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s中的li怎么去掉:“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专题教学讨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7/06 17:53:53

课程文本一 战争与和平专题四脚本

 

历史“选修III”专题四

“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专题教学讨论

本讲专家:

徐赐成   陕西省教育科学研究所

林东利   陕西省西安市铁路局第一中学

姒吉霞   陕西省西安中学

目录

(上)

整体分析

一、本模块设置的必要性

二、本模块设置的意义和教育目标

1.认识战争、和平与政治的关系

2.认识战争、和平与历史发展的关系

3.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现实意识

4.树立正确的战争与和平观

三、本专题学习要求和教育目标

1.正确认识二战后世界形势——总体处于和平状态

2.正确认识“冷战”与世界和平的关系

3.明确战后危害和平的主要因素和当今世界的努力方向

四、本专题主要学习内容

1.了解美苏冷战局面形成的主要过程,认识冷战局面形成的原因和特点。

2.世界保卫和平大会、《罗素——爱因斯坦宣言》、六七十年代美国反战运动等史实,分析战后世界人民反战和平运动高涨的原因、特点和意义。

3.了解七八十年代美苏等国由紧张对抗到谋求缓和对话的背景和过程,指出从中得到的认识及其实质。

4.了解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中的主要活动。

重点分析

一、重要概念分析

1.雅尔塔体制

2.冷战

(1)“冷战”兴起的原因

(2)“冷战”的范围

(3)“冷战”的影响

(4)关于“冷战思维”

(5)对“冷战”的再思考

3.美苏争霸

(1)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初,是美苏争霸的第一阶段。这一时期的特点是既有缓和又有争夺。

(2)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是美苏争霸的第二阶段。其特点是苏联处于攻势,美国转攻为守。

(3)80年代末90年代初,是美苏争霸的第三阶段。

如果从更长远的角度看美苏关系,两国之间的对抗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

(1)美苏从冷战到争霸

(2)美苏争霸的原因、特点和实质

(3)中国与美苏冷战争霸的关系

(4)美苏争霸的历史思考

(下)

    

二、重要问题分析

1.二战后美苏为何由战时同盟转向对峙?

(1)苏联的战后政策

(2)美国的“世界主义”战略

(3)美国的遏制理论

2.雅尔塔体制的形成对战后国际关系格局所产生的影响

3.如何理解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在经济领域的一次大规模运用?其与杜鲁门主义有何异同?

4.战后美苏两大阵营之间遏制与反遏制、对抗与反对抗的过程和主要方式是什么?有什么突出的特点?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苏为何开始调整对外政策和相互关系?之后又经历了怎样的对抗和缓和?

(1)遏制与反遏制的开始

(2)对抗与反对抗

(3)六七十年代的政策调整

(4)对抗再起

(5)八十年代后期的缓和

5.“冷战”给世界带来的影响和最大威胁是什么?为什么在这种威胁下世界大战并未爆发?你怎么看待这种在“冷战”下的和平?“冷战”又给美苏带来了什么?

(1)冷战给世界带来的影响

(2)冷战给美苏带来的影响

教学实施分析

一、不可忽视的历史前提

二、不可缺少的深度分析

三、不可轻视的现实关怀

(上)

姒:老师们,大家好。我是陕西省西安中学历史组的姒吉霞。我旁边这两位是陕西省教育科学研究所的徐赐成老师和西安铁一中的林东利老师。

林:大家好!

徐:老师们好!

姒:今天我们要和大家讨论的话题是历史选修III中“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这一专题的教学设计问题。(ppt)对于选修三所涉及的课程内容,虽然都是我们比较熟悉的,但在教学设计中感觉还是比较难以把握和处理,教学实践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学生虽然对这一模块的教学内容很感兴趣,但在理解和认识上很难做到合情合理地拔高和深化,这样的教学就难以让师生满意,也就是教学效果不够理想。我想不少老师在教学时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我的感觉是,要解决上述问题,除了要深入分析教材、准确把握教学内容外,必须加强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认识,确立正确的教学价值观,教学立意要高远。接下来,我想先请徐老师先从总体上对本专题进行一下介绍。

整体分析

徐:好的,我首先来谈一下本专题的主要内容。(ppt)从课程内容看,本专题教学主要有四大教学任务:①准确理解本专题重大历史问题──雅尔塔体系、冷战、美苏争霸;②明确把握本专题主要历史线索──战后以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的形成、发展和解体过程;③深刻认识战后国际关系的主导力量及其对峙的本质──美苏之间因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国家利益的不同而产生的对峙局面;④深入分析战后新的国际关系格局对世界的影响。而要很好地完成这些教学任务,就必须先对本专题甚至本模块的教学要求有个总体认识。

林:是这样。我觉得学习本专题有必要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这个专题进行对照。“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讲述了凡尔赛和华盛顿会议构建帝国主义和平体系的史实,剖析了该体系的实质和不稳定性。这种思维方式可以运用到本专题的学习中,通过学习国际联盟、联合国的成立及其主要活动,对其历史地位能做出正确的评价;通过学习“冷战”形成的主要过程,认识“冷战”形成的原因和特点;通过学习世界保卫和平大会、《罗素—爱因斯坦宣言》、六七十年代美国反战运动等史实,分析战后反战和平运动高涨的原因、特点和意义;通过学习美苏等国由紧张对抗到谋求缓和对话的背景和过程,指出从中能得到的启示。

姒:通过两位老师的分析,我觉得在本专题教学中要通过概括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说明战后世界的历史走向主要是美苏两极全球性的对峙和争夺,而其主要形式表现为“冷战”。伴随着战后世界两大主角──美苏两国的争夺及其盟国力量的消长,世界局势发生着各种各样的变化。在整个发展历程中,战争与和平问题始终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因此教学实施一定要切中主题,提出人类的期望与梦想,在更深的层次上使学生回味战后国际关系格局给世界带来的启示。

徐:这就涉及到你刚才谈到如何在教学中合情合理地拔高认识和深化理解的问题。能否拔高认识和深化理解,关键是眼界、角度和方向问题。方向正确才能做到“合情合理地拔高和深化”。这就需要明确本模块设置的价值和意义,首先就是要理解设置本模块教学意义。这个问题请林老师先谈谈。

一、本模块设置的必要性

林:20世纪堪称“战争世纪”,无论从战争的诱因还是规模、样式、手段以及战争的破坏和影响,在几千年的战争史上都是史无前例的。20世纪仅两次世界大战的浩劫就夺取了几千万人的生命,二战后联合国的成立,反映了世界人民对和平的强烈渴望。但遗憾的是,战争仍然挥之不去。据统计,从二战结束到80年代末,世界共发生过180多场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其中96%以上集中在亚、非和拉美等第三世界国家,这种“战争世纪”的强大惯性,仍然直接震撼着21世纪。战争与和平的问题,确实是一个相当难解的问题,也是重大的现实问题,甚至是个永恒的问题。人类必须从中学会处理战争与和平问题。我想这就是在高中课程中设置本模块的深刻背景。

二、本模块设置的意义和教育目标

徐:只有从这个背景出发才能充分认识和理解本模块的意义和教育目标。

1.认识战争、和平与政治的关系

战争与和平是两种相对立的基本社会现象。在阶级社会,战争是为了一定政治、经济目的而进行的武装斗争,是暴力的对抗;和平则是基于一定政治目的而从事的非战争活动,呈现非暴力对抗的特征。战争与和平对人类社会生活施以深刻影响,因而成为人类普遍关注的问题,成为社会领域多学科研究的对象。

战争就是政治,但不是一般的政治,而是流血的政治;和平也是一种政治,是不流血的政治。战争与和平本身都是政治性的社会活动,自古以来没有不带政治性的战争与和平。战争与和平的政治本质决定了我们不能用抽象的人性或道德标准来确定对待战争与和平的态度,而应当具体地分析和研究战争和和平背后的政治内容,以决定自己对待战争与和平的态度。马克思主义从不抽象地谈论战争与和平。毛泽东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反对一切阻碍进步的非正义的战争,但是不反对进步的正义的战争。对于后一类战争,我们共产党人不但不反对,而且积极地参加。”对待和平,也要具体分析。因为和平背后的政治内容也各有不同,既有处在阶级压迫或民族压迫下的“痛苦的”和平,也有摆脱阶级压迫或民族压迫依靠正义战争赢得的和平;既有推进人类进步事业的和平,也有阻碍社会进步、延缓历史发展的和平。总之,有各种各样的战争,也有各种各样的和平,马克思主义既反对盲目崇拜战争,也反对痛苦屈辱的和平。不论对战争还是对和平,它都主张坚持正义的立场、进步的立场、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这是马克思主义战争与和平理论区别于历史上各种战争与和平理论的根本之处。

姒:德国军事家克劳塞维茨有句名言:战争不仅是一种政治行为,而且是一种真正的政治工具,是政治交往的继续,是政治交往通过另一种手段的实现。据统计,自有史料记载以来,人类社会平均每三天就要发生一场战争。战争古已有之,几乎与人类一样古老,但20世纪战争发展到了新的阶段,先后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出现了战后的全球性“冷战”。核武器和生化武器的发展使战争的破坏力可多次摧毁地球上的文明和毁灭人类的本身。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战争与和平问题关系到世界上所有国家和民族的生存与发展,关系到人类命运和文明的兴衰荣枯。20世纪下半叶,新的世界大战虽然没有爆发,但局部战争却连绵不绝,地区冲突此起彼伏,国际危机层出不穷,世界并不太平。纵观战后世界历史,世界和平的力量正在不断增强,维护和平的斗争汇成了时代潮流。

2.认识战争、和平与历史发展的关系

林:其实,战争、和平与政治的关系就是历史发展过程的一种表现。

20世纪战争与和平是人类社会发展历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是与战争与和平问题息息相关的。有人做过不完全的统计,在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史上,没有硝烟和战火的日子,加起来只有290多年。相对于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这290多年是多么短暂。仅就刚刚过去的20世纪而言,它既是人类社会发展最为迅速的100年,也是人类受到战争严重伤害的100年。仅就两次世界大战而言,第一次世界大战将全球的三十多个(35个)国家和地区拖入战争,交战双方动员的军队人数达到6540万人,死亡军民2100万人,直接战争费用1863亿美元,财产损失3300亿美元。第二次世界大战参战国61个,动员军队1.1亿人,军民死亡7000万人,直接战争费用13520亿美元,财产损失高达4亿美元。20世纪,人类在前半叶经历了空前惨烈的两次世界大战后,又体验了几十年的“核恐怖”下的“和平”。

姒:是这样。即使在冷战结束以后,世界仍然不太平。特别是1999年的科索沃战争以及随后爆发并延续至今的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以及2001年的“9.11”事件发生后,我们更加感到了世界局势的动荡。今天,当战场不再有前方、后方之分,当战争不再以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之间相对抗的方式进行,当外科手术式的战法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当互联网已经把世界真正连接为一个整体,当理想化的战争正在成为可能的时候,你只有关注战争,了解战争,才有可能遏制战争,赢得和平。

3.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现实意识

徐:这就是说本模块教学的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现实意识。

学习历史是为了认识未来。在20世纪与21世纪之交,人们都不免要“抚今追昔”,这时人们往往会想起美国著名哲学家乔治?桑塔亚纳的两句名言:“忽视未来的人,将会冒失去未来的危险。忘记过去的人,必然会重蹈历史的覆辙。”

