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crosssectionof:转发:第二章 塑造孩子良好的品性——(6)(7)(8)(9)(10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7/07 13:08:44

 

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

 

——[德国]赫尔巴特

 

6. 延迟满足:克制是成功的前提

 

心理学上有一个“延迟满足”的概念。它是指一种为更有价值的长远结果,而甘愿放弃即时满足的抉择取向,以及在等待中展示出来的自制能力。

 

“延迟满足”是一种心理成熟的表现,用我们平常的话说就是“忍耐力”:为了追求更大的目标,克制自己的欲望,放弃眼前的诱惑。

 

一次“成长跟踪实验”

 

为了研究控制欲望与成功的关系,美国心理学家沃尔特?米切尔和他的实验人员曾做过一个经典的“成长跟踪实验”。

 

沃尔特?米切尔选择了一所幼儿园,并在幼儿园选出十几个4岁儿童,将他们带到了一间空房里。沃尔特给每个孩子都发了一粒包装精美的糖果,并告诉他们:“糖果属于你,你可以随时吃掉;但如果能坚持到我回来再吃,就会得到两粒同样的糖果。”说完,他就离开了。

 

有的孩子抵制不住糖果的诱惑,剥掉糖纸,吃掉了糖果。接着更多的孩子吃掉了自己的糖果。到最后,有一半以上的孩子克制着自己。40分钟后,沃尔特回到房间,给那些能克制自己的孩子分发了奖励。

 

沃尔特和他的实验人员把这个实验一直继续下去,他们对接受实验的孩子进行了跟踪调查,结果发现,那些能够“延迟满足”的孩子,数学、语文的成绩要比那些没有延迟满足的学生平均高出20分;参加工作后,他们也很少在困难面前低头,总能走出困境并获得成功。他们能够更好的应付挫折和压力,具有责任心和自信心,也更容易赢得他人的信任。

 

那些急不可耐、经不起诱惑的孩子,在成年后更容易有固执、优柔寡断和压抑等个性表现。他们在遇到挫折容易心烦意乱,往往把自己想得很差劲或一文不值;遇到压力往往退缩不前,逃避挑战。

 

这个实验很好地表明:控制冲动、延迟满足是一个人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它甚至比智商更重要。我们可以看到,在生活中,那些事业有成的人,总是能够把一个个小的欲望累积起来,成为不断激励自己前进的动力;再看看那些一时冲动犯罪的人,常常是由于不能克制自己一时的欲望,而做出了害人害己的行为。

 

家教故事

 

有一个男孩有着很坏的脾气,于是他的父亲就给了他一袋钉子,并且告诉他,每当他发脾气的时候就在后院的围篱上钉一根钉子。

 

第一天,这个男孩钉下了37根钉子。慢慢地,每天钉下钉子的数量减少了。他发现控制自己的脾气要比钉下那些钉子来得容易些。

 

终于有一天,这个男孩再也不会失去耐性乱发脾气,他告诉他的父亲这件事。父亲告诉他,从现在开始,每当他能控制自己脾气的时候,就拔出一根钉子。

 

一天天地过去了,最后男孩告诉他的父亲,他终于把所有钉子都拔出来了。

 

父亲握着他的手来到后院说:你做得很好,我的好孩子。但是看看那些围篱上的洞,这些围篱将永远不能回复成从前。你生气的时候说的话将像这些钉子一样留下疤痕。如果你拿刀子捅别人一刀,不管你说了多少次对不起,那个伤口将永远存在。话语的伤痛就像真实的伤痛一样令人无法承受。

这位父亲给孩子上了一堂生动的“自我克制课”。

 

父母的错误

 

现代家庭教育中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是:父母对孩子过度宠爱。许多父母对孩子有求必应,无论吃的喝的、玩的看的,孩子只要一要求,父母马上就设法予以满足。在这种家庭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往往表现出欲求过分。欲求过分有两层含义:一是欲求的对象过分。例如,刚买过一个书包,还想再买一个;刚买过一个玩具,马上就要另一个。二是欲求的时间过分,不管什么需求,一旦产生必须马上满足。例如,看见商店橱窗里有趣的玩具,立即要买,即使爸爸、妈妈答应回家拿钱来买,都会哭闹不已。

 

当孩子出现欲求过分的问题时,很多父母不能理性地看待,常常在有意无意中纵容和培养了孩子的这种心态和习惯。例如,有孩子要求马上喝水,父母便立即把热水从保温壶倒进大碗,又从大碗倒进小碗,最后还不断地用嘴吹,试图让水尽快凉下来。为了立刻满足孩子的喝水要求,父母动用了5~6个容器,无暇顾及其他事情,孩子还在旁边急得直跺脚,大人则在忙乱中不断地安抚着,“就好了,就好了,快了,快了。”

 

父母这种被动满足孩子每一个要求的做法,只会让父母成为孩子的奴隶,虽然忙得四脚朝天,但仍然不会让孩子得到满足。而且,父母对孩子“有求必应”的这种教育方法,只会使孩子变得越来越任性,越来越贪心。而一旦离开家庭走入社会,那种任性、暴躁、急功近利的性格,一定会令他们饱受挫折和打击。到了社会上他们会发现,许多东西并不是唾手可得的,也没有人为他们去获得,而自己却没有养成必要的努力与忍耐的性格。

 

我们常见到父母责怪孩子过于任性,可令父母们想不到的是,正是父母的行为滋长了孩子的这种习惯和心态。法国教育家卢梭在《爱弥儿》中曾说:“知道用什么办法能使你的孩子得到痛苦吗?这个方法就是:百依百顺。”这话很值得家长们反思!

 

父母应该设法让孩子懂得:诱惑无处不在,欲望随时会产生,但是,世界不是以他为中心,因此,必须学会等待,学会控制自己的情感和行为。

 

家教故事

 

一天,妈妈正在厨房蒸鸡蛋羹,英子闻见香味跑了进来。

 

“妈妈,我要吃蛋羹。”

 

“蛋羹还没有蒸好,再等5分钟吧。”

 

“我不要等,我现在就要吃。”3岁的女儿不答应

 

“英子,蛋羹没有蒸好怎么能吃呢?你如果饿了,就先去吃块面包吧。”

 

“不,不,我就要吃蛋羹。”

 

妈妈了解女儿的心理,知道她自控能力差,难以抵制外在的诱惑和内在的欲望。为了让她明白什么是等待,妈妈把她带出了厨房,不再理她了。

 

过了5分钟,女儿又跑了过来,焦急地对妈妈说:“5分钟到了,我要吃蛋羹。”

 

这时蛋羹的确已经蒸好了,但为了使女儿有耐心,妈妈并没有立刻给她,而是让她再安静地等一会儿。

 

“再等一等,蛋羹虽然蒸好了,但它现在很烫,你吃不了。”

“不,我不怕烫,我现在就要吃。”英子哭闹起来。

 

“英子,你要学会‘等一等’,如果再这样纠缠,我就不给你吃了。”

 

女儿生气了,一下子冲出厨房,跑到自己房间里哭了起来。

 

过了一会儿,妈妈把蒸好的蛋羹放在了餐桌上,对女儿说:“哇,蛋羹好香呀,现在可以吃了。”

 

看见女儿没有反应,妈妈知道她还在生气,也并不理会,继续做其他的事。就在此时,英子悄悄地从房间里走了出来,到餐桌前吃起了蛋羹。

 

英子的妈妈利用“等一等”的方法,有意识地训练孩子的自控能力。

 

培养孩子的耐性

 

生命中总是不时会有这样那样的麻烦,让我们想转身逃跑,变得不耐烦。对自己脾气注意收敛的人,和对自己脾气放任不管的人,他们得到的幸福是有很大区别的。

 

一个被自己坏脾气控制的人,总是因之而烦恼,也不会受人欢迎。培养孩子的自我克制能力,培养他的理性思考和判断能力,是孩子今后能够取得成功的必要前提。父母要在平时的教育中,让孩子学会容忍和克制,让脾气服从于理性的判断,避免养成尖酸刻薄、好挖苦人的习惯。

