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魂不直播了吗:宝应县局上财大更新知识培训心得体会之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6/29 21:18:35
春 的 洗 礼
——上财大更新知识培训心得体会
罗莉萍
二月底,初春的天气依然有点寒冷,我们一行50人踏上了上海财经大学更新知识培训之旅。天空下着小雨,车内气氛热闹温馨,望着车外飞驰的景物,我的内心对这一次的更新知识培训充满了期待。
厚德博学,经济匡时——上海财经大学的校训,我想这也是这一所学校的精神所在吧。这是一所以经济管理学科为主,经、管、法、文、理协调发展的多科性重点大学,已有了94年的历史,94年的积累沉淀、薪火相传,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输送了数以万计的财经管理和相关专业人才。
这一次的培训地点是上财大位于中山北一路的MBA学院,七天的时间,大学校园里特有的氛围、大阶梯教室、讲台上妙趣横生的教授,甚至是简单的食堂学生餐,都让我油然而生一种熟悉的久违了的感觉,因而,更加珍惜这七天的学习机会。
学习:饕餮大餐,全新洗礼
这一次的培训学校精心安排了八个专题讲座,传授的内容涵盖时事政治、财税专业知识和心理健康知识等,聚焦社会和税收热点,教授们的讲授融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极大的刺激了我们的学习热情,每一场讲座都是一次饕餮大餐。
徐根兴教授的《思维创新与管理创新》,讲述生动鲜活,从思维创新到管理创新,条理清晰。教授认为创新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从政府管理角度来说,需要从执政思想、制度执行力、政府形象、公务员形象等方面多加思考,政府公务人员要使创新思维成为习惯,自觉运用到工作中。这堂课结束,我记住了教授送给我们的两句话:人的终身追求是吃得下,睡得著,笑得出;人生最幸福的事情是早晨想工作,晚上想回家。简单蕴涵着大道理,让人豁然开朗,返璞归真,是多少人一辈子的追求也无法得到的幸福,铭记心中,以此自勉之。
风度翩翩的施宗靖教授有着丰富的海外执教经验,他给我们讲授的是《中国文化背景下的哈佛谈判术应用》,初看到这个题目的时候,我很好奇教授将如何讲解,因为这似乎与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没有什么联系。教授首先由中国传统的文化脉络——“家”和“孝”入手,由小家到大国,帮我们梳理了中国传统文化;接着用一些因中西文化差异而产生的小笑话介绍了中西文化各自不同的背景;最后引入了哈佛谈判术,课堂上模拟埃以戴维营谈判的简单实例化讲解,让我们对哈佛谈判术有了鲜明直观的印象。哈佛谈判术,用柔性的途径去解决刚性的问题,将立场问题转换为利益问题去谈判,寻求利益最大化的解决方案。
最让我折服的是王延明教授的《企业财务报表分析与舞弊识别》,听了他的课我才知道原来枯燥的财务分析课可以上得如此的妙趣横生。王教授的讲授风趣幽默,运用故事、游戏、研讨、互动的教学方式让课堂气氛轻松、活跃,虽然年轻,却有着丰富的知识积累,擅于将抽象知识转化成形象的生活实例,听起来简单易懂,轻松有趣,极大的调动了我们的学习热情。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王教授给我们讲授的是一种财务分析的思路,遵循着他的思路,一番“望、闻、问、切”之后,隐藏于企业财务报表中的问题昭然若揭,令我们受益匪浅啊。
此外,张银杰教授的睿智,于研教授的干练,骆祖望教授的大气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感悟:与时俱进,完善自身
课堂上,我们接受的是丰富的知识财富;而课堂下,沉淀下来的,是对于这一次学习培训的深层次的思考。
还记得参观中国馆时看的那部电影《历程》,短短的几分钟所呈现出的历史进程的沧桑感,四川地震的心痛感,中国力量的震撼感,都让我的内心迸发出一种自豪感,也让我静下心来问自己:这一次的上海之行我收获了什么?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又该如何跟上时代的步伐,做最好的自己?
上财的七天,对我来说不仅仅是聆听了八场精彩绝伦的讲座,更多的是让我感受到了一种全新的富有激情的知识氛围带来的感染力,使我清醒的意识到自身知识储备的匮乏和工作热情的欠缺。
不断学习,完善自身。自从告别了校园,就鲜少静下心来学习,在日复一日按部就班的生活中渐渐退却了学习的热情。其实,走上工作岗位的我们更应该将学习当作一种生活态度和工作责任,把学习的动力转化为自身内心深处的渴望,乐于学习,勤于学习,善于学习,广泛涉猎,拓宽视野,不断优化知识结构,丰富自身的知识积累,做一个终身学习,在学习中寻求快乐的人。
立足工作,与时俱进。现代社会的瞬息万变,尤其是经济领域的飞速发展,对我们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过去简单粗糙的手工作业已经被电子信息化的现代征管方式代替,专业化、精细化的要求越来越高。在立足本职工作岗位的同时,需要全面的接触其他领域的业务知识、关注社会经济形势、掌握现代的电子信息技术,才能适应现代化税收工作的需要。
在上海财经大学的学习结束了,他留给我的记忆却将永远留在我的脑海里,这宝贵的七天,让我接受了春的洗礼,种下了春的希望,“厚德博学、经济匡时”我将一生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