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ndle保修期多久:论书法的多维空间感及其表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10/06 10:50:52
 

                              论书法的多维空间感及其表现

 王伶儿 崔初阳

 

摘要:书法多维空间感可以划分为点画(线条)自身的多维空间感、点画(线条)的多维交插感、多维空白空间感,书法多维空间感的形成来自于(点画)线条内部丰富的绞转运动。

关键词书法;多维空间感;线条;绞转

Multidimensional perceive of Calligraphy and It’s Representations

WANG Ling- er and  CUI Chu-yang

Abstract: Multidimensional perceive of calligraphy includes stroke’s own multi-dimension, and also involves stroke’s cross-linking and spacing. This multidimensional perceive comes from internal prolific wring of strokes.
  
Key words: calligraphy; multidimensional perceive; strokes; wring

视觉艺术从根本上说,是面向视觉创造空间的艺术,如书法、绘画、雕塑、建筑等。其中如雕塑、建筑之艺术创作均呈现具体可感的空间意象,而书法、绘画则透过二维的平面虚拟三维的空间意象,书法与绘画的这种空间不包含物理学意义上的空间,是没有实体形状的,只是抽象的形式,而不存在具体的空间整体,可感知而不能触摸、不能听闻,但同时又是无处不在的。

熊秉明在《中国书法理论体系》中论述王羲之的书法特点时,把“空间感觉”列为王字的一个显著特点,“写字固然是摆布黑色的点划,但必须照顾到白底。这白底并非是二度空间,也非绘画的三度幻象空间。它有近乎壁画的空间,游移于二度和三度之间。大的书法家必能把白底唤醒为活的空阔。包世臣注意到王字在这方面的特色,他有一句话说的很好:‘其笔力惊绝,能使点划荡漾空际,回互成趣。’所谓‘空际’,就是说王字能制造一个广阔生动的空间,仿佛有第三度的深远。是一种虚幻的空间。”[1]

宗白华针对中国书法的空间感作过如下阐释:“由生动线条的节奏趋势以引起的空间感觉。如中国书法引起的空间感,我名之为力线律动所构的空间境。” [2]书法中所谓气势,所谓结构,所谓力透纸背,都是表现这书法的空间意境。一件表现生动的艺术品,必然地同时表现空间感。 [3] 他在分析中国画中的空间意识是怎样的,指出:它是基于中国的特有艺术书法的空间表现力…确切地说:是一种‘书法的空间创造’”。[4]

那么是不是所有的书法作品都能体现出这种多维空间感呢?显然不是。“后世书家临摹王字,在这一点上(空间感)最容易露出破绽来,便是赵孟頫,也往往只临得点画,而遗失‘空际’” [5](熊秉明)。书法空间的表现,无疑需要极高的意识与技巧,表现能力也无疑有着明显的高下之分。

邱振中在《作品中的运动与空间》一文中谈到 “书法空间性质真正的特殊之处在于它的第二类空间由用笔的复杂运动而带来的三维空间。” [6]本文前面提及的古人和今人论述的也正是书法在二维的平面上形成的三维、四维等多维空间。

我们可以对一件书法作品,以点画(线条)为最小单位进行多维空间的划分:第一种来自于线条自身的多维空间感;第二种来自于线条与线条的交插形成的多维空间感;第三种就是在这两种空间之外形成的第三种多维空间,这种空间是字的单元空间外的空间,但不同于那种简单的“留白”,而是一种更高层次、更高审美意味的多维空白空间感。

本文拟从以下三个方面对书法的多维空间感的构成进行探讨,希望能提供一些创作这种多维空间感的途径来。

一、            点画(线条)自身的多维空间感

王羲之在《题卫夫人<笔阵图>》中对点画(线条)作过形象的描述:“每作一横画,如列阵之排云;每作一戈,如百钧之弩发;每作一点,如高峰坠石;每作一放纵,如万岁枯藤”。[7] 这些通过自然物象进行的比喻,在给人以生动的书法审美感受的同时,也从另一方面,揭示和描绘了点画(线条)自身的多维空间感。空中的阵云,张开待发的弩,尤其是在空中高高坠落的石头,这些都是点画(线条)自身多维空间感的真实写照。一个简单的点,一条简单的横,却包含了复杂的、微妙的运动。我们看王羲之的《二谢帖》和颜真卿的《刘中使帖》,这些点画(线条)有着强烈的浮雕感,像是纸上的雕塑作品,可以看到这些点画点化中的墨色有向外面蓄势溢出的感觉,这些点画(线条)在纸的平面上产生出了体积,把不同的点,放在一起,都可以呈现出不同的体积来,有的欲挣脱纸面,向空中舞去,有的稳如扎营,牢不可破。

这种点画(线条)自身的多维空间感,比较多的体现在笔的微妙运动带来的力的方向的改变和由此带来的自身墨色的变化上,墨色因变化而形成对比,由对比产生视觉上的差异,最终使线条产生出体积来。点画的墨色变化是构成自身多维空间感的重要因素。关于墨色的虚幻空间,苏珊·朗格在《艺术问题》中从视觉因素入手对此曾有这样的论述,“人的眼睛实际上能够在不同距离、深度上进行调节,从而使视觉具有穿透更远距离的能力。但不论距离如何变化,只有当线条找到一个新的平面时它才最清晰。要把视觉重新组织在另一个不同的深度上,必须确立一个新的理想平面。” [8]

