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阶微分方程 用行列式:医学博士为你剖析健康常识:健康流言终结者(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7/06 18:04:17

 

食品添加剂值得信任吗


  食品添加剂值得信任吗?

  隔三差五,食品安全问题总会陆续冒个头,食品中添加的各种成分也一再成为坊间热议话题。所谓食品添加剂到底是什么,真会对健康构成威胁吗?健康与食品的色香味之间,人们该如何抉择?

  种类知多少

  从广义上来看,所有加入食物并起特定作用的物质成分都可叫做食品添加剂。没错,厨房里的盐、糖、醋就可视为食品添加剂。然而,食品添加剂通常更多指向食品生产领域。按照1995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中的定义,食品添加剂是"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的化学合成或者天然物质。"

  食品添加剂家族种类繁多。目前,中国许可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已达1513种;而美国则有2500种以上的不同添加剂,应用于20000种以上的食品中。食品添加剂中的老三样--香精、色素、防腐剂,人们已耳熟能详,而很多默默无闻的添加剂,也在为食物"增光添彩"。

  作为食品的"附属物",添加剂实则善莫大焉。冰箱中的鲜蔬果汁存放了三天却没有分层,全靠提高黏度的增稠剂;分散剂和表面活性剂能让咖啡伴侣均匀散入整杯咖啡;女生喜爱的酸奶和冰激凌,其众多口味都要靠香精打理,好看的颜色则全凭食用色素。
       再将目光转向厨房,仔细看看酱油瓶的标签。配料表上你所不熟知的谷氨酸钠、焦糖、山梨酸钾、5-核苷酸钠等就是添加剂。老抽酱油颜色浓重,那是添加了焦糖色素;有些酱油味道鲜美,那是添加了鲜味剂(谷氨酸钠和核苷酸钠)或氨基酸水解物;能保质6个月,则是防腐剂山梨酸钾或苯甲酸钠的功劳。

  口香糖更是食品添加剂的"大汇演"。随便拿起一瓶某品牌口香糖,配料表上会有一大串我们看不懂的化学物质--木糖醇、安塞蜜、山梨糖醇、胶母糖基础剂、阿拉伯胶、增稠剂、磷脂、香料、甘油、二氧化钛、甜味素、被膜剂、抗氧化剂。这里面,木糖醇、安塞蜜、山梨糖醇属于人造甜味剂,不含糖分,这也正是他们宣称"有益牙齿健康"的原因所在;胶母糖基础剂、阿拉伯胶、增稠剂则能保持口香糖内树脂的可塑性,增加咀嚼感;是薄荷还是柠檬草口味,则取决于香料的添加;另外,口香糖表面有被膜剂,具有保质保鲜、上光防水的作用;抗氧化剂能防止其潮解和变质;口香糖不同的颜色,则仰仗各种色素的稳定发挥,柠檬黄靠柠檬黄铝色淀,蓝色则靠亮蓝铝色淀。

       然而更多时候,食品添加剂都需通过化学合成获得,如乳化剂、防腐剂、消泡剂、糖替代品、食用酸碱等。化学合成的物质,分子结构清楚,纯正度高,更容易调配添加。而天然的食品添加剂成分较为复杂,或含有杂质,不同批次间稳定性不尽相同,因此,其安全性评估起来会更加困难,添加剂的纯度和一致性也难以保证。

  其次是有害与无害之争。

  一种物质被添入食品,首先要考虑是否对人体有害。很多化学物质都能增稠、染色、添香、乳化、消泡,但只有通过食品安全性检验和毒理学测试后,方被允许加入食品。番茄酱的红色要靠番茄红素获得,而苏丹红--能让动物致癌的工业用染色剂,则必须禁用。

  使用食品添加剂还必须符合食品等级生产流程,盐酸、醋酸、烧碱既是工业原料,也可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但应用于工业时,其产品可能含有害成分,纯度或许不够,这种等级的产品不能用于食品生产。此外,食品添加剂的用量也有限制。在美国,广泛使用的乳化剂SSL的使用浓度便不得超过0.15%。

  最后是食品生产商可信与否之争。

  综观各路新闻,导致食品添加剂安全危机的症结,在于某些食品制造商并不严格遵守食品安全生产法规,使用添加剂超标或违规添加工业用原料,进而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许多小作坊或厂家,对色素、乳化剂的使用"跟着感觉走",没有标准量化;为节省成本,有些厂家会添加大量功能相似的工业用化学物质,代替合格的食品添加剂。