学习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问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特别是帮助他们从总体上认识、把握与当前国际形势相关的历史问题的需要。因为对战争与和平问题,需要从宏观上认识,特别是它与世界格局的演变息息相关,而世界格局的演变又是以每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为基础的。从总体上来看,世界战略格局在经历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雅尔塔体系”后,又走向了新的多极格局。自19世纪以来,世界战略格局的演变已经历了三个相对稳定的形态,这就是1815年拿破仑战败后形成的五强制衡的维也纳体系、1919年巴黎和会以后形成的力量失衡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和1945年以后形成的两极对峙的雅尔塔体系。

4.树立正确的战争与和平观

林:一言以蔽之,就是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战争与和平观。

这个模块的学习,旨在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尽管威胁人类和平的战争依旧存在,但是和平的力量要远远超过战争的力量。从这个角度来看,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主流趋势。而且,这个模块的学习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以及思考问题的全面性,并从中形成对和平的追求及对人文精神的培养。战争与和平伴随着人类社会发展至今。现代社会,和平日益显示出其重要性,“拒绝战争,维护和平”不仅关系着全人类的发展,也成为全世界热爱和平人们的共同心声。

姒:战争与和平问题对国际地位日渐重要的中国来说至关重要。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通过对国际形势的长期观察,指出世界战争的危险是存在的,但和平力量的增长超过战争力量的增长,在较长时间内不发生大规模的世界战争是有可能的。历史证明了这些科学预见的正确性。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依靠世界一切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的共同努力,维护世界和平,推迟或避免世界大战是可能的。但是,世界仍然存在诸多的矛盾、斗争和不稳定因素,仍然存在战争与和平两种可能。究竟哪一种可能将成为现实,取决于历史的发展,取决于世界人民争取和平努力的成败。中国政府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主张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建立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实现世界和平与发展。

徐:古希腊有句历史名言“要想和平,应准备战争”。作为正在读书的学生,长期在和平环境下生活,应当多一点忧患意识,自觉养成“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良好习惯,逐步培养热爱和平、关爱人类的正义感和高尚情操,进而认识战争的根源和现实危险性,居安思危,为维护国家的主权和民族权益以及世界和平的神圣事业进行不懈努力。

下面我们来探讨这样的教育立意在“雅尔塔体制下的战争与和平”具体学习要求。

三、本专题学习要求和教育目标

姒:我觉得“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这个专题名称首先就是要求我们认识和把握战后世界的总体状况。首先要明确的一点就是战后世界总体处于和平状态。

1.正确认识二战后世界形势——总体处于和平状态

二战结束后,世界局势发生巨大变化,雅尔塔体系取代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头号强国,苏联的实力也大为增强。为了遏制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美国推行“冷战”政策,世界陷入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之中。同时,战后世界和平力量逐步壮大,饱受战争之苦的各国人民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反战和平运动,联合国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虽然二战后世界局部冲突不断,但总体处于和平状态,灭有爆发大规模的世界战争。

徐:但这种和平是“冷战”下的和平,与“冷战”的历史密切有关。学习中还要明确“冷战”与世界和平的关系。

2.正确认识“冷战”与世界和平的关系

冷战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开始,直到1990年代初苏联解体为止。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和阿富汗争端是几个东西方国家发生区域冲突的例子,但是大多数时候只是双方代理人之间的冲突,在这些冲突中,主要强国只是通过资金和武器援助各自支持的国家或组织。这么做就减少了两大阵营冲突的紧张性。

“冷战”这场全面的“东方对西方”的战争并未真正爆发,最大的原因是由于双方都拥有大量的核子武器,一旦直接冲突可能导致全人类毁灭,因此双方都尽力避免发生全面的“热”战,实际上只是在经济、哲学、文化、社会和政治立场方面产生严重对立:西方指责东方不民主、极权主义和共产专制,而东方则批评西方是中产阶级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东方国家指责西方国家“帝国主义”、“剥削劳工”,而西方国家则称东方国家为“极权铁幕”,企图将民主国家纳入极权专制的统治。 

美国与苏联竞争的一个主要领域就是科学技术,此外还包括了十分隐蔽的间谍战,和双方的政治宣传战。虽然双方的谍报系统经常采取秘密的暗杀行动,但是由于核武器的威慑,两阵营一直没有发生全面冲突。当然在当时,人们并不清楚,一个地区性的小规模冲突是否有可能引发核战争,有鉴于此,每一次的冲突都会引发人们极高的关注。这种紧张态势几乎像真正的战争那样改变了全世界所有人的生活。

林:认识“冷战”下的和平还必须认识到“冷战”环境下危害和平的因素。

3.明确战后危害和平的主要因素和当今世界的努力方向

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冷战结束,美苏之间的对抗与争夺不复存在。总地看来,现在是一个和平的时代,但是世界并不完全安宁,维护世界和平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之一。

危害和平的因素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冷战思维产生于冷战时期,它有两大要素:一是以瓦解对方政治制度、意识形态为出发点和归宿;二是以争夺世界政治的控制权为重点。现在虽然冷战结束了,但冷战思维依然存在,比如美国经常利用人权等问题干涉他国内政,第三世界国家的主权经常被它侵犯。这显然不利于和平。

(2)军备竞赛依然存在。虽然冷战已经结束,但是世界大国之间的军备竞赛仍然在进行。美国和俄国虽然有一些裁军举动,但是裁掉的主要是陈旧的技术性差的核武器。核军备竞赛仍在进行,并且朝着高精尖的方向发展。此外,第三世界国家中有不少也在进行军备竞赛,给世界和平带来阴影。

(3)世界上的局部战争始终不断。冷战结束后,在世界政治中新旧格局转换之际形成不少权力真空,由此导致矛盾丛生。自1991年之后,世界各地发生的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平均每年就有30起。而且冷战后新发生的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有新的特点,比如技术含量高,突发性强,性质复杂而且破坏性大。从海湾战争、索马里战争、到波黑战争,以及前不久科索沃战争和现在正在进行的以巴冲突,都有这种特点。

(4)国际武器交易持续上升。在军火销售中美国仍居首位,其他国家如法国和以色列等国的武器出口也持续增加。武器、甚至核武器的扩散必然给世界和平与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5)国际恐怖主义活动也是影响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一个原因。在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决定和平的主体就是国家。而在20世纪下半期,国际恐怖主义活动成为影响世界和平的一个重要因素。有些恐怖组织的活动对人类文明造成的危害甚至比国家战争行为还要大。

徐:分析“冷战”背景下危害和平的因素很重要,这对于维护站后和平意义重大。面对这种种问题和挑战,每一个关心人类命运的人都不得不思考如何维护世界和平。我国一向认为:推进世界和平事业的根本在于,世界各国都应在和平共处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求同存异,强化有利条件,弱化不利条件。具体途径包括:

(1)反对强权政治,反对干涉别国内政;

(2)真正停止军备竞赛,全面、公正、平等、均衡地裁减军 备;

(3)各国要切实遵守联合国宪章,遵守国际法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倡导以和平方式解决一切国际争端;

(4)密切注意和警惕纳粹势力、军国主义势力、极端民族主义、极端宗教主义势力的抬头和发展;

(5)解决南北贫富差距增大的问题。

姒:两位老师对本专题的学习目标进行了很好的阐释。下面能否对本专题的学习内容做以分析?

四、本专题主要学习内容

林:好的。总体上看。本专题有四个方面的学习内容:

1.了解美苏冷战局面形成的主要过程,认识冷战局面形成的原因和特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各战胜国召开了一系列的会议,并且签定了各项协定讨论战后的问题,这一系列协定的总和就被称为“雅尔塔体系”。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次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正义战争,它从根本性质上就不同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因此,雅尔塔体系也不同于实质上等同于帝国主义分赃会议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相较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来说,雅尔塔体系能真正的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具有一定的历史进步性。

然而,值得分析的是雅尔塔体系建立的基础是苏美英三国的相互妥协,特别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当欧洲各国都遭受到了沉重的打击,而美、苏却获得了一定的发展,相互间的势力达到了相对平衡,在雅尔塔体系中到处都充满了美苏两国相互妥协,既合作又争夺的影子,使得雅尔塔体系被深深的打上了大国强权政治的烙印,成为大国强权政治的集中表现,并且雅尔塔体系确立了现代国际关系史上的一个重大的变化——以欧洲大国均势为中心逐渐过渡到了以美苏为中心的两极世界格局。由此也就不难理解冷战的爆发是一种必然的趋势。

当欧洲各国都在暗自抚平战争给自己带来的创伤时,美苏两国不断发展自己的势力,相互间的同盟在战后不久也宣告破裂。美国为称霸世界认为苏联是最大的障碍,因此为扫除这个障碍,着手准备了一系列遏制苏联的政策和计划。因此,冷战实际是为了发展资本主义,遏止社会主义。丘吉尔的“铁幕”演说,赤裸裸的杜鲁门主义,美苏之间的冷战步步展开,并最终发展成为两国为争霸世界的军事战争。

美苏争霸的特点很明显,首先是意识形态领域和社会制度方面的竞争,双方都想消灭对方的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这也是典型的冷战思维的体现;其次是经济实力的竞争,当时的美国经济一度进入了一个“黄金”时期,但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也使美国经济受到了一定的损失,然而美国仍然是世界上的头号强国,而苏联的经济在战后也迅速发展;最后,冷战也是军备竞赛方面的竞争,体现双方科技实力的较量,而苏联的落败也证明了其在经济与科技上比美国的落后。

徐:历史发展的过程总是各种力量相互较量的过程。当美苏“冷战”对抗时,各种反战争、保和平的力量也在不断增长。

2.世界保卫和平大会、《罗素——爱因斯坦宣言》、六七十年代美国反战运动等史实,分析战后世界人民反战和平运动高涨的原因、特点和意义。

两次世界大战使人民对战争深恶痛绝,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有目共睹,当真正的原子弹出现并用于实战后,“原子弹之父”开始了深深的懊悔。1955年,罗素在争取到爱因斯坦的支持后,发表了《罗素——爱因斯坦宣言》,这是爱因斯坦在生命中的最后几天对和平的呼吁。这个宣言号召东西方科学家召开一次世界性的会议,共同讨论采取实际行动应付人类由于原子武器的出现而面临的危机,呼吁人们团结起来,防止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我们将结束人类的生存呢?还是人类将结束战争?”爱因斯坦带着懊悔和忧虑走完了自己的生命。

而美苏两国的争霸完全出于各自的利益,忽视了全人类的发展,经过了几十年的战争也毫无结果,双方僵持不下。与此同时,世界上寻求和平的呼声不断增长。随着美国侵略战争的扩大,六十年代的美国形成了“新左派”,他们大多以年轻人构成,对政治、社会问题表现出了极大的关注与热情,他们反对战争,要求民权,在他们的影响下,美国的妇女也兴起了女权运动,她们积极的参加反战运动,给美国向外扩张的霸权主义以沉重的打击。世界人民反对战争、渴望和平的运动有效的遏止了侵略战争的爆发,为世界和平作出了贡献,同时使的美苏两国到了七八十年代,双方不得不放弃战争开始由紧张的对抗到谋求缓和与对话。