第一种现象比较多的是凭借墨色在线条内部的堆积变化,以获得平面浮雕式的虚幻感。这时候的用笔的速度,稍慢。颜真卿的楷书墨迹,王铎的浓墨行草作品,正是通过这种墨色的堆积来营造空间感的。近人陶博吾无疑也是运用浓墨创造这种空间感的天才,他的那些集散氏盘和石鼓文的篆书作品,如《边柳围城郭  新月在宫墙》、《高原射鹿 深渊矢鱼》《襄我以德 牧人于和》等对联[9],线条无不朴拙浑厚。仔细观察,我们会发现在这些线条的中间一线的墨色极浓,与外部的墨色形成对比,在视觉上,线条形成了体积,形成了空间感。

第二种现象,同样来自于笔法线条的内部运动,但速度较第一种现象,要快的多。颜真卿的《刘中使帖》中,“耳”字中最后的一竖,势如破竹直下,笔力精绝,墨色由上而下,时浓时淡,真如万岁枯藤。这是在快速的用笔过程中,使线条内部产生变化,从而带来墨色的变化,形成视觉焦点的前后变化,在二维空间中形成多维空间。

以上两种点画(线条),都不是平拖直划而就,也都不是简单的中锋用笔,而是通过对笔的中、侧、偏锋(这实际上是一种复杂的组合锋)作巧妙的绞转,从而使笔锋在点画(线条)等笔画内部运行的同时,带动墨色发生多样不同层次的变化,在视觉上产生一种仿佛点画真能荡漾于空际的虚幻感。正如王铎所言“吾临帖善于使转,虽无他长,能转则不落野道矣”。[10]这种墨色的变化,我们可以从点画(线条)的一个边廓侧面逐步向另一个边廓侧面过渡的过程中发现。如果一味地用中锋用笔去临摹王羲之的《初月帖》、《二谢帖》、《丧乱帖》等,是无法使点画(线条)获得体积,获得平面浮雕式的空间感的。

同时,在我们的眼中,这些长的线条幻化成富有生命的,体积丰盈的长条柱状体(即使它有弯曲,我们仍可以把它分割成多个柱状体)。这种线条的立体空间感,无疑是由线条内部复杂、微妙、丰富的运动造成的。姜白石云:“余尝历观古之名书,无不点画振动,如见其挥运之时。” [11]姜白石的“挥运”是指书家写字时,通过大臂带动肘和手腕,形成的一个复合的动作。这种复合动作,使毛笔的锋颖不断变换方向,用上锋锥的每个面,即米芾所言的“秀润圆劲,八面具备”, [12].使书法线条浑圆劲健,如立体的凸现的圆柱型。

二、            点画(线条)的多维交插感

来自于线条与线条的交插形成的多维空间感,笔者简称为线条的多维交插感,这种多维空间感的形成首先是基于点画(线条)自身的空间感。这种线条形成的多维交插感,左右穿插,上下连绵,使作品中各自独立的面、独立的体积以不同的方式高度结合起来,从而完成了书法中立体的线条到立体的结构的运动,前后左右、四面八方的点画(线条)展现出无穷的造境,并幻生出了书法的三维和四维的空间感,为我们带来了更为丰富的、更高层次的视觉艺术享受。立体的线条与线条的交插,为我们在纸上创造了一个视觉纵深、无边无际的空间,而这线条本身显得又更富有体积、更富有生命的韵律。张怀瓘这样描述他所看到这样的书法美妙佳作,“其有一点一画,意态纵横,偃亚其间,绰有余裕;结体峻秀,类于生动,幽若深远,焕若神明,以不测为量者,书之妙也”。复杂多变的点线运动创造出动荡、变幻无穷和幽远无际的空间意境。[13] 这种线条的交插感,主要呈现以下两种现象:

第一种现象表现为,具有立体感的一个线条进入到另外一个同样具有立体感的线条的内部,或者穿插而过,这两个点画(线条)由此得到视觉上紧密的结合。通过观察,我们发现这种现象主要表现为一个点画(线条)与另外一个点画(线条)在交插时,由于两个点画(线条)接触面的墨色不同而带来的视觉差异。清人华琳在《南宗抉秘》中这样谈到书法通过这种墨色变化带来的幽远无际的空间感觉,“疏密其笔,浓淡其墨,上下四旁,明晦借映。以阴可以推阳,以阳亦可以推阴。直观之如决流之推波;睨视之如行云之推月……于疏密其笔、浓淡其墨之中,又绘出一段斡旋神理,倒转乎缩地勾魂之术,捉摸于探幽扣寂之乡” [14]

