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比较出名的家私城:人教版普高课标实验教科书思想政治必修4教师用书 第二单元 第三节 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7/06 17:17:47
一、教育教学目标

  (一)教育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目标

  (1)识记

  ○实践的含义。

  ○实践的特点。

  ○真理的含义。

  ○真理的基本属性。

  (2)理解

  ○实践的基本形式。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真理的具体性。

  (3)运用

  ○列举生活实例,根据有关原理,论证真理只有一个,不存在多元真理,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列举生活实例,依据相关原理,阐明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分析说明追求真理要与时俱进。

  2.能力目标

  (1)通过学习实践和认识的关系原理,使学生初步确立科学的实践观,切实认识到生活、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确立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的观点,初步具有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原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学习真理论的内容,形成正确区分和判断真理与谬误的能力,正确地对待真理和谬误,坚持真理反对谬误。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牢固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一切知识来源于实践,一切知识都要服务于实践。

  (2)树立追求真理的永恒信念,确信追求真理要与时俱进,把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作为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

  (二)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

  内容目标:列举现实生活中的实例,阐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揭示实践在发现真理、检验真理、发展真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确信追求真理要与时俱进。

  提示与建议:例如,过去人类探索自然和社会的历程,当前尚未破解的自然之谜和新出现的社会问题。讨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目的和检验标准。追求真理的信念与坚持实践标准相统一,就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撰文:《实践论》读后感。
二、教学内容分析

  (一)内容结构分析

  人类探究世界、追求探索真理的过程,是在实践中实现的。本课主要是帮助学生明确实践在人们探索世界、追求真理过程中的决定作用,明确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追求真理要与时俱进。

  第五课讲了人的意识的能动性,人能够通过意识认识世界,这一课分析人对世界的正确认识是从哪里来的,人类认识和把握世界的过程是一个什么样的过程。

  本课课标要求的基本要点有二:一是阐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二是追求真理要与时俱进。本课设计了两框,第一框是人的认识从何而来,第二框是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第一框,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理解人的正确认识是从实践中来。本框分为两目。

  第一目,实践及其特点。这一目的逻辑顺序是:实践的定义──实践的两层基本含义──实践的三个基本要素──实践的三个特点。

  第二目,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这一目的逻辑结构是: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第二框,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理解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本框设计了三目。

  第一目,真理是客观的。这一目的逻辑结构是:真理的定义──真理的基本属性是客观性。本目的重点是让学生知道真理只有一个,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第二目,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这一目的逻辑结构是:真理是有条件的──真理是具体的──真理和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本目的重点是让学生懂得,真理和谬误相伴而行,人不怕犯错误,怕的是不能正确对待错误。

  第三目,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这一目的逻辑结构是:认识具有反复性──认识具有无限性──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本目旨在让学生懂得,实践是不断向前推进的,人的认识也在不断向前发展,人对事物的真理性认识也是不断发展和完善的。

  说明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课程标准和教材都把实践和物质、意识安排在一个单元中,这体现了作者的一些看法。这就是单纯地讲物质和意识,不足以认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的根本区别。马克思主义要求我们从实践出发理解周围的世界,这个世界才是现实的世界。但不能把实践夸大为宇宙本体的地位。从实践出发理解周围的世界,其基本点有二:一是这个世界(物质)是进入了实践范围内的世界,即现实的世界,而不是抽象的与人无关的世界;二是这个世界首先是改造(实践)的对象,然后才是认识的对象。因此,对实践的理解和把握不能仅仅局限于认识论中,还应把实践和物质、意识概念结合到一起来理解。这一理解的基本依据就是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一条。

  (二)探究活动的设计意图与操作建议

  第一框,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第一目,实践及其特点。这一目设计了一个探究活动。

  探究活动(教材第42页)

  设计意图

  本探究活动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懂得什么是实践,辩证唯物主义的实践的特点是什么。共有两问。

  第一问,主要是让学生阅读和分析材料,从中领悟杜威、费尔巴哈、黑格尔实践观的基本特点。杜威认为,人的实践活动与动物适应环境的活动没有本质区别。(参考本课“相关疑难问题解答”中“1.人类的实践活动与动物适应环境的活动有没有本质区别?”)

