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 session:有效教学讲座四之五(有效教学的评价理念与评价策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7/04 03:23:51

有效教学讲座四之五(有效教学的评价理念与评价策略)

1、有效教学的标准与评价策略

原作者:杨学良

1.1?有效教学的标准.

    在学校教育中,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是学校工作中最经常?最大量和最基本的工作?可见课堂教学在学校教育工作中占有十分重要位置?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益已引起世界各国不同程度的重视,而且对教学的标准和质量的分析和研究也较多?但作为最新的研究成果,它反映国际教学研究方面一种发展的趋势与方向的有效教学标准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对分析和研究我国低效教学,改进课堂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⑴标准一:师生共同参与的创造活动,以促进学习.在一个群体当中,当每一个成员为群体的共同目标协同努力时,活动是最有效的?因为它能激发群体成员之间的互相帮助?然而,在教学活动中,师生共同参与的创造性活动能使教与学的效果达到最大化,也就是说师生间的这种互动行为能大大增加教学交流,相互间能及时传递语言?意义与价值?教师是施教者,学生是受教者,教师和学生都不是机器,而是处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中的行为主体,这就要求教师不但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启发?引导?讲解?示范?督促?评价等手段,与学生共同设计问题,而且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性格?男女比例?能力等的不同,积极鼓励学生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并给予学生自主学习和活动的时间,允许学生与教师一起设计小组工作方案,并主动参与学生的创造性活动,与学生共同面对所要解决的问题,指导和帮助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和困惑,使得师生和生生间的互动成为促进学生学习的动力?

    ⑵标准二:语言发展——通过课程发展学习者的语言,提高学习者素质.语言作为交流和交际的工具?无论是口头还是书面语言,其目的在于交流和交际的需要?如果语言能力的发展较低或者出现语言障碍问题,都会对交流和交际造成一定的影响,尤其对正在接受学校教育的学生来说,语言能力的发展显得不可或缺?为了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就需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教师不但要引导学生谈论他们熟悉的话题,使他们有话可说,有问题可谈,尽量鼓励学生把谈论的问题或话题说完整?其次,教师不但要改变传统的“满堂灌”的授课方式,而且尽可能地多向学生提供各种机会,促进生生?师生间的交流,尤其更要关注平时不爱说话或者性格内向,不爱表达自己的学生?再次,教师引导学生谈论时,要切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鼓励学生用其分析和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现实问题?

    ⑶标准三:学习背景化——把教学与学生的真实生活联系起来,以此创造学习的意义.根据学生的背景知识发展其新的知识和技能以此作为学校的日常教学目标是很有益的,这就要求教学要从书本世界向生活世界回归,不但要把学生的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看成重要的课程资源,尊重儿童文化,发掘童心?童趣的课程价值,而且要鼓励学生对教科书的自我理解?自我解读,尊重学生自我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个性化的过程?如果知识教学能够切入学生的经验系统,那么知识就能转化为智慧?倘若知识教学不能切入激活学生的经验系统,那么知识就会蜕变为信息,而不能实现知识向个体精神世界的转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但要充分挖掘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与当前学生要学的教学内容,指导学生理解和巩固新的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要尽可能地以学生已有的家庭?社区与学校经验为出发点,使抽象的书本知识与学生的日常和现实生活相联系,根据学生所了解和熟悉的事物和现象,利用背景化教学渗透教学主题,设计教学的目标?内容,考虑教学的方法,使教学真正成为师生共同参与的有意义教学?

