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三位贵人阅读答案:康震品李白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7/04 19:22:56
康震品李白2(2009-02-07 20:08:50) 标签:文化 学习公社 杂谈 知识/探索 教育杂谈 分类:大语文

李白绝嗣了吗(1)

李白的一生潇洒自在,浪漫逍遥,似乎无牵无挂,其实他也时时刻刻惦念着子女,思念着家人。

根据现有的材料我们已经知道,李白一生共有三个孩子,第一任妻子许氏生育一男一女,儿子伯禽,女儿平阳,明月奴可能是伯禽的小名儿;东鲁女子生育一男,名曰颇黎。

唐玄宗天宝三年,李白离开长安后继续在各地漫游,一直都没顾得上照顾孩子。他有好几首诗表达了想念子女的心情。天宝六、七载,在《送杨燕之东鲁》一诗中,他说:“二子鲁门东,别来已经年。因君此中去,不觉泪如泉。”离别子女已经一年了,一想到他们,眼泪就像泉水一样不断地流下来。我们不要觉得李白好像一阵风一样,整天活在飘飘然里,一路走来一路潇洒,无所留恋,实际上不是。就像鲁迅说的,陶渊明在我们的眼中飘飘然得太久了,实际上这影响了我们对具体人物的真实判断。

李白还有一首诗表现了他对儿女的思念之情,就是作于金陵的《寄东鲁二稚子》:

楼东一株桃,枝叶拂青烟。

此树我所种,别来向三年。

桃今与楼齐,我行尚未旋。

娇女字平阳,折花倚桃边。

折花不见我,泪下如流泉。

小儿名伯禽,与姊亦齐肩。

双行桃树下,抚背复谁怜。

念此失次第,肝肠日忧煎。

家中的一棵桃树是他走的时候种下的,如今已经三年过去了,该是枝叶繁茂,与楼齐高了吧?女儿平阳长得跟桃树差不多高了,靠在桃树边上摘桃花;弟弟伯禽,长得跟他姐姐也一般高了。他的一双儿女因为没有亲人的照顾,没有亲生父母的照顾,“抚背复谁怜”,他想到这里心乱如麻,愁肠百结。这首诗没有李白式的狂放不羁和纵酒高歌,没有奇特的想象、惊人的夸张,有的只是唠家常一般的娓娓道来。这时的李白只是一位再普通不过的父亲,思念着远方的儿女……

我们现在再来看一看这几个孩子的名字,他们的名字都起得挺奇怪的。

伯禽本是周公旦长子的名字。有的人就说李白也太狂了,这不是拿自己比周公吗?实际上这是种误解。李白再狂,也没必要自比周公,李白也不会拿周公这样一个儒家圣人的长子来给自己的儿子取名字。根据有的专家考证,周公的长子伯禽的名字叫鲤,它的谐音是“理”或“李”。在古代,理、李通用。李白之所以给自己的儿子起名叫伯禽,实际上是在名字中暗含李姓。

但是,“明月奴”又该怎么解释呢?有的学者认为明月奴应该算是伯禽的小名。有人说奴隶的“奴”,那不是蔑称吗?实际上这也是种误解。从魏晋南北朝以来,人们起名字特别是起小名,特别爱用“奴”这个字。比如说,东晋皇帝晋明帝,他母亲是少数民族,他本人长得很像一个外国人,胡须是黄黄的,所以有人就叫他黄须鲜卑奴,这并不是蔑称他,他是皇帝,怎么能蔑称他呢?还有南朝刘宋王朝的开国皇帝刘裕,他小时候寄养在南方,所以他的小名叫寄奴。所以我们说这个“奴”,它更像是一个爱称、昵称,有点儿类似于“小家伙”的意思。那为什么叫明月奴呢?

