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标签:钢筋保护层保证措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7/05 17:38:16
钢筋保护层保证措施(2008-06-27 15:11:25) 转载▼标签:

杂谈

分类: 建筑施工 本工艺措施适用于现浇或预制混凝土结构工程钢筋骨架的绑扎与安装。
一、编制依据
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3、《dffgdfhg建筑安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标准》(erQB-2004)
4、《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
构造详图》   (03G101  -1)
5、《
民用建筑物抗震构造图集》(re99G304)     

二、水泥砂浆垫块
    水泥砂浆采用1:2水泥砂浆制作,严格控制水灰比,一般“手握成团,落地即散”为宜。选择一块平坦的场地,下面平铺一层吸水性较强的纸张(比如报纸),将搅拌均匀的水泥砂浆均匀摊铺于基层上,按照设计规定的钢筋
保护层厚度抹平,用木抹拍实,切割成50×50见方的小块,然后覆盖养护。垫块制作完成后浇水养护7D以上具有足够强度后方可使用。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设计如无要求,通常按下表取定(单位:mm):
环境类别 墙 梁 柱
≤C20 C25~C45 ≥C50 ≤C20 C25~C45 ≥C50 ≤C20 C25~C45 ≥C50
一 20 15 15 30 25 25 30 30 30
二 a — 20 20 — 30 30 — 30 30
b — 25 20 — 35 30 — 35 30
三 — 30 25 — 40 35 — 40 35
注:1、受力钢筋外边缘至砼表面的距离,除符合表中规定外,不应小于钢筋的公称直径。2、机械连接
接头连接件的砼保护层厚度应满足受力钢筋保护层最小厚度的要求,连接件之间的横向净距不宜小于25mm。3、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的结构:一类环境中,砼保护层厚度应按表中规定增加40%;二类和三类环境中,砼保护层厚度应采取专门有效措施。

砼结构的环境类别见下表:
环境类别条      
一 室内正常环境
二 a 室内潮湿环境;非严寒和非寒冷地区的露天环境、与无侵蚀性的水或土壤直接接触的环境
b 严寒和寒冷地区的露天环境、与无侵蚀性的水或土壤直接接触的环境
三使用除冰盐的环境;严寒和寒冷地区冬季水位变动的环境;滨海室外环境
四 海水环境
五 受人为或自然的侵蚀性物质影响的环境
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允许偏差见下表:
保护层厚度 柱、梁 ±5 钢尺检查
板、墙、壳 ±3 钢尺检查
用于柱、墙等竖向构件上的垫块,应在制作时预先插入钢丝。
不同规格的垫块严禁混放,应按规格分别装袋,并做明显标识,以免误用。
不得使用其它材料如石子等代替水泥砂浆垫块。垫块应垫在主筋下,
间距不大于1m,可适当加密。

三、撑铁
撑铁板用于支撑板的上部钢筋,保证其位置并在浇筑时不致被踩踏移位,形式有“八”字形、“L”形等。撑铁的
间距一般为1000*1000间花布置,可适当加密,并保证板45°角内的负筋叠加处有足够支撑。撑铁的下料高度为“板厚-钢筋保护层*2-上、下部钢筋直径”,撑铁应支撑在下部钢筋上或垫块上。“八”字形撑铁的铁脚长度应不小于5d且不小于撑铁高度的1/2。
撑铁最小直径选用表
板厚(cm) ≤12 12~20 20~50 ≥50
直径(mm) 6 10 12 14
“L”形撑铁一般在板厚≥30cm可以节约钢材,此时要求将其与钢筋点焊牢固。梁双排筋之间可用Φ25钢筋作为撑铁(见下章)。钢筋砼墙钢筋之间用拉钩定位如设计没有明述,一般
间距600间花布置。