  费尔巴哈认为,理论活动是真正的人的活动,实践则是人们为了满足自己的生理需要而进行的一种“利己主义”活动。费尔巴哈的观点割裂了理论(认识)活动与实践的联系。他认为活动有两种:一种是理论活动,这是真正的人的活动;另一种是物质活动。他崇尚第一种活动,鄙视第二种活动,认为物质活动(即实践)是一种牟利行为,是一种“卑污的犹太人的活动”。所以,他认为真正的实践应该是一种理论活动。但是,理论活动是在实践的基础上进行的,离开了实践,人类就没有任何理论活动可言。

  黑格尔认为,实践就是按照主观的内在本性去“规定”和“改造”客观世界。但他所说的“规定”和“改造”只是人的精神、观念的活动,而不是物质性的活动。黑格尔的观点把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混为一谈,抹煞了二者的区别,否认了实践的客观物质性。

  第二问与第一问紧密相连,要求学生思考辩证唯物主义的实践观与上述三人观点的不同。这需要教师帮助学生通过分析材料来完成。

  操作建议

  这个探究活动列出三种观点,要求学生仔细阅读,比较三者的不同之处,从中谈谈自己对于实践概念的理解。本探究活动有难度,希望教师帮助学生一起分析。最后让学生懂得辩证唯物主义的实践与动物的活动有着本质的差别,实践活动不是理论的活动,也不是人的精神活动、观念的活动,而是改造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第二目,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这一目设计了四个探究活动。

  第一个探究活动(教材第44页)

  设计意图

  这一探究活动的设计意图主要是为了说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在实践活动中,人们借助于工具等手段,同客观对象发生关系,使客观对象发生改变,从中获得对于事物的认识。在品尝西红柿等的过程中,人们借助于“品尝”这样一个实践活动,使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达到对于西红柿等的认识。结合事例让学生体会,人的正确认识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共有两问。

  第一问,主要是让学生通过阅读材料,谈自己受到的启示,领悟人的认识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人们要想获得正确的认识,就必须参加社会实践,正如毛泽东所说:“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

  第二问实际是和第一问连在一起的,在第一问之后设第二问,目的是为了引出下面的原理。因此,教师在使用材料时,不必在第二问上花过多的时间。第二问要求回答的内容就是教材宋体字所提供的内容。

  操作建议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用几个设问来引出问题,启发学生思考。例如,人的认识能从人脑中自己生出来吗?能从天上掉下来吗?能由客观事物自己跑到人脑中来吗?为什么不能?通过讨论使学生认识到,当主体与客体相分离时,人脑就不能产生认识。只有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让客观事物通过人的各种感觉器官进入人脑,人脑才有可能产生认识。因此说,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第二个探究活动(教材第44页)

  设计意图

  这一探究活动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认识到,人类的实践活动是一切认识产生和发展的动力,当然也是科学发展的动力。设有一问。

  通过对问题的思考,让学生形成以下观点:认识是从实践中取得的,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认识的来源,社会实践的不断发展推进认识和技术的不断发展。

  操作建议

  教师可以以提问的形式启发学生思考:古代天文学、力学和数学都是在什么背景下产生的?在这里,不要过多地在科学产生的一些细枝末节上作文章,而应启发学生从实践推动科学发展、实践提出新的需要探究的问题等角度思考,让学生认识到: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的发展、科学的发明创造,都是由于在实践中遇到了新问题,产生了新要求,为了解决问题而研究探索的结果。无论是古代的天文学、力学还是数学,都是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产生并不断向前发展的。

  第三个探究活动(教材第45页)

  设计意图

  这一探究活动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懂得,社会生活中的任何事情都有一个是非标准,检验是非的唯一标准是实践。共有两问。

  第一问,主要是通过阅读材料,理解庄子对是非问题的认识,指出庄子的错误在于,否定了是非的标准,主张无是无非,从而走向了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第二问,主要是让学生在思考中认识到,是非是可以说清楚的,是非是有标准的,这个标准就是社会实践。

  操作建议

  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阅读《庄子·齐物论》,领会庄子“是非莫辩”的思想。然后让学生讨论,在你我之间是非能否判断?如果不能,请一个第三者来是否可以对你我的是非作出判断?判断是非的标准应该是什么?联系实际生活,并列举相关事例加以说明。

  第四个探究活动(教材第46页)

  设计意图

  这一探究活动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知道,认识的目的和归宿是什么。有一问。

  这一问,主要让学生以学成归国的博士回到草原为例,说明认识从实践中来,最终还应该为实践服务,应该回到实践中去加以检验和运用,认识才具有实际的意义。如果有了正确认识,却脱离实践,不为实践服务,这样的认识就毫无意义。因此,博士回国后,运用所学的知识帮助牧民实现共同富裕,才真正达到了认识的目的。

  操作建议

  探究这个问题时,可以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谈谈我们学习的目的是什么?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学完后该怎样做?可以让学生举出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加以分析和说明。

  第二框,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第一目,真理是客观的。这一目设计了一个探究活动。

  探究活动(教材第46~47页)

  设计意图

  这个探究活动引了实用主义者詹姆士的观点,让学生理解真理的客观性。共有三问。

  第一问要求学生知道詹姆士的说法是错误的。他认为有用的就是真理,从而否认了真理的客观性。帮助学生分析詹姆士关于真理的说法错在哪里。

  第二问让学生分析并理解,只有那些经过实践检验、与客观实际相符合的认识才能够被称为真理。

  第三问,主要是让学生领悟,对于同一事物,人们可以从不同角度来认识,但是这并不表明认识就没有标准,怎么说都行。在特定的时空条件下,对同一事物的正确认识只能有一个。真理与谬误的界限不容混淆。