我们知道李白的诗里明月的意象和白云的意象特别多,尤其是明月的意象,比如 “我寄愁心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少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要举例子多极了。在李白的诗歌中,明月是一个美丽、深情的意象。既然李白这么喜欢明月,也许伯禽小的时候长得很白净,看上去非常可爱,他就给孩子起了这么一个“明月奴”的小名。这当然是我们的一个推测,但是我们觉得这个推测听上去好像也还比较合理。

至于他的另一个儿子颇黎,也挺奇怪的。“颇黎”这两个字实际上谐音为“玻璃”,这个“玻璃”不是现在我们家里镶的“玻璃”,在古代,它是一种天然的水晶石,产于波斯,像韩愈、李贺,还有温庭筠这些唐代很有名的诗人,他们诗里边都提到过“玻璃”这样一种水晶石,可见颇黎在当时为人们所熟知,并受到人们的喜爱。而颇黎与明月都是明亮、光明的形象,也许这正是李白取这个名字的原因吧。由于缺乏确凿的证据,我们现在只能间接地进行一些推测了。

李白绝嗣了吗(2)

李白的女儿取名叫平阳,这个就更奇怪了。有人说,平阳是汉武帝的姐姐平阳公主,这个平阳公主家里边原来有一个歌伎叫卫子夫,被汉武帝看中了,喜欢看她跳舞,后来卫子夫渐渐得宠,并做了皇后。李白给自己女儿起名叫平阳,会让人联想到卫子夫低贱的出身。但也许李白根本不在乎这个,因为李白的观念里面就没有那么多的禁忌,他只需关心他的女儿够漂亮,希望他的女儿能歌善舞、活泼可爱就行了,所以就给这个女儿起名平阳。也有学者认为,平阳是唐高祖女儿的名字,在隋末唐初的征战中,平阳曾立过不朽功勋,是一位载入正史的巾帼英雄。李白取这个名字其实是希望自己的女儿也能成为一名巾帼英雄。这些都只是我们的推测,因为李白自己没有写过任何说明性的文章,告诉我们他为什么给自己的子女起这些名字,我们进行这些推测,实际上是想还原李白的文化背景,了解唐代文化的深层内涵。

那么,李白子女的结局究竟如何呢?

根据现在我们所掌握的材料,李白被捕入狱以及长流夜郎的时候,伯禽和平阳这俩孩子还都在东鲁。李白被关进浔阳监狱时,有《百忧草》一诗说:“星离一门,草掷二孩。”是说他遭遇流放上路之时,子女还在东鲁。后来李白遇赦回到江夏,在《门有车马客》中说:“呼儿扫中堂,坐客论悲辛。”让儿子打扫院落、中堂,便于同客人说话,这个儿子也许就是伯禽。

李白去世的前一年,也就是唐肃宗上元二年(公元761年),他在《游谢氏山亭》一诗中提到:“醉罢弄归月,遥欣稚子迎。”意思是说大醉之后乘着月色回家,远远看到儿子在家门口等我,心里感到无比的欣慰。可见在李白去世前,伯禽一直都陪伴着他。

平阳的结局似乎比较明确,魏颢在《李翰林集序》里边说了,“女既嫁而卒”,看来平阳出嫁以后就去世了。但是颇黎一直再没有消息。

唐人李华在李白的墓志文中谈到伯禽其人,说他“天然长能持,幼能辩,数梯公之德,必将大其名也已矣。”(李华《故翰林学士李君墓志》)什么意思呢?是说他性格很随和,很孝敬,侍奉老人很周到,对于自己的晚辈也非常的友善。李白是在当涂去世的,伯禽也许一直就随侍在李白的身边,后来也就定居在了当涂。唐德宗贞元八年(公元792年),李白去世三十年后,伯禽也在当涂去世了。

唐宪宗元和十二年(公元817年),即李白去世五十年后,宣歙池等州观察使范传正打算重修李白墓地。范传正的父亲范伦与李白交情不错,范传正读父亲留下来的诗文,发现其中一首诗记叙了他与李白在浔阳饮酒。范传正觉得自己有责任为这位伟大的诗人做些什么。于是就开始寻访李白的后代,找了三四年,找到了李白的两个孙女,也就是伯禽的两个女儿。这两个孙女都在当涂嫁给了当地的农民,她们的丈夫一个叫陈云,一个叫刘劝。

