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发树唐骏:网易影视频道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6/28 09:04:05
“张嘎子”是中国儿童电影的经典形象,此时他在凝望着什么,是不是在苦苦等待“银幕后继者”的到来,可是……
新世纪的第一个“六一”国际儿童节来临,回首逝去的岁月,每逢儿童节之际都要上映最新的儿童电影,小影迷们会成群结队兴冲冲地涌入电影院,同时还要不失时机地轻声细语点评儿童影星,不同时期不同年代的童星曾给观众留下多少美好的记忆呀!斗转星移,日月轮回,昔日的童星今何在?今天就让我们共同去追寻曾在中国银幕上闪烁过耀眼光芒的银河童星。
五十年代
五十年代的小观众大都被《鸡毛信》中的海娃深深地吸引过,小海娃的倔强、机智、勇敢感染过万千儿童。扮演海娃的蔡元元从此与电影结下了不解之缘,曾于1965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先后参与执导过《刑场上的婚礼》、《张灯结彩》等影片,后赴澳门创立了赫赫有名的蔡氏兄弟影业公司,完成过《夜盗珍妃墓》、《大辫子的诱惑》等作品,颇为抢眼。
一首《让我们荡起双桨》传唱至今,这首出自优秀儿童影片《祖国的花朵》的电影插曲牵动过众多人的心弦。1955年在片中扮演纯真、可爱的少先队员杨永丽的演员张筠英,后来就读于中央戏剧学院,毕业后留校任教,许多年来她常常播小说、搞朗诵、创作广播剧,为外国影视配音,以出色的嗓音受到听众欢迎。近来,观众不时能见到张筠英与夫君瞿弦和共同登台献艺,以他们声情并茂的音色打动观众。
如今闻名影视界的著名导演陈家林曾是五十年代引人注目的童星,1957年他在《罗小林的决心》中扮演的罗小林,惹人喜爱。后来他全身心地投入到电影艺术中,1965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分配到长春电影制片厂成为一名专职导演,创下了不俗的业绩:《鸟岛》、《飞来的仙鹤》、《谭嗣同》、《末代皇后》、《努尔哈赤》、《袁崇焕》、《武则天》、《唐明皇》、《贺兰雪》、《远东阴谋》等众多影视佳作皆出自陈家林之手,堪称一位有特色有个性的“大手笔”导演。
电影《红孩子》在五十年代也极为轰动,令人注目的则是那位扮演片中细妹子的小姑娘宁和,当年她在长影厂还幸福地受到毛泽东主席的接见并合影留念,使影迷们很是“眼热”,宁和后来考进北京农业大学,七十年代初期曾调入珠江电影制片厂一直从事科教电影的编导和故事片室的编辑工作。
石小满和马佳则是因为在喜剧大师谢添执导的儿童片佳作《小铃铛》中的出色表现而成为遐迩闻名的电影童星的,至今仍为老观众津津乐道。石小满受其父石羽的影响,那时在《南海潮》、《革命家庭》等老影片中都出现了石小满的形象。长大成人以后分别在《路漫漫》、《小楼风景》等影视片中亮过相;今年,观众又在电视剧《九九归一》中见其出演的角色,使人感慨不已!而马佳继《小铃铛》后,仅在《早春二月》里演过寡妇文嫂的小女儿彩莲,演得柔小乖巧,令人怜悯!后来一直未在银幕上出现。
六十年代
“小萝卜头”一度是方舒的代称,六十年代中期她女扮男装出演了《烈火中永生》,戏虽不多,“小萝卜头”的形象令人怜爱,过目难忘!方舒成为六十年代中期小童星的代表人物,她未负众望,就读于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毕业后跨入明星云集的北影演员剧团,八十年代是其创作的黄金期:《瞧这一家子》、《年轻的朋友》、《勿忘我》、《赤橙黄绿青蓝紫》、《花园街5号》、《日出》、《两宫皇太后》、《山魂霹雳》等佳作迭出,凭借《日出》中对陈白露的刻画还摘取了第9届《大众电影》“百花奖”的“影后”桂冠,跻身于著名影星之列,近年有电视剧《伴儿》等问世。
六十年代,大导演崔嵬执导了深受赞誉的儿童片《小兵张嘎》,他慧眼识星地选中土家族男孩安吉斯扮演嘎子,神貌俱佳的表演赢得了小观众们的喝彩和厚爱,只可惜安吉斯没有从事演员这一职业,嘎子成为儿童电影画廊中熠熠生辉的形象。
七十年代