  操作建议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讨论什么是真理、为什么说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等问题。

  第二目,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这一目设计了一个探究活动。

  探究活动(教材第47页)

  设计意图

  这一探究活动是以欧几里得定理的发现为例,让学生领悟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范围和过程来说的,都是具体的历史的。超出了一定的条件和范围,真理再向前走一小步,哪怕是向同一方向迈出的一小步,真理也会变成谬误。材料中列举的欧几里得定理,就是这方面的实例。

  本探究活动有两问。第一问:罗巴切夫斯基和黎曼的发现是否表明欧几里得定理不再是真理?显然答案是否定的。第二问:是什么原因使人们认识到欧几里得定理并不是任何情况下都适用的真理?这一问的答案,在材料中已说明。

  操作建议

  此问题是探讨真理的具体性和条件性。这是本课教学的难点。本课“重点、难点问题分析”中介绍了突破难点的一些具体方法,可供教师参考。需要对学生说清楚的是:罗巴切夫斯基和黎曼的发现并不能否认欧几里得定理的真理性,它只证明真理的条件性。欧几里得定理在平面上是正确的,但是在凹曲面或球形凸面上,就不正确了。任何真理都有自己的适用范围,我们不能用凹、凸面上的结论来否定欧几里得定理在平面上的正确性,同样不能用它在平面上的正确性来取代凹、凸面上的结论。

  第三目,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这一目设计了两个探究活动。

  第一个探究活动(教材第48页)

  设计意图

  这一探究活动说明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共有两问。

  第一问,因为认识主体条件和客体条件的限制,人的认识不可能一次完成,而是要经历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第二问让学生自己讨论,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

  操作建议

  此探究问题的核心是,要正确认识追求真理的过程性和反复性。教材用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的例子引入,导出问题:当我们遭遇失败时怎样看待已经获得的认识?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挫折时应该怎么办?对这个问题,俄罗斯“进步—47”货运飞船和中国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已经是很好的回答。“哥伦比亚号”失事并没有使各国停下向太空探索的步伐,人们在继续向新的探索和研究领域进发。探究真理是一个过程,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所以我们要正确对待挫折,不怕困难,再接再厉,不断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关于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参考“相关疑难问题解答”中“5.如何理解认识在‘循环往复’中的前进与发展?”)

  第二个探究活动(教材第48~49页)

  设计意图

  这一探究活动是说明认识运动的无限性。设有一问。

  这一问,主要让学生以人类对火星的认识为例,说明人的认识具有无限性,因为认识对象是无限的,认识主体是世代延续的,社会实践也是不断发展的。因此,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操作建议

  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分析:认识对象(客观世界)、认识主体(人)、认识基础(实践)三者的变化和发展,对人类认识所产生的影响,以此为切入点,说明认识的无限性。

  (三)教学提纲

  框题一: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1.实践及其特点

  (1)实践的含义。

  ○实践的概念。

  ○实践是人所特有的对象性活动。

  ○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

  (2)实践的特点。

  ○客观物质性。

  ○主观能动性。

  ○社会历史性。

  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3)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框题二: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1.真理是客观的

  (1)真理的概念。

  (2)真理与谬误。

  (3)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2.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1)真理是具体的。

  (2)真理是有条件的。

  3.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1)认识具有反复性。

  ○认识主体的限制。

  ○认识客体的限制。

  (2)认识具有无限性。

  ○认识的对象──物质世界的无限性。

  ○认识的主体──人类世代的延续性。

  ○认识的基础──实践的不断发展。

  (3)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实践在发展。

  ○真理也在不断地发展和超越自身。三、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

  (一)重点、难点问题分析

  1.实践的基本特点

  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例如,工人做工,农民种田,战士打仗等活动都是实践。实践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点。

  第一,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活动。实践是由实践的主体、实践的手段(工具)和实践的对象(客体)所构成的现实的感性活动。这种活动是为人们所感知的物质活动。实践的结果是存在于主体意识之外的客观现实,也是可感知的。实践活动实际上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相互作用与物质、能量和信息的变换过程。实践作为感性活动,是以感性实体(作为有血有肉的个体主体)同感性实体(客体)发生实际的关系,以同感性对象相同的方式作用于感性对象,因而它同感性对象一样,具有直接现实性。实践活动及其结果所达到的水平受着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的制约和支配。可见,实践是一种客观的物质活动。它与观念活动、认识活动是不同的,具有直接现实性。

