全身皆能放鬆,關節也能夠靈活運轉。立身中正時,因轉動慣量很小,容易轉動,且身體易於鬆弛到腳底,使身體如不倒翁狀,不易被推倒。

 

在形式動作上我們常要求肩與胯平,在人體的結構上來看就是「工」字的結構,豎軸是垂直地面,以腰際為中點;上身具有一個橫軸就是由兩肩一線連接而成;下肢亦具有一橫軸,由兩胯引一橫線而構成。這兩橫軸不但要平行,且須在同一個鉛垂面上,要達到如此,身體豎軸非立身中正不可。「工」字的結構是太極拳形式運動上客觀的參考標準,標準確立,知覺運動上的以心行氣,以氣運身才能得正確的內知覺,身體受重力場的重量感轉換為身體結構的位置感才能得到正確的體認,否則成為各說各話,無一準則可言。

 

立身中正的精準掌握,則王宗岳太極拳論中所提到的「虛靈頂勁,氣沉丹田,不偏不移」與「立如平準,活似車輪」。與十三勢歌中的「尾閭中正神貫頂,滿身輕利頂頭懸」「立身須中正安舒,支撐八面」,等總總描述才能真正的領會。

 

徐哲東在《太極拳發微》一書對於立身中正的掌握稱為時中,他說:

 

天下事物皆相反而相濟也。夫相反相濟之謂和,和則一。和之一,非執一偏至之謂也。以是推言力之用,力均則平,平由相反而相濟。能平,則兩力若不存焉,是以相濟成和。若夫一呼一吸,一動一靜相濟成和,則為致一之虛。身心能虛,成和之修也,成和之修,肇乎用力之至均。用力之至均,在乎隨宜而得中。

 

從徐哲東的論述,能立身中正,才能顯現出虛靈無礙的身心,因為立身中正,使身上的合力等於零,達到相反相濟的中和之境,力量平均分佈於全身,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相互抵消,兩種力量好像不存在於體內,身心猶如虛空,存在的只是一明敏不昧的知覺性能。因此一呼一吸,一動一靜,皆能相反相濟以成中和之道,成如易繫辭傳所說:「一陰一陽之謂道……陰陽不測謂之神。」能立身中正,身心虛靈,太極拳即是道的體現。

 

三、捨已從人的因應之道

 

實拳的修煉先從立身中正的身形結構建立,結構完整,盤架串拳皆能符合規矩,動之則不偏不移,無過不及,靜之則立如平準,支撐八面。動靜得宜,體正圓滿,進而修「以心行氣,以氣運身」的知覺一氣,使身心達到內外相合的要求。

 

實拳的作用即是實功的對待因應;太極拳的對待因應之道是採取捨己從人、因應隨順的法則發揮技擊對待的功能。捨己從人首先得去除個人主觀上的好與惡,在鬆靜自然,心無成執的靜觀之下,以自身本體的感覺,通過感官的直覺與身體的接觸而獲得對方動靜各方面的信息,並且在瞬間加以處理,達到彼不動,己不動,彼微動,己先動的掌控能力。則能應物而運,不執成心,故能以物為法。對待變化,無所凝滯。感而後應,緣理而動,不以個人的主觀願望強加於人。在《管子.心術篇》一段話,與太極拳的捨己從人、因應隨順道理頗能符合:

 

恬愉無為,去智與故,其應也,非所設也。其功非所取也,此言因也。因也者,捨己而以物為法者也。感而後應,非所設也。緣理而動,非所取也。”過在自用,罪在變化”,自用則不虛,不虛則忤於物矣;變化則為生,為生則亂矣。故道貴因。因者,因其能者,言所用也,君子之處也若無知;言至虛也,其應物也若偶之;言時適也,若影之象形,響之應聲也。故物至則應,過則捨矣,捨矣者,言復返於虛也。……是故,有道之君,其處也,若無知。其應物也,若偶之,靜因之道也。

 

〈心術篇〉中提出虛、靜、因的因應之道,虛才能不主觀,靜才能不浮躁。以虛與靜的修養,完成因應的目標,其結果是收放自如,毫不造作;所表現的是「無知」的自然狀態。能除去心中的造作,在「無知」的自然狀態下則無不可合,無所不因。無不可合,以我合彼,而獲我所欲。無所不因,則力不勞而功就,心不動而形隨;若能如此,則能達到拳論上所說:「靜中觸動動猶靜」,動中含靜,靜中觸動,動靜互伏,動也是定,靜也是定,無為而無不為,達到捨己從人的因應之道。