 

为了培养孩子的耐性,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有必要对孩子的要求“延迟”一下“满足”。孩子很小的时候,他们完全要靠父母的帮助,饿了,渴了,他们往往急不可待地表达需求,这是可以理解的,比如婴儿用大声啼哭表达吃奶的要求,就很正常,因为此时孩子的表现是真实需要的反应。但是半岁之后,父母就应该可以跟孩子解释:牛奶还在微波炉里,等1分钟就好。不要以为他们听不懂,听多了,他们会理解的。孩子哭,就让他在那里多哭几分钟,不用过于担心。

 

当孩子渐渐长大后,尤其是当他们学会利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要求后,父母就更应该有意识地制造一些机会,训练孩子具有耐心,懂得等待,利用等待培养抵制诱惑和欲望的能力。例如:外出游玩时教孩子遵守秩序,学会排队等待;平时有意识地让孩子装配和修理一些日常用具;学做一些不太简单的菜;动脑筋玩一些比较复杂的智力游戏。这些都可以让孩子明白,许多事是急不来的,功夫到了才能“自然成”。可以说,等待是人生中的重要一课。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只教会他某些知识和技能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对孩子进行情感教育方面的训练。例如,在孩子被他人讥笑时,父母除了要告诉他怎么做以外,还应该教会孩子控制自己的情绪。

 

孩子生气时,会脸色通红,身体发紧,高度紧张,在动作、面部表情和体态上都有表现。父母首先要让孩子认识这些标志,然后通过深呼吸、分散注意力等办法,使自己的身体平静下来。每次训练时可以把全过程记录下来,让孩子看看自己当时的表现,这样更有利强化他的情感控制能力。

 

一个培养耐性的小游戏

 

劳伦斯?沙皮罗在《EQ之门:如何培养高情商的孩子》中介绍的“取棍子”游戏,是一种指导孩子进行自我控制的传统训练方法:

 

在游戏中,一个叫迈克的孩子全神贯注,要把绿棍子下的红棍取出来。因为太专心,手有些发抖了。他只有在不过半数到绿棍的前提下,移动红棍,才可以把红棍取出来。这时另一个孩子对着迈克做鬼脸,对着他的耳朵吹气,还说他是塌鼻子,试图分散他的注意力。

 

迈克全然不为所动,慢慢呼吸,放松肌肉,眼睛紧盯着目标。他知道要想赢得这场游戏,必须排除他人恶作剧的干扰,集中注意力。他在内心克制着自己,终于,他成功地把红棍子取出来了。

这项游戏内容很简单,但需要参加者能集中注意力,具备很好的动作协调能力,目的是教会孩子情感控制技能。

7. 破窗效应:环境对孩子的影响

 

有一句俗语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人在成长中难免会相互影响,这种影响在低龄儿童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后天良好环境的影响能够弥补孩子的先天不足,诱发内在的潜能,引导孩子向良好的方向发展。

 

认识“破窗效应”

 

美国心理学家詹巴斗进行过一项有趣的试验:他把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分别停放在帕罗阿尔托的中产阶级社区和相对杂乱的布朗克斯街区。停在中产阶级社区的那一辆,停了一个星期也完好无损;而另一辆,他摘掉车牌,打开顶棚,结果不到一天就被人偷走了。后来,他把那辆完好无损的汽车敲碎了一块玻璃,结果,仅过了几个小时车就不见了。

 

以这项试验为基础,美国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林提出了一个“破窗理论”。他们认为:如果有人打坏一栋建筑上的一块玻璃,又没有及时修复,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碎更多的玻璃。久而久之,这些窗户就会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结果,在这种麻木不仁的氛围中,犯罪就会滋生、蔓延。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也可以发现类似的情况:

 

当第一个人摘取花坛里的鲜花后,其他人纷纷效仿,会将鲜花一摘而净;

 

在十字路口中等红灯结束时,如果有一个人稍微向前走了一步,其他的人都会迫不及待地冲过红灯路口;

 

在一个公司,有员工随意浪费办公室的复印机纸张,有关领导不以为然,于是浪费行为有增无减;

 

……

 

“破窗效应”揭示了一个道理:环境具有强烈的暗示性和诱导性。任何一种不良现象的存在,都在传递一种信息,这个信息必然会导致这种不良现象的无限扩展。因此,当出现“第一扇被打碎的窗户玻璃”时,必须及时修好它。

 

“破窗理论”的提出更多的是从犯罪的心理去思考问题,但对于家庭教育来说同样重要,孩子的成长必须依赖环境,就像植物离开阳光雨露就不能生长一样,是永恒的法则。因此,教育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就是创造一个尽可能好的环境。

 

小故事

 

1920年,在印度的东北部发现了两个女狼童,一个8岁,一个2岁。因为从小与狼一同生活,她们的生活习性完全与狼一样:口不会*,两手不会抓东西,甚至连声带也发生了变化;夜晚常常不睡觉,只是不断地吼叫;不会站着走路,只会爬行;耳朵亦如狼耳,常常会动(人的耳朵一般不会动)。一切的生活方式均显示出不能适应人类生活。

 

经过几年人类文明的教导,年纪较小的妹妹比姐姐显示出更强的适应能力。9年后,已经17岁的狼童姐姐去世了。经过9年的文明教导,她仍旧无法成为正常的“人”。

 

在本质上,两个狼童都是人类,但因为从小没有在人类环境中长大,因而也就发展不出人类的特性。而且即使将她们带回“人”的世界后,也无法适应人类的生活方式,生命亦是非常的短暂。

塑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将“环境”比拟于人的头部,借以强调环境对小孩的重要性。在她看来,人类的一切成长都与头部有关,因为头部是发号施令者,控制着生理与心理上的发展成熟度。

 

人一生下来,就有适应环境的本能,这种本能帮助他生存,甚至驱使他去发展未来生存必备的生理或心理机能。也就是说,人类的各种智能与体能都是因为适应环境而增长的。假如能给儿童一个非常丰富、能提供学习刺激的“环境”,儿童在这种环境中也能勤勉、多方面地去“适应”!例如,一个生长在英国的孩子,即使他的父母对英语一窍不通,但他也能说一口很流利的英语,实际上成人谁也没有教他,完全是他自己从环境中自然学得的。

 

孩子的很多能力都是在特定的环境中逐步培养出来的。每个孩子都无法脱离家庭单独成长。因此,培养孩子能力最重要的条件就是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孩子每天都生活在家庭中,家庭中所发生的一切都会潜移默化地传输给他们,从婴儿呱呱坠地之日起,在家长创造的环境里,孩子的能力教育就开始了。例如,如果一个孩子的父母都从事音乐,那么,就算家里并没有特意让他从小学习音乐,但是和别的孩子比起来,他在音乐上也有着更强的悟性,因为从幼儿期开始,父母乃至周围环境带来的所有关于音乐的信息都被孩子接收了,在这种内在能力上,孩子比我们想象的要强得多。

 

要塑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气氛,要求父母至少做到以下几点:

 

⑴给孩子提供必要的物质环境

 

家庭的物质环境依每个家庭的富有程度的不同而不同,每个父母都应该尽最大努力来满足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上的物质需要。例如,为了给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要给孩子提供一个学习的天地,不需要奢华,但要求整洁、安静,避免无休止的噪音和杂乱无章,引起孩子情绪烦躁,进而妨碍学习。

 

⑵给孩子提供良好的心理环境

 

孩子在成长中最需要的是安定、安心、安全的环境与父母完整的爱。要做到这一点,既要求父母相亲相爱,也要求家长与子女关系融洽,这样才能营造和睦快乐的家庭气氛,有益于孩子身心健康。

 

⑶重视家庭中的智力气氛

 

