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气凌神txt书包网:成语史话-小成语大历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6/29 22:55:45

成语史话-小成语大历史 文章节选


    中国的历史和文化博大精深,而成语正是其
中最精练的表达方式,其意义远远超过了故事南
身。成语是人类智慧与生产、生活经验的总结与
结晶,它能够形象、生动、精练地表达人的思想
及人世间深刻的道理。南书正是出于这个目的,
用历史知识和成语的双线索来改变少儿、青少年
学习的枯燥形式,用日常经常用到的有趣成语故
事和知名的历史事件、耳熟能详的历史人物来丰
富历史知识。
    将成语故事放到历史事件中去看其形咸的脉
络,将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放到成语故事中去还
原其本来的面目,这样交叉进行的双线索,让读
者在阅读咸语故事的同时能够更清楚地了解历史
的发展过程。本书的历史脉络从远古的开天辟地
开始,直写到鸦片战争前的大清王朝。文字由浅
入深,并把每个朝代最有代表性的内容浓缩到各
章节的标题中,使读者一目了然。
    本书同其他同类别的图书的不同之处在于,
在讲述中国各个朝代的主要成语故事的同时,还
以中国历代成语故事的形式来讲述中国历史,将
故事性、知识性与趣昧性帼结合。
    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有许多老师参与了协
助编写和审校工作,他们是:张凯敏、李勇、谢
景然、陈志杰、任颖、任仲奇、闫武、任志杰、
庄晖、畅绍华、刘丹、张晓锋、穆学军、张学
会、朱红美、宝红玉、郝春霞、梁顺利等。在封
面上不能为以上各位老师一一署名。只能在此表
示感谢。

 