第二种现象表现为,具有立体感的一个点画(线条)的一个侧面和另外一个同样具有立体感的点画(线条)的侧面相接触,在视觉上像是一个点画(线条)在另外一个点画(线条)的周围环绕而过。这种感觉仿佛围着一根铅笔,绕一根铁丝一样,多次围绕,这根铁丝就可以做成一个具有多个平面层次的立体的弹簧,生活中的真实的弹簧其实就是一根不交插的、盘旋的铁丝。而书法的点画(线条)在推移运动的过程中,通过这种围绕状的多次交插,也可以形成多维的像弹簧样的立体感来,而这个点画(线条)不同于真实弹簧的地方就在于,这个点画(线条)是要通过交插来形成的。这种点画(线条)的环绕交插,形成了一个前后、左右、上下的纵深的多维空间。

以上这两种线条的交插现象又可以在一个或多个字中同时存在,书法的多维空间感表现得更为淋漓尽致,引人如胜。这两种交插感,在怀素的《自叙帖》中得到了很好的展现,整幅作品线条连绵起伏,俯仰顾盼,回旋交插,走龙奔蛇,在这些线条的律动中又有了舞蹈的美感。

“惊蛇入草,飞鸟出林”,[15] “忽然绝叫三五声,满壁纵横千万字”,[16] "释怀素援毫掣电,随身万变" [17] 。这些描述,揭示出怀素书法运笔迅速,飞动圆转的书写状态。从这里我们可以归纳出怀素草书的两个主要的特点:快速、圆转,这两个特点也正是我们论述的这种多维交插感构成的主要方法。

首先,用笔的速度上,要求快,快,快,任何停滞对空间的创造都会形成破坏,好像体操运动员和跳水运动员一样,惟有较高的速度,身体才能在空中形成优美多变的弧线,才有丰富的运动美。这个时候的圆转,仍然像本文前面讲述的,来自笔尖锋颖的快速绞转。由于笔尖锋颖快速的推移运动,抵消了线条的粗细上的较大变化,而呈现出缭绕曲折、粗细均一的特点,这种(点画)线条是纯速度的轨迹。

其次,这种圆转,要求点画(线条)本身在交插的两个接触面的部分,都要做到圆劲、立体,而不是扁平的,其中任何一个点画(线条)出现扁平,多维交插感就无法形成。

三、           多维空白空间感

黑白相依,有无相生。留白是中国艺术审美的一个重要观点,显示出中国传统艺术的智慧。它作为中国美学思想的核心问题,更是在其它艺术门类中焕发光彩,甚至被人们引为一种处世哲学。

中国书法主要以线(而不是像西方绘画那样主要以色)为主要表现手段。线正是以白为前提的,没有白,就无法凸现线。白,一开始就是中国书法造形表意的重要手段,是中国书法艺术的生命。中国艺术讲究气韵生动,而气韵是一定要由留白来表现的。有“白”才有空间,无“白”便无空间。本文论述的点画(线条)自身的多维空间感及多维交插感,和这种多维空白空间感相依,相生。这种多维空白空间感,不同于一般书法作品中的留白,它更像中国山水画中的空白,像群峰中曲折迂回的幽谷,像空阔无际的江面,像峰峦间弥漫的云雾,给人以空灵的美感、呼吸的顺畅和想象的空间。

     同时,正是由于这空白,使书法“幽若深远,焕若神明”,[18] 形成了中国书法的多维空间感特有的审美价值,使人们从空白处看到书法无限的内涵,以至精骛八极,心游万仞[19]。

另外,书法作为“中国文化核心的核心”(熊秉明)[20],同样深刻地体现出中国哲学的时空一体观,是一种融合了时间与空间的独特艺术。书法的空间形式是具体时间意象的直接呈现,即书法空间中蕴含着一种极为内在的时间性。“这里,时间和空间已经不是一种引带关系,一种先后关系,而是一种共生。它们互为表里,互为依存,拿掉时间特征,空间立即消失;拿掉空间物质特征,时间不留下任何痕迹。”[21]时间蕴涵着空间,空间靠时间的推移而得以显现,它们二者是高度融合的,而不是截然分开的。 本文在这里不对书法的时间性做更多的论述。

 

参考文献:

[1]、[5]熊秉明. 中国书法理论体系.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2.6.

[2]、[3]、[4]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3 .

[6]、[21]邱振中.书法的形态与阐释.重庆:重庆出版社,1993.

[7] 上海书画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室.历代书法论文选,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阵图.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2.5.

[8] 苏珊·朗格.艺术问题.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

[9]王兆荣,杨林.陶博吾书画集.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6.

[10]由智超.中国书法家全集,王铎.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3

[11] 上海书画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室.历代书法论文选,续书谱.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2.5.

[12] 上海书画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室.历代书法论文选,米芾,海岳名言.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2.5.

[13]、[18]上海书画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室.历代书法论文选,张怀瓘,评书药石论.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2.5.

[14]华琳.中国画论类编,南宗抉秘.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6.12.

[15] 上海书画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室.历代书法论文选,宋曹,书法约言.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2.5.

[16] 怀素,自叙帖.杭州:西冷印社出版社,2001.1.

[17] 崔尔平.历代书法论文选续编,吕总,续书评.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99.11.

[19] 晋,陆机《文赋》

[20] 熊秉明. 书法与中国文化.上海:文汇出版社,19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