姒:正是这些力量的作用,到七八十年代,美苏等国的关系开始由紧张对抗到谋求缓和的过程。

3.了解七八十年代美苏等国由紧张对抗到谋求缓和对话的背景和过程,指出从中得到的认识及其实质。

第二次世界大战打击了大多数的帝国主义国家,而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却获得了平稳的发展,给妄图称霸世界的美国造成了极大的威胁,为了阻止苏联的持续发展,美国决定对苏联采取强硬的政策。“铁幕演说”的发表已经给世界带来了冷战的阴影,不久后的“杜鲁门主义”标志着战后美、苏冷战时代的开始。

1953年,斯大林去世,赫鲁晓夫上台,此时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提出“和平取胜战略”,希望用对话来使苏联“软化”,然而赫鲁晓夫却积极的想与美国取得平等的权利,从而主宰世界,于是大力发展经济,而此时的美国由于世界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使其称霸世界的计划频频受挫,实力也相对削弱,于是美苏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开始愈演愈烈。

1961年肯尼迪在美国总统大选中获胜,他提出了“一手抓箭,一手抓橄榄枝”的所谓“和平战略”,他的继任者约翰逊总统也采用了同样的政策,这种政策的实质是运用文武两手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随后的“柏林危机”使美苏双方的军备竞赛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高潮,双方局势进一步紧张。1961年,美国同古巴断交,而苏联则向古巴提供经济、军事援助,并在古巴设置中程导弹,于是爆发了“古巴导弹危机”。结果苏联被迫同意从古巴撤除苏联的导弹,美国在此次危机中占了上风,双方的危机进一步升级。

1969年尼克松当选美国总统,当时的美国的霸权地位相对的受到了削弱,于是尼克松提出了著名的“尼克松主义”,集中力量遏止苏联。而此时的苏联已开始由守势转为攻势,其领导者勃列日涅夫积极的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出兵阿富汗以及支持越南侵略柬埔寨,这些都成为苏联霸权主义政策发展到顶峰的标志。

美苏双方的争霸迟迟没有结果,双方实力都受到了削弱,尼克松及其继任者以及苏联的勃列日涅夫都开始寻求双方之间的缓和,于是到了60年代末70年年代初,美苏关系开始趋向缓和。1981年里根出任美国总统,他对美国的政策作了重大的调整,提出了“以实力求和平”的战略,以期遏止苏联,重振美国。他提出了“星球大战”计划,开展军备竞赛,希望以此来拖垮苏联。激烈的军备竞赛不仅拖垮了苏联,也使美国背上了沉重的经济包袱,并且此时欧洲和日本的崛起使美国感受到了新的危机,于是,在里根的第二任期里开始与苏联寻求新的缓和。戈尔巴乔夫提出了 全球缓和战略和“新思维”得到了美国的响应,美国表示支持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双方局势开始走向缓和。1991年12月下旬,苏联宣告解体,两极格局终于崩溃,美苏冷战局面宣告结束。

美苏争霸实质上是苏联推行霸权主义政策以及美国要称霸世界,是大国之间为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是强权政治的体现。两国之间的争夺再次使世界受到了战争的威胁,同时也使和平的呼声日益高涨。

林:在协调国际争端、维护世界和平方面,我们还应该充分认识联合国的作用。

4.了解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中的主要活动。

在雅尔塔体系中决定建立联合国组织,作为协调国际争端、维持战后世界和平的机构。这不同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联盟,国际联盟虽是世界上第一个政治性的国际组织,但它形同虚设,其宗旨与内容也显得苍白无力。但联合国却是在反法西斯联盟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全新的、具有约束力的、普遍的国际组织,它的建立反映了世界各国人民对和平的渴望与热爱,并且联合国存在至今的事实也证明,它确实对世界的和平作出了一定的贡献,对各国都具有一种普遍的约束力。

联合国的存在对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新的大战的出现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对世界各国具有普遍的约束力。特别是联合国的安全理事会,是对维护和平与安全负有主要责任的机构。在其成立后不久就开始了致力于世界和平的工作,在几次中东战争中、在海湾战争中……都能看见联合国正义的身影。

姒:本专题的主要内容是上面谈到的四个方面。下面我想请两位老师对本单元的一些重点知识作以析和解读。我觉得首先是重要概念。

重点分析

一、重要概念分析

徐:这个很重要,不抓住重要概念的解读,就很难说能正确理解历史。比如对“雅尔塔体制”这个名词就需要对角度理解。

1.雅尔塔体制

20世纪国际关系中最有影响的重大事件之一是两次世界大战及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雅尔塔体制的兴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果,出现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而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的最重要结果之一,就是雅尔塔体制的建立。“二战”结束以来的半个世纪中雅尔塔体制的兴衰始终和国际关系格局的演变紧密相连,并且成为影响当代国际关系格局变化的主线。二战后的国际政治秩序是雅尔塔体制所确立的美苏两强主宰世界大国霸权政治秩序,它的核心是美苏关系,随着美苏关系力量对比的消长,国际政治秩序发展相应的变化。

林:是这样。所谓雅尔塔体制(或称雅尔塔体系),是指1943年底——1946年初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至战初期雅尔塔会议前后,以美苏英为主的大国首脑间所达成的一系列有关战后国际政治秩序的协议,它们基本确定了战后世界秩序和政治格局的基本蓝图。主要包括战时1944年德黑兰会议、1945年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三次大国首脑会晤等国际会议的协议,内容主要涉及有关对德、日作战,处置德国,波兰和远东问题,建立联合国等问题,其实质是大国划分势力范围。战后初期东欧地区版图的变化,两个德国的分治,联合国初期的活动和以及大国有关远东地区势力范围的安排等都是雅尔塔体制的表现。

姒:雅尔塔体制下形成的两极格局,是以美苏为中心,以两大集团、两大阵营全面对抗为特点的世界格局。雅尔塔体制的基本特征是一切问题由大国控制和安排,由大国说了算,特别是美苏两家,从而形成了两极格局,两极对抗主要以“冷战”为主要形式。

与1919--1930年中期的凡尔赛——华盛顿体制相比,1945--1991年间的雅尔塔体制有着共同之处。它们都是世界大战结束后出现的国际关系新格局和新秩序;都是大国间军事和经济实力对比和相互妥协的产物。然而,它们的相异处更引人注目。主要是:①影响的深度和广度不同,就时间之长和涉及范围之广而言雅尔塔体制的影响远大于凡尔赛-华盛顿体制;②扮演的主角有变,从前者的英法在欧洲、美日在远东太平洋地区到美苏在全球各个角落;③形成的过程有异,前者是在大战结束后的两年内形成的,后者则是在战争接近尾声时到战争结束后不久形成的;④格局的性质有悖,前者本质上是帝国主义间的争夺,后者由于战争的反法西斯性质和社会主义国家的介入而呈现具有反对法西斯,实行民主政治,和大国称霸的双重性质。

林:战后初期正式形成时的雅尔塔体制有着多方面的影响。

首先它有利于苏联和社会主义体系的发展,这表现为: ①有利于东欧各国走上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和苏联对东欧各国的控制;②有利于中国革命的胜利 也有利于苏联在中国, 朝鲜北部地区影响的扩大;③加强了苏联在联合国和国际联合组织中的作用;④扩大了苏联在世界事务中,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的影响。

其次它确立了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的霸权地位,并有利于美国在全球的霸权扩张。

再次它有利于美苏称霸和争霸。可以说,二战后的一系列重大国际争端和直接和间接地和这一体系得存在和活动相联,美苏双方都力图保护和发展有利于自身的势力范围。学术界对雅尔塔体制的评价可谓见任见智。与神圣同盟无异论、与凡尔赛体系雷同论、有利于美国论等等。

徐:当然,任何事物都有多样性的价值。如果换个角度,我们就发现雅尔塔体制也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成果。质疑雅尔塔体系,就等于质疑目前包括五大常任理事国在内的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政治秩序。这不仅会导致国际政治秩序的重建,也会使二战反法西斯胜利成果化为乌有。德国、日本在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之后,试图重新回到国际政治秩序的顶层的愿望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如果不肯承认雅尔塔体系,不在雅尔塔体系的范围内实现自己国家地位的上升,则是不可接受的。德国二战之后,痛定思痛,特别是,通过各种政治手段和经济文化手段,赢得了战胜国的谅解乃至国际社会的理解,确实有再次成为国际政治大国的可能。而日本拒不承认雅尔塔体系所确定的国际秩序,不仅否认俄罗斯对千岛群岛的主权,也否认自身对于占有的太平洋岛屿的非法性,拒绝承认发动战争的国际责任,显然不具备再次回归国际社会和成为国际政治大国的资格。

林:日本看不到这一点,令人痛惜,但同时,要让日本看到这一点,必须让二战的主要盟国,也就是中、俄、英、法、美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表明,重返国际政治舞台,日本必须重新承认雅尔塔体系,而无任何捷径可达至此目的。一旦雅尔塔体系被模糊并最终被终结,日本就会在没有承认雅尔塔体系,也就是在没有承认二战反法西斯胜利成果的基础上,在没有重建和平体制和和平理念的基础上重返国际社会,并依赖其强大的经济基础重新成为国际政治秩序的重要角色,再次成为政治大国,其国内政治的右倾和侥幸心理就会再次膨胀,从而对亚洲的和平与稳定构成重大威胁。当然,这种威胁也是双向的,对于日本的国运而言,这也不是什么好事。试想,一个人犯了错误,却没有得到应有的惩罚,并且没有真正的悔过,就让他重返社会,这个人的心理会是什么倾向呢?要知道,包括中国在内的战胜国甚至连政府赔偿都放弃了。日本除了军部等战争机器被摧毁外,几乎等于没有得到任何惩罚,在美国的保护下,连发动战争的天皇都没有被废黜。这对亚洲国家是何等的不公平!

姒:“冷战”这个概念也是比较复杂的,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理解?

