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主是神兽白泽的小说: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校园文化软实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7/04 06:35:18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了新形势之下推进文化改革的指导思想、重要方针、目标任务和政策举措,这是指导文化改革发展和开创文化建设新局面的纲领性文件。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在前进道路上,我们要继续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形成与我国国际地位相对称的文化软实力。”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又提出,“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认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项长期的重大战略举措,也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工作任务,中学必须立足当前和着眼长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校园文化软实力建设,切实有效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贯穿于中学校园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渗透到中学教育与人才成长规律的各个环节上去,不断增强中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知感和认同度。

  一、价值引领:坚持校园文化思想力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条件,价值是行为的动力机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立在一种认知基础之上的高度自觉,价值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首要的是要坚持校园文化的思想力与精神力,这是认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最高理想境界。

  首先,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升校园师生思想力和精神力。要使校园文化蕴涵着思想力和精神力,就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为核心,注入校园文化软实力之中,引领校园文化感染人吸引人。一定思想观念和一定价值观是要以一定的文化为载体,中学校园文化其实就是精神和思想的“介质体”。大多文化以思想和精神为依托,蕴藏着一种丰富的思想内涵和高雅的精神气质,具有强烈的熏陶力、思想力和精神力。所谓文化载体,是指以文化内容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之意,也就是将思想教育者充分利用各种文化内容蕴育于校园文化建设之中,借此对受教育者产生潜移默化熏陶和持久的感染作用。绝大部分校园文化就承载和“孕育”着丰富思想符号,而文化思想载体是无形无声,只能感受和体验文化的熏陶作用。而文化软实力又是一种重要的思想和精神载体,在校园内发挥着巨大的功能,一方面大学文化软实力实际上反映了一所学校独具匠心的价值体系、道德规范、思想观念和校园全体成员心理认同,是的“文化体”和“文化群”的整合、凝练和升华。另一方面,校园文化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文化,它是经历过几代人长期发展过程逐步形成的高层次的校园文化,带有校园独特的思维逻的思想结晶,具有传递性和完整性的独特风格。

  其次,文化软实力是增强校园师生思想性和精神性的完整体现。一种思想、一种观念能够指导一种行为方式,犹如理论指导实践一样不可或缺,提升校园文化软实力的思想性,就能增强和拓展校园文化的深邃性独特性。众所周知,每一所中学校园文化是文化软实力建设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整个学校的发展和建设,因此,增强文化的思想性和精神性是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对提高校园文化尤为重要,发挥着重要的功能,著名教育家潘懋元教授指出:“一流学校要有自己的文化软实力的思想理念,这个理念应是在发展过程中行之有效的,有助于学校教育的发展和提高。”一流的办学理念是提升思想性和精神性的完整表现,也一流办学成功的关键和核心。世界一流校园有个共同的特征即文化思想和精神,追求自由活跃,提升文化品位,传承优质文化,创新文化风格。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曾提出:“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的教育办学理念,至今影响和感染许许多多的学校教育者,成为诸多中学所追求的最高教育目标。文化软实力所蕴涵的思想和精神魅力,不断吸引着诸多学子的求知欲、求才欲。

  最后,文化软实力是蕴育智慧力和思想力的重要“内核”。校园文化处处蕴含着智慧力量,一个雕塑、一座亭子、一堵墙壁、一盆植物都包涵着丰富的思想和智慧的价值在其中。校园文化是一种师生精神风貌的展示,是校园文化最本质的体现,建筑、雕塑、路标和花草树木等都蕴涵智慧力和思想力,具有重要的人文价值和精神价值。中学人是每一所中学的主体,真正的校园文化思想和智慧是深植于具有主体自觉意识的“中学人”周围之中,要把校园软实力内化于“中学人”心理、意识、言论、行为之中,影响和启迪广大师生的智慧力量。离开了中学人的主体接受与认同,校园精神难以培育,更不可能成为校园的向心力与凝聚力、智慧力与思想力。从整个校园文化发展历程来看,其大多数校园的文化无不折射出一种精神和品质、智慧和思想,它是一种凝固的思想在督促和追寻着许许多多的中学生努力学习,追求真理,探寻宇宙奥秘,校园文化能够使“中学人”感受到一股冲劲。培养良好和积极的校园精神文化,把校园文化赋予更多的思想和智慧,这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键。