四、绑扎注意事项
基础:
    ⑴钢筋网(筛底)的绑扎,四周两行钢筋
交叉点应每点扎牢,中间部分每隔一根相互成梅花式扎牢,双向主筋的钢筋,必须将全部钢筋相互交点扎牢,注意相邻绑扎点的铁线扣要成八字形绑扎(左右扣绑扎)。
⑵基础底板采用双层钢筋网时,在上层钢筋网下面设置钢筋撑铁或混凝土撑脚,以保证上、下层钢筋位置的正确和两层之间距离。
⑶有180°弯钩的钢筋弯钩应向上,不要倒向一边;但双层钢筋网的上层钢筋弯钩应朝向下。
⑷独立柱基础的钢筋网双向弯曲受力,如图纸没有规定绑扎方法时,其短向钢筋应放在长向钢筋的上边。
⑸现浇柱与基础连接的其
箍筋应比柱的箍筋缩小一个柱筋的直径,以便连接。
柱:
⑴竖向钢筋的弯钩应朝向柱心,角部钢筋的弯钩平面与
模板面夹角,对矩形柱应为45°角,截面小的柱,用插入振动器时,弯钩和模板所成的角度不应小于15°。
箍筋接头应交错排列垂直放置;箍筋转角与竖向钢筋交叉点均应扎牢(箍筋平直部分与竖向钢筋交叉点可每隔一根互成梅花式扎牢)。绑扎箍筋时,铁线扣要相互成八字形绑扎。
⑶下层柱的竖向钢筋露出楼面部分,宜用工具或柱箍将其收进一个柱筋直径,以利上层柱的钢筋搭接,当上下层柱截面有变化时,其下层柱钢筋的露出部分,必须在绑扎梁钢筋之前,先行收分准确。
墙:
⑴墙的钢筋网绑扎同基础。钢筋有180°弯钩时,弯钩应朝向混凝土内。
⑵采用双层钢筋网时,在两层钢筋之间,应设置撑铁(钩)以固定钢筋的间距。
梁与板:
⑴纵向受力钢筋出现双层或多层排列时,两排钢筋之间应垫以直径25mm的短钢筋,如纵向钢筋直径大于25mm时,短钢筋直径规格与纵向钢筋相同规格。
⑵箍筋的
接头应交错设置,并与两根架立筋绑扎,悬臂飘梁则箍筋接头在下,其余做法与柱相同。
⑶板的钢筋网绑扎与基础相同,但应注意板上部的负钢筋(面加筋)要防止被踩下;特别是雨篷、
挑檐、阳台等悬臂板,要严格控制负筋位置。
⑷板、
次梁与主梁交叉处,板的钢筋在上,次梁的钢筋在中层,主梁的钢筋在下,当有圈梁或垫梁时,主梁钢筋在上(见图5-19及图5-20)。
    ⑸楼板钢筋的弯起点,如加工厂(场)在加工没有起弯时,设计图纸又无特殊注明的,可按以下规定弯起钢筋,板的边跨
支座按跨度1/10L为弯起点。板的中跨及连续多跨可按支座中线1/6L为弯起点。(L-板的中-中跨度)。
    ⑹框架梁
节点处钢筋穿插十分稠密时,应注意梁顶面主筋间的净间距要留有30mm,以利灌筑混凝土之需要。
    ⑺钢筋的绑扎接头应符合下列规定:
    1)搭接长度的未
端距钢筋弯折处,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接头不宜位于构件最大弯矩处;
    2)受拉区域内,Ⅰ级钢筋绑扎接头的未端应做弯钩,Ⅱ、Ⅲ级钢筋可不做弯钩;
    3)直径不大于12mm的受压Ⅰ级钢筋的未端以及轴心受压构件中任意直径的受力钢筋的未端,可不做弯钩,但搭接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35倍;
钢筋搭接处,应在中心和两端用铁丝扎牢。
    5)受拉钢筋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应符合规范及设计规定,受力钢筋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应取受拉钢筋绑扎接头搭接长度0.7倍。
6)受拉焊接
骨架和焊接网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应符合规范及设计的规定。
注意事项:
    ⑴钢筋
骨架外形尺寸不准,绑扎时宜将多根钢筋端部对齐,防止绑扎时,某号钢筋偏离规定位置及骨架扭曲变形。
    ⑵钢筋骨架吊将入模时,应力求平稳,钢筋骨架用“扁担”起吊,吊点应根据骨架外形预先确定,骨架各钢筋交点要绑扎牢固,必要时焊接牢固。
    ⑶钢筋骨架绑所完成后,会出现斜向一方,绑扎时铁线应绑成八字形。左右口绑扎发现箍筋遗漏、间距不对要及时调整好。
⑷柱子箍筋接头无错开放置,绑扎前要先检查;绑扎完成后再检查,若有错误应即纠正。
⑸钢筋定位:划出钢筋安装位置线,如钢筋品种较多时,应在已安装好的
模板上标明各种型号构件的钢筋规格、形状和数量。
⑹绑扎形式复杂的结构部件时,应事先考虑支模和绑扎的先后次序,宜制定安装方案。
   
五、成品、半成品保护措施
⑴成型钢筋、钢筋网片应按指定地点堆放,用垫木垫放整齐,防止压弯变形。
    ⑵成型钢筋不准踩踏,特别注意负筋部位。
    ⑶运输过程注意轻装轻卸,不能随意抛掷。
⑷成型钢筋长期放置未使用,宜室内堆放垫好,防止锈蚀。
⑸楼板的负筋绑好后,不准踩在上面行走,在浇筑砼之前一定保持原有形状,并派钢筋工专门负责修理。
⑹绑扎完楼板钢筋后,及时搭设人行马道,防止下道工序施工时直接踩踏负筋上,使负筋产生位移及变形。
⑺装电线管、水卫管线或其他设施时不得任意切断和碰动钢筋。
⑻浇筑砼过程中,安排专职钢筋工值班,发现钢筋位移和变形后及时修复,保证钢筋间距、位置、保护层始终符合设计要求。


分享 分享到新浪Qing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