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日本电影:老子《道德經》第廿三章解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7/05 17:37:28

老子道德經》第廿三章解读

[原文]

[希言自然,故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孰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況於人乎?故從事於道者,同於道;德者,同於德;失者,同於失。同於道者,道亦樂得之;同於德者,德亦樂得之;同於失者,失亦樂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解读]

            为政者不言政令,不以繁杂的政令扰民,是合乎于自然之道的。天地的狂风刮不了一个早晨,暴雨也下不了一整天。天地的狂暴尚且不能长久,更何况是人呢?

    所以,顺从于自然大道的修道之人,他就能悟到自然大道;依从于人类天真本性的人,就会得到真正的德;人一旦失去了自然大道,也就失去了德。把自己和同于自然大道的人,自然大道也乐于与他相伴;把自己和同於德的人,德也乐于与之相伴; 愿意失去其自己一切的人,那自然大道、天真本性也就会它相伴,有失才会有得。

       不能信守自己的信诺的人,有谁还相信它是有道德的人呢?!

 

[心灵药]

         与其相信宣传教育的作用还不如相信榜样的力量,行不言之教,相信身教重于言教,少言多行

       急风暴雨式的教育能坚持多久呢?相信受教育者自身的力量,通过启发他们的觉悟(天真本性),提高其学习的自觉性,才能持之以恒

        要有包容的气量,包括容忍别人的一时之错,耐心的启发、开导,就可能使他们改正自己的错误

       大自然的规律是不可抗拒的,办任和事情都应该遵循其规律,才能事半功倍,如果急于求成,就会找到应有的报应。

 

[企业管理者应得到的启示]

管理者的治理方式按照其高明与否可以分为四类:

第一称无为而治,不言而教。这些管理者顺应职工的意思、顺应公司的整体利益,他们虽然很少参与下面的事,但是下面的员工却能自如工作,整个公司有条不紊的运作。

其次的管理者,员工亲近而赞美他,能做到这一点的并不多;

再次员工畏惧他,这样的管理者只因在业务或者关系方面的优势,使员工敢怒而不敢言。

最次的管理者,终日嚷来嚷去,扰乱员工的正常工作,而平时却又常常推卸责任,为人所蔑视。

企业的最高管理者应以“无”为主,就是自己不要急于首先发表意见,自己尽量的不要先把自己摆在里面。你把每个人的意见统和起来都变成你的意见,这样不是无不为了吗。   

老子在本章中告诫统治者要遵循道的原则,遵循自然规律,暴政是长久不了的,统治者如果清静无为,那么社会就会出现安宁平和的风气,统治者如果恣肆横行,那么人民就会抗拒他;如果统治者诚信不足,老百姓就不会信任他。

纵观古今中外的历史,哪一个施行暴戾苛政的统治者不是短命而亡呢?中国第一个封建中央集权的王朝秦王朝仅仅存在了一二十年的时间,原因何在?就是由于秦朝施行暴政、苛政,人民群众无法按正常方式生活下去了,被迫揭竿而起。另一个短命而亡的王朝隋朝何尝不是因施行暴政而激起人民的反抗,最后被唐王朝所取代呢?历史是一面镜子,它反映出的是统治者清静无为,不对百姓们发号施令,强制人民缴粮纳税,那么这个社会就比较符合自然,就比较清明纯朴、统治者与老百姓相安无事,统治者的天下就可以长存。

 

[诗解]

政教法令尽量希,任运自然和规律。

狂风不会整晨刮,暴雨不会整日袭。

狂风暴雨谁施为,只有苍天和大地。

天地狂暴尚不久,何况于人更有期。

因此注重修道人,以道为纲与道似。

同样注重修德者,必然有德来养育。

失道失德是同理,自酿恶果自己食。

为人处世同于道,道就可以容纳你。

为人处事同于德,德就可以养育你。

为人处世失道德,惨遭失败报应你。

没有理由信于人,人们不会信任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