  二、传播引领:坚持校园文化影响力

  作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力量的核心价值体系,这对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具有重要的影响力与辐射力,也对于团结和引领人们在思想上与道德上共同进步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第一,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传播性。认真践行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需充分发挥中学校园的新闻媒介的宣传作用,提高校园文化的宣传力和吸引力,不断拓展核心价值体系的辐射面和影响面。首先,要充分利用广播站、电子屏幕、电台电视、校报、校园网络等新型媒体技术,弘扬宣传和融于贯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增强核心价值体系感知性和针对性,形成能够认同、理解和践行核心价值体系的舆论氛围。其次,要抓好品牌性的校园文化活动宣传,重点组织开展好有助于提高师生坚定理想信念和爱国精神大型综合性活动,以其陶冶广大学生的道德情操和砥砺思想品格。最后,要大力推动各类文化讲座、学术讲座、高雅艺术等活动进学校,以灌输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刻内涵,提高广大师生文化素养和文化品位,以此增强校园文化软实力的辐射面与覆盖面。

  第二,拓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影响性。中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往往缺乏真正的认识和理解,要使青年学生更深入懂得和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意蕴与内涵。各种文化相互交融、互相碰撞和激荡的校园,它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过程中要正确处理校园传统文化的继承和辐射的影响,不断拓展核心价值体系。传统的东西具有内涵丰富的价值观念,既具有强烈的民族性、历史性、传承性又具有鲜活的时代性、覆盖性、发展性。在面对传统文化的辐射力的时候,校园文化传统既要反对不分精华与糟粕地兼容并蓄的“复古主义”,又要反对否定一切的历史传统与虚无缥缈的“虚无主义”,应该要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黑格尔曾说过:“文化传统并不仅仅是一个‘管家婆’,只是把它所接受过来的忠实地保存着,然后好不改变地保持着并传给后代;但它也不像自然的过程那样,永远保持其原始的规律,没有进步。”在中学校园践行核心价值体系同时还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优秀文化思想精髓继承和发扬。只有正确而科学地认识和对待文化的传统性、发展性,方能为文化软实力增添新的活力与魅力。

  第三,扩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辐射性。扩大核心价值体系辐射性是指学校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引导和融入到高雅文化建设之中,渗透到中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辐射面。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发展的眼观关注各种文化动态,寻求先进校园文化的构建渠道,努力成为高雅文化的生产者、欣赏者和传播者。另一方面要积极提倡和鼓励学生深入基层、群众,把先进高雅的文化传播出去,同时又要体会、发现、挖潜群众中的有益艺术文化,来丰富和创新文化软实力内涵。此外,还要注意摒弃和抵制各种低俗文化、腐朽文化、粗俗文化。 三、创造引领:坚持校园文化的发展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也是社会主义制度发展力和创造力的生命之魂。校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需要注意提升校园文化软实力的生命性、开放性、继承性,以此引领校园文化的发展活力。

  首先注重生命性。校园文化活力是文化软实力的生命力所在,提升文化的生命性就是在坚持校园文化的发展力。校园文化是一种生命力的重要表现,具有一种创造性和新颖性的特征,文化的生命力是每一所校园不断向前发展进步不竭动力。增强和提升中学校园文化创造性、“新鲜性”和生命力须做到:一是要坚持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新理念,提高践行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念渗透和贯穿到校园文化活动之中,有效地发挥文化引领功能,不断提升校园品位以及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和升华道德境界。二是要坚持利用网络新型媒体的作用,充分发挥互联网、手机、现代传媒网等新兴教育主阵地作用,要通过征文访谈、在线交流和研讨座谈等新颖渠道,促进文化软实力的新颖性。三是坚持价值主流文化“势态”,开展丰富多姿的制度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活动,注入内容丰富和形式新颖。

