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彧空盒:农村职教的先锋 山西左云县综合技术学校40年兴学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10/02 17:30:02
南方网讯 “天苍苍,野茫茫,天似穹庐,笼罩四野。”这是1500多年前山西北部少数民族民歌里描写的荒凉的塞外风景,也是40年前山西省左云县店湾镇一带自然风光的真实写照。当时,一块荒凉的土地,一座破旧的古庙,庙门口挂着一块牌子——井儿沟小学。40年后,还是这块土地,但是,登高远眺,对面的山梁上是一片绿色的世界,绿树掩映下点缀其间的是一幢幢漂亮的大楼,真是人间奇迹。一新一旧,天翻地覆。这就是闻名全国的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左云县综合技术学校。

  40年的变迁,旧貌换新颜。这里面蕴含的是一部艰难的创业史。

  奋力拼搏的40年,依靠百折不挠的精神,艰苦创业,实业兴学,产教结合,解决了长期困扰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难题,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创新之路。

  40年前的井儿沟小学,四面透风,土台子,泥凳子,这叫什么学校啊!3年后的1965年,学校由古庙迁到一个停办7年的破旧粮油加工厂,算是第一次“乔迁”。

  “乔迁”并没有给学校带来好运。有一天,年久失修的厂房全部倒塌,幸亏教室没人,没有伤着一个学生。本来简陋的办学条件又雪上加霜,无奈,只好自力更生重建学校。

  从此,学校开始了艰难的创业。全校师生利用课余时间,自己烧砖制瓦盖学校,年复一年,历经严寒酷暑,建成了15间新教室、13间新宿舍、5孔延安式窑洞,还创办了小农场、小工厂。在当时,已是一所像样的农村中学。

  新校的建设,是没办法逼出来的,整整用了10年时间。粮油加工厂的旧址由于地域的局限,已没有拓展的余地。1975年,学校决定再次重新建校。第二次建校,校址选在了一个荒无人烟的千亩荒坡。

  自古以来,雁北气候严寒风沙大,人们为了遮风避寒,90%以上的村庄建设在深山沟里,交通不便,发展缓慢。学校为了发展,也为改变农民的传统习惯,在一座寸草不生、沟壑纵横的千亩荒山上挖山建校,当时学校哪有这样的力量,因此许多人感到可笑。工程大,难度大,挖平倾斜18度,面积35公顷的荒坡,挖西垫东,要填平3条9米深的沟,挖掉60多万立方米的土石,如果从学校一立方一立方地铺,可以铺到天安门。这是一项多么艰巨的工程啊!

  1975年开工,靠50把铁锹和借来的8辆小平车起家,师生除了上课,就是建校劳动,住在土窑洞,吃在篱笆棚,搬山填沟,用愚公移山精神挖出300多亩小平原。这一浩大的工程历时18年!

  就这样,经过三次搬迁、四代更新,投资3800多万元、占地35公顷,40个班、50个专业,2000多名师生员工,教学楼、实验楼、图书楼、学生宿舍楼、教工楼、办公楼,先进的教学设备一应俱全,初级、中级职业教育并举的现代化农村职业技术学校,奇迹般地诞生了。

  20多年艰苦奋斗,昔日的荒山变成左云县最大的人工平原,校园内800米长的林荫大道,一幢幢别致漂亮的大楼,园田林网化,校园林网化,成为塞外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防风固沙的示范区,成了这荒漠地方最亮丽的风景。学校的成功,让人们大开眼界,学校为当地治理荒山和新农村建设开创了先例,镇政府和好几个单位及邻近村庄先后搬到这里安营扎寨。如今,这里成了店湾镇的中心。

  这一切,都离不开从井儿沟学校开始担任校长至今的“活愚公”马文友。

  在学校筚路蓝缕的艰难发展进程中,始终没有离开经费困扰教育的难题。马文友凭着他那愚公精神,带领一班人,努力解决前进中的每一个难题。

  办教育,需要大量投资,钱从哪里来?从一次次的搬迁、重新建校,到学校办学规模的扩大,都离不开钱!

