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京东代运营:陶瓷知识 —— 陶瓷时代知识3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7/05 18:05:01
屈家岭文化陶器

 新石器时代屈家岭文化的陶器。屈家岭文化首先发现于湖北京山屈家岭,因以命名。主要分布在湖北省境内,比较集中的地区有郧县、襄阳、随县、京山、天门、宜都、枝江、江陵、安陆、应城、武昌、鄂城、麻城等。北到河南西南部,南及湖南澧县,西达四川巫山的大溪。屈家岭文化的年代,以其晚期遗址测定,为公元前2875±220至前2635±150年。屈家岭文化有4个陶系,灰陶最多、黑陶次之,黄色和红色陶器相对较少。陶窑的砌筑有3股火道,用木柴和竹片作燃料。烧成温度为900℃。器形有罐形鼎、甑、豆、钵、盆、矮三足碟、罐、高领扁腹圈足壶、孟、双腹圈足碗、喇叭口矮圈足杯、高圈足杯等,很多鼎、豆、碗的器身是仰折的双腹,有的鼎足为扁宽形或矮柱形,无论是安圈或三足制作都很规整,表现一种规范趋势。夹砂陶的羼和料多选用细砂,或加入破碎陶片碾成的粉末。制陶工艺精湛,有的薄胎陶器胎体只有0.5~2毫米,而有的巨型陶缸高度达40多厘米,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的一件折沿锅口径达86厘米。彩陶虽然比较少、但代表了屈家岭文化制陶工艺的较高水平。彩陶一般为细泥黄陶,敷橙红色、灰色或黑色陶衣。陶衣有的为单色,也有很多器物上施两种甚至三种颜色的陶衣、有的是两种颜色的陶衣相重叠。画陶的彩色主要是黑色,也有橙黄色和红色。彩陶数星虽然不多,但有些器物从内到外满施花纹,这是中国新石器时代制陶所少见的。图案组合细腻而复杂,如弦纹与菱形纹相交的格纹、平行方格内加小方框、横排方格内分嵌卵点、菱形方格纹按组安排、带纹作出不同的宽窄、条纹内外排列圆点、横条纹下挂垂幛纹等。各类图案色彩浓淡相同,笔道不整齐,陶衣颜色和彩画的颜色均有一种晕染现象,大量生活用具是素面陶,通常用凸弦纹和瓦棱纹作装饰。屈家岭文化的纺织工具大多数用精美的陶制品,陶质虽然有粗有细,但以细质陶为多,多施橙黄色陶衣,在单面或周边绘褐红色图案。这些反映出屈家岭文化稻作农业发展,居住稳定,制陶手工业发达并为纺织手工业提供了优良的工具。(见下图)

