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笔小新和长大后图片:写作教学中应该注重悟力的提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7/09 05:27:42
[ 作者:徐景明     来源:应用写作杂志社     点击数: 494     更新时间:2011-1-3     文章录入:jlyhx ]【字体: 】 

所谓悟力,就是感悟的能力。在人的所有的学习能力中,悟力是最为重要的能力,写作教学也不例外。一个作者,无论是从艺术角度还是思想角度,如果他的悟力低下,就不可能创作出一篇让人耳目一新的作品。

 一、关于感悟

(一)感悟的价值

世界上所有的发明和创造都并非是传授的结果,而是通过探索获得感悟的结果。人的知识有两个来源:一是从书本和生活中学来的;二是从自己所接触的事物中悟出来的。前者是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基础,后者才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动力。纵观人类历史,社会实践中的任何一种创新、任何一个进步,小到一个与众不同的细节,大到一个能够改变历史发展方向或者能够影响多少代人的理论观点或发明创造,无一不是感悟的成果。向别人学习的东西,永远都是落后的东西,只有自己悟出来的东西,才有可能是别人没有的东西。也就是说,世界上最先进的东西,是别人永远都看不到的,看到的都是已经落后的。但这并不是说向别人学习是没有必要的,向别人学习是形成感悟的必备基础。而感悟是学习所达到的最高境界。历史上真正算得上前所未有的重大发明,大多是人悟出来的,而不是靠推理得出来的。爱因斯坦说过:“创造并非是逻辑推理之结果,逻辑推理只是用来验证自己的创造设想。”我们从中外前人的书籍上所看到的一切,都只是人类智慧的冰山一角,因为,前人和他们不可言传的体验都因后人未曾感悟而已消失。感悟的能力有无限的共通性,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悟力。我们平时所说的创新是什么呢?其实所谓创新就是感悟的物化。感悟是思维的结果,它只有呈现出来,才能表现为创新。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感悟只要呈现出来就一定是创新,而要看它是否有超越。感悟的呈现形态可分为三种,一是语言呈现,指各种口头表达、书面表达与音像表达等;二是行为呈现,指各种动作、表情、过程等;三是实物呈现,指各种实物状态的作品和产品。

(二)感悟的生成

感悟的生成方式从感悟主体的角度可分为建构生成和导引生成。所谓建构生成就是认知主体对所接触的事物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作用下而形成的创新性、个性化认识,这种形成所产生的感悟完全是自然状态的,是个体状态的,它不是传授的结果,它没有丝毫人造的痕迹。导引生成还可分为被导引生成和导引使生成。被导引生成就是主体在别人的导引下生成自己感悟的过程。例如,学生、读者、观众、听众等获得感悟的过程。导引使生成是主体为了某种目的利用某种手段使别人生成他所期待的感悟的过程。例如,教师、作家、演员、导演等使别人生成感悟的过程。导引生成完全是人为的结果,但是,这种结果能大大缩短人类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进程,是人类文明高度发展的必要手段。我们通过书本、课堂以及各种形式的艺术作品所获得或者使别人获得的感悟,都属于这种方式的感悟。换言之,感悟只要变成显性的形式,它就具有一定的导引功能。导引生成还可细分出若干种类。从媒体角度来说,有语言导引、动作导引、文字导引、音像导引、表情导引、环境导引等;从方法角度来说,有多少种建构生成的方式,就有多少种导引生成方式。

