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斗西游2蛟魔王邪恶图:《禅-悟前与悟后》明心见性的指南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7/04 05:04:33

                         ※※※※※※※※※※※※※※※※※※※※※※※※※※※※※
《禅——悟前与悟后》 (萧平实居士 著)
四川大学出版社  平装  32开  2005年4月出版  国内定价:28元
本书有次第地说明佛教禅法知见及参禅应有之功夫,明心见性应具之条件并提示修证上常见之谬误及悟后起修之道。亦咐属正法之永续流传、灯灯无尽,提供一切未离隔阴之谜的再来菩萨一盏明灯。
※※※※※※※※※※※※※※※※※※※※※※※※※※※※※
《真实如来藏》 (萧平实居士 著)
宗教文化出版社  平装  32开  2005年5月出版  国内定价:18.80元
自古以来有智之人不断探讨而不能理解的恒古奥秘——如来藏。
许多世界著名学府中,专门研究佛学之教授们所不能知,故予否定之恒古奥秘——如来藏。
宋元明清及当代儒学大家,毕生格物致知,亟欲修证而不可得之恒古奥秘——如来藏。
现代医学许多心理学家所欲了解而茫无头绪之恒古奥秘——如来藏。
一切外道修行者,经由理稐与实践之苦修而仍遥不可及的恒古奥秘——如来藏。
古今许多佛子毕生精勤匪懈所欲求证,而少人能证之恒古奥秘——如来藏。
本书作者以证悟之智慧,言人所不能言;于此书中为现在及后世真求智慧者,阐释禅宗密宗及法相唯识宗之宗门奥秘——千圣不传之真实心——如来藏。有智之人,请勿错过。
※※※※※※※※※※※※※※※※※※※※※※※※※※※※※
《禅净圆融》 (萧平实 述著)
宗教文化出版社  平装  32开  2005年5月出版  国内定价:10.00元
言净土诸祖所未曾言,示诸宗祖师所未曾示。禅净圆融,另辟成佛快捷方式,兼顾自力他力,阐释净土门之速行易行道。乃前无古人之超胜见地,非一般弘扬禅净法门之典籍也,先读为快。
※※※※※※※※※※※※※※※※※※※※※※※※※※※※※ 书名:禅:悟前与悟后
作者:萧平实 居士 述,张铃音 居士等 整理
出版社:四川大学出版社
原价:28元
出版日期:2005-4-1
ISBN:9787561430323
页数:462
开本:32 内容提要    本书有次第地说明佛教禅法知见及参禅应有之功夫,明心见性应具之条件并提示修证上常见之谬误及悟后起修之道。亦咐嘱正法之永续流传、灯灯无尽,提供一切未离隔阴之迷的再来菩萨一盏明灯。  
    该书为中国台湾地区著名佛学大师萧平实居士的力作(简体字版)。该书繁体字版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在祖国大陆广为流传,深受佛学人士及广大佛学爱好者的好评。此书为萧平实大师参禅念佛的经验之谈,对于广大佛学人士及佛学爱好者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目录 
第一篇 悟前
第一章 前方便
第一节 闻法阅经,建立知见
第二节 闻时记忆,闻后思惟
第三节 培植福德,广结善缘
第四节 受持佛戒,发菩提心
第五节 减除世间五欲之贪着
第六节 忏悔业障,深信因果
第七节 消除慢心
第八节 发大愿心
第二章 正修行
第一节 谨慎选择教禅之善知识
第二节 正修功夫:看话头、参话头、参公案、思惟观
第三节 深解第一义经典
第四节 参究的方法
第一目 简介话头
第二目 简介公案
第三目 参究的方法
第五节 禅法知见四十则
第一则 建立信心
第二则 要有求悟的企图心
第三则 要有精进心
第四则 要有长远心
第五则 要除掉私心和诤胜心
第六则 除聪明伶俐心
第七则 要远离妄心
第八则 要远离生死心
第九则 应发大愿心
第十则 随时随地不离参禅
第十一则 注意安全,因时因地制宜
第十二则 保持充足睡眠
第十三则 注意饮食营养
第十四则 暂离一切外务攀缘
第十五则 常念生死无常
第十六则 参禅应依善知识
第十七则 勿与人诤论禅法
第十八则 参禅不可怕喧求静
第十九则 放松身心
第二十则 参精进共修要有婴儿行心态
第二一则 功夫须绵密
第二二则 不可求多闻
第二三则 不可广阅公案
第二四则 修定非禅
第二五则 应明三乘入道初门差别
第二六则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
第二七则 离心意识参
第二八则 不可在光影门头认识神
第二九则 不可将心待悟,亦不可作无事会
第三十则 不可死守坐禅怕做事
第三一则 不可揣摩悟境
第三二则 定境非悟
第三三则 感应非悟
第三四则 鬼神示境非悟
第三五则 神通、鬼神通非悟
第三六则 一念不生之心是定心,非真如
第三七则 放下与提起
第三八则 禅学非禅
第三九则 具参学眼目,方识善知识
第四十则 佛法非禅,禅法非禅
第六节 疑情
第一目 疑情不能发生的缘故
第二目 疑情五阶
第三目 忽略现实阶段不一定要经历
第四目 疑情的忽略现实状态与一念不生的入定不同
第五目 参究必须有念--疑念相续,才能开悟
第七节 略谈幻觉与魔扰
第一目 幻觉与幻境
第二目 魔扰与魔境
第三目 如何避免魔扰
第四目 求悟必须要有因缘
第五目 劝人修福应观因缘
第二篇 悟时与悟后
第一章 悟之表象与种类
第一节 悟之表象
第二节 悟之实质
第三节 渐悟与顿悟
第四节 开悟不可以说吗?
第五节 悟之种类与正受
第一目 解悟三关:破本参、破重关、破牢关
第二目 证悟三关
第一则 破本参
第二则 破重关
第三则 破牢关
第二章 禅悟正受及诸功德
第一节 禅悦正受
第一目 觉明现前
第二目 定慧等持
第二节 见地正受
第一目 戒的见地
第二目 定的见地
第三目 慧的见地
第三节 解脱正受及诸功德正受
第一目 断三缚结
第二目 五欲执着之减除
第三目 舍弃怨恼
第四目 离谄媚心
第五目 消除慢心
第六目 修定迅速
第七目 日用能知
第八目 能生他受用功德
第九目 功德正受非于悟时一时俱足
第四节 禅悟证空与楞严大定证空不同
第一目 参禅是般若法门,非禅定法门-
第二目 楞严经开示之修道次第
第三目 五阴尽相非属禅悟所得境界
第五节 禅--非仅禅宗有之
第一目 净土宗之禅
第二目 密宗之禅
第三目 禅--非仅禅宗有之
第八节 证果
第一目 菩萨初果--须陀洹
第二目 菩萨二果--斯陀含
第三目 菩萨三果--阿那含
第四目 菩萨四果--阿罗汉
第五目 初禅非初果
第六目 初果非初地
第七目 深观后始得判果
第八目 菩萨证果不同声闻证果
第九目 大乘亦有四沙门果
第十目 果是施设
第三篇 悟后起修 自度度他
第一章 修除习气 增益见地 深八禅定
第一节 增益见地 断思惟惑
第一目 解悟者应求证悟
第二目 证悟者应求见性
第三目 阅经印证 学四悉檀
第四目 思惟修
第二节 修除烦恼 改变习气
第一目 有疑速须问
第二目 开放心胸
第三目 除诤胜习
第四目 扫除慢心
第五目 勿急度人
第六目 心存感恩
第七目 严防阴魔
第八目 深入思惟 增益见地
第九目 自悟者须见真知识
第十目 习气烦恼非因悟一时俱除
第二章 自度:修学三昧
第一节 进修禅定三昧 永离隔阴之迷
第一目 修学禅定三昧
第二目 悟后修定 乃是正行
第三目 修学禅定 除障为先
第四目 欲求见性 非必四禅
第二节 一切大心佛子应修四禅八定
第一目 一切佛子应修四禅八定
第二目 诸佛菩萨以四禅为根本
第三目 坐脱立亡非参禅究理之极则
第三章 度众:为众说法
第一节 度众应知
第一目 随缘度人
第二目 续佛慧命
第三目 行四摄法
第四目 度众即修行
第五目 应受菩萨戒 修六度万行
第六目 不得滥用神通度人
第二节 欲为禅师当自勘验差别智足方可为人
第一目 开悟明心公案三则
第二目 见性公案二则
第三目 智权密意公案三则
第四目 现代公案一则
第五目 牢关公案七则
第六目 南堂勘验纲要十门
第三节 荷担正法--教禅
第一目 平时自参自悟为主定期精进共修为辅
第二目 定期传授佛法知见
第三目 深勘学人免负因果
第四节 续佛慧命 燃无尽灯
第一目 授差别智令透纲宗
第二目 师友弟恭弘佛遗教
第三目 劝泯宗派门户之见
第四目 观察解行遣子弘法
公案代跋
附录一:禅门摩尼宝聚--公案拈提六则
附录二:见道报告数则
附录三:眼见佛性之见道报告一篇 作者介绍    萧平实,一九四四(甲申)年生于台湾中部小镇。世代务农,父祖皆为三宝弟子。十三岁丧母,初识无常。少时即好打坐及方外之术,亦习金石拳术古文针灸等。自小厌恶迷信,每斥神造世间之说,不信神能造人。兵役期满后辞父离乡,于台北市觅职。五年后成立事务所,执行业务;虽游世务,而乐于暗助弱小。
    历练世间法十八年后,于一九八五年归依三宝,鼎力护法,勤种福田。始修持名念佛,自成无相念佛功夫。一九八九年初,转修体究念佛--参禅。十月前往印度朝圣,多有感应。返国立即结束事务所业务,专心护法及参禅。次年十一月于家中闭关,摒绝一切外缘,苦参十九天后破参。    嗣即深入藏经,以三乘法义印证无讹。乃于一九九一年仲夏出而弘法度众,于中央信托局佛学社等三处主持佛法讲座及共修,六年不辍,同修渐众。一九九七年二月与诸同修成立佛教正觉讲堂,六月成立台北市佛教正觉同修会,继续演示《楞伽经、成唯识论、真实如来藏》,八月成立正智出版社,散播大乘宗门正法之种子。着有《无相念佛、念佛三昧修学次第、禅--悟前与悟后(上下册)、正法眼藏--护法集、生命实相之辨正、真假开悟之简易辨正法、禅净圆融、禅门摩尼宝聚--公案拈提(第一辑)、真实如来藏、宗门法眼--公案拈提(第二辑)、楞伽经详解第一辑、宗门道眼--公案拈提(第三辑)……》等书问世。
第二节 悟之实质 
    所谓开悟,是说在参究过程中,不离定力而一念相应,生起了智慧。这个智慧能断三缚结、五下分结、乃至五上分结,而与定力相应,所以得到禅悦及解脱正受。从破初参悟得真如,到重关眼见佛性,乃至牢关会末后句,及体验牢关参禅事毕,皆是一念相应慧,也都或多或少与定力相应。所以悟,可以把它定义如下:藉由定力参详而了知有情生命之最初与最后的根源,因而导致无生解脱慧生起的一念相应的过程,即是开悟。 
    在悟之前需要修动中的功夫——参禅的功夫,以及听闻参禅的知见。悟了以后,却发觉到真如佛性不是因为修行而得,它从无始以来本然存在,没有一个相貌形象可以拿出来示现给人看,也没有一个门可以进入让我们看见真如佛性。所以祖师常说“无门为法门”,就是这个道理。 
    我们讲禅法,而禅法是一种建立,是一种施设。所以禅法可以讲,但是禅不可说,说出来的就已经不是禅。悟——不能够讲,因为说出来的已经不是悟了,而且众生也不会相信的。禅法可以讲,可是禅法的自性本来空寂、禅法的自性本来就没有来去,本来就不可说,已经用语言、文字说出来的,那就是禅法,不是禅法的自性。 
    在还没有悟之前,有个开悟可以追求;等到悟了以后,才知道悟的这个法也是本来空寂。悟之前需要学禅法,悟了以后才知道禅法的自性也是空寂。禅不是悟,禅是真如,悟只是找到真如时的一个现象。禅与悟虽然是真实的存在,它不是建立,也不是人的施设,但是没有办法提示出来给人看。所以说有悟是错,说无悟也是错。因为说出来的,已经不是悟啦。别人讲的是别人的,与我们不相干。 
    悟的实质,不离一念相应慧。凡是没有一念相应,而靠语言、文字思维分析所得的结论,那不是悟。必需要自己辛苦参究之后,突然间一念相应,那才是悟。

第三节 渐悟与顿悟 
    有大师在书里面开示,他说:“很简单,你必需从最基本的开始,并通过训练和修行的过程,经过一段长时间,可能会达到最高点,这即被称为渐悟。”又云:“开悟来得很快的,我们称为顿悟,需要长时间修持的,我们称为渐悟。”事实上,开悟这回事只有顿悟,没有渐悟。只有渐修顿悟,没有渐悟。《圆觉经》里面也是这样讲的。 
    我们在悟之前,要经历漫长的时间去闻熏佛法知见,锻炼修持定力,而渐渐具备了悟的条件,这些前方便,称之为渐修,透过渐修之后,悟的时候只是一刹那,只是一念相应找到自心真如。真如佛性一悟就具足,一悟就发现他本然的存在,不是因为修行的渐渐累积增加了悟境,然后才具足的,所以没有渐悟。南泉普愿禅师讲:“道不属修。”如果是因为渐渐修行增加累积而得的话,那将来一定会渐渐的因为因缘的散坏而失掉了。 
    真如不是从修行而得,真如无门可入,所以《楞伽经》讲:“无门为法门。”祖师又讲:“道从门入,不是家珍。”如果道是有门可入,是渐渐修行渐渐累积而成的话,那么,这不是我们自家里面本来具有的珍宝。 
    虽然只有顿悟没有渐悟,我们却不可以除掉渐修而期待顿悟,因为渐修是顿悟的基础。而顿悟只是一念相应,并不是累积几十次、几百次的悟以后才圆满,而是一悟即得。所以《圆觉经》云:“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只有渐修而顿悟,没有渐悟与顿悟。 
    唯识所说渐悟菩萨,乃是已经完成禅宗顿悟的过程—找到真心—之后,依其所证真心阿赖耶识而进修一切种智者,方得名为渐悟菩萨。以禅宗之顿悟为基础而修学种智,因此得入初地无生法忍;从此地地增上乃至等觉位之无生法忍,皆是依上地善知识闻熏而渐悟。若未经禅宗之顿悟明心,不能入渐悟菩萨位,无力验证阿赖耶及末那识故;但禅宗之证悟真心,只有顿悟而无渐悟,一念相应即证故;非因闻熏过程中渐渐累积而渐渐悟入故。 
    ---------摘自《禅——悟前与悟后》

禅--悟前与悟后 (上、下册)    萧平实居士     述    张铃音居士        等 整理  乐 序
    禅宗一脉,理清路明,心法行者,参看话头,念头起处,凝聚疑情,漆桶脱落,慧印心明;故尔向上提撕,指月圆明时节,正庆因缘际会。回顾千古旱涝,泥泞未遇,万劫崎岖,信步难逢;是自世尊灵山拈花,摩诃迦叶会意,传至达摩,禅入中土,法印心传,至六祖惠能,大放虹光,自此一花开五叶,震伏心魔宫。    考华夏佛法,八宗兼备,五乘共法,本一同源,引归无别。只叹众根分歧,故百家鸣放,说空说有,指路归觉;唯禅宗心法,以空入空,破相显宗,直捣无明巢穴,毫不留情。故尔当下了心圆性,业尽情空。实则性亦非空,相亦非有,空有泯灭,性相绝亡,还道于中,中亦不立,强名立相,于真空妙有、不一不异中,方显究竟。总言一切,皆大戏论,离戏灭趣,实无戏可离,无趣可灭,所以者何?本自圆觉,不从外有,何待修证?更有何法可修?何道可证?本自具足,无失无缺,何待觅失?何处补缺?自是众盲妄执,还未自觉!“今道一句怎么生?打破漆桶始性明,三千大千原如是,参透消息拈花迎。”到了此时,还说个甚么?“大千含一粟,无明裹乱麻;剥落胡底里,知途自觉察;落得青山在,秋水绕谷峡;出得牧牛关,免迹浪天涯;见得圆月在,从此心贼杀;茧破蚕自出,寒林百花发;秋残夕阳照,春晓抽枝芽;宛似千斤鼎,但看心猿马;从此无于事,栓牛见性家。”    我今如是吟,即是落言诠,我若不是说,心法无着落,但从权便,悟得即了;莫把故纸钻破,恐怕驴年不得。“不看心,不坐禅,慧心开时定安然,定中性戒不盘桓,空慧入处心乘法,涅盘妙心体无边。”    悟后起修,不离教下,祖云:“理不废事,事不味理。”双圆互融,悟入绝待。故达摩传慧可“楞伽”以为“心”,弘忍传惠能“金刚”以为“印”;以心印心,佛言无妄,方晓一大事因缘就此了脱,永无牵涉。    今有善知识菩萨戒弟子萧平实大居士,潜心学佛有年,以宿慧根深淳厚,从禅参入,直截了当,得个入处,故对生徒,大开心筵法席,滔滔不绝,口演心传,会得归性,涌现心月,踏峰扫云,雾去揽晴,弭平浪迹,扫荡执冥,一旦挽出,亲面世尊。今由在家生徒,为其所播心音,录文成书曰:“禅--悟前与悟后”,数说禅宗梗要,示点心传妙谛。全书共分三篇七章、三十四节、八十五目、四十三则,都三千法句,付梓达七百余页之巨著;可谓洋洋大观,不同凡响,总的心法,囊括其中,文句嘉言,语隐禅机,择举不胜,还须学人自行参悟,较为允当。下手入处,用功方法,通关消息,尽在里许;萧君若无真参实学,切身体悟之宝贵经验,绝难于文字中显扬洒脱,更难于机锋间得以自在,是故“功到用时方觉少,水到渠成果自圆”了。    今先略举一二,以先览为胜,岂亦美不胜收矣。如在第二篇第一章第二节中,他说:“在还没有悟前,有个开悟可以追求;等到悟了以后,才知道悟的这个法也是本来空寂。”当然这个过程是修道见性的历程,这一历程只不过是个开悟的手段而已。金刚经云:“法尚应舍,何况非法?”悟得了是一通百通、一了百了啦!    再如第二十九则云:“‘禅’须是要用思惟观,不动着语言文字,而有疑情、思惟、拣择、分别、观照的作用。”往往吾人以为修定即是禅,禅定与参禅是两码子事,止观是教下,参禅是宗门,止观从有法入定境,后再发慧。参禅是拨云见月之法,云表妄执诸法,月征明心见性之真如实相,此由性见慧显,直下承当,了了分明,不落言思。盖此由慧摄定,定能全戒。教宗二门,法分空有,门有性相,权实分流,然归元则无二,也即中道了义的不二法门。就此乃专论参禅,故标明之,以免误会,而错失良机也。    另再举如第六节“疑情、与第七节『略谈幻境与魔扰』二段文句;前者为参禅之特色,所谓『小疑小悟、大疑大悟、不疑不悟』之祖示。后者为去病反而从病之害,病尚未瘥,复缠魔病造扰之困境,如何觉察对治?参禅者不得不明,倘堕坑壑,仍不觉知,错认归乡,与道背驰,合魔妄境,如是哀哉,也为修行之大障难也。”    以上所举心要大端,如能擞撷详究,扫境寂心,则法益神髓,泉涤醐灌,不啻十二部经一指点破,八万四千法门同体清凉。此书问世,破权立实;向上一着,从实依权,不落窠臼。如是即实即权,权贵双运,为近代以现俗语文阐释禅宗,最为正统之禅书,不但不回入旁门,且志向指月,当下立见,可不快哉!有心向道学人,勿错此见性法本,切莫轻忽慧命,则功德涯岸,岂可量乎?弁此蟅杂数语,以为进德之修、见性之行,又可不快慰焉!    大乘精舍不慧 乐崇辉序于洗心斋    时民国八十四年乙亥岁仲冬望日 自 序 
    像末之世修学佛法正道甚难,故我常劝人念佛求生极乐。所以者何?一者末法之世多有外道及佛门法师,遇人辄言:“末法之世,去圣日遥,正法难修难证,勿唐费工夫也。”此言亦无大错。盖一般佛子信根不足,闻说此言便失信心。设遇真知识,亦不信受,不敢求无上道,此一难也。    二者知见不足,不知从何处入手,亦不知应如何锻炼功夫,此二难也。    三者虽具知见,亦知应锻炼功夫,然不知应往何方访求教导功夫之善知识,此三难也。    四者像末之世,真善知识难求。所遇之师皆自称禅宗正统,亦有显赫传承,然观其禅法:或以定为禅,或以无念为禅,或以见闻觉知之灵觉心为禅,或以声闻禅为禅,皆非菩萨正法。此际真善知识难求是第四难也。    五者末法佛子,世智聪辩,慢心深重者甚多,苟无显赫传承及大名声;虽有方便善巧及真实修证亦不被信受。为有此五难,故我多年以来,凡遇学佛人,多劝其念佛,求生极乐。    《鸯掘摩罗经》云:“更有第一难事,谓于未来正法住世余八十年,安慰说此摩诃衍经、常恒不变如来之藏,是为甚难。若有众生持诸同类是亦甚难。若有众生闻说如来常恒不变如来之藏,随顺如实,是亦甚难。”    六祖大师曰:“汝慎勿错解经义。见他道开示悟入,自是佛之知见,我辈无分。若作此解、乃是谤经毁佛也。”此事古今多有,而于今为烈。积非成是,深入禅子心中,难转难移。我无名气,复无师承,难以移风易俗,故以往甚少说禅。         而今说禅法之因缘有三:
    (一)不忍佛子轮转生死,不得开悟见性。世尊云:“一切众生不见佛性,是故常为烦恼系缚,流转生死。见佛性故,诸结烦恼所不能系,解脱生死、得大涅桨。”(大般涅桨经卷二十八)     (二)我诸同修,慢心甚微。不迷信大师,远离学术崇拜、权威崇拜心态,深修一念相续法门,成就无相念佛及看话头功夫、信心已立,是因缘成熟。
    (三)禅宗第二十七祖般若多罗尊者在西天吩咐第二十八祖菩提达摩(中土初祖)曰:“汝往震旦(中国),设大法药,直接上根。汝所化之方,获菩提者不可胜数。”即付嘱菩提达摩往中国度人,以禅--无上大法药,接引上根之人,且预计所度化而获菩提者不计其数。达摩大师付法傅衣予二祖慧可大师时,曾预记中国地区末法时代修禅者曰:“说理者多,通理者少。潜符密证,千万有余。汝当阐扬,无轻未悟。”意即末法时代,在中国地区,说真如佛性者多,而能参究通达真如佛性者少。但私下与真如佛性相符密证,而不为外界所知者,数逾千万人,所以交待慧可大师阐扬禅法,不可轻视未悟者。是故,我虽不敏,又无威德,且无师承,敢发大愿:愿于此生助一0八人见性。故先说念佛法门,度念佛人入实相念佛门。今以因缘成熟,复说禅法。所谓禅法,即是莲宗所谓“参禅念佛三昧究竟法门”。    修学佛法应有目标。订下目标后,即应依所订次第目标,全力以赴。不应漫无目标、到处凑热闹,浪费宝贵生命。精进学佛者,目标大约有二:一为求生诸佛净土。二为求明心见性、解脱生死。苦不订下目标,戮力以赴,即非精进。    求生极乐净土或诸佛净土者,请阅《印光大师念佛三昧摸象记解行法要》、《念佛三昧修学次第》、《无相念佛》等书。此书则是对一切发大心度众而求明心见性之有信心禅子而说。    发大心之禅子为自度度他,故应修道。为修道故,应先求见道。菩萨见道即是开悟,开悟则是明心,所谓明心即明我真心、明一切有情之真心,明三世十方诸佛之真心,明心之后便能见性。明心见性则断三缚结,永不入三恶道。复于见性后求破牢关,或先深入教典学四悉檀。以四悉檀为方便,将自心所悟所学接引后学。则脚跟稳,心笃定,说法无碍。信者往往因之精进修学,终能断结而得度。此后即以所悟见地广度有缘众生,不致以盲引盲,自他皆能得度,此方名真菩萨行。    然而,求开悟乃至见性,非小根小器及诸聪明尚慢者所能得。求者应先除慢,除慢之法莫如三归五戒,修菩萨六度行,心存谦恭,不轻慢一切人。此外亦需摒除权威崇拜、学术崇拜之心态,深入教典,建立知见。并寻求锻炼参禅功夫之善巧方便法门。功夫已成,信心便足,即是大根器也。       已有功夫,应摄取参禅之知见。功夫知见具足,应求善知识指戳,得个入处。若所遇是真善知识,应虔恭奉事、殷勤求法。故达摩大师云:“诸佛无上妙道,旷劫精勤、难行能行,非忍而忍。岂以小德小智,轻心慢心、欲冀真乘,徒劳勤苦。”既得入处,潜心参究;若不见性而入实相,绝不终止。于虔恭奉事,亲近参究之中,真善知识观察因缘许可时,三言两语,一戳一棒,便可决了。此即见道,或曰见道迹、见谛、法眼净。       此后便发大心,开始自度度人之修道行。不舍精进,深入禅定及教典,修诸百千三昧,迈向薄贪瞋痴,断五下分结、五上分结之路。永离隔阴之迷,生生世世不离此界,与诸同参一起荷担如来家业,广益有情,即是实义菩萨、真释迦世尊之子也。       本书所说乃为建立佛子见道之信心及知见,并指陈修道之路及参禅中微细淆讹之处,期佛子真实明自真心,见自本性。所说禅法是指月之指,非禅非月,佛子莫道末学所说即是禅。虽然禅法非禅,欲会禅者复不得离禅法而求禅,犹如欲见月者,须循指始见,伏维有心人细会之。       佛子于书中所说之禅法,若有所疑,请于经藏探索可解。若经论中未述及者,请佛子戮力参究,见道后自然释疑。若于此书所说,欢喜信受,如法修持,后必有缘相会。若因此书而生烦恼,为文质疑者,末学悉皆默然领纳而不答辩。盖末学无名气、无传承、乃竟说此了义之法,众生疑谤事属平常,故随缘最好。至于定境本不可说,说者获罪非轻。然欲于佛子信心有所建立之故,不得不说;乃于书中略示初禅境界之少分,以建立佛子信心,导正末法学者修定之方向。初禅若得,则无觉有观、无觉无观三昧,渐渐可得。期待末法佛子建立大信心、发大愿心,除疑慢心,修精进行。则进道迅速,此生必不空过也。           谨此普愿         一切佛子,现前当来,必定心开,皆见佛性。         皈命
本师释迦牟尼世尊    皈命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菩萨戒子:萧平实 谨识
     中华民国八十三年十一月八日     (本序文由张铃音居士依录音带整理) 
 第一章  参禅前的准备第一节  闻法阅经建立知见    身为佛子欲参禅开悟,应先亲近善知识,除了听闻善知识讲法以外,还须请阅善知识解说佛法的著作,以了解佛学的基础知识,譬如五蕴、十八界、八识、四圣谛、七觉支、八正道、五根、五力、十二因缘、因缘果报、缘起性空、三法印、四念处等等。了解以后再研读大乘了义经典,譬如《金刚经》、《心经》,《圆觉经》、《法华经》、《首楞严经》、《大般涅槃经》乃至《楞伽经》、《菩萨处胎经》《鸯掘魔罗经》《不退转**经》等等。但是,在开悟以前,禅师大多不赞成广阅经典,原因是若非大根器的人,读经往往只能增加一些佛法知识,并不能直接导致开悟,而且,悟前读大乘经典,只能是意识思维,因为没有体证,所以也难以真正读懂。悟后则不然,悟后读经会发现般若经所讲的正是自己所悟的内容,能理解佛经所讲的真实义理,自然读起来会很亲切。所以,悟前,只要掌握一些有关基础的佛法知见,及参禅的功夫就可以来参了。    在佛学的基础知见中最重要的就是五蕴、十八界和有关八识心王的知见。通过掌握这些知见,我们知道,五蕴、十八界都是因缘所生法,五蕴、十八界的我,也就是凡夫众生所谓的我是假我。我们的五蕴身心是有生有灭的,但我们的真如佛性是不生不灭的。开悟,就是要通过参禅找到吾人的不生不灭的真如佛性。    现前观察五蕴、十八界的空相,才会发起真切的心去找那个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能生起五蕴、十八界、能生起万法的自心真如。  第二节  积累开悟的福德资粮    开悟是大乘佛法的见道,是一切尚未见道的佛子所要努力追求的目标,开悟也是大福报,所以需要我们今生过去生积累很多的福德资粮,这一生才有开悟见道的可能。积累福德资粮,在上一篇《净土的修行》之“求生诸佛净土的资粮”相关章节中已经讲的比较详细了,这里再简单的重复以下。    1, 培植福德。
    欲培植福德,首要的是归命三宝、供养三宝,其次是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行十善业,行三种布施。    行三种布施为:    (1)、财物布施:斟酌自己的财力,随分、随缘、随力做一些财物布施。    (2)、无畏布施:随因缘力量施予某些众生无畏、无有恐惧。遇到有缘众生须要帮助时,给予帮助。    (3)、佛法布施:自己虽尚未悟,仍应将已知之佛法随缘接引有情众生中之有缘者。    以上述方式广结善缘,能遇真善知识而增益知见,以此作为修禅之助缘。但不可执着福德,避免被福德耽误而不能获得解脱。    2,受持佛戒,发大愿心。
    三皈依后,应当受持五戒,乃至受菩萨戒。佛子至少要持最基本之五戒,按理说,求明心见性是要入菩萨位,入菩萨位应当要受菩萨戒。禅门通常不要求先受菩萨戒,是因为菩萨戒每一次受戒都是尽未来际受。由此可以认为,凡听闻到无相的修行法门,而心里不会畏惧者,乃是过去生已发过大愿,已经受过菩萨戒了。菩萨戒由于因缘受限,如果没有办法立即受持。亦可以自己先在佛的形像前,诵持戒本,自誓受戒并且要期约正受,届期前往寺院去正受菩萨戒。在三归依时,发四宏誓愿,应当要以至诚心而发,不要只是在嘴上念。菩萨入道的正途,即是明心见性。既是求见性这样的大事,就应当发菩萨大愿。如果是自私自利的心态,叫凡夫众生。自修自了的心态,那叫声闻。    明心见性之法,是菩萨行者修行的根本大法。所以学禅之前,参禅之前,应当起大心,愿共众生得法。发起大愿,容易有护法龙天、诸佛菩萨来加持,善知识亦喜乐帮助这样的人。    3,减除世间五欲之贪着。     所谓五欲,佛家讲的是色、声、香、味、触,一般世间人讲的是财、色、名、食、睡。对初学佛的人而言,要离五欲的执着,非常困难,但对于一个想要追求解脱、想要出离生死的人,对于五欲的贪着,必须在求见性之前,自己就先要设法去减除。    五欲是世间的有,大部份属于欲界中的有。有的部份属于色界中的有,有的部份属于无色界中的有。但不管是那一个层次的五欲,全部都是属于世间的有。既然在有上面去执着,那就背离了求明心见性、求解脱的心愿和方向,所以对五欲的贪着应当降低,因为贪着世间的五欲,会障碍我们修证菩提空性。    如果对世间五欲的觉受着迷,念念不能舍去,念念生起贪爱,在参禅的前方便练习参禅功夫之阶段,这个功夫就不易修学成就;功夫修学不成,参禅就无希望。贪着五欲会障碍我们修学参禅的功夫。因此,对五欲的执着,应该尽量减除,亦即要减低或设法去除。    4,忏悔业障,深信因果。
    由于我们要求解脱的缘故,那么累生累劫的怨家债主,以及过去生的父母、亲属,都会来遮障我们。有的是怕我们解脱以后要不到债,有的是对我们有贪爱、有执着,希望生生世世都能看见我们。因此,当我们想要求取解脱时,他们就害怕,会来遮障我们。    如果是眷属的贪爱,遮障就小,但如果是怨家债主,那遮障就很严重。所以有的人一天到晚修行、修福,都没有问题,而当他的修行方向——转进为修慧、修解脱之道时,障碍马上就来。那就是怨家债主害怕这个人会进入解脱的境界,从此不能相见,要不到债了。因此,他会不停的遮障这个人修学解脱道的各个过程。    所以在求取明心见性之前、锻炼功夫的阶段,应当要常常在佛菩萨的形像前,忏悔往昔多劫的无量罪业,并且将一切的修行所得的福德功德,回向所有的怨家债主,也回向同得见性解脱。这个回向应当具体,不要含糊笼统。譬如有的人喜欢在回向时,以一句“回向法界”,就认为是一了百了。但是这样的回向实在不够具体,我们应具体的说:“回向我某某某的怨家债主”,而且要具体的回向见性和解脱,然后也邀请遮障我们的怨家债主,一同走向见性解脱之道。我们邀请他们在未来的生生世世之中,成为我们的同修道友,一起互相扶持走向解脱。    忏悔业障的同时,还要深信因果。有的人并不相信因果,不信因果之人,大多是断灭论者,称为断见。这种人不相信有过去生,也不相信有未来生,他只相信当下这一生。因为没有过去生、没有未来生,所以他认为:如果今生放弃享乐来修行,若万一不能明心见性,那放弃一切享乐来吃苦修行不是太冤枉了吗?就会产生这样的怀疑。    我们说,一切有情众生必定有过去生、有未来生。如果没有过去生,那么从世间有人类开始,就应当每一个人都是一样的庄严、一样的健康、一样的有福报,也不可能两个人有不同的性别。应当犹如产品的制造一样,没有差异性。但为什么人会有性别与种别的不同?此即说明了每一个人因为过去生造业之不同,今生会有所不同。    一切人都有三生─即过去生无量无数,未来生无量无数,所以修行即使无所证,亦不致白费力气。今生不悟,可以成为来生修学的资粮,来生犹可再修。    此外,我们还要相信:透过修学佛法求取解脱之因,和修学佛法过程中各种的助缘,将来必定可以得到解脱的果报。修行必定可以解脱,只是迟早的差别。有的人今生解脱,有的人来生解脱,有的人未来无数劫解脱,乃不一定,当视过去生其修学因缘而定。所以我们必须深信因果,深信因果的人,才可能放弃世间的享乐,而付出无比的毅力,刻苦的去修行。  第三节  消除慢心
