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英皇珠宝钟表店:书法网白砥解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7/08 15:06:51

行书的发展方向

1、长幸一生

白先生;请问.写行书时参入碑.隶.篆.这样是否显示线条老枯增加内涵性,

 

神采等/您认为行书如何发展.请指教?
白砥:
行草书本性较篆隶书灵活,这是因为行草较多连带的缘故。但如果说写得灵活就算把行草写好了,这是很肤浅的观点。你见过古人写的“游丝草”一类的书法吗?够灵活了吧,但似乎没有什么看头。东坡言:“草书难于严重”,意谓行草当写得厚重(实际是行草很难写得厚重)。将碑意(或篆分遗意)写进行草,目的是让行草书更耐看。当然,要写得进去,这需要探索,没有嘴上说说这么容易。
时至今日,行书该发展的都发展了,有以二王一系发展的,也有如碑学家们实践的。我觉得,对二王有所发展的书家,大都要有探索。如颜真卿、张旭怀素、杨凝式等,他们都学二王,但都必须走出来。怎么走出来?颜真卿比二王写得厚重,张旭怀素比二王写得跌宕,杨凝式比二王写得奇崛,(当然他们都有不及二王的一面)这样的继承才算继承,与二王写得一模一样,那叫“奴书”,有二王在,要你干什么?我把二王的字复印一下保证比你更像二王。所以,写字要有一些基本的艺术修养,要懂得为我所用,这是学古的目的。碑学家们的实践,继承的原点不是二王,而是篆隶、魏碑等,这也是传统,是一条与二王不同的脉络。他们也需在继承的基础上有创新,否则,只懂得像模像样地写个《礼器》、《乙瑛》的,也是缺少修养的表现。
所以,行书要发展,好同其他书体一样,关键是要学的透,出得来。现在世界人口数十亿,你去看看每人的 脸,多数还是不同的。但这之中,有白、黄、黑、棕肤色的不同,也有高低、胖瘦、脸型的不一。小小的脸蛋,为什么能这般丰富多变?这是自然的造化!作为艺术家,当然也具备这种变化的能力。但这种能力的培养要靠学、悟、做。

白先生好,很喜欢你的作品,尤其是参加第三届流行书风展那张,也在网上欣赏过你其他的作品以及你的《书法空间论》等著作,有问请教:
一、观先生书,喜欢、佩服的同时,我感觉很累,觉得你写的累(尤其是小楷),欣赏者也累。少字作品感觉还好点。感觉你思考得太多,想表达得也太多,这个太多,是不是从另一个层面来说反而是一种负担?
二、先生钟情于《张迁》和《裴将军》,临习此二帖需注意什么?
三、先生近来对书法有什么新的感悟?
四、读了《现代书法创作:理想与批评》,觉得整个讨论很实在,针尖对麦芒中有可喜的火药味,全书对道、器、理、法的界定各有认为,名不正而言不顺(也不可能统一),讨论多从各自理解的开始。先生的界定又如何?
先生主格调与原创度的统一,是否就是会古与出新的关系?修养学识如何影响创作?(有影响吗?)如何影响?再展开,书法中的气韵、时空感为什么能在静止的二维线条中得以承载和体现?为什么有人感受的到,有人感受不到?为什么能够被人感受?书法美学的根源在哪?时空交叉吗?时空交叉的书法特性凭什么让人感受到线条的美?是类似音乐中数学和节奏的呼应还是神的旨意?
白砥:
   
一件作品水平的高低,当然不是由字数多少来决定。但因为字体或空间的特殊性,有时必须要求作者花费更多的精力。比如写小楷作品,你若只写了二三十字,当然也可以写成好作品,但它的幅面毕竟太小,对观众的视觉经验接受存在“不过瘾”感。当然,长篇地抄写也就失去了创作意味,关键是怎样去组织语言的问题,组织得好,字数多也能简洁,组织得不好,字数少也能变得拖沓。从实际的感觉看,写小楷显得负担重一些,这也是正常的。
      《张迁》的厚、重、拙、大是汉碑中少见的,《裴将军》的形式感极现代,楷、草的和谐相处灵感得自王书尺牍,但对比度比王书大。那些鉴定家们说这不是颜氏手笔,我想,除了颜真卿,还有谁能写得出这样的作品?