  上述种种,无疑让人们忧虑。从食品工业角度看,食品添加剂既然进入食品生产领域,必然是经过严格试验,并被证明是安全可靠的。然而,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仍备受争议,惹人注目。一些使用多年的食品添加剂正风波不断。

  那些被指责的食品添加剂

  在面临信任危机的食品添加剂中,人造甜味剂首当其冲。

  现代人为了健康,极力减少糖的摄入量。对糖尿病患者来说,糖分更无异于"毒药"。因此,那些具有甜味的糖替代品--糖精、阿斯巴甜成为食品中的常客。然而,一些研究信息指出,人造甜味剂如糖精可能引起膀胱癌;阿斯巴甜等其他人造甜味剂还有其他危害和副作用;甚至,多发性硬化症、阿尔茨海默病、脑瘤、神经错乱及其他健康问题的黑手都是人造甜味剂。

  食品添加剂的出现让食品生产商狂欢,它们犹如神奇魔术手,"点石成金"般地改变了食品生产的面貌,且对满足人类的"口腹之欲"贡献良多。难怪有人说: "没有食品添加剂,生活虽能继续,但会暗淡乏味、乏善可陈。"

  真的安全吗?

  人们现在犯难了,既然离不开食品添加剂,那它究竟安全吗?

  首先是天然与合成之争。

  现代人崇尚自然,认为天然的总比人工合成的安全、健康。没错,有些天然产物的确比人工合成的好。以抗氧化剂和增稠剂为例,目前,抗氧化剂产品研究早已转向天然,如天然维生素E、类黑精、红辣椒提取物、生姜提取物等。增稠剂也通常来自藻类、植物纤维,或从细菌分泌物中提取而来。此外,许多色素、香精,以及作为乳化剂的卵磷脂也来自植物。

  1879年合成的糖精无疑是人造甜味剂的鼻祖。糖精甜度极高,是蔗糖的300~500倍。但没过30年,糖精是否有害的争论便开始了。

  1960年,一项研究表明大量食用糖精会导致膀胱癌,随后不同研究也表明糖精可能是一种导致动物癌症的物质。1977年,加拿大禁止了糖精的使用。美国迫于公众对糖精甜味的喜好而未禁止。随后,大规模研究表明,糖精与人类癌症发生没有严格关系;糖精导致动物癌症的作用机理在人体中并不存在。2001年,克林顿总统签署法令,撤销了含糖精食品必须标明可能致癌的要求。目前,许多国家均允许使用糖精,仅对用量有所限制。

  另一种广泛使用的人工甜味剂--阿斯巴甜,更是饱受批评。它于1965年被发现,现广泛应用于无糖可乐、口香糖等上千种食品中。但在最初,有研究认为它可能与脑肿瘤的发生有关,促使FDA迟迟未批准将其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1980 年,FDA召集独立公众调查委员会,他们的调查未发现其与脑肿瘤有关。1994年阿斯巴甜在欧洲全面获批;1996年,FDA也取消了对阿斯巴甜的限制,允许其在任何食品中使用。

  2002年,欧盟科学委员会在审查了大量关于阿斯巴甜安全性的研究后,再次确认批准使用。但是,尽管如此,针对阿斯巴甜的批评质疑依然不断,仍有研究指出其潜在的健康危害。

  人们很少知道,喝咖啡时常需加入的咖啡伴侣也曾饱受诟病。原来,在西方传统的咖啡饮用习俗中,咖啡内需添加热的全脂牛奶。这就要求牛奶来源新鲜,还必须防止变质,所以并不方便使用。20世纪60年代,雀巢公司开发了固体的"牛奶",被命名为"咖啡伴侣"。它呈干粉状,里面含有酪蛋白和小分子乳化剂,还有一些碳水化合物以改善口感。

  一小包咖啡伴侣便能替代一杯牛奶,人们戏称其为"奶精"。后来,人们发现半固体的油类生产出的咖啡伴侣稳定性更高、口感也更好,而某些植物油经部分氢化后,其理化性质便能满足此要求。由此,氢化油开启了奶精生产的新时代。