    慢心,粗略可以分成两种:一种是高慢,一种是卑慢。高慢是什么?是因为觉得自己超胜于人,或者权势、或者地位,或其他如身材之健壮、容貌之庄严,依报之殊胜等。反之,自己觉得某些方面不如别人而心生自卑,就是卑慢。高慢与卑慢,都不是好的现象。特别是学佛的人,有的人,我们跟他讲:“某一法门很好,应该赶快学!”他却一句话就把你给否决掉了,他会说:“那个法我知道了,那没什么啦!我现在所修的更好啊!”“我老早超过这个境界啦!”这叫高慢,根本不想去了解你告诉他的是什么。而卑劣慢表现出来的时候,他会跟你说:“我很笨啦!我学不会啦!”但他心中所想的却是“这种法在末法时代哪有办法修成?你别抬举我啦!”    慢还有一种,我们称之为学术崇拜、权威崇拜。学术崇拜和权威崇拜,表面看起来与慢不相干,但是细究之下,还是不离慢心。学术和权威崇拜,是对于所崇拜的对象,其研究的学术或在某一方面所具有的权威而生起崇拜之心。其实心里对于这个权威的本人,倒是无什么信心,但是因为大家均公认其为权威嘛!所以便盲目的去崇拜他,百依百顺。对于他所崇拜之人,其实也是一种慢。而对权威以外之人呢?那也是慢!    没有修证的人有两种:第一种是还处在学生阶段的佛子,因为慢心而大失法益。由于慢心的作祟,会导致以世间法所谓的辈份和传承来起分别,因此,不肯受善知识的帮忙。第二种是已经为人师了,但是本身尚未修证,害怕人家知道自己尚未证入,恐惧会因此失掉了名利和眷属。这一类的人,不敢承认自己尚未开悟,却常常会说:“讲开悟的人,就是没有悟!”然后过一会儿会附带一句“我从来不说已经开悟”,那么这样两句相承的结果,会使大家都以为他已经开悟了。这是因为一旦为人师之后,恐怕失掉名利和眷属的缘故,产生的一种慢心。但已经有修有证的人,只要观察其所言所行,或其著作,便可知其境界在哪里。他所能隐瞒的只是还没有修证的人罢了!这样的人因慢而失掉了佛法的大利益,到后来连自己也给骗了,等到无常一到,后悔就来不及了。    慢生起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分别,以什么分别而生起?以聪明才智、权势、地位、官衔、财富权威、性别、容貌、身份……等等起分别,而生起慢心。慢如果能除掉,就不容易有瞋心。心常低下谦恭,就能除掉我慢;除掉了慢心以后,才可能得到善知识。    慢心产生的第二个原因,是知见不足。知见不足就会产生权威崇拜、学术崇拜。因为知见不足,不能够检查或辨别权威的缘故。    慢心产生的第三个原因,是信不具足。不相信末法时代有四向五果、十地菩萨示现,不相信末法时代有悟了的人重新再来,所以见了一切人都不相信他是善知识。因为菩萨再来,其额头上并未写上“我过去生是某某大师”,所以他不相信。    慢心的消除至为重要,西天第十四祖龙树菩萨云:“汝欲见佛性,先须除我慢。”慢会障道,也障碍禅定;瞋心只障碍禅定,不障碍见道。菩萨见道,就是明心,就是见性。龙树菩萨讲:要见佛性之前,必须要先除掉我慢的心态,因为见性要善知识的帮忙,一个人要自己摸索,要见佛性非常的困难。《法华经》云:“善知识者,是大因缘,所谓化导,令得见佛。”那即是说我们要相信有善知识,相信有善知识才能除掉慢心;没有慢心,才能亲近善知识。    其实善知识跟我们一样,要吃饭睡觉,要喝水撒尿,并无不同。亦非具有三头六臂,完全跟我们常人一样而无差别,只是其心地解脱的境界与我们不同而已!所以千万不要在表相上去观察判定其是不是善知识。如果执着以外表的形像来判别其是否为善知识,则可能将失之交臂。因为有的善知识长得又矮又小,有的则长得又黑又丑,有的则穷得要死,有的则语音不正,所以并不是长得庄严就是善知识。有的善加识是长得很庄严,人天爱见,有的善知识是长得其貌不扬,真是不敢恭维,但是他真的是善知识。如果是仅凭外表来衡量的话,若是见到对方表相不庄严,没有权势地位,没有财富,然后就起了怀疑之心,因此生起慢心,那即使善知识就住在你家隔壁,你终究是会给错过了,所以慢的消除非常的重要。    慢要除尽很困难,有很多深浅不等的层次,一直要到等觉位才能完全除尽,所以消除慢心,不论是已经修证的人,还是尚未修证的人,都要很注意。有修证的人,努力消除慢心,可以免除究竟解脱的障碍,因为慢心就是一种自我的束缚,是因为“我”的这个执着、习气没有消除净尽的缘故而产生的。    广结善缘培植福德消除我慢,才能遇到教授明心见性的善知识,才能随其修学,才有明心见性的可能,所以广结善缘培植福德消除我慢非常重要。但是一个人学佛,如果自己学佛的障碍很少,又能遇到善知识,并且没有慢心,能信受并随其修学的,这时候,表示他的开悟的福德因缘已经具备,就应暂时放下修福之行而专修禅之慧业。六祖大师云:“迷人修福不修道,只言修福便是道;拟将修福欲灭罪,后世得福罪还在。”因此,学佛的人不要一直停留在修福阶段,因为修集福德的目的,是在积累明心见性的资粮,为的是开悟,所以我们应摄取十善业道并全部回向开悟及修学道种智及一切智。当我们福德因缘足够,善缘也充分时,也获得真善知识的帮助,我们就要开始去参禅开悟了。如果我们走向禅法修行的正确道路,今生必定可以克期取证,不虚此行。  第二章  参禅的正修行 第一节  谨慎选择教禅的善知识     进入正修行的阶段,我们要选择的善知识,是教我们修禅的善知识。善知识有很多种,如果是从学禅的立场来说,我们可从下列十种条件之多寡来衡量,但不可能每一个条件都具足。而我们所能亲近的教禅的善知识,并不一定具足下面所讲的全部条件,主要还是要看我们每一个人过去生修学正法的净因、解脱因和今生的缘之不同,会得到不同的善知识。所谓教禅的善知识:    第一,不会破坏佛子勤求悟明心见性之信心,并愿意助佛子悟明心性者。如果有善知识常常开示弟子们说:“末法时代开悟甚难,不要求开悟。”然后又讲:“参禅只要看过程,不要问结果。”那么这位就不是我们所要的善知识,因他破坏了禅子们悟明心性的信心。    第二,能教授修禅之知见,而无错误者。如果是以定为禅,以虚空粉碎、大地落沉、无念为悟,或者以识神妄觉为真心本性,或者是以伶俐心解知了义经典或禅门公案等为开悟者,皆非善知识。但此种假名善知识,不是一般禅子们所能辨别,绝大部份的禅子们也只能随缘而已。    第三,能让佛子们定期亲近谘询者。譬如每周一次、每月一次,或至少每年一次,能有时间答复佛子们的询问者。      第四,有善巧方便能建立禅子们参禅功夫者。真善知识必须要教导从学的弟子能把参禅的功夫,亦即参话头的功夫,修得起来,那才是善知识。如果一天到晚说禅,讲的境界很高,但随学的人却无法修学参禅应有的功夫,其他知见也无法教导,而变成了口头禅、野狐禅,即非是善知识矣!     第五,已悟明真心,并亲见佛性而不退失者。这样的善知识,有其自己的见地,依照自己所悟的见地来说,他所说的均符合了义经的意旨,他不是依经解经,依文解义。以宗门而言,依经解经,依文解义并非真善知识。以教门而言,所说的与了义经不相符,即非佛法。故有句话说:“依文解义,三世佛怨;离经一字,即同魔说”。因此,要找一位已悟明真心,且亲见佛性的善知识,只能依缘而得,无缘者不得。因为一般人不能辨别的缘故,即使住在隔壁或当面相会,由于不能辨别,也只有失之交臂,此乃无缘的缘故。此种善知识能帮助他人见性,在《六祖坛经》中,六祖即开示云:“欲拟化他人,自须有方便,毋令彼有疑,即是自性现。”如果依教生解,不是真开悟,即无法见到佛性,那么用这样的境界,要来度人,说禅十年二十年也度不了一个人见性,这便非善知识。     第六,有大愿心,发愿帮助佛子究明心性者。如有善知识,自己虽已亲见佛性,却不愿意帮助别人见性,这也非真善知识,因为他有私心。有私心的原因,乃因其所见不真,故非真善知识。     第七,能指导禅子悟后起修者。这一位善知识,他本身悟境不退,随时随地亲见佛性,乃至已经破牢关。并且他有禅定功夫,也通于经教各种经典,能够指导禅子悟后起修的方向及禅定功夫。能帮助禅子们,由断三缚结之见地,迈向薄贪瞋痴,乃至断五下分结、及五上分结等等境界,这样的善知识,是可遇而不可求。     第八,遇真善知识应当承事修学,不可用世间之知见,来自己障凝自己。《六祖坛经》云:“努力自见莫悠悠,后念忽绝一世休。若悟大乘得见性,虔恭合掌一心求。”这首偈说明了见性是要自己努力去见,千万不要恍恍忽忽、悠哉悠哉的浪费生命。因为有一天无常来的时候,下一个念再也起不来,这一辈子就结束了。如果想要亲证大乘佛法的精髓,要得见佛性的话,应当要虔诚恭敬,合掌一心,而不是散漫心来求,才能得。    《华严经》卷46云:“善知识者,出兴事难,至其所难,得值遇难,得见知难,得亲近难,得共住难,得其意难,得随顺难。”那就是说,善知识出世不容易。就算是遇见了,想要认知他就是善知识,也不容易。因为真善知识,他不喜欢追求名闻利养,他喜欢寂静的生活,他喜欢的是寂灭的境界。因此要遇见真善知识不容易,常常有人寻觅善知识,但是有善知识送上门来,他却不认识。     第九,能不辞劳苦,举办短期精进共修,帮助禅子们明心见性者。我们修禅者自己参究,想要悟入非常之困难。如果真善知识能够举办禅三、禅七,这段期间善知识可以开示引导我们在要紧处怎样转折,然后看我们时机因缘成熟的时候,他自然能够巧设方便,使用各种机锋,来帮助我们。当他大用现前时,我们在当下便悟,远胜过自己辛苦参究二十年。这段期间,我们容易得到他的意旨,容易跟随他,顺着他所说的法及方向去用功,就容易得到他的法。    第十,寻觅善知识,非行脚参方。行脚参方是悟后之事,大多数是以机锋和公案来相访。如果是初学禅,务必要虔诚恭敬,合掌来相问。不可故作聪明状,欲以慢心及轻视心,来求善知识,必不可得。找寻善知识,完全是依每个人过去生所修所种之福慧因缘,而得到不同层次之善知识。此外寻觅善知识也不可着相。有的人认为善知识一定是男人,女人一定不是善知识。但是他不懂得什么是男人、女人,佛法里讲的丈夫,不一定是男人,有时称女人为丈夫。有的人以行业,来判断一个人是不是善知识。开悟的人,有的在豆浆店里打杂,有的在开计程车。古时候如此,现代亦如此。历史上记载有许多老婆子在卖饼、卖点心的,都是善知识。有的人以是否出家人,或者以学佛年数及读经多少判断善知识,亦是大错。达摩大师云:“若不见性,即不名善知识,纵说得十二部经,亦不免生死轮回,三界受苦,无有出期。”又云:“今时人讲得三五本经论,以为佛法者,愚人也。”又云:“若见自心是佛,不在剃除须发,白衣亦是佛;若不见性,剃除须发亦是外道。”《华严经》里记载的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之善知识之中,有五参是一生补处菩萨外,其余四十七参之中仅有五参是出家菩萨,在家菩萨则有四十二参之多。在家菩萨之中,身现外道婆罗门、国王、大士、长者、仙人、优婆夷、童子、童女、神……等,皆是在家相,有贵为天神国王者,有示现淫女、外道者,故不能从是否出家、读经多少来衡量善知识。    寻觅善知识时,应当先发菩萨清净大愿。菩萨以大悲方便,在各种不同世间里,要度化各种不同菩萨种性的众生,所以示现种种形像;有时也示现有过失,好象凡夫众生,不像是一个圣人,而能够跟众生一起生活,一起做事,然后度化这些众生。这是菩萨清净的愿力,才作得到。我们求善知识的人,应该和他的愿力相应,所以应当要发菩萨清净大愿。    发了菩萨清净大愿以后再发愿:“愿我今生求佛圆觉,寻觅善知识时不遇外道、不遇教授人天善法之师,不遇定性声闻及缘觉法之师。”这个愿非常重要,不然所遇到的,往往是教我们人天善法,修声闻法、缘觉法的老师。    在寻觅善知识时,我们也不可人云亦云,轻率的跟着人家讲某些善知识的过错,乃至转述都不应作。毁谤真善知识便种下了今生和未来生障道的因缘,毁谤真善知识,就是毁谤正法。《药师经》《大乘方广总持经》《不退转**经》,这几部经里说毁谤正法和善知识的人必定会堕入地狱、畜生、饿鬼三恶道里面,不停的流转。尤其是《大乘方广总持经》,如果读过这部经典后,思维这个果报时,一定会毛骨悚然,再也不敢去毁谤真善知识了。 第二节  正修功夫     禅门里所讲的正修功夫就是锻炼:看话头、参话头、参公案、思维观的功夫。要想看话头、参话头,先要明白什么是话头,如何看?关于看话头,可以参见《虚云和尚开示录》所载:    “什么叫做话头?头,就是未说话之前。如念“阿弥陀佛”是句话,未念之前就是话头。所谓话头就是一念末生之际。一念才生,已是话尾。这一念未生之际叫做不生;不掉举、不昏沉、不着静、不落空,叫做不灭。时时刻刻单单的的,一念迥光返照这不生不灭,就叫做看话头,或照顾话头。”    “然而为什么现代的人,看话头的多,而悟道的人没有几个呢?这个由于现代的人,根器不及古人。亦由学者对于参禅看话头的理路,多是没有摸清。有的人东参西访、南奔北走,结果闹到老,对一个话头还没有弄明白,不知什么是话头,如何才算看话头?一生总是执着言句名相,在话尾上用心。”    “达摩祖师和六祖开示学人,最要紧的话,莫若‘屏息诸缘,一念不生’。屏息诸缘就是万缘放下,所以《万缘放下,一念不生》这两句话,实在是参禅人的先决条件。这两句话如果做不到,参禅不但是说没有成功,就是入门都不可能。”    “在唐宋以前的禅德,多是由一言半句就悟道了。师徒间的传授,不过以心印心,并没有什么实法。平日参问酬答,也不过随方解缚,因病与药而已。宋代以后,人们的根器陋劣了,讲了做不到;譬如说‘放下一切,善恶莫作’;但总是放不下,不是思善、就是思恶。到了这个时候,祖师不得已,采取以毒攻毒的办法,教学人参公案。”又说道:”古人的公案多得很,后来专讲看话头。其实都一样;话从心起,心是话之头;念从心起,心是念之头;万法皆从心生,心是万法之头。其实,话头就是念头,念之前头就是心。直言之,一念末生前,就是话头。”     从以上虚云老和尚的开示,便知:所谓话头即是话之前头,不是指一句话。念之前头,也就是话之前头。譬如说“念佛是谁?”是一句话,这句话在心里出现,或口说出来即已成过去了,便是话尾。所以话头是此句话在心里没有念出来之前,叫作话头。因此当一个人打算作什么事情之前,心里起思维之语言文字,这个心之语言文字,叫作话,叫作念。这些话之前头谓之话头。不管是讲出口,还是在心里面转,都是一句话,都是话尾。    对于无此功夫者,我们告诉他:“此境界为一念不生,一念才生已是话尾。”但是真有功夫者,就知道看话头是一念相续。念之前头,叫作念头,一个念头相续而不断绝,就是话头。例如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法门所说的净念相继,是一念相续,也是一个话头,念佛念到没有名相、声相、形象,还是在念,那个念就是话头。所以无相念佛本身亦是一个话头。当我们无相念佛或看话头时,它们在日常生活中,是两个念并行。心细的话还可看见三个念,乃至四个念并行,所以非是一念不生。    话头知道了,把心安住在一句话之前头看住它;这句话之前头,在心里面持续存在,而不出现语言、文字、形象、符号、声音而看住它,叫作看话头。初看话头会丢掉;不停地丢掉、不停地找回来,就是照顾话头。时间久了,渐渐不会丢掉,始终在心里。最后牢牢地与心粘在一起。继续照顾下去,时间久了,自然而然就变成参话头。    参话头与看话头之间的差别,在于参话头有一个疑情在,一面看“念佛是谁”的话头,但心里怀疑思索,究竟念佛的是谁,心里虽无“念佛是谁”这四个字的形象或声音,但是我们一直安住于“念佛是谁?”这个意思里面,这样子叫作参话头。需有一个疑在。看话头如无疑情,是在修定。如果坐下来看话头,看久了就会入定;如果有个疑在看话头,疑情持续伴随话头存在,谓之参话头。所以二者之差别,在于有无疑情及寻觅思维的作用。参话头和思维思想有什么差别?思维思想就是运用语言文字,用一句连接一句的话,在作分析,那叫作思维思想。参话头是要有定力,而不必透过语言文字,就能够有思维之作用在,我们称之为思维观——直观。所以看话头时,有一个疑情在,谓之参话头。参话头时常常会灵光一现而出现一个答案,我们能够不运用语言文字,就可以去分别对错,并且知道为什么对或错,均不必经由语言文字,这功夫就叫作思维观——直观。    为何要讲看话头及训练看话头之功夫?因为修禅须要真参实修。禅须要体验,不是用语言文字的思维讨论所能亲证。所以口头谈论,意识思维,名为参禅,其实是思想思维,没有定力的缘故;因此我们认为不会思维观,就不是参禅。    参公案也是一样。公案是指过去祖师们,参禅开悟的过程、流传记录下来称之为公案。就像在政府机构里,有很多档案,以前就叫作公案。我们可以借着过去祖师们参禅开悟乃至见性的过程去参究,虽然他的过程非常长,但是有一个重心在,那就是为何他这样能够悟?参的时候不可在心中念诵这则公案的过程或问答语句,也不可在心中用语言文字思维分析,依旧是思维观之方法谓之参公案。参话头参公案都是一样,都必需要定力而不是定境。所以不可以修一念不生的功夫,必须修一念相续的功夫——定力。    何谓定力?《大般涅槃经》云:“亦不舍定,亦不随定,是名定力。”《圆觉经》云:“无碍清净慧,皆依禅定生。”所谓的定力,是随时随地与定相应,能够随时在一心的状态,却不随定而进定境。所以无相念佛、参话头、看话头、参公案,同样都不能够离开定力。《圆觉经》告诉我们,没有障碍的解脱清净智慧,全部都是要依赖禅定,才能出生。所以禅定指的是定力,而不是定境。    修定须要有善巧方便,要善知转折,能分别定境与定力,知道什么样的情形应取,什么样的情形应舍。定力从动中修易得,静中修不容易得。静中修来,多是一念不生,而进入定境,到了动中就无定力,就不能看话头。所以有一位善知识,再三强调“想要求见道的话,必需动中于未到地定得自在。”又云:“比较起古人,现代的学佛人慧解强,定力弱。”    这是过来人真实之体验,可谓一针见血。动中修得的才是一念相续的功夫,在参禅时才派得上用场。    这个清净的念在动中和我们在饮食、穿衣做事时的那一些念并行,而没有妨碍。在一切境界和因缘上面,这个话的前头,始终不消失,不消灭。在念佛门称之为“净念相继”,在禅门里谓“骑声盖色”,我们也可以说“穿声透色”。这是二个念并行,所以我们强调:“无相念佛与参禅都应该是二个念并行而不违背。如果不能作到这个地步,那么动中就无法无相念佛,也没办法参禅。”必须要身心能在一切音声形色中穿梭来去,而不妨碍看话头,有这个动中功夫,才好参禅。    一念不生是修定,不是修禅。观照心念妄想,是修定伏烦恼,不是修禅。数息七不是禅七,是修定七。不会看话头、思维观,而在心中自问自答,用言语在心中思维的是弄识神。这些都是非因计因。锅子里面煮的东西,要想成为饭,它必须是米,米是饭的因。锅子里面放的是砂子,要煮成饭,永远不可得,因为砂子不是饭的因。所以“思维观”是疑情伴随着话头相继不断。要能在一切境界因缘上面,不须语言文字,就能思维及分别,这一种思维分别之一念相续不断,非一念不生,这才是禅法。如一念不生就会落入澄澄湛湛之中,那是一种定的境界,不是参禅。    有人说:“排除妄想,自己在心里面用语言来思维,来问‘参禅是谁’就可以了,何必要修思维观的功夫呢?”这就表示他的定力不够,心仍然很粗糙。明心与见性,都是心地之中极为微细的事情,如果没有定力就不可得。    《大般涅槃经》卷13云:“夫正定者,真实是道,非不正定而是道也。若入正定乃能思维五蕴生灭,非不入定能思维也。”要思维五蕴生灭,尚且须入于定中思维,何况明心见性这种更微细的事情呢?所以如果不修思维观之功夫,而修一念不生之功夫,那么在动中就失去了定力,在静中就会进入邪定——所谓未到地定的定境,在定中暗无觉知。善知识虽然在动中和静中对这个人施设各种机锋,广设各种方便,也没有用处。因为他在静中入定,暗无觉知;机锋、讲话,对他都没有用。在动中却因不能与定力相应,善知识所施机锋及语言对他一样不起作用,所以他无法得到善知识的利益。而且善知识的提示引导,或施用机锋,通常是在动中作用。所以学禅的人,必须要动中能够作思维观的功夫,才能受用。想要修这个功夫,最好先深入无相念佛的法门,那就容易得到这个功夫。    我们要求参禅的人,须要具备参话头、思维观的功夫,这个目的,主要在定力。如果有这个功夫,即使以语言、文字来参究亦是参禅。譬如禅门之中,师父与弟子间的问答及开示,都透过语言、文字在运作。所以有定力的话,虽然用语言文字,也是参禅。
    如果没有这个功夫,而聪明伶俐的话,那么他阅读了义经典的时候,往往会错解,以为自己已经悟了;但是他不敢承担,也不敢承认自己开悟,这不是真实的悟。如果侥幸仍能悟入,也会成为解悟,因为他没有定力的缘故,不能够亲自体验。这是一念不生功夫的大缺失。即使有幸在具眼禅者的机锋引导下得悟,也大多不能保任;不过几十分钟、几个时辰或几天之后,悟境就退失了。    如果不修动中功夫——一念相续的功夫。将来就没有缘由见到佛性。所以近年有善知识,在他的书里,一再强调,必须能够在动中,维持未到地定的定心,这是真实语,是一念相续的净念。到这个地步,就能够作思维观的功夫了。    定力非常的重要。《大宝积经》卷57云:“若人无定心,即无清净智,不能断诸漏,是故汝勤修。”因此这个功夫非常重要,既然大家准备要参禅,就要赶快把看话头、参话头,思维观之功夫锻炼起来,接下来参禅的路子,才容易走。不然老是在经教、名相,语言文字上面,去思维分析,要想证道,就非常的困难。    禅门是无门之门,强调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如果念念之中不离语言文字、心识思维,如何能悟呢?所以行者若有看话头的能力,即有能力参禅。若犹不能,便应赶快增强定力,修学动中的工夫,使自己具备在日常生活中看话头的能力,再来参禅,可使道业迅速增益。如果有人参禅却还不具备此动中功夫,那么建议他去阅读本书的第二部分《修证佛法的行门——禅与净土》的第六章“念佛三昧之正修行——无相念佛”,去尝试锻炼无相念佛功夫,随着锻炼无相念佛功夫的深入,自然而然就会看话头、参话头,也会思维观的功夫。从实践中来看,一般大家经过四五个月的实修,都能看到话之前头,这时,禅之无门之门已经打开了,能否开悟,就待一个因缘时节了。  第三节  深解第一义经典      所谓的第一义就是专门在阐释真如佛性不生不灭的经典,称为第一义、了义。譬如《法华经》《金刚经》《心经》《维摩诘经》《圆觉经》《鸯掘摩罗经》《不退转**经》《大般涅槃经》等等。有的人刚开始读《法华经》觉得很有趣,因为它好象在说故事一样,但真正的意思不懂。读《大小品般若经》,那是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尤其是浓缩为《金刚经》或者《心经》的时候,譬如“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类似这一种又遮又遣,然后来个双遣。“所谓如来即非如来,是名如来。”绕什么口令嘛?到最后什么都空,那我还参什么禅呢?《心经》讲到最后,不但是眼、耳、鼻、舌、身、意,乃至连无明都没有,亦无无明尽。那什么都没有,我修佛法是要做什么呢?不知道真正意思时,读起来震撼蛮大的:原来一切是空嘛!但是那个空不是我们思维的空,不是虚空的空。这个得要亲证以后才能够体会得它真正的意旨。    我们在准备进入参禅的阶段之前,当然不可能真正体会这些所谓的“空”是什么意思。所以我们必须要借助于善知识对于了义、第一义“空”的解释,来建立我们一部份的知见。不管这善知识是不是已经悟了之后再来解释,对我们都有帮助。依文解义对我们参禅之前也有帮助。所以我们首先要了解第一义经典本身讲的是什么?善知识们又如何的来加以解释。了解了以后我们才能够知道参禅的方向,才不会把参禅的方向和目标弄错了。这就是说,行者想通过参禅开悟,找到自己的自心真如,先要对这个要找的本心有一个大概的认识。比如,你要找一个人,先要对这个人的自然情况有一些了解,才容易找的到。这个本心,佛在多部经典里都说就是我们的第八识阿赖耶识,又叫如来藏识。那么这个第一义的实相心有什么样的性、相、体、用呢?这个第八识阿赖耶识的体性完全不同于我们的第六意识心。第八识阿赖耶识不生不灭,藉缘能生万法——我们的七识心和外界的山河大地,它本身却离见闻觉知,没有思量性,从来不分别万法、也从不攀援万法。(你要跳楼,它跟着你跳,你要行善,它跟着你行善。)它从不作主(作主的是末那识),它完全是寂灭性,完全是无我性的。阿赖耶识在众生身中,不在虚空,众生每人都有自己的阿赖耶识。禅宗所谓的开悟明心,就是要通过参禅找到这个“住于”我人身体的第八识心。所以深入的去研读、了解、思维第一义的经典非常的重要。     研读了解了以后,就要做思维。思维有打坐之中的思维和行、住、坐、卧之中的思维。思维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能够使我们身、心里面真正的建立起了义的知见。我们阅读、课诵虽然有一些功用,但是它只是我们的知识而已;我们心里面并不能够完全的真正的接受它的意思。如果我们能透过思维,从思维而得的过程和结论,才是我们自己所有的东西。我们思维的结果知道和确定一切是空。然后我们心里面才会真正接受这个空的意思。平常的思维以后,还要在打坐之中再去思维。打坐之中所做的思维要配合五蕴空的道理来做。一方面参禅之前要思维世界(包括我们五蕴的世界)是无常,也是不清净。思维色身与我们这能知能觉的心虚幻不实在。思维哪一个才是是我们永恒的、不生不灭的真如佛性。另一方面要配合我们研读了义经的知见,交叉运用来思维。这样子我们心里面才能够正确的建立起我们的知见,才不会在将来参禅的时候方向产生偏差。所以思维非常的重要,有助于我们下一个阶段的参禅过程。  第四节  参究的方法     参究的方法包括参话头与参公案。参究之前先要选择与自己觉得较契合的话头或公案,选择一个来参究。在选定之前最好能先请示善知识,然后再开始参究。
    第一目:简介话头    话头,粗略的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从真心——自心真如而入的话头。譬如说:念佛是谁?参禅是谁?吃饭是谁?拖着死尸走来走去是谁?这一类话头主要在这个——“谁”上面,如果能一念相应,开悟了,就马上明白哪一个是自己的真心了。第二类的话头是关于佛性话头。譬如说: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眼前灯色明。庭园桂花香。这一些话头,若是开悟了,佛性就现前了。    第二目:简介公案
    公案有三类:    第一类公案,譬如:    有个外道见了释迦世尊就说:“不问有言,不问无言。”    “有”我也不问,“无”我也不问。世尊只是坐在宝座上不讲话。这样过了一段时间,这个外道赞叹说:“世尊您真是大慈大悲,把我遮障了智慧的迷惑之云打开了,令我从这里悟入。”礼拜以后,右绕三匝才离去。第一类的公案悟了,就知道什么是自心真如。    第二类公案,譬如:     沩山灵佑禅师有一天在法堂上坐,库头(掌管仓库的僧人),在那边练习敲木鱼,没想到火头(厨房里的僧人),突然把点火用的火抄丢在地上,两掌合在一起,搓来搓去就大笑。灵佑禅师听了就唤来问话:“你为什么笑呀?”火头就讲:“我没有吃粥,肚子就饿,所以喜欢嘛!”灵佑禅师就点头。诸位且道:“肚子饿,干佛性什么事也?”若无因缘,且参三十年。这第二类的公案悟了,马上佛性就现前了。    第三类比较深,包含比较多的公案。譬如:
    有一天黄龙慧南禅师问隆庆闲禅师说:“人人有个生缘(法身慧命出生的因缘)上座生缘在什么处?”闲云:“早晨吃白粥,至晚又觉饥。”又问:“我手何似佛手?”闲云:“月下弄琵琶。”第三次又问:“我脚何似驴脚?”闲云:“鹭鸶立雪非同色。”    这个公案是复合性的公案,兼顾真如佛性,比较复杂。    话头或者公案的参究方法其实差不多。但要悟得真如,必须要参公案,不参公案就很难悟真如。看话头、参话头要悟是很困难的。那诸位也许要问:“既然要参公案才能悟,那你教我们禅三前一定要看六、七个月的话头,那我岂不白看了?”我说绝对不白看。看话头、参话头要悟是很难的。所以我们常常讲:“当我们要选一个话头参究的时候,应当跟善知识请教过。”否则的话要悟非常非常的困难;因为有的话头直接,有的话头非常的间接。有的话头譬如“万法归一,一归何处?”这很难参,太间接了。有的话头说“生从何来?死往何处?”意分两头,这很难参的,太间接了。老实说一句话,“参禅是谁?”这个话头还不是很直接的。我们有一位老师叫一位同修改参这一句:“拖死尸的是谁?”这就直接了。所以话头也有很多类。    但是话说回来,叫大家看话头是有用意的,因为如果没有作好看话头的功夫,明心之后,想求眼见佛性,非常困难。所以要先看话头,看而不参。为什么我们只让大家在禅三前的一个月才开始参?在参之前都用看话头?这意思是说,要想破参,难如登天;让大家去参一个月,只是让大家起疑情而已。要想悟入,其实是要靠禅三里面我们所施设的引导、以及机锋,才有希望悟入。不然的话,要靠自己参究得悟,非常困难。为了以后眼见佛性作准备,所以叫大家看话头,看过六、七个月或一、二年以后再去参。进入禅三期间,我门都不用话头。话头这个东西是平常作功夫用的,如果像来果禅师那样到了禅七期间,才来讲怎么看话头,怎么样照顾话头,那都是扯葛藤,与禅扯不上边。所以,在禅三期间,我们只用公案——无量无数的公案,让大家进入疑团里面去,再施设各种机锋,让大家去悟。    因此真正会参禅的人要用公案参。话头是让我们作功夫,以后可以眼见佛性、以及起疑情用。到了禅三里面去,你平常参的那个话头,根本使不上力的,我们完全用公案,因为公案才是禅。    但是,祖师禅——公案禅不容易参。无门慧开大师也跟我们说,即使你参祖师禅,破初参明心、过重关眼见佛性,接下去祖师还设了最后一关,叫祖师关,通常称为牢关。无门大师跟我们讲,参禅不透牢关,心路不绝。    第三目:参究的方法     知道了话头公案以后要怎么去参。要参究必须先学着看话头——看住一句话的前头。“念佛是谁?”这句话不在心里面出现,而我们看住心里面这句话的前头,不让它出现。好象有一个水面一样,话在水里面,正要冒出水面的时候我们在水面已经看清楚它是什么。虽然还没有冒出来,我们看住它,不让它冒上来。有的人功夫不够,根本听不懂。所以我们劝人要锻炼无相念佛的功夫,练好了就会看话头。    有的人功夫虽然有,可是不到家。所以看一句“参禅是谁?”看的时候会冒出一个“参”字,然后“禅是谁”三个字没有出现。这表示虽然有工夫,可是工夫还差一点。必须要练习到这个“参”字也不出现,第一个字也不出现,然后就看住它了。这样看清楚不会冒出来之后,接下来还要练习行、住、坐、卧之中都能看,行、住、坐、卧之中都能看之后,还要练习到它任何时候都不会丢掉。如果话头不想丢开,它就不会丢掉的话,就表示悟的因缘已经成熟了。这个阶段很重要,将来悟时能不能眼见佛性,完全取决于看话头的功夫做得好不好。所以应该用心看话头六、七个月以后,再起疑情去参究,悟了以后才不会落入感觉之中,错将妄觉认作真觉,方能眼见佛性。现在接下来就要去参。心里面看着这句话的前头,然后另外起一个疑:“参禅是谁?”心住在话的前头,心里面同时在疑:参禅的究竟是谁?知道五蕴不是我,色身不是我,这个能知能觉也不是我,那么究竟哪个才是呢?我在参禅,可是这个我不是我,那究竟参禅的是哪一个?这样又是看又是疑,这叫参话头。那么参话头继续深入就会产生了疑情。有了疑情以后等待的只是一个时节因缘,不可强求。若有善知识就可很轻易的悟入乃至见性,若没有善知识就很困难。    参公案也是一样。有的公案很长,照样不可动着语言文字。一样是看话头的功夫,只是把这个意思放在心里面去体会它。必须要动着语言、文字才能参的话,表示功夫不够,要悟就很困难。所以参禅必须要把功夫练好。尤其是要见性的话,看话头的这个阶段没做好,一念相续的功夫没有做好,即使悟了也看不见佛性,因为不能一念相应的缘故。参禅到一念不生的时候,能觉能观之心不是真如,仍然是识神。到了这个地步实在不容易;不过这个仍然是百尺竿头坐,虽然得入,仍然不是真的。还须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始得。我们先了解什么叫作“百尺竿头坐?”有很多人参禅、学禅学到后来,他可以住在一念不生的境界,在一念不生的境界里面,清清明明,灵明觉了,他认为这个就是真如。然后就去找大师印证,大师也跟他讲:“这就是真如,恭喜你!明心了。”但是这个错了。一念不生之时,虽然是没有语言、文字、不思善恶,但是灵明觉了的本身仍然不离意识,仍然不离境界。这个就是长沙招贤大师讲的百尺竿头坐的境界。长沙招贤大师说:“百尺竿头坐底人,虽然得入未为真;百尺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现全身。”所以我们爬竹竿,爬到最高一百尺足了,已经到顶了,再上去没有路可进了,没有竹竿可以爬了,就在那一边停顿下来了,但那还不是真的。参禅参到一念不生灵明觉了,可以说就是到了百尺竿头了。到顶了,但是这个仍然还不是,还要往上突破,所以参禅须知还有向上一路,如果不能突破,终究免不了把意识、定心当做是真如,认妄为真;终究不免未得言得,未证谓证,后果不堪设想。所以说虽然有的公案很长,我们却要抓住这个公案的意思直接去体会它,可不要用意识思维在那边转。因为意识思维越转,葛藤越多,越麻烦,越难悟,要体验就更难。公案就是这样的参法,尽量避免用着语言、文字,而用思维观的方法来参究;千万不要打葛藤去思维、直截了当最容易去体验得到。最怕的是聪明伶俐、枝节葛藤、意识思维那就永劫不悟。这个是功夫不足,定力欠缺。如果落入语言、文字的话,就算悟了,也会落在意识心里面,用意识心来当做真如。这种错会,非常普遍,古代如是,现代亦如是。因为意识也一样无形无色,“灵明觉了”这个意识也是无形无色,与了义经讲的真如无形无色,相符合,所以就错会了。因此命终之后就不免还要再轮回。这就是“因地不真,果招迂曲”。所以参究以前务必要先练看话头思维观功夫,若有这个功夫,参禅就容易开悟。没有这个功夫,又没有真善知识指导的话,那就像缘木求鱼一样,希望就非常渺茫。第二章  参禅的正修行B  第五节  禅法知见     禅法知见的部分,总共分为四十则。
