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有男朋友的女生:于细微处见教育智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7/04 22:46:42
于细微处见教育智慧

 

 

 116,我参加了“天目金秋”教育名家系列专题报告会,有幸聆听了义乌中学浙江省著名物理特级教师吴家澍老师的《优秀教师的三项修炼》专题报告。吴老师饱满的激情、渊博的知识、高屋建瓴的思考、孜孜不倦的追求,给我留下极深的印象。但是,印象最深刻的却是吴老师那种在细微处不断总结思考反省的精神。

 讲到“为谁教”时,老师举了样一个案例:每次学生遇到难题来寻求帮助时,我总有一句口头禅,“这道题目其实并不难------”。说这句话,老师可谓用心良苦。解决难题首先得帮助学生克服畏难情绪,因为畏难情绪是解决难题最大的拦路虎。老师说这句话的目的就是要帮助学生消除心理障碍,树立信心,但是一天课代表的一张纸条却引起了老师的反思。纸条上写着:“老师,我们来问问题时,您能不能不说‘这道题目其实并不难’”。拿到这张纸条老师开始费解,经过较长时间的后恍然大悟。喜欢到向问问题的学生都是好学之人,当他们决定来老师这里求助时,说明这道题目对他而言已经困难重重,无法解决了。可是当他鼓足勇气来教师这里,老师轻描淡写的一句“这道题目其实并不难”会让学生有多难堪,脆弱的心灵遭受了老师无情的一记重拳后,他下次还敢走进教师办公室吗?

 听到此处,我心头一阵震撼。回想十几年的教书经历,职高生基本不老师提问这个问题始终萦绕心头。饭后茶余和同仁多次聊起,但每每总是以埋怨结束。职高生学习主动性不够,太过懒惰,基础太差,连问题都懒得问,也问不出来?事实真是如此吗?老师的这个案例让我豁然开朗。教学中我不也时常这样做。“这个问题够简单”、“这个问题应该没问题了吧”、“这道题目老师讲的都不愿意讲了”,类似的话语经常脱口而出。初衷是想激励学生,但结果到底怎样学生不愿提问的事实已经明确告诉了我们答案。

 因此在那瞬间,我也开始反思,是不是我们的所谓好意有意无意间伤害了学生的自尊,是不是我们轻描淡写的一句话打击了他们学习的热情,是不是我们的“别有用心”让他们望师却步。学生不愿提问的困境绝非一朝一夕之间形成,这也就意味着他们经受的挫伤之多。这种挫伤日积月累,学生热情没了、兴趣消失了,他们也终于走向沉默了。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老师给了我们很好的示范。换位思考,设身处地想学生所想,同时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反思改进。“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老师也难免犯错,但他之所以成为教育教学名家,得益于他那种自省的勇气,更得益于对自己教育教学细节的不断反思的智慧。反思、改进,再反思、再改进,也许可以让我们从泥淖中爬出来,摆脱目前的困境。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可能对学生产生深远影响,那么我们就必须学着回过头,看看昨天的你,想想明天的你,这样就会清楚今天我们要做什么。

 多些反思,就少了抱怨;多些改进,就少了失误,这样我们的教育之路就会走的更坚定、更踏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