  几乎是在万般无奈之下,学校开始寻求实业兴学的路子。从最初建校的勤工俭学,自己动手烧砖制瓦,到1969年师生开荒种地,做到生活自给,再到1972年建成第一个校办工厂,搞简单的农具修理加工,这10年是探索起步阶段;第二个10年,学校由开荒种地出卖劳务挣钱,办起了农场、林场、牧场、砖场,这10年是勤工俭学为主的半自给阶段。后10年为创业兴学道路上的大发展,发展成劳务、经营相结合,由农、林、牧小三场发展为拥有4座煤矿、活性碳厂等6个校办企业,实现利税1500万元,累计纯收入7000万元,实习煤矿为国家创汇500万美元,为学校创造了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效益,职业技术教育走出了只有投入不能产出的误区。

  最近10年,学校实现了跨越式飞跃,由单纯办教育走向教、科、农、技、贸、工各业综合发展之路。“这10年才终于找到一种教育、生产、科研三结合,人才、钱财、精神财富三种资源齐开发的兴学育人模式啊!”学校领导如此感叹。

  6个企业为学校提供有力的经济支持,从根本上解决了“教育穷、穷教育”的难题,跳出经济“制约教育”的怪圈,告别了“国家包不了、学校活不了”的时代,形成学校办实业、实业养学校的办学模式,走出一条“自我开发、自我创业、自我发展、自我提高”的实业兴学之路。实业兴学为学校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也成为学习职业技能最好的生产实习基地,二者相得益彰。

  40年的艰难探索,40年的艰苦奋斗,为了探索这条道路,经历了两代人,整整用了40年的时间。后20年学校进入跨越式发展,经过不懈的努力,发展成为拥有6000万元固定资产、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的现代化学校。国家共投资234万元,照此推算,建成现在这样规模的学校,需要两三个世纪!学校因此出了名,先后48次受到国家部委、省、市、县的表彰奖励。以学校为原形的《无悔人生》、《脊梁》两部电视剧,先后在中央电视台播放。

  艰难探索的40年,把办学方向准确定位在为农民致富、为当地经济建设培养实用人才的根本上,全方位构建人才的立交桥,成为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

  在探索如何办活学校的同时,农村教育的办学模式,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始终是学校长期研究的课题。多年来,农村教育的现状是:初中毕业后的学生大多返乡务农,升学的凤毛麟角,家长的普遍观念也把升学看成是惟一希望。而农村却缺乏技术人才,乡镇企业急需大批有理想、有知识的熟练劳动者,得不到培训充实。每年新上岗的农业劳动者,几乎都是些失学与落榜的青年,他们怀着失落的心情,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从事着各种简单的生产劳动。这一矛盾一直在恶性循环,低下的农村生产力长期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

  农村普通初中教育与农业生产和城乡经济发展实际需要相脱节,学生在学校学不了多少技能,即便零零星星学了一点东西,学到的劳动技能解决不了产业技术与经营管理问题,毕业后的农村青年不能尽快融入当地的农业生产和产业经营中,造成农村劳动力资源的巨大浪费和农村劳动力盲目流动。

  前十几年的普通教育,学校始终没有走出这种误区。实践证明过去的教育模式必须改革。农村教育必须考虑农民的利益,多数升不了学的没有出路,这算是教育的成功吗?

  而学校要改变这种现状,又是何其的艰难!

  1983年,学校下决心改变办学途径,将校名改为“左云县综合技术学校”。

  学校开始探索多渠道培养人才的路子。既鼓励学生升学,也努力创造条件让学生学习职业技术。首先改革办学体制,构建培养模式的立交桥。学校既有普通初中的长线职业班,也有高中毕业升不了学的专门职业技术班,还有社会成人技术班。根据当地的产业结构,社会需要什么人才,学校就办什么专业。

  学校最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就创办了驾驶员技术班和汽车修理班,建立了汽修厂实习基地,连续10多年为雁北地区培养了6000多名从事交通运输业和车辆与机电修理的人才,仅左云县就有1359名驾驶员。该行业85%的从业人员是从这所学校毕业的。

  左云县是个产煤大县,煤矿技术人才严重缺乏,学校就办煤矿测绘班和机电班。教学用理论和实践结合的办法,教师对照实物、挂图,讲解书本知识,在课堂掌握理论的基础上,再到实习矿指导学生安装维修机电设备。学生毕业后凭着熟练的技能技巧,在实际应用中得心应手。学校共培养了1000多技术员,几乎每个煤矿的主要技术骨干都在这里培训过。

  农村普遍缺少医务人员,学校就办医疗卫生专业,社区医学毕业生265名,为左云县实现农村初级医疗保健奠定了人才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乡一级领导骨干、生产经营第一线的中、初级技术人才,绝大多数来自左云县综合技术学校。闻名全国的店湾镇上张家坟村,现有村级领导干部、企业管理人员和技术骨干36名,其中该校毕业生就有28名。全国百名优秀毕业生左国平,经营管理专业毕业后,在党总支的领导下,一年时间建起一座年吞吐量60万吨的煤栈,每年实现利税1000多万元。