我近来对书法没有什么新的感悟。艺术的感觉在自我意识形成后往往具有恒定性,只有不断地深入,不可能不断地出新。当然,就作品而言,尽可能有一些面目上的不同,这需要不断地学古,借鉴与融通。
      |“道、器、理、法”的界定,古代已有很多,虽然观念不尽相同,但大体的意义还是能让人明白的。我对书法道、理、法的理解在《书法空间论》中有过专述,请您费心的再去看一下。
      格调与原则度的统一,是我对艺术审美的一个标准。格调很高而缺乏个性,可以说是一个高明的仿手(有修养的仿手),但离艺术家还很远;只有个性而缺乏品格,则美的层次很低,引不起审美愉悦。这与会古与出新相近,但格调与会古还不同。若只是简单地对古人形式拼凑,非一定能高格调;只有融通古意,才能有美的品格。所以,艺术家必须有审美修养(美育知识),缺乏审美修养,什么精、气、神、韵、古、空间感等等就如同对牛弹琴。当年蔡元培先生提出“以美育代宗教”,籍以唤醒人们的审美感知,哺以审美经验,让国民不再在愚昧中生存,只惜这一良好愿望,要付诸现实实在艰巨。而书法艺术的美相比于音乐、舞蹈及绘画,更具抽象性及隐含性,所以,要回答你这么多问题只有去写一部书了。

[ 本帖最后由 白砥 于 2007-10-10 19:24 编辑 ] 要称心便难洒脱
UID
46104 
精华
积分
88767 
阅读权限
100 

查看详细资料

引用 报告 评分 回复 TOP

晨庐

平民

 

帖子
金钱
10886 元(网币) 
性别
男 
在线时间
3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5-24 
最后登录
2008-7-16 
  • 个人博客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当前离线
8楼 发表于 2007-9-29 10:20 只看该作者 白老师:您好!
问题1:能否结合你自己的切身体会谈谈,在书法道路上(从接触书法到自由创作)经历了哪几个重要转折点?影响这转折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问题2:影响你的老师有哪些?你从他们身上学到些什么?(或说他们传承了些什么给你?)
问题3:实现"临到创"质的飞跃,需要具备什么条件?
谢谢!!!
白砥:
每一个人(书法家)的书法道路,无外乎临和创两大步。不临而自创者,世上还没有这样的“天外来客”。关键是,临到哪一步可以创作,或者,怎么样从临摹走向创作?这对书法家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结合我自身的学书道路及体会(当然会因人而异),我觉得主动性及其重要。有些人临了一辈子但怎么也走不上创作路,究其根源,在于“想”法太少。以为只要学得像就是好书家,这样的人还大有存在,归根到底是艺术的观念淡漠。没有一个书家在基础阶段能把古人的字帖都学过,也就是说,学一点,走一步;走熟练了,才能跑。譬如说,学了《书谱》,就试着创创看,当然要有《书谱》的影子,但也可以有些自我的变化,不成熟没关系。等你学了二王,你可以把《书谱》的感觉再提升一步,学了颜真卿,可以把线条写得厚重一些,慢慢地,自我的感觉会成熟起来,美感也会丰富起来。所以,学古一方面是技巧的提炼与归纳,更重要的是美感的经验积累。知道《书谱》为什么好,知道二王为什么好,颜真卿为什么好,就是美感的积累。有了众多样式的美感经验及书写技法,你就可以把你的想法付诸实现,创作也便成功了。所以,学古永远是过程,不是目的。
我在近三十年的学书过程中,不论碑帖,凡能见到,大都学过。我不反帖,也不反碑,碑、帖都应为我们好好学习。碑之长在质厚,形拙、意古、言简,帖之长在灵便、清和、雅致。故能融二者更加难能可贵。所以,历史的遗存都是我的良师,当然我会从中取舍。
至于直接的老师,当年沙孟海先生教诲要临古、学古,要先有传统,再言创新;刘江先生的勤奋、笃实;章祖安先生以中国文化传统为根本的理念,都对我影响至深。三位先生是我87年读硕时的导师,章先生又为我读博时的导师,虽然性格不同,艺术理念也非同一,但他们的勤学、务实作风与品德,在书法界有目共睹。

