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者的游戏2国语版:思想深邃:领导讲话的至高境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7/05 20:07:46

思想深邃:领导讲话的至高境界

 

日期:2011-09-28 11:11:00   作者: 来源:理论学习

 

  

   

                刘国明

  古语云:“一言可以误国,一言可以兴邦。”语言缘何有如此巨大的能量,原来其背后往往蕴含着深刻的思想。讲话是实施领导的重要方法,是推动工作的重要手段,已成为现代管理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然而,目前一些领导干部的讲话,一味讲究场面、气势,过分强调文采、铺排,而忽视了讲话的思想内涵、观点主张、谋略思路。一些领导好像早已习惯了这一“秘书写稿、领导念稿”式的讲话,讲究程式,因循套路,缺乏深度思考和独特认知,导致讲话“水分”过多,“干货”稀少,缺乏真知灼见。新时期,响应中央改进文风的号召,从领导讲话开始,不但要追求讲话的言辞优美、语调铿锵,更要讲究见解凝重、思想深邃,以增强讲话的感染力。

 

深邃思想是领导讲话的灵魂

 

  古人写文章讲究“意在笔先”、“文以载道”,领导讲话更重要的是讲思想、讲观点、讲见解,这一思想、观点、见解并非空穴来风,而是贯穿整个讲话的主线和命脉,是领导讲话的灵魂。领导以讲话的形式推动工作,往往先要确立一定的立场、观点或主张,进而分析问题、研究对策,提出工作思路和措施。这些立场、观点或主张,因人而异,因时而别,体现着领导者的政策水平和个性素养,极富个性化色彩,构成了讲话的思想性差异。一篇讲话,只有系统充分地传达领导思想,具有强大的穿透力,才能使听众有所启发、有所感悟,从而付诸行动。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有多远,就能走多远。”具有正确的思想,往往是人们取得成功的重要基础和必备前提。人们无论做任何事情,总是先有思想后有行动。什么是领导?简言之,领导就是“领而导之”,有带领、率领、疏导之意,说的直白些就是想在群众前边,走在群众前头,起带头、示范作用的人,群众有了顾虑还要进行疏导,这就要求领导必须有一定的超前意识,具有较强的预见力和洞察力。领导的特殊身份,决定了其讲话必须有鲜明的立场和观点,表达出令人信服、鼓舞人心的意愿和倾向,具有思想穿透力,从而夺人耳目,引发共鸣,唤起行动的自觉。没有思想做主线,很多讲话就像断线的风筝,随风飘荡,漫无边际;虽洋洋万言,却难见实情、真意、硬招,毫无现实指导性。因为没有思想,行动也就失去了目标。

  有思想才有力量。巴尔扎克说:“一个有思想的人,才是一个真正有力量的人。”人一旦有了思想,就会心明眼亮,办法多、路子广,产生无穷的力量。纵观历史风云,超前的思想是成就英雄豪杰的基石。因为有图谋“天下”的霸业理想,李斯的《谏逐客书》虽有违君命仍能令秦王收回成命;因为有光复汉室的宏大志向,诸葛亮的《出师表》才说服了逍遥安逸的后主刘禅;因为有拳拳孝心,李密的《陈情表》虽忤逆圣意而同样能感化武帝。因为有厚重的思想,才有巨大的冲击力。社会现实中,一些领导讲话虽篇幅不长,声音不高,却令人记忆深刻;与此相反,也有一些讲话虽洋洋万言,鸿篇巨制,有的还振振有词、慷慨激昂,却难给人留下些许印象,缺乏思想穿透力,虽有波澜却难见浪花。《易经》有言:“鼓天下之动者,存乎辞。”要说服鼓动天下人,借助言辞是很好的方式。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口头语言表现力丰富、可信度高、感染力强,在鼓动群众、说服群众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以其富含思想“含金量”的讲话,唤起了多少革命志士的英勇斗志;新时期,胡锦涛、温家宝在很多场合的讲话,传达了“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民本思想,令多少人群情振奋、欢欣鼓舞,因为有了深邃的思想,讲话才增添了无尽的力量。但是,眼下很多领导讲话都是以会议传达会议、以文件贯彻文件,立意不新,思想陈旧,只是局限于文字的辗转腾挪,虽做足了表面文章,却没有多少思想的光芒,缺乏感染力和震撼力。