范传正就与这两个孙女交谈。她们都是农妇的打扮,非常的朴素甚至破旧,但是进退、应对非常闲雅,颇见其祖父的风范——“儒风宛然”。范传正问起她们的身世家道,这才知道伯禽早已去世。这姐妹俩还有个哥哥:“有兄一人,出游一十二年,不知所在”,哥哥出游十二年,不知道去了哪里,至今杳无音讯。也就是说,李白的后代中有一个孙儿、两个孙女。由于伯禽本人只是一介布衣百姓,不可能为子女提供更好的环境与机会,所以这两姐妹只能嫁给当地农夫,没有田地、桑蚕谋生,生活非常窘困。虽然祖父李白有很高的盛誉,但是以她们目前的身份、地位、境况,实在羞于向当地官员求告:“久不敢闻于县官,惧辱祖考”,担心辱没了祖上声誉。

范传正听了这姐妹俩的陈述,心中非常难过。他想给李白重修墓碑,重撰墓志,希望这两位孙女能够提供一些李白家族的资料。她们翻箱倒柜,仅找出几页残破不全的纸张,上面有伯禽留下的数十行潦草的家族纪录,这成为范传正重新撰写墓志文的重要依据。

李白绝嗣了吗(3)

李白去世的时候,埋葬在当涂县的龙山。但是李白一直非常向往当涂县的另外一座青山,这个青山就是李白非常仰慕的南朝诗人谢曾经读书的地方。所以范传正问他这两个孙女,你们有什么要求啊?这两个孙女说,我们没有钱,无权无势,只是希望能够满足我们祖父生前的愿望,把他迁葬到青山。于是在范传正的主持下,李白墓于元和十二年(公元817年)正月二十三日,从龙山迁葬到青山脚下。

范传正很同情李白的这两个孙女,想帮助她们改嫁给当地的士族。她们说:“夫妻之道命也,亦分也。”夫妻之道由天命所致,两个人结成夫妻,这是上天所命,也是一种缘分。“在孤穷既失身于下俚,仗威力乃求援于他门。生纵偷安,死何面目见大父于于地下?欲败其类,所不忍闻。”我们在贫困的时候,不得已嫁给了农民,但总不至于仗着我们祖上的门荫改嫁到一个豪门里边去,即便我们嫁到豪门里边,苟且偷安,又有什么面目去见九泉之下的祖父呢?这样的事情我们是不会做的。范传正听了以后很感动,就为她们免除了一些徭役和杂役,减轻了一些经济上的负担。

范传正为李白做的新墓碑立于唐宪宗元和十二年(公元817年)正月,距离李白去世(唐代宗宝应元年,公元762年)整整五十五年。新墓碑树立二十六年后(唐武宗会昌三年,公元843年),文人裴敬到当涂来拜谒李白的墓碑,裴敬的曾叔祖裴是唐代著名的剑术家,唐文宗曾下诏称李白诗歌、张旭草书、裴剑术为唐代“三绝”。李白虽与裴并不曾谋面,但他喜好剑术,曾给裴写信,表示很想跟他学剑术,“愿出将军门下”。正因为有这样一段因缘,裴敬专门来拜谒李白的墓碑。当地人告诉裴敬,李白的孙女至少五六年都没来扫墓了,可能也已经去世了。这时距离李白去世已经八十年了。

这么看来,李白没有直系的后代。换句话说,他有儿子,也有孙子、孙女,但是这一系没有传下来,也就是过去所谓的“绝嗣之家”。他不愿科举,热衷纵横之术,不重士族高第,入赘相门,未能尽责地照顾子女,子孙无法接受教育,只能沦为贫困的农妇,这是李白的悲剧,也是一代“诗仙”在现实中的遭遇。

然而李白的墓前却总有一代代络绎不绝的扫墓者、拜谒者,他们并不是李白的子孙,但却是华夏文明包括盛唐文明的子孙,他们不仅是在拜谒这位伟大的诗人,也是在拜谒、回想伟大的盛唐时代。李白的家族子嗣未继,但是他的诗歌、文章与人格魅力却会永远流传下去。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李白是永生的,是永远不会绝嗣的。

李白出仕之谜

李白倒底长什么样

在中国古代诗人当中,我们也许最熟悉李白的诗,对李白似乎也最为了解,其实不然。比如,李白的相貌到底如何?他是胖是瘦?是高是矮?他的诗不错,字究竟写得怎么样呢?

