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联视界董事长:从神舟1号到神舟8号——中国载人航天技术不断跃上崭新台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7/07 12:43:56

从神舟1号到神舟8号

    ——中国载人航天技术不断跃上崭新台阶

          从1999年的神舟1号飞船成功发射到2011年的神舟8号飞船与天宫1号目标飞行器交会对接,12年间的8次飞行如同8个台阶,它们所记录的,不仅实现了中国航天工程的不断突破,而且圆满了中华民族飞天的美好梦想。

         1986年,中国航天迎来了科学的春天。这年3月,由杨嘉墀、陈芳允、王大珩、王淦昌4位著名科学家联名上报中共中央的“国家高新技术发展建议”被邓小平批准。这就是著名的“863计划”。

         “863计划”的出台,对中国开始载人航天探索起到了催化剂作用。从这一年开始,中国载人航天发展的途径逐渐形成共识:从载人飞船起步。

         中国载人航天“三步走”战略

          1992年9月,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战略决策正式敲定,这对中国的政治、经济、科技等都有重要意义。

        这项工程后来被定名为神舟系列飞船载人航天工程,由神舟系列飞船系统、长征运载火箭系统、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飞船发射场系统、飞船测控与通信系统、航天员系统、科学研究和技术试验系统、天宫系列飞行目标器系统等组成,是中国在20世纪末期至21世纪初期规模最庞大、技术最复杂的航天工程。

        考虑到这个工程规模宏大,持续时间很长,所以确定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完成分三个阶段,也就是分三步走的计划。

        第一步是发射无人飞船和载人飞船,将航天员安全地送入近地轨道,进行对地观测和科学实验,并使航天员安全返回地面。随着神舟5号我国第一名航天员杨利伟于2003年10月16日安全返回,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一步的任务已经完成。

        第二步是继续突破载人航天的基本技术:多人多天飞行、航天员出舱在太空行走、完成飞船与空间舱的交会对接。在突破这些技术的基础上,发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实验室,建成完整配套的空间工程系统。神舟六号的发射,即标志着中国开始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二步计划。

        第三步,建立永久性的空间试验室,建成中国的空间工程系统,航天员和科学家可以来往于地球与空间站,进行规模比较大的空间科学试验中国载人航天“三步走”计划完成后,航天员和科学家在太空的实验活动将会实现经常化,为中国和平利用太空和开发太空资源打下坚实基础。

        神舟1号:零的突破

        1999年11月20日6时30分,中国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神舟1号(Shenzhou-Ⅰ spaceship),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经过21小时的飞行,在完成预定的科学试验后,在内蒙古中部地区成功着陆,中国人成功实现了天地往返的零的突破!          神舟1号飞船座舱内放置有一个高1.70米左右、身着航天服的男性模拟人。这个模拟人是一个感应器,用于收集返回舱在太空中的温度、湿度、氧气等各种试验数据。神舟1号配备的设备和软件比较简单,其中轨道舱除装有分离的供电设备外,没有其他设备,只起配重作用。

        神舟2号:正样飞船

        2001年1月10日,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神舟2号飞船(Shenzhou-Ⅱ spaceship)。神舟2号虽是第二艘无人飞船,但却是中国第一艘正样飞船,各种技术状态要求与载人航天时基本一样。         神舟2号飞船在轨飞行7天后返回地面,飞船上进行了微重力环境下的实验,各种仪器性能稳定,工作正常,取得了大量数据。

        神舟3号:百折不挠

        2002年3月25日,神舟3号飞船(Shenzhou-Ⅲ spaceship)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不过,神舟3号在发射前却遇到了困难,飞船在进场的第4天,就出现了飞船穿舱插座信号有一个点不导通的问题。此时,400多人的试验队刚刚进场。怎么办?进退两难,决策者们毅然决定:进度服从质量,推迟发射!当飞船船舱内3000多个接点个个导通之后,神舟三号飞船才发射升空,轨道舱在太空留轨运行180多天,工作正常,预定试验目标全部达到,并成功返回。           神舟3号在神舟2号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增加了部分载人所需设备和保证航天员安全的逃逸救生功能,尤其是首次装载了模拟人,能够定量模拟航天员呼吸和血液循环的重要生理活动参数。
        神舟4号:低温发射               2002年12月30日0时0分,神舟4号飞船(Shenzhou-Ⅳ spaceship)在低温严寒条件下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前所未有的持续低温天气:-28℃,比发射规划规定的最低发射温度-20℃足足低了8℃。 