(三)感悟的类型

感悟可分为两大类型:一类是可说(可教)感悟;另一类是不可说(不可教)感悟。可说感悟是初级感悟,也是基础感悟。它可以归纳、细化成许多种具体的方法,供人学习和模仿。它的主要特点是套路化、公式化,容易借鉴、容易模仿,但它很难产生前所未有的发现。不可说感悟,则是一种高境界感悟。它不是学来的,而是悟出来的。它不能用语言来解释,一旦强加给它一个定义,就是对它施加了限制,思维就受到了约束,据《文益禅师语录》记载,有人问文益禅师(公元958年):“'如何是第一义?’师云:'我向尔道,是第二义。’”“中文的'禅’或'禅那’是梵文'Dhyana’的音译,英文通常把它译为'沉思’或'冥想’。它的起源,按照传统的说法是:释迦所传的佛法,除见诸佛经的教义之外,还有'以心传心,不立文字;真指人心,则生成佛’的'教外别传’。” [1 ]“言论只能应用于以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为手段去考察思索客观事物的认识过程中,而在用心灵去体悟的过程中言论成为多余的东西。……心灵的运化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企图用语言去概括心灵创造的成果是很困难的。语言可以概括有规定性的有限的东西,一旦用语言去描述思想现实,刚一说出,心灵又要超出语言的内容去创造新的东西,向之欣欣,倏忽之间,已成陈迹,语言永远也追不上心灵的创造足迹。”不可说感悟的最大特点就是无限制性,可让你任意发挥,它容易使人产生前所未有的原创性见解。可说感悟和不可说感悟,既是矛盾的,也是统一的,没有基础的感悟,无法进入高境界感悟。太执着于可说感悟,也无法进入不可说感悟。历史上,凡是经过特别规定或限制的东西最终都将失去灵性,甚至走向死路。因此,我们在学习中,既要以可说感悟为扶手,又不能只知道依赖所谓的方法永远停留在机械模仿的层面。世界上大多数的事情,初始阶段都要依靠别人的指点按照具体的方法去学习,都要经过一个有技巧阶段才能达到无技巧境界。但是,人类的发展并不是陈陈相因,后人总是超过前人,这超过的部分,就是人类在初始学习阶段的基础上悟出来的结果,这就说明,任何超越的东西都不是别人教出来的,因为它本身就不可言说。任何高明的老师,它最大的作用也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真正的发明创造都是学生自己去完成的。

由于高境界感悟是不可言说的,所以我们所讲的感悟方法只能局限在可说感悟的阶段。那么可说感悟又能有多少种方法呢?笔者认为,感悟的方法本身就是感悟的结果,感悟是一种创造性思维,也就是说,新的感悟的方法是在不断涌现的。因此,这是无法穷尽的,我们只能列举常见的,无法知道所有的。但是这些常见的,也是成功的,通过学习,我们不仅可以模仿运用,拓宽视野,而且有利于我们逐步靠近产生感悟的更高的境界。

二、感悟与写作

一部作品(指文艺性作品,不包括应用文,下同),不管它的篇幅有多长,影响有多大,它最初的“胚胎”其实就是作者的一个感悟。历代名家作品,我们能有几人记住它的全篇?但我们大多能记住它其中的名言。这名言是什么?名言就是作者最经典的感悟。有人说:“诗人就是写过几句聪明话的人。”因此,我们要想写出好的文章,首先应该具备的一个能力就是悟力。

(一) 文章是怎样形成的

作者把自己所获得的感悟以语言的形式告诉读者,就形成了文章。文章最基本的结构就是作者所接触的内容加上感悟。可以用这么一个公式来表示:接触+感悟=文章。除了这个基本结构以外,另外还有三个变式结构,几乎所有的文章都没有超越这四种结构。这四种结构我们可以用下图来表示:

1. 接触+感悟

2. 感悟+接触

3. 接触+感悟

4. 接触+感悟

“  ”表示作者的呈现范围,第1、2种情况,我们把它叫做“整体呈现”,就是作者把自己从接触事物到形成感悟的全部过程都写出来。既告诉读者接触到了什么内容,又告诉读者形成了什么感悟。第3种情况叫“前部呈现”,就是作者只把接触到的事物或现象写出来,让读者自己去感悟。第4种情况叫“后部呈现”,作者只把感悟的结果写出来,至于这个结果有什么根据,让读者自己去联系各自的经历得出自己的感悟。

(二)文章的艺术高度和思想高度

文章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一是内容,二是思想。文章的艺术价值就在于如何诱导读者把内容读下去,是让人想读的艺术。它主要是靠各种写作的“技术”来完成的。例如:怎样谋篇布局 ,怎样描写,怎样表达, 怎样处理情节等。文章的思想价值就在于把作者的观点传送给读者,是让人认同的艺术。它是靠作者的感悟来完成的。作者想让自己的观点得到读者的认同,除了依靠艺术的处理,更为重要的是依靠思想的高度。因此,作者越是悟得独到,就越能打动读者。文章的核心价值是思想,一切的艺术都是为思想服务的。

(三) 写作感悟的生成

一位作者和一位教师,从感悟的角度来说,他们的任务是一样的,即不仅自己要会生成感悟,而且还要导引别人去生成感悟。从广义上说,他们所从事的工作都是教育工作,所不同的是前者是潜移默化的,后者是旗帜鲜明的。一个作者如果不会建构生成,作品就没有灵性,就没有能让人眼睛一亮的闪光点;如果不会导引生成,那么他的作品就没有美感,无法引起读者的阅读欲望。一般情况下,一篇(部)好的作品既是作者建构生成的成果,同时也是作者导引读者二次生成的载体。作家总是用自己的感悟去推及读者的体验,什么样的形式、技巧、方法等最容易使他产生感悟,他就用什么样的形式、技巧、方法去导引读者。

