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alo2溶液与少量co2:孙以昭:太极拳功法要领:松圆正沉轻有要求?精气神修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7/04 18:45:23
正文 字体大小:大

孙以昭:太极拳功法要领:松圆正沉轻有要求 精气神修养

(2011-01-10 10:38:20)转载 标签:

文化

分类: 太极拳   作者简介:孙以昭,1938年生,安徽寿县人,安徽大学中文系教授。1961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历史系。进行跨学科大文化研究,业余潜心研习杨式太极拳,得田兆麟大师真传,对于太极秘传八段锦、老架、中架、推手、散手、剑、杆等均有很高的造诣,对于太极拳的功法亦有精深的研究。

  我自1958年初从田兆麟师习练太极拳,至今已近52个年头,通过认真修炼,潜心研习,我越来越体会到太极拳的博大精深,奥妙无比,它体用结合,理法兼备,不但有很高的防身御侮的技击手段,又有很好的强身健体的养生价值。太极拳的功法极为完备,它的要领归纳起来,有以下八个方面。

  (一)松、圆、正、沉、轻的要求

  “松”,是太极拳的第一要义,是最本质的东西,贯串于始终,并且练拳时要松,发劲时也要松,它是所有技术行为的出发点。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区别于外家拳,才能练出独有的弹簧劲。当年有人曾问过澄甫师祖:“未见您用多大劲,何以将人发出那样远,打得那样干脆呢?”回答说:“我是松着劲打的!……”也有人问过少侯师祖:“您发劲时是松松软软的样子,如这样子还能有劲吗?”回答说:“就是因为松松软软的,打出的劲才非常大呢!”那末怎样去练松劲呢,首先在练架子时松。练架子时每一个动作,都要使全身九大关节掌、拳、肘、腕、肩、腰、膝、脚松开来,而在定势时更要注意松。每个式子放松开以后,再接着往下练。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每势在运行时要引导梢节往根节松,定势时则是反过来从根节引导着往梢节松。最后达到内外皆松,不但筋骨松了,肌肉松了,连内气和精神也松了,这才是真正的“松”。而这一切主要是以意为之,没有明师指点和较长时间的锻炼,是难以做到的。另外,要知道区别“松”与“懈”。“松”是神舒体静,但劲不丢,不但关节是开启着的,肌肉也是舒展的,功夫到家后有一种蓬松的感觉;而“懈”则表现为精神委顿,劲全无,不但关节是闭合的,而肌肉也是萎缩的。习练者不可不深察之。

  “圆”,对于太极拳而论,既是体,又是用。就内含阴阳鱼的太极圆圈看,它是体,太极拳运行用劲的情况,与太极圆形相合,太极拳每一动作的起落旋转,开合虚实,都是圆圈所构成,这也正是太极拳由此得名的缘故。陈鑫在《陈氏太极拳图说》卷首《太极图弄圆歌》中说:“我有一丸,黑白相和。虽是两分,还是一个。大之莫载,小之莫破;无始无终,无右无左。八卦九畴,纵横交错;今古参前,乾坤在座。……”整个太极拳运动,就是阴阳互根而不断变化消长的过程,太极拳的圆圈,大致有平圆、立圆、斜圆、大圆、小圆、双S圆、圆中圆等,也即是“乱环术法”。而就太极拳圆形运动刚柔相济、虚实莫测、善发善化、善开善合、善动善静、攻防兼备等方面来看,它又是用,而且是巧妙之用,所谓“妙手一着一太极,空空迹化归乌有”,就是对太极拳运劲和技击最高造诣的准确而又形象的描述。而圆圈的轴心和根本是腰上的尾脊骨,田兆麟师说:圆圈以尾脊骨为根本。这就充分说明腰脊劲越圆越小,周身之劲也就越轻灵奇巧,速度也就越快,也就越能显示太极拳出神入化的功夫!

  “正”,是太极拳立身运动之本,通常与“中”连在一起,叫“中正”,在习练拳架和推手、技击中,无一时一刻可以离开它。《太极拳论》云:“立如平准,活似车轮。偏沉则随,双重则滞”;《十三势歌》云:“尾闾中正神贯顶,满身轻利头顶悬”;《十三势行功要解》云:“立身中正安舒,支撑八面”,这些都是强调立身中正的重要性。而要做到立身中正安舒,首先要头容正直,头顶悬,舌顶上腭,双目平视,神凝于耳。其次,要注意双肩的平齐松沉。第三,要松腰、收腹、敛臀。要想松腰,只须将腹部稍微一收即可。敛臀的方法是两腿的股四头肌稍用力,臀部前送使尾闾骨有向前托起小腹之意就行。做到了以上三点,立身中正的最关键之处“尾闾中正”也就能做到,因为这样由头顶百会到尾闾会阴的一条线自然就垂直了。太极拳的一切技术动作,如能都在立身中正的条件下进行,那末,自然神意安舒,支撑八面了。

