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本肤康那些药店有卖:地藏菩萨本愿经 -白话讲解(第一卷) - 菩萨 白话 讲解 第一 地藏经全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7/04 05:18:55
 

地藏菩萨本愿经 -白话讲解(第一卷)

地藏菩萨本愿经
(第一卷)

  【地藏菩萨本愿经】
  请掀开经本,看「纶贯」的第一面. 自古以来祖师大德们讲经注疏,在未讲经文之前一定先要将全经的大意,给听众做一个概略的介绍. 这种介绍古人用的名词很多,我们最常看到像天台家讲五重玄义,贤首所说的十门开启,都是经前的介绍. 也有称之为纶贯,像我们在此地看到的注解,是康熙年间青莲法师,他的法名灵桀;诸位在这里可以看到,这个「桀」是古写,现在不是这个写法,就是大小乘的「乘」,这是个古写,法名灵桀;他用的是纶贯,也是这个性质. 我们仔细看纶贯的内容,它里面包含了天台家的五重玄义在里面,而比五重玄义的内容更为丰富. 前面有一段序文,我们今天第一面看的就是序文,序文并不长,只在这一面当中. 序文里面一共分成五段,对于我们学教的人来讲非常重要,即使对于普通学佛的人来说也应当知道,使我们对于佛法产生更坚定的信心. 像这段文字古大德里头也有很多说到,但是他这段文讲得很清楚. 第一段我们将这个文念一遍:
  【原夫一念自性,体元湛寂. 自性之心,用本虚灵. 无相无名,绝思绝议. 作群生之依止,为万法之根源. 究竟号中道正空,褒美称第一义谛. 】
  到这个地方是一段. 这一段给我们叙说法界的根源,或者说法性的根源;诸位要知道,法性跟法界是一桩事情,法性是从体上说,法界是从用上说,有体有用,体用是一不是二. 这从哪里来的?要用现在的话来讲,宇宙万法从哪里来的?这个地方一行半的文字就把它说尽了. 从哪里来的?是从我们自性当中变现出来的. 自性是什么?一念. 一念很难体会,一念就是真如,就是本性,就是真心. 为什么难体会?我们今天想体会已经落二念、三念,就不是一念. 诸位要知道,你要能够见到一念,能够契入一念,在佛法里面讲你就成佛. 禅宗里面说「明心见性,见性成佛」,性就是一念. 佛法修学无论哪一个宗派,最终极的目标就是一念;宗门叫「明心见性」,我们净土叫「一心不乱」,一念就是一心. 你要是证得一心你就成佛,这个佛不是普通佛,天台大师讲圆教的究竟佛果. 一念难!一念是根源,宇宙万法的本体.
  我们知道现代哲学里面讲本体论,讲的人很多,著作也非常丰富,我们也曾经看过,总不能叫我们心服口服. 原因在什么地方?因为他没有证到一念,他所说的这些道理还是落在二、三,这就叫我们不能够服气,不能心服口服. 要证得一念要甚深禅定的功夫,说实在话,佛家讲修行,从初发心到如来地没有别的,只不过是禅定功夫浅深不同而已. 禅定功夫很浅的没有出三界,这是四禅天;功夫再深一点的超越六道轮回,才可以证阿罗汉、证辟支佛、证菩萨,也能证到所谓权教的佛果,没有出十法界. 为什么没有出十法界?没有证到一念,如果证到一念就超越十法界,所谓是一真法界. 一真法界从哪里来的?一念变现出来的. 一念就见一真,多念就见到许许多多的法界,十法界、百法界、千法界、无量无边的法界,这是真的. 所以佛告诉我们宇宙万有从哪里来?从心想生,心想是什么?多念,不是一念. 一念就是《华严经》上讲「唯心所现」,这是一念;唯心所现是一真. 落二、三是「唯识所变」,唯识所变那就变无量无边的法界. 佛为了说法方便起见,将无量法界归纳成十法界,所以「十」不是数字,十是代表圆满,代表无量无边.