    西汉宗室刘秀建立的是西汉之后又一个政治统一,封建经济持续发展
的王朝。王莽统治的末年,西汉宗室刘演、刘秀兄弟参加了绿林起义。刘
演被刘玄杀死后,刘秀极力克制自己,避免了和刘玄的正面冲突。公元23
年10月,刘玄派刘秀到黄河以北招集农民军。刘秀得到了当地官僚和地方
豪强的支持,消灭了当地的各路起义军,同时收编了部分农民军,壮大了
自己的势力,队伍人数达几十万人。刘秀在河北站稳脚跟后,一面派邓禹
率军向西挺进关中,伺机向起义军发起进攻;一面又派冯异等监视更始政
权的关东重镇洛阳。
    公元25年6月,刘秀在部(今河北省柏乡县)称帝,推翻了王莽所
建立的新王朝,重新恢复了由刘氏统治的汉王朝,不久定都在洛阳,史称
东汉,刘秀就是历史上的汉光武帝。东汉共传十四帝,历经了196年。
    刘秀称帝后,为了使政权更加稳固,对各路农民起义军继续进行镇
压。一方面,刘秀派遣邓禹、冯异率大军入关,向赤眉军进攻,又在豫西
设置重兵防线,利用赤眉军东归的时机,把赤眉军镇压下去;另一方面,
在河南、荆州地区,刘秀派遣岑彭等人围剿了这一带的起义军及更始政权
余部。刘秀还派吴汉等率军镇压了河北的檀乡、五校、青犊等农民军。随
后,刘秀派兵先后消灭了各地割据势力。公元40年,光武帝平定了四川的
公孙述,最终完成了对中国的统一。到l世纪中叶,经过光武帝、明帝、
章帝三代的治理,东汉王朝已经逐渐恢复了往日汉朝的强盛,史称“光武
中兴”。
    章帝及和帝统治时期,班超成功经营西域,壮大了国威,维护了国家
的统一。然而由于和帝的年幼,统治大权落于章帝皇后窦氏与其兄窦宪之
手。窦氏的专权引起了上下官吏的不满,和帝于公元92年与宦官郑众等人
合力杀死窦氏,郑众也因此而封侯。自此,宦官越来越多地参与东汉的政
治统治,并进行政治角逐。和帝以后,外戚与宦官的势力越发膨胀,不断
出现帝后临朝执政和外戚、宦官交互专政的混乱局面。
    由于对时局不满,东汉末期,朝廷中的一部分官员和太学中的知识分
子出现了品评时局的清议派,他们因在清议中对宦官外戚专政表示出了不
满情绪而纷纷遭到了报复,形成了“第一次党锢”和“第二次党锢”之
祸。桓帝以后,宦官更加嚣张,把揽朝政,还公开卖官鬻爵,此时的政治
状况可以说已经达到了腐败的极点。
 灵帝统治时期,爆发了有组织有目的的“黄巾农民大起义”。张角创
立太平道,并利用“苍天已死,黄天当立”的口号招揽起义力量。起义军
将士均头裹黄色头巾,故称“黄巾军”。虽然黄巾军起义最后被统治阶级
镇压了下去,但它给了东汉政权沉重的打击,使之名存实亡。公元189年,
灵帝驾崩,何太后临朝。当时的皇宫内外宦官专权,凉州的董卓率兵攻入
洛阳,废皇子刘辩,杀死何太后,立刘协为帝,史称汉献帝。董卓专横独
揽大权,各地官吏纷纷举兵反抗,诸强割据,最终形成了魏、蜀、吴三国
鼎立的局面。
    东汉在科学、文化等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东汉初有杰出的唯物主义
思想家王充,史学方面也出现了我国第一部纪传体的断代史书《汉书》。
东汉末年,“建安七子”以文学知名,直接导致了三国时期曹魏在文化上
的突出地位。公元105年,蔡伦在前人的基础上改造了纸张的制造技术,
使我国的文字记录方式脱离了使用竹简的时代,同时造纸术也作为我们熟
悉的“四大发明”之一而流传至今。张衡制造了“浑天仪”和“地动仪”
等科学仪器。另外,东汉末年的名医华佗是我国有文字记载以来第一位利
用麻醉技术对病人进行手术治疗的外科医生,他创造的“五禽戏”是我国
第一套体操性质的健身活动。而佛教和道教两大宗教也同时在东汉出现并
盛行。对中国思想文化和社会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东汉重要历史人物
    东汉十二帝——光武帝刘秀、明帝刘庄、章帝刘炬、和帝刘肇、殇帝
刘隆、安帝刘祜、顺帝刘保、冲帝刘炳、质帝刘缵、桓帝刘志、灵帝刘
宏、献帝刘协。
    起义军将领——樊崇、王匡、王凤、刘玄、张角、张曼成、波才。
    反宦官领袖——李膺、陈实、窦武、陈蕃、张俭、杜密。
东汉重要历史事件
“赤眉绿林起义”
    公元18年,樊崇在莒县(今山东省莒县东北)集合饥民百余人起义,
起义军把眉毛涂成红色,以示与王莽军队的区别,历史上被称为“赤眉
军”。同时,王匡、王凤领导的起义队伍由于躲藏在绿林山里,被人们称
 作“绿林军”。绿林军发展到了十多万人,公元23年,绿林军在宛城南推
举刘玄为皇帝,恢复了汉时的国号,建立了革命政权。赤眉绿林起义推翻
了王莽的新政,给地主阶级以沉重的打击。
"光武中兴”
    在西汉末年反抗王莽的战争中,西汉宗室刘秀取得了胜利。公元25年
6月,刘秀在鄙南(今河北省柏乡)称帝,即光武帝,后来定都洛阳,史
称东汉(公元25年~公元220年)。刘秀在战略上采取了“先关东,后陇
蜀”方案,即先集中力量消灭对中原威胁最大的关东武装势力,再挥师向
西。在这种策略下,刘秀很快就统一了中国。随后,光武帝采取了一系列
措施用以恢复生产,调整社会。他在政治上改革官制,在经济上采取“与
民休息”的政策,在思想上提倡经学,使东汉社会安定、生产发展,国力
再度兴盛,史称“光武中兴”。
“班超经营西域"
    公元73年,窦固等大败北匈奴,设置宜禾都尉,赶走了北匈奴在车师
前、后王国一带的势力,此时,为了联络西域,遏制和孤立匈奴,班超奉
命出使西域。经过一系列努力,班超成功联络了西域,获得了他们对汉朝
的支持,使匈奴孤立起来。随着北匈奴势力在南道逐一肃清,南道诸国逐
渐摆脱了北匈奴的压迫和奴役。公元91年,为经营西域,班超设西域都护
府于龟兹它乾城,亲自坐镇北道,并讨伐对抗中央的焉耆等国统治者,于
是西域五十余国,“悉皆纳质内属焉”。从此西域地区和中原的经济文化联
系更加密切,民族进一步团结和融合,通往西亚各国的“丝绸之路”也重
新畅通无阻。
    相关成语故事:【投笔从戎】、【不入虎穴,不得虎子】。
“第一次党锢”
    东汉桓帝在位时,政治问题已经非常严重,前期是梁冀专制,后期则
是五侯横暴,官僚和太学生与外戚、宦官的斗争非常激烈。桓帝后期,宦
官集团独揽朝政。专权的宦官势力“渔食百姓,穷破天下”,遭到了太学
生和部分官吏的反对。在反对宦官集团的斗争中,李膺成为著名领袖。公
元166年,宦官派人诬告李膺与大学朋比为奸,桓帝遂下令全国逮捕“党
人”,李膺、陈实等200余人被捕。第二年,把党人赦归农田,禁锢终身,
不得做官。这就是“第一次党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