  “沉”与“轻”,一般说,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有轻,才有沉;有沉,才有轻。虚领顶劲,就是拳中对轻的要求;气沉丹田,则是沉的功能。而“沉”与 “松”又有密切的联系,能松才能沉;不能松,也就沉不下去,只能流于“硬”与“浮”。从深层看,“轻”既是太极拳的入手功夫,又是太极拳的最高造诣与境界。从“轻”入手,可以避免僵硬之弊,而后一个“轻”,并非前一个“轻”的回复,而是在更高阶段上的升华!据笔者浅见,练太极功者要想臻至“轻”的造诣,必须做到技艺纯熟,劲路顺畅,神气鼓荡,内外合一,周身一家,刚柔相济,知己知彼,得机得势,舍己从人,圆活自如,才能达到轻灵虚无,变化无常,随意所之的最高境界。昔年杨健侯太师祖常说:“轻则灵,灵则动,动则变,变则化。”田师毕生奉为圭臬。田师为澄甫师祖的《太极拳使用法》一书所作的“序”中就写道:“尊师常谈:轻则灵,灵则动,动则变,变则化。”“尊师”即指健侯太师祖,因田师自幼即被杨家收养,他称健侯太师祖、少侯师祖、澄甫师祖均为老师。后来,田师为王新午先生所著《太极拳阐宗》一书所写的题词,也是上面这四句话,可见它的重要性了。

  (二)精、气、神的修养

  道家以精、气、神为“三宝”,并强调“性命双修”之说,精、气属“命”,神属“性”,三者一齐修炼,谓之“性命双修”。太极拳与道家有很深的渊源,它主张“动中求静”,动静结合,优于其他拳种和运动,因此历来认为练太极拳,精、气、神均能得到锻炼,非惟有益于强身健体,对武功也有莫大帮助,于是亦称太极拳为“性命双修”之学。

  但是道家的精、气、神理论,很是深奥、玄妙,所谓“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反虚入浑”之说,令人难以参透,不易得其究竟。其实,用今天的话简言之,炼“精”“气”,就是炼丹田之功,炼行于人体经络中的“气”之功,而炼“神”,就是炼人的心意,即精神思维活动。炼神意如何能控制气。精、气应是神的物质基础,神则是精、气的升华与外现。分别而论,“炼精化气”,就是保精、养精,储蓄精髓,使其化为充实之内气。气方面,主要炼任脉的上下提放。这时还不能说是已发动蹻脉、维脉了。至“炼气化神”阶段,气方面,则所炼的是督脉、任脉的循环往复和丹田的晃动与旋转,这时已离打通蹻脉、维脉与各条气脉不远了。并且坚持炼下去,还可出现非凡的灵智,各方面反映均异常灵敏,非唯推手与散手而已!至“炼神还虚”阶段,气方面,则各条气脉(包括奇经八脉、十二条正经)俱畅通无滞,都在走向循环,丹田内气也进而形成立体式的太极圈路线。此时内功已臻上乘,神清气顺,达神明之境,表面看来,平和雍穆,无甚奇异之处,实质上是含而不露,出神入化,无为而无不为了!

  《杨谱·力气解》中讲得很清楚:“气走于膜、络、筋、脉,力出于血、肉、皮、骨。故有力者皆外壮于皮骨,形也;有气者是内壮于筋脉,象也。……行气于筋脉,用力于皮骨,大不相侔也。”而要使气血旺盛,气流畅达,必须关节柔和而曲,血管拔长而细,这就是练拳时一定要松开劲,而不令稍有努贲作用来减慢气流的速度。另外,对于全身内脏的不随意肌,更要运用心意使其放松得到轻柔的运动,所谓“腹内松净气腾然”,就是说的这个道理。做到了上述二点,已使气流旺盛而畅通。这时还要注意将气收敛入骨,《十三势行功要解》说:“以心行气,务沉着,乃能收敛入骨”,沉着行气,使气不散漫,专注一方,才能使气敛入脊骨。而具体做法则是李亦畬在《走架打手行工要言》中所说:“欲要神气收敛入骨,先要两股前节有力,两肩松开,气向下沉,劲起于脚跟,变换在腿,含蓄在胸,运动在两肩,主宰于腰。上于两膊相系,下于两胯、两腿相随。劲由内换,收便是合,放即是开。静则俱静,静是合;合中寓开;动则俱动,动是开,开中寓合。…”到此地步,已是气敛入脊骨,呼吸通灵,周身罔间,全身透空了。这里涉及到呼吸与开合问题。太极拳的气功,必须要了解与掌握开合与呼吸问题。要做到开则由足根上行到手指,合则由手指下行至足根,这是太极拳气功的两条主要路线,一定要使它畅达圆活,使得吸为合,为卷为蓄,吸时有提起之神态,亦含有拿得起之意;呼为开,为放,为发,呼时有下沉之神态,亦含有放得人出之意。这时的太极拳气功,已经相当高明了。