齐家文化陶器

 
新石器时代齐家文化的陶器。齐家文化继承马家窑文化发展起来,是我国黄河上游新石器时代晚期至青铜时代早期的一种文化。早期距今约4000年左右,晚期与中原地区奴隶社会并存。其地域分布在黄河上游及其支流渭河、洮河、大夏河、湟水流域以及宁夏南部地区。重点遗址有青海乐都柳湾、甘肃刘家峡水库区、武威皇娘娘台、永靖大何庄、秦魏家等。齐家文化的陶器独具特色,代表器形主要有双大耳罐、侈口罐、高领双耳罐、浅腹盆、深腹盆、镂空圈足豆、袋足鬲、三环罐等。根据地区不同及各地区文化内涵特征、可将齐家文化大体分为早中晚3期。3期文化的陶器由胎质到器形随着时间的推移也略有不同、但它们却存在着根深蒂固一脉相承的内在联系。早期陶器以红褐陶为主,器形较小,常见的有侈口罐、单耳罐、高领双耳罐、双耳罐形甑。中期陶器以泥质红陶为主,灰陶罕见,器形主要有双大耳罐、高领双耳罐、镂孔豆和单把鬲等。晚期陶器以泥质红陶为主,灰陶少量出土,陶器除双大耳罐、高领双耳罐外,出现尊、壶、高领折肩罐、双耳彩陶罐、彩陶豆等。齐家文化的制陶业比较发达,陶器多数仍为手制。慢轮加工较普通,小件器物通常用手工捏制。平底器居多,稍大的平底罐类采用底、壁分制,即以壁包底方法制成。壁仍为泥条盘筑,其外底平坦。内底常见粘接时的手捏痕迹。高领罐的口部有些也是粘接而成,其内壁留有清晰的接痕,有些虽经慢轮修整,不见泥条接痕,但轮旋痕迹清晰可见。豆也是分制出豆盘及圈足,然后用泥条粘接成型。高领折肩罐的折肩往往靠工具压抹而成。齐家文化还出土一些手捏陶塑,如人头、鸟头及羊、狗等动物。有的陶塑虽不成比例,但其造型小巧。姿态生动,尤其是人和鸟的头部轮廓逼真,面部丰满。双目有神,是我国原始社会不可多得的艺术佳品。齐家文化陶器除素面器,主要有篮纹、绳纹装饰及少量彩陶。篮纹、绳纹一般饰于夹砂罐、双耳罐、单把鬲上,起加固和装饰作用。彩陶多施于泥质红陶上,以黑彩居多,也有红彩和紫彩。彩绘纹饰常见的有菱形纹、网纹、三角纹、波折纹、蝶形纹等。纹饰繁简不一,富于变化,题材也独具特色。(见下图)

半山类型陶器

  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的陶器。此类型主要分布在黄河上游及其支流湟水、洮河、庄浪河流域,渭河上游的天山、武山一带和宁夏南部等地区,河西走廊仅限于永昌市以东地区。半山类型的制陶业直接继承马家窑类型,工艺娴熟,器物主要以泥条盘筑法成型,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器皿主要有小口细颈壶、贯耳小口壶、细长颈瓶、浅腹盆、曲腹钵、双耳罐、单耳罐、带嘴罐等。装饰花纹有绳纹,是在成型时拍打上去的、多在夹砂陶器上出现;附加堆纹、成型时为加固坯体而作;彩绘内容很丰富,既绘于器物外壁,又绘于内壁,复杂图案的母题常用黑、红两彩相间的锯齿纹构成,色彩鲜明,形式多变。常见纹饰主要有葫芦形内填网格纹、游涡纹、水波纹、菱形纹、连续三角纹、宽带纹、平行条纹、圆圈纹、多线连弧纹等。其中游涡形纹最为常见。图案设计严谨。陶器图案不论正视还是俯视。都呈现完整而美丽的画面。(见下图)


石岭下类型陶器

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石岭下类型的陶器。石岭下属于马家窑文化的早期类型,1947年发现于甘肃武山城关镇的石岭下,因以命名。该类型晚于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早于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陶器的主要颜色为砖红色,这是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红陶中的一种陶色,与主要是橙黄色的马家窑类型红陶有所不同,说明其与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关系密切。使用最多的器物有折沿盆、敛口钵、尖底瓶、壶、罐等。在壶、罐、盆、钵等器物上腹部绘弧线构成的三角形、花叶纹等,纹饰与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彩陶相似。石岭下类型陶器自身的艺术风格,体现在侈口长颈瓶、侈口薄唇罐等器物的造型上,结构优美,线条富于变化,在器物上以流畅、旋转度很大的线条构成鸟纹、变体鸟纹、鲵纹、细菱格纹。一件陶壶的颈肩部最圆鼓处以黑彩绘两只鸟偎依在—起,用长短弧线表现毛茸茸的鸟身。既美化了器物,又有浓郁的生活气息。马家窑文化陶器的艺术风格就沿着这个方向发展下去。石岭下类型的制陶工艺和艺术风格,在研究马家窑文化陶器艺术风格的形成、研究中国彩陶艺术、彩陶文化由关中向河西走廊的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马家窑文化陶器