三、写作悟力提升的途径

写作感悟能力的提高可以用以下几种方法加以强化:

一是“找”。每一篇作品几乎都有作者的感悟。只不过这些感悟的呈现形式是各不相同的:有的是通过议论的形式来表达的,有的是通过叙述的形式来表达的,有的是通过抒情的形式来表达的,有的是通过描写的形式来表达的,有的是通过暗示的形式来表达的,甚至有的还可能是通过其他特别的形式来进行表达。这些感悟,有的在文章里面就能找出,有的需要到文章的外面才能找出。只要我们能够把它找出来,我们就能领会文章的主旨,提高自己的认识,并且能从中学到人家的感悟方法。特别要指出的是,“找”还有识别的意思,文章的构思技巧、写作方法、思维方式等就需要我们去识别,只有先会识别,然后才能谈得上领悟,也只有识别得多了,才能领悟得深。

二是“猜”。“找”是一种认知的练习、被动的练习,“猜”则是一种发挥的练习、主动的练习。“猜”的做法是:阅读一篇作品,不要读完它的全部,在你阅读完前面的议论或叙述部分之后,不妨自己先猜一猜,看看作者能得出一个什么感悟,“猜”完了之后再接着读下去,看看你与他相差有多少,说不定你还会有“英雄所见略同”之感。也可以在看到文章的标题之后,不要急着看内容,先去猜一猜作者的构思,还可以在别人的帮助下,先看文章的内容,后猜文章的标题等,一篇文章之中,可猜的内容很多,生活之中也是这样,有很多现象也可以去猜一猜,这里会包含一个什么样的感悟,等将来看到了这方面的文章,自然就会与自己的猜测产生一定的联想。这样,经常去猜,提高就快。

三是“仿”。“班图拉的理论最突出的特点是它确信我们的大部分行为是通过对人的观察和模仿而获得的。”  [2]汉代扬雄以善于模仿出名。王勃和李白都曾模仿过别人的诗句。郭沫若的诗歌模仿了歌德、泰戈尔和惠特曼三位世界大师的诗歌。鲁迅的26篇小说中就有16篇属于模仿之作,最明显的是第一篇成名作品《狂人日记》和果戈理的小说同名。老作家林斤澜说:“我六十岁以前的作品,都是模仿的。我六十岁以后的作品,大部分也是模仿。”还说“任何文学作品都可以说是模仿之作。”毛泽东诗词中模仿化用古诗的例子就更比比皆是了。这些前人成功的经验,都充分地说明了模仿是提高写作悟力的一种有效途径。

四是“积”。要想感悟产生一个“质”的飞跃,就必须还要有一定的积累。鲁迅说:“无论什么事,如果不断收集材料,积之十年,总可成一学者。”马克思在动手写《资本论》之前,做过摘要的成册书籍就达1500种以上,经系统整理后的笔记就有250多本。托尔斯泰从19岁开始写日记,写了51年。爱迪生在研究某一课题时,也要搜集大量的有关资料。据说他为发明电灯,搜集的资料竟做了200本笔记,总计四万多页。可见,积累是成功的关键。积累,不仅要积累书本,而且要积累生活;不仅要积累内容,而且要积累语言、方法、形式与技巧等。积累是一个长期工程,是提高感悟最有效的手段。尤其是宏观上的感悟,更要靠长期积累才能完成。

五是“想”。传统的作文教学,往往只片面地强调“多读”,偏重于机械地模仿。这虽然有许多的长处,但弊端也是极其明显的,那就是学生始终是处在被动的地位。如果我们在阅读和模仿的同时能加大“想”的训练含量,结果就能事半功倍了。生活中,有很多“文章”是用不着我们去写的,有的也没有必要去写。再说,我们如果想依靠大量的写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恐怕现在的中学生也没有那么多整块的时间。无论是出于理论,还是出于现实,“想”的训练,都应该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上。“想”的内容也是多方面的。看到一个材料(包括书本材料和生活材料),想出一个构思;看到一个材料,想出一个标题;看到一个材料,想出一种表达形式等都是非常有训练必要的。无论哪个方面,只要你能努力想出一个“与众不同”,就意味着你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创新。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