  以上所言练气之法,主要在于动中求静,以沉着能隐为主,而练心意、练精神,则与之相反,主要在于静中求动,以轻灵能显为主,也就是心与意合,神气鼓荡之意。这首先要劲别分清,劲路顺畅,运用时意动神随,心行气发,而后才能功夫增进,达到神气鼓荡。劲别分开,劲路顺畅,在外表看来,虽然仍旧是圆形运动,而内中之劲,己因心意的驱使、精神的作用,由圆形化为方形。能圆,才能粘贴于人;能方,才能将人发出。《杨谱·太极正功解》:“太极者,圆也,无论内外、上下、左右,不离此圆也。太极者,方也,无论内外、上下、左右,不离此方也。圆之出入,方之进退,随方就圆之往来也。方为开展,圆为紧凑。方圆规矩之至,其孰能出此以外哉!”太极拳之方,乃方圆相生之方,则其中自无棱角而言,乃由意发气随而生,如此长久习练,则意与劲合,使得精神的注意点,就是劲的方点。然后神意越练越畅旺,得心应手,精神修炼之功自然成功。但仍要留意身形之有无缺陷,尤其要注意肩与胯,此二处如有缺陷,则周身不能饱满圆和,势必影响方圆相生,神气鼓荡之功。若能做到劲别清楚,劲路畅达,方圆相生,周身顺遂,神活气敛,转换轻灵,则精神修炼之功自非寻常。

  需要注意的是,气与精神的修炼尤应做到互养互葆,即以气葆神,以神养气,如此则既能益寿延年,又能使功夫不断增进。太极拳的有些前辈大家功力深厚,武艺精湛,却未能享高寿,除与某些特殊原因有关外,过于偏重技击,发劲太多,保养不够,也有一定关系,这是后学应该吸取的经验教训。

  (三)腰(包括脊、背、胯)为主宰,劲起脚根

  “腰”在太极拳中有着特殊重要的地位,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拳谱和拳论中对腰的论述很多,李亦畬《走架打手行功要言》有“主宰于腰”之言,《宋书铭拳谱·心会论》称“腰脊为第一之主宰”,王宗岳《十三势歌》有“命意源头在腰隙”、“刻刻留心在腰间”之论,澄甫师祖在《练法十要》中指出“变换在腰”,在《太极拳术十要》中提出“松腰”,武术界也有“太极腰,八卦步,形意劲”和“无腰不太极”之说。那末,腰脊为什么这么重要,又如何锻炼呢?

  首先,这与它在身体中的位置有关。腰在掌、拳、腕、肘、肩、腰、胯、膝、脚上下九节之中部,是九颗珠子中最重要的一颗,它的运动能带动上下的八颗珠子一齐运动,另外,腰之动为平行动之根,而脊处于人身之中线,脊之动为竖行动之根,如求一动而全身皆动,必须联合腰脊而动,因为太极拳的每一动作,都以 45°左右联合腰脊以运动,以带动其他关节的运动,这种运动乃是一动无有不动的运动,容易达到节节贯串之功。这就是“主宰于腰”、“行气如九曲珠,无微不到”的意思。还有,从生理、医理看,人之两肾居于腰之两侧,命门对肚脐,肝位于腰部腹腔;腰为肾之府,肝为筋之府,肝肾同源于命门。腰部得到锻炼,将收固肝肾、健筋骨、延年益寿的功效。《杨谱·太极平准腰顶解》云:“……车轮两命门,一纛摇又转,心令气旗使,自然随我便。满身轻利者,金刚罗汉炼。……”可见,腰之两肾和命门在拳中的极端重要性了。

  那末,如何检验腰脊之动呢?只需在走架子注意气贴脊背,即背上之皮是否紧贴松于脊背之上。能使气贴脊背,自然收以腰脊为轴,含胸沉肩,两手如轮之功,而腆胸耸肩之病,也就自然消除。还有就是松腰的问题,如腰不能松,则气劲不能落于下肢,将影响整体的灵活运转。因此,行拳时每一势都要松腰沉跨,脊椎骨节节松开,气沉丹田,劲贯两足,落于涌泉,而与地气相接,则下盘自然稳固。松腰之法,前节已提到,只需将腹部略收即可;沉胯之法,在于先抽胯,其方法是如出左步时,左胯微向后抽,同时右胯微向前挺,反之亦然。这样不仅可使步子大小一致,而且抽胯后再向下落沉也就极为容易,做时注意肩与胯合即成。做到了松竖脊柱,松腰沉胯,就能做到上下成为一个整体,即周身一家,劲起于脚根,主于腰间,形于手指,发于脊骨,就能上于两膊相系,下于两腿相随,开合有致,收发由心了。

内功心法 神清意得

                                      

