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新区规划局:张先冰:中国近现代史是一个探求国家民族和社会“共识”的历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10/05 11:23:16

中国近现代史是一个探求国家民族和社会“共识”的历史

张先冰

 

五四运动前后,中国知识界希望通过启蒙,让“共和民主”成为全民族的共识,其结果是结束了几千年的王权专制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但由于当时特殊的历史环境和社会条件,“共和民主”的思想理念只是停留在为数不多的知识精英阶层,并未被全民族绝大多数成员所了解和认知,因而这种共识范围并不广泛。这种缺乏民间基础的“共识”,当然也就无法持久并强有力的支撑当时的社会理想;这其中除了前面我们所说的当时特殊历史环境和社会条件的限制外,我认为更重要原因是:中华民族5000年的文明史并没有流下什么“共和民主”的文化资源,其思想理念要想短期内得到传播、普及和认知就显得特别困难。

抗日战争期间,民族处于危难关头,“救亡图存”最后成为全民族最广泛的共识,历经过8年的抵抗,战胜了日本君国主义。在达成“救亡图存”共识并战胜日本军国主义的过程中,中华民族培育出了“民族独立和解放”的国家理想。

在国内革命战争期间,“独立解放”成为全民族的共识,这种共识尤其得到了最广大人民大众的强烈支持,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至1978年后的中国,毛泽东试图用“革命斗争”的思想来统一人们的意志。但是同样在中华民族5000年的文明史中也并没有多少“革命斗争”的文化资源,因而这种建立社会共识的尝试让国家民族和广大人民付出了很大的代价。

1878年以后,“开放发展”成为全民族的共识。由于长期的闭关锁国,经济停滞,社会贫穷,发展成为硬道理,“开发搞活,发展经济”的共识面前所未有的广泛,也正因为如此,创造了中国经济20多年高速成长的奇迹,其实这种奇迹并不难理解:广泛的共识释放广泛的力量。

过于强调“发展经济”,到了一定的阶段后,一些问题自然突显出来。2006年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公正和谐”成为这个民族追求强大和完善的一个新的共识。“和谐社会”被提出来的这几年,迅速得到社会各阶层的广泛认同,这一方面是因为社会发展到今天,公众的价值取向和社会态度发生了改变,另一方面,我认为更为重要的还是“社会和谐”是贯穿5000年中华民族文明史的重要文化基因,“和谐社会”的共识因此也就能迅速广泛的能渗透到社会各阶层,在当代中国社会产生广泛的共鸣和强大的凝聚力,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支撑。

伟大的时代需要伟大的共识面来支撑。每个人负责任的建设性的态度是一种伟大的共识面构成的基础。“开放”现已成为中华民族重要的社会资产;“公正和谐”也成为当代中国的社会理想,建立“民主法制、公正和谐”的伟大社会,我们每个人都是参与者,我们不应该辜负这个伟大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