  西沟村现有村级领导干部、企业管理人员和技术骨干44名,左云县综合技术学校的毕业生就有38名,党总支书记范有录、企业集团总经理范有贞、总会计尹如叶,都是这个学校毕业的。全村有6个企业,年产值超亿元,是名副其实的小康村和精神文明村。

  屈文贵担任代家沟村党支部书记期间,该村的村办企业和新农村建设搞得非常出色,是左云县的经济强村之一。通过二次创业,代家沟村成了年上缴税费400多万元、实现利润600多万元的新农村。

  左云综合技校所处的店湾镇,1987年便成为全省第一个亿元乡镇,全镇工农业总产值最好年达到4.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260元,全镇80%的村、92%的农户达到了小康水平。店湾镇各村的领导干部,90%以上是左云县综合技术学校毕业的。学校实实在在为当地经济发展、为农民脱贫致富作出了最大贡献,扭转了人们鄙视职业技术教育的观念,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

  学校先后共为当地经济建设培养各类中、初级技术人才13056名。事实证明,职业教育是县域经济的人才母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支撑县域经济人才的主体是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你说这些人对当地经济发展的贡献有多大?

  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就是培养有一技之长的劳动者,他们走向社会将成为亲自经营管理、直接创造财富的熟练劳动者。因此,学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既重视基础知识的传授,更重视实际技能的培养。学校从教学到实习,从理论到技能表演,都能一一测试,把学生的学习态度、思想品德、基础知识、动手能力作为推荐就业的激励机制引进课堂,激发学生学习一技之长的积极性。同时把校办工厂(场)作为教学、生产、科研、服务相结合、脑力劳动同体力劳动相调剂、理论同实践相联系,德、智、体、美、劳相促进的大课堂,坚持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家乡的感情,培养了学生的科研兴趣、劳动观念、劳动技能、劳动感情。每学年学生轮流到农场参加20天生产劳动,作为接触社会、学习工农,培养适应能力、动手能力、创造能力的重要途径。

  同时,学校大搞科学实验,提高学生对“科学技术就是生产力”的认识。校办农场同山西省高寒作物研究所联合,进行了小麦、胡麻、马铃薯等试验,先后同北方10省区联合,在高寒山区试种世界10大名菜之首的芦笋和日本大葱、人参获得成功。完成了夏播小麦,一茬变两茬,灌浆期躲过干热风,亩产达到492公斤的试验课题。先后繁育了112个优良品种,脱毒马铃薯亩产3714公斤,并在北方4省进行了良种交流,推动了左云农田作物良种化进程,并担当起治理荒山、科学种田、植树造林的实验推广任务,引进新品种的实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和经济效益。

  1994年,全国职业技术教育现场会在这里召开,向全国推广他们的办学经验。

  近年来,农村职业技术教育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出现了大滑坡,形势严峻。尽管左云综合技术学校几十年坚持面向农村的办学方向,受益最大的是农民,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贡献,在当地有一定的社会知名度,但是学校也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影响。

  学校全力以赴巩固多年的办学成果,采取各种措施,设法制止处于低谷时期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的滑坡。学校组织教师深入左云、大同、右玉、怀仁等13个区、80多个乡镇、100多所学校,通过材料宣传、现场宣传、深入农家院户宣传,面对面地细致讲解:职业教育是立交桥,升学竞争是独木桥,独木桥上挤下来的失利者,通过学习职业技术,改变生存发展条件,起码实现无技能者有技能,有技能者能有业,有业者乐业,乐业者创业,创业者成业。同时,将学校历届毕业生所作出的业绩介绍给家长,让社会理解学校,让家长认识职业教育的重要。有位家长听了学校的宣传,激动地说:这才叫为农民孩子着想的学校!

  不拘一格,继续实行多层次、多渠道、多规格的办学形式。一切为农民、农村孩子的出路着想,凡是当地市场需要的人才,学校想方设法设置专业。开设初级、中级职业技术教育,在四年级渗透职业教育,能升学的继续升学,升不了学的可以有一技之长;职业高中、3+2大专班,做到了层层分流。同时,面向农村举办成人职业班,短期技术培训班,又承担卫校、汽校、煤校、农技校、幼师、党校的部分教育职能,先后对农村后备干部、农村党员、矿山机电、驾驶员、开展普法教育等培训。不仅适应了终身教育的要求,还为多种形式发展职业教育、分层次教育创造条件,构建了职业教育的立交桥模式。