    第一则    建立信心。信心,首先要信自己。相信自己的过去生、现在生、和未来生的因缘不可思议。我们千万不要听人家说:“末法时代,不能开悟。”然后就相信这一句话,就不敢去求开悟。我们应当要相信:我们自己的过去生、现在生、未来生的因缘不可思、不可议。    我们中国人有一种习性很奇怪,那就是“崇古贬今,贵远贱近。”都是崇拜古时候的人,贬抑当代的人。而历代悟得真的祖师也是一样,他们在讲真实之理的时候,当代的人多数不信他,只信已作古的人说的。等他作古以后,后代人才信他。    达摩祖师初到东土,他在起程之前,他的师父般若多罗三藏就跟他讲:“汝所化之方,得道者不可胜数。”达摩祖师在中国也讲过:到末法时代,中国地区参禅的人“潜符密证,千万有余。”在末法时代,私下悟得真如,私下亲证真如佛性的人很多,只是没有名气,人家不知道。这样的人,不只一千人,不只一万人!那么既然有这么多的人可以悟,怎么可以说我们现代的人不能悟呢!    人常常因为过去三劫、五劫、十劫、百劫、千劫所造下的某一个净业、善业的因缘,而今生可以开悟。有许多因缘是我们一般人所不能够理解的,所以如果读过《佛本行集经》就知道那一些弟子们,他们在今生悟的因缘,往往都是过去的很多劫以前,供养辟支佛,或者供养某一个修道人,发了一个求悟的愿,而经过无数劫以后,得到解脱的果报。同样的道理,诸位同修很可能在过去十百千劫之前,曾供养过罗汉、缘觉、地上菩萨,而在今生因缘成熟,应该明心见性,成为不退菩萨。人过去生的因缘,加上今生的因缘,不可思议,所以人终究可以开悟,终究可以解脱。即使今生不能解脱,来生仍然有机会。所以先要相信自己的因缘不可思议。    其次要相信“法”不可思议,我们相信有禅的法、有悟的法,我们要相信世间真的有禅悟这回事情。在末法之世,有许多邪师讲:“悟,是一种施设、是一种建立,说悟即落到第二头。”所以常年讲禅、讲悟,但是不许跟他学的人讲禅讲悟。常常开示:“说悟的人,就是没有悟。”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历代诸大祖师都是没有悟啰?祖师们讲的公案,佛陀讲的了义经,都应该烧掉了?所以我们应该要相信真的有“悟”这回事情。悟,不是一种施设和建立。说“悟”的时候,那个“悟”固然不是悟,但是世间真实有“禅悟”这回事情,也有导致禅悟的修行的方法,所以应当要相信有“悟”。    然后还要信:末法时代,仍然有禅师常住世间。什么是禅师?在世间有四向、五果、十地菩萨,有时现出家相,有时现在家相,这一些人都已经悟明心性,这一些人就是禅师。虽然他不一定自称为禅师,但是他能够帮助我们开悟、明心,可以见佛性,这就是禅师。虽然他没有自称是那一果、那一向,或者那一地的菩萨,但是他能够帮助我们明心见性,这就是禅师。而禅师发愿再来,常住世间者非常多,所以应当要相信末法时代世间有禅师。这样建立起信心以后,信自己,信有禅悟之法,信世间有禅师,然后我们才可能精进的来修学禅法。    信心的建立非常困难。但对于尚未悟的人而言,悟是遥不可及的事,欲建立“自己能悟”的信心,非常困难。试问一句:我们学禅的目的是什么?是为求开悟见性了生死嘛!如果不相信自己能开悟了生死,又何必学禅?我们学佛为的就是成佛,既然确立了成佛这样的宏伟目标,我们还不敢去求开悟吗?    建立信心之所以困难,另一原因是知见不正确,总以为“开悟必须三十年才能得,若有人两三年就悟,那一定是假的。”却不知开悟是很简单,很单纯的事,我们开悟所悟的自心真如都是本自具足的,开悟的条件若具足,一剎那间便悟;若有欠缺,精进修一百年亦不悟,悟之条件除了信心,还有四点:    一、福德:能辨别真假知识,不被知识之表相及名声大小所迷,并有因缘能跟随真知识。    二、知见:知应修学参禅之功夫─看话头、参话头、思维观。远离“无念、无心”之邪见。    三、功夫:具有看话头、思维观之深厚定力。此需真知识帮助,方能迅速修得。
    四、无慢:对一切人无慢,慢则障道。傲慢者,与真知识无缘。    具足以上四大条件而能与真知识共住者,三天之中不但明心,而且眼见佛性,永不退失。此四条件,若缺其一,莫说三十年,百劫亦不见性。一般修禅人不知此理,故主张三十年才能悟,此即错误知见导致信心丧失。     第二则
    要有求悟的企图心。如果没有求悟的企图心,这个人永不见道。如果不求悟,而只是在观察色身的动作,观察自己的心有没有动念,观察自己有没有烦恼,修学的是一念不生的功夫,这个是声闻法,不是大乘的禅,不是禅宗的禅。菩萨不应该求一念不生、舍离烦恼的这一种声闻道。想要了断自己的生死,也帮众生了生脱死的人,明心见道是第一件最重要的事。因为了生脱死对于菩萨而言,就是要先求断结。不论古今,学佛人的首要目标就是断三缚结,断了三缚结,就能够永远不入三恶道。断三缚结就能够生生世世在佛前出生;断三缚结,生生世世都能够修道,永不退转。    菩萨通常不只是为自己求断三缚结,也为众生断三缚结而努力。要断三缚结,就先要求明心见性。求明心见性之前,必须自己先有一个企图开悟的心态。如果没有追求开悟的企图心,那就失去了参禅的动机了。没有参禅的动机,就不会深入参禅的法门里面去学习,所以应当要有一个求悟的企图心。
    世尊跟我们讲:“常当一心,无为懈怠;未证得者,勤求证悟,如是应学。”意思是说:学佛的人应当要常常保持一心、不散乱,精进而不懈怠。还没有修证的人,应该要精勤努力去求证悟,应当要这样学。所以在大乘佛法里面,“求悟”是第一要事,须要先提起求悟的企图心,然后才有可能辛勤的来修学禅法,才有可能如丧考妣的参禅。    有的法师常云:“不可求悟。只重过程,不重开悟。”此是自己未悟,怕弟子向他求悟,所以这样讲。如此说法与祖师所说相反。沩山灵佑大师云:“只贵子见地,不说子行履。”见地才是最重要的。未悟前所闻所思所修得的名为“知见”,“见地”是悟后之事,有见地才能解脱。真知识鼓励弟子求悟,绝不以降伏烦恼、数息之法教授弟子,此是声闻法,不是禅法。禅法注重参禅的过程,更注重悟后的见地,所以真知识鼓励弟子们应该求悟,不怕弟子开悟。     第三则
    要有精进心。精进有正精进,有邪精进。某一些人每天打坐念佛三四个钟头,可是打坐或的时候,不是打磕睡就是妄想,这叫身体的精进,心没有在精进。真正的精进是心不放逸。心不放逸的人,一直在摄心的方法上用功,时时刻刻看住话头,时时刻刻照顾疑情,不会丢掉,不打妄想,不昏沉。      具备了禅的功夫和知见以后,却有人不精进。原因是他了生死的心不恳切。因为日子很好过,生活很幸福,不觉得了生死的重要,所以虽然功夫学会了,仍然不精进。     有的人是没有功夫,所以不精进,怕参禅的功夫难修。因为古时候,禅师们修功夫都是用十几年的时间才锻炼起来,相当的不容易。诸位别怕,我们修功夫,三、五个月就够了,我们有方便善巧。怕的是什么?怕的是对自己的信心不够,说这个功夫我哪有可能修得起来?我算什么根器?信心不够。我们说:只要肯练习,再笨的人,半年也能够学会参禅的功夫,没有学不会的。就怕聪明,聪明人不肯相信,就不肯学,一辈子也不会。所以只要有一个精进心,不要怕学不会。    第四则
    参禅要有长远心。不要怕辛苦,一定要坚持到底,绝不放弃,这样我们才有悟的因缘。当我们已经学会参禅的功夫了,无门之门已经找到了,就应该要有长远心,坚持到底,绝不放弃,因为禅悟的时节因缘不可预料。有的人参到后来很不耐烦,因为老是停顿在这个地方。虽然起了疑情,住在疑情里面很久了,可是始终没有消息,无法开悟。有的时候心灰意懒,打算要把它丢了,就在这个时候,很可能突然的一个巨大的声响,或者有亲朋好友突然间肩头一拍,大叫一声:“某某人!”你就悟了。
    因缘时节真的很难预料。悟,可能是来生,可能是十年后,可能是一年后,也可能是一个月以后,也可能是一个钟头以后,也可能是一秒钟以后。时节因缘很难预料,往往就在我们准备要放弃的时候,一下子开悟了。所以要有长远心,不然也许在下一个钟头就悟了,我们却放弃了,这一辈子就没有希望了,只好等下一辈子了。所以参禅应当要有长远心,不要怕辛苦,也不要怀疑,一定要坚持到底,绝不放弃,这样我们才有悟的因缘。    如果是没有因缘学参禅的功夫,那倒不如劝他干脆就学持名念佛,求往生极乐世界,来得单纯爽快,干净俐落,也不需要那么辛苦,牵牵绊绊。     第五则
    要除掉私心和诤腾心。除掉私心的意思就是愿意与众生一起得法。有的人有一种心态不太好,认为帮助别人悟了以后,那自己就不能高高在上了。有这个心态的时候就没有办法悟,因为私心就是“我”的执着,与“空”不相应。有一种人喜欢处处占在别人之上,不肯谦恭低下,这叫诤胜心。这诤胜的心也就是我执。所以要心地直爽不自私、不跟人家争高下、谦虚、没有傲慢,才能够与“道”相应,要明真如、要见佛性就比较快,否则就不容易见。
    我们初学禅法的人,刚学会看话头功夫的时候,当别人正在说口头禅,讲野狐禅的时候,心里难免会起一个念:“你在那边讲得天花乱坠,没有功夫也是枉然,讲来讲去都是口头禅。”心里面起一个这样的念,像这样一个念也算是诤胜心。所以如果遇到有人谈禅说道,但是没有功夫,话头也看不见,我们应当要告诉他:学禅先要有功夫,先要学会看见话的前头。如果他能接受,再告诉他怎么样来锻炼看话头、参话头的功夫。如果对方诤胜心强,我们就默然不谈,不须要在那边跟他诤论禅法,因为对我们修道无益。    对于喜欢诤胜、自认比我们殊胜高超的人,我们不要跟他诤论。我们把因缘种下去,如果他能接受,表示他有因缘;他不接受,表示他没因缘。我们不跟他诤论,因为诤论的心与空性不相应。而且诤论妨碍了我们参禅,所以诤胜的心以及诤论的事情,都要把它除掉,这样才能够与空性相应。     第六则
    除聪明伶俐心。聪明伶俐是识神的作用,容易落入思维葛藤之中,想要求悟比较难,要见佛性更难。因为聪明伶俐的人,禅学方面的书籍读得多,就不肯死心蹋地修学功夫,没有看话头的定力。这种人能够广阅经藏、深入思维;当他读过第一义的经论以后,透过思维就自以为是悟了,却不知道经律论是佛法名相,从思维而得的大多会落入识神之中。因为识神没有形像的缘故,从思维悟入的人不能够分辨,所以就把一念不生的定心或者明白灵觉之心当做是真如法身,然后就以自己思维所得、与经典所讲的第一义、在表相上雷同,便自己印证为悟。从此能言善道,虽然不是故意,却诳惑了一切还没有悟的参禅人,然后这一类人会互相标榜;而一切尚未悟得根本的禅子们,不能够明辨究竟是或不是,就会相信他是悟者。    这一种人讲经说法,一般不会错误。如果再利用广告媒体宣传,便可以广立道场,多聚徒众,讲经说法,因此渐渐的就累积了许多录音带,整理后就出书了,于是一般人就把他奉为大师。因为没有真正开悟,当他为佛子们讲禅的时候就难免以定为禅,以声闻法的空为禅,以缘起性空为禅,以离念无念为禅,以清明灵觉之心为禅。所以虽然他讲了义经典还过得去,但一讲到禅门祖师的公案就会出错了,这是因为聪明伶俐思维而得,不是体验得来,落入识神的缘故。
    这种人凡是讲到祖师的公案十有八九会讲错。没有悟的人不能够辨别,唯有亲证真悟的人、真正见性的人、不从思维而得的人,他兼具差别智和择法眼以后,才能够辨别他的错误,才能够知道这个人是不是真的悟。那就是说聪明伶俐、意识思维会落入识神之中,把定心或识神当做是真如,所以解释公案就会错误。    能够阅读解说经、律、论,倒背如流,很稀奇,但是没有用处。研究经、律、论,是世间的学问,所得的是世间的名声,和解脱不相干。唯有真正明心和亲见本性,才能够真正深入经藏,因为是他亲证的缘故。所以参禅的人应当远离聪明伶俐的心态,才会死心蹋地来修学定力,有了定力才能够参禅,否则不免弄识神,为法所缚,不能入禅。     第七则
    要远离妄心。所谓妄心就是贪恋攀援世间的心。我们所贪的不外是财、色、名、食、睡,色、声、香、味、触,这五欲。因为五欲的贪着而对五蕴起贪着,于是就有了生死轮回。当我们在参禅过程之中,发觉到心攀缘世间时,我们要能够立刻发觉,发觉的当下就已经回到疑情了。我们在小止观里面讲五盖,其中有个掉悔盖。掉悔就是掉举和悔恨;掉就是掉散、掉举,心到处攀缘不能安住。到处攀缘是从一念无明开始,突然间起一个妄念,心里没有觉察,跟随妄想不停攀缘下去,就离开了参禅的话头,离开了疑情,这妄想一直连续下去叫做掉散。等我们发觉时可能是十分钟以后,可能是半个钟头以后的事了。然后就狠狠的打自己一巴掌,心里就破口大骂:“我是个浑蛋,怎么离开了疑情,离开了话头,我这哪里叫参禅?以后千万不可以再打妄想。”这就叫做悔。
    有掉有悔,表示这个人攀缘很重,功夫差得很远。功夫好的人有掉无悔,当下已经立刻回到疑情,回到话头了。有掉无悔才是有功夫的人。真正无掉无悔是禅定法门中第四禅的境界,与禅不相干,这里不谈。    要远离妄心,但并不是要舍弃他,能知能觉这个心是生灭心,我们固然不去执着它,却要用它做为工具来参禅,要借假修真,所以不能舍弃他。舍弃这灵明觉了、昭昭灵灵的心就成为一念不生,就无法参禅,而落于定境了,所以应当用它而不执着它。     第八则
    要远离生死心。生死心从贪着五欲、名声、财物、权势、眷属而来。一般众生对于五欲最大的执着还是淫欲,淫欲的断除很难,我们不苛求学禅的人断除掉,但一个参禅的人如果对于淫欲的执着很强烈的话,那他就没有办法参禅,所以淫欲应当远离。在家参禅的人对于欲,应当抱持这样的态度:未来的时候不憧憬,已经因缘成熟必须履行这个义务的时候,坦然去做,不因不能离欲而起烦恼;已经过去了,绝不留恋,绝不回忆。要以这样的心态来对待,才能远离生死之心而又不致引起配偶不满,阻碍参禅。    名声是绝大多数的人难以舍离的。这个求名垂千古、流芳万世的心,就是生死心。真如之中没有名声可言。
    名声,金钱,权势这些东西都因为这一生的身体五蕴而有,这个身体坏掉了,这一些东西就全部都不属于我。    求取名声为的是什么?为的是今生这个五蕴的恭敬利养。名闻于世间以后,财物的供养接在后面就来了。所以这个也是生死心,因为追求名声就是为了这个五蕴的身体的受用,而真如没有受用。所以求名是生死心。等而下之求权势,那就更是生死心。求权势的目的是什么?为的就是支配众生,支配眷属。这一些都是生死心。    又譬如说有因缘跟大家一起共修,心心念念就在注意现在共修的人是多了还是少了?人愈来愈多便好欢喜,人愈来愈少时,就想:“怎么会这样呢?”心里就闷闷不乐,这叫眷属欲,有这种心态就是生死心。人多了,心里喜欢!为这个五蕴喜欢,跟真如不相干。人少了闷闷不乐,是为了这个五蕴闷闷不乐,和真如不相干。    希望广招徒众,名闻天下,也是生死心。所以参禅的时候不要去打妄想:“我如果悟了,一朝天下闻。”古人说的“十年窗下读”就不管它啦,我们心里想着“十年苦参禅,一朝天下闻”,这样离悟就远了啦。我们不是为了名闻天下而参禅,是为了自己和众生的了脱生死而参禅。    对于名声、财富、权势、眷属的贪着,都是我们轮回生死的根源,这叫生死心。所以对于这些东西都不能贪着,应该一步一步的去观照,有这些贪着就要把它去除掉。我们要怎样除掉这些贪着呢?如何去除生死心呢?那就要在两个时段去思维。一个时段是在静中不受人家打扰的时候,去思维这一些五欲(色、声、香、味、触)、名声、财富、权势、眷属都是无常。然后再去思维我们为什么会去贪着这些东西?    除了静中的思维以外还要在历缘对境之中以无常观来对应。这一些东西都因为一期的生死而有,因为这一生的五蕴身体而有,这个五蕴坏掉了,这一些东西就全部都不属于我。用无常观,用因缘假合的这一种观念来对应,然后这种生死心就会渐渐的去除掉,这是我们参禅的人在参禅之前,应当去思维去除掉的一些贪着。除掉这些贪着以后,贪恋生死的心就不像以前那样强烈,贪着世间的烦恼便渐渐减少,出离生死的心就会随之增多,而比较不会忘失话头,可以常常在禅法上用功。     第九则
    应发大愿心。我们在学佛的过程之中会接触到很多的人,我们所接触的学佛人之中,有念佛的人,有参禅的人。接触一段时间后,我们会发觉,念佛的人一般说来比较愿意付出,比较愿意修福,因为净土门中讲:要往生极乐,应当要修净业三福。所以念佛人普遍愿意供养三宝、恭敬供养师长,布施有情众生。参禅的人不一样,比较自私一点、傲慢一点、聪明伶俐一点,所以参禅人普遍存在一个现象─是我不服你,你不服我。只有对于禅学的权威,有大名声、有大道场、有广大徒众的善知识才愿意低声下气。有很多参禅人有一种现象就是希望自己赶快开悟,别人能不能开悟并不在意,帮助别人开悟的意念很微弱。他求悟的目的是为了自己了生脱死,而不是为了众生。在修禅的道场里面普遍存在这几种心态,有这些心态的人,想学声闻法都不够资格,更别说学禅。
    修禅的目的是要明心见性,明心见性是大乘菩萨人所修的法。“菩萨从大悲生”,菩萨生生世世、无量劫之中,与一切有情众生在一起,为了不忍众生轮回生死忧悲苦恼而常住世间。所以只为自己求了脱生死的人不是菩萨种性,与明心见性的菩萨法不相应。    急着想求了生脱死,是谁要了生脱死?是有一个“我”要了生脱死嘛!因为有“我”所以要急着了生脱死,那么这个“我要了生脱死”的本身就是一个执着,所以参禅不要心里面常常起心动念要了生脱死,这样就离开了禅法,就不能够了生脱死。
    参禅时间很久而还不能够悟入;或者悟了之后始终过不了重关,见不了佛性,就要赶快发大愿:愿自己赶快得悟,然后帮助众生一样得悟。愿为了广大的众生而求见佛性,如果能够见性的话,愿意赶快去帮助有缘众生也可以眼见佛性。这个愿必须要发,不是为了自己一个人了生脱死而参禅。     第十则
    随时随地不离参禅。已经会看话头、会参话头了,就应该动静之中都不离开话头。烧饭、洗衣、擦地板、穿衣、吃饭、坐马桶都是参禅的时间。上班的的路上以及等车时,办公的时候,单纯的事务不须要用到思维时,正好参禅。忙的人正好参,因为忙的时候,法身慧命出生的因缘最多。学禅的人就是要把握一切的时间,在一切的场所都要去照顾话头及疑情。因为随时随地都可能有法身慧命出生的因缘出现。过去有的禅师说:“这样精进参究三十年不悟的话来找我,我的头砍下来送给你。” 第二章  参禅的正修行C
    第十一则
    注意安全,因时因地制宜。现代人跟古时候不同,虽说要随时随地不离参禅,但是在路上或从事危险性工作时,只要看着话头就好,不要去参。没有顾虑的状况下,才可以去参,去进入疑团里。      第十二则    睡眠要充足。参禅很耗费精神、体力,所以睡眠要足。参禅如果睡得不够,体力不够,精神萎靡,疑情便无法凝聚,所以不要把每天该睡眠的时间,挪出来参禅,这样没有什么效果。但若是功夫上手了,知见具足了,疑情提升到最高点了,这个时候会自然睡不着,因心都被疑情笼罩了,这就没有大的妨碍了。     第十三则
    要注意饮食营养。参禅不同于数息打坐修定,尤其是精进在参禅的人,随时随地照顾话头,随时随地在参究,他的脑筋一直在使用,所以他耗费很大的能量。因此,有许多人精进参禅的初期两三个月,很容易饿,饮食的量也变大。容易饿是正常的现象,所以,以前丛林里,举办精进禅七的时候,一天吃五餐,那是真正在参禅的人。如果是数息七的话,一天吃五餐下来,一周以后会变胖了,因为数息不须耗费多少能量。但是参禅不同,精进禅七人员在睡前要吃点心,因为很多人在疑情笼罩的状况之下,一夜都不可能睡觉,都在疑团里面,所以睡前不吃点心的话,会把他饿坏了。所以我们精进禅三共修时,睡前一定要有个点心。     第十四则
    暂离一切外务的攀缘。这个意思不是叫我们把职业辞掉,专心去参禅。没那么严重啦!虽然生死大事非常重要,但是还不必辞掉我们的职业。我们讲的是;除了职业需要的工作以外,一切的外务攀缘应当要暂时的舍离放下。譬如,我们主张修禅之前下应当要先修集福德。修集福德有很多方法:慈济众生、布施无畏,其它例如盖寺庙、供养三宝、参加法会、拜忏、朝山、抄经、拜经、劝募这些都可以培植福德。培植福德过了一段时期之后,便有因缘,遇到了善知识,学会看话头的功夫,也会参话头、参公案、思维观,找到禅之无门之门,此时就表示悟的福德因缘具足了。就等一个时节因缘。就要把与参禅不相干的活动暂时停下来,专心参禅。除了职业和家庭中,我们应该履行的义务以外,其他一切修福的活动要全部暂时搁下来。与参禅不相干的那些事务,我们称之为教相,都要暂时放下。那些法会、朝山、劝募、联谊……等活动的目的是什么?目的是在去除我们的贪心、瞋心、培养我们慈悲忍辱的心、目的在调柔我们的心性。心性调柔之后,我们的福德也有了,我们便能遇到真知识,因此能建立起参禅的功夫和参禅的知见。此时我们修慧的条件具足了,便应当把过去所修的福德回向明心见性,把那些福德作为我们进入正法大道的助缘。如今我们既然找到了佛法真实的入理的大门,就应该暂时放下一切的教相,一心精进的来参究。    《华严经》卷十四有一首偈:“若于念念中,供养无数佛,不知是方便,彼犹非供养。”一个修行人修到能够念念供养无数佛,这个功夫真是不得了。但是从真实之理——真如佛性来讲,这个仍然只是方便观行的功夫而已,这不是真的供养。《报恩经》里面说什么是知恩?能够悟明心性才是知恩。我们学佛的人,要知佛恩,要知师恩,就要悟明心性才是知恩。
    什么叫报佛恩?报佛恩就是把证悟真如佛性的方法来告诉众生,使众生也能够证悟真如佛性才叫报佛恩、报师恩。所以真正的供养是法供养。虽然每天有水果供佛,但是我觉得那个供养微不足道。    但是报佛恩之前要先知恩,那就是要把一切的福德因缘回向悟明心性。我们要悟明心性,就要专一,不要到处去攀缘。不要今天办个联谊活动,明天一大早去朝山,后天有大悲忏,大后天有梁皇宝忏,接下去要到花市去买花供佛,再接下来要去找人多劝募点钱盖庙宇。像这样到处攀缘,我们还有心思来参禅吗?忙得一蹋糊涂了。所以,已经到了无门之门的前面了,剩下的只是如何找到门锁的把手而已,找到那个把手,一扭就开了,就进禅门了。为什么不赶紧去找那个门把呢?为什么还要到处去攀缘呢?所以到这个阶段要做的事情是要斩断一切的外务攀缘,专心的去参禅。     第十五则
    常念生死无常。初学佛或者初学禅都一样,都应该要多思维生死无常。参禅的人,一定先要有一个动机,那就是了生死。生死是指我们这个五蕴,无常是指时间、空间。所有世界,包括我们这个五蕴、财物、眷属,都是无常。经中常常讲:以不坚之财换坚固财。什么叫坚固财?是圣财,法财!称为七圣财。只有七圣财才是真实的,生生世世跟着我们。世间的财物、眷属,都是暂时而有,最多也不过几十年。在参禅的过程里面,凡有放不下,就拿这个无常观来应对。     第十六则  参禅应依善知识。参禅可以自己参,但是自己参是很苦的,
    自己要去摸索出参禅的功夫来,然后还要自己去找出一个参究的方向,究竟要往那个方向去参?要怎样去参才对?都不知道。通常一个学禅的人之所以不能够证悟,原因就在于知见不够,这就要靠善知识帮忙。因为善知识能够帮助我们建立修禅的功夫,然后能够帮我们建立参禅的知见,这些很重要。然后我们这些方面具足了,他能够帮助我们轻而易举的明心见性,可以了脱生死,所以善知识很重要。     悟了之后呢,有两种情形也要靠善知识帮忙。有的人悟了,是错误的“误”,误解了,误会了,善知识就会跟他说明:“你悟错了,这不是真的。”这个人因此能够重新去探究,就不会死在这个地方。有的人悟了之后需要善知识来摄受,不然会退失掉。若他修行禅法有一天悟了——般若正观现前——他明白而且找到真如了,真正的本心他已经清楚了。如果他的知见透彻,他就知道这个铁定没有错,这就是真如了。他就从此安住在这个境界,就进入第七住。可是有的人,运气坏,他遇到的是假名善知识,这个知识本身就没有悟,学人把他真实所悟的跟善知识讲,但是善知识怀疑,跟他说你这个可能不是,起怀疑后就退失掉了。有的人,没有遇到真善知识,所以他参出来以后怀疑:真的是这样吗?大善知识说,要悟很困难耶,要无量无数劫才能求得到也,我可能就这样悟了吗?可能这样不是吧!心里面起怀疑,怀疑的缘故,就退失掉了。所以,善知识的摄受非常重要。     《华严经》告诉我们,要明心见性,是要无量无数劫去求,明心见性要修证无漏的智慧,相当的困难。原因就是在于没有办法遇到真的善知识。那就是说他的福德因缘不具足。寻觅真知识、是要靠过去生种下的福德因缘,以及本身在过去生和今生曾经广结的善缘,才能遇到真知识。如果不必跑很多道场就遇到真知识,那表示说这个人过去生福德因缘,修了很多了,所以不必到处逛道场,不必南参北访,东奔西跑,轻而易举就遇见了。但是一般人都喜欢舍近求远,对于住在隔壁的真知识通常都不欣赏,因为每天看他穿著短裤、拖着破布鞋到处逛,这不像个善知识嘛。    但是我们说善知识其实很重要。不能从表相上去看他是不是善知识。我们要真实的跟随他,去学习。学过一段时间以后,然后去观察,究竟是不是真的善知识。如果真的是善知识,我们就有福报了,今生明心见性没问题。如果已经多方参访以后,还找不到善知识的话,那就只好痛下决心自己去参究。如果信心不够,那就只好求生极乐去了。但是其实呢,一个人如果他功夫够,知见正确的话,精进努力的去自己参究,一定还是可以悟的。虽然如此,原则上我们还是鼓励大家,参禅最好是跟善知识学。因为,善知识有大因缘,能够帮我们明心见性,乃至悟了以后,他还能够教我们学差别智,甚至于如果我们根性好,我们福德因缘够的话,我们可以跟着善知识破牢关也不一定。     第十七则
    勿与人诤论禅法。禅法可以讲,禅法就是修禅的方法。但是有一个原则,对于有缘的人可以跟他介绍禅法。如果没有缘,我们就默然不说了。所谓有缘,是说这个人没有慢心,很虔诚,他求法心切,他愿意照着我们告诉他的去做,至少他愿意集中精神来听听看我们说的是不是对。无缘,就是说他有慢心,固执己见。他自己认为比我们好,然后我们在跟他讲法的时候,他一面听,一面就在思索如何反驳我们。他不接受我们所讲的法,这叫无缘。所以他会一直跟你辩论。辩论跟讨论不同,有的人是很专心听,可是他产生了疑问,提出了问题,这是讨论。那辩论呢,他是希望我们接受他的观点,而不管他的观点对不对,这样的人就是无缘了。    另有一种人他的贪爱非常严重,他觉得世间好,五欲殊胜,世间真的可爱。跟他讲禅法没有用,这也是无缘的人。这样的人如果根器不够的话,我们不跟他讲解脱法和解脱的境界,连解脱的知见都不讲,“但除爱本”只告诉他这些执着是不对的,应该要除掉这些执着。     讲禅法之前,要仔细的去观察,这个人究竟是有缘还是无缘。如是无缘的人,我们想勉强拉他来接受我们的修禅的方法,他不会接受。然后他就会跟我们起诤论,这样的话我们的心识就散乱了。参禅必须要专精,很专注。因为参禅是很细腻的事情。真如其实是跟我们一直都在一起,所以祖师讲:只为太近,所以看不见。因为太分明了,所以看不见,祖师有时候用眉毛来比喻,眉毛一天到晚跟我们在一起,可是我们老是看不见它。那意思就是说禅是很细腻的修行方法,必须要很细腻的心神才能够相应,而当我们一天到晚心识散乱,在牵挂那些无缘的人的时候,其实是在耽误自己。我们固然要慈悲,要帮众生了生死,那得要我们自己先开悟啊!所以《维摩诘经》讲:“自疾不能救,焉能救他疾?”佛陀也常常讲:“欲度人者先自度。”你自己到不了彼岸,怎样度人家到彼岸?所以我们心慈悲当然很好,但是不能滥慈悲啊,明明这个人因缘不够,他不能接受,我们却一直想要度他,那就错了;结果影响到我们自己的参禅道业。     因缘不具足的人,若他认为他的禅法才对,那就随他。如果我们告诉他:“你这样不对。”他不接受那就算了。他要耽误自己的道业,那是他的事情。所以无缘则默,这样才不会让我们心起攀缘,心识才能够专精,疑情才不会消失。     第十八则