  我们每一个人念头都不一样,每一个人就是一个法界. 我一个人是不是真的一个法界?不是. 一个人也是无量无边法界,为什么?前念跟后念不一样,念念都不一样,每一念就是一个法界,将来诸位读《华严十定品》里面你就会明了. 法界存在的时间多久?刹那,刹那际,前一个刹那际跟后一个刹那际的法界不一样. 说刹那际我们难懂,我们今天讲分秒,前一秒的法界跟后一秒的法界不同,这里头有很大很大的变化,所以法界无量无边. 这个现象怎么成的?唯识所变. 这地方一开端是给我们讲"一念自性",这是把根源找出来、说出来了. 一念自性是什么样子?"体元湛寂". 这个体是讲性体,我们要从这里去体会它的意思,千万不要作实,以为真正有个实体,你就错了. 你要虚求你才能体会意思,决不能作实,才能把宇宙人生的真相搞清楚、搞明白,宗门讲「豁然大悟」,教下讲「大开圆解」.
  古德注经,像《金刚经》,也许诸位看过《金刚经新眼疏》,过去在台湾道源法师提倡,我们也曾经印过这个注解. 江味农居士在《讲义》里面说,这个注解虽然是好,但是坐实,这就是他的病. 而这种病在我们凡夫非常容易犯,为什么?无始劫以来我们就用妄想、分别、执着,特别是执着,坐实就是执着. 他注得很不错,注到开悟的边缘,没有真的开悟,接近开悟而不能开悟,原因就是坐实,病就在此地. 他不懂得虚求,虚求里头才知道万法皆空,哪有一样东西你能把它坐实?所以你真正明了,所有一切万法都在变化. 为什么它会变化?因为它的根是变化的. 根是什么?识,「唯识所变」. 识是什么?识是阿赖耶. 相宗里面告诉我们,相宗对于这个事情分析得最透彻,「一念不觉而有无明」,正像我们中国古人所讲的「混沌初开」,那是一念不觉. 无明是个动相,无明不是静的,一念是静,无明是从一念里头又生起一念,那个念是动的,那是无明本,根本;这才从无明产生三细相,从三细相变成六粗相,这才有山河大地、芸芸众生. 所以它的根源是动的,哪有不动的道理?你在一切万法里头找不到一个不动的.
  什么东西不动?心性不动. 《楞严经》上告诉我们,六根根性不动,六根根性是真心. 所以任何一物,不仅是我们人,连一粒微尘、一根汗毛都是真心跟妄心混***的现象. 真在哪里?真在妄里面,「真妄和***」. 到什么时候你才离开妄?一真法界离开妄了,脱离十法界那是纯真没有妄,十法界里面都是真妄和***. 大家千万不要以为阿赖耶是真妄和***,你们在经论上看到,阿赖耶以外呢?你不晓得,尽虚空、遍法界都是阿赖耶变现出来的,所以没有一样不是真妄和***. 你要见性在哪里见?妄里头见性. 动里面有不动,杂念里头有一念,决不能离开一念,一念是本、根本,杂念是从一念里生的,离开一念你哪里会有第二念、第三念?没有. 譬如月亮,离开天上的月亮,哪里会有第二月?哪里会有水中月?不可能的. 《楞严经》捏目看作第二月,带妄之真;把水中月亮比作完全虚妄,完全虚妄也没有离开真,离开真月水里头绝对不会有月亮出来. 所以从这个地方我们就明了,所有一切万物,我们今天讲一切动物、植物、矿物,全都是真妄和***的现象. 这是我们学佛,特别是研究教,你对这个基本的原理,你要是搞不清楚,你这个教怎么会透彻?
  此地讲的是真,不讲妄,讲一念自性. 一念自性体是湛寂. 湛寂是形容,「湛」是什么?水没有污染、没有波浪,极其清净平静的时候,这是湛;「寂」是寂然不动;真心. 所以一切动,动是依什么?动是依不动而生起的,不动是真心,动了就是妄心. 我们现在从早到晚连睡觉都会作梦,梦是什么?就是心动. 要晓得动依什么起来?动依不动起来,动是妄心,不动是真心. 所以我们要认识真心是什么样子?是什么个性质?佛法的修行无论大乘小乘、显教密教,任何宗派修的是什么?禅定. 为什么修禅定?因为「体元湛寂」,只有修定才能够见到一念,也是见到自性,你不修禅定是决定见不到自性. 见到自性我们称为圣人,在华严会上称为法身大士,所谓「破一品无明,见一分真性」.