  随着研究深入,人们发现氢化油含有高浓度的反式不饱和脂肪酸。后者对人体没任何益处,还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奶精的生产面临窘境。美国FDA审查研究后认为,正常人每天摄入2克反式不饱和脂肪酸,对身体健康并无明显影响。FDA进而规定,一份食品(比如240毫升饮料或半杯冰淇淋)中,反式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低于0.5克,便可标注为"不含有"。而冲饮一杯咖啡所需的奶精里含有的氢化油不多,也无潜在的健康之虞。

  人造甜味剂和奶精所遭受的质疑,无疑是食品添加剂发展历程的最好例证。随着科学的发展进步,更多研究和发现终将令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更加安全、可靠、合理。


  解酒药让你千杯不醉?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现今,酒已成为入世的实用主义者,成为人际交往的必要环节。酒事即人事,酒品即人品。但各种问题也随之而来: 喝酒脸红的人,是否意味着酒量大?提升酒量,到底有没有诀窍?市面流传的解酒药,真的能让你千杯不醉吗?

  脸红≠酒量大

  喝酒上脸,一喝脸色就像关公的兄弟们,你得小心了。酒桌上,常用来劝酒的辞令"脸红说明代谢快、酒量大",其实并无多少依据。事实上,科学研究的确凿回答是,喝酒脸红反而是不能喝酒的表现。

  背后的缘由还得从酒精代谢说起。人们饮酒作乐,不管是白酒、啤酒、葡萄酒,其实入肚的主要是酒精,更专业的叫法是乙醇。一个满杯昂头倒入嘴里,人可以把拼命三郎劲儿表现得十足。可随后,酒精在体内所发生的一切化学反应,却由不得你来控制。

  2008年,德国海德堡大学的科学家发现,在饮酒6分钟后,脑细胞即出现变化。他们找来8名男性和7名女性志愿者,要求是用一根吸管喝下一杯酒,随后接受大脑核磁共振扫描。这杯酒所含的酒精量,相当于三杯啤酒或两杯葡萄酒。它能使普通人血液中的酒精含量达到0.05%~0.06%--影响正常驾驶能力,却又不至严重醉酒。简单点说,只需要6分钟,你就能体会到"上头"的感觉--酒精已抵达大脑,并对大脑产生作用。

  作为一种化学物质,酒精主要在肝脏内被分解代谢。首先,乙醇脱氢酶将它"撕裂"为乙醛;此时,决定你脸红与否、酒量大小的关键因素闪亮登场了,那就是乙醛脱氢酶。它能将乙醛转化为乙酸。最后,乙酸变成二氧化碳、水,排出体外。

  在上述环节中,如果乙醛脱氢酶出了纰漏--数量与活性不足,就会导致乙醛过多蓄积。乙醛可比乙醇毒辣得多,只消一丁点量就能让人醉态连连,表现为面红耳赤、头晕目眩。事实上,喝酒后人体所产生的诸多反应,就是乙醛在作怪。有些人酒量大,很大程度上是这种酶相对够用而已。而乙醛脱氢酶的数量和活性相对较低的人,由于酒精不能被快速代谢,其体内就会发生乙醛蓄积,更容易出现醉酒症状。因此,一旦听信"脸红说明酒量大"的俗话,可就上了贼船了。

  "亚洲红脸"与喝混酒

  与欧美人士相比,亚洲人在饮酒后更容易出现"上脸"反应。这被称做特征性的"亚洲红脸",更学术的称法是"酒精性脸红反应"。事实上,有近半数亚洲人会酒后红脸。若仔细追究,其实是基因在作怪。研究已发现,亚洲人的乙醛脱氢酶基因出现变异,从而导致这种酶呈现相对不足,欧美人士却极少出现。这也意味着,欧洲人大多比亚洲人能喝的多。

  有数据显示,60%的白种人较能喝酒,60%的黄种人则不能喝酒,黑种人则对半开。国内也有调查提示,在乙醛脱氢酶基因缺陷人群中,女性比男性所占比例大,南方人比北方人占的比例大。据此我们可以做出不那么厚道的断言,男性大多比女性能喝,北方人也常比南方人酒量大。

  不过,酒像是人际交往的必要环节。换言之,酒事即人事,酒品即人品。谁都不愿意承认自己酒量差。如果你喝酒经验丰富,三中全会、深水炸弹之类的提法,你应该不会陌生。人们常说"喝混酒容易醉",这有没有科学依据呢?