  第二,实践是人类自觉的能动活动。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是区别于动物的特殊能动性,即自觉能动性。实践活动是有目的、有意识的自觉活动,与动物的本能活动不同。人们在行动之前就已有了确定的目的,并根据符合客观实际的认识制定计划、方案、办法等,然后才去付诸于行动,在客观世界打上人的活动的印记。而动物的活动,虽然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引起外界的某些变化。但它是无目的的,也不能预见其活动的结果。如蜜蜂筑巢、蜘蛛结网,是为了它们的生存需要而进行的本能活动。实践的能动性还表现在自觉地运用在实践基础上获得的认识成果去指导实践,去能动地改造世界,创造出客观世界原来没有的东西,以满足主体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要。

  第三,实践是社会的历史的活动。与旧唯物主义不同,辩证唯物主义所理解的实践不是抽象的彼此孤立的个人的活动,而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的现实的人的社会性活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实践是人和社会所特有的存在方式和活动方式。一般来说,实践是人们社会性的活动,个人的实践活动,虽然具有单个人的性质和特点,但仍然离不开社会,不能脱离一定的社会条件和社会关系,离不开共同的协作。实践不仅具有社会性,而且具有历史性。实践是不断发展的。实践主体的能力和实践的手段达到的程度、水平,以及实践活动的范围、规模和方式等,都受着历史条件的制约,都是历史的产物,并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实践的客观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三者的统一体现了在实践问题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特征。

  2.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实践活动是人类认识的来源和认识发展的动力,同时又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人类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

  第一,人类求索真理的历程是人们在实践中获得真理的历程,人们只有在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才能认识世界,获得真理。第二,人类求索真理的历程是人们在实践中发展真理的历程,人们在改造世界的活动中,不断地检验认识、发展认识,把已经获得的真理性认识推向更高阶段。因此,“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突破这一重点,关键是要引导学生明确,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地揭示了认识的本质,指出认识是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马克思主义哲学把认识发生的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结合起来,从实践出发,认为以工具性为主要特征的劳动在认识的发生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首先,劳动实践的发生和发展为人类认识活动的发生提供必要性和可能性。其次,劳动实践活动促进了人脑的发展,并通过这种活动在人脑中的内化,产生了人所特有的认识结构和图式,形成了人的认识能力。再次,劳动实践活动促进了人的交往及语言、符号的产生和发展,使人的认识活动获得了不同于生物遗传的社会遗传方式。从认识的发生可以看出,人的认识能力是在实践中形成的。而对于有认识能力的人来说,人的认识的产生和发展仍然是由实践决定的。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动力。

  3.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让学生理解“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的观点。为什么真理不能在任何情况下都适用?为什么与客观对象相符合的真理性认识会转化为谬误?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学生具备辩证思维的能力和方法,有相当大的难度。因此,“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突破这个难点,建议教师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第一,运用感性的、形象的事例说明抽象的道理。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便会变成谬误。

  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不顾历史条件的变化,不顾过程的推移,真理也会变成谬误。毛泽东在中国人民身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压迫时,提出“马克思主义的道理千头万绪,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造反有理”。这里所说的“造反有理”是指“人民要求解放是有道理的”,它是真理性认识,是正确的。20世纪60年代,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在十年浩劫中又打出“造反有理”的大旗,要造人民政权的反,造社会主义的反,这样的认识就是谬误,是反动的。离开一定的历史范畴,就无法判别某个观点是真理还是谬误。

  第二,引导学生自己列举社会生活或学习生活中的事例,从时间、地点、条件的变化来说明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教师要善于因势利导,引领提升,使学生列举的事例与抽象的哲学道理能够相互印证。

  (二)相关疑难问题解答

  1.人类的实践活动与动物适应环境的活动有没有本质区别?

  教材第42页引用了杜威的实践观点。“杜威认为,实践是人类应对环境的一种活动,这种活动和动物适应环境的活动相比,只有高下程度的差异,没有本质的区别。”

  分析这个观点,首先要正确理解实践的本质。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实践是人类特有的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马克思主义指出,站在彻底唯物主义的立场上理解人和人的实践活动,不是要把人降低到动物的水平,把人的活动归结为动物的自然活动。人是社会性的物质存在,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实践活动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出现的一种新型的、最高级的、社会的物质运动形式。”(选自:肖前、李秀林、汪永祥主编《辩证唯物主义原理》)人的实践活动与动物适应环境的本能活动是有本质区别的,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实践具有自主性,二是实践具有创造性。

  实践具有自主性,这是实践同动物本能活动相区别的重要标志之一。实践的自主性表现在,人通过实践活动不但能够认识客观规律,而且能够利用客观规律,使客观规律为人所用,从而使物按人的方式同人发生关系,达到物被人所掌握和占有的目的。动物的活动虽然也是“客观”的活动,但它不是实践。原因就在于动物只是消极地适应自然,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使其为自己所用。因此,动物不能因为自己的活动而使自己成为自主性的存在。