    清朝著名学者黄百家的《内功心法》,是内家拳训练法则,它非常形象地说明了内家拳的训练要领。内家拳并非狭义上的一种拳术,而是泛指所有追求整体劲力的拳术。其发力是从人体内的腰脊开始,而不像外家拳打的是局部劲力,发力是从人体四肢开始的。黄百家在《内功心法》中写道:“不丁也不八,平视头略拔。腰要如束带,肩要卷紧压。二肘顾二肋,二股跨其夹。三尖要相照,劲力内心发。神清意自得,绳墨传无差。”下面结合本人习武认识解义。


 

   “不丁也不八”,指的步子的要领。步子既不是丁字步,也不是八字步,而是介于丁字步和八字步之间,称为“丁八步”。“丁八步”的具体站法为前足基本直顺 (不绝对),后足呈45°斜位,前后足相距约一肩,左右相距约一足宽。二腿都要弯屈呈钝角,不可伸直。丁八步是经实战逐步完善的一种优秀步法,而弓步、马步、仆步、歇步、丁步、虚步在实战中逐渐被淘汰,因其无多少实战价值。

  “平视头略拔”,指的是头的要领。头要挺拔,所谓“虚领顶劲”,但头拔不可过分,否则头颈僵硬,因此为“头略拔”。视线水平观敌,头直目正,不可左顾右盼,仰视俯视。

  “腰要如束带”,指的是腰部要领,这里采用

形象的比喻,腰如同束扎了一条宽边布带,由后向前束捆裹抱,使腰部阳面肌得到有效的锻炼,并和下肢连结成一个整体。

  “肩要卷紧压”,指的是肩部要领。肩要卷起来,由外向里卷,而且要卷紧。在卷紧肩部时,最易产生“耸肩”,为了克服耸肩的毛病,所以要特别强调“压” 字。肩部的要领相对比较困难些,一般来说要经过较长时间才能真正掌握。有不少人在站桩时尚能将肩卷起压下,可一旦试力发力就不由得耸起了双肩。双肩一耸,必然使横隔膜发紧,而横隔膜一紧,全体皆非也。

  “二肘顾二肋”,二肘要顾着左右两肋,对二肘进行有效的防护。不可"散"开肩架来胡抡乱打,街头打架往往是抡起胳膊来打,是典型的“散打”。为了做到 “二肘顾二肋”,可设想腋下夹一小球,肘向两边横撑开来。切不可将“二肘顾二肋”理解为二肘贴住二肋,或腋下夹的球过小,这样没有多少回旋的余地,犯“肩 架瘪了”的毛病,必然被动挨打,很难有效地进行反击。传统武术一般双手较低置于胸前,已经不能适应现代搏击的快节奏打法,故王芗斋将双手提高,这是“二肘 顾二肋”的发展提高升华。

  “二股跨其夹”,股,即大腿股骨,二大腿股骨要相争相合,相争表现为“跨”,有拉开的感觉,“开胯争裆”。还要“夹”,裆要圆,一般有夹球的意念,所 以说二股的要领是既“跨”又“夹”,跨中有夹,夹中有跨,不可有任何偏向,一味“跨”,形成开裆散式的病态,一味“夹”,形成尖裆的毛病。不可不知,一般 人很容易犯片面之病。

 

   “三尖要相照”中的“三尖”指的是前手尖,鼻尖、前足尖。这“三尖”要相互照应,上下一条线,不可左右偏离。如果“三尖”不相照,必然使肩架散乱,而" 内家拳"的本质特点就是“整”。“散”是“整”的大敌。肩架“散”,必然是四肢局部之动,是“散”打之动。所以,作为内家拳修炼者,要把“三尖相照”牢记于心,时时注意。

  “劲由内心发”。是讲心意的主导作用,以形为基础,以意为统帅。发劲时,要先由心意发动,然后才是骨骼肌肉的爆发运动。如果心意没发动或没充分发动,就随手一击随足一踢,力量必然有限,一般人正是如此。有些人在恐惧、慌乱中面对攻击者本能地反抗,拳打脚踢,正是缺乏这种“劲由内心发”的意识刺激。能否 “劲由内心发”,是

能否“意与力合”的重要标志。

  “神清意自得”,讲的是无论平时训练还是实战搏击,精神一定要清醒,神清气爽,不可萎靡不振,无精打采。不仅要掌握外形,更重要的要掌握内在神韵。精神自然开放,得心应手。

  “绳墨传无差”。是说以上所谈要领、标准,要严格做到,丝毫不差,如木匠用墨线一样,不差分毫。师傅传授内家拳给弟子,要按规矩,否则,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师傅要按规矩传授,弟子要规规矩矩地学习。现在社会上流传的内家拳基本上已没有其真髓,而且随着时间的流逝,这方面的东西更是远了。只有按“绳 墨传无差”的要求,才能保持内家拳学本来的风貌。


太极修炼与传统修炼

 