进入七十年代后,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电影成为干涸期,儿童影片凤毛麟角,《闪闪的红星》的升起,令那一年代的孩子们欢呼雀跃,潘冬子和椿伢子走进万千儿童心中,两位童星祝新运和刘继忠在中国影坛冉冉升起,他俩继《闪闪的红星》后,分别又主演过《十天》、《黄河少年》等影片,成年后两位相继步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电影制片厂。刘继忠曾在《今夜星光灿烂》、《布谷催春》等片中露过面,再后来两人又先后开始涉足导演工作。不过,久违的祝新运则在今年的贺岁影片《美丽的家》中扮演一位派出所民警,叫关心他的影迷们一睹其风采,有观众叹言早已不是昔日潘冬子的印象了。
蔡明因在《海霞》中扮演的小海霞,也成为七十年代童星的代表人物,时至今日仍有观众称其为“小海霞”,她的这部处女作为其奠定了日后从艺的基础,如今的蔡明已是家喻户晓的“大腕明星”,说她是昔日童星的“大姐大”并不为过,影视剧齐头并进,喜剧小品大显身手,红火至今,实属不易!“小海霞”进入新世纪已成了“闲人马大姐”。
八十年代
时光进入八十年代后,中国电影中出现了众多的童星,他们璀璨耀眼,各放异彩,构成电影新时期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马晓晴、茅为蕙、方超、张磊、杨通、沈洁、姬晨牧、沈畅……数不胜数。
1979年,著名导演谢晋选中马晓晴在《啊!摇篮》里饰吴湘竹,她把一个在革命队伍中成长,最终把生命奉献给革命事业的小保育员形象,表演得真切、动人,从此一发不可收,从小童星磨炼成著名的青年演员,《最后的疯狂》、《女神探宝盖丁》、《顽主》、《编辑部的故事》、《离婚大战》、《北京,你早》等众多影视中不时闪现其身影,曾荣获过“金鸡奖”的最佳女配角,去年完成了新作《非常夏日》。
“中国桥梁之父”茅以升先生的孙女茅为蕙,自幼儿园开始即开始“触电”,参加拍摄过《大刀记》、《从奴隶到将军》、《等到满山红叶时》、《巴山夜雨》、《杜十娘》等多部影片。尤其是她在《巴山夜雨》中饰诗人秋石的女儿小娟子,聪敏机灵的大眼睛,丰富的内心活动,把一个幼小生活艰辛、孤身寻父的孩子,表达得富有层次,茅为蕙因此角与几位成人演员获得首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男女配角集体奖。
小方超最初在《啊!摇篮》中饰院生时,才两岁半,后来频频在《苦果》、《牧马人》、《泉水叮咚》、《大桥下面》、《电梯上》、《驼峰上的爱》、《我只流三次泪》等片中扮演儿童角色,他在镜头前不紧张、神态活泼可爱,能准确地表现不同时期不同背景下的儿童特色,现已是大小伙子的方超,在陕西也不时地出镜亮相,观众期待他能推出有特色的代表作来。
来自青岛市的小杨通,当年先是在《第十个弹孔》中扮演童年的鲁小帆后,引起一些导演的注意,接着被拉进《四个小伙伴》、《妈妈你在哪里》等影片中担任主演,特别是在长影主演《飞来的仙鹤》大获成功,他饰演的小翔朴实、纯真、十分感人,此片荣获当年的文化部优秀影片奖。
《城南旧事》称得上是八十年代中国电影的经典作品之一,它与沈洁真挚、细腻、动情的成功表演是分不开的,小沈洁那双清澈、纯真的大眼睛的特写镜头一直定格在观众的脑海里,她还在《这不是误会》、《上海屋檐下》等片中担任过角色。
担纲过《应声阿哥》的姬晨牧,也是那一时期活跃的小演员,他的活泼、灵秀讨人喜爱,拍完家庭伦理影片《小城细雨》后,姬晨牧主演了《为什么生我?》,他演的小松松催人泪下,引发人们严肃地思考父母离异的孩子将怎样生活的问题,该片荣获了中国电影“童牛奖”。现已长成靓哥的姬晨牧又在演艺圈一显身手,前两年在《王洛宾与他的情人们》中饰演过角色,目前在电视上热播的《皇嫂田桂花》中他又当上了“太子”。
与姬晨牧同在《为什么生我?》中出镜的小沈畅,现在已是一位知名演员,她对喜剧创作显现出不凡的才华,许多人对沈畅在《我爱我家》和《临时家庭》中的表演赞不绝口!
九十年代
九十年代后,观众对金铭塑造的“小婉君”形象津津乐道,近两年,她还在《天涯歌女》一片中有着不俗的表现;另一位与金铭同龄的小女孩蒋小涵演戏唱歌两不误,现已出落成大姑娘,去年在电视剧《今生是亲人》中又见其率真的表演。
而虎头虎脑的宫傲自3岁起就闯进影视圈,拍过《火云传奇》、《绑架童心》、《和爱一起长大》等片,前两年还应邀来天津主演过具有浓郁儿童风格的电视剧《长大我也当爷爷》,小宫傲多才多艺,岁数不大,却展现出不一般的才能。
观众们企盼银幕长河的童星们能如雨后春笋,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赢得一代又一代的小观众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