    参禅中不可怕喧求静。学禅、参禅都怕吵闹,是因为没有功夫、知见错误。知见错误是他把保持一念不生修定的法当做是在修禅,所以怕人家干扰。另一种人,他是静中有功夫,到了动中没有功夫,没法修。禅呢!要建立起动中的功夫,参禅应当是在六根门头来修行,离了六根就没有办法修行。如果要止息六根而处于安静的状态才能修行,那么他是把修定的方法拿来当做是修禅。静中参究者往往会落在意识思维里面。因此参禅不应当息灭六根,不应当断除六根的作用,所以祖师说:“六根门头好修行。”其实动与静,不是依照事相上的动或静来谈。是依心不依身,心静便是静,心动便是动。即使在日常生活之中忙忙碌碌,但是心不动,保持在“一念相续”的状态,只在参究的那个疑情,那就是静。如果身体不动,但心里面是妄想一大堆,那叫做动,那叫做吵闹、喧闹。参禅要寻觅动静不二的真如,在静中固然找得到,但是在动中更容易找得到。真如佛性就正在动的时候显现,所以千万不要怕活动,不要怕吵闹。要求觅这个真如,如果离开了一切的活动的境缘,那就不容易获得。     第十九则
    要放松身心。参禅悟与不悟和我们坐禅的时候身体端正不端正是不相干的。佛门有两句名言:“念佛不在嘴、参禅不在腿。”所以我们不限制打坐的姿势,更不限制盘腿,而且我们打坐的时间也少,大部份在动中参。身体放松的同时心也要放松。打禅三,悟了很好,不悟也很好。悟是我有福报,不悟是我的因缘还没有到,以后机会还多的是,不要紧张,这样就比较容易相应。     第二十则
    参加精进共修要有婴儿行的心态。所谓的婴儿行就是说直心。我们去参加善知识的精进共修,必须要将身心交付予善知识。要完全的信赖善知识,以直心来应对。如果是用意识思维求悟的话也有可能。因为在禅三当中,我们可以说,那真正是打开天窗说亮话,千辛万苦参究不得的答案,我们把百分之九十九都点出来了。为什么要留那百分之一呢?目的就是要大家去体验。要去体验他,就必须是要直心才好体验。那么不用直心而用聪明伶俐心,在听了善知识那种几乎已经和盘托出的那一些开示以后,用思维是可以开悟的,但是就缺少体验。像这样子,解脱的功德受用就比较小。所以我们常常会讲:聪明伶俐的人,往往自认为占了便宜,其实是得便宜处失便宜。
第二章  参禅的正修行D
    第二十一则
    功夫须绵密。我们要求在禅三之前,先要有六个月精进看话头的功夫,再加上最后一个月参话头的功夫,目的就是在锻炼功夫。我们平常就必须要把话头紧紧的看住。虽然身体可以是很忙碌,但是话头不能丢掉,一定要用心把话头看住。初看话头的时候,话头往往会丢掉,丢掉是正常的事情。有的人喜欢无相念佛。因为无相念佛时忆佛的念不容易丢掉,可是看话头一两分钟就丢了,所以他不喜欢看话头。看话头的定力必须是要比无相念佛的功夫好一些,才能够像无相念佛那样不会丢掉。看话头的功夫非常重要,将来悟了以后能不能够亲眼看见佛性?就决定于这看话头功夫做得好不好?看话头的功夫如果做得不扎实、不够实在,将来见性的时候就会见得模模糊糊,好象雾里看花。看话头的功夫做得很好,将来见性就会非常清楚分明。虽然佛性无形无相,但是他却可以用父母所生眼来看见,这个体验很奇妙。要体验这个境界必须看话头的功夫要做得很好,所以我们要求最少六个月看话头的功夫要做得很扎实。     那么看话头刚开始常常会丢掉,那没有关系,丢了就再提起来。提起来后也许三分钟五分钟又丢了,没关系,发现了再提起来。我们要用心去看他,去照顾他。所以虚云和尚讲要照顾话头,就好象我们在照顾一个生重病的小儿子小女儿一样的常常在看着他。如果妄想来了,就用这个话头去抵挡那个妄想,妄想自然就会消失掉。只要话头没有丢掉,就不怕妄想起来。     很多人学禅,错修无念、无心的功夫,不知道应该修一念相续的功夫;然后听到我们跟他讲看话头是怎么一回事时,他会说:“那这样是两个念并行啊!”没有错!参禅就是要两个念并行。那他就要反对了,因为他的师父告诉他说,要一直修到没有妄想没有杂念,要身心统一,要内外统一,要时空统一,然后把统一心放下,成为无念才能悟。但是错了,我们不但不做这个所谓的统一和无念、放下,而且还要故意把一个话头的念提起来,常常照顾他。虽然这个话头在时是一个念,加上我们行住坐卧应对一切事情,又是另一个念。这个时候如果再起个妄想起来,又是第三个念。但是这个都没有妨碍参禅。所以我不但要有这个功夫,还要常常把这个话头照顾得好好地。妄念来了又过去了,来了又过去了,但是这个话头始终都在,我们说这样功夫成片,叫做功夫绵绵密密。     如果功夫不够的话,就像上文中所说的,刚开始看话头:“参禅是谁?”然后他每一次要提话头时,先有第一个“参”字,然后“禅是谁?”三个字没有出现,话头好象照顾到了,看到了。每一次忘了,要提起来,必须先起第一个“参”字,那表示这个人功夫不够。必须是一开始就没有这四个字,直接就看住它的前头,然后常常照顾它,不让它丢掉。到最后它常常在,在的时候多,不在的时候少。到了精进共修禅三期间,它简直就像身上的头发一样牢牢地粘在身上,我们说这样的功夫就算成片了。
    在修禅的初期我们要求只能看话头,不可起疑情,只要去看它。因为这个“看”很重要,将来能不能够亲眼看见佛性,就完全靠这段时间    锻炼来的“看”话头的功夫了。看过六个月以后,这个功夫建立起来。接着在看话头的时候还要再起个疑情。起了疑情以后,我们在这个疑里面安住。有的时候会退回到看话头而没有疑情。有的时候话头在,疑情也在,这个就叫做参话头。参话头参到最后真疑现前,这个时候话头不可能丢了,这个“疑”跟“话头”合并在一起,一直在继续进行。然后再继续深入以后呢?只剩下个疑情,话头不见了。没有话的前头,只剩下个疑。在疑的时候,如果突然间起个念,往心里面来观照的时候:“咦!好象没有话头了!”只有个疑了。那这个时候要注意了,不要再勉强要去提那个话头。不必提了,只要住在那个疑里面就好,这个时候我们称之为“真正话头现前”。功夫没有到这个层次的人,听起来好象一头雾水,但是没有关系,只要继续去用功,终究会到这个阶段。     那么真疑现前以后呢?有时候会注意到外面的形形色色,疑还是在。有的时候会忽略掉外境,譬如说走路的时候住在这个疑情里面,结果呢?回到家时忽略了,一直走下去,不晓得进门了。走过头之后,突然起一个念:“应该到家了”,这叫见山不是山,叫做忽略现实。那么如果是在打坐的时候进入这个状况下,我们说这个就像是银山铁壁。妄相要进,没个地方可以进去,叫做水泼不进。像这样,我们说他的功夫已经具足了,接下来,悟就只是一个时节因缘而已。     第二十二则
    不可求多闻。《圆觉经》云:“末世众生希望成道,无令求悟,唯益多闻,增长我见。”那就是说,世尊在二千多年前就已经预料到末法时代的众生,他们希望成道,但是又不想求开悟,而只在多闻上面用功,所以读许多的经典及很多菩萨所造的论,以及读许多善知识写的书,可是不肯下功夫去锻炼参禅的定力。因为多闻熏习的缘故,知见很多,所以我见就非常的强。我见很强的缘故,慢心就升起来,起了慢心、就不肯听没有名气的善知识开示去学功夫,这个人就必定被慢心所遮障。    对于参禅的人来讲,只要了解佛法根本的知见就够了,不需要读很多经典,所以药山惟俨禅师平常不许弟子读经典,只有悟后的弟子可以读。有一天他正在看经,有个弟子看见了就问:“和尚寻常不许人看经,何以自看?”药山惟俨禅师说:“我只图遮眼。”这个弟子就讲:“那我也学和尚看经行不行?”禅师就说:“若是汝,牛皮也须看透。”这就是说:你如果要看经典的话,眼力必须要很好,能够看透牛皮,然后才许看经典。    这意思是说:经典(尤其是了义的经典)要真正看得懂的话,那是悟后的事情。在悟之前阅读,只能知道表面的意义,悟得不真的人、错会了的人也不能懂,所以没有悟之前不需要读很多的经典,只要基本佛法的知见、学禅的知见,修禅的功夫具足就好,不必求多闻。因为多闻的人慢心就重,慢心重就不能受善知识的教导,所以自己就被慢心所遮障。
    此外在《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经》里面也有一段话:“有虽多闻而增上慢,由增上慢覆蔽心故,自是非他,嫌谤正法,为魔伴党。如是愚人自行邪见,复令无量俱胝有情堕大险坑。此诸有情定于地狱、傍生、鬼趣,流转无穷。”意思是说,有一些人虽然博学多闻,但是却因多闻而成为增上慢的人。由于慢心深重,把他的直心覆蔽了,所以他就认为只有自己才对,别人都错了。当有人说正法的时候,他说那个不是正法,他又告诉广大的徒众们说:“这个法有问题。”什么是正法?正法就是真如佛性、了义之法才是正法。所以如果有人来教导佛子,教人可以眼见佛性的法,那么这个增上慢的人就会嫌弃毁谤这个正法。这样的人就是魔那一类的人,与魔为伴。    《药师经》又说这样的人叫做愚人,自己行邪见,然后又带领着无量愚痴的有情众生堕入同样的错误知见——大险坑。那么这一类的有情,必定会堕入地狱、畜生、饿鬼三恶道里面,不停的流转。这样的人如果有一天自己发现做错了要怎么办?赶快去拜药师忏——连续拜七天的药师忏。拜忏的时候,要真心忏悔、痛哭流涕的发露以前诽谤正法的事实,决定以后永远不再嫌谤正法。不然的话,世尊说,此人应于地狱、傍生、饿鬼、流转无穷。此人应请阅《大乘方广总持经》,警惕自己。
    这一种人就是因为多闻,学识很高,所以就生起慢心而嫌弃毁谤说正法的人。有时真善知识本身,可能像六祖那样不识字,有的可能只有国小毕业,而他是真善知识。遇到这种说正法的善知识时,我们不应当因为多闻生慢而加以毁谤。如果加以毁谤,不管我们是出家、在家,都是魔的伴党,以上是说明因为多闻生慢心,然后自己障碍正道。     第二十三则  不可广阅公案。     这是指还没有见性的人不可广阅公案。已见性的人,我们却要鼓励他多读公案。还没有见性的人,还在参究的人,我们希望他少读——可以读,不要多读。读的目的只是为要选择一则我们适合参究的公案而已,所以公案不可广泛的阅读。原则上只选择一则公案,详细的阅读,然后来参究就可以了。如果是参话头的话,那就不需要阅读公案。    除了公案不必广泛阅读之外,对于善知识所写的解释公案的那些书,也不应当去读。因为真的善知识绝不会公开解释那些公案。市面上流通的一些解释公案的书籍,十本有九本是讲错的。因为那一些东西都是意识思维所得,我们读那一些东西要想求悟就是缘木求鱼,读得愈多葛藤缠绕得愈紧,所以不应当去读那一些公案的解释。而真的善知识,互相之间都同有一个默契,就是不把祖师公案的密意拿来解释,只是做一个方向的引导而已。
    我们为了要证明这个说法,所以在这里举出一个例子来讲:云门文偃大师未悟前,往参睦州,睦州才见文偃来便闭却门。文偃乃叩门,睦州曰:“谁?”文偃曰:“文偃。”睦州曰:“作什么?”文偃曰:“己事未明,乞师指示。”睦州开门,一见便闭却门。文偃如是连三日扣门。至第三日,睦州开门,文偃乃拶入,州便擒住曰:“道!道!”文偃拟议,睦州便推出曰:“秦时车度轹钻。”遂掩门损文偃一足,文偃从此悟入。    这段公案是古时候的语句,可能诸位不能够体会,我们稍为解释一下:这云门文偃大师还没有悟之前度他去参睦州禅师,睦州禅师见到文偃一来马上就把门闭起来不见。这文偃就敲门,睦州在里面就问:“是谁?”文偃就说:“我文偃。”睦州就说:“你要做什么?”文偃说:“我参究真如佛性到现在还不明白,乞求师父给我指示。”这睦州和尚倒也奇怪,把门一开马上又闭起来。那么文偃禅师连续三天来叩门,睦州连续三天一开便闭门。到了第三天,当睦州开门的时候,文偃事先已有准备,跆起一脚就踩进去。睦州看他一脚踩进来,干脆把门打开,抓住文偃的衣领说:“快讲!快讲!”这文偃正打算要说,睦州一把就将他推出去,说:“你这不是悟得根本,就好象秦朝留下来的钻木头的那个钻子一样,早就腐烂不堪,不能用,这不是真的。”就把他往外推,趁他后脚还没有出去之前,把门一关,将他的脚一夹夹住啦,这一夹受伤了,文偃就在这个时候悟入啦—大悟啦。    有一位名师在书中解释说:“本来他是要去问开悟的方法。当腿子被压断时他已经什么也不需要问啦。”像这种话讲了仍旧是白讲,还是没有讲出真正的道理,然后又解释说:“这个叫离念法,又叫不立文字的顿悟法。”诸位大德!睦州禅师这个手段不是离念法,也不是无念法,而是趁学人疑情非常强的时候,来一招向上全提,帮助他悟入。如果在离念、无念上面来用功的话,驴年到来的时候还是悟不了的。    这位名师又解释说:“也就是不必通过经验知识思考学问过程和努力,只要当下把自己放到时间与空间之外,把自我意识的屏障全部抖落,赤裸裸的一丝不挂的,那就叫做心无罣碍。”但是我们要说—其实文偃的那个悟入,他是参禅的过程中所显现出来的一个自然现象,这位名师错把这个现象当做禅法。    其实文偃禅师当时并没有起意把自己放到时间与空间之外,如果有人要起一个意把自己放到时间与空间之外,那么我要请问:你要怎么把自己放到时间与空间之外?事实上并不是想要把他放到时空之外就能放,也不可能起意来抖落自我意识的屏障就能抖落,而是说,这是深入疑情后的自然现象,不是学人之刻意所能为。这个时候既不是赤裸裸的一丝不挂,也不是心无挂碍。这个时侯仍然是在无始无明之中,因为还没有“一念相应慧”的缘故。
    如果我们把自己放在一念不生,无所攀缘的状态,那仍然不是真如,那个还在无始无明之中。我们无法把自己放到时间与空间之外,意识的屏障也不是用什么方法可以抖落的,而必须是要一念相应的缘故。    睦州禅师一连三天刻意闭门而引得云门文偃禅师疑念不断,非常的强烈,所以他一心想要弄清楚,就在睦州开门的时候强行插进一脚。在禅门来讲,强行把脚踏进来是表示自己已经悟了,所以睦州这个时候要确定云门是不是真的悟了,因此索性开了门,抓住文偃的衣领,逼着他赶快讲。文偃这个时候准备要开口,睦州就知道他没有悟啦,所以一把就将他推出去,说你这个是秦时车度轹钻,不能用。便一把推出门外,待他后脚将出未出之际,睦州就迅速把门关起来夹他的脚。这个是睦州禅师大机大用,向上全提,这个不是离念法;如果修离念法而求悟也可以悟!哪一年可以悟?驴年到来就可以悟了。如果刻意起个意念要把自己放到时间与空间之外,要起个意念把自我的意识屏障完全抖落,那么驴年到来的时候还是没有办法悟,因为那个是冷水泡石头,是寒灰枯木、是古庙香炉,没有一丝一毫的生机,所以驴年到来还是悟不了,为什么?因为这个是禅的现象,不是故意所能够做的。    如果有人修得四空定,定力非常强。而强行做到这一点的话,那就是定性声闻,他就永远没有办法得悟。因为这样做的话,就变成断烦恼的法,这样做的话就离开了修禅的法。所以从以上的这个例子,禅子们就可以了解,不能期望从名师著作的解释公案的书籍中去求悟。真的善知识有时他会举公案来说禅,但是他绝对不会公开的解释祖师公案的密意,他一定会保留最后的密意,为参禅的人留下一个余地—将来让他亲自去体验。
    参禅的人如果不信我们所讲的这些话,而不肯真参实修,只肯意识思维,只求多闻,只求读公案去思维的话,那么这种人一百劫过去了,还是看不见佛性,所以公案在悟之前不要多读,多读公案是悟以后的事情,更不要去读那些未悟的名师所作的解释公案的书籍。     第二十四则  修定非禅。     我们分为三点来说。我们分为三点来说。    第一点:不论日常生活中的参究或者是精进禅三、精进禅七的共修,如果用数息、持咒、观想、或者观照念的起处……等等扫除妄想的离念法、无念法来修的话,这都是修定、不是参禅。即使能够连续七天离念无念,那还是修定非禅,因为这个是一念不生,这样的修法不能够产生疑念疑情。    如果起疑情而不受语言文字遮障那就是一念相续,不是离念法,也不是无念法。如果修离念法、无念法那是修定,是修定福,而不是修禅慧。因为离念、无念就没有疑情,没有疑情就永远不可能顿悟,这一种禅七打上一百次也没有因缘可以悟入。因为这个是以定为禅、非因计因,煮沙不能成饭。非因计因,是说不是这个因而把这因当做所追求的果的前因。譬如我们想吃饭,就要煮饭,锅子里面放的必须是米。如果放的是沙子,煮上一百劫,这沙子还是沙子。沙不是饭的因,米才是饭的因。所以修数息法,观照念的起处,或者持咒,这一些修法目的是要让我们心无杂念,而心无杂念,这个是修定、不是修禅。修禅必须是本身具备了定力、能够离开语言文字而做思维,必须有一个思维的作用,有一个疑情在,所以不是离念法、无念法所能得悟,离念法、无念法是定不是禅。    第二点:修定对于参禅来讲很重要,但是修定只是参禅的基础而不是参禅的方法。如果从定的方面一直深入的话,永劫不见佛性。所以在《大般涅槃经》里面说“声闻缘觉不见佛性”,也说偏重声闻法的菩萨一直精进的修持到了九地还是不见佛性,所以《大般涅槃经》里面说有“闻见佛性”,有“眼见佛性”。眼见佛性是诸佛如来见性了了,因为“定慧均等”。“十住菩萨虽见佛性犹未了了”,因为“慧多定少”。可是声闻缘觉和偏重声闻法的菩萨不见佛性。因为定多慧少—禅的知见缺乏。所以说“十住菩萨慧多定少,是故不得明见佛性,声闻缘觉定多慧少,以是因缘不见佛性。诸佛世尊定慧等故,明见佛性了了无碍。”    佛性是要眼见为凭,不是用思维揣摩体会的,因此《大般涅槃经》又讲:“复有闻见佛性。”什么叫闻见佛性?就是说“菩萨听闻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心能信受。”这叫闻见佛性。如果听闻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而心不信受,那就不叫闻见佛性。但是我们参禅人的首要就是眼见佛性。要眼见佛性就必须要去参究,参究又必须要有一个疑情。疑情的这个念相续不断。在心中虽然没有语言文字而能够去做思维的作用和观察。这个不是离念法,离念、无念就变成修定。如果修无念的法—一念不生,即使修到了第四禅乃至于修得四空定,那仍然无法明见佛性。因为定不是禅的缘故。    第三点:定修得愈好,慢心就愈重。尤其是未到地定修得愈好的话,慢心就愈重,慢心重就障碍开悟。对于真善知识的开示不能够信受。《大宝积经》卷50云:“若有乐定修相应行诸菩萨等,未曾听闻大菩萨藏微妙法门,又不听闻圣法律教,但于三摩地中生知足想,当知是人以慢力故起增上慢,我说是人不能解脱生老病死愁忧苦恼,岂得脱彼五门生死?为之沉溺流转不息。是诸众生实非解脱而复自谓我已解脱,实非离苦而复自谓出离众苦。”
    这一段经文中,世尊跟我们开示说:如果有这么一种人他喜欢修定,凡是和修定的行门相应的法他都喜欢。像这样的菩萨他没有听闻过大菩萨藏的微妙法门,也就是明心见性的微妙法;他也不听闻圣法律教,也就是世尊所开示的了义教典;他只是在三摩地的定里面就心生满足的想法。这一种人因为定好的缘故,所以生起了慢心,因为慢心的力量所以又发展成为增上慢。那么世尊说这样的人不能够解脱生老病死愁忧苦恼,哪里有办法解脱五道中的生死?他将会在生死海里面沉溺流转不息。    因为即使定的功夫能够做到坐脱立亡,还是不能够解脱,即使能够说走就走,但是走了以后到哪里去?或者去欲界天或者去色界天或者去无色界天。天福享尽依旧下堕,还是在三界之中。像这样的人没有办法了脱生死,因为“一念相应慧”尚未出生的缘故,必然要在三界六道里面不停的流转。可是这一种众生因为能够坐脱立亡的缘故,他其实不是解脱,他便说自己已经解脱;其实还没有离开三界轮回之苦,他就说自己已经出离三界轮回之苦。
    所以从世尊的这一段开示里面,我们就知道——如果有人能够动中或者静中于未到地定得自在的话,那么这样的人应该赶快除掉慢心,赶快求悟。因为未到地定愈强,慢心就会愈重,他往往一入定就是三天、五天、十天、半个月才出定,然后就会引来一大堆的人崇拜他,所以慢心就会愈来愈强。一味执着这种定的境界与功夫,就会生起慢心;这种慢心不但障碍见道,而且也会障碍初禅。所以有很多人未到地定修得很好,初禅却永远不现前。那就是说他入定的时候没有贪瞋痴慢疑,可是出定后,贪瞋痴慢疑又是样样具足,所以初禅始终不现前。    慢不但障碍开悟,也会障碍初禅的定境,所以我们千万不要以定为禅。在初禅之前我们就应该要先求见性,因为初禅以后,二禅开始全部都偏于伏断烦恼的功夫;我们知道,断除了烦恼就没有办法起念参禅,就会落入一念不生,就会落于无念之中。参禅必须要在一切的烦恼因缘之中来参究,而不是离开一切的烦恼因缘。
    《维摩诘经》云:“譬如高原陆地不生莲华,卑泾淤泥乃生此华。如是见无为法入正位者,终不复能生于佛法,烦恼泥中乃有众生起佛法耳。是故当知一切烦恼为如来种。譬如不下巨海,不得无价宝珠。如是不入烦恼大海,不能得一切智宝。”    维摩大士说:譬如在高原陆地干燥的地方,虽然位处高原,那个地方却不能够出生莲花,要在卑下淤积的湿泥之中才能够出生莲花。如果是修学断烦恼的定法的话,那这个就是高原陆地。急着要出离三界断除烦恼,那么这样修声闻法而断除烦恼入正位——也就是说证得阿罗汉果位的话,这样的人就没有办法能够出生佛法,只能够安住在声闻有余涅槃的境界里面。必须是要在烦恼污泥之中才有众生能够生起佛法。那意思是说要悟明真如佛性的话,应当要在世间生活的一切烦恼因缘里面去体会,这样才能够生起佛法,才能够明心见性。所以说不应当修离念法、不应当修无念法,因为那是断烦恼的方法,与明心见性不相应。
    接着又说:“一切烦恼是如来种”,也就是说如来要从什么出生?要从烦恼出生。因为在一切烦恼之中我们才有办法能够体证真如佛性。体证了真如佛性之后,将来就不会退入声闻缘觉法之中,将来就必定会成就佛道。所以说一切烦恼为如来种。    然后又告诉我们说:不进入大海就无法获得无价的宝珠,因此如果不入烦恼的大海里面,就无法证得一切智宝,也就是真如佛性。那就是说以定为禅,就没有办法能够明心见性,因为以定为禅的时候会落到断烦恼的方法里面去,会把一切的境缘都放下,一切的境缘来的时候都不关心,只注意除烦恼,那么这样的话与禅就不相应。
    很多的祖师及近代许多的过来人都知道:要悟明心性其实是应当在日常生活—也就是烦恼里面去参究。洗衣、烧饭是烦恼,走路上班搭公车是烦恼,上班之中办一切事情是烦恼,回家擦地板、照顾小孩是烦恼,度众生是烦恼,但是真如佛性就在这一些烦恼里面才容易悟明、才容易看见。所以“菩萨不离烦恼而证菩提”,离开了烦恼就没有办法证得真如佛性,所以千万不能够以定为禅,千万不要修离念法、无念法,应当修学思维观的功夫,不必透过语言文字就能够思维观照,寻觅真如佛性,这才是修禅的正途,修学定力只是修禅的一个基本条件而已。    还有一个现象,会将禅定和开悟混淆。我们说悟了以后会有“觉明现前”的现象,但是这“觉明现前”的现象不光是悟后有,在修定的过程中,“未到地定”成功的时候,也会出现,所以有“觉明现前”并不一定是悟,但是悟必定有“觉明现前”的现象,不容易睡得着。如果把定中的“觉明现前”当做悟,那是误会。
    关于“修定非禅”还有一个知见是有人一再强调——要悟真如佛性必须从有念到无念,要无念才能悟,所以主张要修无念的法。但这是错误的,这是修禅定不是修禅,不是中国禅宗的禅,不是祖师禅。修无念法的人,修到无念之后,他就想要从念的起处来寻找真如。用这样的方法来修禅的话,百劫过了还是没办法明心见性,因为这是修定的法,不是修禅慧的法。因为真如佛性并不是从念的起处可以找得到的,所以修定是修定、修禅是修禅,二者不相同。     第二十五则  参禅前应明三乘入道初门差别。     所谓“道”有外道内明之分别。外道是向真如佛性以外去追求,名为外道。什么是内明?这就要讲三乘内明的不同。佛法有三乘:声闻道、缘觉道、菩萨道。所谓声闻道是依照四圣谛的知见,借着八正道的方法,以四念处为指导,用七觉支的技术、方法下手来修行而得到慧解脱,能取证涅槃,称为声闻道。    有一种声闻道称为俱解脱,除了前面慧解脱所讲的知见、方法之外,兼修九次第定而证得灭受想定,这样就成为俱解脱的阿罗汉,不必待缘生死,可以自由选择入涅槃的时间。这是已经确实明白无我,已经亲证五蕴空的道理,所以也属于内明。
    第二种是缘觉道。就是修辟支佛的方法,通过因缘无常的观行、十二因缘观来破除无明,所以也称为内明;不向外去寻求,而向内心之中来探究,所以也是内明。    第三种内明是菩萨道。菩萨道是求明心见性,从无相念佛入手或从禅法入手。菩萨修行的通途是先求明心见性,然后才正式进入修行的过程。因为还没悟之前所修所学大部份是属于资粮位,在修集资粮。一般人不明白这个道理,不敢求明心见性。也因为受到误导,认为末法时代不可能明白真如,不可能眼见佛性。既然不可能,那就退而求其次,乃至其三——持名念佛、念咒、数息、观心,伏烦恼,修福,多是这样的修行。但是菩萨之所以称为菩萨,是因为自己已经觉悟,再来度人才叫做菩萨。    如果只是一味讲放下,而修无念的法、修一念不生的法,这是以定为禅,是声闻法入道初门。虽然不能说它不是菩萨道的一种,但原则上是声闻道的入道初门。如果拜佛时观身之动作或身、心的觉受,这些也是声闻法的入道初门,不离四念处观,不是菩萨道的方法。    如果从因缘观来审察身心的无常,世界的无常,或从十二因缘来审察三世身心的无常入手,这是缘觉入道初门,不是菩萨法。以声闻法与缘觉法来修的话,会成菩萨声闻或菩萨缘觉。以声闻法或缘觉法做为禅法的话,劫尽亦不能见性,因为这不是菩萨道入道初门的通途和常道,所以《大般涅槃经》说有菩萨修到九地还不见性,就是这个道理。    大乘菩萨的入道初门是以明心见性为常道,以修定、修观为辅助。到了明心见性之后再来修各种的止观禅定三昧,所以菩萨的入道初门应该修学禅法求明心见性。     第二十六则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曾经有人解释这二句,说这二句“不仅是理论,也不仅是信仰,而是一种活泼自在踏实的生活,只要练习到不因顺逆环境而产生爱或憎,就能太平无事,自由自在,所以佛法就在日常生活中。”佛法就在日常生活中,没有错;可是六祖的偈里这二句所讲的佛法是指禅,不可以用声闻法解释,不能用消除烦恼的方法来解释六祖这二句偈。    经论是语言、文字,假名为佛法。真实的佛法不是那三藏十二部经,它只是代表佛法。在大乘佛法中,真实的佛法是经、律、论里面所指示的真如佛性,那才是禅所讲的真实的佛法,叫做正法,叫做禅。如果在生活中去练习不受顺逆环境影响而产生爱憎之冲动,那是声闻人断烦恼的法门,或说那是菩萨声闻伏断烦恼的修行法门,那不是禅。那只是修禅之前所要做的前方便,不是禅,不是六祖这两句偈所说的佛法。    禅不是色、声、香、味、触、法,不是眼、耳、鼻、舌、身、意,也不是眼识、耳识……乃至意识;禅不是地、水、火、风,不是受、想、行、识,但是,禅须要在这里来寻找。    六祖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什么是世间呢?所谓世间就是四大五蕴,就是六根、六尘、六识,如果离开了这个世间,要求觉悟,就了不可得。我们要想在一念不生中,也就是无念、离念中去追求悟,更不可得。禅必须要起个疑念,在世间——也就是五蕴和十八界——六根、六尘、六识所起的万法中去体究,才有开悟的因缘。所以“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不是叫我们除烦恼,不是叫我们不起爱憎心,反而要我们在各种烦恼里面,在各种爱瞋及不爱不瞋的活动中去体会;黄龙禅师说“生缘处处”,就是这个意思。讲到这里,请问诸位上座:“您的生缘在什么处?”这就值得参究了。    五蕴、十八界就是世间,因为五蕴、十八界的存续活动必定产生无量无尽的烦恼。譬如早上醒来第一件事必须刷牙、洗脸,它本身就是烦恼。有时小孩急躁的时候,会抱怨:“刷什么牙?抹脸,上课都来不及了!”有的懒,认为何必刷牙?吃过东西不是又脏了?这是烦恼。我们规规矩矩不急躁,醒来还是刷牙、洗脸。虽然不觉得烦恼,但这件事的本身就是烦恼。刷牙、洗脸以后上厕所时,觉得人真是麻烦还得要上厕所,能够不上厕所的话,岂不更好?有的人抱怨每天要吃三餐,要买菜、洗菜、炒菜,又要洗碗筷,这些都是烦恼。我们对这些烦恼不拒不迎的话,那就会成为声闻法,因此不可以把这些烦恼摆下来。    如果对这些烦恼不拒不迎,断烦恼而得解脱,这不是禅。禅就是经里讲的“菩萨不断烦恼证菩提”,如果一个人会修行、会参禅的话,他对于烦恼不但不是不拒不迎,他反而积极的投入一切的烦恼因缘里面去,在一切烦恼的境界上去探究;因为真如不离一切的烦恼,所以经中讲“烦恼即菩提”。所以对烦恼不应当放下,不应当不迎不拒,不应当除断烦恼,反而是要投入烦恼里面去,因为真如、菩提、涅槃就在于烦恼当中。    参禅的人对烦恼不应当畏惧,应该在烦恼所产生的一切境界,一切因缘之中去运用思维观参究,千万不要不迎不拒去放下烦恼。放下一切的烦恼,在无念、离念中,想要等待智慧的出现,了不可得。以思维观来参禅,必须是一念相应,智慧才能够生出,那就是开悟、明心。悟了以后要见佛性更须要迎向一切烦恼、投入一切烦恼的境界之中去观察、寻觅;功夫若够,一念相应便见佛性。    如果离开了思维观,定力散失的话就无法见性。如果离开了烦恼就没办法开悟,就没办法见性,所以《大集经》卷12中说:“若烦恼中见菩提者,是名如见,若离烦恼见菩提者即是倒见。”那就是说:在烦恼中见真如、佛性的话,这个见才是如,才是如理作意的见,才是如法的见;如果离开了烦恼而见到菩提的话,这叫做倒见,这个“见”错了。所以对烦恼不可不迎不拒去放下,而应该投入烦恼之中来参究。如果离开烦恼见菩提的话,往往是以离念、无念的灵明觉了当做真如,《大集经》说这个叫做倒见,不是如见。    厌离烦恼境缘就不能明心见性,所以《大集经》卷15里又说:“厌恶烦恼是为魔业”。对菩萨来讲,厌恶烦恼就是魔业,因为菩萨入道初门就是要明心见性,明心见性就是在烦恼所生的各种活动中去探究,因此厌恶烦恼就是魔业。六祖讲“烦恼暗宅中,常须生慧日”就是这个道理。有的人听我讲过这个道理之后,就已经先明心了。这位师姊让她先生先参加禅三,但先生还没参加禅三,她已经先明心了。在什么时候明心?在做家事的时候,她突然一念相应:“啊!原来这就是真如。”    做家务事就是烦恼,如果厌恶这个烦恼就会落入声闻法,想要把烦恼放下,把这些家事尽量不管,尽量丢掉,那就没办法悟了。所以心不要去攀缘一切法,不要去跑码头逛道场,但是要在我们四大五蕴所生的一切烦恼中:譬如穿衣、吃饭、办公、上下班都是烦恼,就在这些烦恼里面要去探究它,专心用思维观的方法在一切烦恼里面去探究。所以“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就是要我们在世间的各种烦恼的因缘里面去探究它,千万不可远离这些烦恼因缘。     第二十七则  离心意识参。     “离心意识参”,有的善知识讲,有的善知识不讲。今天要向大家说明离心意识参的意思。要明白“离心意识参”之前,首先要清楚“心、意、识”是什么?经中常说“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可是有时候又说妄心。我们世间人也常问:“心到底是哪个?头脑是心?或者心脏是心?”在禅法里面讲识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六种识。为什么叫识?因为能分别的关系所以叫识。意就是恒审思量的心,不停的在观察叫意,不停的攀缘,不停的执取叫作意。意与识合并起来叫做心,是众生的心─相续无尽直到老死的妄心,不是唯识所说的阿赖耶识,阿赖耶识是真心。    有人开示说:“禅不是在所知的境方面用功,却在能知的心方面用功。”此种说法也是落到心意识中去了,所知的境是妄,能知的心也是妄,自古以来,学禅教禅的人,犯此过错者比比皆是,所以祖师告诉我们要离心、意、识参,这句话非常好;可是就有许多知识错解祖师这句话的意思,便叫人家要无念、要离念,因为要离开心、意、识嘛!但是这样的说法是错了,他落到顽空的一边去了。