很多人想搞清楚什么是太极修炼?太极修炼与传统修炼有什么不同?现在就来比较深入地谈谈这个问题。

一、传统修炼的原理。

在传统修炼方法中总体上分为两类,一类是师传,一类是理传。师传是指师父在背地里、不公开的亲自传授,只传授一个或几个人,讲承传不讲普渡。理传一般都是以寺庙设教来接受修炼者,传授方式是以理传法,要求在理中悟道。这里所说的理包括戒律和经论等。无论是师传还是理传,传统修炼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从“修正身心”开始,以善正心,以功正身,在身心修正的同时引导打开思维,获得“思想智慧”。得道者是大智慧者,看什么都明明白白,了然于心,不迷不惑。所以,传统修炼通过“修正身心”为打开智慧铺奠良好的思想基础,最终以“打开智慧”为修炼成就。
    为什么“修正身心”就能“打开智慧”呢?是不是“修正身心”就一定能“打开智慧”呢?我是这样来看的,传统修炼方法走的是“体感证悟”之路,就是要用身体对事物的感应来证悟自己对所学道理的理解。这就对身体有特殊的要求。首先要炼出健康的身体,一个处于疾病状态的身体是无法证悟的,其次要炼出一个有功能的身体,这个问题现在深谈无益,有兴趣者注意观察修为很高的修炼者,看他们自述的修炼故事中有关这方面的论述,比如有人写的“闭关”经历等。当炼出一定功能时,就可以证悟所修的道理了。但是,要想修出功能身体,又必须修正自己的心性。一个成天老想炼出功能来干点赚钱的事的心态是炼不出功能来的,因为这种心被物质所困,心被物质牵动不止,心性境界不高不宽,看不见眼界物质之外的广大空间,与炼出功能来证悟大道的要求相差太远。所以,走“体感证悟”之路对心性的要求是很高的,是能不能证悟到大道的绝对条件,必须达到心性绝对纯静、心性境界很高很宽广才能体悟得到大道的内涵。

那么,身心纯静了是不是就一定能证悟道?我不以为然。我们在生活中会遇到一些心性特好的人,有些人心性的纯静甚至超过很多修炼人的心性,但是他们并没有悟到道,甚至不知道“道”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因为身心纯静只是“体感证悟”的必要条件,不是充分条件,也就是说,没有“身心纯静”是绝对不能“体感证悟”的,有了“身心纯静”又未必能“体感证悟”。所以修炼不能本末倒置。如果只去追求身心纯静,那只是在“修心养性”做好人而已,他的原始本性并没有觉醒。修炼必须以原始本性的觉醒为主题,修正身心只是为原始本性的觉醒铺奠证悟的根基。

同时我还认为,心性达到很高的境界时,还不一定能体悟到大道的整体内涵,因为用身心去体悟大道,就象登上庐山去看庐山的全貌一样,几乎是不可能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体感证悟”之路就是把身心融在大道中去看大道,会有“不识大道真面目,只缘心在大道中”之局限。这个问题以后再深入论述。

在传统修炼中,仅“修正身心”这个过程就足以使人修炼一生一世,很多修炼者在这个过程中修出了“仙身”和“仙性”,得仙道修成了仙。但是,成仙仍然是三界内的生命,修到仙境终究还要轮回到人类,所以仙境不是修炼要达到的“彼岸”。仙为什么出不了三界呢?因为仙虽然修出了很好很正的身心,但是智慧没有打开,还理解不了三界外的境界,更理解不了物质与生命的本质问题。只有当智慧打开了,能理解三界外的境界,能明白生命和物质的本质问题,才能走出三界外。

为什么必须打开智慧才能修出三界外呢?打个比方,你突然把一个生活在密林深处的部落人带到繁华的现代文明的大都市来生活,他肯定没法生活下去。他不会用电灯、不会乘车、不懂交通规则、不会用液化炉、看不懂文字、不懂法律法规、不懂市场交易等等。他很可能把从你家门前的花园里砍下的树枝,在你家豪华的客厅中间燃起一堆火,再把你精心饲养的观赏动物烤成“美味佳肴”,你尝一口还没法吃,因为可能没放盐,这是他在按照自己的生活方式过每天的生活。所以,你没法与他生活在一起,他也没法在这种豪华都市里生活下去。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他没有在现代豪华都市中生活的基本知识,对他来说,这些知识都超出了他在部落里所积累的那些“知识”,相对于他的那些部落“知识”,现代大都市里的知识对他来说都可以说是“智慧”,或者说,把大都市的知识拿到密林的部落里去,都可以称为 “智慧”。同理,三界外的“知识”,对人类社会来说就叫做“大智慧”,如果你不修出那样的大智慧来,那么你是无法在三界外生活下去的,那里的生命也无法忍受你带着人类的这种“知识”、三界内的那种“知识”到那里去“胡来”。所以,要想修出三界,必须修出三界外的大智慧,也可以叫做同化那里的思维方式。