  真性也称作法身,法身是什么意思?法是万法,什么时候你明了,尽虚空、遍法界所有一切法原来是自己,是自己真性变现出来的,真性变现出来的就是自己. 这个话很难懂,古人用作梦来比喻,梦中现了很多境界,梦中境界从哪里来?都是自性变现的. 如果忽然觉得我作梦,梦里面自己身体是我,梦里头所有一切人物,还不都是自己变现的吗?除了自己之外找不到第二个. 「全妄即真」,「全真即妄」,「真妄和***」,我们在梦境里面可以领悟. 梦境如是,我们眼前境界没有例外,何尝不是如此?然后才体会到尽虚空、遍法界是一个自己,是自己自性变现出来的现象. 于是我们才懂得,佛菩萨为什么有「同体大悲,无缘大慈」;慈悲简单的讲就是爱护、照顾、帮助,他为什么这样做?原来是自己一体,不是别人,照顾众生就是照顾自己,爱护众生就是爱护自己. 我们讲自重自爱,谁懂得?佛菩萨才懂得. 什么叫自重自爱?你能爱护虚空法界一切众生,才是真正懂得自重自爱. 为什么?了解事实真相,所谓是「心外无法,法外无心」,全是自性变现出来的.
  我们要明心见性不修定怎么行?修定的方法太多太多,佛家讲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法是方法,门是门径,统统是修定,修定不是一个方法. 宗门里面参禅是修定,观心是修定,看话头是修定;教下里面读诵是修定,念佛是修定,持咒是修定,持戒也是修定,样样都是修定. 我们今天功夫为什么不得力?不知道这些方法都是修定,所以变成修福去了. 佛教给我们不是教我们修福,是教我们修定,唯有修定才能开智慧. 所以八万四千法门是方法,依照这个方法就能得定,定就能开慧,慧就能见性,就能见到一念;一念是根本、是源头、原始,你才真正得到. 定在哪里修?定在日常生活当中修,在动中修不动. 我们生活是动态的,释迦牟尼佛给我们做了很好的样子,他一生当中为一切众生讲经说法,居无定处,游化在世间,那是动态. 身是动的、行是动的,心不动. 心怎么不动?没有妄念,永远能保持一念不生,佛确实是如此.
  凡是见性的人,在形象上来看跟我们凡夫没有两样,心理上不一样. 凡夫有杂念、有妄想,诸佛菩萨、法身大士没有妄想、没有念头,就是他永远住在一念里面,我们净宗讲一心不乱. 古德给我们讲解「一心」,有事一心、有理一心;事一心是禅定的境界,理一心就见到一念. 所以理一心是明心见性,是法身大士的境界,也就是一真法界的境界;事一心是十法界里头境界. 十法界我们讲四圣法界,声闻、缘觉、菩萨是这个境界,超越六道,这是事一心. 功夫成片虽有定功,有定,没有超越六道,这个定还不够. 这是说以净土宗来讲,一心不乱功夫浅深不相同,大致上可以分为这三个阶段. 功夫成片,你的功夫没有能超越六道;事一心不乱,你的功夫不能超越十法界;理一心不乱超越了,证得一真法界,《华严经》上称为法身大士.
  所以一定要懂得佛为什么教我们修定?我们怎么修法?在日常生活当中和光同尘,跟大家一样,只要不着相就是修定. 《金刚经》上教给我们的原则,「不取于相,如如不动」,这就修定;在净宗讲这就修一心不乱. 什么叫不取于相?不着相. 我们常讲随缘而不攀缘,攀缘着相了. 随缘用现在的话来讲大家更好懂,随顺自然生态,那就不着相了;一切我们能随顺大自然生活,这是最好的,不要违背大自然的生活. 可是一切凡夫总喜欢违背自然生态,感到自己很特殊,这是错误的. 破坏自然生态,破坏你的湛寂,这个损失太大太大. 在修行上破坏你一心,破坏你见性,这才是真正的严重问题. 所以在原理原则上懂得了,我们就知道怎么修.
  《金刚经》好,文约义丰,全经文字不过五千字,义理非常丰富. 教人只是几句话,你一生受用不

-

 

[上一篇]佛说地藏菩萨陀罗尼经 [下一篇]地藏菩萨本愿经 -白话讲解(第二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