    参寻真心本性应该要往“离开心、意、识”的方向去参寻,而参究的过程必须要应用心、意、识来参。所以离心、意、识参的意思是说:参寻的方向不要往心、意、识里面钻,方向要离,而不是叫我们把心、意、识放下来。心、意、识放下来就是无念,就是离念,就是无心。无心、无念,就无法明心见性。离念,或者说把心、意、识放下来,离开心、意、识,那就成为无心,成为一念不生,就无法生起疑情。    我们把心、意、识放下了,心、意、识不动了,那是谁在参禅呢?是谁能够参禅呢?所以有人来问我:“有大师开示:‘明心就无心,无心才能见性。’    这种说法与你这儿讲的相反,到底谁对?谁错?”我说:“我们不说谁对谁错,我们只是把禅法解释清楚,帮助参禅的人不要走错路。”    我们刚开始参禅,想要明心的话,必须要先除掉妄想心,没有妄想心的时候那就没有语言、文字、形象而成为定心,这个定心又叫做灵明觉了,这个定心仍然能够分别,它不是真心。为什么说它能够分别?譬如我们一念不生的时候,没有语言、文字的时候,我们看张三来了,心里面不必起一个“张三”的名字,我们就知道那是张三。李四来了,我们知道这是李四,这就是分别。我们心里虽然没有语言、文字,灯熄灭了我们知道灯熄了,知道黑暗;灯重新打开的时候我们知道灯开了,光明了,我们心里没有“灯开了,光明了”这些语言、文字;但是却明明白白、清清楚楚,这是定心─它仍然能分别;能分别就不是真如,不是真心。但是我们想要明白真心,却必须要依赖这个定心,要以这个定心来做为工具,这样才能明心,所以无心不能明心。    如果一念不生持续不断,时间久了就会变成无心,无心就会进入“未到地定”,心暗而无觉知。定浅的话,入定一个小时、三个小时不等,定深的话一入定十几天,在定中不觉不知。无观慧的缘故,所以不能明心,所以无心不能明心。    如果在一念不生中而生起观照、审察的智慧,就成为一念相续,或叫做净念相继,这不是无心。一念相续就是有定有观、止观均等;有定有观的缘故,所以能够离开语言、文字来参究,这个就是我们在《无相念佛》书里面讲的思维观、直观。有定、有观才能明心,所以无心不能明心。    至于明心之后也不是无心,明心以后是真心现前。在悟后的一段过程里面没有妄想心,也不断妄心。妄想心是透过语言文字去攀缘色尘、声尘等六根、十八界的觉受叫妄想心。妄心是说它不是真如─譬如我们刚刚讲的定心。定心虽然是定,仍然是妄心,因为它不是真如。在悟的状态里面虽然没有妄想,却不断妄心;以妄心在观照真如,这个时候称为理一心。因此这个时候是真心妄心同时并存;一切有情众生从无始劫以来一直是真妄和合,犹如难兄难弟不分彼此。    这时候,悟了也不是无心。我们有累之身─五蕴在世间活动,没有办法离开一切的事情、因缘和境界,所以必须要伴随真心而有妄心。如果悟了之后只有真心而没有妄心─妄心就断灭的话,那么这个人就入涅槃,无法常住于世间。所以悟后没有入涅槃之前,仍然是妄心伴随着真心;所以也不是无心。    修学三昧须要定心伴随真心来修学,因此悟后起修的人,修学三昧也不离真心与定心来修学,这定心的本身也是妄心,所以悟后不是无心。悟后度众说法的时候,真心在运作,也要有分别心来运作,分别心就是意识的心、观察分别的心、灵明觉了的心,这属于分别心,这是妄心;所以悟了以后讲经说法也不是无心,而是妄心伴随着真心,所以明心以后不是无心。    明心的人功夫够的话,能觉真心的话,就有希望看见佛性,如果不觉真心,是所悟不真;如果能觉真心而落于片段,是悟不透彻。如果定力不够,虽然他能生起观慧来运作,但是仍然不能觉,于理无知就不能见性;必须是能觉真心,不离定心的分别作用,才能够精研深究;在一念相应的时候便能眼见佛性。在明心以后参究佛性的过程中也不是无心,与佛性一念相应的时候也不是无心,所以无心不能见性。
    祖师所谓“于事无心”,是应对一切事的时候,心不执着这件事情对自己有利益、或者是有损害。事情来了只是去做;事情还没有来,不预先去设想,事情过了不再去回忆,不起妄想心。因为一切的事情都和真实的我─“真如”不相干。    所谓“于心无事”是心无挂碍。心里面没有什么事情可以牵挂,因此凡事不豫不立;事来则应,应而没有执着、没有烦恼,依旧是真心常住而不是无心。祖师说:“莫道无心便是禅,无心犹隔万重山。”所以明心以后不是无心,无心也不能明心,无心就不能见性;如果是无心才能明心的话,那么无心的时候是谁明心呢?如果“明心就无心,无心才能见性”的话,那么无心的时候是谁见性呢?所以我说无心不能明心,无心不能见性,无心也不能破牢关。    例如有一个公案:大颠宝通禅师悟前参石头希迁和尚,石头问:“那个是汝心?”大颠宝通回答:“见言语者是。”石头便大喝一声,将他赶出去。十天以后大颠宝通又上来问“前者既不是,除此外何者是心?”石头曰:“除却扬眉瞬目,将心来。”宝通回答说:“无心可将来。”石头曰:“原来有心、何言无心?无心尽同谤。”宝通言下大悟。    这意思是说大颠宝通禅师悟前去参石头希迁,石头问他:“那个是你的心呢?”因为参禅目的就是要明白真心本性。要见本性之前先要明心,不明心而说见性,就会落入妄觉里面去,所以要先问心。石头就问:“哪个是你的真心哪?”大颠宝通就回答:“现在我正在说话的这个心就是。”石头希迁和尚就大喝一声,把他赶出去,因为这是妄心。十天以后,大颠宝通又上来问:“我十天前所讲的那个心既然不是,除了这个以外到底哪一个是心呢?”石头希迁就讲了:“你不要在那边挑眉毛眨眼睛了,你把你的心拿来我看。”大颠宝通讲:“我没有个心可以拿来给你看哪!并没有一个心嘛!是空嘛!”石头希迁就骂他:“本来就有个心,怎么可以说没有心。讲无心的人,那全部都是在毁谤佛法。”大颠宝通言下大悟,明白真如了,所以是有心,不是无心。    悟前要有个妄心来寻觅真心,悟后还得要真心妄心和合运作,因此克勤圆悟大师说:“此事虽无拣择,到这里却要具眼拣择。”拣择就是分别。我们如果离开“心意识”,就不能分别,不能分别就不能参究,不能分别的时候是谁悟得无分别心呢?所以要有分别的心。    一切的有情众生从无始劫来,一直都是真心与妄心混合在一起生活。真如真心是无分别心,但是要找寻这个无分别心却必须要有个分别心,所以圆悟大师讲:“这个事情虽然它是无分别的,可是到了这个地步,却得要有眼睛来分别、筛选、选择。”参禅的时候“心、意、识”固然是妄,但是心意识这个妄心却不能不要;没有了心意识这个妄心的作用,就无法开悟。因此,参究的时候,我们参寻的方向应该要远离心意识,但是参究的过程必须要用心意识做为工具来参究。没有心意识这个工具,我们就无法参究真如佛性、我们就无法参寻无分别心;无分别时如何可能“具眼拣择”呢?    接着我们来说“理、事”的无分别。无分别心指的是悟后的事,无分别心是指一切有情众生的真如本心,它本身不做任何的分别,它没有喜怒哀乐,不分美丑善恶,它没有是非可言,这是理上的无分别。但是在事相上就必须要有分别,不可以将蛇、鼠、虎、狼当做人来看待。    还没有证得无分别心之前必须要有分别心才能够辨别真假知识,才能够辨别修行法门及其次第。观察有情众生的根器也需要分别心。所以还没有悟之前就把无分别挂在嘴上,并且在修行的过程里面,只是一直往无妄想的方向一直深入,而不起一个分别心来寻觅无分别心,这种人呢!称之为猪牛不分,是愚痴的人。所以“离心意识参”的意思不是保持在无念的状态,不是叫我们离开心意识,不是把心意识丢掉,而是参寻的方向要离开心意识,不是往心意识里去寻找。但是参禅的过程中,心意识是我们的工具。    譬如我们要盖一栋房子,必须要有锯子、锤子、铁钉才能够把它钉起来。没有了工具要如何去盖房子呢?心意识虽然是妄,但它是我们参禅的工具,所以不能误会祖师的意思而把心意识放下来,放下心意识就变成无念、离念的方法。以无念法、离念法来修禅的话,就会以一念不生为禅法,就会以定为禅,这是错误的知见。如果我们跟他解释以后,他还不能改变的话,那这个人就是与禅无缘。
    参禅必须要有分别心,分别心就是以心意识来分别找寻。无分别心的本身既然是无分别,我们如何叫他找寻无分别心呢?譬如眼睛不能看见它自己,眼睛要看眼睛必须透过镜子,要找寻无分别心必须透过心意识来找寻,所以心意识固然是分别心,固然是妄心,但是我们找寻无分别心必须用心意识,不能把它丢掉,如果心不起分别的话,就不可能找得到无分别心。    每一个人在参禅的过程之中,其实是每天都有法身慧命出生的因缘,这些因缘随处可得,随时存在。如果我们落在一念不生、离念无念的无分别状态里面的话,我们就没有办法找寻到无分别心;因为我们的心没有在找寻、没有在辨别,所以无分别就没有办法悟入。如果在动态的定中能够起分别作意,那么我们可以说每一个人法身慧命出现的因缘是随处可得。所以参寻的方向应该要离开心意识,参究的过程却必须要用心意识来参究,因为心意识是我们参禅的工具,所以不能丢下它。      第二十八则  不可在光影门头认识神。     我们第二十七则说参禅不可以离开心意识,我们也讲过六根门头好修行、或者六根门头好参禅,然后有的人听了就误会了,就会把这个能见、能闻、能觉、能知的神识认作是“我”,因为在六根里面运作的就是它嘛!聪明伶俐的人把这个能听能知的一念心当做是真如,因为它无形无色,与了义经所说的无形无色符合,然后就会自己用了义经来印证自己所认知的能知能听的一念心做为真如,自己印证为开悟,却不知道这能知能听的一念心它是剎那生灭。    又譬如有人主持禅七,教人先数息、再参话头及放下。参到没有昏沉及妄想之后就放下,“保持当前这一念,清楚明白,常照常寂。”认为保持“这无念的心,就是菩提心”,又解释“什么是菩提心?清清楚楚、了了分明的这一念灵觉心即是。”殊不知这个心也是识神,不离觉观;有觉知者即是识神,不是真觉。《圆觉经》云:“如汤销冰,无别有冰知冰销者。存我觉我亦复如是。”清清楚楚、了了分明的这一念灵觉心即是存我觉我,此是识神,不离一切光影门头。虽离垢秽之一边,而落于清净另一边,真如不落两边,故此亦是识神。    凡是得到识无边处定的人,就知道这能听能知的心,这一念灵觉之心―这个神识,过去无量无数;现在当下这一个能知能听的一念心这个识广大无边、也是无量无数;而未来的这个识也仍然是无量无数无穷无尽。它要到何时灭尽呢?要到我们五蕴散坏之后,那么它就消灭了。凡夫不知道这个道理,他也没有证得识无边处定,不明了,就把这个剎那生灭的神识,认作不生不灭的真心。    这个神识的生灭非常快,我们天花板这盏灯是六十周,换句话说,它是在一秒钟之内明暗六十次,速度很快,所以我们发觉不到它在闪烁。如果我们把发电机的速度放慢下来到四十周,每一秒钟转四十次或者更慢─每一秒钟转二十次的时候,我们眼睛就感觉到这盏灯的光在闪烁,但是加速到了五十几转、六十转以后,其实它仍然在闪烁,只是闪烁的频率很快,我们的眼睛发觉不到它在闪烁,我们就会以为它一直都是常明而不暗,其实不然。这一念灵觉的心识也是一样,它的速度比灯光的一秒钟六十次的生灭还要快,所以我们感觉不到它的生灭,就以为这个能知能听的这一念心或无念的灵觉心是真心、是不生不灭。其实它生灭非常的迅速,后识紧接着前识上来,只是凡夫定力不够,感觉不到,所以就以为它不生不灭。等到一口气出不来的时候,两腿一伸,走了的时候才觉得奇怪!我这个了了分明一念灵觉的心,怎么越来越昏沉了?怎么不能作主了?所以,以这个妄识做为真如的时候,就必定会将妄觉当做真觉,然后就会把“感觉的性”当做是佛性,从此他就以宗师自居,再也不肯见人去求取印证了。
    有的人,他是找不到真的知识,所以被这种假知识恭喜印证为开悟见性。因有个错误的印证在先,如果遇到真知识来勘验时发觉错了,跟他说:“你这个不是,我不能跟你印证。”然后呢!这个人可能会记恨在心,就会说:“这个知识是刁难人、强移换人,明明我是真的,你拿一个‘假’字来跟我换。”那么这样的人是慢心深重,这样的人永远无法得到真知识。到舍报的时候才知道不是,那个时候想要开口叫真的知识来却为时已晚,因为已经开不得口了。    牛头慧忠禅师,就曾经感叹的说:“苦哉!吾宗丧矣!若以见闻觉知是佛性者,净名不应云:‘法离见闻觉知。若行见闻觉知,是则见闻觉知,非求法也。’”凡是在禅七或者自修的过程当中,心里面自问自答,用意识思维,而没有思维观功夫的人,大部份是神识的作用。如果聪明多闻广阅了义经典,然后用意识思维的人,大多数难免会把神识当作是真如,如果能够悟入的话就会成为解悟。因此不能听说六根门头好参禅,就把这光影门头、能知能听的心当做真如。不可以听我们说参禅不可以离心意识,然后就把意识当做真如。须有思维观的功夫,参到一念相应慧现前,才能悟得真如。真如不在知与不知两边之中,而又不离知与不知,禅子务须真参实修才好。     第二十九则  不可将心待悟,亦不可做无事会。     看话头的时候如果没有疑情的话,那就不可能开悟,看到后来就会入定去了。如果是不会看话头,而把话头拿来念,自卖自买、自问自答,用意识来思维的话,这个叫做“想”,不是参。只能想而不能参,表示心很粗糙。心粗糙的缘故,要悟入就不容易,除非有善知识帮忙。     没有这个功夫的人听不懂,就会以为离开语言、文字、妄想、声音、形象、符号那就是一念不生,就误以为一念不生才能开悟,就在那边保持离念、无念的状态等着开悟了,这叫做将心待悟。将心待悟的时候就表示没有了疑情,没有了拣择分别的作用,这样就无法开悟。     有的人听说不可以将心待悟,他就不等待开悟了,结果就坐在那里当一个无事人,那就舍除掉一切的念,就落入澄澄湛湛的境界里面成为一念不生。这种境界在禅门里面称之为“冷水泡石头、寒灰枯木、古庙香炉”,这就是入了修定的境界里面去了。像这样来修禅,永远也不能够一念相应。修禅的人误会了,用这种方法,以定为禅一直深入的结果,将来可能在未到定中,也可能在初禅之中出现了“虚空粉碎”或者“大地落沉”的境界的时候,他就以为这个就是开悟。但是这个不是禅,也不是悟。禅——须是要用思维观,不动着语言文字而有疑情、思维、拣择、分别、观照的作用。如果没有疑情、思维、拣择、分别、观照的作用,就成为一念不生落入澄澄湛湛的觉知里面。如果把这一种觉受、觉知舍掉的话,就会进入深的未到地定里面去,在定中暗无觉知,等他出定之后他就会误会,以为刚才是进入了见山不是山的层次。其实不是,是入定了。       我们常说,必须要有参话头的功夫,然后再加上他懂得思维观的方法,那这个人参禅有分;不具备这个功夫就没有办法来参禅。如果有这个功夫的话,不要认识神为真如,也不要落在待悟之心里面去,也不做无事会,时时保持照顾疑情,时时刻刻提起话头疑情去拣择、分别、观照,那么!我们说这个人迟早必定会开悟。     第三十则 不可死守坐禅怕做事。     不论平时自己参究或者是精进共修期间,譬如禅三、禅七都不可以死守着坐禅当做是精进。禅不是修定,禅在一切的境缘之中,不一定在打坐之中。如果是修数息、观想、持咒、止观,这一些是修定,修定的时候适宜用七支坐法。所以在数息七之中,有的道场规定前四天或者前五天,乃至说全部七天要盘腿,这个是修定的方法,是定法正修,所以无可厚非。如果参禅也这样的话,那就有过失了,因为禅不是定,参禅与修禅定不同。    自古以来祖师们常常说:“念佛不在嘴,参禅不在腿。”我们应当要深思这两句话。嘴巴里头喃喃有词,一天到晚唱着“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蛮好听的,但是心里面却在想:“今天下雨欸!我去参加念佛会做什么?太劳累了吧!不如在家里看电视……”可是嘴巴还在唱佛号,心里却想到电视情节去了。然后又联想着:“……看电视的时候买一包零食,泡泡茶也不错……”阿弥陀佛呀!远在西天,不在眼前,更不在心田。只有嘴巴好象录音机一样不停的像循环带在放着佛号,心里面没有在想佛。所以呢!念佛应当是在心里面想佛,那才叫念佛。所以念佛不在嘴巴念,而是在心里想念,心心念念想着佛,叫做“念佛”,不是嘴巴在那边称诵佛名称为念佛。    参禅也是一样,如果是数息七,七天都在打坐,那是正确的。修定而想证入定境,本来就是坐中容易修。如果是参禅、是禅七的话,那就不应该大部份的时间在打坐,应该是动中参的时间比坐中参的时间多才对,因为参禅不是为了练腿和摄心。要打坐,盘腿比较好;因为有盘腿的功夫身体就不容意晃动,心容易定下来。可是参禅不是叫我们把心保持不动、一念不生,参禅必须要我们这个心不停的起疑情、观察、分别、拣择。而分别、观察、拣择在动中容易相应。所以呢!参禅应当是动中容易参,静中反而不容易相应,所以说参禅不在腿。    怀让大师云:“道由心生,岂在坐也。”所以马祖道一禅师没有遇到怀让大师之前,一天到晚打坐,想要求悟。怀让大师问他:“你在这里做什么?”他说:“我要做佛。”然后怀让大师就拿了块砖头,在他眼前磨磨磨……。马祖大师看了觉得奇怪,就说:“大师!你在这里磨砖头做什么?”他说:“我要把这个砖头磨成一面镜子。”马祖道一觉得奇怪:“砖头怎么可能磨成镜子呢?它是砖头,又不是铜铁。”怀让大师就讲了:“道是从心而生,不是在坐上面可以生道。”要成佛必须是参禅而不是修定、数息、观静,所以禅七之中不应该死守着坐禅。    禅七之中也不需要规定盘腿,所以我们的禅三坐姿可以说是五花八门。有人单盘坐,有人双盘坐,但是我都事先声明这是你自愿自挨,不是我要求你的。所以有的人散盘坐,有的人是跨鹤坐,有的天神坐、有的观音如意坐、还有的抱腿坐、还有的人干脆抱着蒲团坐、有的人干脆趴在垫子上面不动;只要你不妨碍邻座的人,怎么坐都可以。    即使是这样不拘方式的坐,我们禅三也不过就坐那么一天,其它两天都在动中。为什么要坐这一天呢?为的是方便小参,以了解大家的状况。所以参禅不在腿,参禅也不在坐,因为动中的因缘多,而静坐中因缘却很少。    有道的禅师随时随地把握一切的境界和因缘,在行、住、坐、卧、饮食、工作之中引导一切的禅子们。他观察一切禅子们的因缘,有时候说转语,有的时候使用机锋,有的时候用话语当机锋,有的时候来个向上全提,所以不仅仅是在打坐之中而已。    我们平常参禅自修的时候也不可以死守着坐禅。许多人有错误的观念―认为看话头应当坐下来看,认为参话头应当坐下来参,但是这个知见是错误的;因为看话头的功夫就是在动中特别好锻炼,静中反而不容易锻炼。参话头也是在动中的因缘特别好,坐中之因缘特别的差。所以不应当死守着坐禅,否则的话,要开悟、要见佛性就很困难。    有的人开始参禅以后就怕做事情,希望谁都不要来打扰我,好让我专心的去参禅,但是我们说他错了;因为禅机处处都有、时时都有,随时随地都有出生法身慧命的因缘,所以参禅的人不应当推卸对于家庭、社会应尽的责任。在我们履行对于社会、家人的责任的那一些境界因缘之中,悟的因缘特别的多。而打坐之中悟入的因缘非常少,所以我们不但不应当死守着坐禅怕做事,反而要颠倒过来积极的投入一切应该做的事情里面。在我们做一切事情的每一个当下去参究,这样才容易悟入。    但是在进入参究的过程之前,应该先要尽量在动中去看话头,因为看话头的功夫没有做好的话,明心之后要见佛性非常困难,所以在动中参禅之前,先要经历一段看话头的时间。    “看话头”―我们要在这里再稍微补充一下,因为下一次禅三只剩下一个多月,还有些人话头不是看得很好。看话头不但应在打坐的时候看,更要在动中去看,用我们的眼睛去看。    对于某些不能把看话头功夫做得很好的人,我们在此额外补充一些方便善巧法门:我们的眼睛不停的在移动视线,我们眼睛所看的对象不停的在换,眼睛一动就是一个话头。从一个点换到另外一个点的时候,另外的一个点上面就是话头,把眼睛所看的任何一个点跟我们所看的话头连在一起。因为我们的眼睛不停的在转动,不停的在换我们所看的点,所以我们所看的话头也不停的被提起来;这样去锻炼,话头就会常常在,看话头功夫就会愈来愈好。至于能长时间看住话头的人,则不必理会此种方便善巧法门,仍依原来方法用功即可。    看到后来话头好象是有一小团、有一点一样。我们说“好象”,并不是真的有一点、一团,而是说你感觉到话头是真实的一种存在,在我们心里面存在,在我们眼睛所看到的地方存在,很具体的感觉到它一直存在。到了这个地步,明心之后参究佛性的时候,答案一出现,马上就会一念相应,就会看得见佛性,这个功夫若没做好,悟了还是看不见佛性。所以参话头之前先要看话头,这个功夫必须要先做好,然后才开始参究。第二章  参禅的正修行E     第三十一则 不可揣摩悟境。
    悟的境界不可思不可议,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悟的境界可以说、可以听,但是说出来的已经不是悟境了。别人说的是别人的事情,自己没有悟入的话,听人家讲悟的境界,也没有办法、没有能力去辨别是真是假,更何况是用思维揣摩想象呢?思维揣摩悟境只是在浪费我们的生命光阴而已。    揣摩悟境还会有不良的现象,那就是会变成倒果为因和以定为禅。倒果为因是说一个尚未悟的人,当他阅读了解祖师的开示:“悟了以后那个真如是不分别,真如是无分别心。”之后,他就会把无分别的境界做为追求的目标。然后就把自己的妄想、杂念舍掉,渐渐的变成一念不生的状态。    从此以后,凡是有人说到禅法应当如何如何的时候,他就会讲:“你不要在那边起分别心啦!因为禅是无分别嘛!起分别心就不相应、就错了。”然后又会讲:“不要去分别这个法好、那个法不好,也不要分别这个法对、那个法错,因为禅是无分别嘛!”然后也会告诉别人:“度众生要一视同仁,因为法无分别,所以不能分别说这个人根性好、教他高层次的法门。这个人根性不好,教他低层次的法门,这样分别就错了。”    这一种人会每天把心保持在无分别的状态里面,以悟后的现象做为禅法来修行,这叫做倒果为因。他以果地的无分别,真如的无分别现象做为修禅的方法,所以就会落到一念不生,落到离念无念之中。接下来又会把悟的现象当作是禅法。所以祖师的公案里面显示出来,很多祖师悟后或者擎拳竖拂,或者打一掌,或者从东过西而立,那他就把这些现象当做是禅法。其实对悟的人来讲那样是对的,但是未悟的人,学着依样画葫芦就错了。有一句俗语说:“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悟的人是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不悟的人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所以不可揣摩悟境。    没有悟之前要做的事情,是舍离对五欲的贪着,对名声、色身五蕴的贪着,专心的把功夫做好,运用思维观,把握每一个当下、每一个因缘去参究,不要浪费一分一秒去思维悟后的境界,如果是用揣摩思维来体会悟后的境界,到后来就会以定为禅。因为悟的境界是真如无分别心,所以我们就误以为心不可起分别,那就会落到一念不生里面去,那就会以为心不动就是真如,就会以为心不分别就是真如,然后就会把世间各种可能衍生妄想、妄念的各种事情都舍离掉,那就变成以声闻法的消除烦恼、放下等方法来修行,最后就变成离念而无念,然后就成为定的现象、进入定境去了,要悟得真如佛性就非常的困难,所以千万不要去思维揣摩悟的境界。     第三十二则 定境非悟。     心灵无念不是悟,不论心灵无念是保持五分钟、五小时、五天、五个月、五年,乃至五十年、五百年,那都不是悟,都是定。澄澄湛湛、光音无限,这种境界很多人很喜欢,但是这些都是定。内外统一、身心统一、时空统一也是定,乃至于虚空粉碎、大地落沉也是定,这两种境界还在初禅的境界里面,是有觉有观三昧(在比较浅的未到定中也可能出现),是定境不是开悟,不是禅悟。证得这种境界虽然能够改变修行人的心境,但是不能够出生解脱的智慧,因为没有“一念相应慧”的缘故。    也许有人要抗议说:“有大师讲虚空粉碎是开悟,为什么你说不是?虚云老和尚的偈里面也讲虚空粉碎,为什么你说不是?”所以我们要在这里加以解释一下:    虚云老和尚的定非常之好,但是他三十一岁开始参禅,一直到五十六岁才开悟,他悟的缘故是因为在斋堂里面行堂的法师跟他倒开水的时候,他参到忘了外境,没有注意到人家要为他倒开水。这位行堂的师父大概觉得他太傲慢了,居然不把茶杯稍为凑过来,动也不动,就有意无意的用开水烫到他的手。这一烫,他从见山不是山的过程里面被刺激出来了,这手一抖,杯子落了地,“铿”一声悟了。所以他有一首开悟偈讲:“杯子扑落地,响声明历历,虚空粉碎也,狂心当下息。”他这首偈里面的虚空粉碎不是初禅境界的那个虚空粉碎,而是说明真如与虚空完全不相干。    有很多人不觉得虚空重要,但是虚空其实很重要。如果没有虚空,一切有情众生不能活动;如果没有虚空,我们杯子不能装水;我们这个地方也没有办法做各种的活动。这手指头要动一下都动不了,所以虚空很重要。但是虚空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有物质的活动,不管是水、火、风或者具体的东西,这些物质的活动都需要虚空。而真如─它是一个空性,它根本不需要虚空,所以从真如来看,虚空的存在没有丝毫的意义。所以当他悟了真如以后,他讲“虚空粉碎也”是这个意思啊!为什么?真如不是物质,真如也不是神识,他没有来也没有去,真如住于五蕴之身所以跟着五蕴有来有去。所以十方宇宙不管是几千万亿光年的距离,一念就到,因为它不是物质、色相的缘故,不受虚空的限制,所以讲虚空粉碎也。    此外,我们从别的观点也可以证实虚云老和尚这个虚空粉碎不是初禅境界那个虚空粉碎。虚云老和尚的年谱记载他在三十一岁开始参禅之前已经有四禅的定力和色阴尽的现象。在悟前他有两件事情是佛门的弟子们众所皆知的。
    第一件事情是他有一次不慎落水,又不会游泳,而在水中漂流一日一夜,但是没有淹死。有哪一位不会游泳的人落水昏迷了一日一夜而能够没有淹死的呢?这个就是因为他有四禅的功夫。修学禅定的功夫到了四禅前、三禅后的中间定的时候,就可以息脉俱断,呼吸也停了,心跳也停了。而他有四禅的功夫,所以落水后立刻进入四禅息脉俱断,随水漂流。然后被一个打渔的捞上来,摸摸他心头还有一点温度,就以为他是昏过去了,帮他急救。而其实他是入定了,然后醒过来了。找了附近寺院的比丘来,刚好认识,一看到他便说:“原来是德清师啊!”他落水一日夜没有淹死,这是四禅的功夫。    另一件事情是他在暗夜之中可以见到任何人,黑夜阻挡不了他,墙壁阻挡不了他,他可以看得见。有一次─那是他第一次可以隔墙见人,他是看见他们寺院的一个香灯师正在小便,然后第二天他就问他:“你昨天晚上某个时辰是不是在那个地方小便?”那香灯师以为说我在这里小便人家都不知道,结果被他看到了。“你怎么知道?”他说:“我正在打坐时看见了。”那么读过《楞严经》的人,当他读到色阴尽的境界时就知道这是什么功夫了。从虚云和尚年谱中,我们知道虚云老和尚有这两种这么深妙的功夫,他不可能把粗浅的初禅里面的虚空粉碎的境界拿来形容悟境。所以他讲的虚空粉碎不是初禅中的虚空粉碎,这点我们大家应当要明白。    此外一般人体验虚空粉碎的境界现前,是在无觉有观三昧之前,这个境界现前的时候有觉有观,还没有超过初禅;而真如虽然能够具备觉观的性用,但是真如非觉非观,所以初禅中的虚空粉碎境界不是开悟。此外虚空粉碎、大地落沉、身心统一、内外统一、时空统一都属于定的境界,而真如不是境界,真如不住于境界,所以这些都不是悟。真悟得本的人当他看到我们这本书印出来的时候这样讲,他必定会击掌印证我。后来的人不知道虚云和尚偈中的虚空粉碎的真义,就虚妄的把修定、数息、修观所得的虚空粉碎、身心统一或者大地落沉等定境当作是开悟。    我们修禅、学禅的人务必要很谨慎分别,因为自古以来,从佛陀住世的时候开始,一直到虚云和尚之前,没有任何人讲虚空粉碎是开悟,而虚云和尚偈中的虚空粉碎也不是初禅里面的虚空粉碎,只是形容虚空和真如不相干的意思、虚空的存在对真如没有意义而已。近代的人未亲证开悟及虚空粉碎境界,就以为虚空粉碎才是开悟,所以我个人初悟的时候,写的见道报告里面就有这么一句话:“自知非是开悟,疑是见性。”那就是在悟前被这种错误的知见所误导,所以就以为必须有虚空粉碎的现象现前才是悟。一直到后来体验过初禅里面的虚空粉碎和大地落沉的境界以后,才确定“虚空粉碎是悟”的说法是错了。所以用虚空粉碎的现象和过程来印证一个人是不是开悟,这是一种误会。    那么还有更离谱的是把心灵无念当作是开悟,所以就讲保持无念一小时以上就是证悟,禅子们不明白、不知道,就会把修定当作是开悟,将来不免会大妄语,就会未证言证,未得谓得,难逃地狱果报,实在值得我们怜愍。这便是误解六祖无念为宗的意思。    真心无念,妄心有念。真心非觉非观,觉知无念就是妄心。真心没有境界可以安住,它不住任何境界。如果住于无念之境那就是定心,定心是神识,还在六识之内。所以心灵无念不同于真如无念,如果以心灵无念为悟而不肯见人勘验真实的话,等到舍报的时候才知道错了,那个时候悔之已晚。要找善知识来开示已经来不及了,参禅人务必要小心。    此外觉受不是悟,譬如法喜充满、澄澄湛湛、光音无限、虚空粉碎、大地落沉、灵明觉了,这些都是觉观具足,都没有超越初禅地,都是定境,所以包括身心统一、内外统一、时空统一在内都是定,都不离知;知就是妄,不是真如。南泉普愿禅师云:“道不属知与不知,知是妄觉,不知是无记。”所以凡是有觉有观、有境可受可住,都不是真如。这件事情真的是很难,难倒一切依教生解和以定为禅的大师。如果真实悟得本心的时候又不免会哑然失笑,直心就是了嘛!那里来这许多枝节葛藤在那边作怪呢?所以禅子们应当要知道一切的知觉不离五蕴,所以具足知、觉、境、受的定境以及一念不生的定境都不是真如,但是想要寻觅真如却不可以舍去五蕴以及五蕴的知、觉、境、受而求。     第三十三则  感应非悟。     一般打坐参禅的很容易有感应,因为会出现定境。因为打坐时以定为禅的缘故,修离念法、无念法的缘故,定境现前,就容易见到有佛来或者有光明;或者闻到特殊的香味、听到特殊的声音,或者看到一种特殊的境界,乃至体验到轻安轻凉等等,但是这都不是悟。    我们参禅的人要记得一句话,禅宗祖师常常讲:“佛来佛斩,魔来魔斩。”    因为佛菩萨很清楚:参禅就是要靠你自己去参究,自己去体验,然后自己肯定、承当,他不可能来跟你感应的。如果我们参究的时候有佛菩萨来跟你慰勉感应的话,那你就骂它:“你这个菩萨怎么这么笨啊!你这是什么佛啊!我正在参禅,你来看我做什么?”然后你就问他:“你究竟是那个鬼还是那个神啊!”这样一问他就消失掉了。以前有一位禅师参禅时常常感应到文殊师利菩萨,但是后来他有知见了,就不想再看见,他知道参禅时不能被这些境相牵着转。那个时候他当饭头(典座),所以当他正在舀水的时候,文殊师利菩萨的形像在水里面出现,他拿起水瓢子就打。当他正在煮饭的时候,饭锅的锅盖掀起来,文殊师利菩萨又在米饭里面出现,他拿起饭匙就打。这样子打了三天,那个像才不见了,后来他也悟了。所以感应不是开悟,感应是感应。所以凡是未落于定境而参禅的时候,有佛菩萨来指导或感应都是假的。所以我们心里面也不可以希望佛菩萨来跟我们开示或者求佛菩萨跟我们说破。佛菩萨来跟你说了,说了是他的、不是你的,所以不能够希望佛菩萨为我们指点。也不能够去求已经悟的人为我们说破,因此自己要安下心来老老实实的去参究。但对于念佛求感应的人和修观行的人来讲,感应则是很好的。     第三十四则  鬼神示境非悟。