传统修炼方法用了很大的时间和精力来“修正身心”,以修正了的很纯净的身心来“体悟”高境界中的“知识”,也就是用纯净的身心对宇宙物质运动的那种敏感能力来感悟高境界的存在方式。大多数传统修炼方法都要通过“闭关”,让修炼者的原始生命离身到该修炼法门的境界中去感受一下那里的真实景象,这样才能使修炼者对适应那里的生活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同时也印证一下修炼者在修炼中对那些修炼理论的认识。所以,传统修炼大都要学习很多的经书理论,同时还要实实在在的 “修行”,比如“入静”、“守戒”、“炼功”、“善为”等。这些都是传统修炼的基本特征。

师传修炼的理论性不是很强,但是很精炼。修炼的方式主要是由师父言传身教,直接带弟子修行证悟,没有烦褥的理论说教,由师父直接指点着修炼证悟。弟子们成天与师父生活在一起,师父随时可以指物化言,就象释迦牟尼“拈花一笑”那样,在具体的物形和物态中点化其中蕴含的道机。师传可以少走弯路,修行上有指点,证悟上有点化。但是,师传一般是师父找徒弟,因为他要传的道很艰深,带弟子修行到很高的境界,还有承传法门的任务,不能有生命时间上的浪费。

理传修炼可以没有师父亲授,而是靠流传下来的道理修炼。既使有师父指点,也是在道理上进行点化,理论说教较多。理传修炼必须要证实,因为理与真实是有距离的。怎样求证呢,那就要在实实在在的修行中去求证。如果没有实实在在的修行,所学习的道理就永远是理论上的东西,尽管说得头头是道,但是没有真实的体感,特别是没有经过“闭关”的感受,道理就只能停留在脑中和嘴上,进入不了心中,永远不能成为身心的内涵,永远触及不到原始生命的觉性,无法使原始生命觉醒,无法打开智慧。

二、太极修炼的原理

太极修炼与传统修炼在修炼原理上有本质不同,传统修炼是从“修正身心”开始,到“打开智慧”而获得成就,太极修炼是从“打破知识”开始,也是到“打开智慧”而获得成就。这里所说的“知识”是人类境界中的一切知识,包括修炼理论中的知识,“智慧”是指成就佛性的大智慧。

太极修炼与传统修炼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太极修炼不讲究“修正身心”,不走“体感证悟”这条路,而走的是“打破知识”这条路,所以太极修炼就不讲究“入静”、 “守戒”、“炼功”、“善为”等。但是,太极修炼并不反对“修正身心”和“入静”、“守戒”、“炼功”、“善为”等,主要是太极修炼在原理上可以不讲究这些东西。太极修炼在实际修炼中要与不要这些东西,由修炼者自己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可要可不要。既使要这些东西,对太极修炼虽然有一些积极影响,但是没有直接的修炼作用。

太极修炼认为,“修正身心”对肉身的身体健康有益,可以延年益寿,也能有益于社会的祥和气氛;“炼功”如果炼出了功能,可以有益于科学研究,探索生命与物质的深层内涵。一个太极修炼者如果是一个科技工作者,他可以炼出一些功能来,比如开天目后可以用天目探索微观物质内部运动的规律,也可以探索宏观天体的运动规律,或者用来透视人体内部的生理状态等等。太极修炼虽然可以不炼功,也可以不用专门的方法去“修正身心”,但是当修炼中打开智慧后,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他心中明明白白,可以不修自正。这就是太极修炼与传统修炼相比最大的特点。如果太极修炼者想要“修正身心”,那也是修正“肉身”和“凡心”而已,更好地在人类社会生活下去,与修炼本身无关,不是为了修出什么“佛身”。太极修炼认为三界内是修不出什么佛身的,也没有必要修出一个佛身来。太极修炼只要求原始生命自己出三界,不带任何三界内的东西出三界,来也空空,去也空空,无牵无挂。

太极修炼对炼功还有另一种很专业的认识。太极修炼认为,炼出功能来可以抵耐业力攻身,有助于消业。业是人做了伤害别人的事而在身体内积累的毒素,对人身有很强的腐蚀性,改变人身的阴阳构成,从而影响人的生命运程(人的生命运程由人身的阴阳构成与所处环境的阴阳构成之间的关系决定)。诸葛亮指挥火烧滕甲军大获全胜时,心情十分沉重,喃喃自语地说自己要折多少年的阳寿。当人在消业时,会有身体的、或者命运的、或者生命的阴阳波折,强大的功能可以抵耐这种波折对人生、命运、甚至对生命的影响。孙悟空大闹天宫造下弥天大罪;如来佛一掌把孙悟空打在石山下受磨难,是让他消他的大罪业,但是如来佛的这一掌也会给自己招惹罪业,孙悟空所造的业的一部分会因这一掌转到如来佛身上。但是如来佛功能强大,能够承受转过来的业,所以他可以佛身不动。孙悟空由于造业太大,远远超出他的功能所能承受的能力,按理孙悟空造下的是死罪(针对他的原始生命的死罪)。如来佛的一掌挽救了他,但是也要因此承受相应的罪,因为救下罪孽深重的生命必须消耗自己的功或福分,要有这种承受能力才能去拯救。如来佛功能强大无比,承受了孙悟空所造罪的大部分,只留下孙悟空能够承受得了的一部分罪给他自己去消业。如来佛之所以这样做,是由于难得动物有这么高的灵性,高到可以修成佛境界!因此十分珍惜和慈悲于这个生命,对他网开一面,安排他先承受500年的石压之难,然后再安排他护送唐僧西天取经。孙悟空果然得道成佛。在历史上,任何一个修炼者或神仙想收授弟子,都必须要有一定的功能来承受弟子所造的生生世世的业,收授得越多,承受的越大,所以不是哪个人可以随随便便就能收授弟子的。