 

四、德藝暢流的藝業修練:

 

太極藝業修煉所追求的是身心靈的圓滿,在益壽延年不老春的太極內涵中,產生生生不息的生命場域,在此場域中能給自己得到自我肯定,自我充實,德藝暢流於生活場域之社會總體中,達到真善美的人生境界。處順逆二勢於心中,得其道化於太極武藝的技藝行為上,符應於太極的性理思想,使太極理氣暢流於藝業修煉上。

 

從勞其筋骨,苦其心志的修煉中,太極之理法涵化於身心,從正形體的形軀建構到正氣勢的罡氣涵養,在在都需要不眠不休的將實拳的修煉灌注於生命之中。五千多年文化薪火相傳,不是時下那種摸摸跳跳即可獲得的。王師子和的勉勵:練太極不是一個「苦」字可以了的,如能從苦中超越,則離聖賢不遠矣!人要在苦中得樂,才是真樂,也是聖賢風骨。古道照顏色,吾人雖非聖賢,但在苦煉的堅持中,漸漸的也能心領神會,內心自然有一種怡悅之感湧入心頭。在自我的堅持,自我的肯認,自我的行運修煉中漸漸地對太極拳的真正精神,似乎有些許的掌握。得其理法,在苦境中修煉不懈,身心由虛浮不定當中,逐漸充實了心神體能,生命能量週流不息,生命張力漸趨飽滿,心境也由苦境漸入佳境,內心的喜悅油然而生,體證了拳論上所說:「益壽延年不老『春』」的真義。充實喜悅的身心,行之於外所散發出來的精神力則是旺盛而有光輝的。太極拳的實踐功夫,讓我也漸漸的能與聖賢同步。生命的發揮,除了人世間的事功建立之外,也必須能順乎聖賢的精神步履,不斷的提昇、超越,這才是生命的真正目的,太極拳的德藝在此追求而奮勇不懈。

 

由技而進於道是太極拳藝業修煉的進路,這三極當中所澆入的是人心德性的精神內涵,經由仁德的精神追求,太極拳武藝才能傳薪不已,王師子和在法統頌中明確的指出,太極武藝的藝業修煉在於:

 

承先啟後,偕道同遊,廣法濟渡,輯藝為舟。

廣法濟渡,傳薪不已;輯藝為舟,德業暢流。

至言正蒙,至理正風,有情有信,無為無形。

有情有信,三極微見;無為無形,光耀永恆。

 

太極拳的德藝能光耀永恆,必須透過實踐與詮釋,在至言正蒙,至理正風的正功正法下,才能與五千年文化的脈絡相接續。如證其可行,則太極拳在現今社會中所扮演的角色,必定更加重要且超越一般運動與技擊的狹隘領域,成為人們身心靈與安頓的良方,太極拳藝業的追求才能落實於生活場域之中,成為生生不息永無止境的人生價值,而修煉不已,由技術轉化進於德藝而入於道術,人人相忘於道術,逍遙於太極園地之中。太極武藝成為吾人身心的活水,每天懷抱一顆真誠而喜悅的心,涵詠於太極道境之中。自彈無弦曲,心中真樂園,鳶飛魚躍之情躍然於生活之中,內心充滿飛躍揚昇之氣,精神抖擻,益壽延年不老春是真實不虛,如實具在的。

 

五、藝道一體的太極人生:

 

由著熟而漸悟懂勁,由懂勁而階及神明,是太極拳藝道一體的實踐進路,太極之學,始則謹于法度,在正功、正法下,嚴守規矩,毫不苟且,久之則達於身心內外相和,與之對待則合於變,因於物,動而時發,應物而運,不執成心,入於技藝之精妙。知覺一氣,志氣如神,能定能應,不將不迎,究極則無為而無不為,造于道化圓融之境,達到太極人生的全體大用—修英雄所向無敵。仁心德行遍潤於全體之大生命,而無敵於天下,化三極之道,三極徵見無為無形。從《莊子養生主》庖丁解牛之由技進於道,是修習太極拳藝道一體的最佳寫照。