如果父母本身对知识就有巨大的兴趣和追求,就会给孩子的健康成长产生巨大的无形力量。智力气氛差的家庭,可利用邻居、亲戚、朋友及请家教等外部环境的智力气氛来改变家庭智力气氛。

 

在良好的家庭氛围的影响下,你的孩子一定可以健康、茁壮地成长。

 

家教故事

 

安徒生小时候是在丹麦一个叫奥塞登的小镇上度过的,他家境贫困,父亲只是个穷鞋匠,母亲是个洗衣妇,祖母有时还要去讨饭来补贴生活。他们的周围住着很多地主和贵族,因为富有,这些人便觉得自己高人一等,他们讨厌穷人,不允许自己家的孩子与安徒生一块儿玩耍。安徒生的童年孤独而寂寞。

 

父亲担心这样的环境会对安徒生的成长不利,但是他从来没在孩子面前流露出自己的这种焦虑,反而轻松地跟安徒生说:“孩子,爸爸来陪你玩吧!”父亲陪儿子做各种游戏,闲暇时还讲《一千零一夜》等古代*故事给他听。

 

虽然童年没有玩伴,但有了父亲的陪伴,安徒生的内心世界也充满了阳光和快乐。

重视周围环境对孩子的影响

 

除了受到家庭环境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以外,孩子的成长还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因此父母要留意孩子身边是什么人。古代“孟母三迁”的故事讲述了孟子的母亲三次搬家,正是为了给孟子选择一个良好的周围环境。起初,孟子家住在一片墓地旁,常常看到埋死人,于是就学着做埋死人的游戏;搬到集市旁边后,孟子每天看到的是小商小贩的经商活动,于是又学做买卖的游戏;最后搬到一个学宫旁边,孟子每天看到的是文质彬彬的学生,于是也学着做一些文明的游戏。

 

有人专门做过这样的一个实验研究,他把一对双胞胎的女孩子,从小分开,一个留在大城市的家庭里,一个被送往边远的森林里随亲戚生活。两个孩子的遗传素质大体相同,由于生活的环境不同,这两个孩子个性发展完全不同。留在城市的孩子喜欢读书,智力发展较好较快,也比较文静;而在森林附近的亲戚家长大的孩子,则不想读书,身体很好,会爬树,也很灵巧,性格很开朗。这都是环境影响的结果。

 

为了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周围环境,父母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⑴选择一个好的社区环境

 

不同的社会区域,其社会成员的成分不同,所从事的职业不同,生活习惯、社会风气也就不同。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息息相关,当地的社会生活习惯、社会风气,总是要渗透到家庭生活中去的,从而影响家庭生活方式、生活习惯,进一步影响到孩子的成长和发展。

 

孩子的自制力不强,模仿力却很强,很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因此,家长要尽量选择一个良好的社区环境,以发挥环境对孩子正面的积极的影响作用。

 

如果家庭搬迁,往往会对孩子心理产生很大影响。因此,父母在搬迁前要告知迁居的好处,帮助孩子妥善告别伙伴朋友和熟悉的环境,迁居后指导孩子适应新的环境,注意帮助孩子克服焦虑的情绪。

 

⑵和睦邻里关系

 

如果与邻居“老死不相往来”,这会给生活带来很多不便,家庭虽在闹市,孩子却仿佛居于“孤岛”,不利于孩子的成长。甚至有些家长因为一点小事情就与邻居成为冤家对头,或因为自身缺乏修养,如乱倒污水垃圾,装修房间随意破墙钻洞,造成邻里关系不睦,这样会加剧孩子的孤独,妨碍孩子的心理健康。

 

社会心理学家告诉我们:邻里关系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有特殊意义,增加与邻里的友好交往,是治疗独生子女“孤独症”的一剂良方。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一个家庭如果和邻里相处融洽,两家的孩子在一起玩,经常来往,对孩子的个性成长是很有利的。

 

⑶留意孩子在学校交往的朋友

 

一般来说,孩子交友是他自己的事,父母应该尊重他们的选择。如果孩子和一些不三不四的同学交上朋友,很有可能会学坏。因此,父母不能忽视孩子所交往的朋友对孩子的影响,一旦发现孩子交友不慎,一定要及时纠正。父母要让孩子自己产生警戒,远离“损友”,如果情况很严重,父母可以和老师沟通,想办法解决。

 

家教故事

 

古代有“孟母三迁”的故事,近代也有一位为教子而多次迁居的母亲,她就是著名的文学翻译家傅雷先生的母亲。

 

傅雷生于上海市南汇县周浦镇渔潭乡。4岁时父亲病故。傅雷的母亲是一位普通的乡下女人,出嫁前一直在家做农活。出嫁后依然住在很闭塞的山村里,整天围着灶台转。

 

傅雷的父亲去世后,养育傅雷的任务全落在了母亲一个人的身上。村里人都很可怜这苦命的女人,认为她只有改嫁才能把儿子拉扯大,而后再给儿子娶一房亲事,使他能像村里大多数小伙子那样过一辈子,自己能靠儿子养老送终,也就不错了。可傅雷的母亲不是这样想的,她一直不肯再嫁人,下决心要把孩子培养成才。

 

等傅雷到了识字的年龄,母亲为了让他有好的学习环境,便带着他从小山村搬到小镇上,还请了一位先生教他.

傅雷聪明好学,长进很快,表现出一定的天分。母亲十分高兴,她觉得儿子应该到正规学校接受教育。于是她又带着儿子历经磨难搬到繁华的大上海,省吃俭用,供儿子在一所条件不错的中学读书。

 

到19岁时,傅雷有了自己的抱负,想去法国留学。母亲虽然舍不得让傅雷离开自己,但为了让儿子能接受到更好的教育,她又想方设法四处筹钱支持儿子远渡重洋。

 

多少年后,人们在谈论傅雷时,都认为他的成功与其母亲为其迁居是分不开的。人们普遍认为,傅雷母亲的眼光和远见,对傅雷事业上所取得的成就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8. 标签效应:给孩子贴上正面标签

 

孩子的情感态度都是直接的,你给他贴上什么标签,他就会做出与标签一样的事情来。比如,你说他是个乖孩子,他就是个乖孩子,他就会表现出乖的举动来;你说他是个不听话的孩子,他就会打人、骂人,做出一些让人生气的事情来。

 

父母应该及时给孩子贴上正面标签,哪怕是一个让人伤透脑筋的孩子,也不要放弃,找准一个闪光点,把这个亮点放大,贴切在他身上,他就会向着你期望的目标一步一步靠近。

 

认识“标签效应”

 

当一个人被一种词语名称贴上标签时,他就会作出自我印象管理,使自己的行为与所贴的标签内容相一致。这种现象是由于贴上标签后引起的,故称为“标签效应”。

 

心理学认为,之所以会出现“标签效应”,主要是因为“标签”具有定性导向的作用,无论是“好”是“坏”,它对一个人的“个性意识的自我认同”都有强烈的影响作用。给一个人“贴标签”的结果,往往是使其向“标签”所喻示的方向发展。

 

在心理学上,对这种效应的显然性作了科学的实验研究。心理学家克劳特在1973年就作了如下的实验:他要求人们为慈善事业作出捐献,然后根据他们是否有捐献,标上“慈善的”或“不慈善的”;另一些被试者则没有用标签法。后来再次要求他们做捐献时,标签就有了使他们以第一次的行为方式去行动的作用,即那些第一次捐了钱并被标签为“慈善的”人,比那些没有标签过的人捐得要多,而那些第一次没有捐钱被标签为“不慈善的”人比没有标签的贡献更少。

 

但是,如果贴的标签不是正面的、积极的,那么被贴标签的人就可能朝与所贴标签内容相反的方向行动。心理学家斯弟尔在1976年对此作了一项研究。他给人们打电话,说他们参加了(或没有参加)某个团体,或者讲一些对那个团体不太体面的话。然后要求这些人帮助那个团体建立一个饮食合作社。结果表明,消极的标签比积极的标签起了更大的效应,其原因大概是他们认为这种标签是太不公正的。因此,他们想主持公道,并乐于帮助这个团体。