2.冷战

徐:“冷战”是二战后一个特殊、长期存在的历史现象,对二战后的世界历史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直到今天,“冷战”的影响依然存在。教材是这样表述“冷战”的,“冷战”是美苏之间除了直接交战即“热战”以外的一切敌对行动,包括相互攻击对方的价值观念与社会制度、围剿对抗、封锁禁运、军备竞赛、组建军事集团、发动代理人战争”。强调是美国和苏联之间的相互作用,而过去的教材强调“冷战”的兴起是单方面因素造成的,与旧教材相比,这是一个重大的变化。

华庆昭在《雅尔塔体制与战后世界格局》(《世界历史》,1991年第1期)一文中指出,“美苏两个大国在各自势力范围内外追逐自身的利益,势必会从竞争、对立、对抗发展到直接军事冲突”,“在大动干戈之前,一方会采取除直接军事行动以外的各种手段削弱另一方,并且为迎接大规模军事冲突而教育人民和做舆论准备,这就是所谓冷战。”从这一角度看,“冷战乃是雅尔塔体制必然产物。”冷战期间,在一些战争中,东西方的主要强国之间主要通过资金和武器援助各自支持的国家或组织,冷战是双方代理人之间的冲突,而减少了强国间直接冲突,两大军事组织并没有直接发生过军事冲突。冷战的主战场北约——华约之间,没有枪声炮鸣。

林:如果要系统理解“冷战”,首先应该分析其兴起的原因。

(1)“冷战”兴起的原因

教科书从三个角度来分析“冷战”产生的原因:第一、美国在战后确立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第二、苏联在战后努力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第三、美、苏两种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根本对立。从这一安排上可以看出,“冷战” 兴起的原因与战后世界形势的变化有密切的关系(欧洲彻底的衰落了,美国政治、经济和军事实力空前膨胀,苏联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军事大国),与美苏双方的相互敌视、互不信任有着密切的关系。斯大林说过:“这次战争和过去不同了:无论谁占领了土地,也就在那里强加他自己的社会制度。不可能有别的情况”。充分反映了战后苏联极力利用“二战”提供的机会大肆扩张自己的影响,在东欧建立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在战后将确保自身的安全作为外交政策的重心,在东欧建立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作为阻止资本主义扩张的屏障。可以明显看出,战后苏联为维护自身安全,极力在东欧扩张苏联的势力范围与影响,这种对自身安全过分追求导致了东西方关系的日益紧张。所以,从当时的国际环境看,“冷战” 的出现有它的必然性。在“冷战”中,苏联也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而从“冷战”实施情况来看,既有美国的“冷战”措施,也有苏联的“冷战”的手段,例如美国实施马歇尔计划,苏联则建立经互会;有“柏林危机”中美苏的对抗和反对抗,还有美苏分别建立“北约”和“华约”,有些事件的发生与苏联有更加直接的关系。所以,“冷战”决不是美国单方面的行为,“冷战”是一个互动、双向的行为,既包含了美国对苏联的敌视,也包含苏联对美国的猜忌和不信任。正是这种互不信任,导致了双方“冷战”。

姒:“冷战”的范围也是理解“冷战”的一个方面。

(2)“冷战”的范围

欧洲是“冷战”的主要战场,但1950年的朝鲜战争,使中美关系彻底破裂,中美两国走向全面对抗,美国采取全面遏制中国的政策,“冷战”从欧洲扩大到亚洲。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新中国也曾经试图与美国建立起某种联系,美国政界一些人也不无这方面的想法,中美两国并没有完全走向全面对抗。如美国在当时对台湾问题上的表态,基本上是不干涉,也承认一个中国的原则。但朝鲜战争的爆发对中美两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冷战主要组织之一: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为对抗苏联在经济、军事上和意识形态和地理位置上的优势,1949年4月4日,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比利时、荷兰、卢森堡、丹麦、挪威、冰岛、葡萄牙和意大利等12国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签订协议,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1952年2月18日,土耳其和希腊加入北约。1955年5月5日,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西德)加入北约。

冷战主要组织之二:华沙条约组织

在西德加入北约后,为对抗北约的压力,欧洲所谓的社会主义阵营国家签署了《华沙公约》,全称《阿尔巴尼亚人民共和国、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匈牙利人民共和国、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波兰人民共和国、罗马尼亚人民共和国、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友好合作互助条约》。并于1955年5月14日在波兰首都华沙签署。东欧社会主义国家除南斯拉夫以外,全部加入华约组织。

华沙条约规定:“如果在欧洲发生了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对一个或几个缔约国的武装进攻,每一缔约国应……以一切她认为必要的方式,包括使用武装部队,立即对遭受这种进攻的某一个或几个国家给予援助。”

林:正是“冷战”范围和对抗方式,是的冷战的影响十分深刻。

(3)“冷战”的影响

第一,造成了世界的分裂,世界被人为地分裂为两个部分,不利于战后国际关系的健康发展。在今天,还能看到“冷战”的影响,尤其在一些大国关系中,仍然存在“冷战”的思维因素。第二、美、苏两国势均力敌,全面对抗,相互威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里,避免了世界大战的爆发,维持了一个较长时期的和平。第三,两国为争夺势力范围和优势,肆意践踏国际法,干涉别国内战,甚至进行侵略,使世界和平始终又处在威胁之中。

“二战”后世界格局经历了重大的变化,即从两极格局走向多极化,国际形势也从紧张对峙走向缓和,这一变化与当今世界历史发展仍然有着密切的关系。

从历史发展的眼光来看,二战后形成的“冷战”格局,具有极大的人为色彩,并不符合战后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它只是一个过渡性的格局。由于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这种格局势必要被冲破。而多极化实际上是对不同国家、民族不同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的认可,也是对不同政治文明的肯定。从古至今的历史发展证明,世界上不同国家和民族都有其不同的发展模式,而且也相应地创造了自己的文化与文明,不同的政治制度(政治文明)是可以共处的。从政治文明发展的历程这一角度来理解本单元,可以说从两极格局走向多极化有利于建立公正、民主、平等的国际政治环境,有利于不同国家、地区、民族的发展,实际也就是有利于不同的政治文明的发展。所以,走向多极化符合世界政治文明发展进程的需要。但是,走向多极化的道路是曲折漫长的,恐怖主义、霸权主义或单边主义依然存在,这也是历史发展的正常现象,这更能体现历史发展的多样性。

刘宗绪教授说:“暴力作用在降低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表现。二战以后虽然接连发生局部战争,但并未出现世界大战的危险。美苏‘冷战’对峙,曾几次走到军事对抗的边缘,但最终都以妥协的方式得到缓解……对话和妥协日益成为解决国际问题的首选手段。文明的进步还体现在各国各地区间相互依赖程度的加强”(《人的理性与法的精神》)。多极化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在各国之间的相互需要和相互依赖。

徐:“冷战”不仅是一种战略对抗,也是一种战略格局。尤其是它还形成了“冷战思维”。

(4)关于“冷战思维”

冷战思维是以极端的“权势至上”眼光来看待国际事务的一种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尤其是美国的冷战思维)是危害国际和平与安全的主要因素之一。

“冷战思维”有五种内涵或形态,包括:(1)追求绝对安全,而不满足于相对安全;(2)将准备应付最坏情况当作制定国策的主要或唯一出发点;(3)不能或不愿理解对方的利益、情感和对安全的担忧;(4)以“自现预言”的方式制造敌人和对敌战略规划;5.用“挑战史”和“谋霸史”来附会当今和未来。

冷战思维,除了不少学者已经指出的“过分强调国家间意识形态或价值观念的对立”之外,说到底,是传统国际政治中,以极端的“权势至上”眼光来看待国际事务的一种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在冷战这个特殊环境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它在冷战结束后仍相当广泛地存在,并构成了美国对外政策的一大成因。当今,被称作“冷战思维”的这种思维方式(尤其是美国的冷战思维)是危害国际和平与安全的主要因素之一。(时殷弘 陈然然《冷战思维挑战和平》2001年02月16日《环球时报》第四版)

林:是的。这种“冷战思维”就是“冷战”留下的深远影响。

(5)对“冷战”的再思考

二战后美苏“冷战”虽然对战后世界历史的发展有不利的影响,但从另一方面看,也体现了战后世界人民要求和平的强烈愿望。在一定程度上讲,“冷战”是当时的两大超级力量基于对世界战争残酷性的的思考,做出的必然的选择。它避免了大规模的冲突,维持了一种长期相对和平的局面,两个阵营共存,既相互敌视,又相互竞争。今天,“冷战”已经结束,但在处理国际关系的时候,如何从“冷战”中吸取经验教训是值得思考的。

徐:从“冷战思维”的角度看,我们可以认识到冷战是新条件下的战争。它是人类掌握核武器以后,强国之间不敢发动大规模的冷热兵器战争,而进行的另外一种形式的改变世界的战争。1949年,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为标志开始的冷战,就是第三次世界大战。它是一场先期以美国、苏联为主导,以争夺欧洲为主要内容,并席卷全球的战争。尔后,处于边缘化被包围的中国,对内以积极斗争,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多快好省发展社会主义为纲领;对外高举毛泽东“捍卫第三世界和被压迫人民”的旗帜,以远交近攻,联美反苏,各民族独立解放,不称霸为主导战略,强行加入并夺取了冷战的一定发言权和主导权。1970年代,以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为标志,中国顺利崛起,成为中美苏三角的重要一极。这是一场改变中华民族的地位,改变世界政治、经济、军事格局为根本——没有硝烟的战争。历史表明,这场长期战争同样你死我活,同样残酷无情。

姒:提到“冷战”,我们就不能不重视“美苏争霸”。

3.美苏争霸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苏联、中国和英国等国为了反对共同的敌人,结成世界反法西斯联盟。二战结束不久,美国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推行冷战政策。赫鲁晓夫上台以后,提出同美国平起平坐、实现美苏合作、共同主宰世界的基本战略。随着苏联经济、军事实力进一步增强,从50年代后期起,美苏争霸的格局逐渐形成。

林:一般来说,美苏争霸分为三个阶段:

(1)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初,是美苏争霸的第一阶段。这一时期的特点是既有缓和又有争夺。

①在缓和方面:1955年,苏联主动与西方国家合作,签订了对奥和约,解决了二次大战的一大遗留问题。同年,苏联同联邦德国建立外交关系。1959年赫鲁晓夫访问美国,美苏首脑戴维营会议是苏联推行美苏合作外交战略的重大行动,美国实际上承认苏联是超级大国这一事实。

②在紧张方面:1961年苏联修筑“柏林墙”,封锁了东西柏林边界,使美苏关系更加紧张。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表明苏联开始走上同美国进行全球争夺的道路,同时也表明当时的战略优势仍然在美国方面。

这一时期,苏联还对中国推行霸权主义,企图控制中国,使得中苏关系恶化。

(2)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是美苏争霸的第二阶段。其特点是苏联处于攻势,美国转攻为守。

1964年勃列日涅夫上台至70年代,苏联的经济实力同美国的差距大为缩短,1975年,苏联的工业总产值上升,相当于美国的80%。苏联在军备方面赶上了美国,苏联的战略导弹至1975年已达2402枚,超过美国40%,1979年苏联在战略核力量上的开支几乎为美国的3倍。苏联大力增强常规军事力量。1978年,美军210万人,苏军440万人,美军拥有坦克10500辆,苏军拥有坦克50000辆。这一时期苏联推行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的积极进攻战略。美苏争霸的重点在欧洲,美苏在欧洲都集结了重兵,处于两军对峙的僵持状态。苏联一方面对欧洲以“缓和”战略麻痹西方,另一方面加紧在欧洲以外的地区扩张。1979年入侵阿富汗,标志着苏联霸权主义政策发展到了顶点。

这一时期的美国,由于受经济危机的冲击,经济增长趋于缓慢,侵越战争受到严重挫折,军事力量被苏联赶上,美国在美苏争霸中从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1969年后的尼克松主义,调整全球军事部署,收缩亚洲兵力,1973年从越南撤军,1979年同中国建交。

(3)80年代末90年代初,是美苏争霸的第三阶段。

1981年,里根出任美国总统以后,开始对苏联采取强硬态度,遏制苏联在全球的扩张势力。在核战略和核军备方面,美国提出了“星球大战”计划,通过以高技术为核心的新一轮军备竞赛,从而拖垮经济力量相对落后的苏联。在争夺第三世界方面,美国立足于在军事上打小规模的局部战争,打击亲苏政权。

