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as平台普及与应用:应向更多年轻人伸出触角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7/06 17:16:21

应向更多年轻人伸出触角


  在一般人看来,作为本地华人宗乡会馆最高领导机构的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既然是一个肩负着带动华人社会、推展华族文化事业、发扬华族优良传统的神圣使命的宗乡团体,其所主办的活动必定是传统的,例如各类华族传统文艺表演、各类文化艺术讲座等等。

  乌节路正好相反,它代表的是最时尚、最现代、也最富有西方特色的消费文化,是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克里斯汀·迪奥(Christian Dior)等高级品牌专卖店集中之地,也是在震耳欲聋的重金属乐声中劲歌劲舞的年轻人流连忘返之所。

  宗乡总会和乌节路,一个传统,一个时尚,二者可以说是完全不搭调的。可是,宗乡总会前天却选择在乌节路举办了大型青年达人秀,而参与表演的各会馆青年代表,除了呈现民族舞蹈、武术表演等富有华族传统色彩的节目之外,也有现代爵士舞这样充满西方气息的艺术形式。

  毫无疑问,宗乡总会此一破天荒之举是深具意义的,因为它颠覆了人们对华社团体的既定观感,足以令人另眼相看。相信当天在场的不少年轻观众,都会感到新奇,感到不可思议。相信这场达人秀,或多或少能扭转本地年轻人的固有看法,从此不再认定宗乡会馆是暮气沉沉的,只有老年人才会去活动的场所。

  “我们需要与时并进。在这年轻人聚集的地方,我们希望能吸引支持者和表演者以外的人。”从宗乡总会主席蔡天宝的这段谈话,不难看出宗乡总会是希望借此乌节路达人秀,吸引到更多年轻人参加总会今后举办的各类活动。而其最终目的,相信是为了解决本地宗乡会馆长期面对的一个老问题——吸引年轻人加入会馆组织,为会馆补充新血,使之能够新陈代谢。否则,随着现有会员的逐渐老去,本地的会馆组织,尤其是财力和资源都薄弱的小会馆,今后能否继续存在,不容乐观。

  本地年轻人真的都是只会追求时尚,或只关注于事业,或只在乎家庭,而对宗乡会馆所代表的华族传统价值毫无兴趣,无动于衷吗?未必。从最近有人在网上发动呼吁政府保留武吉布朗坟场的联署请愿运动,获得不少年轻人的支持,可以看出他们是深具寻根意识的。而这种以尊重祖先安息之地为出发点的慎终追远精神,恰恰就是本地华社继承自先辈,理应薪传给后代的传统价值观之一。

  这些年轻人当中,绝大多数都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后出生的。受限于他们成长过程的语言环境,包括学校和职场,他们并不能很好的掌握母语,但这并不妨碍他们以自己所熟悉的英文去寻根。他们通过面簿(facebook)等社交媒体,在网上发起和组织各种各样的寻根活动,例如召集有共同爱好者一起去参观天福宫,再请人用英语向他们讲解天福宫的历史、闽南建筑的特色、妈祖的故事等等。上周六下午,又有一批对中国历史有兴趣的本地年轻人,通过社交媒体组织了一场集会,然后请人用英语为他们介绍从汉高祖到孺子婴等西汉王朝十二个皇帝的事迹。参加这些聚会活动的人,虽然也包括其他种族,但绝大多数还是本地华人,而且是年轻人。

  显而易见,不少本地年轻华人对自身的根源,对本族的传统,其实有着异常浓郁的兴趣,也有深入探索和了解的意愿。他们唯一的弱点,就是母语水平极其有限,因此无法从宗乡总会及其属下会馆主办的各项华语讲座中获益。

  本地的宗乡会馆团体,倘若有资源和能力,或许可以考虑用英语来讲解会馆自身的历史、籍贯先贤的事迹、各个方言籍贯的地方信仰和人文传统等,譬如潮州八邑会馆可以请人用英语为潮籍子弟讲解韩愈祭鳄鱼的故事,保赤宫(陈氏宗祠)不妨为陈氏年轻人举办陈政、陈元光父子戌闽开漳事迹英语专场报告会等等。

  这样一来,那些对华族传统有深厚兴趣,有志寻根却因语言障碍而求助无门的本地年轻人,就找到了门路;而本地会馆也可能在这个过程中,吸引更多年轻人加入成为会员,可谓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