⑷标准四:挑战性的活动——教学生复杂的思维技能,通过思维挑战发展学生的认知技能.教学应该关注在生长?成长中的人的整个生命?教师不但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把学生看成是具有主观能动性?充满活力的人,更要在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性的基础上,尽可能地挖掘那些有趣的有意义的材料,发掘一些适合学生需要的挑战性活动,提供有认知挑战的教学,教会学生复杂的思维技能,使教学从机械?沉闷和程式化,缺乏生气和乐趣,缺乏对智慧的挑战和对好奇心的刺激的情境中摆脱出来,使师生的生命力在课堂中充分发挥,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和完善,而且有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⑸标准五:教学对话——通过对话进行教学.交往是人类最基本的需要之一?交往意味着对话?参与和相互建构,它不仅是一种教学活动方式,更是弥漫?充盈于师生之间的一种教育情景和精神氛围?对话作为教学中交往的重要途径和形式,也是探索真理与自我认识的途径,它有利于创造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师生在相互尊重?信任的基础上,通过言谈和倾听的方式,达到师生之间的相互理解和沟通?在课堂教学中,教学不仅是师生共同交往?积极互动和共同发展的过程,而且也是师生?生生之间信息交流的过程,师生之间的这种教学对话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师生相互之间的互动?沟通和理解,这样无疑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1.2?有效教学的评价策略.

    ⑴建立评价的指导思想.评价的主要功能是改进或形成,其目的在于全面地最大限度地促进每一个儿童的发展,力求发现并选择一切可能的教育方式,形成一种适合于每个儿童的教育,为教师改进教学或学生后续学习提供全面而具体的依据,使评价为改进教学过程?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每个儿童的个性发展服务,而不是鉴定?甄别或选拔适合于接受高一级教育的儿童,更不是给学生分等级?在有效教学的评价中,既要看教师的教学是否为儿童的成长提供了好的教育,是否有利于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也要看上课结束很久以后,学生是否还在继续研究和探讨上课的内容,并使学生有渴望学习的良好愿望?

    ⑵制定评价的指标体系.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是评价课堂教学的依据和尺度?建立科学可行的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是提高课堂教学评价质量?增强评价的有效性和可靠性的重要保证?有效教学的评价标准应该包括气氛?学习环境?教学资源?教师角色(规划者?传授者?领导者?促进者和引导者)和学生角色五个部分,这五个部分又包含着不同的内容,规定着各自的目的?在制定有效教学的评价标准和指标时,不仅要依据教育方针?教学大纲?学生身心特点的要求,充分按照发展性?学生中心?全面性的评价原则,将教学评价的内容,以不同的指标和评价标准体现出来,并根据各指标的重要性程度,赋予一定的权重,规定一定的分值,形成一个指标体系,而且应考虑到评价指标的灵活性,允许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情景调整和修改评价标准?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评价的指标和标准既切实可行,又具有一定的操作性?

    ⑶秉持过程和结果相统一的评价原则.随着评价科学的发展,评价的功能和作用也越来越得到开拓与发展,使得评价的对象或范围已突破了对学习结果评价的单一范畴,扩展到教育的整个领域,这就要求评价不但应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始终,而且应把课程?教学和评价进行整合,使它们融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贯穿到活动中去?在有效教学的评价中,评价不能仅仅局限于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单一评价,而是要将学生的活动以及在教学活动中的各种表现作为评价他们学习情况和进行整体性评价的依据?

    ⑷采用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评价技术和方法.在评价的方法和技术上,既要看到定量分析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如运用教育测量和统计以及模糊数学的方法,可以对评价对象的特性用数值进行科学合理的描述和判断,又要看到定量评价的缺陷和不足,过于量化的评价,会忽视或抹杀隐藏于教育内部的教育规律性,如教育活动是十分复杂的,具有模糊性,存在许多难以量化的因素?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认识到对复杂的教育现象适当进行定性分析,比单纯的定量描述更能恰当反映实际情况,使得评价不是单纯的定量分析,而是发展到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

    ⑸坚持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是价值主体对价值客体的价值判断活动?在教学中,就价值主体而言,既包含对价值客体的评价,也包括对价值主体自身的判断?同样,价值客体的评价也不例外?在有效教学的评价中,既要重视评价者的评价,更要重视受评人的积极参与及其自我评价的地位和作用,也就是说评价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管理?选拔,而且是让受评人学会自我评价?

2、有效教学的评价及理念与策略

原作者:林少杰   时间:2007-3-19   来源:《教育导刊》2007.3

2.1、有效教学的评价.