 

从上述的一个事实和两项研究中可见,标签效应是很显然的,它影响着人们的印象管理。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应以此为戒,不可轻易地对孩子作出评定,不要给孩子乱贴标签,否则会影响师生的交往和印象的管理。

 

小故事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由于兵力不足,而战争又的确需要一批军人。于是,美国政府就决定组织关在监狱里的犯人上前线战斗。这些人纪律散漫,不听指挥,于是美国政府特派了几个心理学专家对犯人进行了战前的训练和动员,并随他们一起到前线作战。

心理学专家和他们谈话后,要求他们每周给自己最亲的人写一封信。当然,他们很高兴。信的内容由心理学家统一拟定,要他们照抄一遍就行了。信的内容大体是告诉他们的亲人,他们在前线如何勇敢,如何听指挥和创立了多少的战功。

 

这样坚持了半年后,奇迹发生了:这些士兵竟一个个变了样,在战场上的表现比起正规军来毫不逊色,真的像他们信中所说的那样服从指挥,那样勇敢拼搏。

 

别给孩子乱贴标签

 

一个人被别人下某种结论,就像商品被贴上了某种标签。当被贴上标签时,就会使自己的行为与所贴的标签内容相一致。

 

有的父母对孩子要求过高,当孩子无法达到时,父母就很失望,认为孩子“脑子笨”,经常批评他“大笨蛋”、“不是读书的料”,这等于在无形之中给孩子贴上了“我不行”的标签。这种不良的标签会使孩子产生“我确实不行”的感受,并且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进而对自己失去信心,就会不自觉地放弃追求成功的努力。长此以往,坏标签的预言便会成真。

 

曾有人以“你长大想当什么?为什么?”为题,对小学五年级学生进行一个问卷调查。有些学生是这样回答的:“我学习成绩不好,老师说我是笨蛋,我也不知道长大能当什么。”从中可以看出大人给孩子的负面标签,给孩子造成了多大的危害!

 

孩子的很多行为,例如顽皮、好动甚至做出“出格”的举动,这些表现多为孩子天性使然,无所谓好、坏,即使有一些不良行为,往往也是一种无意识行为或对成人的简单模仿。所以,切忌动不动就对孩子的行为贴上“好”、“坏”的“标签”,人为地划分“好孩子”、“坏孩子”,那样,很容易使孩子自觉不自觉地趋同于划定的类别,限制了他们的心理自然地成长。

 

也许有的家长会说,给孩子贴上不好的标签,只是“激将法”,是想他变得好一点而已。这是一种错误的观点。激将法对成人或许有用,但对孩子却很难奏效。因为,孩子年龄尚小,其独立性有限,对家长的说法易于认同,也很难产生“你说我不成,我就做得更好给你看”的想法。家长不可轻易对孩子下结论,不要给孩子乱贴标签。因为这样轻则会毒化亲子关系,严重的还可能促使孩子向消极方面发展。例如,日常生活中,有的孩子起床后不叠被子,家长往往不耐烦地说:“你真是条大懒虫。”有的孩子接受知识慢,老师有时也会忍不住批评说:“你怎么这么笨。”这些看似随意的一句话,实际上对孩子自尊、自信的伤害往往很深。

 

而且,在社交活动中往往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如果你给孩子贴上坏的标签,他就会把自己归到表现不好的学生那一类,经常和那些孩子待在一起,这又会加重孩子的不良倾向。

 

所以父母对有缺点、坏习惯、坏行为的孩子,千万不能动辄贴上坏的标签。相反,要从各方面去观察,用放大镜尽力找出孩子的闪光点,时刻看到他们的进步,用好标签去鼓励他们发扬优点。那么,“笨孩子”就有可能悄悄地变成“聪明孩子”,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家教故事

 

著名的成功学大师戴尔?卡耐基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他的一位朋友恩尼斯特?杰安特,住在纽约史卡斯达尔,她因一群男孩踏过她的草地,损毁了她的草地而烦恼。她尝试过斥责、哄骗,但两者都没用。于是她试着给那群孩子中最坏的一个起名号,给他一个权威感。她命他做她的“探长”,由他负责驱逐所有入侵草地者,这就解决了她的问题。她的“探长”在后院燃起了一堆火,烧了一块烙铁,并威胁其他的孩子,别踏进草地,否则他就要给他烙上一记。

 

积极的自我暗示

 

社会学家默顿曾于1948年提出预言自动实现原则,认为人们具有一种自动促使预言实现的倾向,这其实就是自我暗示心理起了很大的作用。例如,当我们心烦失眠时,如果总在想“真烦人,又失眠了,明天肯定没精神”。因而更加心烦意乱,越急越睡不着,第二天精神一定不好。如果我们对自己说:“平静些,一定能睡好。”很快会身心放松、酣然入睡。

 

在生活中,每个人都有可能遭遇失败和挫折,这些经历对个人的自信心会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几次失败后,有的人就给自己贴上了消极的标签,认为自己就是这个样子,失败对于自己来说是理所当然的事。这种消极的自我暗示会使人心绪不安,懊恼抑郁,甚至影响正常心理功能而致病。

 

我们该如何利用“标签效应”来提高自身的自信心呢?一个有效的方法是,实施积极的自我暗示训练,给自己贴上积极的标签,用积极的思想、语言不断提示自己,克服悲观、沮丧和恐惧心情,让自己精神振奋。

 

积极的自我暗示可以成为自我教育、自我激励的重要力量。例如,有个孩子临考试时总是紧张焦虑。这一次,在父母的指导下,她在考场上反复对自己说:“我已经做了充分准备,我一定能考出水平。”在遇到难题时,她就想:“我的准备是充分的。我感到这个题目难,别人也会感到难。”结果她真的克服了紧张情绪,发挥了正常的水平,考出了好成绩。

 

积极的自我暗示对人的心理作用很大,有时甚至会创造奇迹。有一个学校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把水平相似的队员分成三个小组,告诉第一个小组停止练习自由投篮一个月;第二个小组在一个月中,每天下午在体育馆练习一小时;第三个小组在一个月中每天在自己的想象中练习一个小时投篮。结果:第一组投篮水平下降2%,第二组投篮水平上升2%,第三组投篮水平上升4%。

 

在这个实验中,想象中的练习甚至比真正练习的命中率还高!这就是积极自我暗示的奇妙之处。

 

孩子在实施自我暗示前,必须根据自己的情况设置积极的暗示语言。这些暗示语言是一些给自己打气的话,如“我一定行”“我能做得更好”等,但要注意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来制定。如果有几门学科比较薄弱,就要按照先易后难来。例如,语文和数学相比,如果数学更难攻克,你可以先从语文下手,暗示自己“我一定能提高作文水平”等;如果刚开始学习进行自我暗示训练,可以给自己的目标定低些,如“我很高兴,我今天能记住8个英语单词”。以后逐渐提高,自信心也会水涨船高。经过一段时间的暗示训练,当你发现自信心有所提高,每天很充实、快乐时,你就该考虑重新设置自我暗示语了。这个阶段的暗示语不必那么具体,但一定要根据你现阶段的状况提出较高要求。

 

当暗示语设置好之后,就要着手准备实施。每天早上起床后,默念几遍自我暗示语,也可以精神饱满地站在镜子前,大声说出事先想好的鼓励自己的话语,声音要高,底气要足。这样说几遍后,你会感觉内心的自信和力量更充满一些。每天可以连续说3~5次。

 

刚开始训练时,父母需要提醒和督促孩子。一旦养成行为习惯,孩子就会每天自然而然地这样去做。孩子每天的信心也会自然而然保持得很充足,逐渐地培养成为一个自信、向上的人。

 