 

庖丁從解牛之技進而入於道的境界,其心路歷程也經過了一段漫長十九年之歲月,由感官的接觸學習,摸索經過了三年的族庖,良庖的折割技巧,漸漸的熟悉牛之整體結構,對牛整體結構的熟悉,在拳技上稱之為著熟。著熟仍是對象的學習與認知,透過了技藝的熟能生巧之境,主客漸漸的融為一體,身心合一。由技藝的要求與約束,從專一執著的著熟技術逐漸達於無執的心靈,在因應隨順的心境下,客即是主,主亦是客,主客一體,心念一致。如《莊子.養生主》所言:「刀之所致,莫不中音,合於桑林之舞,且中經首之會」,由著熟而漸悟懂勁,心會操持,無往不利,達到心靈的自由解放,如拳論上所說:「屈伸開合聽自由」。技巧上達到手與心應,指與物化的程度,到最後忘掉了感官的依賴,純以神行。因此庖丁最後解牛之技是以神遇而不以目視,官知止而神欲行,身心靈全體參與,意識功能散佈於四肢百駭,全身在神氣的流行中,展現彼此配合,互滲互入,主客之間達於完美的整體互動,如太極之運行,主中有客,客中有主,主客合一。此種道化之境即是藝道一體的太極人生之意義。

 

太極拳藝道的修煉,所掌握的精神即是庖丁解牛之境。庖丁之於牛,如我之於拳,拳我一體。在動靜之機、陰陽相濟的感通作用下,神之所行乃是不偏不倚,忽隱忽現,仰之則彌高,俯之則彌深,人不知我,我獨知人的一種感通能力,一種神明之境,是如《莊子.人間世》中所說:「聽之於氣」的道之境界。

從庖丁解牛的故事印證於太極拳的修煉要求,筆者歸納出以下七點,由技進乎道的修煉過程,此亦可作為道化人生拾階而上的寫照:

 

1、身體的形式結構要合於正形體的要求,結構嚴謹,身勢鬆開,身體才能靈活穩當,手之所觸,肩之所倚,足之所,膝之所倚,隨屈就伸,無過不及,中規中矩,不是漫無章法。

 

2、技藝的學習,先有主客對立的感官認知,概念的建立,動作的模仿,因此所見者無非牛者,此種技藝的境界,只落於族庖,良庖的境地,難入道境。

 

3、經過了歲月的累積,經驗的增加,十九年的力行實踐,解了千牛之技,漸漸的離開了感官的依賴,不需反思,成為一種直覺反應,在拳理上所謂以心行氣,以氣運身的知覺一氣的神行。官知止而神欲行,以神遇而不以目視,依乎天理,因此解牛時,沒見全牛,心神合一,到達知覺一氣、主客一體的精神狀態。

 

4、庖丁解牛時,全身參與,肢體動作如樂舞般的和諧,連綿不斷,全身感應與牛合而為一,渾化一體。太極拳作用上亦是全身參與,完整一氣的,拳論所言:「立如平準,活似車輪,陰不離陽,陽不離陰,陰陽相濟,方為懂勁,懂勁後愈煉愈精,漸至從心所欲」,太極拳的行運是拳我合一,沉著順遂,便利從心,圓融一體,如太極的運行,圓滿和諧。

 

5、庖丁雖然神乎其技,由技進於道,但解牛時碰到困難,仍須視止行遲,步步為營,小心謹慎,怵然為戒,馬虎不得,太極拳論亦言:動急則急應,動緩則緩隨,皆是強調力行的過程需戒慎恐懼,如太極起式之禹步前進,身心一體參與。

 

6、技藝的修煉過程:由粗而精,由大而微,由外而內,互為表裡,三回九轉,最後豁然已解,達到表裡精粗無不到,神明階及之境地。如土委地,道之成是奠基於技藝之精。此一實踐過程是漸修、漸長,境界的提昇是拾階而上,盈科而進,非一蹴可及,達到純熟時,動之甚微,豁然開朗,豁然而解。

 

7、技藝如解牛之刀,乃是器之用,進於道時,則功成名遂身退,提刀而立,環之四顧,為之躊躇滿志,善刀藏之,藏器之用,歸於道化,得養生之道,道化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