与李白同时代有个年轻人叫魏颢,特别崇拜李白,算是李白的一个“追星族”。李白对他也很信任,把自己当时所做的诗文交给魏颢整理成集,魏颢在这个诗文集的前面写了一篇小序,即《李翰林集序》。在这篇序里,他对李白的相貌有一点描述,他说李白“眸子炯然,哆(chī)如饿虎”。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他这个人的眼睛炯炯有神,这里的“哆”是张大嘴巴的意思,就是说当李白张嘴的时候有猛虎下山的气势,这是动态的一面。还有一面是什么呢?再看后面这两句话,“或时束带,风流酝籍”,有的时候他穿得整整齐齐,腰扎玉带,头扎布巾,也显得风流倜傥。李白在诗文里常自称:“身不满七尺,而心雄万夫。” (《与韩荆州书》)“身不满七尺”,换算成今天的尺寸也就一米七左右,不算高,但是他的心气很高,藐视群雄。

李白二十岁左右的时候,曾去拜见当时著名的道教领袖人物司马承祯,司马承祯对李白有一个评价,说李白“有仙风道骨,可与神游八极之表”(《大鹏赋》),你的相貌颇有些仙风道骨,器宇不凡,可以一同遨游云天宇宙。李白回忆说,自己初到长安,著名诗人贺知章曾惊叹他像一个“谪仙人”,就是说像天上下凡的神仙。而且李白在写给别人的诗文里对自己也有很高的评价,说自己以“天为容,道为貌,不屈己,不干人”(《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自己以天地自然为容貌,不肯附庸权贵,也不肯为功名拜谒王公。从这些记载中,我们大体能够感受到李白那种飘逸孤高的气质。

我们为什么要花这么多篇幅先说他的容貌、体形、气质呢?这是因为容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对于李白,我们有一个总的印象:他身材不高,目光炯炯有神,气质飘逸非凡,个性高傲张扬。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曾在一首诗里这样写李白:“酒入愁肠,七分化作月光,余下三分呼为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寻李白》)结合前面内容看来,这首诗确实写出了李白的个性气质,写得非常传神。

怎样实现“鲤鱼跳龙门”

李白不仅气质非凡,个性鲜明,而且诗文在当时享有很高的盛誉。有的诗人在世的时候并不一定声名显著。比如杜甫,他的诗作在盛唐时代并没有受到人们特别的重视,直到中晚唐乃至宋以后才名声大盛。而李白的诗歌在盛唐当代就享有很高的声誉。

可就是这样一个胸怀远大抱负、诗文纵横天下、声名煊赫的一流诗人,不仅没有在盛唐的政治舞台上发出耀眼的光芒,反而一而再、再而三地遭到政治冷遇,甚至最后被流放夜郎,算是沉到了政治旋涡的最底层。除了留下脍炙人口的不朽诗篇外,白发苍苍的李白在政治上两手空空,一无所获,用封建时代衡量读书人的标准来看,他在政治上是完全失败的,他的人生当然也是完全失败的。人们不禁要问:这样一位诗坛奇才,有着极高的政治抱负,又生活在政治相对开明的盛唐时代,怎么会在政治上没有任何收获呢?是什么原因使他的政治人生成为了一个悲剧人生?

要了解李白政治上的悲剧,还要先从他不平凡的政治抱负、政治理想说起。

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封建时代的职业理想与我们当代文人的职业理想有很大的不同。在古代,作家、诗人并不是一种可以谋生的具体职业,封建时代文人最大的理想就是做官,官做得越大越好,最好一直做到宰相。李白也不例外,李白是盛唐时期最杰出的大诗人,卓越的文学才华使他更为自信,他自然也怀抱着比一般诗人更为远大的政治理想。

李白的政治理想很大,也很简单,什么理想呢?他有两个理想,第一个就是当宰相。他说自己“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又说“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意思是说,我愿意做宰相,就像春秋时候的管仲和晏婴一样,做皇帝的辅弼之臣,我做了辅弼之臣,必然能使四海升平,天下大同。这是他的第一个理想,这个理想非常大。

