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置江湖加力等级:让创新在作文中绽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10/02 18:37:16

让创新在作文中绽放

沂水二中    公维娇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作文提出了这样建议的:“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自由表达、有个性的表达、有创意的表达。”语文高考《考试说明》关于作文的考查内容要求,最后一点是“有创新。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精巧,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特征。”可见创新对作文的重要性。必须指出的是,人们对创新有各种不同的理解。在教育领域讲创新,更多的是指创造力。所谓创造力,是根据一定目的和任务,产生具有社会或个人价值、具有新颖独特成分产品的一种能力品质,它的核心是创造性思维。作文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很好的形式。是否有创新是衡量学生作文优劣的重要标准。因此,必须对学生进行创新作文教学。从“创新作文教学研究”开展以来,笔者进行了有益的尝试,旨在创新作文教学,培养学生写出立意“深、新、活”的好作文。

一、调动联想和想象,展开发散思维

联想是人类迈出的一小步,但也是历史迈出的一大步。联想是由某人、某事物或某事理推想到与其相关的其他人、其他事物或其他事理的思维。联想在写作教学上成为了发散思维的工具:由一事物作为触发点,向四面八方想象熟悉的生活和知识领域。所谓联想能力包括同类联想能力和相关联想能力。考场作文反映出一部分考生的联想是跳跃式的,内在联系根本不紧密,这就使得文章很散。而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就在于考生同类联想和相关联想能力不足。所谓同类联想,就是联想之物是性质相同的。比如,说到女人就想到男人,说到孩童就想到老叟,说到人的个体就想到人的集体。而相关联想是指联想物之间存在彼此影响的内在的联系。在作文教学中,要通过训练,使学生了解联想在作文中的作用,以及如何运用联想的展开与选择来写作。

如《路》这个题目,由它的本义可挖掘出深刻的内涵:人生之路,学习之路,改革之路,奋斗之路,成才之路,成功之路,堕落之路,毁灭之路,失败之路......进而想到,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等等。

调动联想和想象,让学生展开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纵横驰骋多思遐想的习惯,让其思绪在广阔的天地里遨游,写出奇、新、美的境界。不吊死在一棵树上,不局限于沿着一个方向或同一类扩散思维,扩大思维量,提高思维变通性和流畅性,让他们“横看成岭侧成峰”。这样,何愁学生写不出美文、佳作。

二、反弹琵琶,求异求新

反弹琵琶,也就是逆向思维,是指不采用通常情况下的普遍习惯的单向思维,是一种完全相反的思路,从对立的、完全相反的角度思考和探索问题的思维。突破思维定型势,从人们淡忘甚至遗忘的解雇切入,或从常规的反面入手,往往会别有洞天,使你的文章独辟蹊径,熠熠生辉。写出见解新颖独特的文章。

我们的学生长期以来形成了思维定势,作文常依赖《作文宝典》等拐杖,根据范文割割补补,拾人牙慧,步人后尘,提不出与众不同的见解,吃别人咀嚼过的东西,毫无新意。因此,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打破的传统的、常规的思维的束缚,大胆地反弹琵琶,从问题的相反方向深入地进行探索和挖掘,写出人人心中皆有,而个个笔底全无的文章。如有话题作文是以“关心”为题,结合自己的切身感受,写一篇有真情实感的文章。很多考生都跳不出“叙写‘关心’者之美德,抒发被‘关心’者之感激”这一类窠臼,总是从正面落笔,给人千人一面之感。有位考生却别出心裁,由众人对一个百日小孩起名的关心,引出一位被人漠视、歧视的老人(即小孩的爷爷)的悲惨故事。通过家人对待小孩与老人的不同态度,反映了很有社会意义的深刻主题。文章的构思以“反”为主,以“正”衬“反”,以“反”写“正”,以老人的不被“关心”呼唤全社会对老人的“关心”,以更深广的内容,给人思考,新人耳目,显示得新颖、独特,高人一筹。

三、感受生活意境,拓展作文思路

走出课堂,深入生活实践,感受生活情趣,不仅是学生充实和丰富作文“材料库”的源泉,也是诱导和激发学生有感而发,开拓学生作文思路的最有效途径。现实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都是一个最真实的、活生生的实践场景,教师要在关键处作必要的启迪、引导,培养学生有意观察的习惯,诱导学生想象。

如见到生活中的牛,我们就可能想到鲁迅先生的“俯首甘为孺子牛”,进而想到郭沫若自比为“牛尾巴”到茅盾自比为牛尾巴上的“一根毛”,想到为人处世应谦虚;也可以从牛作业时昴首向前的形象,想到人们生活中应象牛一样充满活力、负重不辞;还可以从牛的“韧”劲、“强”劲,想到学习中遇到困难,应有一股牛劲,知难而进;从牛的各种作用和牛的多方面的本领想到不管在什么岗位上,都要像牛那样耕田、运输、提供牛奶......全心全意为人民做贡献;从牛的反刍的生理特点,想到学习也应有琢磨精神,要有温故而知新的良好习惯;从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想到“我为人人”的高尚品格;像牛一样吃苦耐劳、不计报酬等等,不一而足。

四、注重教材,激活文字

语文教材中所选文章均为名篇,但出现在学生眼前的仅仅是一行行文字。如果不展开想像,不懂得进行再创造,那么出现在头脑中的可能只是词语所代表的抽象概念,而无表象组成的生动画面。这样,就不可能进入作者所创设的意境之中,不仅无欣赏乐趣可言,而且有难以理解的意蕴。科林伍德在《艺术原理》中指出:“真正艺术的作品不是看见的,也不是听到的,而是想象中的某种东西”。教师的任务之一就是引导学生驰骋想像,透过文字看到图画,透过语言看到生活,置身于作品之中,获得人生感悟和美的享受。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习写作,学会创新。

如阅读郁达夫的《故都的秋》第四段“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到一点点极细微极柔软的触觉......”怎样激活这段文字呢?我设置了几个问题:为什么会有“脚踏上去”的动作?作者为什么不说“没有声音,没有气味”,却说“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加了个“也”字,似乎在与另一种情景相比较,而这种情景则是大家所熟悉的,那是一种什么情景?于是学生展开联想与想象,调动以往的生活体验,回答说:“雪”、“似花非花的雪花”、“雪后观景”。尽管多数学生并不认识槐树,更没见过秋天槐树落蕊的情景,但通过想象,却似乎看到了这样一幅画面:秋天的清晨,作者起来打开房门,惊喜的看到院子里槐树落蕊铺了一地,于是就像早上醒来才发觉夜里静悄悄地下了一场大雪那样,怀着欣喜而又好奇的未泯童心,去踏上几脚,却发现“声音也没有”,不像踏雪那样会发现“吱嘎,吱嘎”的声响,然后掬起一把,闻一闻,“气味也没有”,同雪一样清爽;一阵扫后,只留下“一条条扫帚的丝纹”,槐花就这么静悄悄地走了,“一叶落而知天下秋”,一种悲凉弥散开来。通过这种想象,学生走近了作者,走进了作者笔下凄美的意境之中,感受到故都秋的清、静、悲凉的韵味。在此基础上,再调动学生的自我生活积累,丰富自我内涵,何愁文章没有源水,何愁文章没有新意。

总之,在作文教学中,可灵活运用多种方法、多种渠道不失时机地抓住创新,随时随机地对学生进行创新训练,学生就会写出材料鲜活、见解新颖、构思精巧、绽放异彩的上乘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