  学校的专业设置更符合市场需求,课程设置更切合实际需要了。在专业设置上,学校打破惯例,简化程序,市场需要什么就培养什么,如开了农村实用技术、农业高新技术、经营管理、实用美术、农村医疗等十几个专业,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需求,满足学生就学、就业的要求。课程从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实际出发,自编教材、乡土教材结合,根据需要长课、短课结合,以符合实际能力为标准,打破过去单一、不变的课程设置,做到了灵活机动。

  为制止滑坡,学校每年还从校办产业中拨出专款减免特困学生学费,为提高学生能力,不惜代价加大各类实习基地建设投入,农民短期培训由学校出钱,如社区医学班学生按规定每年收费2300元,学校只收一半。其它收费都低于培养成本,符合农民的经济承受能力,实实在在代表了农民的根本利益,吸引了众多的学生学习职业技术。如果没有经济作后盾,实业兴学就很难做到。在职业教育出现困难的时刻,这一点体现得又十分突出。

  左云综合技术学校的这些做法,遏制了职业教育的滑坡,近几年仍然保持良好的发展势态。

  教育需要创新,教学、生产、科研、服务相结合,本身是相互不断完善的过程,为寻求它的最佳途径,两代人的40年奋斗,展示了职业技术教育强大的生命力。

  左云县综合技术学校40年的奋斗史给我们以许多启示。农村职业教育难办,原因很复杂,既有历史的,也有现实的;既有社会的,也有自身的。但是不管有多难,他们始终在不停地探索,从来没有退缩,这是一种伟大的精神。在校长马文友的带领下,整整40年的探索和追求,才真正找到了出路,取得了宝贵经验,这是一笔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特别是在当前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严重滑坡的情况下,该校受到的影响很小,四年制初级职业教育入学率、巩固率、升学率一直名列全县前茅,并仍然以良好的势头发展。其原因除学校社会信誉高外,还有深层的原因值得研究。值得我们借鉴的经验和启示是非常深刻的。

  启示之一:几十年坚持不懈,学校做到教育发展同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紧密联系,相互促进,融为一体。勇于探索,大胆创新,从理论和实践上解决和揭示了教育、科技、经济发展与人才的内在联系及其发展规律。学校不仅是培养高素质劳动者的摇篮,也是研究示范推广新技术、新产业的基地,还是自我创业、自我发展的实验区。做到了教育、科技、经济的有机结合,学校不仅实现了艰苦创业,实业兴学,产教结合,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从根本上解决了长期困扰教育发展的经费困难,而且还通过艰苦创业、实业兴学,培养了师生的强国富民思想和创业意识,使学校形成了优良的教育传统。

  启示之二:左云县综合技术学校人才培养的模式和教育理念独具特色。把端正教育思想落到具体工作的实处,把农村教育的目光投向长远的发展方向,把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在为农民致富、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上。主动适应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增强学校自身为农服务的功能,兼顾农民、农村发展的近期利益与长远利益,为增加农民收入进行直接的服务,促进当地可持续发展。培养的人才在农村真正派上了用场,发挥了作用,改变了多年来农村人才“留不住,用不上”的局面,为提高国民素质、发展农村经济、改变农村贫穷落后面貌,开辟了一条改革之路、创新之路、希望之路,真正办出了农村职业教育的特色。

  启示之三:农村教育综合改革,要全面适应农村对各类人才培养的需要。开展适时对路的教育,使农村劳动力的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相结合,农村义务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因地制宜地积极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以量力、量需和实效为尺度,采用灵活的办学机制,重在提高学生的素质能力,完善他们的知识结构,使他们更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这对于实施科教兴农、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缓解农村青年就业压力、提高农业竞争力、发展和稳定农村社会,都有重要意义。

  启示之四:学校不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与时俱进,注重创新。左云县综合技术学校的成功经验说明:不能关起门来办教育,尤其职业教育要面向社会、适应市场,主动、率先投入经济建设的主战场。无论是办学质量,人才培养,还是校办产业,这所学校都取得了显著成绩。学校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示范作用,这是学校能得到社会普遍认可、不断发展壮大的主要原因。

  启示之五:把“德行做人之魂,创新学习之本”的教育理念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把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要把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的适才成长的教育,职业道德意识培养和职业道德行为养成的教育,人和社会及自然的和谐作为现代观点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树立创业意识的教育有机地融为一体。给予学生的不仅是单一的知识传授,而是把教会学习、教会劳动、教会做人、教会生存放在首位,树立正确的人才观,正确认识、把握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益。(编辑: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