[ 本帖最后由 白砥 于 2007-10-10 19:25 编辑 ]
UID
118193 
精华
积分
11191 
阅读权限
20 

查看详细资料

引用 报告 评分 回复 TOP

曾如影

荣誉版主

【 书坛杂谈 】版主

帖子
860 
金钱
34315 元(网币) 
在线时间
778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2-24 
最后登录
2010-1-3 
  • 个人博客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当前离线
9楼 发表于 2007-9-29 10:21 只看该作者 一,
曾如影:响应号召,回归经典,统归“二王”,这是近年来书法人的学习套路。为此,不竞要问一下,之前传统经典曾何时被废弃了?如果把传统的经典锁定为“二王书风”,我们的视野是否狭窄了些?是的,更多的干部书法、伪创作(临摹)作品充斥于各类国字号展览。“中青展”所体现的创作导向很阳光、开放、积极,根植传统、张扬个性,后来的流行书风印风展览把这个宗旨作为宣言体现出来了。根植传统者,如施恩波、曹军等可以走上“中青展”的领奖台;个性张扬者,如于明诠、徐海、李强等同样也可以摘金挂银。独尊与支持在“中青展”里得到了合理的诠释与区别。
如果说“刘炳森时代”的“反丑书”思路把个性张扬、挥洒性灵者挤出来展厅的话,流行书风印风展览、艺术书法展览也同样的有异曲同工的偏激理解,只是流行书风印风展览、艺术书法展览由于名称的定义原因,质疑的人少了些,其实都是从海纳百川的创作氛围走进狭窄的人为的创作极端。作为引领时风的全国性权威展览就应该像“中青展”一样支持各种各样的探索研究,独尊一家,支持一派的展览都在相当的程度上打击了大部分不同风格流派的学习者。繁荣的创作面缩减成人为极端的点,话语权者缔结的时代精神追求、评委构成和评判标准取舍成了主因,参与者现实的跟风就是某个点泛滥成灾的开始。拥有话语权者思想高度和参与者现实的学习动机让我们看到展览仅仅是体现出书法创作的某个侧面。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被人为地改造成了“一花自放,一家自鸣”的死胡同。繁荣创作从何谈起?
“官方”的中国书法家协会即使走向某个独尊的创作点上,也会“点上开花”,现实利益的诱惑,国字号展览的来稿从来都可以轻松地飚达万数以上。但民间的流行书风印风展览有意无意地定位于一个创作点上,还能拓展出来多少创作面来呢?虽然主办者一直想体现出这个时代的主流流行书风印风,但结果还是走进了一种极端,这是否展览定位惹的祸呢?主事者是否应该反思一下思路呢?
白砥老师也是淌过“中青展”河的作者,经历了当代书法复兴的大部活分活动,是这个时代推出的精英人物,以老师的经历,书法作者应该怎样与时俱进,跟上展览的步伐,做时代的精英?书法展览怎样才能真正地把书法创作导向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并请客观地评价一下刘正成时代的中青展、刘炳森时代的国展系列、和近几年各国展系列(国展、各单项展览等)各自特点、意义以及需要改善的方面?


二,
曾如影:请问白砥老师,当今书坛碑帖结合者最成功的书家有哪些?他们各自的成功之处和缺憾有哪些?您的成功之处、缺憾又是什么?以你的经验来说,碑帖结合最难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三,
曾如影:书为心画,书者必定先入技再及艺,技巧仅为基础锤炼,炫耀技巧怎么可能成了创作主要因素呢?当书法创作以高精确度复制,机器人般重复动作为崇尚,未来创作将导向何方呢?性灵苍白,思想贫乏,书法创作还需要精气神吗?炫技成风,“王羲之”将烂市于国字号展览很正常的了。这是否也可以从中窥视到速成的侧重技法教育方式的中国学院书法教育背后的严重文化贫血,和对当代书坛某种隐性的危害?当学院生产批量的“复印机写手”日后占据书坛,书法的文化底线还能够坚持多久?难怪北京大学教授王岳川老师擎起“文化书法”的大旗了。
学帖写二王,已经是风气是潮流,如果只学习到二王的技巧,只写到形式,没学习二王的书法精神,那只是简单的盗版,没有精神的形式,没有人文的形式,再精致也只能是行尸走肉的“数码复印”。
近日网络上惊现科班出身的人气高手王义军“核爆”论点:“书法令后人膜拜的还是技法,文化与书法没有任何关系…”。请白砥老师分析一下文化与书法的关系?中国美术学院书法教育如何引导学生学习技巧与文化?


