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笔记本模板:怎么样帮病人把痰咳出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7/06 16:10:45

怎么样帮病人把痰咳出来 

排痰对呼吸疾病治疗很重要。用科学的方法帮助患者顺利排出痰液,可降低感染风险,降低住院治疗的风险和费用。以下是排痰的注意事项及方法,患者不妨借鉴:

  一、保湿排痰:保持居室空气清新,定时开窗通风换气,最好将室内温度保持在18—22摄氏度,但不要让冷风直接吹到患者身上。房间相对湿度要保持在60%—65%,有利于保持患者呼吸道黏膜的湿润状态和黏膜表面纤毛的摆动,帮助痰液排出。冬季使用暖气往往会造成室内空气干燥,家里最好应用空气加湿器,但要注意最好使用凉开水,并每天更换,定期清洁加湿器,防止加湿器内细菌滋生造成空气污染。

  二、饮水法:咳嗽的患者常有不同程度的脱水,这会加重呼吸道炎症和分泌物黏稠度,使痰不易咳出。多喝水能使气道湿化,黏稠的分泌物得以稀释,容易被咳出。同时还能改善血液循环,使机体代谢所生的废物或毒素迅速从尿中排出,减轻其对呼吸道的刺激。

  三、拍背法:拍背可促使痰液松动。将手掌微曲成弓行,五指并拢,形成空心状,以手腕为支点,借助上臂力量有节奏地扣拍患者胸背部。注意力量不宜过大,不能造成患者疼痛,以患者皮肤稍微发红为宜,每个部位最好固定扣拍30秒左右,再扣拍下一个部位,移动顺序为由外向里,由下向上,每侧肺至少拍3—5分钟,每日拍2—3次。应注意别在饭后一小时内拍背,避免引起食物返流,造成误吸。

  四、走动转体法:较长时间卧床的病人,其咳喘症状都较为严重,行动也感吃力。因此,在气候较为温和的中午,应设法让稍能走动的患者在室外散步;畏寒者也应在室内活动。卧床患者应由家属经常为之翻身、拍背,因为这些活动可促进患者深吸气,增大肺活量,促进痰液排出。

  对婴幼儿,以前两种方法为宜,拍背时手法宜轻;活动能力尚可的老人应鼓励其多活动;卧床患者则以经常协助患者翻身、活动和拍背为主。此外,卧床患者体质差,无力排痰,容易形成痰痂阻塞气道。家属除了需随时注意观察外,还需掌握急救方法:如出现痰阻,可用餐匙柄压舌,将裹有纱布的手指伸进其喉咙,将阻塞的痰块抠出,以缓解患者呼吸困难。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经常也能遇到像你这样的情况,主要时通过稀释痰液,翻身拍背帮助患者排痰。下面时还有一些具体的方法。
1、首先湿化呼吸道 首先患者要做到多饮水,保持每天有1500-2000毫升的液体摄入量,喝水不少于8杯。最好的饮水法是每次少量约30-50毫升,每10-20分钟饮水1次,这样对呼吸道的湿化效果较好。其次是增加室内湿度,尤其是在气候干燥的冬春季,要注意保持室内湿度不低于60%。可经常往地上洒水,勤拖地板或在暖气片上放置一盆清水,用这些方法来增加空气中的水分。在临床治疗上要注意氧气的温化和湿化,即使氧气通过盛有60-80℃温水的湿化瓶后再吸入。对于痰液黏稠无法咳出的患者可采用超声雾化吸入,可在雾化罐内加入生理盐水30-50毫升,糜蛋白酶5毫克和相应抗生素,以促使痰液稀释,利于咳出。
2、勤翻身 对于需卧床静养的慢阻肺患者或神志不清的患者来说,定时翻身不仅有利于痰液排出,而且可防止肺泡萎缩和肺不张。一般情况下,每1-2小时翻身1次,若痰量过多,应每10-20分钟翻身1次,可起到体位引流的作用。翻身动作不可过快、过猛,应当缓慢进行,逐步翻至所需体位。翻身时应配合拍背,深呼吸及有效排痰,而不是单纯为了翻身而翻身。
3、拍背 对于呼吸道分泌物多且难以排出的患者,拍背应与咳痰相配合。要“拍”的有效,须掌握正确的方法:操作者五指并拢呈杯状,用指腹与大小鱼际着落,叩击时应放松手腕,均匀叩击,每一部位叩击1分钟;叩击顺序应沿支气管走行方向,自下而上,由边缘到中央,有节律地叩拍患者背部,同时嘱病人缓慢深呼吸。拍背需注意两问题:一是饭后1小时内不宜拍背,以免引起呕吐;二是拍背时患者庆侧卧位,去枕,以利于痰液引流。
4、咳痰 是排痰调理的最终目的。在上述“湿”,“翻”,“拍”等措施实施中或实施后,应鼓励或协助患者排痰。一般方法为先作深呼吸,在呼气时用力咳嗽,重复数次。如痰液已到气管或咽喉部而无力咳出时,可用双手压迫患者下胸部或上腹部,嘱其用力咳嗽将痰排出,必要时用吸痰器帮助排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