苏联由于国内经济发展缓慢,在与美国的争霸中背上了沉重的包袱。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执政后,开始放弃争夺军事优势的作法,转为裁减军备,从对外扩张转向全面收缩。

美国提出了“星球大战”计划,通过以高技术为核心的新一轮军备竞赛,从而拖垮经济力量相对落后的苏联。1991年12月底,苏联解体,美苏冷战争霸的局面结束。

徐:如果从更长远的角度看美苏关系,两国之间的对抗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

(1)美苏从冷战到争霸

①第一时期:1917年11月7日,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1922年12月30日,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美国直到1933年才承认苏联。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2年元旦,美、苏、中、英等26个国家共同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建立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共同作战,取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这说明,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为了反对共同的敌人,能够结成联盟。但是,战争结束后,美苏联盟破裂,转变为冷战和争霸。

②第二时期:二战结束以后,美国成为世界经济军事实力最强的国家,推行全球扩张政策。1947年3月,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既是美国在全世界扩张势力的宣言书,也是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发动全面冷战的宣言书,又是冷战全面开始的标志。美苏冷战,使美苏由盟友变成了敌人。美苏冷战,在意识形态上尖锐对立;在经济上互相封锁;在军事上,194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1955年以苏联为首的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使美苏在冷战中形成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的对峙局面。美苏两极格局形成。

③第三时期:50年代中期,美苏两国和国际关系发生了一系列重大事件。1953年3月5日,斯大林逝世。赫鲁晓夫上台以后,开始对苏联的内外政策进行调整。1956年召开了苏共二十大,赫鲁晓夫把“和平共处”、“和平竞赛”、“和平过渡”的三和路线作为苏联对外政策的基本策略,以缓和美苏紧张关系,寻求美苏共处合作,平起平坐,共同来主宰世界事务。美苏经济军事实力差距缩小,社会主义阵营的发展和世界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都使美苏关系发生了有利于苏联的变化,有利于苏联推行霸权主义。但是,美国仍然是世界头号经济、军事和科技强国,美国推行称霸世界的战略使美苏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愈演愈烈。50年代后期,美苏争夺世界霸权的格局逐渐形成。

④第四时期:美苏冷战是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和以美国为首的资产阶级阵营的对抗;美苏争霸是争夺世界霸权的冲突,它超过了两种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美苏冷战是除战争以外的敌对和对抗行动;美苏争霸则是既有和平方式的对抗,也有局部战争,如美军侵略越南和苏军入侵阿富汗的战争。美苏冷战和争霸在形式上有相同之处。在实质和结果上是一致的。

姒:不管从哪个角度认识过程,我们都需要通过过程分析美苏争霸的原因、特点和实质。

(2)美苏争霸的原因、特点和实质

美苏争霸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历史的原因,更有意识形态、社会制度、经济竞争、军备竞赛、控制盟国和战略要地等方面的矛盾因素。

①在意识形态领域和社会制度方面,苏联要把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把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制度推广到全世界。美国要把资产阶级的民主自由,把美国式的资本主义制度推行到全世界。美苏双方都宣称要最终消灭对方的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实现本国坚持的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这是典型的冷战思维方式,完全违背人类社会形态多样型存在与共同发展的规律。

②经济实力的竞争。战后,美国由战时经济转向和平经济,对欧洲实行马歇尔计划,复兴欧洲经济,并企图控制西欧。战后从50年代初到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新成果,推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促使经济进入一个相对稳定和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但是,资本主义固有的基本矛盾并没有解决,到70年代后期,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相继陷入“滞胀”状态,美国由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变成最大的债务国。1948年,美国工业生产总值占资本主义的54.6%,到1970年只占37.8%。但是,美国仍然是世界头号经济强国。

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国家和人民的财产约有30%被破坏,损失惨重。从1946年起,苏联开始实行第四个五年计划,在短短的时间内取得了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巨大成就。但是,苏联也存在不少问题,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日益显著,阻碍了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现代社会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的较量,经济实力的竞争起决定作用,苏联在综合经济实力与总体科技能力方面落后于美国,这是苏联在美苏争霸中失败的根本原因。

③军备竞赛方面,战后,美国拥有世界上武器装备最先进的强大军队,并且垄断原子弹。到70年代,苏联在常规军备和核军备,特别是战略核武器的数量方面赶上并超过美国,这使苏联在与美国的争霸中转入战略攻势,迫使美国从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

林:美苏争霸的重点是欧洲,双方在欧洲都集结了重兵,处于两军对垒的僵持状态。但是,美苏双方都没有在欧洲发动战争。美苏还在全球争夺战略要地和海洋霸权,控制盟国,打击对方的盟国。美苏企图控制世界各国,但是,第三世界的崛起,打破了美苏争霸的局面。各国人民是世界的主人,美苏争霸既损害了本国人民的利益,又违背了世界和平与进步的潮流。80年代初,美国为了遏制苏联全球性进攻的势头,既打击亲苏势力,更提出“战略防御计划”,实际上是实施战略进攻,以“星球大战”提高美国的核威慑力量,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苏联的战略攻势。

从70年代中期起,苏联的国民经济,发展速度明显下降和陷于停滞。1987年,苏联的国民生产总值落后于日本,与美国的差距实际上拉开了。苏联强大的军事力量缺乏雄厚的经济实力,被迫放弃对美国的战略进攻,转向全面收缩,放松了对东欧等地区的控制,并最终退出。苏联在军备竞赛中最终败于美国的根本原因是经济、科技实力落后于美国。

姒:美苏争霸,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各方面都发生冲突。美苏争霸的实质,是苏联推行霸权主义政策同美国要称霸世界。美苏争夺世界霸权,推行强权政治。美苏冷战争霸,违背社会发展趋势,反其道而行之,必然被历史发展的潮流所抛弃。

徐:但是,美苏两国的争霸对世界其他国家,尤其是中国产生了重大影响。

(3)中国与美苏冷战争霸的关系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苏联和欧亚各人民民主国家先后与新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并在各方面开展了广泛的合作,地跨欧亚的社会主义阵营形成。当时,以美国和苏联为首的两个阵营对峙,形势严峻,进行着针锋相对的斗争。美国不甘心在中国的失败,拒不承认新中国,在政治上孤立中国,在经济上封锁中国,在军事上威胁中国。面对这种情况,中国采取了向苏联“一边倒”的方针。1950年2月14日,《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确立了中苏之间的同盟关系。50年代初期中苏友好关系的基础是两国在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方面存在共同点,同时,两国在国际上有共同的对手美国。

50年代中期以来,苏联逐渐推行霸权主义政策,企图把中国纳入与美国争霸的轨道,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如1958年苏联要求在中国建立长波电台和联合舰队。1960年,苏联片面撤走在华的全部专家,撕毁了243个合同书,废除科技合作项目257个,给中国经济建设造成巨大损失。同年,苏联在新疆挑起边境冲突事件,中苏关系恶化。1969年,苏军挑起珍宝岛武装冲突。苏联在中国边境增兵百万,威胁中国的安全。中国开始把苏联称为“社会帝国主义”国家,并且把苏联做为头号敌人,与苏联霸权主义进行斗争。

这一时期,美苏两个超级大国都同中国处于敌对状态。中国在国际关系上经受了严峻的考验。

70年代初,美国在同苏联的争霸中转入战略防御。为了扭转同苏联争霸的不利局面,美国提出了“尼克松主义”,转而同中国改善关系。中国为了抵抗苏联的压力,也需改善同美国的关系。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发表《上海公报》,两国关系开始正常化。1979年元旦,中美建交。

80年代,苏联在美苏争霸中从战略进攻转入战略防御,进行全面收缩。在这种情况下,中苏关系开始缓和。1989年5月,戈尔巴乔夫访华,中苏关系实现正常化。

林:客观上讲,中、苏、美三国关系随着美苏争霸局势的变化而变化,中、美、苏关系恶化时,给三国都带来了损害。中国与美国和苏联的关系,从美苏方面来说,都是在战略进攻时要控制或颠覆中国政权,而在战略防御时又打“中国牌”。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进行反对霸权主义的斗争,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中国在国际舞台上越来越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的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

(4)美苏争霸的历史思考

徐:美苏争霸不仅对中国,对全世界来说也影响深远。美苏冷战争霸四十多年,对战后国际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有多方面的历史教训值得我们思考。

教训一:人类社会必须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战后,美国推行称霸全球的政策;苏联推行霸权主义和实行大国沙文主义。美苏争霸是世界不得安宁的根源,美苏争霸的历史教训沉痛;世界人民必须永远坚持反对任何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教训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必然是损人又害己。美苏争霸,进行军备竞赛,投入巨额军费开支。1970年,苏联军费的绝对额首次赶上美国。1977年,苏联军费的绝对额为1300亿美元,同年美国是1130亿美元。美苏巨额军费开支,不利于内经济的发展。1980年,美国国债高达2600亿美元;苏联经济形势的恶化是其解体的主要原因之一。

教训三:美苏争霸使人类处于核大战的威胁之下。1962年的古巴导弹危机,几乎导致了美苏核大战。美苏两国的核武器能把人类毁灭数十次。但是,另一方面,美苏冷战争霸,两极格局对峙近半个世纪,并没有爆发世界大战和核大战,这最主要的原因是高科技显示出的巨大威力,特别是在当代高科技条件下如果发生核大战,不可能有胜利者,只有交战的双方甚至整个人类的毁灭。这使美苏双方都不敢轻意发动世界大战和核大战,只能实行核威慑。世界人民,包括美苏两国人民都热爱和平,反对战争,也使美苏不可能发动世界大战和核大战。

教训四:美苏争霸,都企图把自己国家的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及其价值观念强加到别国社会之上,并要推广到全世界。这是以错误的思维方式和方法来处理国家国际间的关系。我们必须认识并承认世界社会的多样性、统一性,尊重各国人民根据国情来选择自己的发展道路。90年代初,美苏争霸的局面结束,世界格局出现了多极化趋势。正在形成的多极化世界格局,是开放型的世界战略格局,较之美苏争霸的格局,是历史的进步,它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姒:好的,两位老师对本专题的基本概念做了比较深入的分析,对教学实践很有帮助。

(下)

    姒:老师们,下面我们继续就本专题的教学设计问题进行探讨。首先,二战后美苏关系如何由同盟转向对峙的关系,就是需要讨论的。

二、重要问题分析

林:这个问题首先要从战后美苏双方的力量对比和发展形势去分析。

1.二战后美苏为何由战时同盟转向对峙?