小故事

有一位妈妈,在儿子上幼儿园时,第一次参加家长会。幼儿园老师说:“你的儿子有多动症,在板凳上连三分钟都坐不了,你最好带他去医院看一看。”

 

回家的路上,儿子问她老师都说了些什么?她鼻子一酸,差点流下泪来。因为全班30名小朋友,惟有他表现最差:惟有对他,老师表现出不屑。然而,她还是告诉儿子:“老师表扬了你,说宝宝原来在板凳上坐不了一分钟。现在能坐三分钟了。其他的妈妈都非常羡慕妈妈,因为全班只有宝宝进步了。”

 

那天晚上,她儿子破天荒地吃了两碗米饭,并且没有让她喂。

 

儿子上小学了。家长会上,老师说:“全班50名同学,这次数学考试,你儿子排49名。我们怀疑他智力有些障碍,您最好能带他去医院查一查。”

 

回家的路上,她流下了泪。然而,当她回到家里,却对坐在桌前的儿子说:“老师对你充满信心。他说了,你并不是个笨孩子,只要能细心些,会超过你的同桌的,这次你的同桌排在第21名。”

 

说这话时,她发现,儿子暗淡的眼神一下子充满了亮光,沮丧的脸也一下子舒展开来。她甚至发现,儿子温顺得让她吃惊,好像长大了许多。第二天上学时,去得比平时都要早。

 

儿子上了初中,又一次家长会。她坐在儿子的座位上,等着老师点她儿子的名字,因为每次家长会,她儿子的名字在差生的行列总是被点到。然而,这次却出乎她的预料,直到结束,都没有听到。她有些不习惯,临别去问老师,老师告诉她:“按你儿子现在的成绩,考重点高中有点危险。”

 

她怀着喜悦的心情走出校门,此时发现儿子在等她。路上她扶着儿子肩膀,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甜蜜,她告诉儿子:“班主任对你非常满意,他说了,只要你努力,很有希望考上重点高中。”

 

后来,儿子从高中毕业了。第一批大学录取通知书下达时,学校打电话让她儿子到学校去一趟。她有一种预感,她儿子被清华录取了,因为在报考时,她给儿子说过,她相信他能考取这所学校。

 

她儿子从学校回来,把一封印有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的特快专递交到她的手里,突然转身跑到自己房间里大哭起来。边哭边说:“妈妈,我一直都知道我不是个聪明的孩子,可是,这个世界上只有你能欣赏我。”

 

这时,她悲喜交加,再也按捺不住十几年来凝聚在心中的泪水,任它打在手中的信封上。

9. 互惠效应:助人为快乐之本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如坐跷跷板一样,不能永远固定某一端高,另一端低,就是要高低交错,如此整个过程才好玩,才会快乐。俗语说:助人为快乐之本。一个永远不吃亏的人,即使占了很大便宜,也不会快乐。因为自私的人如同坐在一个静止的跷跷板的顶端,虽然维持了高高在上的优势位置,但整个人际互动却失去了应有的乐趣,对自己或对方都是一种遗憾。

 

来而不往非礼也

 

曾经有一位国外的大学教授做了一个实验:给随机抽样挑选出来的一群素不相识的人寄去了圣诞卡片。虽然他估计会有一些回音,但随后发生的情况大大出乎他的意料——绝大多数收到他卡片的人,根本没打听一下他是谁,就自动给他回寄了一张。

 

这个实验体现了心理学中的“互惠效应”,就是我们总觉得应该尽量以相同的方式,回报别人为我们所做的一切。

在生活中,我们正是不知不觉地按照“互惠效应”去行事的。例如:如果一位同事送给我们一件生日礼物,我们也会记住他的生日,届时也给他买一件礼物;如果一对夫妇邀请我们参加了一个聚会,我们也一定会组织一个聚会,并且邀请他们参加;一个人帮了我们一次忙,我们也会帮他一次……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由于互惠原则的影响力,当我们收到恩惠、礼物和邀请后,我们感到自己有义务将来予以回报。因为对恩惠的接收往往与偿还的义务紧紧联系在一起,有道是,滴水之恩,涌泉相报。

 

俗话说,“欲取必予”,不无道理。因为相信并且服从互惠原理,是我们生活中一项重要的行为准则。违背这个准则的人可能会遭到无情的唾弃,被戴上乞讨赖账、忘恩负义等帽子。一个人在和他人的交往中,如果只知索取,却不懂得为别人付出,那么就不会有人愿意和他继续交往,他将陷于“孤家寡人”的境地。

 

即使在动物界,也存在这种“互惠效应”。在非洲,有一种蝙蝠以吸食其他动物的血液为生,如果连续两昼夜吃不到血就会饿死。科学家发现,蝙蝠在饱餐一顿后,往往会把自己吸食的血液吐出一些来反哺那些濒临死亡的同伴,尽管它们之间没有任何亲属关系。有趣的是,蝙蝠们优先回报那些曾经向它馈赠过血液的个体,而不会继续向那些知恩不报的个体馈赠血液。

 

在一些咨询调查公司,工作人员也发现,如果在寄给人们调查问卷时也附带寄去一些礼物,而不是承诺在回答问卷以后再寄去同样的礼物,可以明显提高问卷的回收率。有研究表明,在问卷调查之后寄去50元钱作为答谢,不如在寄问卷时附上5元钱作为礼物,因为后者的效率是前者的两倍。

 

在生活中,我们大多有过这样的经验,即使是我们不喜欢的人,例如那些不请自来的推销员,或是令人讨厌的点头之交,只要他们在提出要求之前送给我们一个小小的人情,我们对他们的要求就失去了抵抗力。

 

互惠效应是人们在参与社会交往中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正是由于互惠效应,人们间的交往才有取有予,有来有往,交际才能顺利进行下去,人与人之间才能有融洽和谐的关系。

 

小故事

 

贝利从小就爱踢足球。10岁那年,他和小伙伴组成了一支“九七”球队。可一帮穷孩子,连球都买不起。母亲给他出主意,让他带领“队员”,到市中心捡拾香烟头,取出烟丝,卷成香烟,一根一根地叫卖;顺带沿路收集些废铜烂铁、空瓶烂罐,卖给废品站。终于,攒够了买球的钱。

 

在一次比赛中,贝利的“九七”足球队获得了市少年足球组冠军。因为他是队长,进球又最多,他很幸运地得到了一些奖金。他把钱拿回家,兴冲冲地交给母亲。但母亲却严肃地说:“没有全体队员的共同努力,你能独立赢得比赛吗?你怎么能独占这些钱呢?”贝利愣住了。是啊,在球场上,如果队友们不齐心协力,相互助攻、拦截、传递,就算自己是一个天才,也未必能将球踢进对方的球门呀。贝利的脸发烫了,他把钱分给了小伙伴们。

 

后来,贝利被推荐给巴西国家队。作为神射手,他在赛场上经常遇到对方的侵犯和严密防守。他一边刻苦训练,用更高的球技带球过人,躲避对方的抢铲。他更加注重和队友的默契配合,他顾全大局,从不吃独食。教练放心,队友也放心,每次比赛他都是场上的核心。

 

有一年巴西队在第三次夺得世界杯的比赛中,贝利接到队友一记妙传,在后卫队友的“掩护”下,带球强突过对方两名后卫,起脚劲射,球在空中划过一道漂亮的弧线,擦柱入网……那一刻,全场沸腾了,世界为之沸腾了。因为这是贝利足球生涯中踢进的第1000个球。他创造了足球史上的神话,被誉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天才球员。

 

接受媒体采访时,贝利拥着他的队友们说:“我不是天才。天才一个人创造不出美丽的神话。一个人的成功,离不开团队合作的力量——这是我母亲从小就教给我的道理。”

培养孩子的同情心

 

同情心是人类最美好的品德之一。儿童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同情是孩子的天性。婴儿一岁前就对周围人的情感有相应的反应,如果旁边有人哭,他也会跟着哭;稍大一点时,孩子看到别人哭,会拿自己喜欢的东西去安慰。这些都是孩子人性中善良与爱心的自然流露。