  思想决定思路。思想是思路的源头,决定思路的性质和方向,给行动提供营养和活力。不管政坛更迭还是商海沉浮,无论棋逢对手还是将遇良才,都是思想的争斗和方法的角逐。因为有了卓越的见解,人们才从愚昧走向了文明;因为有了深邃的思想,人们才从平庸走向了伟大。19197月,26岁的毛泽东在长沙创立《湘江评论》,喊出了“由强权得自由”的口号,主张以平民主义打倒强权,由此提出“农村包围城市”、“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等著名论断,缔造了新中国。社会实践不断证明,思想观点是指路的明灯。因此领导讲话要以凝练的文笔,传达出清新的思想和鲜明的主题,给与会者深刻的思想撞击,从而凝聚人心,开启智慧,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如果指导思想不正确,观点出现偏差,就会导致南辕北辙,跑得越快距离目标将会越远。

 

领导讲话要着力凸显深邃思想

 

  思想是讲话的灵魂,一个人没有灵魂,无异于行尸走肉。讲话之初要牢固确立思想观点,讲话过程要紧紧围绕思想观点,并将其贯穿于立意、构思、内容、语言等方面,使纲举目张,收放自如,进一步增强思想厚度与张力,以深邃思想提升讲话的感召力。

  立意要新,新颖的观点往往蕴含着深邃思想。李渔说:“人唯求旧,物为求新;新也者,天下万事之美称也,而文章之道较之他物,尤加倍焉。”领导讲话往往开门见山,开拳就打,讲话开头即亮出观点,表明立场,但要特别留意观点的新颖度、思想的先进性,具体说来,就是要做到正确、鲜明、深刻、集中。所谓正确,就是要符合党的政策、路线和方针,紧扣会议性质和目的,适合领导身份和听众对象,代表主流方向,让人确信不疑。所谓鲜明,就是在传达政策、宣传方针、发动群众的过程中,提倡什么,反对什么,直陈要害,清楚明白,不拐弯抹角,不似是而非。所谓深刻,就是思想观点要有一定的高度和深度,力求“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不蜻蜓点水浅尝辄止,以足够的分量和厚度打动人心。所谓集中,就是思想观点要始终如一、不枝不蔓,集中凸显一种思想或见解,避免观点纷呈,意多乱文。据此,我们说立意是领导讲话的统帅,统帅端坐帐中,将士方各归其位。

  构思求巧,合乎逻辑的布局能够圆满表达深邃思想。讲话就是围绕意图,讲思维、讲思路,要求构思布局匠心独运,符合逻辑,善于抓住主线、理清脉络,突显深邃思想。否则,思绪不清就会导致思维紊乱,影响内容的表达和思想的完美。要注意理清政策性思维,使思绪不因与政策和主流意识格格不入而混乱;要注意理清逻辑性思维,正确运用概念、判断和推理,使思想观点更科学、更合理;要注意理清语言性思维,做到语意连贯,文脉畅通,前后照应,风格一致,以流畅的语言表达出清新的观点。

  内容务实,生活中的新事物新现象是构成深邃思想的基础。领导讲话的思想观点要有丰富的材料去说明、去论证,要在现实生活中广收博览能够体现思想观点的各类素材,以充实讲话内容,增强讲话的说服力。知识经济时代,各类信息资料纷至沓来,要尽可能多地掌握最新、最全、最具代表性的材料,有选择地加以吸收、加工和使用,在充分占有材料的基础上加以分析论证,思想观点才有厚度,讲话才能深入浅出。