⑴有效教学的评价标准.有效教学的核心就是追求教学的效益。对有效教学的评价,其标准是教师在社会资源耗费尽可能节约的前提下,通过教学促使学生素质的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

①学生的发展状况是评价教学有效性的关键指标。学生的素质是有差异的,因而其素质发展也是有差异的。评价的关键在于个体的素质能否在原来的基础上得到尽可能的提高。素质的评价是很复杂的事情,我们在考察学生的素质发展状况时,不能采取简单化的做法。

②当前的选拔方式和机制在认定“素质优秀”时有许多片面性,以为各科学习水平(当前的标准是考试成绩)都高就意味素质优秀,其实这是漠视人的素质具有多元性和个别化的特点,不承认不同个体的素质和同一个体的不同素质要素存在差异。所以,把各科的学习成绩都同样好当作素质优秀的唯一标志是不准确的。

⑵有效教学的评价视点.关于教学是否有效可以从远观、中观和近观等不同视点去判断。

①远观.指根据将来社会(从公民综合素质状态的角度)的需要对学校现在教学效益的评价;远观评价以社会性一般评价(考察对社会的贡献)为主。

②中观.指当前社会与学校(从学生综合素质状态的角度)对学校现在教学效益的评价;中观评价以社会性特殊评价(考察社会性选拔状况)为主。

③近观.指当前社会与学校(从学生学科素质发展状态的角度)对学校现在教学效益的评价;近观评价以学校内部评价(考察学业质量)为主,主要考虑的是在远观和中观评价标准指导之下对教师教学效益状态的评价。学生的学科素质包含学科情意、学科知识、学科技能、学科能力等,这些既是综合素质的基础,又是综合素质的反映。学生学科素质的不同方面,有些是可以通过当前具备不同公信度的手段去测量,有些只能模糊评价。这些,都造成了评价的复杂性。

⑶有效教学的近观评价内容的要素分析.有效教学近观评价的内容应该包括学生发展状况、教师发展状况和社会资源耗费状况。

①内容之一:学生自我主观评价——学生对学校学习生活的满意程度。衡量教学是否有效,首先是看学生对学校学习生活(主要是学科学习生活)的满意程度,包括对学校文化的认同程度、学习过程的自我感觉、学习结果的认同情况、与教师相处的感受、与同伴相处的感受等。应该指出的是,有效教学首先是与学习者的自信和成功伴随始终的,而这未必意味着测验成绩的绝对分数高。只有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达成预期目标时,他对自己的学习生活才会产生满意之感。学生对学习生活的满意度,必须作为有效教学的评价依据。有了这种评价的导向,才能使学校和教师树立起以学生为本的正确观念。

②内容之二:学校或教师对教师的间接评价(通过对学生的评价去实现)。这方面的评价应包括:ⅰ学生身体、人文(精神、道德与风气层面)素质的发展情况;ⅱ学生科学(学科)素质的发展情况。主要考虑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式、学习业绩、学习投入(时间、精力、兴趣)。在这方面,不能简单化地只评价学生的考试成绩。从学会学习,终生发展的角度来看,正确的学习态度的形成,适合于学习者个人的学习方式的运用,投入学习的时间和精力,都是评价教师教学是否有效的重要内容。

③内容之三:学校或教师对教师的直接评价。教与学应该是相长的,有效的教学必须是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因此,有效教学的评价必须包含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内容。可以从教师对自身职业的认同和推崇的程度,教师对自身专业发展水平的评价,教师教学的精力、时间耗费的程度,兴趣与动机的保持增值的程度等几个方面去考虑。

2.2、有效教学的理念.

有效教学必须以科学的教育观作指导。实现有效教学,必须树立以下基本理念:

⑴学习过程的本质是学生心智和情感全面发展的过程.

⑵学习过程应当成为学生释放学习潜能的过程,教师的基本任务是激发出学生身上蕴藏的巨大潜能.