  实践还具有创造性,这是实践同动物本能活动相区别的又一重要标志。列宁说:“世界不会满足人,人决心以自己的行动来改变世界。”人对世界的这种改变本质上就是创造。没有创造,就不会使地球变成今天这样能够适合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世界;同样,没有创造,人类社会就不会向前发展。而动物只能利用自然界现成的东西,适应自己的需要,不能通过改造世界达到自己的目的,不可能通过自身的活动创造新的物质对象。

  实践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共同体现了人和社会的主体性特征。在实践中,人按照对事物客观规律的认识去改造事物,把它塑造成适合于人占有和利用的形式,充分显示了人的主体能动性。同时,人在实践中自觉地把自己和自然界区分开来,意识到自我的存在,就具有了主体意识。对于这一点,动物是不可能做到的,因此它构成了人的实践活动与动物适应自然的本能活动的本质区别。

  2.人的认识是来源于实践,还是来源于物质世界?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这种反映只有在实践中、在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中才能完成。人的认识是在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中应实践的需要而产生的,无论是认识活动还是科学研究,都是围绕实践的需要进行的。人的认识是在变革对象的过程中发生的。人们在变革客观事物时,客观事物作用于人脑、反映到人脑中才形成了认识。因此,认识离不开实践,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认识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能动的反映,反映的内容都来自于客观物质世界。但是物质世界的客观事物和现象不会自己跑到人脑中来,让人们去反映它、认识它。人们只有在变革客观事物的过程中,同客观事物发生作用,才能获得对它的认识,并使这种认识不断完善。因此,实践是沟通主观和客观的桥梁。只有通过实践,客观事物成为人们改造的对象,才能成为人们认识的对象,被改造着的客观事物才真正构成人们认识的源泉。

  3.如何全面理解“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真理性认识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怎样判定人们的认识是否符合客观实际?怎样来区分真理和谬误?这就是检验真理的标准问题。几千年来,对什么是真理的标准,可以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只有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后,辩证唯物主义把实践的观点引入认识论,才真正解决了认识的真理性标准问题。

  教材指出:“要检验一种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如果不超出认识的范围,人们就无法判定自己的认识是否与客观事物相符合;客观事物自身也不能回答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它。只有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和对照的东西,才能检验主观认识与客观事物是否相符合。唯一能够满足这一要求的,就是处在主观和客观交汇点上的实践。”

  正确理解教科书上的这一段论述,我们要这样把握以下两点。

  第一,任何主观标准都不能检验认识的真理性。个人的认识、权威的观点、多数人的意见不能用来检验认识;同样,被实践证明其科学性的理论,也不能成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科学理论所反映的规律是普遍的,人们的实践活动是具体的。科学理论是人们对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因而它可以指导人们的实践获得成功。但人们的实践活动是否获得了成功,不能靠理论本身来检验,而要靠实践活动的结果来检验。

  第二,客观事物也不能回答认识的正确与否。只有实践,能够把主观、客观联结起来加以对照,指导实践获得成功的认识,是正确认识,是真理性认识;否则是错误认识,是需要修正的认识。我们在前面所说“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与教材上“处在主观和客观交汇点上的实践”都是这个意思。

  因此,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4.真理是因为“有用”而“真”,还是因为“真”才“有用”?

  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中,真理是标志主观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人的认识是对客观对象的反映,其中与客观对象相符合的反映是真理;与客观对象不符合的反映是谬误。在价值论中,“有用”是指客观事物能够满足人的主观需要。价值是事物对人的需要而言的某种有用性,对人的生活和活动所具有的积极意义。一种事物或现象由于其具有的一定属性或性能,能够满足主体的某种需要(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对于主体具有积极的肯定的意义,就被主体认为是“有用”的,即有价值的。反之,如果不能满足甚至妨碍主体的需要,对主体具有消极的意义,就被主体认为是“无用”的,即无价值的。

  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能够正确指导人们的实践,在改造世界的活动中获得成功,因而它是“有用”的。

  但“有用”却不一定都是真理。因为人的价值观不同,人们的价值评价标准,即“有用”的标准是不同的。历史唯物主义以“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符合人类的根本利益”为评价事物有无价值或价值大小的根本标准,因为人类根本利益与社会的发展规律是一致的,所以在这样的价值观中,有用性与真理是统一的。例如,元素周期表是“有用”的,也是真理性认识;万有引力定律是“有用”的,也是真理性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是“有用”的,也是真理性认识。但是,以极端个人主义为核心的剥削阶级价值观,他们以一己私利或极少数人的利益为评价标准,“有用”与“真理”往往相脱节。例如,“伊拉克存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这个命题对美国政府是“有用”的,他们以此为借口发动了伊拉克战争,推翻了萨达姆政权,获取了巨大的石油利益。随着战争的进展,布什政府不得不承认“在伊拉克没有发现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这时,曾经是战争借口的“有用”的命题就变为彻头彻尾的“谎言”,没有任何真实性可言。

  可见,实用主义者詹姆士关于“有用的观念就是真理”的说法是错误的,他是以主观需要为唯一评价标准,否定了真理的客观评价标准。

  5.如何理解“认识在‘循环往复’中的前进与发展”?