  语言鲜活,生动的表达能够使思想更完美。字要一个个地写,话要一句句地说,思想观点总是靠语言来表达,语言是否生动也很重要。古人说:“言之无文,行之不远。”语言缺乏文采,不够生动,很难有很强的生命力。首先,讲话语言要准确。领导讲话带有可行性的领导意味,讲过之后就可作为指示性意见贯彻执行,因此领导只有讲准确的话,才能传达出准确的思想,否则词不达意,漏洞百出,都将难于落实。其次,讲话语言要平实。领导讲话是书面语和口语的结合,既要考虑书面语的规范,又要兼顾口语的表达,要习惯用平实朴素的语言自然而然地表达出思想观点,而不是刻意追求辞藻,华而不实。再次,讲话语言要鲜活。绘声绘色的表达,能增强讲话的感染力,有助于对讲话思想观点的接受。另外,领导讲话还有规范、简洁、得体等特点,运用得好也都有利于思想观点的表达。

 

深邃思想来自于学习、实践和思考

 

  领导讲话的思想性既然如此重要,那么思想性是哪里来的呢?眼下,很多领导讲话因循守旧、人云亦云,不管社会发展动态、外界条件变化,总是“上边咋说我咋说”、“去年咋讲还咋讲”,以致越讲越长、越说越多,让人越听越没劲,致使鼓劲的会谢了劲,团结的会讲散了心,严重损害了机关形象,影响了事业推进。只有加强学习、注重实践、勤于思考,才能积淀厚重,提升境界,形成深邃思想,使讲话常讲常新。

  勤奋读书使人睿智,深邃思想源于学习。有人说,人缺少了血液,身体就会衰弱;头脑中没有了知识,思想就会枯竭。领导讲话代表机关意志,体现党和政府形象,特定的角色要求领导干部要比一般人站得更高、看得更远、见识更深,这就需要领导干部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大业非才不就,大才非学不成。”成就宏伟事业,需要杰出之人,离不开读书学习。因为读书可以使人博古通今,目光远大;读书可以使人风度儒雅,见识过人。新时期,社会发展日新月异,领导干部面临种种考验,如果学习不深,积淀不厚,将很难跟上时代步伐。习近平指出,领导干部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防止知识老化,思想僵化,能力退化。学习能够提高一个人的整体素质,也为精辟观点和深邃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坚实根基。领导干部要注意理论学习,因为理论上成熟是一个领导干部政治成熟的重要标志。不学习理论,功底不深,讲话就缺少底气。领导干部要注意学习政策方针、文件精神,熟知行业规范、工作动态,要做到认真学、主动学、自觉学,将学习变成提高领导能力的重要手段,领会精神实质,跟上发展步伐,提升思想境界,做到融会贯通。应当说,领导干部自身素质的提升,不会一蹴而就、一劳永逸,读书学习也需要长期坚持、循序渐进,否则一旦忽视学习,思想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思想深化需要实践检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最近,胡锦涛鼓励青年学子“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一种思想、一种理论能否经得住推敲,需要到社会实践中去检验,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深化认识,才能更好地指导实践。要在务实高效的实践活动中,逐步积累经验,使认识更准确、信念更坚定、思想更凝重。实践的主体是群众,群众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是领导智慧和思想认识的源泉。要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工作实践中去,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使讲话从群众需要出发,落脚于现实工作,以人民群众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讲话思想准确与否的根本目的和重要尺度,在社会实践中增长才干,锤炼思想。

  思想是思考的产物,用心思考使人厚重。老舍说:“思索的时间长了,笔尖便能滴出血和泪来。”这血和泪,是思考的结果,是思想的提炼和凝结。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会陷入迷惘。要勤奋学习,更要深入思考,开动脑筋,促进学习成果的快速转化。现实中的情况是,很多领导讲话只是停留在问题表面,或是知识、理论的层面,这些都还不够,还要进行深入地思考,使认识再向前迈进一步,进而提出独到的见解。对问题思考越多,研究越深,认识越深刻,思想的穿透力也就越强。爱因斯坦说:“只用眼睛看东西,那是看不出什么的,还要用你的心去思考才行。”只有善于思考,才能思想深刻,思路开阔。

  当前,面临改进文风、整顿会风的新形势,各级领导干部要从频繁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加强读书学习,投身社会实践,善于独立思考,不断提升认识水平,使思想达到深邃的境界。我们相信,具有深邃思想的领导讲话,必将凝聚人心、鼓舞斗志,达到预想的效果。□

  (作者:鲁东大学发展规划处副处长、公文文献研究中心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