有人认为,只要一心修善,多做善事,就可以消业,其实这是误识,不符合消业机理。大家想一想,如果做点好事就能消业,那么人就可以自自在在地干坏事了。反正这辈子做尽伤天害理的事,下辈子老老实实做一辈子好人就把业消完了。这样谁都愿意做坏事了,反正消业又不痛苦。孙悟空造下大闹天宫的弥天大罪,是不是也行善、多为天宫做点好事就可以消业呢?决不可能!如来佛为他安排了消业的过程。如果做善事可以消业,还有没有天理的公平?那些受伤害的冤屈怎么样才能得到公正的安抚?因此太极修炼认为,消业一定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才能给被伤害者还一个公道。在人类社会,谁伤害别人,谁就要承受法律的制裁。自古以来就有 “杀人偿命”的说法,要给被伤害者还一个公道。比如,有人杀了一个人,然后他用十年的时间天天做好事,他能不能消掉这个罪呢?国家刑法会说:不行!必须捉拿归案!人类社会尚有如此公平的理,天地间难道就没有更精微、更公平、更具威力的天理天法吗?其实,消业就是存在着天理天法的真实体现,修炼人应该懂得消业的机理和天理内涵。

太极修炼虽然原则上不要求炼功,但是却主张修炼者炼功。因为炼出功能后,有助于修炼者增强生命对消业的抵耐能力,减轻消业时的痛苦;也有益于一些修炼者修炼到一定层次以后收授弟子,渡人渡己。这就是炼功在太极修炼中的作用。太极修炼没有自己的炼功方法,没有特别的功法功理,修炼太极者可以用其他修炼方法中的功理功法来炼功,自由选择,但是要注意尊重所学的功理功法的要求,严格按照要求去做,否则会反伤身体、得不偿失,严重时会影响修炼太极。

三、怎样修炼太极

太极修炼以“打破知识”来直接“打开智慧”,那么为什么要“打破知识”?怎样才能“打破知识”?

所谓“打破知识”,就是打破知识的体系、打破知识的垄断;打破知识的标准、打破知识的判断。为什么要打破知识?我在《人的原始生命是怎样迷失的?》一文中谈到,在人的生命中,原始生命对外界的认识是靠积累在人的头脑记忆库中的知识体系来判断的,或者说是通过知识体系来折射对外界的认识,原始生命并没有直接接触事物,接触的是由知识折射的事物表象。打破知识,就是要知识的屏障,让原始生命直接接触事物,由原始生命直接对事物进行判断。原始生命对事物有充满灵性敏感的觉知能力,而灵性敏感的知觉能力就是我们所说的“智慧”,远比用知识去认识事物要深刻和广大。所以,太极修炼打破知识的“垄断”后,让原始生命直接接触事物,充分发挥原始生命的觉知能力。这就是“打破知识”的意义,目的是要让原始生命成为意识主体,让原始生命充分发挥智慧能动性。

“打破知识”不是不要知识,而是不要被知识所垄断,不要做知识的奴隶,要让原始生命觉醒,主宰自己的思维,主宰思维对事物认识的主动权,主宰头脑中知识概念的运用。知识中的文字、概念、用词等都是必需要用的,是思想交流必不可缺的,但是思想的内容、思维对事物运动状态的判断必须是原始生命的觉知,而不是以知识标准、知识逻辑来判断。中国古人写的东西十分耐看,越看内涵越多。仅五千言的《道德经》,数千年来还没有人能看透它的底,人们不断地发现其中的新内涵、不断地从中获得新的思想启发。我要指出,《道德经》不是以人类积累的知识来写的,它的内涵中没有知识的积累过程,它描述的是老子原始本性对宇宙、物质、生命、世界、社会的觉知,是老子对宇宙、物质、生命、世界、社会的上下联贯一体的大彻大悟,老子用那个时代的人类语言描述了他的觉悟。所以,老子在《道德经》中留下的思想不是知识性的,而是感知性的,是他原始本性的觉知。不了解这一点,如果以知识思维去分析老子的《道德经》,得到的只能是知识逻辑的推论,不可能是老子思想的本义,达及不到老子思想的深刻内涵。如果能以自己的原始本性去看老子的思想,一定会看到知识分析所不能达及的老子思想的本义及其深刻内涵,看到老子的大智慧。