  事实上,喝混酒易醉,并不是由于不同酒水的先后混喝造成的。背后的主要原因是,喝混酒时人们更容易不由自主地多喝,人体摄入的酒精量也更多。下一次,当你不得不混酒喝时,主动控制饮酒量,便无形中减少了酒精的摄入,也便没那么快醉倒!

  还有说法称,先啤酒后白酒,容易醉得快。理论上,啤酒等含气泡酒水更易刺激胃黏膜,导致人体吸收酒精更快,酒醉出现得更早。可真相在于,是否酒醉与体内酒精量的多寡有关,与酒水的具体种类关联并不大。换句话说,喝5瓶啤酒可能等同于4两白酒,两者所含酒精量相同。事实上,只要含有酒精,不管喝什么、怎么喝,喝到一定程度后,酒醉是必然的。

  酒量是否天生?

  酒场像某种形式的战场。一直以来,许多人都认为酒量是练出来的。2008年12月,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的一项研究却表明: 酒量多寡、是否嗜酒绝非后天锻炼养成,而是由"饮酒基因"所决定。这种神乎其神的基因能影响人对酒精的反应,从而决定这个人是否能喝酒、爱喝酒。

  很多身临酒场的人似乎并不认同这个结论。但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科学家是通过严肃的实验得出上述结论的。在掰扯每个人的喝酒史前,先看看这项研究的具体内容吧。

  首先,他们培育出一种爱酒胜过喝水的老鼠,证明了喝酒这种习惯具有遗传性。也就是说,喜欢喝两口至少是与基因有关系的。不过,这项研究是在老鼠身上做的,人是否也这样呢?接着,他们设计了一项酒精挑战赛,要求300余名受试者在8 分钟内喝下一份浓度为20 %的酒精溶液。受试者在一饮而尽后还需填写表格,记录酒后各种感觉;与此同时,他们还利用一种特殊仪器,测量受试者酒后身体的晃动程度,来反映醉酒程度。

  科学家发现了有趣的现象。受试者的基因扫描结果显示,在第15号染色体上有部分基因与喝醉程度紧密相关,科学家并将其标定为"饮酒基因"。研究者雷蒙德·怀特(Raymond White)认为,基因调控酒量。在经过复杂的变化过程后,它能影响人们对酒精的反应。

  更有意思的是,饮酒基因能够遗传。但这并不完全表示,老爸能喝一斤,儿子肯定喝得了八两。首先,研究者还不能确定的是,这种遗传是否会受到后天环境的影响。"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道理,大家都懂。其次,基因虽能遗传,但它能起到的作用有多大还不能确定。

  可以看出,酒量与基因有关,还受环境影响。在喝酒这事上,谁都能推杯换盏一下,亲身经历醉酒的人更拥有发言权。此外,喝酒也与文化、地方习俗挂钩。因此,难以简而化之地用科学理论来解释酒量大小。

  不倒有诀窍?

  觥筹交错前,主持者常会说: 先吃点东西,垫垫肚子。人们的常识是,空腹饮酒的话,酒量会大减,也容易醉酒。长久的酒桌征战史也告诉人们,甫一上桌,就该像恶狼扑食,埋首低头地猛吃一番--多吃高脂肪食物,多喝水或用酸奶垫底,能让人不容易醉酒。

  仔细推敲,这有一定道理。首先,饮酒前多吃有助于延缓酒精在胃和肠道的吸收,能使大部分酒精与食物混合,降低单位体积内的酒精浓度。换言之,食物此时就像是缓释胶囊--原本十分钟就吸收一空,现在可能被缓慢延长了。这意味着,体内的酒精在吸收与代谢间,建立起一种稳定的平衡状态。此时,血液内的酒精含量让人微醺,但尚不足以让人醉倒。

  作为一种小分子化学物质,乙醇能自由透过细胞膜。这意味着,当它从口腔起始,经食道进入胃、肠后,便能迅疾进入血液循环。从医学角度讲,酒精入肚,在5分钟左右即可吸收入血液。一般的,饮酒45分钟内,血液中的酒精浓度会达到顶峰,某些人可能再喝30分钟才出现最高浓度。这就与酒精是否被延迟吸收很有关系。如果"肚里有货",如脂肪(肥肉)、高蛋白和高纤维食物,就能延宕酒精在胃内被吸收的过程,延缓酒精浓度峰值到来。另一项小提示是,碳酸饮料和高温将会使酒精吸收加快。

  解酒无良方

  医学上,醉酒被称为酒精性中毒。酩酊大醉后,很多人言之凿凿地告诉你解除醉酒或宿醉的独门妙计: 喝浓茶、服用保肝药、吃香蕉或多喝水。其中一些,你肯定尝试过。不知你有没有想过,这些招数真的有效吗?