⑶学科知识学习的过程是学科观念的形成、学科规律的认识和学科符号的命名和运用的实践过程,实践的内部机制是个体的经验或理念的构建,实践的基本形式是多种学习方式的综合运用.

⑷课堂中高效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活动载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和富有挑战性的学习内容.

⑸课堂中高效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活动形式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平等交往;学习过程应当成为学生在社会学意义上的认识同伴和认识自我的过程.

⑹教师从讲台上“解放”出来,走到学生中去,成为学生友好而值得信赖的学习伙伴,是课堂中教师高效益的教学指导活动的必要条件.

⑺通过评价去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益的方式是学生围绕学习中的问题开展广泛而深入的课内研讨。

2.3、有效教学的策略.

⑴整合策略:整合教学内容,突出知识主干,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①有效教学必须在学生真正成为教学过程的主体这个前提下实现。而学生成为课堂主体的基本条件,是教师在教学中必须保证学生有足够的独立活动时间,这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突出知识主干而不平均用力。

②教师必须在深入钻研教学内容的前提下,按照实际的教学需要,对教学内容重新进行整合(剪裁、取舍、增删、组合)。只有整合教学内容,削枝强干,才能突出重点,提高教学的效益。

⑵分层策略:以合作学习和课内个别辅导促进分层教学。

①任何班级的学生都存在学习的个别需求,个性化需习{的满足是体现和谐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基础。

②要满足学生个别化需求,一是要把学生组织成合作伙伴,开展生一生交流;二是教师进行课内个别辅导(这当然要在教师整合教学内容、压缩课堂讲授时间的前提下才能实现)。

⑶训练策略:以课内有效技能训练控制中下面的形成和扩大。

①学生在学习中必须完成大量的学科技能的训练任务。如果学科技能的训练没有解决好,将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事实表明,学科技能低下,是后进生的共同特征。然而,学生仅仅记住了教师讲授的操作要领、听懂了教师强调可能出错的步骤,并不能形成学科技能。学科技能必须通过长期的、循序渐进的甚至是艰苦的训练才能掌握。

②必须认识到,教师仅仅进行学科概念、命题等内容的教学,并无法解决学生学科技能的形成问题。事实上,学生对学科概念、命题等知识的掌握,是通过运用它们去解决学科问题去实现的。换言之,教师仅仅检查学生能否背诵和默写学科概念和命题,能否结合不同内容进行学科判断,还不能作为检查学生是否掌握学习基本要求的依据,而通过检验学生能否运用某些技能去解决相应的学科基本问题,除了可以检验学生掌握学科技能的水平之外,同时也可以判断学生是否掌握了概念、命题等基本要求(是否具有学科能力当然还要另当别论,而且具有熟练的技能也是形成能力的基础)。

③学科技能的有效训练非常重要。然而不少教师认为课堂中自己的任务只是讲清楚技能训练的步骤和做好示范,而技能的熟练是学生课外自己的事。实践证明这样可能产生大量的后进生。原因是技能训练必须在及时纠正错漏的条件下才能取得高效,课外学生的错漏无法即时发现、纠正,同时,课外不能保证学生能克服枯燥而自觉训练,所以,教师必须努力做到在课内组织学生开展有效的技能训练。而组织有效技能训练的核心是练习的阶梯性、针对性和及时反馈。

⑷评价策略:开展发展性评价,促进学生全员参与学习和自主学习。

①课堂中学生得到的评价,除了事实判断(“对”与“不对”)之外,还一定伴随着价值判断(“好”与“不好”、“应该”与“不应该”)。而不以选拔和甄别优劣为目的(这里通常附加着奖惩的高利害属性)的价值判断,是使学生得到反馈、诊断、激励和导向的最好方式。这种低利害的(没有或很少奖惩的因素),以辨析、诊断、激励、导向为主要功能的评价更加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可以称之为“发展性评价”。只有大力开展这种评价,学生才可能在课堂中享受民主、感受自主和全程参与。可见,开展发展性评价应该成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发展性评价在课堂中的主要方法有:ⅰ交流评议法:学生或教师对教学过程中得到的某些结论或寻求结论时运用的某些方法进行评价。师生借此发表见解,澄清误解,促进学习。ⅱ案例分析法:通过解剖具体的学习过程或作业案例,对其中的正与误、优与劣进行评价。师生借此辨析诊断,达成共识,促进学习。ⅲ表现性评价法: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完成实际任务时的表现来进行评价。师生借此纠正错漏、巩固知识、形成技能,促进学习。