    鬼神能够化作各种境界示现。我们参禅人要明白:不是自己一念相应的智慧就不是悟。在参禅的过程中,有时候鬼神也会示现一些境界给我们看,有时是我们自己不小心离开了禅法、落到定法里面去。鬼神示现的境界,有时是让我们觉得很喜欢的境界,譬如说天然美景、或者天空的景象、或者让我们听到某一种很殊胜奇妙的音乐、或者让我们身体感觉一种很美妙的觉受。如果这些境界出现的时候,我们不执着它,知道它是虚幻的,仍然在禅法用功时,他发觉不能吸引我们,就会换个方式,改用恶劣的境界,让我们看见自己坐在悬崖边,或者蟒蛇、老虎出现,或者出现地狱的现象,让我们害怕。但是这些都是虚幻的。一切的境界都是三界里面的“有”,凡是“有”的法到最后都会消失,都会幻灭,更何况它是我们定中所出现的现象。    所有的境界都是虚幻的、不实在的、都是无常,若求这些“有”就不是佛法,那不是禅。所以遇到鬼神示现任何境界的时候不要去喜欢,也不要被他所吓倒,我们不要管他,继续在参究的疑情上来用功就对了。     第三十五则 神通与鬼神通不是悟。     神通有的是报得,有的是修得。报得是过去生已经修学过神通、得到神通,所以今生一出生就有神通。或者说今生出生时没有神通,但是在修定的过程里面,心定下来之后神通出现了,这一种是报得。至于修得,是今生修定,有了定力,再加修神通法门的关系,所以获得神通。神通的获得在浅定之中获得神通那是报得,表示过去生修过,深定里面再加修神通的法才获得,那是今生所修而得。但是不管是修得还是报得,都不离定的功夫。    此外神通的获得不一定要深定,有的人还没有欲界定的功夫就有神通,有的人未到定有神通,有的人初禅、二禅、三禅有神通,但是有的人一直修到非想非非想处定都还没有神通,乃至有的人非想非非想处之后证得灭受想定成为俱解脱的大阿罗汉,却还没有神通,所以神通不能代表一个人禅定功夫深与浅。    神通主要是和定相应;禅悟是般若、是智慧,不是禅定,跟神通不相干。开悟的人不因为悟而获得神通;体究念佛的人,不因为证得实相念佛的境界而获得神通。神通是三界之中的“有”的法,神通不离三界的境界,神通不能让我们出离三界,不能让我们免除生死的轮回。出离生死界需要无漏的智慧,无漏的智慧有三种:声闻、缘觉的法,以及菩萨的法?就是禅法?真如佛性。一切得到五通的鬼神和仙人,他们用尽神通,仍然不能测度禅悟者的见地。所以经上讲:“神通度俗人,智慧度学人。”话说回来,想要学神通的话不是不好,神通的本身非常好,我们不反对,我们也赞叹修学神通;但是我们主张修学神通最好是悟明心性以后,知道它的虚幻并且修到第四禅以后再来修,这样可以免除掉鬼神给予的很多困扰。    《楞严经》卷九说:“欲得菩提,要除三惑。不净三惑,纵得神通,皆是世间有为功用,习气不灭落于魔道。”那就是说,想要获得菩提,要证得真如佛性的人,应该要除掉杀、盗、淫三种心,要除掉不明白杀盗淫心之虚幻的无明迷惑,这三种迷惑要悟明心性以后才能渐渐的断除掉。如果迷惑没有断除净尽的话,就算是获得了五种神通,那也都是三界之中的有为法,是有为的功用。不除三惑、不灭习气的话,舍报之后就会落于魔道之中。
    为什么习气不灭的人会因为神通落于魔道?因为贪、瞋、痴不除,杀、盗、淫心不除而获得神通的话,那就会常常跟鬼神打交道。和鬼神打交道的时候难免就会有恩恩怨怨,有了恩怨以后舍报时鬼神就会来找麻烦,然后我们就会希望自己能获得更有力的鬼神作奥援,来对抗有怨的鬼神,所以舍报之后自然而然就会和鬼神相聚而落于魔道。因此学神通最好先悟明心性,悟了“理?般若”之后再来修学禅定神通,否则不免要被神通的境界所转,习气不灭落于魔道或神道,结果自己还在那边洋洋得意,我们只好为他说一句:“深可哀哉!”     第三十六则  一念不生之心是定心,不是真如。     一般学禅的人,听到说:“不可以在光影门头认识神”,他就往内心里面去寻找。在参究的过程里面,他忽然生起一念,认为当下这一念不生时的灵明觉了,或者能觉能知的心就是真如,就是真实的我,然后就勇敢承担下来。    但是这个心还是定心,仍然是虚幻的,不实在的,他不是真心。因为一念不生之际,并不是真的一念不生,也不是真的无分别,他只是离开语言、文字而已。离开语言、文字的时候,仍然能够分别父母、师长、一切眷属。所以见到父母、师长来的时候,不必透过语言、文字,就立刻知道这是父母、师长,然后就起身奉茶、招呼、请坐。虽然没有语言、文字,可是他心中已做分别,念已经动了,所以不是真的无念,不是真的无分别,只是无语言妄想而已。    如果这个心就是真如,那么一般人把语言、文字放下来,而去做观察的时候,那不就是了吗?如此说来,参禅就太简单了,一切人都可以悟,没什么困难。可是黄檗禅师为什么讲:“此门中,千人万人只得三五人”呢?为什么《华严经》又讲,想求明心见性,需要“无量无数劫,一心虔恭求”呢?明心见性不是这么简单的事情。这件事对已悟的人而言,虽然很简单、很单纯,但是没有悟入之前,实在非常的困难。    真如并不是离开了语言、文字的觉知的心。这个觉知的心虽然离开语言、文字,而仍然有分别,能分别就是识神。这种功夫还没有到我们《无相念佛》书中所讲的思维观的境界。这一念不生的灵明觉了─一念不生时的能觉能观能知而又常寂常照之心,是头脑、意识的作用,正是一念无明的境界,更不离无始无明的境界,这个心正是轮回生死的根本。如果这个心就是的话,那我们睡着时,这个心应该还是照样灵明觉了常寂常照啊!为什么睡着就不觉了呢?    这个无妄想妄念的能知能觉的心,众生以为它永恒不灭,其实只有一期的生死,人舍报死亡的时候它就消失了。如果这个心就是真如的话,那真如就成为断灭,那就不叫真如,所以这个心不是。    弥勒菩萨曾经开示说:“分别是识,无分别是智。”所以我们可以观察:在一念不生之际的灵明觉了寂照之心,有没有分别?既然有分别,那就是识,就不是智慧,所以我们学禅的人不应当被迷惑。    可是也不能听说这个心不是真如,就把它舍弃,变成一念不生。因为这个灵明觉了的心是我们参禅的工具,是打破无始无明的武器,我们应当用这个无妄想而能分别的定心来寻觅无分别心。
    参禅这件事情真的是很困难,所以祖师就讲:“释迦老子,拈花微笑,一场败阙,结尽衲子深冤。”真的是难。但是会的人又说这个叫做金屎法,不值一文啦!为什么?因为“不会如金,会者如屎。”不会的话,把这个找不到的真如当做金子一样可贵。会的人,却认为它跟狗屎一样,不值一文。这一则是说一念不生之灵觉心是定心,不是真如。     第三十七则  放下与提起。      放下有它的层次和次第,不可以遇到一切人都叫他放下,放下就不能悟了,所以对不同层次的人,说不同层次的放下 。    第一:初学禅的时候,总是妄念纷飞,攀缘不断,不能够使心安住于念的前头,所以呢,我们叫他要放下五欲和善法、恶法的攀缘,叫他要专心的学习看话头的功夫,这是第一个层次——要放下五欲和善法、恶法的攀缘。    第二:提起看话头的功夫。看话头的功夫已经锻炼好了,能够参话头,也能够做思维观,那就应该叫他提起求悟的心,不可以做无事会,在那边等待开悟,否则就永远不悟。所以不能放下求悟的心,必须是用思维观,寻寻觅觅。在这段时间要叫他放下求名求利的心,叫他放下世间法的攀缘,只要生活足够就可以了。同时也要叫他放下对于佛教里面各种教相、以及佛法名相的攀缘,而提起话头专心的参禅,提起疑情,细密的参寻真如。这个时候不可以叫他放下求悟的心,如果放下求悟的心,疑情就消失掉了,就会落入定境定法里面去,就不是禅法了。    第三:已经开悟明心的人,应该叫他提起悟境去体验真如,以经教和祖师的公案来自己印证,不可以就叫他放下真如和悟境。如果悟了马上就放下真如和悟境,他的体验就不能够深入,所以这个时候不应当放下。    第四:体验了真如、印证了真如以后,仍然不可以叫他放下真如和悟境,而应该再继续提起疑情去参究,寻求破重关?眼见佛性。眼见佛性以后,也不可以叫他就放下眼见佛性,反而应该要提起,于四威仪中体验佛性现前的境界;并且要常常照看这个境界,保持内摄外缘的均等,要能够使得眼见佛性的功夫永续不断,这就是重关见性的保任,所以见性以后也不可以叫他就放下真如佛性,而应该提起,保任一段期间。    第五:眼见佛性了了分明、永不散失以后,渐渐可以放下眼见佛性的境界。经过一段长时间以后,可能心中仍会有些记挂,有时候会重新再提起,观察佛性还看不看得见?看过之后发觉佛性仍能眼见,心就安定下来,知道眼见佛性的境界不会丧失了;到这个阶段,就应当要叫他暂时放下真如佛性,再提起疑情去参究牢关。这个时候才是放下真如佛性、菩提涅槃的时候。    达摩大师讲:“上智人妄证菩提,妄见法身佛;上上智人内照圆寂,明心即佛,不待心而得佛。是知三身与万法皆不可取,不可说。”这意思是说,对于已经明心见性的人而言,虽然证得真如菩提,虽然眼见佛性,却也是妄,所以说“妄证菩提,妄见法身佛。”但是还没有证菩提,还没有见法身佛?没有见佛性之前,不可以说是妄。必须要亲证菩提、眼见佛性之后,迈向牢关的时候,才为他说这也是妄。
    这个阶段应该是在参禅的人见性不失已经好多年之后,还在执着真如佛性的时候,我们才叫他放下佛性,提起疑情一心去参究牢关。如果能够参得透,便能够真的放下真如佛性。    有一则公案:有一个僧人问:“一物不将来时如何?”赵州云:“放下。”这个僧人又说:“一物也不将来啊!叫我放下个什么?”赵州就说:“挑起去!”这意思就是说,一个证菩提、见佛性的人,认为一切是空,但是他执着于这个空,所以说:“一物也不将来”。执着这个空也是一种执着,所以赵州叫他放下。可是他还放不下呢!说“我什么东西也都没带得来,只是个空。”赵州听了,知道他还执着在这个空上面。“好么!你就挑起这个空,到处走去吧!”便叫他挑起去。这则公案讲的就是这个时节!    我们也常常看见有些人用修定的法做为禅法,叫人家修定到一念不生的时候,内外统一的时候,就告诉这个修禅的人:“你要放下,放下你就悟了。”这是倒果为因。放下并不能够使人开悟,放下只是悟的许多条件之一。放下只是躲避或者降伏烦恼,但是没有办法断烦恼。    修禅的断烦恼而后能放下,这个是开悟所得的果报,而开悟必须以参禅为因,不是修定以后把它放下可以得悟。而是应该要借着定心来参究,到了“一念相应慧”现前的时候,便能自然而然放下烦恼。如果没有提起疑念来参究,或者参究而没有一念相应,就叫他放下的话,那是塞断了人家悟的门户,而自己也永远没有开悟的机会。    也有禅师开示云:“我现在的教法先修数息,再参话头及放下。参话头必须不离本参,就是不离当前这念心。放下就是保持当前这一念,清楚明白,常照常寂。”殊不知当前这一念清楚明白常照常寂的心犹是妄心。并不是放下话头或保持当前这一念清楚明白常照常寂的心就可以称为悟,因为这一念心仍是识神,不是真如。常照是一边,常寂是另一边,亦照亦寂则具足觉知,觉知之心即非真如。以此清楚明白常照常寂之心为真如者即是常见,《大宝积经》卷一一九云:“于心相续剎那灭坏,愚暗不了意识境界,起于常见。”即是此类人也。    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如果没有一念相应的话,就找不到真如,解脱的智慧就永远不可能升起。虽然能够修到无念、离念、灵明觉了,内外统一、时空统一、虚空粉碎、大地落沉、常寂常照,但是这一些境界都还没有破一念无明,连无始无明的境界都还没有到,何况要破无始无明呢?依旧是凡夫一个!所以还没有到该放下的时候,不可以放下。必须参到一念相应慧现前,时时体验真如,时时眼见佛性才算数。    如果还没有到参究牢关的时节,也不可以放下真如佛性,而应该遵照赵州古佛所开示的:“挑起去”,一直保任到真如佛性永不退失、眼见佛性的境界永不退失之后,才暂时放下真如佛性而提起疑情去参究牢关。牢关参透了,自然就能够把悟境和真如佛性全部放下。如果还没有明心见性,还没有到参究牢关的时节,就不可以叫人放下求悟的心,也不可以叫人放下真如佛性的保任与体验,否则就不是善知识,就是以声闻的无念为禅。《大宝积经》卷111云:“生死无边际,常住于实际;一念慧相应,生死无疲倦。”初参明心,一念相应,找到真如后,不可放下,须仔细体验到明暗双双的时节之后,再参重关,不落妄觉之性。一念相应时眼见佛性而不退失。最后参牢关,到一念相应后,参禅事毕,方可完全放下。若未有一念相应慧便放下不参,而保持这清明寂照的心便是误认识神为真如。     第三十八则  禅学非禅。     所谓禅学,譬如:研究禅法的起源、各种公案的类别、祖师所讲语录的意义、开悟的现象和各种因缘的差别、祖师生平的考据,和他的禅风、度众的方法等等的研究,都是禅的学问。乃至还没有明心见性,而故做悟状、解说祖师的公案或者语录,这个也属于禅学。    禅的学术研究不是禅,因为是意识思维所得的缘故!参禅不在学问,必须要有正确的参禅功夫,和正确的知见,真修实参才算数。禅不能用学术研究的方式来求悟,而必须靠功夫和正确的知见,真实的去参究。如果没有功夫,就算是悟了,也都是解悟,不能够眼见佛性。如果看见人多的地方就赶去凑热闹,倒不如自己努力去修学参话头的功夫,在家里面默默的、实实在在的参究,要来得稳当。    六祖大师开悟的时候,五祖弘忍大师跟他开示说:“不识本心,学法无益。”意思是说,不能明白认出哪个才是真如的时候,法学得再多,禅、佛法的学问做得再多,也没有什么利益。所以我们学禅的人,不要去做禅学的研究,而应该真参实修、眼见佛性才是正法。    如果有人不相信我们讲的这段话呢,那我们倒要举出一则公案做为例子来证明:    天平从漪和尚,行脚诸方,参得些萝卜头禅在肚皮里,到处开大口道:“我会禅、会道。”参访西院思明和尚时,思明和尚见他所悟非真,而又傲慢、轻薄,却不理会他。从漪和尚便道:“莫道会佛法,觅个举话人也无。”一日思明长老遥见从漪,便唤云:“从漪!”从漪和尚举头,思明长老云:“错!”从漪行来两三步,思明又云:“错!”从漪走近前来,思明云:“适来这两错,是思明错?是上座错?”从漪云:“是从漪错。”思明长老又云:“错!”从漪休去,思明云:“且在这里过夏,待共上座商量这两错。”从漪当时便行。后于天平住院时谓众云:“我当初行脚时,被业风吹,到思明长老处,连下两错,更留我过夏,待共商量这两错。我发足向南方去时,早知道错了也。”(此处漏缺二则)     第三十九则
    具参学眼目,方识善知识。能够分辨什么是善知识的人不多,千人万人之中,也不过三、五人而已!其余大多是依赖过去生所累积的福慧善根,以及今生佛、菩萨冥冥中的安排而巧遇善知识,那也不过几百人、上千人而已。一般人大多是捕风捉影,追逐表相,不明究里,会把水银当做真银,所以就向人多的地方凑热闹去了。这一听到人家说:“末法时期不可能开悟。”他就信以为真,自己就把开悟的大门关闭起来,实在让人觉得非常悲哀、可怜。
    另外用唯识的名相、佛学的名相,来考问一个善知识,不是聪明之举。因为善知识往往不了解名相。学禅和闻法、研究佛法不一样,学禅的人不喜欢阅读唯识学的名相、教相。而唯识研究很透彻的学者呢,会轻视一个真正证悟的人,因为他随便举一个名相就能把证悟的人问倒了。甚至于有时候一个证悟的人,他连一本经典都没读过,我们只要问他一句:“须陀洹是什么?”他便答不出来了。佛学学问不能使人得到解脱,到了来生,这一些东西就全部忘光了。但是真修实证者虽然没有学问,却是个究竟解脱或分证解脱的菩萨。而佛学博士虽然博学佛法,到头来仍旧只能以有无神通来判断别人是否有修证,与俗人无异。    所以学禅的人,应该是悟后才去读唯识学,因为读起来会很亲切。    可是他偏不想读,因为比起真如佛性来,那些法相是枝末,所以历代祖师悟了之后,去读唯识的人少之又少。而研究唯识的人,大部份人穷其一生不能悟入,因为被这一些法相所障住了,便不肯跟善知识学禅。所以想学禅的人,去寻觅善知识的时候,千万不要用唯识学的法相或佛经典上的名相来试探这个善知识。    不能够分辨真假善知识是什么道理呢?是因为过去生诽谤善知识的缘故,所以今生没有因缘、没有能力、没有参学的眼目,不能辨别真假善知识。想要认识真的善知识,就需要具备定与慧的知见,也必需要具备参话头的功夫,并且还要眼见佛性。也就是说,悟了之后才具备参学眼目,才能够辨别真假善知识。    还没有具备参学眼目的人,千万不要人云亦云,跟着人家屁股后头去诽谤善知识。因为诽谤真善知识就是破坏正法。如果有人诽谤假名善知识,我们跟着诽谤,那个业比较小。如果是真善知识,我们跟着人家去诽谤他,那问题就大了。而且会障碍我们今生和来生见道的因缘。    第四十则
    佛法非禅,禅法非禅。佛法非禅是因为佛法里面有声闻法、缘觉法、菩萨法。这三乘之法里面又分为四种:了义之法——称为第一义悉檀。还有对治悉檀、为人悉檀、世界悉檀。这一些通称之为佛法,告诉我们如何可以了脱生死。可是一样是佛法,其中却有所差别。禅称为教外别传。在了义经里面,关于真如佛性,祖师常讲:“向上一路,千圣不传;学者劳形,如猿捉影。”    向上一路,经上讲得那么多,差的就是学人能不能一念相应。历代祖师也都不明说,即使一宗一派到他手里快要断了,没有办去再传下去,他也宁可默然而只是继续使用机锋,绝不明讲。这就是说“向上一路”才是禅,教外别传才是禅。禅就是真如佛性,禅就是佛法大意的总持。所以祖师说:“十二部经尽从这里出去。”“这里”就是真如佛性。所以禅门裹面有的人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有的人问:“如何是佛法大意?”讲的就是真心本性。    从一个学佛人的立场来讲,经教读得愈多愈好。但是从学禅的人来讲,经教只要了解一个大概就可以了,把了义经的意旨了解一个大概就够了,重要的是如何去把真如佛性找出来。所以说,一切的人所说的禅法都不是禅。一切禅法是由参学的人或者证悟的人搜寻禅门历代祖师修学禅的证悟的那些知见和法门,把它搜集起来,整理出来,用来帮助学禅的人来参究。禅法是我们指示月亮的那只手指,禅法是手指,不是月亮。所以不要把禅法误会了就是禅。禅是真如佛性,真如佛性才是真实的、究竟的佛法,又称理、般若、智慧、真心本性、本地风光、菩提、涅槃、心性、觉、如来、如去、佛心、妙明圆觉、法身、没弦琴、无缝塔、无尽灯、心月、吹毛剑,镆邪剑、石上无根树。还有很多,讲不完的名词。这一些名词,都是真如佛性不同的称呼,这个才是正法,真如佛性才是佛的正法,教外别传才是佛的正法。经教名相是表相的正法,以经教名相来代表佛的正法,但是它只是代表,真实的正法是借着经教名相所显示出来的真如佛性才是正法。    禅主要的是在每一个人自己去明白真心,去眼见自己的本性,然后自己亲眼看见,自己来加以肯定,自己亲自获得功德受用。功德受用可以言传,但是真如菩提不可说,不能示现于人。所以凡有所说都是戏论,凡有所说皆非实义,知道这一个道理才可以参禅。第二章  参禅的正修行F  第六节  疑情
    第一目 疑情不能产生的原因      疑情不能产生有几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定力不够。不会看话头、不会参话头,或者虽然会看话头会参话头,但是功夫微弱,定力不够,妄想很多,所以疑情不能产生。    第二个原因:生死心不恳切。因为生活太幸福了,就觉得世间蛮好的,出离生死的意愿不够强烈,就没有很强烈的参禅动机。生活太好的人不容易参禅,除非有大因缘。所以厌离世间,厌恶生死的人才会生起疑情。    第三个原因:所用的话头或者公案和自己不契合。一般人参禅喜欢找有趣的公案,有趣的公案对他而言并不一定适合。还有的人参禅选择话头不适当,譬如说,某一个参禅的人,他的根性不适合从法而入,他选的话头,偏偏是“万法归一,一归何处?”那就格格不入;又譬如说,还没有明心的人选择的话头是想要见佛性的话头,那就和自己不契合,参起来的时候,格格不入,那疑情就不容易生起来。所以我们在第四节里面介绍一些公案、话头、把它们分门别类介绍给大家。但是诸位开始选择话头或者公案来参究的时候,应当和善知识先研究过,然后再决定用什么话头、什么公案来参究,这样疑情才容易生得起来。    第四个原因:不了解禅的法门,误以为没有事情就是修禅。他听过善知识开示;应该要把妄想丢掉,要有定力才能参禅。所以他就以为要修到无念、离念的那个境界里面去才能悟。或者说,学会了看话头以后,就把看话头当作参禅,所以只看而不参,然后看住话头就在那边等着悟境现前,将心待悟,那这样的话,疑情也生不起来。    第五个原因:知见错误,被假名善知识误导,而认为应该要离开一切妄想杂念,以无念为禅,以修定的方法——数息、随息、止心、观心、离一切念的方法当作禅法。那就想要修到一念不生、修到身心统一、内外统一,然后希望把自己放到境界之外去,那是错误的修法。知见错了,所以就无法生起疑情来探究真如佛性。    第六个原因:自己信心不够,所以时进时退,有时参,有时又摆下来。信心不够是怀疑世间到底有没有悟这回事情?怀疑末法时代真的能够开悟吗?怀疑我真的能够开悟吗?怀疑自己之后,又怀疑这位老师讲的到底对不对?    有的时候,学禅的人,遇到一个禅师文化水平很低,经本也没读到一、二本,心想:“这个真的是悟的人吗?”随便跟他问个“什么叫四念处?”他都答不上来,怎么可能悟呢?就怀疑这个师父了。有的师父七岁、八岁就出家了,他没学到什么学问,他也没有读过什么经典,但是他悟了,有的人就怀疑。那就好象六祖的时代,神秀大师的那些弟子们多说:“惠能法师一定不是真悟,他一个字也不认识,我们神秀大师才是悟的人。”一样的道理在怀疑着,让很多的怀疑在心里搅拌,所以一面参一面疑,结果禅的疑情就升不起来。    第七个原因:以指为月。禅门里面有句话说:“抱着指头当月亮。”月亮指的就是真如佛性,那么指月之指是指出一个方向,告诉我们月亮在哪个地方。修禅的方法就是指出月亮的那个手指,告诉我们怎么样去找真如佛性,而修禅的方法不是真如佛性。如果把修禅的方法当作真如佛性,那就会像克勤圆悟大师骂那一些人一样,到处去听,听了以后把它记录下来,然后记在脑子里背起来。圆悟大师说:“担着一担禅,到处去卖弄口舌说:‘我会禅,我会道。’”,那其实叫做口头禅。所以以禅法为禅的人,他误会了,疑情也就不会升起来。这一些错误的现象,我们要把它丢掉,不要犯了过去学禅者的老毛病。     第二目  疑情的五个阶段     一个人学禅有了功夫以后,想要进入见山不是山的层次,于一个自参自悟的人来讲,有五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嚼钉子。我们看木匠在工作的时候,他嫌钉子找来找去麻烦,就抓一把放在嘴巴里面,然后从嘴巴吐出一根钉子来钉,一面钉一面吐。有时候跟徒弟讲话交待工作,一不小心,舌头就被钉子刺到。我们刚开始看话头的时候,也会觉得格格不入,平常我们攀缘惯了,刚开始看话头,觉得很别扭,那就好象在嚼钉子一样,常常会丢掉,心里面蛮烦恼的。    第二阶段:精进的人会丢了再提,丢了再提。这样经过一段时间以后,渐渐不会丢了,那我们说这个阶段,味同嚼蜡。看话头真的没有味道,已经习惯于看话头,但是疑情还没有升起来时,平平淡淡,就好象口香糖嚼到后来,既不甜也不香,什么滋味都没有。    这个阶段虽然味同嚼蜡,但其实它很重要,心一定要能够定得下来看话头。看话头的功夫如果没有作好,把答案告诉你,你还是看不到佛性。所以我们现在有三位是见性的解悟,知道佛性是个什么,可是就是看不见,为什么?因为过去那一段时间,我常常讲:“要把看话头的功夫练好。”他们不锻炼,一直急着去参,结果参出来了还是看不见,现在才肯信我的话,只好走回头路─去看话头。像这样子,话头看起来就痛苦了。    这看话头的阶段没滋没味,但是很重要,将来能不能眼见佛性,就看这一段时间功夫有没有作好。看话头的功夫具备了,才能见性,看话头的功夫作得很好,见性就很清楚。所以这个阶段很重要,虽然味同嚼蜡,但是这阶段必须作上六、七个月,乃至一、二年。    第三个阶段:就像成人在舔棒棒糖一样。小孩子伸长舌头舔棒棒糖很正常,可以说是天经地义,对他来讲没什么难为情。但是如果一个成人也学小孩子一样拿根棒棒糖一天到晚伸着舌头在那边舔,人家看着会说:“这么大的人了,还跟小孩子一样舔棒棒糖。”所以棒棒糖虽然好吃,看到人来,赶快拿到背后去藏起来,让人家看到了,心里面觉得难为情。    我们常说,看话头看到疑情升起来的时候,有一些滋味。有滋味的时候,坐下来就会定定地看着一个地方,心中一直看话头,在话头里面有疑情在。如果有熟人走过来的时候,会觉得人家在看我时觉得好奇怪,好象跟人家不一样:“嗯,这个人脑筋似乎有一点不正常。”我们觉得有一点不好意思就会暂时把疑情摆下来,招呼招呼谈谈话,然后找个机会溜走,再去看话头,再起疑情去。这个就是说有疑情有滋味,但是还觉得不好意思,怕人家觉得我们很奇怪。    第四个阶段:那就是天经地义像小孩舔棒棒糖一样,理直气壮。有人骂小孩:“那么喜欢吃糖。”小孩却说:“糖很好吃嘛。”理直气壮。当一个人看话头到后来疑情很强的时候,他会觉得生死事大,别人觉得奇怪不奇怪跟我有什么相干?我了生脱死重要,才不管你觉得我奇怪不奇怪,所以别人要看,让他看去;别人觉得奇怪,让他觉得奇怪去,与我不相干。    那就是说,到了小孩子舔棒棒糖的阶段,理直气壮的阶段,什么都不管了,只有这个事情才是最重要的。    第五个阶段:进入见山不是山的阶段。参话头参到后来,疑情很强的时候,就把外面的境界都忘了。这种状况刚开始时,会时断时续;有时进入忽略现实的状况,有时又会退回到第四个阶段,又感觉有身心世界在。发觉退出来之后,马上又继续参,嗯!结果又进去了。到后来就住在忽略现实状况的时间比知道有身心世界时间要长,这就是在静中忽略现实的状态。    那么在这个阶段里,我们说此人功夫是“水泼不进,银山铁壁,绵绵密密。”这个时候,如果突然间升起一念来反观话头的时候,你会发觉话头不在了,没有话头,只有个疑。这个时候不需要再把话头提起来,只要一直疑下去就对了,这就是真正话头现前。    在这个境界里面,我们称之为黑漆桶,为什么?因为我们在这个境界里面,就像住在一个很紧密,里面都用黑漆漆起来的桶子里面,我们住在这里面的时候,伸手不见五指,里面究竟是什么状况?不知道,外面是什么状况?也不知道。那就是说,我们所要明白的真如佛性是什么?没有弄清楚,还不了解,里面还是一片黑暗。而外面我们也忽略了,忘了有身心世界了。
    这个时候,他虽然张着眼睛,我们在他眼前挥手,他不知道;我们叫他的名字,他没有听到。眼不见色,耳不闻声。如果他心中起一个念的时候,当下就会退出这个境界。有一个念,有一个妄想,乃至念头(念的前头)出现,就退出这个境界了。    如果我们等着开悟的话,也没有办法进入这个境界;或者有一个心在等待要进入这个境界的时候,我们也进不去。要进入这个境界,只有不停看住那个话头,然后专心的住在疑情里面,渐渐进入那个境界。进入的时候,是什么时候进入?自己不知道。只有在离开这个境界的当下才知道:“噢!我刚才在那个境界里面。”这叫忽略现实的境界。    到这个时候,疑情是非常的强烈,世界一切事情他都不放在心上。有这种境界的人,将来悟的时候,会悟得很深入。这五个阶段都走过的人,他将来度人的时候,方便善巧会很多。而如果有善知识来帮忙的话,那最多只有到第四阶段,不需要经历看山不是山这个阶段就可以悟入。以上是疑情升起的五个层次。     第三目  忽略现实阶段不一定要经历     经历忽略现实的原因是因为没有真的善知识来帮忙,他必须要自己去摸索,所以必须要经历过这个阶段。如果是再来人的话,他虽然没有人帮忙,但是自己辛苦的参究以后,一年、二年、三年还是可以悟入。如果过去生没有悟过而今生他已经有禅法的知见,而且有看话头的功夫,那么他今生十年,大不了二十几年,那么善知识只需要一、两句话,再给他挥挥手,或者竖起拂子,打他一香板,那这个学人当下就可以一念相应,眼见佛性,不需要再经历忽略现实的过程。    所以见山不是山的过程固然是一种奇特的体验,但是参禅的人不一定要经历这种过程;所以也不必因为自己从来没有体验过这种过程,然后就觉得我去参加禅三禅七,大概没希望悟入。其实用不着这样想,因为并不需要一定经历过这个过程才能悟入。     第四目  疑情的忽略现实状态与一念不生的入定不同     入定是一念不生,因为修学止观法门到了没有妄想的时候,再把觉观、观照的心舍掉,就会进入末到定,这个是离念法、无念法,而进入定境。在定境之中,没有觉知,是无记的状态,智慧永远不能现前。    如果依教生解,自己认为已经悟了,然后教人修离念法的知识,自己没有体验过见山不是山的境界,就在禅七之中,对一个已经进入这种状态的学人一香板打下去的话,那这个学人可能会被他惊吓到,而失心发狂。因为在未到定里面,或者一念不生的境界里面,他是落于无记,而住在见山不是山的状态的人就不一样。
    做为一个禅师,应当要很小心观察,香板千万不能乱打。因为疑情的相继不断而进入见山不是山的状况,他由于疑情的作用,在参究寻觅,疑念相续不断,他心无旁骛,所以忽略了疑情以外的一切境界;虽然不离定力而疑情不断,在参究真如。在思维观、直观的当下,一直在参究。虽然没有语言文字而称之为直观,但是他有一个分别真假的作意同时存在。    学人因为专注参究而忽略掉外境的时候,身为禅师不可以随便就下手。必须要先引他离开那个境界,进入我们所引导的方向。在这个状态参禅的人,他专注于我们所引导的那一些意旨里面;深入了疑情,这个时候,对于外面的境界,他会忽略掉,但是对我们没有忽略,很专注的在我们所引导的状况里面,这个也是见山不是山的境界。这个时候,才可以大机大用,突然间施设一个机锋用出去,大用现前,当下就是金毛狮子出生─又一个人悟了。所以疑情的忽略现实状态跟一念不生是不同的,它不是无记的状态,这一点大家是应该要注意的。     第五目  参究必须有念─疑念相续方能开悟     参究必须有念:必须是疑情的念相续不断,才有希望开悟,六祖大师说:“无念为宗”,这个无念并不是无一切念,它的意思有两层。第一层意思是说:“于世间善恶好丑,乃至怨之与亲,言语触刺欺诤之时,并将为空,不思酬害,念念之中不思前境。”是说对于世间的善恶、好的不好的、漂亮的、丑陋的,乃至对于怨家仇人,或对于自己的至亲好友、亲戚眷属、父母子女等等,这些人对我们讲话的时候,抵触我们,或言语刺伤了我们,和我们有争执、欺侮我们的时候,都把它认为是虚幻的、空幻的、不实在的事情,我们不会生起筹划加害对方的心。我们在念念之中不去思维执着眼前任何的境界。这是无念为宗的第一个意思,是指对世间善恶、利害、牵挂的妄想,要把它丢掉。    但是参禅之中,必须要有一个清净的念─参究的念。所以六祖又讲:“若只百物不思,念尽除却,一念绝即死,别处受生,是为大错。”假使什么事都不想,把一切的念都除掉,成为无想无念;这样的人,如果有一天他的功夫非常的好,到四禅以上的时候,他把念舍掉,那么进入到一无所有的状态里面去,就提前舍报死了。死了之后并没解脱,还要到别的地方重新再去受胎,这是大错特错的事情。