  教材引用了毛泽东的名言:“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毛泽东的这段名言准确概括了认识在“循环往复”中前进与发展的道理。

  第一,认识具有反复性。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这是因为,人的认识要受各种条件的限制。制约认识的条件包括认识主体的制约,即人的实践水平、不同的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生理素质等制约人的认识;还包括认识客体的制约,即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发展变化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些条件的制约下,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第二,认识具有无限性。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这是因为,认识的主体和对象都是无限发展的。从主体的无限性看,人类是世代延续的,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从认识对象的无限性看,物质世界的广度是无限的,每一具体事物的深度是无限的。

  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并不是一种圆圈式的循环运动,而是一种波浪式、螺旋式的前进和上升。因此,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

 四、教学资源链接

  (一)辅文释疑

  “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因为它不仅具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还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教材第45页)

  列宁的这一名言,见于《黑格尔逻辑学一书摘要》。在这本书中,谈到认识论问题时,列宁首先肯定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论证了实践在认识中的地位和作用,作出了“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因为它不仅具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还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这一论断。

  所谓普遍性的品格,是指每一种实践都含有同类实践共同的规律性的东西。在实践中,只要具备了大体相同的条件,就有可能得到大体相同的结果。普遍性的品格是实践与理论共同具有的,不仅实践具有普遍性品格,理论也具有普遍性的品格。因为理论是反映事物的共同本质、反映客观规律的。例如,关于“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革命理论,就具有普遍性的品格。因为革命的中心任务和最高形式是武装夺取政权,这个原则普遍是对的,不论在中国还是在外国,一概都是对的。必须指出的是,理论的这种普遍性,正是来源于实践的普遍性,是实践的普遍性的正确反映。正因为这样,我们才能从个别的典型试验中,总结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理论来指导实践。从理论的普遍性来源于实践的普遍性这一点上说,实践是高于理论的。

  直接现实性是实践所特有的品格。实践,是直接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它能给人们直接提供看得见、摸得着的现实成果。这是实践的特点,也是实践的优点。而理论则不然,它只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是反映在头脑里的观念形态的东西。正确的理论不过是客观现实必然性的正确反映,是主观符合客观的科学抽象,它不能直接引起客观现实的变化,因而不能为我们直接提供现实的成果。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思想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为了实现思想,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理论、思想是主观的东西,要使主观的东西变成客观的东西,首先必须通过人们的实践,使“主观见之于客观”,使理论现实化。这里所讲的理论、思想,包括马克思主义在内的一切正确理论。因为即使是正确的理论,它本身也没有直接的现实性,只具有间接的现实性;这种间接的现实性,只有通过人民群众的实践,才能转化为直接的现实性。从上述理论与实践的比较中,可以清楚地看出:直接现实性是实践所特有的品格。

  实践的直接现实性还表现在:任何理论,检验其正确与否的客观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因为即使是正确的理论,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显现自己的客观性。只有实践,才具有把主观思想和客观世界联系起来的特性,因而才成为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科学理论,其全部生命力就在于能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得到检验、丰富和发展。脱离了实践的理论,只能是僵死的教条。从直接现实性是实践特有的品格这一点来说,实践也是高于理论的。

  总之,“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因为它不仅具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还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这句话,正确地阐明了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这个道理。

  (二)资料选辑

  1.实践出真知

  相传唐朝名画家戴嵩善于画牛。他精心绘制了一幅《斗牛图》,被人们视为珍品。一次,藏画家把这幅画拿出来晒,恰巧被一个牧童看到了,牧童不禁哈哈大笑。藏主问他为什么发笑,牧童答道:“牛在角斗时,尾巴总是夹在两腿中间,决不会翘起来。这画上的牛尾巴翘得像一根竖起来的棍子,叫人不由得发笑。”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实践出真知”,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人的认识不能离开社会实践。戴嵩是一位画坛高手,但他对牛的习性的了解,还不如一个小牧童,因为他没有深入观察牛的习性的实践。中国古语说的“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马音”,“欲知山中事,须问打樵人”等,讲的都是这个道理。

  生活在19世纪美国的摩尔根,为了撰写研究原始社会的《古代社会》一书,早在青年时期就多次探访印第安人的住地,观察他们的生活方式,并与印第安人交朋友,频繁往来。为了得到对印第安部落社会更深一层的认识,摩尔根后来干脆当了印第安民族易洛魁人的养子,成为这个部落的一个成员。这样,就使他得以了解印第安人不向外人透露的习俗和仪式,了解他们的经济、社会组织、婚姻、家庭、艺术和宗教等,掌握了极其丰富的第一手材料。同时,他还到美国和欧洲旅行、调查,最终以极为翔实的材料写成轰动一时的《古代社会》一书。