  很不幸,没有科学证据表明这些方法有用,有些甚至是有损健康的。解铃还需系铃人!事实上,醉酒从根本上说是饮酒所致,要想杜绝醉酒,那就远离酒瓶,或者少喝为妙。一味求助各种并不靠谱的解酒秘方,实在有点舍本逐末的意味。说得狠一点,那是自作自受。

  早在2005年,英国和荷兰的科学家就通过实验验证过常见的解酒方法。这些办法包括3种药物、4种食疗方法等。结果显示,人们常用的解酒方法对缓解醉酒后某些症状(如恶心、头痛)有一定作用,但不能解除醉酒状态。换言之,它们只能起到一定的安慰作用,要起到切实的解酒作用,几乎是不可能的。

  目前,打着解酒名号的药物有很多。结婚喜宴上的新郎、夜店的常客都可能使用过。恼人的是,医学上并无真正意义上的解酒药。吹得神乎其神的药效,其实是给饮酒者心理暗示--吃了解酒药不容易酒醉,即便多喝三五杯也会感觉良好。不少打着解酒旗号的保健品,若仔细看成分说明,大多是L-谷氨酸与维生素C。事实上,这些本来就存在于日常的食物之中。如果你相信它们有效的话,还不如多吃两口菜呢。

  有些解酒药的使用说明中会有"本药品药效强劲,服用时请同时饮用两大杯水,睡前再饮一杯"之类的话。实际上,这些药品的"神效"已不重要,重点在于你喝了很多水,被人体吸收后,扩充了血管容量,从而降低血液里的酒精浓度,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醉酒后的口干和胃部不适症状。有些人还会在饮酒前服用达喜等胃药,它们也只能对饮酒产生的胃黏膜烧灼感有一定缓解作用。

  标榜具有解酒功效的药物,多半只起到安慰剂的作用。解酒药多含氨基酸、维生素和各种活性酶,顶多有缓解头痛、恶心的作用,但绝不会使你酒量倍增,千杯不醉。当你酒醉瘫软,心中茫然时,最好的药物是时间。身体需要时间来代谢清除超量的酒精。

  接吻会传染病菌吗?

  2009年春天,甲型H1N1流感蔓延,接吻这事却变得异样起来。据《环球时报》报道,为避免流感疫情继续发展,墨西哥当局劝导民众见面时不要接吻,两人相距最好大于1.8米。英国、菲律宾当局也建议民众少接吻为妙。更有趣的是,墨西哥某电视频道决定从正拍摄的连续剧中剔除拥抱、接吻等激情戏,改用姿势、眼神传情达意。

  接吻,这一以爱为名的运动,真有那么可怕吗?答案是Yes。同其他流感一样,甲型H1N1流感也通过飞沫或密切接触传播。换言之,呼吸道里的病毒,在咳嗽喷嚏时,会随飞沫散布在空气里。一次咳嗽平均释放3000个飞沫,而一次喷嚏可使飞沫以167公里/小时的速度传播,1秒钟内就可以到达6米之外。接吻这种亲密接触,可能使人直接身陷"灾区",还可能使人近距离吸入对方呼吸道排出的病毒飞沫。从这点看来,少一些接吻是有道理的。恰如一则流感预防诀窍所言: 不接吻,不拥抱,男女见面光傻笑。

  口腔是微生物繁衍的天然良田,单是细菌就有700余种,13毫升唾液里的细菌数量约十几亿。那接吻会不会引起感染呢?你无需过分担心,大部分微生物属于无害的正常定植,能与人体和平相处。只有在身体免疫力变差、口腔环境改变或口腔黏膜破损等情况下,这些微生物才可能"犯上作乱"。