 

但是,如果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没有得到很好的培养,那么他的同情心就会逐步消失。我们在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孩子以自我为中心,不替别人考虑。例如在吃饭时,总是独占最好的菜;看电视时把遥控器操纵在手里;甚至不容许妈妈把食物送给客人分享。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父母忽略了对孩子进行同情心教育。

 

当今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被人捧着护着,家中没有兄弟姐妹,缺乏与兄弟姐妹共同生活的经验,也就缺少互爱互让的品质。属于他的东西从不需要分给别人,不属于他的东西长辈会千方百计为他弄来。此外,有些父母本身的道德品质就不高尚,喜欢与人斤斤计较,爱占小便宜,为人吝啬、刻薄,没有爱心和同情心,父母的这些不好的品质也会影响孩子,使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逐渐失去同情心,而变得冷漠、自私。因此,父母一方面要教育孩子从小就要学会对别人付出,同时父母也应该以身作则,要对他人有同情心。

 

生活中,父母要教育孩子对逆境中的人表示自己的关心,并给予必要的帮助。父母要让孩子明白,帮助他人其实是帮助自己,因为一个人在他人遭遇困难时袖手旁观,或是避而远之,就不会赢得人们的喜爱,更为重要的是,在自己遇到难处时,也不一定会有人帮助,因为没有人喜欢和一个冷漠的人打交道。

 

作家法狄曼说:“如果世界上只有我一个人独处,便不能保全自己的生命,也不能发现自己的真正价值……我们只能用极抽象的方法去爱整个人类,但是我们至少可以不漠视他人。我们可以培养对他人的关心,常常用各种方法和他人产生联系。文明究竟是什么?当然是指人们努力要脱离原来冷淡、漠不关心的孤立状态。”

 

父母要提醒孩子,“勿以善小而不为”,因为再微不足道的善事,都能给他人带来好处和帮助。一个人付出什么,就会收获什么。那些受到我们恩惠的人,会对我们心存感激,这样,在我们有困难时,也会得到他人的帮助。

 

小故事

 

毛泽东的母亲文七妹虽未曾念过书,但心地善良,对贫苦人富有同情心,经常瞒着丈夫给贫苦乡亲接济粮食。在饥荒时,穷人乞讨,她更是多加布施。

 

毛泽东有个堂叔,家道中落,生活日渐困难,甚至吃饭断顿,愁得不行。父亲毛顺生想乘机将他的水田低价买下。但是,文七妹坚决反对,她说:“水田是一家人生存的根本,没了水田,他以后生活更难。”此后,文七妹经常带着毛泽东偷偷去接济这位穷本家,使他家慢慢度过了难关。母亲的这种美德对年幼的毛泽东影响极深,使他从小就对弱者表现出极大的同情心,并像母亲那样经常帮助别人。

 

毛泽东六七岁时开始在私塾读书。一天,他向母亲提出要带着午饭到学校里去吃。文七妹以为儿子可能是为了节省往返的时间和精力,利用这段时间多读点书,于是很高兴,同意了儿子的要求。

 

可是,在这以后的连续几天内,文七妹发现儿子带的午餐一次比一次量多,而晚上放学回家后依旧显得很饥饿的样子,晚饭食量还很大。她以为儿子得了什么怪病,便叫来儿子,盘问起来:“伢子,告诉妈,你哪儿不舒服?”

 

“妈,我好好的呀。”

 

“不对。你每天中午带那么多饭还不够吃,是怎么回事?”

 

毛泽东这才老老实实地告诉母亲:“妈,我们私塾新近来了一个叫黑皮伢子的同学,他家里很穷,每天都没有午餐吃。我见到他总是挨饿,就想自己带午饭去,好和黑皮伢子两个人匀着吃。”

文七妹听到儿子的这番话,不但没有责备儿子,反而感到非常欣慰。她对儿子说:“你这样做是正确的,我非常高兴。但是你应该早一点告诉我。我知道了,会替你想办法的。以后,你要带够两个人的午饭,免得两个人都半饥半饱的。”

 

此后,文七妹总是给儿子准备两个人的午饭,饭菜也越来越丰盛。

 

一直到毛泽东成为伟人之后,他仍旧继承和发扬母亲的这种乐于助人的美德。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经常给父老乡亲和师友,尤其是生活困难者寄钱;还邀请他们到北京叙旧,设宴款待,赠送礼物。而他自己则节衣缩食,生活相当俭朴。

 

让孩子懂得感恩

 

中国有句老话:“滴水之恩,涌泉相报。”也就是说,做人要懂得感恩。可是,我们在生活中看到,很多孩子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却不知感恩为何物。例如,有的孩子把父母对自己的付出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事,因此他们一味向父母索取,从不体谅父母,甚至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做出种种令人伤心的事。有媒体就曾报道:

 

某地一位父亲为了挣钱供儿子上学,弹着土琵琶挨门挨户卖唱。儿子在大街上遇见后,竟然绕道而行。当父亲去学校给他送钱时,他对同学说,父亲是自己的老乡……

 

一位男生为了与女网友约会,竟然把一向疼爱自己的奶奶准备拿去看病的钱偷走,很快便挥霍一空。患了眼疾、行动不便的奶奶只好终日在家叹息……

 

学会感恩,并懂得关爱和回报,有助于孩子健康成长和良好人格的形成。一个不懂得感恩的人,长大后有可能变得自私,甚至会失去人性中的一切美德。一个人只有学会了做人,才能更好的做事。一个自私、不懂得回报的人,很难与人和谐相处,也不会受人尊重,在事业上自然难以获得成功,甚至会走上犯罪的道路。

 

因此,父母从小就要教育孩子懂得感恩,要让孩子明白“忘恩负义”对成长的负面影响,使孩子认识到对自己拥有和享受的一切抱有感激之情的重要性。在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时,父母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⑴对家人心怀感恩。在家庭中,父母为孩子付出的最多,但是很多孩子却不曾对父母表示过感谢,有些人是认为父母抚养自己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有些人是对父母心存感激,却因为太过熟悉不曾表示出来。其实每个人都需要被感恩,即使是父母、兄弟姐妹也不例外。

 

⑵对老师心怀感恩。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除了来自家庭的教育外,更多的来自于学校。因此,教育孩子对老师心怀感恩与教育他学好专业知识同等重要。居里夫人曾说:“不管一个人取得多么骄傲的成绩,都应该饮水思源,应该记住自己的老师为他们的成长播下最初的种子。”在镭研究所的落成典礼上,居里夫人就曾寄去机票,邀请她的小学老师欧班老师来参加,并且亲自把老师送上主席台。

 

⑶对身边的人心存感激。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社会中,孩子的成长除了家庭、学校的教育和支持外,还有很大一部分来源于周围的人。因此,教育孩子对他人要心存感激,也是孩子必修的一门功课。

 

⑷感激竞争对手。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会有很多的竞争对手,用什么样的心态来面对竞争对手,对孩子的成长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明智的父母要教育孩子感激对手,因为对手不仅能激发孩子的斗志,还能促使孩子的心胸更宽阔,而这些都是做人、做事成功的关键因素。

 

小故事

 

有一个年轻人大学毕业后去应聘一家大公司。面试结束后,公司经理突然看着他的脸问到:“你为父母洗过脚吗?”

 

“从来没有过。”青年很老实的回答。

“那好吧,明天这个时候,请你再来一次。不过有个条件,刚才你说从来没有为父母洗过手脚,明天来这里之前,希望你一定要为父母洗一次。能做到吗?”