  2.乐而忘暑

  2004年是世界水稻年,我国袁隆平和非洲水稻专家蒙蒂·琼斯博士获得“世界粮食奖”。世界粮食奖设立于1986年,由总部在美国艾奥瓦州得梅因市的世界粮食奖基金会每年颁发一次,授予“为人类提供营养丰富、数量充足的粮食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人”。此奖被看作是国际上在农业方面的最高荣誉。

  在2004年3月举行的“世界粮食奖”发布仪式上,世界粮食奖基金会主席肯尼斯·奎因表示,在今年联合国国际水稻年授予两位水稻科学家本年度世界粮食奖尤其显得重要,因为稻米目前是世界大约30亿人的主要食物,而这两位科学家“为大大提高亚洲和非洲亿万人民的粮食安全取得了突破性的科学成就”。

  然而,袁隆平开始研究杂交水稻时,没有考虑过这些。科学研究和发现发明是一名科学家最为快乐的事情,袁隆平为了研究杂交水稻,简直到了忘我的境界,总是在中午太阳最毒的时候下田,真可谓是乐而忘暑。

  人们常说生活中不缺乏美,缺乏的是发现美的眼睛,而独具慧眼的袁隆平在农业研究中找到了快乐。过完74岁生日,是享福的年纪了,他却仍然和年轻人一样天天下田。他所有的快乐仿佛都来自稻田,泥土的味道和稻穗的清香总是让袁隆平流连忘返。“我每天都要下田,要是哪天没有去就觉得吃不下饭,总觉得什么事情没有干”。

  1953年,袁隆平从西南农学院毕业后被分配到偏僻的湖南省安江农校任教,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开始了一段奇特而又充满快乐的科学之旅。20世纪50年代的中国什么都学苏联,政治“一边倒”,连科学研究也“一边倒”,农业科学迷信苏联科学家米丘林、李森科的学说。袁隆平被他们误导了好多年。

  这两人认为无性杂交可以创造新品种──现在连小学生都知道是错误的,在当时的中国却没有人怀疑其真理性。然而,袁隆平没有轻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他便做无性杂交的实验来验证:把番茄嫁接在马铃薯上面,上面结番茄,下面结马铃薯,那该多好啊!实验做了,的确是上面结番茄下面结马铃薯,但是把收获的种子第二年种下去,马铃薯还是马铃薯,番茄还是番茄,袁隆平失望透顶。他又做实验把西瓜嫁接在南瓜上,长的瓜既不像西瓜,也不像南瓜。第二年把种子种到地里,长的还是西瓜,一点没有变。

  农业科学的周期以年为时间单位,一次实验就要等到一次花开、结果。就这样,几个实验误导了袁隆平好几年。

  这时登在《参考消息》上的一篇不起眼的文章给迷途中的袁隆平指明了方向:克里克、沃森和威尔金斯发现DNA螺旋结构,西方的遗传学研究进入分子水平。“我当时还在那里搞什么无性杂交,糟糕得很”。

  水稻是自花授粉植物,雄蕊雌蕊都在一朵花里面,雌雄同株,没有杂种优势──杂种优势是生物界的普遍现象,小到细菌,大到人,近亲繁殖的结果是种群的退化。但是水稻因为花小,其杂交是当时公认的世界难题,设在马尼拉的世界水稻研究中心就是因为困难重重,差点关闭。袁隆平偏不信这个邪,他突发灵感:专门培养一种特殊的水稻品种──雄花退化的雄性不育系,没有自己的花粉,这样不就可以做到杂种优势了吗?

  于是,漫长的寻找过程开始了,要找到这样一株雄花退化而且杂交之后产量猛增的“太监”水稻简直是大海捞针。

  从湖南到海南,从四川到云南,从1964年开始,袁隆平跑遍了大半个中国,就是为了寻找那株雄性不育系,即使是大海捞针,但是有一种信念在支撑着袁隆平。寻寻觅觅,观察细小的花蕊。正午阳光最足,也最毒辣──科学研究是袁隆平最大的快乐,晒一点算什么!