有人可能会疑问:打破了知识体系,人的思想会不会出现混乱?不会的,因为人的原始生命是带着大智慧的,打破知识体系,就是要打破知识系统对原始生命的垄断和封闭,让原始生命直接面对事物,是在用自己的大智慧看事物,只会比用知识间接看事物更自主、更清醒、更真实、更自在。打破知识体系并没有抛弃知识,而是要让原始生命清醒地主控所遇到的一切,包括知识体系。有些人的思想走偏激、有些人的思想钻牛角尖、有些人的思想被人牵着走,那是因为他们把所学到的知识作为不能改变的“真理”,把他所学到的知识作为判断事物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把思维锁定在知识的标准上,不能广泛吸纳,不能随事变化,很容易与运动不息的事物本质相脱离。事物总是瞬间万变的,但是知识标准是固定不动的,如果以恒定的知识标准去看事物,怎么能真实反映出事物的变化状态呢?不发生脱离才怪呢!所以,知识标准只能在一定的时期和范围有实效,如果不能随事物的变化而变化,它就会变成陈旧的死观念。近年来,人类社会在知识经济的概念中感受到了 “游戏规则”与“知识更新”的矛盾,新知识层出不穷,人们已经难以适应,但是又不能不制定“游戏规则”来让大家共同遵守,因此产生了专门生产“标准”的新行业,以此求得“游戏规则”与“知识更新”之间矛盾的动态平衡。这是人类思维发展的大趋势。修炼人的思想应该脱离这种趋势,不要被这种趋势所制约,要有反过来主宰这种趋势的能力,这才是超常之人、智慧之人。

人的原始本性不以知识为标准,它没有任何标准,也不确立什么标准,当它直接接触事物的运动时,觉知到事物的什么状态就是什么状态。这只是原始生命对事物真实状态的觉知,判断的是事物的动态平衡状态,没有任何是与非、对与错的判断。是与非、对与错是文化或理论上的概念,不是大道的概念,大道只有是否圆融、是否均衡的概念。是与非、对与错是人对事物运动的利益要求,或对事业发展方向上的要求,或对理论与实际距离贴近的要求而产生的判断标准。当打开智慧后,能看到事物运动的真实状态,再结合人类文化的价值标准去判断,就能看到事物运动在人类文化价值上的是与非、对与错的本质。这就是用原始本性看人世间的事物运动能看到事物本质的基本原理。

怎样才能“打破知识”呢?这是太极修炼的难点,也是太极修炼的方法问题。太极修炼方法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初级破理,二是深层破理。

初级破理就是让人了解太极的原理,了解知识认识事物与本性认识事物的差别,使人有意识地谈化知识思维的标准意识,为深层破理打下基础。深层破理需要一定的传带过程,直到原始生命能主宰思维。对于人类社会思维的发展来说,初级破理是很有价值的。一个人达到初级破理,有利于激活思维,拓展思维空间,激发创新灵感。深层破理是针对太极修炼者的,需要传带或互破。如果没有传带或互破,靠自己去破自己思想中深层的理是很难做到的,少数本性觉知能力很强的人可以自己破掉深层的理,一般人做不到。大多数人会在破理的过程中,破了这个理,却产生了另一个理,或者不知不觉中用了理而不知是理,老是破不彻底,很难冲出理的屏障,需要传带或互破才能较快的取得突破。

互破的基本方法是,对事物进行辩论,在辩论中充分暴露自己的或对方的思想中的理论体系、理论标准、理论思维,互相指出来,识破它,放弃它。传带的基本方法是,先修者带后修者,同样是在辩论中,先修者以自己的经验看破后修者思想中的理障,及时指出来,并在对方的思想中看到自己思想中隐藏的理障。在这个过程中,原始本性会逐渐增强觉知能力,最终达到完全以原始本性来觉知事物。然而,要放去自己已经熟用的知识思维是一个痛苦的过程,毕竟是十几年、几十年中伴随着生命成长过来的东西,已经与生命相融合,生命中每动一念都在知识体系中,所以看似简单的“破理”,实际上需要一个艰苦的修炼过程。而且在这样的修炼过程中,随着不断地“破理”,思维方式和思想内涵也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会修正自己以往很多的认识、观点、概念等,并随着原始生命的不断觉醒,心性也在不断调正,不断被原始生命的觉知净化,在原始生命的不断觉醒过程中,以原始生命的意识力量去掉思想中各种欲望,并控制生理的自然欲望,有意无意地使心性接近大道的特性,使心灵充满着大道的灵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