        经过充分的试验数据论证和气象会商,专家们优选了一个较好的窗口,并调整了发射程序。低温严寒下,参试人员用149件保暖物品,严严实实地将火箭关键部位包裹起来,同时不断地吹送热风,直到临近发射前15分钟,才把这些保暖物品撤下来。2003年1月5日,飞船安全返回并完成所有预定试验内容,突破了我国低温发射的历史纪录。

        神舟四号在神舟三号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在设备配备和技术上已经达到了可以载人的程度。神舟1号至神舟3号无人飞行试验中发现的有害气体超标等问题,在神舟4号飞船上得到了彻底解决。         神舟5号:飞天梦圆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Shenzhou-Ⅴ manned spaceship)是中国首次发射的载人航天飞行器,于2003年10月15日将航天员杨利伟送入太空。           这次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成为继前苏联(现由俄罗斯承继)和美国之后,第三个有能力独自将人送上太空的国家,实现了中国人载人航天的梦想。         神舟6号:承上启下 

        2005年10月12日,神舟6号载人飞船(Shenzhou-Ⅵ manned spaceship)再次升空。从神舟5号的一人一天到神舟6号的两人多天,费俊龙、聂海胜115个小时的航程不仅实现了多人多天太空飞行技术的突破,而且完成了中国第一次有人参与的空间科学实验。

        从神舟5号到神舟6号的改进也是全方位的。杨利伟回来后,反映升空时座椅震动太厉害,使人体产生不适,技术人员针对这一点作了调整,这个改进被形容为“从坐拖拉机到坐轿车”。神五并没有解决宇航员排泄问题的设施,杨利伟是戴着尿不湿完成21小时的太空旅行的,而这一次,专门为解决这个基本问题的“太空厕所”,连同洗漱、食品上的改进一道,成了许多民众津津乐道的一个传播热点。          神舟6号是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的第一次飞行实验,有承上启下的作用。神六6射成功,标志着中国已经完成了载人航天“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         神舟7号:继往开来 

        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船(Shenzhou-Ⅶ manned spaceship)于2008年9月25日21点10分04秒988毫秒从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二号F火箭发射升空。飞船于2008年9月28日17点37分成功着陆于中国内蒙古四子王旗主着陆场。神舟七号飞船共计飞行2天20小时27分钟。

        神舟七号是中国第三个载人航天飞船,载有三名宇航员分别为翟志刚(指令长)、刘伯明和景海鹏。神舟七号载人飞船继往开来,主要任务是实施中国航天员首次空间出舱活动,同时开展卫星伴飞、卫星数据中继等空间科学和技术试验。         神舟8号:交会对接 

        神舟8号于2011113凌晨 030分与天宫1号交会对接,

        从对接机构接触开始,经过捕获、缓冲、拉近、锁紧4个步骤,神舟8号飞船与天宫1号目标飞器实现刚性连接,形成组合体,中国载人航天首次空间交会对接试验获得成功。

        这两个航天器组合体飞行段由天宫1号目标飞行器负责组合体飞行控制,神舟8号飞船处于停靠状态。按照计划,组合体飞行12天左右,将进行第二次交会对接试验。 

        神舟8号与天宫1号交会对接成功,为中国突破和掌握航天器空间交会对接关键技术,初步建立长期无人在轨运行、短期有人照料的载人空间试验平台,开展空间应用、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以及建设载人空间站奠定基础、积累经验。

        神舟八号和天宫1号交会对接任务是首次无人自动交会对接试验,根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交会对接的任务规划,2012年内将开展神舟9号、神舟10号与天宫1号的空间交会对接试验,其中至少有一次是载人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