战后,随着法西斯势力这一人类的共同威胁逐渐削弱,美苏政治同盟的基础动摇,原来退居次要地位的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斗争重新突出起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形成的新的国际环境中,美、苏所追求的战略目标也发生了严重的冲突。

(1)苏联的战后政策

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战后国际威望大大提高,成为政治和军事大国。为恢复战时严重受损的经济,保障自身安全,苏联采取了安全保障战略。总体上不干涉美英事务,而苏联控制的东欧也不许美英干涉。杜鲁门上台后,苏联采取妥协的态度避免矛盾的尖锐。

①强调维持大国合作,主张将战时同盟关系维持到战后,以苏美英三大国合作为基础,赞成建立联合国。

②重视在东欧建立保证苏联安全的屏障。战后,苏联帮助东欧国家加速政权建设和经济发展。东欧诞生了许多社会主义国家。

③严惩法西斯侵略国家使之不能东山再起。主张根除法西斯势力,促进民主与和平,防止新战争的产生。

④在远东地区重新安排。收回库页岛,占领日本北方四道,加强在远东的纵深防御。

这些政策旨在巩固胜利成果,维持和平环境和雅尔塔体制,保住东欧,顶住美国;对西欧和亚洲各国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则只在不导致美苏军事冲突的限度内予以一定的支持。

(2)美国的“世界主义”战略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垄断资本获得了空前的发展,它在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取得了至高无上的地位,并成为真正的全球性超级大国。美国实力的膨胀为美国在战后建立世界霸权的政策提供了客观基础。由于资本主义世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遭到了普遍削弱,这一基础就显得更加雄厚。而在1943年写成的《罗斯福的世界蓝图》一文中,就规定了美国在战后应当推行的国际战略:既不能退回到孤立主义,也不能满足于为自己划定某些势力范围的传统均势政策,而是推行使美国充当世界主宰的“世界主义”。

(3)美国的遏制理论

徐:是的。此外,我们还应注意到美国的遏制战略。

1946年2月美国驻苏联使馆参赞乔治·凯南发给国务院一份长达八千字的电报,全面分析了战后苏联的理论、意图、政策和做法,并提出了相应对策。1947年7月,凯南在《外交季刊》上发表《苏联行为的根源》一文,分析了苏联行为根源和对外政策目标,进一步公开阐述了八千字电报的内容和观点,从而提出了一整套“遏制苏联”的理论。凯南遏制理论有两个要点:

一是“重点防御”。主张对苏联和各人民民主国家区分主次。对主要地区死守不放;而对此要地区在迫不得已时应准备放弃,提出要避免“把手伸得太长”,以免美国自己无力承受。

二是认为苏联并不想对西欧、日本等国军事出击,威胁只是政治和心理上的。因此,主张从经济援助下手,以美之长攻苏之短,进行和平演变,分化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社会主义阵营。

凯南的遏制理论 从战后初期美国经济、军事的实际能力出发的,适应了当时美国统治集团的需要。美国把苏联看成它实现世界霸权,确保建立以自由资本主义为基础的全球体系的最大障碍,因此认为对苏联实行的政策“必须是一种长期的、耐心而又坚定的、警惕地遏制俄国对外扩张倾向的政策”。

与此同时,不同的意识形态对双方的决策者也产生了重要影响。美国的政治精英们无不认为美国的意识形态是最优越的,美国的民主制度和自由的价值观是至高无上的,应当向全世界移植。同样,苏联作为信仰共产主义的国家,在其对外政策中也具有明显的意识形态的考虑。斯大林坚持认为战争是垄断资本主义的必然产物,因此对西方国家极不信任。

这样,美苏最终由战时同盟走向了战后的对峙。

姒:正是美苏关系的变化,形成了美苏对峙的雅尔塔体制,它反过来又对战后国际格局形成深刻影响。

2.雅尔塔体制的形成对战后国际关系格局所产生的影响

姒:雅尔塔体制的形成不是偶然的。它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和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发展的产物。它集中体现了在国际关系中主要矛盾方面的重大变化:英、法、德、日、意等国退居二线,美、苏走上了前台。一方面美国走上了全球扩张的霸权主义道路,另一方面社会主义苏联的力量壮大,影响扩大,与此同时,苏联膨胀了老沙皇扩张主义的图谋。

从雅尔塔体系的建立背景和内容来看,该体系具有大国强权政治的深深烙印。它建立在美苏战时军事实力均势的基础之上,是美英苏三大国出于对各自利益的现实考虑和对战后世界安排的长远打算,是在进行了长期的讨价还价之后相互妥协的产物。当它们对东欧、巴尔干、中国以及远东其它地区进行安排的时候,既不与当事国协商,也不考虑当事国的利益,极大地伤害了当事国的民族感情,埋下了以后不和的种子。

徐:当然,不能否认的是,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这场反法西斯正义战争的产物,雅尔塔体系反映了二战以后的世界现实,并具有相当的历史进步性。这些历史进步性对战后世界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这些影响并没有随着冷战的终结而消失,而是留给冷战后的世界以及21世纪的宝贵遗产。

首先,由于雅尔塔体系是建立在美苏力量对比相对平衡的基础之上,因此双方的决策者都认识到要尽力避免冲突,要争取以和平的方式解决争端,于是和平共处便实际成为它们指导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并第一次将苏联和美英两种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之间的和平共处原则正式纳入了国际关系体系。

其次,雅尔塔体系在“控制战争”方面也有其不可忽视的作用。它将昔日的战争策源地德、日、意等法西斯国家转变为资产阶级民主国家,从而埋葬了发动世界大战的重要根源。它所确立的联合国安理会的“大国一致原则”,使任何一个大国要想发动战争特别是世界大战都受到约束。在《联合国宪章》中特别规定了自卫权,联合国安理会授权或采取的军事行动权,以及为争取民族自决权而进行的武装斗争外,明确规定了禁止使用武力的概念,这是国际法在制止战争方面的重大发展。

第三,雅尔塔体系所提倡的和平、民主、独立的原则,对战后世界的和平、民主、独立、发展有着极大的作用。从一定意义上说,它决定了战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题。

林:在雅尔塔体系演变而来的两极格局中,同时也孕育着一个多极化的世界。

在雅尔塔体系下,欧洲特别是西欧在衰落中走向复兴。二战使欧洲遭受了灭顶之灾,它在地理上、政治经济制度上和意识形态方面都被一分为二,“被战火摧毁的幻灭的欧洲,匍匐在华盛顿和莫斯科的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之下”。正是认识到这一点,战后的德国(联邦德国)和法国才决心消除束缚它们近一个世纪之久的宿怨与纷争,彻底和解。于是,他们从经济上的煤钢联营入手,启动了西欧的联合进程。西欧的联合,既是战后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国际政治斗争的要求,更是西欧的一种历史的觉悟。

放眼亚非拉,伴随欧洲衰落的是新老殖民主义的式微和殖民体系的土崩瓦解,一系列民族独立国家矗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3.如何理解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在经济领域的一次大规模运用?其与杜鲁门主义有何异同?

姒:在“冷战”过程中,马歇尔计划和杜鲁门主义是两个关键环节,他们之间的关系学生不好理解。

杜鲁门主义是美国对外政策的重大转折点。它与美国当时实行的马歇尔计划共同构成美国对外政策的基础,标志着美苏在二战中的同盟关系的结束及冷战的开始,也标志着美国作为战后第一大国的世界霸主地位的确立。在此后长达30年的时间内,杜鲁门主义一直作为美国对外政策的基本原则并起着支配性作用。

马歇尔计划是在二战后初期的国际形势下,美国称霸世界的经济扩张计划,它的目的在于通过美国的“援助”来恢复和重建遭到战争重创的欧洲经济。但实际上,它是杜鲁门主义的续篇,是杜鲁门主义的经济表现,真正目的在于以借复兴欧洲经挤为名,利用西欧的经济困难,加强美国对西欧的控制,进而夺取西欧市场,保障关国私人投资和开发资源的权利。马歇尔计划在美国现代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苏联《真理报 》曾评论说 “马歇尔计划旨在用美元帮助施加政治压力,是一个干涉别国内政的计划。”

林:战后美国全球战略主要表现为对苏联及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封锁、包围和遏制政策,加紧控制西欧,对世界其它国家和地区进行扩张。杜鲁门政府一方面采取制止世界上进步力量和社会主义国家影响扩大的遏制政策,另一方面,以经济和军事 “援助”为手段加紧资助和扶植某些国家和党派集团。1947年3月杜鲁门主义和 1948年4 月马歇尔计划就是在这种复杂的国际政治形势下,做为美国战后全球战略的具体表现形式而出现的。

作为苏美冷战的产物,马歇尔计划的出台有在国际上孤立苏联的目的。由于冷战的存在,美国虽在口头上邀请所有欧洲国家参加,但实质上只向西欧国家提供援助,完全排除苏联以及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参加。在美国看来,苏联决不会接受一个受美国控制的经济重建计划。如果苏联参加和接受马歇尔计划,既可掩盖马歇尔计划的反苏意图,又可套住苏联并通过 “援助”将势力打人东欧。假如苏联拒绝马歇尔计划,这正中美国的“下怀”,它可借题发挥,进一步煽动反苏言论,世界进一步分裂的责任在于苏联而不是美国。这样,在国际上就能多多少少地孤立苏联,因此,马歇尔计划的抛出有为美国在国际上捞取政治资本的目的。

徐:战后西欧各国由于经济上的危机导致了政治局势的动荡不安。人民群众对现政府的不满和反抗有增无减,阶级矛盾开始激化。法国经济崩溃导致了雷诺汽车厂工人首先罢工,罢工运动迅速遍及全国,一些重要工矿企业陷于瘫痪。英、意、比等国的工人罢工浪潮也风起云涌。战后新的工人运动开始高涨。在各国议会中,

共产党的影响日益扩大。不少国家的共产党参加了联合政府,有的还掌握了重要的政府部门。在这种形势下,美国政府担心苏联会利用这种机会向西欧 “扩张势力”,使美在对苏的对抗中处子不利地位。1947年4月,马歇尔因担心欧洲会因经济濒临崩溃而引起革命,遂对外交家乔治·凯南说: “迟迟不支援他们, (西欧)的经济,那正中了共产党的计谋 ” 。这样,通过提供经济“援助”来抵御共产主义的威胁,便成为美国制订马歇尔计划的主要原因之一。

姒:马歇尔计划帮助西欧国家度过了战后最困难的时刻,抑制了西欧的人民革命运动,特别是削弱了意大利和法国共产党的影响,稳定和巩固了现政权。到 1950年,西欧各国经济已恢复到战前的水平。这样既减轻了美国的负担,又增强了美国对抗苏联的力量。那么,美苏之间又是如何具体展开对抗的呢?

4.战后美苏两大阵营之间遏制与反遏制、对抗与反对抗的过程和主要方式是什么?有什么突出的特点?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苏为何开始调整对外政策和相互关系?之后又经历了怎样的对抗和缓和?

