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doop top k:人才素质测评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7/06 19:46:09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84 更新时间:2006-5-18 17:09:01
作为一个要刻意寻求人才的人来说,我想他最关心的是,要寻求的对象是不是具有可以成才的基本素质?内因是变化的依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如果基本素质具备,那就值得为之努力,值得为之投资;如果素质根本就不具备,那么一切努力就将会付诸东流。至此,一个问题自然会萌生:素质是能看得出来的吗?面对这个问题,回答肯定是不尽相同的。老百姓说:“知人知面不知心”;哲学家王夫之说:“知人之哲,其难久矣”;文学家苏东坡说:“人之难知也,江海不足以喻其深,山谷不足以配其险,浮云不足以比其变”;改革家王安石说:“人才难得亦难知”。
纵观历史,中国人知人的最高智慧莫过于诸葛亮的七条“知人之道”,这七条的内容就是: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醉之以酒而观其性;临之以利而观其廉;期之以事而观其信。大家一听便知,诸葛亮确实很聪明,但他老先生的办法实在缺乏可操作性。
毛泽东同志说:“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考察和识别干部,这是我们的主要方法。”但是“长期”的时间是多长呢?谁能拖得起呢?
科学家发明了心理测量
1884年,历史上第一个“人体测量研究室”出现在英国“国际健康展”上。秃顶碧眼的弗兰西斯·高尔顿作为主持人迎接着每一个好奇的观众。他只凭一只摆锤,一个反应键,一只手柄,一台光度计,还有一只可发出哨音的长管儿,来测量人们的视力、听力、色彩分辨力、拉力、拧力,反应时间以及肺活量等。这个人是达尔文的表兄弟。1905年,历史上第一个具有应用价值的心理测验智力量表比奈——西蒙智力量表诞生。从此,比奈成为举世公认的智力测验的鼻祖。1912年,德国心理学家威廉,斯登第一次提出智力商数(IQ),又过了4年,历史上出现了第一套测量智力的标准试题。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为了赢得战争,美国心理学家用他们编制的纸笔测验,对军队官兵进行选拔与分派,发挥了积极作用。从那时开始,心理测量科学逐渐走向了社会,走向了企业。60年代评价中心的出现,使得测评对象从一般员工拓展到中高层管理人员,测评效果也更加可靠有效。
何谓素质?本色为素,本质为质。素质指的乃是与生俱来的人的解剖生理学特点。
素质具有7个特征:(1)基础性,(2)抽象性,(3)相对稳定与可塑性,(4)层次性,(5)可分解性,(6)个体内部的统一性,(7)个体外部的差异性。因此,通过科学方法对人的基本素质进行测量和评定就有了可能性。
何谓测评?测为测量,评为评价。测是定量,评是定性。二者结合起来,就可以从“量”与“质”两个方面去把握一个对象的规定性。人才测评是属心理测评而非物理测评。人才测评是属相对测评而非绝对测评。人才测评是属间接测评而非直接测评。
正如美国学者戴维斯1992年所指出的,人才素质测评“相当于物理学中的望远镜与生物学中的显微镜”,人的素质看不见,摸不着,也不是某个具体的动作,而是一种特质。问题是如何测量到它们呢?
