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运营商的计费系统:烟 论—兼论商业标识(logo) [490]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10/05 13:42:47
烟 论 作者: 王毅 | 2011年10月25日 15:06 | 栏目: 思想随笔
本文地址: http://wangyi.blshe.com/post/1334/728427

——兼论商业标识(logo

这篇文章构思已经很久了,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因工作关系与玉溪卷烟厂(现在的红塔集团)有过接触以来,一直在关注着中国烟草行业的发展,加之本人也是一个烟民,所以这种关注是比较贴切、也算中肯的。但是要从哪里入手却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万事开头难嘛。直到博联社一个博友胡天吉的文章“如果你一定要抽烟”才打开了我的思路,这篇文章很短,寥寥数语:

1、烟抽到剩1/3时要丢掉,越后面有害物越多。

2、湿烟不要抽,致癌机率加倍。

3、不要抽了一半再接着抽,有害物质会充分燃烧。

4、尽量抽混合烟不抽烤烟。

5、抽烟后多喝水有助排毒。如果你劝不了自己或朋友戒烟,但可以告知抽烟的大忌!

其中第四条符合本人目前抽烟习惯。我这里不是在为烟草行业作软性广告,而是说明这一条引发了本文的写作欲望。

一、云南曾经轰轰烈烈的烟草辉煌与转折

曾经几何,云南烟草行业占据了中国烟草的半壁江山,有些地方财政收入中烟草收入甚至高居70%以上,可谓惊人。具体的数字懒得去搜索,各位有兴趣的可以百度一下。

但是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国家实行烟草专卖,这里就给云南烟草的转折(尚未失败)埋下了伏笔。结果是:

1、社会主义大家都要有饭吃,各省市定额生产。云南明显吃不饱,只能高价购买其他省份定额;而一些省份拿着定额却生产不出,或者是因为质量关系生产出了也卖不出去而不敢生产。

2、逐渐地,各省市在逆境中挣扎而起,因为烟草税收高、财政收入高,各地那是相当重视。十年、二十年过后,各地品牌异军突起,最为至关重要的是,各地烟民也随之成长起来了,各地消费自己的品牌,结果造成第3点结果。

3、中国烟草再也不能形成“万宝路”、“三五”、“七星”这样的世界品牌。举例,当时一段时期万宝路年产1800万箱,中国最大的红塔集团也不过三百万箱吧。

二、各烟产地的“高招”与败招

1、相比世界市场,只能在国内小区域的合并整合

面临国际国内的大环境,各烟草集团只能在国内画地为牢,因为国外市场是以混合型的卷烟为主。我们看到云南几个烟厂合并为两大“红”集团,取消了一些品牌,以“云烟”、“红塔山”几个品牌为主产品。

2、在产额不能大幅度提升的时候,我们的烟厂只能在品牌数量而不是质量上做文章。大家看看中国市场上的卷烟类型有多少种就会明白。而且烟厂尽干些追求奢侈、豪华的蠢事,什么“厅局级的享受”之烟、几千块一条的极品烟。产额上不去,只好提高单箱收益,而这种收益是盯着公款消费、富翁消费的群体。国家也不得不干涉了,最高一条不能超过1000元。

3、从质量上讲,我们有相对保持品牌老味道不变的卷烟吗?没有!虽然国际上、国家规定卷烟卷烟要逐步降低焦油含量,但是你尝尝万宝路的新型卷烟,那股特有的混合型味道不是保留下来了吗?为什么现在玉溪烟厂的一些老烟(云南人称之为储烟,以怀念储时健老厂长)还能卖出高价?不就是质量保证吗。

4、既然产额受限,又不肯抓质量(抓的只是奢侈品),那么还有什么招数能见效,这就是卷烟品牌的标识(logo)了。

三、更是败在自毁标识,无百年老店意识

中国目前卷烟市场最为混乱的就是标识了。咱们不说全国有多少种牌子的卷烟,就说说云南的几个品牌以及它们的变异,再比较一下国际著名的万宝路等,就能认识到这种混乱的程度以及产生的后果。

曾经呼啸一时的红塔山,是一辈人难忘的标识,但也不过是一二十年的辉煌。那个红塔老烟壳不正是凝聚一种产业文化最佳的形象代表吗?我们的烟厂老总、总裁、CEO等,有谁想到过要做百年品牌的企业,就像万宝路、可口可乐、三五百年老店。它们的产品标识,尽管随着时代有所演变,但是主题标识“marlboro”、“cocacola”、“555”绝不更改! 这是数十年、上百年企业文化沉淀的精华产物,哪能轻易变动。

但是,我们是不作数的。红塔山改来改去,黄塔山来了、蓝塔山来了,有一种褐色的我们说在望颜色深了去,该是“黑塔山”了。据产家说,这是为了适合不同层次的消费者,但是一眼看去,主题标识何在,无疑对消费者购买的欲望是一种打击或者是消遣。

也难怪烟厂,中国的较为持重、固定的产品标识还剩下多少?卷烟里恐怕只剩一个“中华”香烟了。除了标识之外,我们的知识产权保护也是一个重大问题,有历史的原因,也有观念滞后的缘故。例如,中国红茶很难走向世界,为什么?因为99世博会我看到斯里兰卡已经把the best black tea in th world注册为商标(TM),“全世界最好的红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