林:这个问题可以分阶段来看。四五十年代是“遏制与反遏制的开始”。

(1)遏制与反遏制的开始

遏制战略既是美国针对苏联及其阵营的战略,也是美国谋求世界霸权的国家战略。美国经济、政治、军事实力在二战后的迅速发展,是遏制战略的现实基础。欧洲战后形势的发展和苏联强大的军事实力,对美国的世界地位构成了严重的挑战,这是遏制战略形成的直接动因。1946年3月,丘吉尔在杜鲁门的故乡密苏里州的富尔顿,发表了有名的富尔顿演说,提出了“铁幕”概念,拉开了冷战的序幕。以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提出为标志,美国开始实施其遏制战略。

面对严峻的国际形势,苏联提出组织力量进行对抗。一方面加速东欧国家政权的建设和巩固,帮助它们恢复战后经济;另一方面,提出加强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根据苏联要求,1947年9月,在波兰西里西亚的维利扎古拉举行了由九个国家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参加的会议,决定成立情报局,由与会各国的共产党和工人党的代表组成。其任务是组织交流经验,并在必要时在相互协议的基础上配合各党的活动,总部设在贝尔格莱德。

徐:1948年,美国开始实施“马歇尔计划”。斯大林认为马歇尔计划会严重威胁到苏联对于东欧的控制,不久,苏联就出炉了著名的“莫洛托夫计划”该计划主要包括了苏联对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援助以及发展东欧国家对苏联的贸易,并以当时苏联外长莫洛托夫的名字来命名。“莫洛托夫计划”也就是后来经济互助委员会的雏形。1949年1月5日至8日,苏联、保加利亚、匈牙利、波兰、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等6国政府代表在莫斯科通过会议磋商后,宣布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

姒:组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是遏制战略在军事上的一个重大步骤。1948年3月,英国、法国、荷兰、比利时同卢森堡5国签订了为期50年的“布鲁塞尔条约”,打出的旗号是防止德国军国主义的复活,但真实意图却是为了防止所谓的苏联“威胁”。美国在立即支持该条约的同时,表示只有在美国的帮助下,才能有效地解决欧洲防御苏联威胁的问题。

林:1949年4月,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比利时、荷兰、卢森堡、丹麦、挪威、葡萄牙、意大利和冰岛等12个国家的外交部长在华盛顿正式签署了《北大西洋公约》。美国和加拿大以苏联“威胁”西欧地区的安全以及致使“北美的安全也受到严重的威胁”等为理由,也参加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是把矛头直接对准苏联阵营的军事集团,《北大西洋公约》的主要内容是对签字国中一国或几国的进攻,都被视为对所有签字国的进攻,缔约国可以采取包括武力在内的行动。

1949年下半年苏联成功地爆炸了原子弹和中国革命的胜利,使西方感到它们正面临着苏联的核威胁,并认为杜鲁门政府所担心的共产主义浪潮的扩张已成为事实。于是美国出台国家安全委员会第68号文件,完全以“共产主义”和“自由世界”的两极对立为主导思想,决定与苏联进行全球对抗。因此该文件成为美国在整个冷战时期的全球战略蓝图。随着1955年5月5日西德正式加入北约,美国建成了在全球实施遏制共产主义战略的从大西洋经中东到西太平洋的军事条约网。 

作为对西德加入北约的直接反应,5月14日苏联建立了包括东德和东欧国家在内的与北约抗衡的另一个欧洲军事集团——华沙条约组织。于是,两个武装集团在欧洲大陆的中心地带相互怒目而视。

如此,美苏通过一系列相互作用与反作用的敌对政策和具体措施,到50年代中期终于形成了政治、经济、军事和地缘政治版图的两大集团的全面冷战对峙,使两极格局最终形成并相对固定下来。

(2)对抗与反对抗

徐:从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末,美苏之间既有局部的有限缓和,也有激烈的冷战对抗。

随着斯大林的逝世,美苏的对外政策都在进行调整。美国主张东西方之间展开对话与接触,避免直接与苏联发生大规模的军事冲突,但坚持遏制与对抗,继续进行冷战。苏联主张缓和与美国及其他西方国家的关系,力求争得与美国平起平坐的国际地位,实现美苏联手共同主宰世界,并为此而积极发展核力量。

在这种情况下,这一时期东西方关系的基本走向是:一方面,双方从对抗走向对话,使尖锐的冷战对峙有所缓和;另一方面,由于双方仍然坚持基本的冷战政策,因此在一些重大问题上也出现了局部的激烈冷战对抗。其重要标志是苏联采取进攻性行动,在美国和西方认为最易受伤害却又最为关键的地区——柏林和古巴,相继于1958年和1962年挑起了第二次柏林危机和古巴导弹危机。前者持续了3年之久,曾造成双方的战争一触即发的极为紧张状态,最终以一堵“柏林墙”解决;后者则导致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可能触发核战争的危机。

当然,在对抗的过程中,双方都心照不宣的遵循着一个原则,即:坚持为对抗留有余地,努力寻求谈判与妥协的途径,避免因危机升级冲突失控而无可挽回地引发战争。

(3)六七十年代的政策调整

林:60年代末70年代初, 美国面临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它的对苏军事优势特别是核优势已发生严重动摇;它在西方联盟中的领导地位正在遭遇挑战;它必须重新评估中国在美苏中战略三角中的作用,并改变以往僵硬的对华政策;还有那场使它付出了3000多亿美元、几万人的生命代价却无法打赢的越南战争,以及导致其国力相对下降的大量海外军事义务。因此美国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战略调整,其标志便是 “尼克松主义”。

根据尼克松主义,美国政府在承认世界已经进入多极时代的前提下,推行均势政策,从而使美国的外交出现了一些重要变化:第一,逐步结束越南战争。第二,继续东西方的对话与接触,缓和与苏联的关系,并力图从实力出发,用军控协议限制苏联的军备。第三,主动采取行动,打开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关系的大门,并利用同中国接近来对付苏联。第四,调整对盟国的政策,通过强调西方联盟是“平等的伙伴关系”巩固美国的领导地位。

姒:在这一阶段,苏联基本处于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国内政治相对稳定,经济有较大发展,核力量大大加强,因此,勃列日涅夫实行积极进攻和对西方缓和的双重战略。前者是指在保卫国家安全方面,勃列日涅夫将防御为主发展为先发制人为主。他认为,只有将苏联的军事力量达到并保持与美国的平等,随时保持警惕并采取进攻态势,才能确保国家安全的坚不可摧,并使苏联在世界上拥有更大影响。后者是指争取通过与西方国家的缓和达到欧洲的和平、安全与合作,以利于苏联的多种利益。

(4)对抗再起

林:美、苏推行缓和并不等于放弃对霸权的争夺,缓和也是一种争夺方式。苏联在与美国和西欧大谈缓和的同时,更加积极地在全球进行扩张。1979年底苏军大规模入侵阿富汗从而引发了新一轮对抗,致使一些人认为东西方关系又进入了“新”冷战或“第二次”冷战时期。至此,苏联的军事力量和霸权主义达致顶峰。

(5)八十年代后期的缓和

徐:1985年—1991年,美苏进入缓和与对话的新时期,而其结果是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与冷战终结,两极格局也以苏联一极的自行坍塌而最后崩溃,世界进入后冷战时期,国际关系格局向多极化发展。

1985年是里根总统第二任期的开始。经过四年的努力,美国认为它已经扭转了与苏联军事力量对比的不利趋势,可以从实力出发推行更为灵活的对苏政策。布什入主白宫后,更是提出了以实力为依托,鼓励苏东国家从内部发生“和平演变”的“超越遏制战略”作为美国对苏东政策的总纲领。与此同时苏联在1985年也换上了戈尔巴乔夫这位以“改革和新思维”为指导思想的新领导人。戈尔巴乔夫的思想内涵集中于两大方面:在对内政策上,批评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提出民主性和公开性,要通过改革将苏联建成“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在对外政策上,提出以“承认全人类的价值高于一切”为核心的外交政策新思维。

由于美苏双方的政策调整出现了一些重要的一致性,使两国关系再次出现了从紧张走向缓和,从对抗走向对话甚至合作的新局面。

姒:在美苏关系明显改善的同时,苏联与东欧的关系也有了实质性变化。苏联宣布不再干涉东欧的事务并陆续从东欧撤军,鼓励和支持东欧的改革和与西方的对话。随着东欧剧变与两德统一,苏军也基本撤出了东欧。在处理与中国的关系问题上,戈尔巴乔夫批判了社会主义唯一模式论的观点,于1989年5月正式访问中国,使中苏关系实现了正常化。在处理与第三世界的关系问题上,苏联以1989年2月苏军全部撤出阿富汗为收缩力量的标志,减少了对第三世界的卷入。关于“冷战”的影响及“冷战”下的世界形势,我想请两位老师再谈谈!

5.“冷战”给世界带来的影响和最大威胁是什么?为什么在这种威胁下世界大战并未爆发?你怎么看待这种在“冷战”下的和平?“冷战”又给美苏带来了什么?

徐:(1)冷战给世界带来的影响

冷战时期两个超级大国在世界范围内以各种手段展开争夺,进行激烈的军备竞赛,长达近半个世纪之久的核对抗,将人类推向了战争的边缘。在冷战的大环境下,美苏双方势均力敌,在近半个世纪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在长期共存中都程度不同地从对方身上借鉴了经验,吸取了教训,并用于内部调整和改革,推动了世界的整体发展。

在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继续进行冷战的同时,整个世界正在发生着一些极为深刻的变化: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集团逐渐分化,以苏联为首的东方集团的分化和社会主义阵营的分裂,第三世界开始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作用。这一切导致了两极格局的动摇。

冷战效应之中,更为明显的一项则为其政治作用。几乎立竿见影,将两个超级大国控制下的世界,立即分成水火不容的两个“阵营”。即使在冷战结束后,冷战的惯性依然形成当今某些政治家的思维定势,他们或者坚持霸权主义立场,企图按照自己的主观愿望构建一元化的国际新秩序;或者只看到国家间利益对立的一面,坚持封闭和僵硬对抗的政策。

而冷战结束后,地区或民族的新冲突点大量涌现。从苏联分裂出来的许多国家内部又相继出现独立运动或民族冲突,如车臣共和国要求脱离俄罗斯,克里米亚要求脱离乌克兰;1998年科索沃境内的阿尔巴尼亚族要求脱离塞尔维亚独立。此外,巴以和平进程步履艰难,伊拉克问题久拖不决,边界冲突时有发生,某些国家的宗教狂势力、恐怖主义活动与反西方情绪势头不减。

林:(2)冷战给美苏带来的影响

戈尔巴乔夫在国内进行的改革,经历了一个逐步“激进化”和“西化”的过程。然而,这种过于激进的全方位改革缺乏切实可行的措施,终于造成了处于崩溃边缘的经济和动荡不安的社会,以及长期积累的十分复杂的民族矛盾表面化,最终使国家陷入政治、经济、民族和信仰的全面危机,并以1991年苏共中央自行解散和苏联正式解体为标志,形成了“苏联巨变”这一20世纪世界历史上影响最大最深远的事件。
  苏联作为一个超级大国以自行坍塌的方式最后消失,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形成的以雅尔塔体系为基础的国际关系两极格局彻底崩溃。它在带来国际力量对比严重失衡、世界局势出现新的动荡的同时,也带来了持续近半个世纪的冷战的结束。

美国作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认为由美国领导的国际关系体系的“单极阶段”终于到来了。但是,继承了原苏联主要遗产的俄罗斯仍然是唯一拥有能够与美国相抗衡的核武器的国家,作为联合国的常任理事国,俄罗斯在世界政治中的作用仍然不可低估。与此同时,欧共体向欧盟的成功发展有力地表明了西欧是国际政治中的一极重要力量。以中国、韩国和东盟成员国为代表的亚洲的崛起,同样显示出该地区除了日本以外的其他国家正在确立和发挥它们在世界事务中重要作用。占有联合国多数席位的第三世界国家作为一个整体对国际事务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因此,到冷战结束之时,自20世纪60年代末就已经开始出现的国际政治多极化的发展趋势是一个不争的现实,它并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

教学实施分析

姒: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对本专题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那么对本转的教学实施还有什么建议呢?