解决之道有许多,例如,可以采取“个人史料法”,也就是通过采集与分析被测者的史料,从中寻找和把握有价值的个性信息,但是,也遇到了乔装打扮者。除此之外,还可以采用“面谈接触法”,此法常用,也有效,但是效率太低,而且容易发生不同的人去面谈,评价结论并不统一的麻烦。
在人们的探索中,自陈量表法诞生了,即通过让被试者回答含有几百道试题的心理问卷,测出15个个性特征,如支配性、自制力、同情心、能否获得成就等。这套方法已经经过半个世纪的考验,样本成千上万,而且已经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当今的发达国家,公司用人一般都要经过测评程序。
人才素质测评为什么可以成功
人们可能会问,有那么灵吗?为什么这个方法可以达到知人的目的?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想为大家介绍人才素质测评的四大原理。
一、输入输出原理(黑箱理论)
任何一个有机系统无不与外界进行信息、能量、物质的交换。环境对系统的作用表现为输入,系统在特定环境下对输入进行加工,就会产生输出。黑箱理论就是在描述这种系统功能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根据黑箱理论,可将系统内部状态认识不清的复杂对象看作一个黑箱,人们可以研究黑箱输入与输出的相互关系,达到认识黑箱的内部状态的目的,也可进一步预测黑箱的行动。我们可以将黑箱理论引入人才测评研究,将被测素质表示为Q,将各种刺激表示为S,而将特定行为反应表示为R,将R与测评标准M按照一定法则进行评定,就可以得到测评结果。
当然实际测评中并不是简单的刺激反应过程。不像有些同志设想的,这个问题答对了,给我一分,那个问题又答对了,再给一分,分分相加,高分者优秀。心理学家要从众多的回答中寻找关联性,这个题目的回答与那个题目的回答加在一起又说明什么?甚至更多的回答加在一起又说明什么?这就是心理学家的高明之处了。总之,输入输出过程中的加工是一门大学问,是十分复杂的。我们所能看到的,只是计算机输出的图像、坐标、文字,而看不到它的计算过程。
二、人事匹配原理(社会角色理论)
“角色”一词原是戏剧学用语。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乔治·米德和美国社会学家拉尔夫林顿将其引用到社会学中来,提出了社会角色理论。这种理论认为,社会通过赋予每一处于特定地位上的人独特的角色期望,对他们的行为加以限制、规定和引导。而这个个体在与他人的互动过程中,对角色规范也会进行学习与适应。
将社会角色理论引伸到工作中,可称之为“工作角色”。特定的工作性质,要求担任这个角色的人具有相应的素质条件、心理特征和工作行为模式。越是高级的工作角色,对素质的要求越高。此即所谓“人事匹配”。“人事匹配”,开始是“期望”与“互动”,继而形成规范与要求。例如,对于企业家来说,要求有:理智、外倾、独立,善于思考,决策果断、精力饱满,能控制不良情绪,不仅具有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而且具有一定的管理能力,善于领导部署有效的工作等。
三、实验有效原理(实践标准理论)
唯物主义者坚持认为,实践出真知。一个假说、一个判断是否正确,惟一的判断途径就是通过实践,反复实践,反复认识,以求逐步逼近真理。人才素质测评也是这样,量表制作者设计了一份问卷(一系列问题),他要在不同类型的被试组中测试。这一组一组的被试应在某一方面与其它被试不同,例如,有的一组智力水平高,有的一组事业有成,有的一组有精神障碍,有的一组有犯罪行为等等。实验者通过被试的回答,将那些能把被试区别开来的题目保留下来,制成问卷或测验。
此后,还要再经过反复测试。如果这些题目是有效的话,心理学家就可以依据这个问卷的得分,来推测某人是否适宜于做某种工作。著名的明尼苏达多相人格调查表(MMPI)就是基于这样的原理建立起来的。
四、防伪纠偏原理(本质联系理论)
参加过自陈量表测试的人都会体验到,在回答问卷时,虽然测验老师强调大家不要多加思考,而是凭自己的第一感觉,“说真话”回答,但是人们也会有意无意地加以警觉,加以“防御”,也就是尽量把自己的回答向社会认可与期望的行为特征上靠近。更何况,不同的人对问卷中的问题理解就有不同。由此,也引起一些同志对这种测试方法本身的怀疑。
对这种问题、疑问,心理学家的问答是:“自陈问卷并不以假定人们能够而且乐意准确地描述他们自己为前提。它只是假设人们对测验的回答与他们的某些人格特征有联系,并且这种联系的发现是以实验为基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