第二个理想是什么呢?做皇帝的老师。他在《赠钱征君少阳》诗里边说:“秉烛唯须饮,投干也未迟。如逢渭川猎,犹可帝王师。”他把自己比做唐代的姜太公,只可惜钓了很长时间的鱼,唐代的周文王还没来。李白认为自己就是唐朝帝王之师的最佳人选。帝王之师也许是中国古代文人最崇高的理想了,它的内涵远非宰相这样一个具体的职位所能涵盖,而是包含着对自身价值、尊严的高度认同。

李白的理想就这么大,而他也为自己规划了实现这一远大理想的明确途径。这是一条非同寻常的途径。李白不愿意像一般人那样从基层的小官吏做起,比如从县令开始,一点一点获得升迁,如果幸运的话,到六七十岁能够做到三、四品的大员。对于李白而言,这种漫长的升迁过程是难以忍受的。他“常欲一鸣惊人,一飞冲天,彼渐陆迁乔,皆不能也。由是慷慨自负,不拘常调,器度弘大,声闻于天”(范传正《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并序》),李白的升迁途径就是要一鸣惊人、一飞冲天。这种实现理想的途径是如此的与众不同,这极富传奇色彩的自我期许导致他慷慨自负,言行不拘常调。换言之,李白的实现方式、言行方式就是要与同时代的读书人迥然相异,这也表现在他对待科举的态度上。

科举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选拔、录用人才最重要的制度,它诞生于隋朝,规范于唐朝,鼎盛于宋朝,发展于明朝,终结于清朝。李白生活的时代,正值科举制度蓬勃发展的时期,社会上一大批出身寒门的知识分子通过科举考试“鲤鱼跳龙门”,走向仕途。然而,从现有的资料来看,李白从来没有参加过科举考试,他似乎从来也没有表露过参加科举考试的愿望。与他前后同期的几位大诗人,如王维、高适、杜甫等都有科举考试的经历,有的就是进士出身,他们都无一例外地在现存秩序框架内谋求实现政治理想。李白则不同,他可能不愿意走这样一条寻常的发展道路,而要走一条完全不同的路,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讲,就是要走跨越式发展道路。那么,李白是如何走上这条跨越式发展道路的?这一道路会给他带来什么命运呢?

李白心中的政治神话(1)

要走上跨越式发展道路,就必须首先获得高官权贵们的赏识。李白为了将自己介绍给高官权贵,使用了很多办法,其中一种最常见的方式就是投信干谒,也就是给别人写自我推荐信。

其实在唐代,读书人都写自荐信,这不足为奇,但李白的自荐信有他自己的特点。在不少自荐信中,李白都自称陇西成纪人,自称凉武昭王李的后代。我们曾在第一章中介绍过李,他是李唐皇室的先祖。李白坚称自己是李的后代,无非是在强调自己是皇室宗亲,是要引起高官权贵们的器重与重视。

唐玄宗开元十八年(公元730年),李白给安州裴长史上书自荐,信中说自己年轻的时候跟朋友在深山老林里面养了数以千计的鸟,而且都是珍禽、奇禽,这些珍禽被他驯养得非常听话,巴掌一伸,这些鸟就停在他手上:“养奇禽千计,呼皆就掌取食,了无惊猜。”其实他是真的为了养鸟吗?不是,他就是为了表现自己一种与众不同的行为方式,就是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同时这也是道家养生的一种重要手段。《庄子·山木》托言孔子远离朋友弟子,在野外的大湖中隐居,鸟兽看到他都不惊惶逃避,以此说明孔子能够与鸟兽为伍,融洽相处,乃是得道之人——“辞其交游,去其弟子,逃于大泽,衣裘褐,食杼栗;入兽不乱群,入鸟不乱行。”李白的这种行为方式真的引起了当地官员的注意——“广汉太守闻而异之,诣庐亲睹,因举二人以有道,并不起。”当地郡守听到这件事感到很奇异,就亲自来山中看望他们,还要举荐他们到朝廷。然而李白与朋友并不接受这样的邀请,他说这叫“养高忘机,不屈之迹也”,意思是说我并不屈从于官吏的召唤,当朝者邀请我做官我偏偏不去。这样一来他们的名声就更大了,这么有才华的人,这么特立独行的人,还不愿意做官,品德真是很高尚。这是他说自己的第一个优点。