徐:一、不可忽视的历史前提

本专题教学内容复杂而头绪繁多,要真正理解这些内容就不能不探讨二战后世界格局形成的背景和基础。在教学实践中,除了要阐明美、苏、英等大国的实力和国家利益决定的国际形势外,还需要讲出一些重要的历史前提,否则无法说明同样是大国意志,二战后为什么形成冷战格局。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进入20世纪后经历的一场空前浩劫,战争的总体性、残酷性和全球性在这场战争中达到了空前的程度。无论从时间长短、参战国数量、卷入的人口还是战争耗资方面,第二次世界大战都远远超过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从1914年8月爆发,1918年11月结束,共历时4年3个月零10天。而第二次世界大战从1939年9月1日德国入侵波兰算起,到1945年9月2日日本投降为止,持续了整整6年,对某些国家来说时间更长(如中国的抗战就打了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参战国34个,卷入人口15亿,占当时世界总人口的67%。而第二次世界大战参战国和政府达到61个,卷入人口17亿。第一次世界大战消耗战争费用3600亿美元,直接参战人员为7000万,阵亡1050万。第二次世界大战1.1亿,阵亡5000万。20世纪以前的战争,主要交战国动员军队的总数,一般不超过其适龄男性人口的10%,超过这个限度,国家经济将要受到严重损害而无法承受战争负担。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这一比例达到了50%。“二战”的规模之大、影响之深由此可见一斑。“二战”为世界留下了一组触目惊心而又令人深思的数字。战争的残酷性和惨烈程度、战争的总体性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战争的全球性及其造成的广泛影响,必然对“二战”后各国对国际事务的处理和认识产生了影响。

林:另外。原子能革命和核武器的出现改变了大国对于“权力”的界定。我们在当时美国重要决策者,包括杜鲁门总统、贝尔纳斯国务卿、史汀生陆军部长等人的日记、备忘录中可以看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之际,他们对核武器的作用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他们认为,美国对于核武器的垄断将会迫使苏联在很多问题(比如在德国问题)上向华盛顿做出让步。从俄国档案中,我们也可以看出,斯大林其实对于核武器的威力存在着巨大的恐惧。在公开场合,斯大林摆出了一副对核武器满不在乎、不屑一顾的样子。但是,从斯大林的顾问和助手的日记、备忘录中我们却发现,斯大林害怕同美国交战,根本不愿意这么做。在1948年的柏林危机中,斯大林不准苏军打落任何一架美国飞机,就是因为他担心这有可能导致与美国的直接开战。在朝鲜战争中,斯大林极力主张并鼓励中国人与美国人打仗,但他却拒绝让苏军以任何方式直接卷入朝鲜战场上的武装冲突。 

贯穿整个冷战过程,人们对于核武器的看法决定了他们对于遏制政策,以及在国际关系中采取强制行动的可能性的看法。斯大林对于核武器的威力有非常清晰的了解,因而把大量资源投入到迅速发展核武器中去。从整体而言,核武器是导致冷战产生,并进而影响并决定其进程的最重要原因之一。 

二、不可缺少的深度分析

姒:本专题内容的知识看起来都很明确,但在明确的知识点背后蕴含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和深意。如果教学中缺少深度分析,就做不到“拔高”和“提升”。

1945年2月,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接近尾声,进一步协调同盟国行动并讨论战后问题被提上了日程。2月4-11日,罗斯福、丘吉尔和斯大林与他们的外交部长、参谋长和顾问们在克里木半岛的雅尔塔举行了第二次三巨头会议,即雅尔塔会议。这是同盟国在战争期间召开的最重要的一次会议,它为战后格局打下了基础。

会议基本形成了战后世界格局的雏形。通过波兰问题的解决、德国分区占领和关于远东问题的秘密协定,苏联在远东、东欧和中欧的势力范围基本划定,冷战中美苏阵营差不多就是按照雅尔塔会议的决定来划线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冷战的爆发,对于雅尔塔会议所形成的国际体系出现了很大争议。四五十年代美国流传着一种说法,认为罗斯福在雅尔塔会议上“出卖”了美国的利益,从而导致1949年美国“失去”了苏联。这是一种纯粹的冷战的观点,它使用冷战时期美苏冲突的眼光去看待雅尔塔会议中三巨头的行动。应该记住的是,在雅尔塔会议召开之时,第二次世界大战还在进行之中,如何保证对德战争的胜利并在胜利之后继续打败日本,是当时与会者思考的主要问题。因此,尽管在如何安排战后世界上三大国领导人已经表现出了分歧,但保持盟国在战争努力中的合作并在战后继续这种合作仍然是会议的主流。如果罗斯福是带着战后与苏联的冲突不可避免的观点来到雅尔塔的,那么他对联合国就不会寄予那么大的希望,也不会在远东做出那么多的让步。我们不能用冷战的那种“敌之所得就是我之所失”的眼光看待雅尔塔会议上达成的各种协议。在三巨头看来,这些协议的目的仍然是为了保证他们在战后能更好的合作。在冷战中,美苏彼此的攻击都是指责对方破坏了雅尔塔体制,可见,不管它们后来有什么样的冲突,雅尔塔体制仍然是为双方都能接受的国际游戏规则。

林:三、不可轻视的现实关怀

1.从“冷战”的角度审视现实世界

冷战虽然已经退出历史舞台,但它以及它留下的“遗产”对当今世界的影响远远没有结束。有人说,冷战如一场大洪水,虽然已经退去,但它席卷之处留下的“伤痕”犹在。

冷战给冷战后的世界所能提供的启示(反思和教训)是冷战留下的为数不多的有益“遗产”。透视冷战后的时代,国家间相互依赖大大加强,世界经济相互依存、相互合作、相互渗透的趋势日益明显。国家安全的涵义已经超越政治和军事安全的范畴,扩展到经济、生态、科技、文化等诸多领域,安全的范围也不仅限于主权国家之内,人类社会的和平与共同繁荣已成为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寻求安全的手段也趋向多元化,加强对话与合作成为寻求共同安全的重要途径。经历长期冷战的磨难,透过和与战、兴与衰、福与祸等正反两方面的对比,人们发现那种不是结盟就是对抗,不断扩充军备,强化军事联盟,靠使用武力或威胁使用武力求和平,将本国的安全建立在别国的不安全之上的冷战思维,才是危害世界和平、导致国际争端连绵不断的毒瘤。抛弃冷战思维,用更加理性的方式解决国际争端,以对话与合作构筑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安全观,才能为人类带来持久的和平与繁荣。

徐:2.从“冷战”的角度审视国家发展和世界形势走向

在认识世界在冷战之后的格局趋势是呈什么势态时,有不少的意见和说法。有比较乐观的说法,那就是由一极向多极转化是必然的,世界不可能能永远只有一个声音;而比较理智的说法,则是对于在未来社会中其它的已经进入国际集团的力量,在未来的至少是20——30年时间内,这种“一极独秀”的局面,仍然要维持一段相当的时间,但是不会永远存在。

其实,这些说法各自有自己的道理。但是相对于一个习惯用量化指标来分析世界发展格局的西方人来说,当年的肯尼迪总统在他的《大国的兴衰》中对于一国的经济发展在世界经济占有的分量作了比较客观的分析。

当一个国家的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总量的25%以上时,则该国家应为超级大国;当一个国家经济总量站世界经济总量的10%以上时,则改过为世界性大国;当一个国家的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总量的5%以上时,则该国应为地区性大国。有了这样的一个标准。那么对照起来就比较方便了。所以,世界未来格局的发展和发展趋势不会是没有改变的,但是,这种改变也只能是一个渐变的过程。

在国家和利益和世界责任上,国家的和民族的利益永远是第一位的,而且当年我们所理解的战争是政治继续的时候,现在的战争尤其实施世界范围的大战一时还不会出现,但是现在的经济领域的侵略和渗透依然是十分严重的,当用经济的手段不能为本国的带来利益的时候,依然会用战争的手段来解决。

所以说,相对于国家利益来说,只有永远的利益不会有永远的朋友,对于那些向我们示好的国家和世界集团来说,利益永远是放在第一位的。也就是说从“反恐”问题处理过程中的相互配合一些美国与一些敌对国家关系的改善来看,从经济的发展和国家利益现实利益看,政治的意识形态的矛盾,有时也是可以被掩盖的和暂时被忽略的。

姒:中国现在提出了社会发展的小康计划,并且把工作的重点放在了经济建设上,而且中国也因为在经济方面发展的速度和势头,对世界格局也在产生影响,这也是人们所分析的,当一个经济的总量在站世界经济总量占3%,或是该国的经济总量占该地区各国之首时,这个国家就是就成为一个在该地区有影响的国家。而就目前而言,按照经济总量、金融实力和军事实力的具体情况来看,欧盟则是一个最能够达到与美国抗衡的一直重要力量,但是因为它不是一个独立的国家,而且它内部的协调也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所以,世界格局不会在短时期就会发生逆转。

要在国际发展和格局中拥有话语权,仅凭政治的主张是没有话语权的,所以中国在“十六大”之后,所制定的集中精力发展经济的思路是正确的,因为一国经济能否成为世界格局中重要的力量,并非仅仅是来自于意识形态和政治主张,而是需要用综合的国力来说话。就像我们在过去的一百多年所感到的“弱国无外交”的道理一样。一个对自己的国家利益和民族负责的国家,所真正需要的就是在国际舞台上、在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中用自己强大的经济实力作为强力支撑的后盾。

林:综合国力竞争是最古老的竞争,也是基础性的竞争,这种竞争决定了全球层次上的结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西方大国的国力竞争主要表现为权力竞争、霸权争夺, 没有对权力的追求就没有对权力结构的争夺,也就无所谓格局转移过程中的战争与和平问题。如果过于专注于这种权力竞争,冲突与战争爆发的可能性就很大。应当使这种恶性竞争回归到正常竞争,即相互攀比、相互争胜、相互追赶、 相互超越,抑制其转化为冲突与战争的可能性。从目前的综合国力竞争态势来看,一方面竞争正在加速向经济与高科技转移。全方位的经济、高科技竞争日趋激烈, 建立以高科技为龙头、经济力为基础、政治与外交为保障、军事力为后盾、政府为核心的综合国力是大势所趋。另一方面大国综合国力发展有趋于均衡化的发展趋势。一般来说,国力竞争重点的转移,以及大国国力的均衡化,有利于格局的和平转换。

徐:需要看到的是中国的地位,现在已经是地区和在国际事物中一个有影响力的国家,而且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现在每年都在保持8%左右的速度,而且中国已经进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之中,也就是中国的机会也必须在向世界沟通和融合中才能真正实现崛起,而且就其经济实力的因素不说,中国作为一个大国、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以及中国在航天技术上的发展,以及在解决朝鲜半岛核危机方面所发挥的他国不可替代的作用,包括在地区事物中的作用也是非常重要的。相信21世纪中国的发展和在经济总量上的增加,在地区事物中的影响力,以及中国作为一个迅速兴起的大国的地位,虽说它并不扮演以追逐霸权为目标的挑战国的角色, 但是它在推动以和平手段推动世界格局的多极化的走向中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姒:谢谢两位老师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