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的陶器。马家窑文化是黄河上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因最先发现于甘肃临洮马家窑而得名,上承中原的仰韶文化,发展为齐家文化,年代约为公元前3300至前2050年,是仰韶文化晚期的一个地方分支。主要分布在甘肃省,以陇西平原为中心,东起陇东山地,西到河西走廊和青海西北部,北达甘肃北部和宁夏南部,南到甘南山地和四川北部。马家窑文化制陶工艺很成熟,人们日常生活使用大量精美的陶器。彩陶占各类陶器总和的25~50%。在陪葬陶器中,彩陶达到80%。陶器绝大多数是红陶,有泥质红陶和夹砂红陶;许多泥质细陶的口沿、外壁满绘花纹,有的器物内壁也绘彩。作炊器用的夹砂陶也有彩画,这是其他原始文化陶器少有的现象。花纹繁缛瑰丽,富于变化而有规律。马家窑文化时间跨度1000多年,可分为石岭下、马家窑、小坪子、半山、马厂5种类型,即5个时期,以马家窑、半山和马厂3期为主。马家窑期的年代约为公元前3300至前2900年,陶器多为橙黄陶,以黑彩绘画。器物有碗、盆、瓶、罐、钵等,多用粗壮的黑线构成繁缛的花纹,以长短线和弧线构成的几何图案为主,有垂幢纹、漩涡纹、水波纹、圆圈纹、多层三角纹、锯齿纹、桃形纹和草叶纹等。动物纹样有鸟纹、鱼纹、蛙纹、蝌蚪纹,还有人面形象。作盛器用的大型罐、瓮、甑等和炊器,画彩较少或不上彩。各类陶器都是手制,广泛采用泥条盘筑法成型,经过精细的修刮和打磨,焙烧工艺高超,陶器质量普遍比较好。马家窑类型晚期,彩陶花纹笔道粗犷,在器物肩、腹部分构图很饱满,以大漩涡纹和弧度很大的锯齿纹为主题花纹,显示出向半山类型过渡的趋势。有人将这个特点的文化遗址单独划出一个时期,即小坪子期,以兰州市郊陆家沟的小坪子遗址命名,其年代约为公元前2900至的2650年。半山类型年代为公元前2605至前2350年。这个时期的彩陶上用红彩和黑彩两色相间的锯齿纹为骨架构成各种图案。半山彩陶图案比马家窑复杂,在陶器上所占面积大,从口沿到器物最圆鼓的下腹部位都画彩。最常见的图案有水波纹、漩涡纹、葫芦纹、菱形网纹、平行带纹、棋盘格纹、蛙纹和附加堆纹,有的夹砂陶是白色陶泥制作的白陶。马厂类型的年代为公元前2350至前2050年前后。一些泥质陶器上施一层红色陶衣,用很宽的黑边紫红条带构成圆圈纹、螺旋纹、变体蛙纹、波折纹等。也有用黑色或红色单色线条画出波折纹、菱形纹、编织纹和变体蛀纹等。马厂彩陶工艺熟练,但渐趋简单化,很多器物图案单调而疏朗,接近齐家文化。它表明中国仰韶文化的彩陶工艺是独立形成、独自发展的。通过仰韶文化的庙底沟类型逐渐向西发展,形成马家窑文化这—地方性文化。彩陶也逐渐由鼎盛走向衰落,走完了它的历史进程、为光辉的青铜文化所代替。
陶寺类型陶器

龙山文化陶寺类型遗址出土的陶器。陶寺类型是龙山文化在中原地区的一个独特类型,与河南龙山文化、陕西龙山文化有相似之处,又有各自的内涵。陶寺类型遗存主要分布在山西西南的汾河下游和浍河流域。年代为公元前2500至前1900年之间,以山西襄汾陶寺遗址最典型。陶寺类型遗址以夹砂灰陶和泥质灰陶为主,也有夹砂褐陶、泥质褐陶和黑陶。早期器物胎壁较厚,炊器以连釜灶和斝为主,中期出现陶鬲,晚期广泛使用陶鬲,连釜灶消失。陶寺人生活中使用最多的陶器有灶、鬲、斝、罐、壶、瓶、盆、盘、豆、鼎和觚等。凡泥质陶盆、罐、壶、瓶、盘、豆一类器物均施彩绘,是烧后挂彩的彩绘陶,做法是以黑陶衣为地,上施红、白、黄彩;或以红色为地、以黄、白彩色画出图案。图案有变体动物纹、龙纹、云雷纹、圆点、条带、几何形纹、涡纹、回纹等。常见纹饰还有绳纹、篮纹、方格纹、弦纹以及镂孔和附加堆纹等。彩绘陶主要用于祭礼和陪葬,色彩斑澜绚丽,成为陶寺类型陶器的一大特色。陶盘上的蟠龙图象是中原地区最早的龙纹图案,也是最富特点的器物,可能是一种礼器,龙是其氏族部落的标志。
下王岗类型陶器