③表现性评价的设计有几个要点,ⅰ是列出要考察的表现的重要方面,一般控制在10~15项之间;ⅱ是尽可能用可观察、可测量、可量化的被评价者的行为和成果特质作为界定表现的标准;ⅲ是按行为表现的顺序排列考查内容,以便于观察和判断。

3、有效课堂教学评价策略

原作者:Post   2007-2-14

传统课堂教学评价主要是看教师“讲”的如何,以对教师的教学行为评价为中心。它的标准是:教学目的是否明确;教学重点是否突出;难点是否突破;教材掌握如何;教法是否运用灵活;教态是否自然;课堂气氛是否活跃;板书是否工整等。学生的行为表现基本上被看作教师“教”的回应,或者成为教师“教”的点缀。这种课堂教学评价表现出“以教为主,学为教服务”的异常倾向。所以,这种评价没有把握课堂教学的评价本质,而是关注了课堂教学的外在现象,不能真实反映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学习水平。归纳起来,传统课堂教学评价存在以下误区:一是评价功能的甄别化。二是评价内容片面化。三是评价主体的单一化。四是评价方法追求量化技术。再新课程背景下,构建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有效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是十分重要而又紧迫的任务。

3.1、建构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评价的多元主体.

通过建立多元主体评价,可以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多渠道获取教学信息和资料,帮助教师更全面、客观、科学的了解自己教学工作的不足,不断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不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建立多元评价主体的目的,就是提高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公正性、有效性,最终目的是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2、建构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评价的多元维度.

实施有效课堂教学评价,归根结底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实现个性的健康发展。建构有效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一定要抓住关键因素和主要矛盾,不要面面俱到、过细过全。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分为三部分,既从学生学习情况、教师教学情况、教师教学素养等来进行评价。

3.3、采用以质性为主、量化为辅的综合评价法.

新课程指出:“促进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我评价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有效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学效率,减轻学生学习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新课程有效教学评价理念要求教师要积极参与评课,通过评课发现自己教学的不足与缺点,制定改进规划,努力适应新课程教学需要。

⑴自我评价.在自我评价和教学反思中,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和专业素质的发展。通过自我评价,教师要对照评价标准,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步情况进行全面的分析与评价,进一步认识自己的成长与变化。在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评价中,首先教师要树立主体意识;其次,教师要深刻理解自我评价对教师发展的重大意义;三是教师制定自我评价计划;四是选择和掌握自我评价方法;五是实施有效课堂教学评价行动;六是教师撰写自我评价报告,发现自己的优点,找出自己的不足,提出改进意见。

⑵学生评价.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是教育教学活动的直接参与者、体验者、实践者,对课堂教学活动有着最直接、最深刻的感受和体验。学生是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的主体,首先,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评价意见;其次,教师要正确帮助和引导学生理解新课程教学理念,学习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掌握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评价方法;三是让学生客观的填写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评价表;四是协助学生整理评价信息,处理评价结果,撰写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评价报告。最后,教师与学生真诚交流,发现问题,提出改进建议,分享评价结果。

⑶同行评价.在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评价中,我们要学会合作,弘扬合作精神,虚心向同行学习,接受同行的评价意见,在合作中寻发展。

⑷家长评价.

⑸专家评价.专家是教育教学领域的专门研究者,有扎实、宽厚的专业理论知识,对教学理论发展演变历史、国内外教学理论流派以及教学理论研究趋势有一定的了解,并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观点。专家与教师合作教研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学效能的一种有效方法。

⑹创建“模糊数学综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