他还有什么优点?在这封自荐信中李白写道:“曩昔东游维扬,不逾一年,散金三十余万,有落魄公子,悉皆济之。此则是白之轻财好施也。”他说自己在扬州住了一年,花了三十万,花这么多钱干什么用啊?都用在救济那些落魄不得志的读书人身上,也就是说自己视金钱如粪土,乐善好施。这是他第二个优点。

第三个优点也比较重要,叫“存交重义”,就是重义气,够朋友。他举了个例子,说自己与朋友一起游览洞庭湖,结果这个朋友患急病突然去世了,炎热的天气里,李白伏尸痛哭,泪水哭干,哭出鲜血,路过的人听了都为之伤心。李白将朋友暂时安葬在洞庭湖边,几年之后,他又回来专门为朋友迁葬,将朋友的尸骨从坟墓中取出,装进口袋,自己背着口袋,披星戴月一路来到江夏,借钱将朋友的尸骨葬在当地。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根据有关专家的研究,李白这种特殊的葬友方式源自南方少数民族的二次捡骨葬法。第一次安葬被称为寄土,可就近安葬;三五年后要开棺捡骨,将骸骨安葬在家族坟地中。李白从小生长的绵州昌隆地区以南,就有乌蛮(彝族先民)、白蛮(白族先民)聚居,其中就有二次捡骨葬的风俗。

说完不凡的身世与言行,李白还会在自荐信中炫耀自己的文采。唐玄宗开元八、九年间,李白去拜见当代大手笔、益州长史苏,苏在众位同僚面前夸奖李白下笔滔滔不绝,是少见的文学天才。如果继续博览群书,加强学习,扩展见闻,未来一定可与汉代大文学家司马相如一比高下。李白还曾得到首任安州郡督马正会的称赞。马正会认为李白是难得的奇才,他对长史李京之说:“诸人之文,犹山无烟霞,春无草树。李白之文,清雄奔放,名章俊语,络绎间起,光明洞彻,句句动人。”意思是说,其他人的文章,如同没有烟霞的山峰,没有草树的春景;而李白的文章,清雄奔放,名言警句层出不穷,文辞流丽而思想通达,每一句都能打动读者的内心。

既然要将自己推荐给官吏,自荐信中自然少不了对官吏的称赞夸奖,这在唐代文人的干谒信中很常见。李白自荐信的不同在于,其结尾部分往往透露出自信甚至狂傲的口吻。还是在这封《上安州裴长史书》的结尾处,李白说:“愿君侯惠以大遇,洞开心颜,终乎前恩,瑞辱英盼,白必能使精诚动天,长虹贯日,直度易水,不以为寒。若赫然作威,加以大怒,不许门下,逐之长途,白即膝行于前,再拜而去,西入秦海,一观国风,永辞君侯,黄鹄举矣。何王公大人之门不可以弹长剑乎?”意思是,希望您能够恩赐给我宽厚的待遇,敞开心扉,继续让我感受到您的恩情,如果真如此,我一定会以长虹贯日的精诚之心做您的属下,即便让我像荆轲直渡易水去刺杀秦王也万死不辞!然而如果您在我面前耀武扬威,甚至声色俱厉,不予接纳,那我只能跪行到您面前,给您作个揖,然后像黄鹄一样高飞而去,到首都长安谋求前程。又有哪一个王公大人的门前不可以让我弹剑高歌呢?我永远不会再跟您见面。

李白心中的政治神话(2)