仰韶文化下王岗类型陶器。是仰韶文化地域分布上最南瑞的一个类型,主要分布在江汉流域北部及唐河、白河流域一带,即河南西南部及湖北西北部。最有代表性的遗址是河南淅川下王岗遗址的早一期、早二期遗存,属于仰韶文化一期的范畴。年代在公元前5000至前4600年。陶器生产以红陶和褐色陶为主,主要器形有直口平底碗、深腹锥足鼎、小口直颈壶、钵、尖底瓶、豆、甑、器盖和器座等。工艺水平与半坡类型相似,彩陶比较多。早一期多在红陶上画红彩、橙黄色彩、早二期多在红地上画黑彩,或施灰衣画红彩。彩绘纹饰有弧线三角纹、条带纹、斜十字纹、草叶纹、方格纹、漩涡纹等。
大司空村类型陶器

 仰韶文化大司空村类型陶器。大司空村类型是分布在河北南部、河南北部的一个仰韶文化晚期类型,文化遗址多集中在洹河、漳河流域,以河南安阳大司空村遗址为代表,年代在公元前3600至前3000年之间。陶器中夹砂灰陶数量较大,占38%、泥质灰陶占33%,泥质红陶占18%、夹砂红陶占60%,黑陶和白陶数量极少。典型器物有直口圆唇折腹盆、侈口浅腹盆、敛口钵、侈口尖唇平底碗、高领罐。有的器物底足切成花边,有的做出圈足。素面陶占多数。装饰中篮纹和方格纹比较多,还有划纹、线纹、锥刺纹、细绳纹、方格纹等。彩陶生产较发达,主要是用红色、棕色彩在红陶或灰陶上作画。也有红、黑两彩并用的。最常见的花纹有弧线三角纹、平行线纹、S形纹、W形纹、螺旋纹、眼睫纹、蝶须纹、水波纹、同心圆纹等20余种,互相搭配组成优美的装饰画面。
后岗类型陶器

仰韶文化后岗类型陶器。后岗是仰韶文化在河北南部、河南北部地区的一个类型。同类遗址集中在卫河、漳河流城。《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卷》将它排在仰韶文化第二期,年代为公元前4500至前4000年之间。河南安阳后岗遗址最有代表性,故称为仰韶文化后岗类型。典型陶器有敛口圆底钵、平底钵、直口碗、小口长颈壶、小口折肩壶、罐形柱足鼎、灶、圆底缸等。陶器制作比较精细,泥质红陶约占70%,夹砂红陶约占10%,泥质灰陶将近20%,还有少量白陶和黑陶。陶鼎使用广泛,造型特点为侈口尖唇,折沿沿面比较宽,腹上部较鼓,下腹较尖瘦;三足有的为圆柱形,有的上端粗,下端瘦长,有的为长方形,在足与腹壁相交处有若干手捏的小圆窝。各类陶器中以素面陶和磨光陶占多数。有装饰的陶器比较少,在坯体成型修整过程中作出的花纹有浅刻精细的线纹、弦纹、指甲纹、锥刺纹、附加堆纹。彩陶的彩绘颜色以红彩居多,黑彩使用相对少一些。最突出的装饰是在碗、钵类器物的品沿涂一周红彩,即所谓红顶碗、红顶钵。花纹有宽带纹、3道至6道不等的直线组成的平行竖线纹、平行斜线组成的三角纹、菱形网格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