 

青年听了,虽然心里觉得这要求有点奇怪,不过还是答应了。

 

青年出身贫寒,刚出生不久父亲便去世,靠母亲为人打工挣钱养家。他也很用功学习,从小学到中学成绩都很优异,如愿考进北京一所名牌大学。一直以来,母亲毫无怨言,辛苦打工供他上学。

 

青年到家时母亲还没有回来。母亲出门在外,脚一定很脏,他决定为母亲洗脚。

 

母亲回来后,见儿子要为自己洗脚,感到很奇怪。于是青年将自己必须为母亲洗脚的原委一说,母亲很理解,便按儿子的要求坐下,等儿子端来水盆,把脚伸进水盆里。青年右手拿着毛巾,左手去握母亲的脚,他这才发现母亲的那双脚已经像木棍一样僵硬,他不由得搂着母亲的脚潸然泪下。在读书时,他心安理得地花着母亲如期送来的学费和零花钱,现在他才知道,那些钱是母亲的血汗钱。

 

第二天,青年如约去那家公司,对经理说:“现在我才知道母亲为我受了很大的苦,你使我明白了在学校里没有学过的道理,谢谢经理。如果不是你,我还从来没有握过母亲的脚,我只有母亲一个亲人,我要照顾好母亲,再不让她受苦了。”

 

经理点了点头,说:“你明天到公司上班吧。”

10. 棘轮效应:让孩子体验生活的艰辛

 

中国有句古训:成由俭,败由奢。成功由勤劳节俭开始,失败因奢侈浪费所致,在任何时候,这个朴素的真理都不会过时。

 

由奢入俭难

 

古典经济学家凯恩斯曾提出一种经济观点,认为消费是可逆的,即绝对收入水平变动必然立即引起消费水平的变化。

 

针对这一观点,美国经济学家杜森贝认为这实际上是不可能的,因为消费决策不可能是一种理想的计划,它还取决于消费习惯。这种消费习惯受许多因素影响,如生理和社会需要、个人的经历、个人经历的后果等,特别是个人在收入最高期所达到的消费标准。由于后者的影响,人的消费习惯形成之后有不可逆性,即易于向上调整,而难于向下调整。尤其在短期内消费是不可逆的,其习惯效应较大。

 

这个理论叫做“棘轮效应”,又称为“制轮作用”。这一理论认为,对于消费者来说,增加消费容易,减少消费则难。因为一向过着高生活水平的人,即使实际收入降低,多半不会马上因此降低消费水准,而会继续保持相当高的消费水准。即消费“指标”一旦上去了,便很难再降下来,就像“棘轮”一样,只能前进,不能后退。

 

实际上棘轮效应可以用宋代政治家和文学家司马光一句著名的话来概括: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这句话出自他写给儿子司马康的一封家书《训俭示康》中,除了“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的著名论断,他还说:“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司马光秉承清白家风,不喜奢侈浪费,倡导俭朴为美,他写此家书的目的在于告诫儿子不可沾染纨绔之气,保持俭朴清廉的家庭传统。

 

“棘轮效应”是出于人的一种本性,人生而有欲,而一旦有了欲望就会千方百计地寻求满足。

 

对于欲望,我们没有办法禁止,但一定不能放纵,对于过度的及至贪得无厌的奢求,必须加以节制。如果对自己的欲望不加限制的话,过度地放纵奢侈,没能培养俭朴的生活习惯,必然会使自古“富不过三代”之说成了必然,就必然出现“君子多欲,则贪慕富贵,枉道速祸;小人多欲,则多求妄用,败家丧身。是以居官必贿,居乡必盗”的情况。

在西方国家,很多成功企业家虽然家境富裕,但依然对子女要求极严,从不给孩子很多的零花钱,甚至寒暑假还让孩子四处打工。

 

这些企业家并不是苛求子女能为自己多赚一点钱,而是希望子女懂得每一分钱的来之不易,懂得俭朴和自立。这是一种很可贵的家庭教育观念。让孩子从小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有利于孩子未来的成长和发展。

 

小故事

 

婷婷上小学三年级了,花钱大手大脚。

 

一天,父母带着婷婷去逛街。在一个繁华的路口,有一位老爷爷正在卖《北京晚报》。父亲从口袋里掏出10元钱交给婷婷,让她去买10份晚报。婷婷买回晚报后,父母跟她商量,让她按原价把晚报卖出去,看看要花多少时间才能卖完这10份报纸。

 

在父母的帮助下,婷婷费了好几个小时才把10份晚报卖出去。然后,父母又让婷婷去问卖报的老爷爷,卖出一份报纸能赚多少钱。

 

老爷爷告诉婷婷,卖一份报纸只能赚几分钱。婷婷算了一笔账,花了这么长时间才挣了几角钱,而且口干舌燥,非常吃力。婷婷领悟了父母的良苦用心,她主动对父母说:“爸爸、妈妈,我以后再不会随便花钱了,挣钱太不容易了!”

 

父母肯定了婷婷的想法,并及时表扬了她。

 

再富也不能富孩子

 

“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这一公益广告语如今已深入人心。需要注意的是,这句话的本意是要尽力优化教育环境,改善教学条件。可事实上,现在一些家庭越来越富裕,想方设法满足孩子物质上的各种要求,让孩子过着要什么有什么的小皇帝生活。即使是一些经济条件不怎么宽裕的家庭,宁愿自己省吃俭用,也要让孩子生活得安逸舒适。

 

只要孩子说一声“要”,父母就能给他们买到,这并不是一件好事。父母们没有想到,对孩子过分娇宠,将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会使孩子逐渐养成大手大脚、不懂珍惜的习惯。他们挥霍金钱,贪图享受,拒绝“吃苦”。曾有媒体报道,有城里孩子听说起农村的孩子饭都吃不饱,竟诧异地问:“饿了为什么不吃面包?”这不禁让我们想起历史上的皇帝晋惠帝,天下饥荒,百姓饿死,他便对大臣们说:“何不食肉糜?”

 

“棘轮效应”提醒我们,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在人的一生中,不可能一帆风顺。如果一个人只会享福,不会吃苦,那么在遇到逆境的时候,就容易一蹶不振,不容易东山再起。古话说:“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孩子要成才,只有经历“艰难困苦”,才能“玉汝于成”。那种只想依靠父母,不愿意通过努力奋斗去获取成功的人,在未来的社会中是很难有立足之地的。

 

古语说“豪门出败子”。为了避免金钱给孩子带来的负面影响,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宁肯将钱捐献给社会,也不肯多给孩子一分钱让其去挥霍。沃尔玛的创始人山姆?沃尔顿也曾这样警告他的后代:“子孙当中要是有谁胆敢玩弄纨绔子弟的那类奢侈品,我到地狱里也要起诉他。”日本有这样一句教育名言:“除了阳光和空气是大自然的赐予,其他一切都要通过劳动获取。”让孩子从小就知道衣服和粮食来之不易,懂得挣钱的艰辛,比金钱更让孩子受用不尽。

为了避免出现“富不过三代”的情况,父母们有必要让小孩从小“吃点苦”,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这才有利于孩子的成长与发展。父母应该让孩子懂得“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的道理,把精力集中到学业和能力的培养上,而不应在物质上追求过高的目标。孩子将来要取得事业的成功,靠的不仅是知识,还需要意志和品质。过早地让孩子享受富裕,而回避穷苦,这是一种溺爱,看似爱之,实则害之。

 

当然,我们所提倡的“穷”,并不是让孩子“衣不蔽体,食不果腹”,而是在温饱无忧的前提下,让孩子在必要的“穷”和“苦”中得到锻炼,懂得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那么,父母应该怎样做呢?

