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 毕业:加强农村食品安全监管的几点思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10/05 23:46:20

  内容摘要: 我们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如何真正地深入农村,真正地顾及到农村的每个角落,值得每个食品监管部门深深思索。监管部门要开展多种形式的食品安全宣传活动,引导农村消费者提高食品安全意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加强辨别常见劣质食品的能力,不购买、食用劣质食品。

  我们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如何真正地深入农村,真正地顾及到农村的每个角落,值得每个食品监管部门深深思索。通过全市开展的食品监管“两项制度向农村延伸”专项整治活动,我体会到,在工作中要强化自身职能,发挥食品安全综合监管部门的作用,加强对农村食品市场全方面的监管,使农村不再成为劣质有害食品的重灾区,应该是食品监管部门努力的方向。

  当前农村食品安全的现状

  食品种植、养殖环节。一是蔬菜、水果及其它植物性农产品的农药残留问题。二是畜禽等动物性产品兽药残留和疫病防治问题。三是来自环境中的污染物,如工业三废和化肥、激素、重金属等有机物或无机物对食品的污染问题。这些农村个体种植养殖的生产方式难以保证初级农产品的质量。

  食品生产加工及经营环节。一是小作坊问题普遍。目前我市较大的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只有1家,规模以上的企业几乎没有,存在很多小作坊。大多小作坊分散在城乡结合部以及行政监管相对薄弱的农村。相当一部分缺乏有效监管和严格的生产标准,从业人员素质低,生产、经营管理落后,设备设施陈旧。二是添加剂不合格或滥用添加剂。三是食品成分含量不符合要求。

  食品流通环节。一是包装类食品标签不规范。二是过期食品有一定的市场占有率,给消费者的健康造成了危害。

  食品消费环节。一是全市农村学校食堂卫生差,饮食安全令人担忧。二是街头饮食摊点食品质量没有保证。

  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农村消费者“偏爱”便宜食品

  由于农村经济还不是很发达,消费能力相对较弱,因此,求便宜心态仍然是他们在选择商品时首先考虑的,买东西看价格已经成为农村消费者的消费习惯。

  (二)假劣食品由城市“流向”农村

  由于农村消费能力薄弱,利润微薄,一些大型、正规、集团型超市无意进驻,农村流通领域经销食品的经营主体主要为集贸市场、个体副食品商店、小食品批发部,上架销售的商品也极为低档;消费者购买食品时既不查验相关证照,又不索要销售发票;经营者进货时也顺应农村消费的畸形需求,假劣食品混迹其中;同时由于农村食品销售流转速度较慢,周转周期过长,存储条件差,变质过期往往成了农村食品的常态,低级的市场业态为假冒伪劣提供了温床,农民成为假劣食品的主要受害者,也为农村食品安全管理带来了很大的难题。

  (三)经营者和消费者食品卫生质量意识淡薄

  由于农村卫生条件差,农民缺乏基本的食品卫生安全意识,硬件设施简陋,环境卫生较差,杀菌设备和卫生防尘设备等卫生消毒设施空置现象普遍存在;家畜宰杀前不检疫,宰杀后加工贮存不当,都易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目前我市共有农村食品加工小店40家,“小、散、低、乱”是其普遍特点,即规模小、分布散、意识低、秩序乱。经营者缺少必要的法律知识和商品知识,卫生意识较差,无健康证和卫生许可证从事食品经营的现象还存在,经营的商品互相混杂,存在很大消费安全隐患。与此同时,消费者的卫生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也普遍不强,在遇到食品安全问题时,农村居民的投诉率极低,这说明农民消费观念有待转变。(四)农村食品市场监管存在问题

  一是经营者文化素质低。二是信息传播途径较少,消费维权意识淡薄。三是因为基层监管人员的观念有待转变、执法监管力量的不足、监管硬件设施不足、监管体制的不科学,使得监管力度不够。

  当前农村食品安全存在问题的对策

  开展食品安全知识宣传活动,强化农村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在做好日常监管的同时,应该将消费维权的力量重点放在转变农村消费者的意识、思维、观念上。监管部门要开展多种形式的食品安全宣传活动,引导农村消费者提高食品安全意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加强辨别常见劣质食品的能力,不购买、食用劣质食品。

  经常性巡查和重点检查相结合,整顿农村食品市场。对农村食品安全整治制定切实可行的长期日常巡查计划和专项巡查计划,改变日常巡查“到边不顾面,顾面不到边”的现状。要按照各个环节突出监管重点,对农村集贸市场、小商店、小超市、代销点、流动摊贩进行整治。结合12315涉农维权站的建立,对制销假劣食品等违法行为予以严厉打击。要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检测仪器,开展对农村食品市场上市商品的快速定性检测,并通过一定的媒介对检测结果进行公示,为消费者及时提供警示信息。

  对农村商品经营单位建立严格的准入制度。要学习大型商场实施准入工程的经验,在农村小商店、小超市建立商品进货验收档案、台账备案制度和不合格商品退出制度。构建比较完备的食品经营者信用机制、备案机制,在机制上、源头上加以督促,逐步提高农村食品质量水平,较好地实现监管目标。这也会对培育经营者的良好信用和提高农村食品安全系数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建立大型的配送中心。农村配送方式落后,进货价格成为经营者进货的主要考虑因素,食品进货渠道没有保证。到目前我市还没有成立统一的配送中心。

  倡导“诚实立身、信誉兴业”理念。在经营户中开展法制、信用教育,增强农村食品经营者的法制观念和商品质量意识,宣扬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大力开展“文明个体户”、“诚信经营户”评选活动。并利用消费者协会的影响力和公信力,对食品消费中带有突出性和普遍性的问题及时向社会发出消费警示并公布问题食品名单,构建以经营者自律为主体的食品经营者自律体系,强化食品安全责任。

  加大农村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力度。要继续对种植养殖业开展农药残留整治,减少粮食、蔬菜的农药、化肥污染,基本消除违禁药物的使用,逐步建立起鲜活农产品快速“绿色通道”。要加强农村食品流通环节整治,建立食品安全溯源管理制度,推行散装食品标签标识制度。要整治食品的假包装、假标识、假商标,依法严厉打击无生产日期、无保质期、无生产厂家、过期霉变、假冒伪劣食品等违法行为。要积极培育食品放心店,对农村集贸市场、小商店、代销点、流动摊贩进行整治。要加强对奶制品、豆制品、饮料等10大类重点品种的整治。同时,大力推进农村食品安全放心店的建设。推进农村食品安全监督点、监管和消费维权网络建设,及时受理和处理农民消费者的投诉、申诉和举报,为农村营造一个安全卫生的食品消费环境。古交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冯海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