四,
曾如影:昌明盛世,不少年轻人能够进入院校学习书法,进行系统的研习,进步神速。但更多的书法爱好者游离于院校外的学习,自学状态。自学者如何才能事半功倍,如何切入书法展览?哪些碑帖最切合于时代的书法精神追求?白砥老师撰写了不少的理论文章著作,对书法文化的研究有相当的深度,自学者应该自学些什么书籍(最好是能列出一些书目)?


五,
曾如影:书法复兴三十年,时代造就了不少人物。请白砥老师客观地评论一下:启功、沈鹏、刘正成、刘炳森、王镛、张海诸位前辈。


六,
金铮女士为国内稀有的高学位的著名书法家,素有“小白砥”之称,不知白砥老师如何评价令夫人?与孙晓云、胡秋萍、韦斯琴、蔡梦霞等当代著名的女书家比较,她们各自的优、缺点?


七,
曾如影:开阔激进思维的网络传媒人以敏锐的网络意识拓展新时代新理念的书法网络传媒。现阶段书法网络传媒“四性”:新闻性、专业性、经济性、资料性的特点有机互动,相辅相成。于网络上读到转自《传媒》的《电视的前途就是要嫁给网络吗?》,该文道出了当今社会最强势媒体电视传媒的种种局限性,也为网络传媒的发展前景发表了激扬的评述。书法网络传媒,论坛是以新闻资讯评论炒作的主战平台,静态网页是综合资料馆的所在地,整体的协调运作以团队专业人才的素质优劣定夺,经济性触角的远近深浅体现效益的好坏。如果哪家网络把握好“四性”的良性循环互动,必然是书法网络传媒的主导。
请问白砥老师,你对书法网络传媒的理解?书法网络传媒与传统纸介传媒各自的优劣得失?

白砥:
中国美术学院的教学传统,在本科期以临古为主,临古有四体书,不唯二王书风。即使在行草书,也学颜真卿、张旭、怀素、宋四家、元明清等等,学生从中自有侧重,另当别论。我觉得现在的“二王”流行书风的泛滥,与中国美院的教学没有多大关系。难道你没看到,美院以前的毕业生,什么都写的!关键是,二王流行书风的导引,使中国美院的毕业生们有了“用武之地”,他们在学习阶段,二王一系的笔法大都滥熟于心的,而毕业后正好赶上这样的风头,还不施展一下他们的“伎俩”?
  关键是,这些毕业生们如果以为只要写到这等程度便是书法创作的终极目标,就有问题了。因为他们还年轻,本科毕业没多少时间,应允许他们有些轻狂的言行。但这些言行,不代表中国美院的学术态度。
我以为复制技术的泛滥,与组织大展及评审的“权力”者们有关。年轻人的单纯不是为奇,如果评委们的观念也如此简单(当然现在已经有太多的年轻评委),则只能说明书法的可悲了。所以,我建议中国书协以后办展,索性取个“仿古”展,让那些仿古高手们决一高下。
  书法与文化,是个十分复杂的话题。作为一门古老的艺术,书法本身是中国文化的一种形式。而其蕴含的自然相反相成的“道”的本质,又使其由简单的技术工艺上升为中国文化的象征形式。刚刚我们提到的格调,便是中国文化传统的这一核心引发出来的。技法则是体现这一本质的方法,法可以多变、不同,但“道”的本质衡一。不同的技法造就不同的风格与流派,促使书法不断地向前发展。如果书法丧失这一文化特性,那么,她与瓷器、木雕等传统工艺一样,也就没有什么灵魂了,中国文化的“象征”也就不复存在了。以此推论,中国画也可以不存在了,因为写实的油画比中国画无论从形相到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