 

⑴父母要以身作则。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生活俭朴,反对奢侈。一次他见到女儿穿了一件用翠羽装饰的短袄,就命令她脱去,以后不许再穿。在他的影响下,一时节俭风气举国盛行。封建时代尚且如此,更何况现在呢?因此,父母要给孩子做出榜样,即使再有钱,也不能在孩子面前奢侈浪费。

 

⑵要让孩子懂得赚钱不易。现在的孩子多喜欢贪图享受,因此,父母要有意让孩子用劳动去换取报酬。例如,有些家庭尽管很富裕,也让孩子去送报、送牛奶或去商场促销,赚取零花钱。这些父母的目的并不在于让孩子赚到多少钱,而是让孩子明白赚钱的不容易。孩子也会为自己能通过劳动获得报酬而感到骄傲。

 

⑶让孩子懂得“量入为出”。父母要让孩子明白,花钱必须有经济来源,要看支付能力如何。例如,当孩子向父母索要一款价格昂贵的玩具时,妈妈可以告诉他家里的经济状况,然后建议他选一款更便宜的玩具。同时,让孩子学会废物利用也是一个很好的教育方法,既可以培养孩子节约的习惯,还能锻炼孩子的创新和动手能力。

 

⑷教孩子学会积累。孩子手中的零花钱、压岁钱,应该计划使用,适当积累,父母要教孩子把钱保管好,防止丢失、被窃。父母还可以让孩子适当地用零花钱进行投资,既可以培养节俭品质,又可以学习理财知识。

 

家教故事

 

约翰?洛克菲勒是全世界第一个拥有10亿美元资产的大富翁,尽管他家庭财力雄厚,但从不在金钱上放任孩子。他对儿女们的日常零用钱十分“吝啬”,因为他认为富裕家庭的子女比普通人家的子女更容易受物质的诱惑。

 

洛克菲勒根据孩子的年龄来给零用钱:七八岁时每周30美分,十一二岁时每周1美元,12岁以上者每周2美元,每星期发放一次。同时,他还给每个孩子发个记账本,要他们把每笔支出都详细地记录下来,到领钱时交他审查。钱账清楚、用途正当的,下周还可递增5美分,反之则递减。同时,孩子们做家务事还可得到报酬,补贴各自的零用钱,从而让他们认识到,只有劳动,才会有收获。例如,捉到100只苍蝇能得10美分,逮住一只耗子得5美分,背柴、垛菜、拔草,又能得到若干奖励。二儿子纳尔逊(后来担任美国副总统)和三儿子劳伦斯(后来兴办新兴工业),还主动要求合伙替全家人擦鞋,长筒靴每双10美分,皮鞋每双5美分。他们在十一二岁时,兄弟俩还合伙养兔子并卖给医学研究所以赚取零用钱。

 

即便后来儿女们离家上大学时期,洛克菲勒仍规定他们的零用钱与一般人家的孩子的日常开销相仿,如有额外用途必须另行申请。

学坏容易学好难

 

做父母的常有这样的体会:想要帮助孩子建立一种好习惯,可能一次又一次地监督强制,但还是很难养成;而一种坏的行为习惯却不用教,孩子一下子就会了,而且会时常自发表现。父母不由地感叹:真是学坏容易学好难。为什么会是这样呢?

 

这也许要从人性中的本能、欲望的低级需求中寻找答案。

 

人性首先是动物性的。攻击、破坏、放纵是动物的本能,弱肉强食,争夺支配权的厮杀是动物界生存力的表现,最强悍、放纵的动物总是能得到环境生存、培育后代的权利;而顺从、软弱的动物都一批批地被淘汰。

 

由动物阶梯进化而来的人类,仍没有完全摆脱这种动物本能的潜在影响,仍在人性中起着它不可忽视的潜在影响作用,从而影响和左右着人的行为。从这个意义上说,守纪律、讲信用、爱劳动、爱清洁、勤奋好学等优良的行为属于人的社会行为,需要长期培养方可形成。这些行为需要对本能加以克制和约束,通过训练才能形成。而松散、贪心、懒惰、自私自利等坏的行为,能满足人的低级需要,受人的生存驱动力的影响,这些行为是对欲望的放纵行为,没有意志力的克制,也会自发地表现出来。

 

例如,大人要求孩子玩耍后玩具要放回原处,这种行为与本能相违,需要意志力和自控力,还需要长期而严格的相应训练,才能养成这一良好的行为习惯。相反的,玩具玩完了一扔了事,既方便,又无需约束,当然不用学也做得到。

 

这种“学坏容易学好难”有点类似于“下坡容易上坡难”。我们都明白,爬上坡要比走下坡费劲得多。如果把上坡比作“学好”,把下坡比作“学坏”,人生的“上坡”和“下坡”也有类似的规律。就像人们说的“学好千日不足,学坏一日有余”。或者说,自由散漫一学就会,严守纪律、约束自己则要困难得多。

 

既然学好比学坏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克制,那么,怎样才能做到让孩子学好而不学坏呢?

 

⑴父母要“懒惰”一些。

 

很多父母觉得自己太累,是因为无论孩子的大事小事,父母全部大包大揽,总以为自己的孩子小,恨不得替孩子承担一切。这种做法导致的直接结果是,父母勤快了,孩子就懒惰了。例如,父母替孩子把房间收拾得井井有条,孩子自然就不会搞自己的卫生;父母包揽了所有的家务,孩子想做简单的家务都没有机会了。

 

因此,父母不要对孩子照顾得过于周到,应该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例如洗衣服、洗碗等家务。这样,既能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自立能力,也能培养孩子勇于承担责任的品质。

 

⑵有意给孩子制造“困难”。

 

父母可以有意让孩子做一些有一定困难、经过努力又可以做到的事,以提升他们的能力。同时父母要用自己坚强、勇敢和镇定的行为来影响孩子,给孩子做出好的表率。

 

⑶制定家庭规范来约束孩子。

 

跟大人相比,孩子的自控能力比较弱,有的已经改正的坏习惯还可能再犯,甚至有些已经养成的好习惯也有可能坚持不下去。为此,父母可以制定一些家庭规范来约束孩子。

 

例如,孩子不能按时刷牙,浪费粮食,不按时洗澡等坏习惯,都可以通过制定“家规”给予限制和约束,促其改正。当然“家规”的制定要发扬*,由全家人共同制定,还要注意符合实际情况。

⑷适当的让孩子吃点苦。

 

吃过苦的孩子更懂得珍惜现在和体谅他人。即使家境优裕,也要让孩子适当的吃点苦。例如,让孩子参加野营、拉练等活动,或让孩子去体验农村生活,培养吃苦的能力,锻炼孩子的意志力。

 

家教故事

 

欧阳修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历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欧阳修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母亲带着他艰难度日。好在母亲是一位有志气有见地的女子,她不仅靠以纺织维护母子两个人的生活,还决心让孩子读书,好让他长大后能成才。但家境实在是困难,交不起学费,上不起私塾,母亲就决定自己亲自来教欧阳修识字、读书。

 

因为买不起纸和笔,母亲就在地上铺一层细沙做纸,用竹枝代替笔,教小欧阳修写字。欧阳修天天跟着母亲学字背书,每天完成识字任务,还要温习、巩固。母亲还给他讲古代先贤的故事,教给他做人的道理,鼓励他成为一个有学问、有抱负的人。

 

小欧阳修很聪明,学的东西很快,也记得牢,时间久了,就滋长了骄傲情绪,翘起了尾巴。一天,他只顾贪玩,没完成母亲留给的作业。母亲很严肃地把他叫到身边,许久没有说一句话,只是不断地织着布。

 

忽然,母亲停了下来,递给小欧阳修一把剪刀,对他说:“你过来,把这匹布剪了。”

 

小欧阳修吃惊地说:“娘,你为什么要剪布啊?你好不容易织成的布,一剪断就没法卖了。娘,我不能剪。”

 

母亲这才对儿子说:“你知道好不容易织的布,一剪断就可惜了;可是你不知道,你好不容易读到的书,如果一中断,也是可惜的。如果你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知识不能继续巩固,就会荒废,长大了就难以成才啊。”

 

母亲的一席话,让小欧阳修感到了脸红,他惭愧地低下了头,对母亲说:“娘,我知道错了,我以后再也不贪玩了。”

 

从此以后,欧阳修更加发愤读书,从不懈怠。直到他长大成名之后,还保持着勤奋读书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