这一段换成大白话就是“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李白似乎是有点儿太狂傲了,但这正是他超乎寻常的自信,也是他自荐信与众不同的地方。“何王公大人之门不可以弹长剑乎?”一句用了冯谖客孟尝君的典故。春秋战国时,有所谓战国四公子,其中一个叫孟尝君,这个人喜欢招致天下名士,养了三千门客,三千门客的待遇根据每个人的本事有所区别。冯谖也来投奔孟尝君。孟尝君问他有什么本事什么特长,他都说没有,只好归入下等门客中。没过多久,冯谖靠在柱子上弹剑而歌,边弹边唱:宝剑啊宝剑啊,咱们回去吧,这里没有鱼吃啊。有人反映给孟尝君,孟尝君想,他要鱼肉吃,是不是有点本事啊?于是给他鱼肉吃。过了几天,冯谖又弹剑唱道:宝剑宝剑回家吧,我们出门没有车!其他门客都开始笑话这个要吃要喝的家伙,但孟尝君再次满足了他的要求。又过了不久,冯谖弹剑唱道:宝剑宝剑回家吧,家里没有人照顾!孟尝君于是派人照顾他的母亲。门客们都认为冯谖这个人贪得无厌,但孟尝君独具慧眼,认定他是个奇才,日后必有大用。后来,冯谖为孟尝君出谋划策,为其设计狡兔三窟,在危难之际挽救了孟尝君的政治生命,成为他最著名的门客。李白用冯谖来比喻自己,坚信自己一定可以找到弹剑高歌的地方,一定能够找到心目中的孟尝君。

前面我们说过,干谒信、自荐信不是李白的发明创作,盛唐文人为了求取功名,必须向权贵高门投献诗文,为将来步入仕途打开方便之门。李白的这些自荐信代表了盛唐知识分子普遍的精神面貌。什么精神面貌呢?这些文人在奔走权贵豪门,投赠、干谒的过程中,一方面要跪拜屈服于权贵的脚下,一方面却又因强烈的自信与自傲表现出鲜明的个性色彩。李白是他们当中最典型的一个代表,他的行为言语最能代表盛唐知识分子蔑视权贵、崇尚个性、珍视自我、渴望价值实现的精神风采。李白有时候为权宜之计,可能会说一些奉承谄媚的话语,但他骨子里透出来的本质还是要强烈地表现自我、实现自我。从根本上来说,他是不肯为了照顾权贵们的脸色而委屈自己自由张扬的个性的,所谓“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就是盛唐知识分子的精神实质和风采。

李白之所以在后人眼中具有那么大的魅力,首先在于他胸怀不同凡响的巨大的政治理想,其次在于他为实现巨大理想所走的一条不同凡响的路径,而为了打通这个不同凡响的路径,就需要一份不同凡响、振聋发聩的自我推介。在这份个人推介的开拓下,李白开始在长江中下游、黄河中下游地区广为交游、四处干谒,寻求一个惊天动地的政治突破。对于李白来说,他的心中一直有一个政治神话,他认为自己不但是超一流的天才大诗人,而且是超一流的大政治家。这个神话不仅李白自己深信不疑,而且千百年来许多阅读李白的人也深信不疑。

要说李白是个天才的诗人,这个没有问题。李白在文章事业方面向来绝对自信。他在给朋友的诗里说自己写诗是“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啸傲凌沧海” (《江上吟》),诗兴大发的时候一落笔,五岳三山为之震撼,写成之后高声吟诵,沧海为之扬起波涛。这种自信甚至狂妄放在别人身上也许很难得到认同,但放在李白身上的确当之无愧。

还有,他给荆州太守韩朝宗写过一封自荐信,当时有一种说法叫“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韩朝宗喜欢推荐人才。李白对韩朝宗声称自己“日试万言,倚马可待”(《与韩荆州书》),今天让我写一万多字的诗文,我靠着马背上,一挥而就,文思敏捷如此。所以他在文章事业方面,确实很自信。

尽管李白有这么高的文学才华与创作自信,可是李白的最高理想并不是当职业作家,在他看来,创作诗文不过是一种艺术天才,从根本上来讲,那不过是促进他声名煊赫的工具,是一个进身仕途的敲门砖。李白认为自己的真正天才在于政治。

李白心中的政治神话(3)

换言之,李白认为自己不仅是一个天才的文学家,而且是一个天才的政治家,是一个像姜太公、管仲、晏婴一样将要名传千古的大政治家。他认为大唐盛世就要在他这样天才的政治家手中发展壮大,他所需要的只是一个如姜太公那样的机会,而他一旦获得唐代君王的重用,唐代历史就将翻开新的一页。他天天在做这样的梦,他为这个梦等了很长时间,直到他四十多岁的时候,李白终于迎来了实现他政治神话最重大的机遇,他的梦想似乎就要变成现实了。这是个什么机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