  口腔内病菌作怪,最常见的如口臭。恼人的气味,甚至会让接吻成为难事一桩。原来,潜伏在舌下或牙齿中的细菌能分解蛋白质产生含硫气体,形成臭味。还有一种病,叫做"接吻病"(Kissing Disease)。2008年,球员孙悦甫登陆NBA,便中了"接吻病"的招。病名华丽丽,其实就是EB病毒引起的单核细胞增多症。这种病毒在唾液腺中自我复制,存在于口腔分泌物中,能通过口水、飞沫传播。因此,一个十秒以上的打啵,足以将病毒传播给对方,据此西方人美其名曰接吻病。此病常见于青年人,据说与接吻过频有一定关联。研究显示,90%以上的人会在生命某一时期罹患此病。值得欣慰的是,此病并不严重,身体的免疫系统完全可以对抗它,在你感觉到倦怠不适、发烧喉痛前早已被消灭。

  吻能传病,概因这是一种口水交换式的亲密接触。换言之,口水、唇舌、口腔内的病菌是致病关键。比如,唇疱疹是1型单纯疱疹病毒在嘴唇上的留下的杰作--白色小水庖,它就能通过接吻传播。

  乙肝与艾滋病,能通过接吻传播吗?这是个值得细说的问题。一般的,艾滋病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三种途径传播。尽管唾液里也会有艾滋病毒,却没有接吻传播艾滋病的病例报道。原因可能是唾液中艾滋病毒含量低微,不足以造成感染。乙肝的传播方式则广泛一些,包括母婴、输血、密切接触及性传播等,法式深吻或被咬伤也有可能传播乙肝。

  总之,接吻虽好,谨慎为上: 别在错误的时间、地点亲吻错误的对象。

  忧伤的胖子

  这是一个对胖子愈发不友好的世界。这样说的缘由并非歧视,而是肥胖作为科学家的研究对象,被摆放在显微镜下已经毫无隐私。每过一段时间,都会听闻涉及肥胖的研究出炉。胖子请假多,胖子性生活有缺憾,肥胖会"传染"给下一代,就是新近肥胖研究得出的结果。

  几个坏消息

  2010年7月,法国学者娜萨莉·巴朱丝(Nathalie Bajos)在《英国医学杂志》发文称,肥胖者面临不少性方面的问题--性健康既无保证,性和谐更无从谈起。在对1万余名法国成年男女进行匿名调查后发现,肥胖女性的意外怀孕率是体重正常女性的4倍;肥胖男性床上不举的概率也更高,患性传播疾病的风险也升高。在找性伴侣这事上,肥胖男女都属于弱势群体,机会逊于常人。

  BBC有部纪录片叫做《两性奥秘》,拍摄者在伦敦街头,随机让过往男士评价卡片上的四副女性身材示意图。结果显示,人们最钟爱"梨形"曼妙身材的女士,即所谓的前突后翘腰围细。上下一致的"水桶型",最少被人关注。这一点,也在巴朱丝的研究中得到印证。由于社会压力和偏见,肥胖女的性生活相对贫乏,她们大多在互联网上寻找性伴侣。更重要的是,她们最后找到的,大都是同样肥胖的男人。

  在2010年8月份的《职业医学杂志》(Occupational Medicine)上,伦敦国王学院的塞缪尔·哈维(Samuel Harvey)发文指出,肥胖者请病假的天数也高于一般人。哈维追踪调查了供职于伦敦地铁部门的625名员工。他们是地铁驾驶员,每年按时体检好几回。在连续分析几年数据后,哈维发现肥胖员工一年的病假天数是9天,其他员工则只有5天。短短的几天之差,说明了什么呢?有分析认为,肥胖者更可能出现感染,恢复时间也更慢,所以导致病休延长。

  肥胖会让你休的病假更长,也会影响日常生活质量和寿命。在美国某家医院学习期间,我见过太多坐在电动轮椅上的肥胖患者。当他们的髋骨不堪重负,下肢发生关节炎时,他们不得不坐上这种轮椅代步。由于缺乏运动,这反而造成恶性循环,让他们变得更胖。

  肥胖会传染?