    从六祖以上这段话来看,就知道无念为宗不是叫我们保持没有念。真如的无念,也不是真的无念,还没有证到这种境界的人,他并不了解真如这种无念之念的存在和运作。所以六祖又讲:“真如自性起念,非眼耳鼻舌能念。真如若无,眼耳色身当时即坏。”意思是说,真如自性还是有念,这个念,不是眼耳鼻舌身意所能念,所以不是能听能知的一念心。此真如之念,非解悟者之所能知。真如如果没有了的话─它离开了的话,眼耳鼻舌身意,当时就坏掉了。所以无念为宗,不是完全的无念。    接着讲到于念无念,六祖说:“于念无念”,是指:“真如自性起念,六根虽有见闻觉知,不染万境,而真性常自在,故经云:‘善能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六祖这一段话是说,真如自性起念的时候,透过六根六识能随缘应物,善能分别七转识诸法,可是真如本身不染万境,于一切境界没有染污,而真如自性时常都是本然的存在,自然而然的存在。并引《维摩诘经》讲:“能够对于各种法的相貌生起的次第,迁变的过程清清楚楚的了然分别,但在真如自性的本身,它却从来都没有来去,从来都如如不动”。    从六祖所讲的这一段话,就知道无念为宗,并不是指真正的无念,真如如果真的无念的话,必定会取证涅槃。但是想证得这种真如于念无念的境界,却必须借着定力来参禅,证悟以后才能到这个境界。所以参禅的人必须要借着定的力量来生起参究的疑情疑念而观察分别。这不是离念,这不是无念,不是一念不生。必须是远离世间一切的念,而提起参究疑情的念;于远离语言文字之际,心中生起分别观察的念,而在六根六尘之中来寻觅真如佛性,在穿衣、吃饭、举手投足,行走奔忙的一切境界因缘之中观照。所以必须有念,如果离念无念就永远无法明心见性。  第七节  略谈幻觉与魔扰     第一目  幻觉与幻境。     学禅的人免不了要打坐,有时候动中参,有时打坐的时候参。打坐之中参究容易会有幻觉,我们先谈身体的幻觉。     打坐参究时身体会下意识的动,我们要能觉察,把它排除掉。如果是气动,我们无法去管它,就不理它,由着它去动,心里不要被那种境界所转,必须安住在参究的话头和疑情上面。幻觉还有许多种,譬如身体轻安,参到后来感觉到身体好象不存在、没有重量,感觉也没有了,那叫做轻安。    还有是清凉。但是不要执着它,必须继续在话头疑情上来用功。此外还有昏沉,那就是定力不足或体力不继、疑情太微弱,落入昏沉的状态里面去。接下去就会变成散乱的状态,一面昏沉、一面打妄想。另外有一种人,心里会很烦躁,有这种烦躁现象出现时,仍然要安定下来,继续在话头疑情上用功。    第二目  魔扰与魔境
    魔境的产生是因为知见不正,或者求“有”或者下意识里面喜欢“有”,然后魔就会示现境界来引诱。知见不正是什么?一个参禅的人,误以为真如法身有一个身体形象,所以参究的时候就一直希望看见佛的形象。或者把知觉心当作是真如,然后一直往知觉心里面去深入追求。因为知觉心不是真如,不是绝对,所以它就会相对的出现一些现象。我们心里追求某一些境界现象,魔就投其所好,引诱我们成为魔的眷属,所以会出现魔境。    求“有”是说喜欢定的境界─欲界天的境界、色界天的境界、无色界天的境界、以及因为定而产生的神通,这就是三界里面的“有”。当一个人知见不正确,追逐这些东西的时候,魔就会投其所好,示现某一些神通的境界,来引诱参禅或修定的人。修行的人如果能够一心出离而不受它的引诱的话,魔就会示现恶劣恐惧的境界来吓唬人。所以魔境的出现,大多属于让人快乐喜欢的境界,藉以引诱我们进入它的境界之中;如果我们不受引诱,它就会改用恶劣的境界来惊吓我们。
    一个知见正确的人,不会被魔的威逼利诱所左右,所以会继续在禅法上面来用功。到这种状态,魔就会换一个方式,他就会在冥冥之中发动这位参禅人的眷属、亲戚及好友、同修道友,来激劝参禅人去广修各种福业、做善事、劝募、起造佛寺、救济,做各种义工,举办各种活动。我们因为人情的缘故,不好推辞,所以就一天到晚被拉着到处去修福行善。结果就荒废了我们的功夫及参禅的那些境界,使我们离开了禅法,使我们心散乱。我们渐渐又会乐于世间的各种法,出离心便渐渐淡薄,乃至消失掉了。    但是有一种人却反过来─必须去修各种的福报、福业。有的人在学佛的过程里面,布施、起造佛寺、供养三宝、救济、劝募,做各种的福业,一直都很顺利。当他有一天开始修禅的时候,种种的逆境就出现了,家庭、事业、人际关系,都出现问题。这就表示这个人修学第一义的福报还不够,必须还要再去修各种福业,然后才可以来修禅。
    一个人如果接触到真正的禅法,也能够学会参禅的功夫,在这些过程里面,并没有什么障碍,那就表示这个人有修学了义法的福报,福慧具足。若已到了参话头的阶段,就要暂时把一切修福的事和业放下来,专心在智慧、般若─也就是禅法上去用功。等到明心见性之后,要修福业可以继续修福。还没有明心,还没有见性之前应当把一切福报修集的事业暂时放下来。所以有缘的人要精进的修禅,福德因缘不具足的话,就应当和有情众生广结善缘,多多修集福德资粮;修过一段时间以后再来修学参禅的功夫,看看有没有障碍。如果还有障碍,就得放下参禅法门,继续去修各种福业,和有情众生广结善缘,并且要每天把所修福德功德回向怨亲债主,将来同得解脱。    魔境大多是打坐的时候,入了定境而产生,在参禅的过程里面很少产生,所以不须害怕。而且参禅的人参到真疑现前的时候,魔是进不了我们心中的,他对我们是无可奈何的,所以不须要害怕有魔的出现。至于他化自在天魔,大多是在未到地定很深的状况或者刚进入初禅的二、三个月之中会示现五欲的境界、尤其是淫欲的境界,来诱惑修禅的人。
    阴魔大部分是以傲慢心,或者是以突然出现的一种悲心,让人悲悯众生、痛哭流涕,或者出现很强烈的欢喜心乃至出现很强烈的昏沉、烦躁、散乱的心,这是阴魔。    鬼神魔大多是让人产生瞋恨、怨恼的心,所以他会用恶劣的声音,恶劣的触觉、恶劣的幻视来扰乱参禅人。对于知见不正确的参禅人或求“有”的人─喜欢神通的人或下意识里面喜欢神通的人,他就会示现某一些鬼神的神通,使参禅的人离开禅法。魔的种类各不相同,我们应当能够判断这是那一种魔。
    第三目  如何避免魔扰
    想要避免魔的干扰,应当要常常做三种布施,所谓财施、法施、无畏施。财物布施时,心里不要期待可以获得怎么样的回报,或者未来生可以获得什么样的福报。佛法布施的时候,不要期望来亲近学法的人,会对自己有什么样的供养。无畏布施的时候不要期待接受我们布施的人或畜生的回报。    在悟之前布施无法做到三轮体空,但是我们也不要有希求回报的心态,这样可以免除掉魔的困扰。如果常常有魔困扰的人,应常常在佛像之前,将布施、持戒、修行各种慧业以及修行福业的各种福德、功德回向怨家债主、亲友,同学佛道,一同悟明心性,一起解脱生死,所以回向的时候必须具体。    有的人回向时很洒脱很笼统。每天晚上就在佛前唱诵:“愿以一切修行功德回向法界。”这样就完了,表面上看起来很洒脱,骨子里却很笼统。所以回向的时候,对于一个学法有障碍的人来说,必须很具体的回向。在佛像前具体的唱出自己的名字:“我某某人,愿以今天或这一周、这一个月或过去所有修学福业或慧业的福德功德回向我某某人过去生以及今生的一切怨家债主共同修学佛法,悟明心性,同得解脱。”同时还要呼吁我们的怨家债主一同修学佛法,一同出离生死。这样发诸于内心诚恳的回向和请求,时间久了以后,怨家债主和过去生的亲友会感受到我们的诚意而不再来遮障我们,因此可以减少或除掉魔的干扰以及怨亲债主的干扰,我们在修学禅法上就会比较顺利。     第四目  求悟必须要有因缘。     求悟必须要有因缘,应该信赖善知识的安排,不可心急。有的人在参禅的过程里面,不肯把功夫做好,不肯信任善知识,却一天到晚在打听悟是什么样的境界?悟是悟个什么答案?这个现象很不好。有的人是善知识怕耽误他,不肯告诉他那些答案,然后他就转向佛菩萨去请求,求佛菩萨告诉他。    当他打坐参禅的时候,果然就有魔假冒佛菩萨出现告诉他答案,他就以为自己悟了,他不肯向善知识求证,就直接告诉别人:“我开悟了。”大妄语的恶业便成就了,将来的果报非常惨痛。这叫做未证言证、未得谓得,这要非常小心。
    我们曾经谈到过:想要悟入,需要福德因缘具足,要有功夫、要有信心、要除掉慢心。这些条件不具足时,善知识宁可帮我们把开悟的时间延后,他不会让我们在条件不具足的状况下悟入。
    参禅应当要沉稳,要有长远心,不要心急。急着求悟而不择手段,到处打听乃至求佛菩萨帮助开悟,而不是由善知识来帮助开悟,常常会出问题。所以我们要相信善知识的安排,不要心急,等待合适的因缘,在那状况下自然而然的悟入,这样的体验受用才会大,也不会有魔的出现,是最安全的方法。     第五目  劝人修福应观因缘。     劝人修福很好,学佛的初期应修福,所以菩萨六度以修福为首要。乃至菩萨进入初地也以布施波罗蜜为主要修行法门,修福很重要。但是我们劝人修福应当要观察我们所劝的对象,如果他已经进入到修慧的阶段,已经学会参禅的功夫,已经在参究的时候,我们就不应当劝他再去修福。应当暂时放过他,让他专心去参禅或体究念佛。我们劝人修福应当要常劝,但是更应预防被魔所利用而耽误别人修慧、阻碍别人修慧。如果以修福的行为去缠着一个已经找到无门之门的修慧者,导致他不能修慧,妨碍他参禅开悟,不但魔王魔子魔女是魔,我们自己本身就是魔。若遮障别人修慧,不论是出家人或在家人,都是魔的眷属。  第三章  悟之表象与种类
第一节  悟之表象     悟之表象,依根门来分,有六门。每一门中各有动静两种,而以动中悟者为多。根门就是指六根六门,眼根是一门,耳、鼻、舌、身、意,总共六根,所以有六门。     第一门:眼见色而悟入。譬如:当年世尊拈花,迦叶尊者会意微笑。世尊讲:“吾以清净法眼涅槃妙心,实相无相正法眼藏,教外别传,付嘱迦叶尊者。”     第二门:听到声音,从耳根而入。譬如香严智闲禅师在开垦竹林的时候,把瓦片丢出去,碰到了竹子,“空”的一声,悟了!    又譬如克勤圆悟禅师听到鸡啼的时候,他也悟入了。又譬如临济门派,凡有学人入门,便大喝一声,这都属于耳闻声而悟。    第三门:是鼻嗅香而悟入。《楞严经》里面,有个香严童子,闻香而悟。因为我们这个世界的人,鼻根不利,所以很难悟。但是有个香积国,只要闻到饭的香味,一个个都悟了,鼻根猛利的原故。     第四门:舌尝味而悟入。《楞严经》里面有药王菩萨,因为尝味而悟入。    第五门:身受触。譬如:德山宣鉴禅师,凡有学人入门,一棒就打过去,就悟了。又譬如有人耳朵一痒,他也悟了。这都是身受触而悟入的。      第六门:意知法的根门。其实若要讲意知法,前面所讲的五种根门,都不离第六种意知法之中,一念相应。因为在眼见色的同时,也是意知法相应嘛。耳闻声,乃至身受触也都不离意知法而悟。至于纯粹由意知法中,也就是说纯粹是在静中打坐的时候用思维观参究而非因外缘悟入的。有些祖师打坐的时候一直往心内深观,而让他悟入,但这方法一般只能见性,不能明心。若用此法,一千人中有九百九十九人会落入定境中,很难悟。用意知法在动中悟入者,其实大部份是借着前面所说的五种根门的因缘而在动中悟入。    以上所说的这些现象总共六种根门,从六根对六尘而悟入。参禅的悟入就不外这六根六尘,离了这六根六尘就没有办法悟入啦。可是诸位可别被这六种现象所欺骗罗。因为这六种现象都只是表象而已,真正悟的人就知道其实和这六种表象是不相干的,可是又不能离这六种表象来参。因为这六根六尘是一种表象,所以我们不在这里面多所着墨,因此概略的说一下就带过去了,期望于诸位的呢,还是要自己仔细的去参究,去体会;因为跟你说明白说破了,那你一定不肯承担的,所以还要诸位自己苦苦参究,辛苦的寻觅,然后才有可能自己承当。  第二节  悟之实质     所谓开悟,是说在参究过程中,不离定力而一念相应,生起了智慧。这个智慧能断三缚结、五下分结、乃至五上分结,而与定力相应,所以得到禅悦及解脱正受。从破初参悟得真如,到重关眼见佛性,乃至牢关会末后句,及体验牢关参禅事毕,皆是一念相应慧,也都或多或少与定力相应。所以悟,可以把它定义如下:藉由定力参详而了知有情生命之最初与最后的根源,因而导致无生解脱慧生起的一念相应的过程,即是开悟。     在悟之前需要修动中的功夫——参禅的功夫,以及听闻参禅的知见。悟了以后,却发觉到真如佛性不是因为修行而得,它从无始以来本然存在,没有一个相貌形象可以拿出来示现给人看,也没有一个门可以进入让我们看见真如佛性。所以祖师常说“无门为法门”,就是这个道理。     我们讲禅法,而禅法是一种建立,是一种施设。所以禅法可以讲,但是禅不可说,说出来的就已经不是禅。悟——不能够讲,因为说出来的已经不是悟了,而且众生也不会相信的。禅法可以讲,可是禅法的自性本来空寂、禅法的自性本来就没有来去,本来就不可说,已经用语言、文字说出来的,那就是禅法,不是禅法的自性。     在还没有悟之前,有个开悟可以追求;等到悟了以后,才知道悟的这个法也是本来空寂。悟之前需要学禅法,悟了以后才知道禅法的自性也是空寂。禅不是悟,禅是真如,悟只是找到真如时的一个现象。禅与悟虽然是真实的存在,它不是建立,也不是人的施设,但是没有办法提示出来给人看。所以说有悟是错,说无悟也是错。因为说出来的,已经不是悟啦。别人讲的是别人的,与我们不相干。    悟的实质,不离一念相应慧。凡是没有一念相应,而靠语言、文字思维分析所得的结论,那不是悟。必需要自己辛苦参究之后,突然间一念相应,那才是悟。  第三节  渐悟与顿悟     有大师在书里面开示,他说:“很简单,你必需从最基本的开始,并通过训练和修行的过程,经过一段长时间,可能会达到最高点,这即被称为渐悟。”又云:“开悟来得很快的,我们称为顿悟,需要长时间修持的,我们称为渐悟。”事实上,开悟这回事只有顿悟,没有渐悟。只有渐修顿悟,没有渐悟。《圆觉经》里面也是这样讲的。    我们在悟之前,要经历漫长的时间去闻熏佛法知见,锻炼修持定力,而渐渐具备了悟的条件,这些前方便,称之为渐修,透过渐修之后,悟的时候只是一剎那,只是一念相应找到自心真如。真如佛性一悟就具足,一悟就发现他本然的存在,不是因为修行的渐渐累积增加了悟境,然后才具足的,所以没有渐悟。南泉普愿禅师讲:“道不属修。”如果是因为渐渐修行增加累积而得的话,那将来一定会渐渐的因为因缘的散坏而失掉了。
    真如不是从修行而得,真如无门可入,所以《楞伽经》讲:“无门为法门。”祖师又讲:“道从门入,不是家珍。”如果道是有门可入,是渐渐修行渐渐累积而成的话,那么,这不是我们自家里面本来具有的珍宝。    虽然只有顿悟没有渐悟,我们却不可以除掉渐修而期待顿悟,因为渐修是顿悟的基础。而顿悟只是一念相应,并不是累积几十次、几百次的悟以后才圆满,而是一悟即得。所以《圆觉经》云:“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只有渐修而顿悟,没有渐悟与顿悟。    唯识所说渐悟菩萨,乃是已经完成禅宗顿悟的过程─找到真心─之后,依其所证真心阿赖耶识而进修一切种智者,方得名为渐悟菩萨。以禅宗之顿悟为基础而修学种智,因此得入初地无生法忍;从此地地增上乃至等觉位之无生法忍,皆是依上地善知识闻熏而渐悟。若未经禅宗之顿悟明心,不能入渐悟菩萨位,无力验证阿赖耶及末那识故;但禅宗之证悟真心,只有顿悟而无渐悟,一念相应即证故;非因闻熏过程中渐渐累积而渐渐悟入故。  第四节  开悟不可以说吗     有大师讲:“说自己已经开悟的人,他就是没有悟。”然后过一会儿他又会讲:“我从来没有说过我已经开悟。”这样子两句相因,大家就会认为这个人已经开悟了,一定是圣人了。这一种善知识,自古以来历代皆有,不是现在才有。    因为自己没有悟入,他不敢承认已经悟了,反而指别人说悟的人就是一种执着,就是没有悟。这种错误的说法,误导了许多学禅的人,都不敢去亲近一个真正悟入的人。    古代祖师们那么多公案都说悟,譬如《六祖坛经》,永嘉玄觉大师《证道歌》,三祖僧璨的《息心铭》,还有祖师讲《参同契》。更多的祖师写了更多的歌谣都讲悟,世尊也讲悟,《景德传灯录》、《续传灯录》、《指月录》,通通讲悟。乃至净土宗《莲宗宝鉴》,也讲悟。这么多的祖师、菩萨都说悟,怎么可以说现代的人悟了不能讲呢?    也有大法师说:“悟了以后不可以让人家知道,应该要善于隐藏,也不要跟人家讲悟的体验。”这个话有一点奇怪。菩萨从大悲心而生,菩萨怎么可以效法声闻的心态呢?更何况声闻罗汉入灭之前,还不辞辛苦的度人,怎么菩萨反而不如声闻呢!    我们在电视上常常看到一个广告说:“好东西要和好朋友分享。”如果我们悟得不真,那没话说。如果说已经参得禅,已经证得真如佛性,就应该要告诉同修们,应该要帮助同修们同样可以悟入才对。所以不应当说“悟不可以说”。真正的悟了,不必害怕承认开悟;没悟的人才会不敢承认开悟。    可是掉转话锋,我们反过来讲,虽然说悟了可以承认已经开悟,但是也不可以随便为任何人来讲。而应当要观察当事人的根器,是不是能够契合。所以悟了之后虽然可以讲,但是我们要讲的时候要看当事人的根性、他的福德、他的信心、他的知见够不够?再观察这个人有没有慢心,然后我们才能决定要不要为他讲禅法,如若不然,还是默然比较好。     同样的,悟固然可以讲,但是也不可以跟还没有悟的人讲牢关、圆觉的境界。如果认为这个人根性可以,要为他说的话,我们必需要从明心见性开始说起。在解说明心见性之前,必需先要为他讲锻炼功夫的知见和方法;等到他明心见性,并且学过差别智,建立择法眼之后,才能跟他讲牢关、圆觉的境界,不然难免会产生误解。    因为圆觉、牢关的境界之中,没有开悟可言,没有见性可言,也没有牢关可言。所以还没有悟之前不可以说悟,也不可以说没有悟这回事情。还没有透牢关,未得圆觉境界之前,虽然已经见性分明,也不可以说没有悟。因为对于明心以及见性的人而言,悟是一种真实的过程,是一种真实的解脱功德受用,所以不能讲无悟。否则就是还没有渡河,就把船舍掉了;或者说渡河渡了一半就把船丢掉,这个就称为颠倒、邪见。如果有善知识讲“无悟可开,不要求悟。”那我们千万要小心,不要去跟他学,因为这个人不是真正开悟的人。  第五节  悟之种类与正受     悟有解悟和证悟之分。解悟与证悟又各有初参、重关、和牢关三个次第。我们首先讲解悟。     第一目  解悟三关     第一关:破本参。解悟的破本参,是依照了义经、善知识的著作而明白什么是真如、真心。因为世智聪辩、阅读思维而得的悟,十之八九会落在识神之中。而以了义法的知见的思维当作是开悟,这个只能称为知见,而不能称为见地。见地是指真正悟得真如的人,他的所见所知才能称为见地。是虽然没有见地,一个解悟的人,照样能够说各种深妙的经论,只是他遇到了各种境界的时候,他就没有办法干净俐落的通透。如果他来解释祖师的公案,那就会错误百出。这一种解悟,称为相似般若,不是真实的般若。它能够断身见,而不能断我见。它没有证悟者的功德受用。这一种人自己认为已经悟了,但是还有一个觉照的“我”存在,所以他的慢心很重,所以他解悟之后不久,就会成为一宗一派之师,就会广设大道场,到处说法,受人顶礼供养。解悟的人主要是因为缺少定力,无法体验真如,所以要锻炼功夫,真参实悟。     因为是解悟的关系,所以觉明不现前,所以虽然断了身见,但是他的解脱功德受用很小。他的过失就是所悟的真如不真实,称为因地发心不真。这一种人慢心很重很深,他不肯低下心来参访别人,所以无法得到真正的善知识。     第二关:破重关的解悟,也就是见性的解悟。见性的解悟,就是说他明心以后,听闻或者阅读善知识的著作,或者他自行参究,而悟明了佛性是什么,悟明了佛性的真实的意义,但是他无法眼见,这就是重关的解悟。他不能眼见佛性,过失完全在于他缺乏定力和知见。     如果明心是解悟的话,那么重关的解悟一定会以六根知觉之性为佛性,这是妄觉之性。如果明心的时候,明得真而能深透成片的话,那么他会以这个见无所见的这个见,也就是见到众生真如的性用,当作是见性,而不能眼见,这也算是重关的解悟。虽然两者所参究得的不相同,同样是重关的解悟。     第三关:牢关的解悟。
    是说这个人世间的智慧非常的高,他广泛读经和禅门公案,破解了牢关的意思。因为是解悟,所所以无法去真实的体验。    对于三关都是解悟的人,一般开悟的人很难判断,所以他悟了以后还会到处逛道场。因为他没有差别智,他明心悟得不深,落于片段,他没有择法眼,或者虽有差别智具择法眼,而停留于悟前的判断,未起意去检查善知识,使他未能辨别一切的善知识。他无法从所谓的大师的言谈举止、著作里面去判别这个大师是不是真悟,他暂时还没有那个能力,所以他还会到处逛道场。     第二目  证悟三关     证悟同样分为三关;这三关是因为禅宗史上的演变而产生,因为根性越来越低劣,所以禅法就必须越来越细腻。从世尊在西天拈花微笑,传到中土五祖,都只有一关。到了六祖的时候,闻他人诵《金刚经》而明心解悟,所以讲:“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还只是明心的解悟。一直到了他在寺后的柴房,日夜不停的舂米、踏碓、砍柴,没有一句怨言,没有丝毫的慢心。五祖观察后认为:这个人的知见可以用,这个人也没有慢,这个人信具足。然后选在三更半夜为他一个人讲《金刚经》。讲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下才算一悟彻底。所以六祖的悟,其实是五祖的开示下才悟的。在此之前所写的那首偈,只是解悟而已,并没有真正明白什么是真如。但是一般的善知识不敢讲这个话,而实际上的情形却是这样。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如果悟的是片段,对这句话还没有办法完全的明白。悟得真,能够成片而不间断,才会真正的明白“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是什么?因为此心非彼心啊!一般的心都是有所住。只有真如这个心,才是无所住,但是虽然无所住,却能时时生其心。真正明白这句话的人,同时也会明白《维摩诘经》讲的“菩萨诸有所作,举足下足,当知皆从道场来”。这两句经文的意思是一样的,完全没有差别。
    那么,六祖算是两关,以后渐渐的就有三关。在历代祖师之中,有很多是明心而不见性的人。也有许多是见性而不到牢关的人。也有一部份能够到牢关的人,但不多。并且有人到了牢关而不能过。过牢关的人,那就寥寥无几啦!所以,石霜楚圆禅师骂诸祖,骂得真是有道理。他不是哗众取宠,不是故弄玄虚,确实是那样的。至于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差别呢?那就是说每一个人的定力与慧力,参差不齐的缘故,所以会有这许多的差别。    第一关:破本参的证悟,也就是破初参的证悟。
    破本参、破初参,就是开悟,就是明心─真实明白自己的真如,也同时明白一切有情众生的真如。一般说来,在打坐之中,参透悟入的人,不能眼见佛性,亦不能明心。若有定力,仍不能明心。    在动中从眼、耳、鼻、舌、身五根中,一念相应的人,有的只是明心,但也有人同时眼见佛性,这个是要具备看话头的功夫,乃至初禅的功夫,经过长期的艰难困顿,自参自悟而得。如果有福德而遇到真善知识,且没慢心又肯信受善知识开示的话,那么他因为原来有功夫,心地比较细腻,所以在引导开示之后,突然间施用一个机锋,就可以明白真如是什么!他就可以随时亲自体验真如。如果定力不够的话,就无法眼见佛性,那就应当锻炼看话头的功夫。
    一个开悟的人,他已经真实的了知真如不是妄想、思维、分别、觉观的心,不是能听能知之心,也不是无念时(常寂常照)之心,而能够时时刻刻观照真如,确定这个真如是真实不灭的本来面目。而这本来面目,没有一个我可得,没有一个能知能觉能观的人,也没有一个能听的人,但是却可以不离一切的知觉而观听了知各种的机用。在各种烦恼境缘之中,证悟者可以时时观照真如的不生不灭,不来不去,不一不异。    悟了之后,只是明心而不见性的人,内摄多、外缘少,因此常常会住于真如的空境之中,住在理一心的状态里面,远离了妄想分别。这种理一心的状态,能够维持多久?那就完全要看这个悟的人,他本身定力的强弱,以及烦恼习气的深浅而有所不同。但是他的见地,永远不会退失掉。因为他所悟真实的缘故,因为他有真善知识护持的缘故,因为他有《维摩诘经》与《圆觉经》及一切了义经法力护持的缘故,所以见地永远不会退失掉。    悟的现象里面有一种是在坐中悟。坐中悟有一种现象很不好。那就是说在打坐之中悟入的人,十之八九,会以无妄想时能知能觉的心或者无妄想时的灵明觉了的心,或者是无妄想时觉照的心,作为真如。这个不是真如,这个还在一念无明之中,还没有到无始无明的境界。所以坐中悟的人,必须要寻觅真正的善知识来勘验;更须要提防假名善知识错误的印证,以免在一念无明之中,误认妄心为真如。如果不明白这个错误的话,在这境界被印证了,那么我们说他呀!一死之后永不再活,就死在这里啦!    定力很强的人,知见如果具足的话,他在坐中自参自悟时,因为心很细腻,所以悟得真实。悟了之后,由于定力很强,他不会像一般开悟的人那样跳起来;他反而会沉静得近乎冷酷,而坐在那边身心不动。他以心眼来照见真如的运作,以心眼来照见真如动与不动的状态。    他下座之后,会在一切的境缘之中来体验真如。以真如的不生不灭,永恒不坏来对照色身。对照能知能觉、能听能知的妄心,乃至对照世界。这个时候突然就亲证身心世界虚幻不实的那种境界;因此呢!世界身心的真实感消失掉了,他就亲证到了“人生如戏,世界如幻,菩萨道如梦”的那种境界。无漏智——无生的智慧,就出现了,因而得到了解脱的功德受用。《维摩诘经》讲:“菩萨诸有所作,举足下足,当知皆从道场来。”就是深入悟明真如者的境界。这个不是解悟的人,所能够明白的;这个也不是开悟明心,悟得片段的人,所能够明白的。    接着我们要说有一种人——应该说是大部份的人——定力虽然很强,但是他已经参很久了,还没有办法悟入,心理上也还没有悟的准备。然后因为某一种因缘,而从善知识那里突然悟入,喜出望外的结果,就会喜极而泣,悲喜交集,然后就会哭泣,掉眼泪。那么,不管是在动中悟的,或者是在静中悟的,因为悟得真的关系,所以悟境和见地都不会退失掉。    如果没有定力,或者是定力弱的话,那就不容易自己悟入,须要善知识的帮忙,才能够悟入。这种定力不足的人,在确定已经明白真如,能够体验真如的时候;他会心中狂喜,非常的踊跃,不停地哭泣。悲喜交集之后,理一心的境界,会渐渐的退失掉。但是他的见地,仍然照样不会退失掉,照样能够时时刻刻照见真如。因为他的定力不够,理一心的境界,也就是禅悦的境界,很快就会过去。所以悟境很快会退失掉,觉明现前的现象,也会迅速退失掉。我们说他悟境的觉受,就像是雨夜之中电光见道,速得还失。    在雨夜之中,没有星星、没有月亮,什么都看不见。当天上打雷的时候,电光一闪,路看得清清楚楚,只不过那一两秒钟,又看不见了。定力不够的人,悟了有这种现象,禅悦的觉受很短暂。所以理一心的境界——没有妄想的境界,很短暂就过去啦!他留下的只有见地。也就是说,他很明白真如是什么,他也可以时时刻刻体验真如。但是这种人有一缺点:如果他对第一义的知见不具足,又遇到恶知识跟他讲:“这个不是真如,你错了!”尤其是那个恶知识名气很大的时候,他就被转了,退失掉啦!那么如果他没有遇到恶知识的话,因为他悟得真实,所以身见、我见会断除,这种人也是证悟、开悟。    这种人跟解悟明心有何不同?不一样。明心的解悟,只能断身见,不能断我见。明心的解悟,他会把能知能听的心,当作真如;把这个能够觉照觉知的心,当作真如;所以不以色身为我——身见断了,但是他还有个知觉的我在。事实上,如果是证悟的话,这个真如不自觉有一个我,不一样的。所以这个人虽然功夫不够,若是悟得真的话,我见还是会断,与解悟不同。我见断的人,身见一定断;但是身见断的人,我见不一定断。这就是明心的解悟和证悟不同之处。    我见、身见断了的缘故,疑见、禁取见,随后也就跟着断。那这样的人,从此永不入三恶道。明心这一关,悟之真假,非常重要;因为解脱的功德智慧,就从这里出生。见性当然是很笃定,亲眼看见无形无色的佛性时,就好象一个人重新出生一样,截然不同。但是,真正解脱功德及智慧的出生,在眼见佛性之后,还是要回到明心这一关。因为如果不明白真如——悟得不真的话,会被我见所束缚,被我见所转,因此贡高我慢的习性,都无法除灭。只有明心悟得真,并且眼见佛性之后,才能够除灭掉这些习性。
    悟得真的时候,会时时去观照有一个我在觉受,有一个我在觉观,有一个我在分别一切善恶美丑,有一个我在领纳一切的境界。不管领纳的是污秽的,还是清净的境界;不管领会的是世间的,乃至寂灭的境界,这观照领纳的心,全部都是妄;没有一个真实不灭的我存在。    真实的无我,解脱的功德,就在真实的无我见地中出生。所以六祖听到五祖开示:“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是什么意思之后,大悟啦!五祖就说:“不识本心,学法无益”。我们看到很多人印六祖坛经时,都把这句话忽略掉不印,很奇怪!可是藏经里面明明有,他们却不印。这句话当然是很尖锐。还没悟的人听起来,当然是很难过。尤其是讲了义经的人,听到说不认识本心,不明白本心,学法没有利益,当然更是难过,但事实上正是这样。
    因为如果没有真的把真如弄清楚的话,就会落在一个“我”之中。虽然不以色身为我,却会以能知能觉,或者能够觉照,能够领纳的心为我,那这样就不能解脱。像这样的话呢,善根最好的人,顶多也不过如世俗之人断身见,或落入声闻法而断我见,没办法学菩萨法,不能明心见性而见法界实相。所以五祖讲这句话是非常恳切的。    真正明白了本心,明白了真如之后,来学一切法才会亲切。所以药山惟俨禅师平常不许徒弟看经,自己却常常在看经。徒弟们说:“我要学和尚看经,行不行啊!”“不可以,如果你要看经的话,你牛皮也得看透才行。你没这个眼力,不要来看经。”那就是说一般人没有开眼之前,其实是看不懂的。我们在没有悟之前,读经时往往自以为懂了。悟了之后,才知以前根本就不懂,都落在意识层面里头。所以明心这一关才是最重要的。
    见性虽然很重要,牢关虽然很重要,但其实最重要的是明心。见性之人,如果明心明得不真,见性就会见得不真,就会把妄觉当作佛性。所以不能够眼见佛性,就落到感觉里面去,所以重关见性往往错会。因为他不明白什么是真觉、什么是妄觉。所以明心这关非常的重要,是以后见性和牢关的基础。     第二关:证悟的重关。重关在禅门里面,就是指的眼见佛性这一关。求见佛性不可太急噪,要先深入思维真如之体、性、相、用。对相与性、体与用的关系要思维正整理的很清楚再来求见佛性。
    这眼见佛性,我们把它分成四种人来讲。眼见佛性,全部都需要定力。什么样的定力呢?能够看话头的定力。    第一种人,明心眼见佛性,两关都靠善知识帮助。