  其次注重开放性。文化的开放性是指文化没有国界,可相互吸收和借鉴,创造自己独特的文化风格,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注入新的生命力。文化是开放的和国际的,与时俱进和不断发展,用于创新和灵活开放,这些是文化软实力不变的品质。文化的生命力和灵活力贯穿校园文化发展历史的始终,至始至终都充满活力,熠熠生辉。再加上校园文化的本质也要求注重文化的高雅性与先进性,这是文化久久存活于今的明证,也是须有的性灵、气质和风骨。源远流长的文化数千年传承,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都归功与它的高雅和品质,只有这样才能够焕发校园文化软实力发展的新活力。

  最后注重继承性。文化软实力之所以在其他社会文化组织中不断发展下去,具有不可撼动的崇高地位,关键在于文化的延续性和传递性,根本在于它是精神资源的缔造者和创造者。文化作为精神力量内化于心理意识之中,深藏于人的内心灵魂,它是深刻的、稳定的、持续的。越古老的其生命力越强,影响力会越大,持续性就越长。文化在深层挖掘和重新审视中拓展校园文化的延续性和继承性,使校园文化的传递力像接力棒一样永远的延续和传递下去,持续着更多的生命力。

  四、实践引领:坚持校园文化的锻造力和实践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立足在社会实践基础认识之上的科学理论体系,因此,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被学生所感知、所认同和所接受,就必须加强锻造力和实践力,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要避免退化到简单生硬和枯燥无味的老方法上去,需贴近学生实际,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学习的特点上,需要通俗易懂和生动活跃的事例与新颖活泼的形式,深入浅出的向学生讲清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涵、精神实质以及逻辑框架,让学生有个理论上的认识然后深入实际生活的锻造。

  用实践方式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入校园,需要注重几个方面:其一,不断提升校园文化育人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逻辑严密、实践性强的科学理论体系,具有强烈的育人功能。把核心价值体系融入贯彻到校园文化软实力建设中,就是一种文化育人作用的实践表现,融入此种文化氛围能够造就人、培育人、塑造人,使人铸造成为栋梁之才。提升文化育人力,对人的教化起到无声无形、潜移默化的效应,这种隐性教育胜过显性教育。良好的文化环境对人具有感召、熏陶、引领和促进作用,能潜移默化地感染人、熏陶人、教育人。要实施大型文化发展战略和提升文化软实力,这样使文化建设提供坚实的文化保障环境。其二,着力提升精神铸造力。精神铸造力是指将文化软实力的元素通过丰富多彩文艺活动以及各种社团渗透到师生的实际生活中去以及思想脑海之中。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融入、贯穿、引领精神文化建设之中,把它摆在发展的重要位置,以其用精神的力量塑造人、鼓舞人。要不断加强马列主义信仰教育,牢固树立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不断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做到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的目的。要大力弘扬以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为主旋律的核心价值体系,强调社会主旋律、主阵地的思想意识,始终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学生心中的感召力、引导力、影响力,做到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要积极营造健康向上的高雅精神氛围,真正做到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的效果。与此同时,要使学生自觉地把个人成长的价值融入和贯彻到民族振兴、祖国繁荣的伟大实践之中,摒弃和革除陈旧的观念与做法,避免死板的教条主义和形式的主观主义的束缚,大力抵制消极、颓废、腐朽的精神文化思想的感染和影响。其三,全面提升校园文化服务力。文化最终归宿和落脚点是在服务水平上,这也是文化软实力的本质所要求。提升文化的服务力要从几个方面着手:一方面要搭建高校文化载体,丰富文化内涵和拓展文化外延,大力发展文化社团组织,为广大师生提供广泛的文化产品、文化服务,彰显文化的服务功能。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大学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激励教育作用,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提升文化服务。三是要学习生活中履行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支持、鼓励和组织师生积极参加各种公益文化活动,在实践中体验、感受和升华文化服务力。

  参考文献:

  [1] 丁学良,什么是世界一流大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2)

  [2] 吕艳化,思想政治教育载体问题研究评述 [J],学术论坛,2005(3)

  [3] 尹伶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8)

  [4] 张敬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意识形态建设 [J],中国成人教育,2007(10)

  [5] 葛晨虹,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J],高校理论战线,2007(6)

  [6] 卢景辉,高云坚,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J],高教探索,2007(6)

  [7] 金艳,大学文化软实力视角下的校园和谐[J],思想教育研究,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