  在英文中,表示肥胖的词汇有不少,最常用的是obese和fat。前者多由医生讲出口,客观形容肥胖这件事;后者则是普通人多用,包含明显的感情色彩。若对应到中文,obese是委婉的说法,将肥胖称为"体重严重超标",而fat则犹如直言不讳地喊"死胖子"。不久前,英国卫生大臣安妮·米尔顿建议说,人们应该用fat替代obese,来指称肥胖人群。理由是,fat虽具有攻击性,也更伤人感情,却能让他们更有动力去主动减肥,让他们意识到肥胖的害处。

  近朱者赤,近胖者肥!肥胖具有一定的"传染性"。2007年,哈佛大学的社会学家尼古拉斯·克里斯塔基斯(Nicholas Christakis)对波士顿地区30年间的居民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如果你的朋友变胖,那么你本人变胖的几率将增加57%;若你的兄弟姐妹或配偶变胖,你变胖的几率将增加40%或37%。

  克里斯塔基斯的研究表明一点,肥胖具有社会传染性,这不仅因为具有相同饮食爱好或运动习惯的人会经常在一起那么简单。事实上,亲朋的身体变胖发福,会让自己模糊标准体重的概念,不由自主地向他们看齐。

  与刀耕火种、茹毛饮血的祖先相比,现代人的生活的确太过惬意。而在电影《机器人瓦力》里,未来的人类则瘫软在数字化躺椅上--下肢短小无力,身体横向发展。仔细想下,人们每天静坐的时间远多于运动。汽车、沙发、办公椅,我们压根没机会舒展身体,活动肌肉。

  肥胖不利自身,也对下一代造成影响。比如说,患有肥胖症的孕妇所生产的婴儿发生先天性心脏病的几率更高。而肥胖症妇女若在孕前减肥的话,不仅能改善自身健康,也会降低婴儿患心脏病的风险,可谓一劳多得。2010年8月初,美国波士顿的研究者发表研究称,孕妇在怀孕期间若过度发福可能会导致婴儿先天性肥胖,对其生长也造成影响--千万别小觑这一结论,研究者是在对约51万孕妇和110万个婴儿进行调查和数据分析后,得出上述结论的,靠谱程度高!
  中国人也不例外

  人类的身材,愈发臃肿和变胖。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0年8月发布的调查结果显示,美国成年人的肥胖率达到26.7%,比3年前上升1.1个百分点。他们警告说,肥胖将严重威胁公众健康,应该采取措施彻底解决。美国疾控中心2009年的一项统计显示,美国肥胖者每年的医疗费比体重正常者要多。有趣的是,面对日益臃肿肥胖的美国人,奥巴马还曾设想征收"罪恶税",将矛头对准含有高热量或糖分的碳酸类饮料。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肥胖!2010年3月底,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在著名的《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报告称,中国20岁以上人群中,男性和女性糖尿病的患病率分别达10.6%和8.8%,总体患病率已达9.7%。中国已成为不折不扣的糖尿病大国,有大约1900万个胖子分布在你我身边。

  中国的肥胖问题已经开始令人担忧。几年前,《英国医学杂志》的调查表明,中国是人口大国,也是肥胖大国,全球有1/5的肥胖者在中国。15年间,年龄在8至18岁的中国儿童及青少年中,体重超标者的人数增加了28倍--名副其实的"赶英超美"。

  减肥有无高招?

  在崇尚体瘦即美的社会里,很多人,尤其是女同胞,总觉得自己胖得要命,而减肥则统贯于日常生活。很多女性所认为的胖,其实压根没达到医学上的肥胖标准。人们最需要弄明白的是,你真的体重超标或肥胖吗?医学上对胖的评价有客观标准,即体质指数(BMI)。作为国际通用的体格评价指标,BMI常用于营养状态评估,也是肥胖判定的一种指标。

  BMI的计算方式是用体重除以身高的平方,其正常范围为18.5~24.99。比如说,本人体重70千克,身高1.78米,那么BMI则为22.1。若BMI超过25,则属体重超标,一旦超过30那就是肥胖。

  人们都知道,体重超标的潜在危害可能是高血脂、冠心病及糖尿病。肥胖者总念叨的事情就是减肥。从生理学角度看,身体的增重需要能量支撑。换句话说,一切减肥的基础必定是控制能量摄入,增加身体的能量消耗。这意味着减肥肯定是件辛苦活,它既需要苦行僧般的饮食控制,也需要持续不断的身体锻炼。

  任何减肥广告,若透露着轻松减重、随心所欲吃喝的意思,就肯定是不靠谱的。这样的广告只是在欺骗胖子们的单纯内心。再插播一句,近来广告红火的左旋肉碱,压根不能帮助减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