    第二种人,是先解悟真如,断了身见,但是我见还在。随后他解悟了佛性,明白佛性是什么,但看不到。有一天大悟了见性,见性时他同时明白真如。不是先明真如,然后再眼见佛性。    第三种人,是先从老师处悟明真如之后,再自己参究、自觉而眼见佛性。以上这三种人,大多没有经过见山不是山的过程。    第四种人,称作无师智。通常都是第一第二关同时过。所以当他明心的时候,就同时眼见佛性。真如与佛性—性、相、体、用,了然分明,因为他是真心真觉的缘故。这种人称为“歹命人”,他必需要自己摸索,从话尾去摸索到话头。建立功夫、建立知见、摸索参究都靠自己。在见山不是山的过程里面去参究,参到废寝忘食。这种人明心与见性的当下,就能亲眼看见自己和有情众生的佛性。他就能够真实明白真如的真实空和佛性的有。    佛性是一种空性,但是佛性是在一切的境相上显现,所以佛性虽然是空性,也具足了有。因为空有两边都很明白,清楚分明,所以不落两边,悟的当下就住在实相之中,不会像明心的人偏向空的一边。那么从此以后,可以时时刻刻体验真如与佛性的运作,而世界身心的真实感顿时消失了,因此而得到解脱的功德正受。    如果没有看话头的定力或者没有动中功夫的话,往往会以六根的感觉知觉作为佛性,只能体会而不能眼见佛性,就落入妄觉里面去。因为没有遇到真知识的缘故,所以便会以为这就是见性,就会未证言证,以圣人自居,因而生起增上慢的心态来。因此我们学禅的人应当要知道佛性在六根中,时时都可以看见。如果眼见自性的话,便能够随时随地照见一切有情众生的自性,永远不会退失掉,除了定力迟失掉的人以外。    而佛性的看见,必需眼见为凭。眼根若见佛性,则六根同时俱见;这个就是禅门里讲的六根互通——六神通。意思就是说眼能见佛性,耳,鼻,舌,身,意,也都能见佛性;会看到佛性与感觉不既不离。佛性和感觉是混合在一起的。如果定力不退的话这种眼见佛性的境界,就会永不退失。    完全靠自己参究而证入这种境界是无师智,无法得到别人的印证,不可能有法系的传承。他只能借着经教、自己来印证。只能借着祖师的公案来自己印证。但是这种无师智,在悟后,世尊还是会给予授记,或者是示现这个人过去和今生得法的因缘。这一类无师智,大部份是属于再来人居多。而今生悟的也有,但比较少。因为悟境很深,容易遭到嫉妒,遭到排挤。在末法时代,福德因缘少的人,会怀疑不信,而失去了本身的法利。    实际上,明心开悟这件事情,虽然自己没有定力,如果能够遇到真的善知识,其实一样可以悟的。重要的是在于我们要能够恭敬、虔诚,信任信赖而没有怀疑,没有慢心。我们在座有很多明心的人,也有很多见性的人,经历过这个阶段之后,你们都很明白的知道:明心,如果是自参自悟,必须有很好的定力。若求善知识帮助,其实不一定要定力,但是信心、恭敬、虔诚、不怀疑、没有慢心,非常的重要。为什么?因为如果具备了这些条件,善知识就能够帮你明心。我们如果信心不够,有所怀疑,不够虔诚,心地傲慢。善知识不可能跟我们帮忙的。能不能得悟,其实都掌握在善知识手中。所以祖师们常常有一句话说:“尔鼻孔在我手里”就是这个意思。因此,我们学禅要很小心,很恭谨。    如果我们自己没有定力的话,虽然遇到真善知识,他也只能帮你明心,无法帮你见性。欲眼见佛性,功夫必须要作得好。如果功夫作得不够,即使参出来啦!也是朦朦胧胧,雾里看花。悟不悟,见不见性,与参禅时间之久暂都不相干。若本身因缘不具足,所遇又非真善知识的话,莫说三十年,三十劫亦不能明心见性。    见性有三种层次。
    第一种人,他在参禅之前,所修的定力,大部份落在定境方面,他是从静坐之中,所修得的一念不生的功夫。在定中一念相应的时候,虽然也看见了佛性,但是不能够清楚分明。当他下座出定之后,不久就看不见了。这是因为功夫是静中修来的,而见性是要在动中见,所以他的功夫与见性的境界,不能相应,因此产生了下座出定后渐渐不能眼见的现象。    第二种人,他已经有一念相续的动中功夫,但是力量微弱,在动中虽然能眼见佛性,但不清晰。
    第三种人,他从动中修得的一念相续的功夫非常强,可是有好处也有坏处。好处是他见性的时候,会见得很真实。坏处是他未见性前的明心开悟之时,而且是大悟成片的话,那么二六时中,时时刻刻,他可以体验及照见真如的运作,也照见一切有情众生真如的运作。因此他会以为真如的运作是用,就是佛性。那就会误以为亲见这个见不可见的真如的运作,就是见性。但是这个见无所见,见不可见,仍然不是见性,而是明心的大悟。因此善知识观察到他的因缘许可的时候,一句话点破了,他就能够眼见佛性。眼见佛性之后,才知道明心大悟境界的正受,并非见性。这时才真实的明白,眼见佛性和明心大悟的见不可见是不一样的。这种见性分明的人,他不会像明心的人,住在那种内摄的状态。    我们讲见性之后,一根若见,必定六根俱见。见性之后的六通,指的是六根互通——每一根都能见性,六根互相通流。见性在我们这个世界的人,从眼根,耳根和身根比较容易见,尤其是眼根和身根,特别容易见,特别容易体验。那么这一种见性,必需是眼见为凭,耳见为凭,乃至身见为凭。这见性的境界不是六根性用的感觉,不是用体会感觉,而是见。但是见了之后,这一切都明白了。它是很单纯的事情,很本然的事情。众生之所以不能眼见,就是因为烦恼。烦恼障住了,所以定力慧力不能出现。因为烦恼障住了,心就很复杂,不单纯,定力慧力出下来,所以就无法一念相应,就看不见啦!所以要见佛性,必须要除烦恼,烦恼除了才能够有定力。定力出现了,一念相应了,才能够眼见佛性。    在明心阶段,如果真正悟得真,悟得成片的人,他的见无所见的境界永远不会退失掉,他的见地也永不退失。但是见性的阶段不一样,跟开悟明心不同,会随着定力的退失,而无法保任眼见佛性的境界。学禅的人,能不能眼见佛性,除了一念相应慧之外,其实是与他的定力强弱息息相关的。绝不是以六根的感觉为佛性。    见性分明之后,就应该从自己的证量而深入了义的经典,去加以思维整理。不久之后即能贯通教典,可以进入实相。进入实相的人,他虽然住于空的境界,但是他也不离一切有的境界。我们说他的境界是即相离相,空有不二。    明心见性的人觉照观察非见闻觉知的真心,以及具足见闻觉知的佛性,他会观察自己的身心,乃至整个世界,亲自体验到整个身心世界,都是虚幻不实的那种状态。所以世界身心的真实感消失掉了。对于世界、身心的执着,大部份都可以消除掉,因此而得到了解脱的功德受用。从此以后,就开始在历缘对境之中,修除习气,不久便获得薄贪嗔痴的境界,继而初禅就会不求自得。    以上是说明开悟乃至见性,都必须有体验,若没有体验,不能身历其境,就不是悟。如果是依教思维而得的结论,然后自己以为是开悟的话,他的心落在六根六尘或者六识之中,所以他心中会有所怀疑,不敢肯定自己是开悟了!更不敢向人承当。那就不离根尘以及六识,就免不了要永沉生死。    所以悟,必须是要有体验,亲自去证验真如是什么?真如如何运作?不但这样,证悟的时候,还要把每一个时刻之中,真如连续不断的运作当下,相对的妄心如何连续不断的运作?都要证验清楚分明。这才是真的难啊!明暗双双的时节是自古以来,许多禅师们无法完全弄通的地方。所以悟要悟得深,悟得通透,明暗双双,了然于胸!     第三关
    略谈一下牢关。牢关虽然偏于慧,但也须要定力相应,才能得到大解脱。想要破牢关,就须要先具足初参及重关的证悟,再学差别智。差别智成熟之后,具有择法眼,就可以依照牢关公案去参究。如果还没有具足开悟明心及重开见性的证晤,也没具足差别智,没有获得初禅以上的定力,请不要去尝试。不然的话,只会增加枝节葛藤,浪费生命。对我们自己的解脱和帮助众生的解脱方面,终究无益。    重关见性之后的几十次乃至几百次的公案解会,既然没有解脱的增益,而只有见地的增益,就不该称为悟。所以重关不是很多关,不是累积很多次的悟。所以如果有人说大悟几次、小悟几十次、几百次,那么他的悟必定有问题。 第三章  悟之表象与种类B-真假开悟之简易辨正法 第六节 真假开悟之简易辨正法    一、请回答下列四个问题:    1、您所悟之心是常?或无常?答:    2、您所悟之心是有变易?或无变易?答:    3、您所悟之心是有作用?或无作用?答:    4、您所悟之心是下列诸心中哪一心?    A、一念不生寂而常照之灵知心。    B、 无思惟之灵知心。    C、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能作主之心。    D、无分别之明觉心。    E、专心课诵、专心做事的心。    F、遍满虚空无见闻觉知的心。    G、遍满虚空而能觉知的心。    H、打坐进入定中能知能见之心。    I、打坐入定时不闻外声、不见外境之灵知心。    J、打坐入定后无见闻觉知之心。    K、证得神足通,能离开色身飞来飞去的心。    L、神通之心。    M、十方唯一虚空,是吾人共有之真心,是常,它有殊胜之体性及能量,能生吾人之知觉心等变易作用。    N、无相念佛之心。    O、能看见话的前头的心。    (以上诸心皆常见外道之常,其实非常。)    p、没有如来藏真如,一切皆空,一切法缘起缘灭,无佛无法无僧, 亦无解脱。(此乃断见,依常见之心而有。)    二、如来藏(阿赖耶、庵摩罗识)异熟性故,其体永不坏灭而内容有变易、有作用,故成佛时能变为真如,故非常非断。如来藏于五位中及无余依涅槃中皆自在,故非无常。不生灭之主体识中、有诸异熟及等流种子流注变易,故非是常,故有作用。如来藏非有变易(主体自在、不生灭、不增减故),非无变易(内有异熟果种及修道清净法种流注变易故)。非有作用(离六尘见闻觉知而于五位中寂照不灭任运随缘而不动故,醒时亦同故),非无作用(若无作用,一切有情顿成死尸)。故如来藏非常非无常,非有变易非无变易,非有作用非无作用,名为中道实相,余者皆非。若以一念不生、无思维时、寂照之灵知心……等,错认为如来藏或真如时,则与外道及民间信仰之常见论者无异,非佛法也。且道:汝之如来藏何在?    三、证悟者非以打坐进入某境界为悟,非以见某形相、见某定境定相为悟。悟如来藏者乃无境界法、无入出法,乃无所得法,唯是一念相应而证知如来藏本体,智慧因之现起耳。    真悟者以一念相应慧,而随时随地皆能体验如来藏之运作,极为具体,绝非虚无缥缈之想象。证如来藏者若是有形像法、有境界法、有定境法,皆是因缘假合所成,故有所得;若有所得即是变易,不久必坏,于五位中不能持续不断,不能自在。有他心通者若无证悟之一念相应慧,亦不知悟者所悟之内涵;有天眼通者若无重关之一念相应慧,亦不能以其天眼而见佛性。佛性无形无相,然能以父母所生眼而亲见,非无定力者以破初参之智慧想象所能见;故禅非禅定,乃般若耳,唯一念相应耳。《须摩提长者经》佛云:“……我尔时伸手按地,魔众眷属即便破散,我以所知所得所觉之法,当现证验,应得成道。尔时即集无量功德智能,以一念相应慧得成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而转**,自得成就,亦复成就一切众生。”《菩萨藏经》云:“尔时佛告舍利弗……以此善根、愿一切众生得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得一切智。如先释迦牟尼佛坐菩提树下,住不可思议无垢定,降伏恶魔,所有诸法可知可见可觉。于夜后分、明星出时,以一念相应慧,行灭苦道,得证醍蝴。”《大宝积经卷》佛云:“生死无边际,常住于实际,一念慧相应,生死无疲倦。”故知禅乃般若,一念相应而得悟。不可将禅定有境界法、有入出法、所得法,说之为禅。如来藏无形无相,然真实可证,悟前即与妄心同在,非因悟而从无变有,非因修定除烦恼而将了了常知、明觉寂照之七转识妄心变为如来藏。如来藏不落境界中,于六尘中随缘而应,然不会六尘六入。它与七转识妄心和合似一,行相极细故难悟知。    且道:汝本有之如来藏何在?  第四章 禅悟正受及诸功德第一节 禅悦正受    第一目 觉明现前。    一切解悟的人都没有觉明现前的现象。明心的人或者见性的人,如果悟得真,都会有觉明现前的现象;但以见性的人比较明显或特别明显,这里面会有差别。明心的人,如果不知道还有见性重关可以过的话,那他觉明现前的现象,就会很强烈。因此他会常常住在身心明净的状态里,所以就可以远离睡眠盖。远离睡眠盖之后,也没有妄想!就是住在无念的状态里面,一面观照真如佛性,一面观察身体的哪一个部份有点紧张没有?有在用力没有?观察到啦,就放松。不停的重复,一直到天亮。    但是,这种住于真心状态的期间,有长有短。短的话两三个礼拜,不容易睡觉。长的话乃至有人拖延到将近三个月,睡不着觉,或者晚睡早起。那这里面的差别在那里?就在于一个明心或见性的人,因他的定力强弱不同而有差别。这段期间虽然没怎么睡觉,可是精神还是很好,身体也不觉得疲倦。但是有一个后遗症,时间久了,口干舌燥口臭,因为上火啦!    如果没有定力的话,悟境会退失掉,觉明就不现前,身心就无法明净,想要修得初禅就很困难。一个觉明时时现前的人,时间久了之后,还是可以像常人一样的睡眠。乃至于过了牢关之后,更可以享受睡眠,大睡持睡。为什么?无事人嘛!    第二目 定慧等持。
    一个人明心而且见性的话,他的禅悦正受,除了觉明现前以外,还有一个现象,就是定慧等持。见性的缘故,所以心无旁徨,清明无暗,要想定就能够定下来,想要如一般人一样扰扰攘攘也可以,没有约束。那就是说:打坐的时候,要想思维真如佛性一切诸法,也可以思维。要想定下来,住在真如佛性的体验里面也可以。他的智慧在运作的时候也不离定力的运作,这叫做定慧等持。    在见性的初期,往往会担心佛性可能会隐没不见了,所以会常常去看佛性。这样经过一段时间以后,他就知道,只要能够保持内摄外缘的均衡状态,保持我们的定力——动中的功夫不散失掉,就可以永远眼见佛性。所以就不再担心眼见佛性的境界会丧失,而能够在四威仪中,常常保持一心的状态或继续无相念佛,在悟后起修禅定观行之中亦不离无漏慧之运作,此即是定慧等持。    见性初期要保任佛性的眼见,所以在平常要多看佛性,在眼见佛性的时候保持内摄外缘的均等。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保任而不退之后就可以放下它,而回到忆佛的方法,或者保持一种清明的一念不生的境界,或者保持在时时观照真如的境界。在这个时候,心是在一种定的状态,而无漏智永不消失,那就是六祖讲的“即定之时慧在定,即慧之时定在慧”。接下来要一直保持住禅悦的状态。    初见佛性时,觉得好新鲜,好奇妙。后来习惯了,时间更久了以后,不但是远离法喜,连禅悦都会把它丢掉。因为有悦,就是妄心的作用,还是要舍。舍掉之后,就只是住在一种安祥的状态里面,也不是禅悦,也不是法喜,更不是喜乐,只是安祥。 第二节 见地正受
    所谓的“见地”,不是知见。知见是听来的,修来的,思维得来的,见地则是“证所得意”,是亲证真如,眼见佛性而获得的智慧,是无漏智,因为他亲眼见到佛性的空与不空,亲眼见到真如的日用——见无所见,称为见道。因见道而生的见解才叫做见地。    第一目 戒的见地。
    一个明心见性的人证得菩提之后,不再执着有戒,所以他不受五戒而以道共戒为戒。对于错误的戒,是根本就不应该施设的戒不会非戒取戒。他以道共戒摄心而住。不被一切戒的戒相所束缚,能不取相戒。对已悟佛弟子来讲,佛戒也是一种施设。佛制定了这些戒,是为了一切佛弟子的五阴而施设。在真如佛性之中没有戒可持的,所以明心见性之后,对于戒的看法,他是不取佛戒,他以摄心为戒,依道共戒而住。    第二目 定的见地。
    第一:他知道非定不禅。    我们修证的次第里面,可说是环环相扣。要参禅之前,先得要学会看话头的功夫,看话头的功夫之前先要会无相念佛,无相念佛的功夫之前,先要学会无相忆念拜佛,环环相扣,不能够跳过去。会看话头之后,再帮你明心,明心之后要看你的功夫够了再帮你眼见佛性,眼见佛性之后再学差别智,差别智学好了,具备择法眼,你才能够牢关解悟。牢关解悟之后,你才能体验牢关所悟的境界。这些过程环环相扣,一步都不能跳过去。    禅这件事情很公平,非常的公平,你若没有功夫,我最多就是帮你开悟明心,可以体验真如;但是你想眼见佛性,我可帮不上忙。    第二:他已经能够体会定力与定相和定境的差别。静中修定证得的一些定境是在打坐之中才有,一下座就散乱了。定力的锻炼不但静中要做,动中更要做;动静之中都能够不散乱、制心一处。不但能够制心一处,还要能够有一个正念,清楚分明而不会遗失。一个见性分明的人必定具备这种功夫,所以他能够清楚的分别定相、定境和定力的差别。定力的定义就是“心不随定,亦不舍定。”    因为心如果随定的话,就会进入定境而不能参禅:心如果舍定的话就会散乱了,那话头就看不见了,不能保持正念。然后接下来他也知道,定的目的和功用。定的目的是要让我们能够参禅,不会落入意识思维妄想之中,能够真参实证。定的功用,就是因为定的力量而产生作用,使我们能清楚的眼见佛性。    第三:他也明白了禅与定的差别。参禅的人对于修定与参禅的差别,他已经了然于胸。所以当有人以持咒、持佛名号、止观、数息的各种方法,当作禅宗的禅来修的时候,他知道他们是错了。禅是般若,不是禅定;定是功夫,是事修;所以禅定是定,禅是般若。    第四:他知道修定并不是仅仅在静中修一念不生的功夫,主要的是在动中修学正念相续的功夫。正念相续并不是在心里面保持没有妄想的状态,而是有一个清净念。    第五:他明白悟后要走的路就是修学禅定和各种无量百千三昧的事修的功夫和境界。参禅而明心见性是慧的解脱,菩萨的慧解脱,还没有办法自己做主生死,生死还要待缘。想求俱解脱的话,他就必须要修四禅,有了四禅的功夫以后,才能够提前舍报,或者刻意延后舍报。舍报的时间自己做主,来生要在什么地方,什么样的家庭出生,也是自己做主。这就须要四禅的功夫,所以他知道接下去要走什么样的路。    第六:在悟后起修的过程里面,他渐渐的会明白,修除烦恼和习气,是修定过程中很重要的一部份。一般人总以为修四禅八定,就是必须要打坐,不停的打坐,不停的锻炼功夫。但是真正走过来的人,他会告诉我们:要修初禅、二禅、三禅、四禅的功夫,除了一方面增强功夫以外,另一方面必须要除断性障(贪欲、嗔恚、睡眠、掉毁、疑)、烦恼和各种习气,尤其是当我们修学很久终于进入二禅——无觉无观三味之后。从这个过程之中,他更深深的体验到烦恼习气不断,是不可能进入二禅以上的境界。所以他最后会明白:修除习气和烦恼,也是修定的人所必须要下功夫的地方。     第三目 慧的见地。
    第一点:明心见性者能够安住中道实相。    明心的人,他已经明白真如的真实存在,但是真如不可捉摸,它是一种真实存在的一种空性。明心见性的人,即空即有,一方面体验真如的空性,也体验真如的运作,但是他能够眼见佛性,所以他不会偏于空的一边,也不会落入有的一边。他行于中道,但他却又很清楚的明白,其实所谓中道,并没有一个中道可行。所以明心见性之后,融会事与理,而了知真心本性的“性、相、体、用”也就是实相,实相就是法界一相,法界一相就是真如佛性。虽然无相而能生万相于一切的五阴之中,非即非离,亦即亦离,犹如水与波浪一样。真如佛性,虽然不是见闻觉知,而具有见闻觉知的性用,它不是善恶,而能够示现有善恶,它不是垢净、定乱、生死,而示现有垢净、定乱与生死。亲眼看见实相的空有不二的缘故,所以虽然眼见色、受、想、行、识的空,而能不离五阴,行于一切佛事。虽然知道世间一切法,乃至一切的佛法都是五阴所生,都是假名施设,但是却能够随顺于世俗,而不生烦恼,永离断见、常见。明心见性的人不落断见,也不落常见里面。    第二点:于禅宗各种公案真实能知。如果悟的人是无师智,他的差别智,也会渐渐的成熟,禅门里的公案,他能够真正明白,不是意识思维揣摩研究所得的缘故。如果不是真正体验证悟而靠意识思维分析得来的,他并不能真正了解传灯录里公案的真实意旨。而一个真正悟的人,不但不会被错误的解释所左右,乃至他能够直接去辨别古时公案里,哪一位祖师是真悟?哪一位是解悟?哪一位只是明心而不见性?又有谁是不到牢关?他都能够了解。如果是依靠善知识的帮忙建立知见和功夫而悟入的,还是需要跟随他的老师去学习差别智——后得智,才能很迅速的在半年或一年中达到这个地步。    第三点:阅经亲切。明心见性以后,对于了义经里面所讲的法相,他已经知道了,因为这是他所亲证的内容。明心但仍无法眼见佛性的人可以先读《金刚经》、《心经》、《维摩诘经》、《无上依经》《大方广如来藏经》《佛说不增不减经》来印证自己的开悟,印证真实后再来求见佛性。特别是《维摩诘经》、《无上依经》《如来藏经》可以说是禅门里的照妖镜。不要只以一本经典来印证。如果明心是小悟,悟得片段,读《金刚经》《心经》时,还是很亲切。但是读《维摩诘经》时就会有隔阂,必须是明心大悟成片的人读起来才会亲切。所以阅经亲切的功德受用,会因悟之深浅而有不同。如果悟得真,并已经有功夫的话,不久之后必可以眼见佛性,见性后要依《楞严经》《法华经》《圆觉经》《大般涅槃经》来印证。如果一个明心见性的人把了义经读过,照本宣科讲了义经时,他不会依经解经,而会以他所亲证的实相来解说。在禅门里有一句话:“使文解义,三世佛怨;离经一字,即同魔说。”一个明心见性的人,讲了义经的时候,他不会依经解经,但是他所讲的一定会和经典所说的一直相符合,所以他读经典会非常亲切,因为是他亲证的境界。 第三节 解脱正受及诸功德正受
    第一目 断三缚结。    第一:断身见、我见。见到真心本性的空而恒常不灭,而知道真如佛性是本来无生,所以色身为我的“身见”断除掉了,以“受想行识”为“我”的“我见”也断除掉,从此他以不生灭、无分别的真如为“我”,而这个真如、空寂、无色、无念、无受想行识,无有分别,名为无我;这是一切有情众生的本源,是宇宙万有的本体。“我见”断之后跟着断“疑见”。因为已经亲见生命真象,能分别真觉与妄觉的缘故,若有定力,不久就看见佛性遍一切处。因为身见及我见全部都断的缘故,所以自性见也跟着就断了。    第二断疑见。断三缚结的同时他也建立了解脱的知见,知道法界的实相只有一相——只有空寂的真心法界。所以他也在一切相里见到佛性的出现,见到佛性的即相离相,因此对实相没有怀疑,对于“空”与“有”两边都没有怀疑与取舍,这就是中道真悟的人,永离断常二见。一般众生不是“断见”就是“常见”。    外道的灵魂跟我们讲的真如有什么不同呢?一般宗教把生灭的心,或者中阴身——灵魂,当作是不生灭,但是他们不知道这个能知能觉的心是会坏灭掉的,人的色身坏了,他就会跟着坏了。可是真如不是这个能知能觉灵明觉了的心,更不是灵魂——中阴身。     一般人说有六法界:人、天、修罗、畜生、饿鬼、地狱,但是我们还要再加四种法界:声闻法界、缘觉法界、菩萨法界以及佛法界,总共十个法界。这十个法界的实相是什么?就是一真法界,一真法界称之为实相、无相,也就是真如佛性。    第三断戒禁取见。当我们破了初参——明白真如之后,乃至过了重关——眼见佛性之后,或者两者俱足,或者只是破初参明心,这些人都已打破无始无明。无始无明一破,身见我见断除,疑见也断除,戒禁取见就跟着断除。他就知道世间的一切法及一切禁忌的施设、一切外道的戒的施设,乃至我们佛门的一切戒的施设、都是因为五阴而生,不离五阴而设立各种禁戒。三缚结一断就不再受这些禁戒所束缚,他以道共戒为戒,所以不取一切戒。    有很多人并不了解明心见性之后断了三缚结,究竟有什么大功德。三缚结就是一切有情架生轮转生死的根本,根本既然已经除了,其余的结,也就是思惑,尘沙惑,渐渐的就可以断了,所以三缚结断了的人永远不入三恶道。《楞伽经》里面说,最懈怠、最钝根的断三缚结的初果人,最多也不过七生天上、七生人间便可以究尽苦边、究竟解脱。一个声闻行的断结的初果人,还不能明心见性,未破无始无明,尚且永不入三恶道;何况是一个明心见性而断三缚结破无始无明的菩萨,当然更不会入三恶道。只除了一种现象,那是大菩萨因为大愿的缘故而示现于六道之中,所以明心的人还不必到眼见佛性的境界,就可以永远不入三恶道。见性分明的人,已经进入十住位,这是位不退,此后修行是有进无退,若想取证涅槃,也会比声闻初果快二、三倍。    第二目 五欲执着之减除。
    明心见性以后,退失悟境不见佛性了,而明心的禅悦也过去了的话,可能会产生贪欲转盛的现象。但是智者大师说,悟道的人有道共戒的缘故,所以他必定“非妇不淫”或者“非夫不淫”。但是随着悟后起修,渐渐的向前迈进,终究会转为薄贪嗔痴的境界。    第三目 舍弃怨恼。
    明心见性以后受到人家不合理的待遇、嗔恨怒骂的时候虽然会生起烦恼,但是一定不会有报复的心态。即使有的话,也会在一两分钟后,最多一二十分钟以后,还是会打消了那个报复的念头,这是初见道的人。    第四目 离谄媚心。
    一个人若是悟得真,就会开始离开谄媚的心态,因为等视有情的缘故。所以他也不歧视一切人,因为真如平等平等的缘故。    第五目 消除慢心。
    明心见性以后则是从真如来看一切的有情众生,所以一切的有情众生完全平等。他从自己的体验,也会知道一切的有情众生到最后必定会成佛,因为未来时间无穷无尽。他也知道一切的有情众生本来是佛,因为真如佛性本来就具足,所以他知道菩萨再来其实很多。     众生从无量劫以来,因为所知障,也就是不明真如佛性的缘故,所以生生世世都有一个我,从五阴的我出发,去做一切的事情,真如自己不觉,随着五阴与染污末那去长养各种慢、嗔、贪的习性种子。这一种习性,从无量劫以来就存在。如今见道断我见后,就要从我执方面去下手,深入的去思维、观察、整理真如与我之间的关系,体会真如的空性、“我”的虚幻。常常思维整理以后,这一种慢的习气才能渐渐的消除掉。    第六目 修定迅速。
    明心见性的人,修定之所以能够很快的原因,就是在于觉明现前的现象,以及能够消除性障的缘故,所以修定比一般人来得迅速。    第七目 日用能知。
    我们常常听禅师说,搬柴运水,吃饭屙屎,无非是禅,所以禅在日常生活中,这话没错。可是问题是没有悟得真的人,或者悟得真,但落于片段的人,他就难以体会:这个搬柴与运水,就是神通妙用。日用能知的人,就必定完全知道这一些,那么他能在一切的场合里面知觉他的非知觉非不知觉的真如,明见他的佛性。    第八目 能生他受用功德。
    悟得真的人之中,有一部份人因为已经入了实相的缘故,所以他会有许多的方便善巧来利益修学禅法的人,他能够从自受用功德中出生他受用功德——帮助别人真正的悟入。但是有些人虽然悟得真,仍不能产生他受用功德,这是因为他过去生很少修学方便波罗蜜的缘故。因此并非每个人悟后都能出生他受用功德。    第九目 功德正受非于悟后一时具足。
    悟后必须要经过一段时间的整理思维以及保任的过程,然后在器世间和一切有缘的众生相处之中,引发各种的逆境、顺境、不逆不顺的境界,以我们所悟的见地时时加以检讨、整理、思维。该增进的增进、该修除的修除,然后各种的功德受用,才能在这一些过程里面渐渐的显发出来,所以悟的人所具有的那一些功德并不是悟的当下便一时具足。而是要经过悟后起修的过程,然后在半年,一年乃至五年到十年才能够渐渐的具足。  第五章 悟后起修 自度度他     参禅到三关后,就毕尽其功了。接下去悟後起修,要修练禅定三味、首楞严定,这些都是事上的修行。藉由定的修持以及断除一念无明,证人无我,再证法无我,次第消尽我们五阴的遮盖,而能够渐渐的到达究竟等觉佛位。
    《楞严经》开示之修道次第:《楞严经》所述说的境界极为广泛深入。在第一卷里面讲开悟明心的道理。第二卷到第四卷及第五卷的前半,讲的是开悟佛性的道理。卷五的后半开始就讲如何体悟而发起圆通的各种法门,包括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法门。第六卷就讲观世音菩萨的耳根圆通法门,和戒、定、慧三无漏学,并且说到四种清净明诲。卷七讲设坛、持咒、消业的方便行门。第八卷里面就说到菩萨修行的五十五个阶位以及邪见恶业所感召的各种恶报。然后又说明如何求生於欲界六天的原因和道理。最后第九卷、第十卷依字讲说欲界定、四禅、四空定、以及五阴区宇、五阴尽相,五十种魔相邪见,然后总结,点明“生因识有,灭从色除。理则顿悟,乘悟并销;事非顿除,困次第尽。”生死是因为“识”而有,要灭轮回的因,必须反过来,从色身上去修。从我们的四大五蕴对于世间五欲贪着的消除去下手,叫作“灭从色除”。灭从色除就是要断烦恼及修学定力。修定的前提是要伏除性障、伏灭烦恼。性障不除,烦恼不灭,禅定就无从发起。所以我们主张要先明心见性;明心见性后,性障渐消除,才能发起初禅,从初禅渐渐的进修到四禅去。到了四禅之後渐渐的就可以进入色阴画的境界,然后一步一步进入到识阴尽,那就是十地菩萨的境界。从《楞严经》里的修学次第,就知道悟后起修的道路是怎么走的。 第一节 悟后应广阅经典 增益见地; 断思维惑 改变习气
    开悟明心还不到保任的时后,须到见性后。保任眼见佛性之境界要做上几个月乃至一、二年。保任之功夫主要是在历缘对境中随时以六根对六尘来观照我们的佛性。要注意内摄外缘之均等,如把心全部向外观照,定力会退失掉而无法眼见佛性。    明心见性后除了上文列举印证真如佛性的经文外,还要读定学方面的书,不需读的很多,只需读智者大师所讲的《释禅波罗蜜》和《摩诃止观》即可。然后再读《阿含经》、律部,接下来再读《成维识论》和禅门的典籍《指月录》《五灯会元》等。    烦恼习气非因开悟一时具除。悟后要断见惑思惑,消除烦恼,习气自然就改变了, 第二节 悟后应修学三昧
    修学各种三昧,要以四禅为根本,才能进修无量百千三昧。修学三昧必须知道“事障未来,性障初禅”的道理。有人在未到地定修了数十年而无法入初禅,就是因为性障未除。性障就是智者大师在小止观里讲的五盖:贪欲、嗔恚、睡眠、掉毁、疑这五盖。有人误会了初禅的修行,总以为入了初禅以后才离开五盖,其实是先要离开五盖,然后才能得初禅。发起初禅最大的障碍是于淫欲的贪着,所以初禅永不现前。因此要明心见性以后,无生智现前,再来修定,就比一般人快的多;因为性障烦恼已开始消除了,而且可以远离阴魔的困扰。    悟后要进修四禅八定、四无量心、五神通。在四禅之中修学神通可随学随得,有了天眼通、宿命通等就可以自主生死,自己选择下一生出生地点,并且可以远离隔阴之迷,将所悟的见地带到下一生而不忘失。四禅修完了,要修慈、悲、喜、舍四无量心,还要再修楞严大定,这些都是事修。 第三节 悟后应修学维识
    参禅过了三关,则禅门的任务即告完成。此后在修学三昧的同时,还应当修学《楞伽经》《解深密经》《成维识论》等有关一切种智的维识正理。再去破邪显正,救护一切众生回向正道的工作。修证十回向位的如梦观,进修唯识学的五法、三自性、七种第一义、七种性自性、两种无我法等唯识的增上慧学。发十无尽愿,成就菩萨的增上意乐了,进入初地。 第四节 悟后度众——为众说法
    悟后度众说法,只可对少数有缘人说法,多的话不过二百人,否则的话,时间不够分配,心识就会散乱,自己也无法悟后起修。悟后应受菩萨戒,修六度万行,度众时行四摄法: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度众是很难的事,会遇到许多逆境。因此悟后度众可以帮我们消除性障、断烦恼。悟后度众不可滥用神通度人,也不可对未悟的人明白说破所悟的内容,要善护宗门密义,宗门密义公开,会导致禅宗和正法从此断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