  功夫不负有心人,1972年,袁隆平的学生李必湖在海南发现一株野生的雄性不育系水稻“野败”,杂交水稻的研究之路从此峰回路转。

  袁隆平计划在2005年完成自己“超级杂交稻”的大面积推广工作,也就是亩产达到800公斤──水稻现有的平均产量是亩产500公斤左右,而亩产800公斤在袁隆平的实验田里已经成功,下一步是大面积推广。

  他的理想是1000公斤──水稻产量可能达到的上限。但是他清楚这个目标可能只是一个遥远的梦想,在一次接受采访时他表示:“700公斤我们实现了,800公斤我们马上就要实现,1000公斤就等你们来接班!”他笑着对台下的中国农大的年轻学生说。

  (选编自:《读者》2005年第1期)

  3.古老传说显神奇百名泰渔民脱险

  泰国《民族报》1日报道说,泰国部分渔民中流传的一个有关大海的传说挽救了一个渔村全部181名村民的性命。

  海啸2004年12月26日席卷泰国南部之时,南素林岛上一个渔村的181名村民早已逃到了高山上的一座庙中,从而躲过了一场劫难。

  “长辈们告诉我们,如果(海)水退去的速度很快,那么它再次出现时的数量会和消失时一样多。”65岁的村长萨尔贸·卡萨雷说。这些村民通常被称作“摩根海流浪者”,他们知道许多世代流传下来的传说。

  专家认为,大量海水迅速退去是海啸即将发生的最初迹象。然而,由于这种现象很少出现在印度洋沿岸,因而那里的许多居民对此并不了解。大量海水迅速退去的现象发生后,南部海岸的许多泰国人只是忙于捡拾那些被海浪冲到沙滩上的鱼,而听过老人传说的“摩根海流浪者”则向山顶出发了。

  (选自:《北京青年报》2005年1月2日)

  4.讲真话的黄万里

  几年前,人们不知道黄万里是谁。即便现在,大多数中国人对这个名字也陌生得很。但是,人们都知道黄河,也大都知道黄河上有一座三门峡水库──那是一项巨大的失败工程。黄万里就因此出名。

  黄万里是著名爱国民主人士、教育家黄炎培之子,清华大学教授,中国著名的水利、水文专家,我国致力于跨学科研究河流水文与水流泥沙的先驱者之一。曾有人评价,中国现代真正的科学家不多,黄万里是其中之一。这里的所谓真正,包含有这些科学家的悲剧色彩,而黄万里的悲剧就在于,他的价值是通过一个工程的失败来证明的。

  实际上,黄万里的伟大之处,不在于他预见到三门峡工程的失败,而是在面对三门峡水利工程,中国水利专家集体丧失立场的背景下,他孤身对抗“民意”、触犯上级,捍卫了真理和自己的良心。

  从1952年开始,中国从苏联聘请专家为治理黄河拟定计划,遗憾的是所请的专家为水工专家,他们精通水坝业务,但未必了解黄河。黄万里曾说,苏联虽有建水电站的经验,但黄河跟苏联的河流不一样,黄河有泥沙──正是黄河的泥沙日后成为灾难的根源。

  1954年10月,在苏联专家的指导下,以水利部和燃料工业部为主成立的黄河规划委员会完成了《黄河综合利用规划》。那是一个看上去非常美妙的远景:在黄河干流上将修筑起46座河坝,“500吨的拖船能由入海口航行到兰州。装机总容量可达2300万千瓦,年平均发电量达1100亿度,相当于中国1954年全部发电量的10倍,灌溉面积由原来的1659万亩扩大到1.16亿亩”。

  在这46座河坝中,三门峡最大和最重要。正是这项工程的修建,导致以后的40多年里几十万人口离开他们原本富裕的家园,迁移到土地贫瘠的偏远地区,其中一些人来回迁移十几次,生活变得一贫如洗。据记载,曾有水利专家前往视察后叹息不已,国务院派去的高级官员看了也落泪,说:“国家对不起你们。”

  在当时,几乎没有人公开反对上三门峡工程。充满壮志豪情的领导人一心一意要在自己手里实现“圣人出,黄河清”的梦想。在这种一边倒的极端气氛下,负有责任的专家们不敢面对现实,直抒己见,个别的甚至曲意逢迎,企求腾达。敢于讲真话,道实情,坚持科学见解的人非常少,黄万里的反对之声就显得格外刺耳。

  在三门峡水利枢纽讨论会,三门峡工程的“主上派”与只有黄万里一人的“反上派”展开激烈的争论。

  “主上派”描绘的是建高坝,拦洪蓄沙,让清水出库的美妙图景。而黄万里说,在这个淤积段上是不能建坝的,否则黄河下游的水患将移至中游关中平原,而且他认为,河道里的泥沙起上游切割、下游造陆的自然作用,建坝拦沙让黄河清是违反自然规律的,是不现实的,何况清水出库对下游河床也不利。他指出此坝修成后将淤没田地,造成城市灾害。

  当时出席会议的专家大多同意苏联专家的设计,黄万里孤身舌战。争辩7天后见无效,黄万里退而提出:若一定要修此坝,建议勿堵塞6个排水洞,以便将来可以设闸排沙。这个观点被全体同意通过。但施工时,苏联专家坚持按原设计把6个底孔都堵死了。20世纪70年代,这些底孔又以每个1000万元的代价打开。

  黄万里关于三门峡水利工程的分析和预见,从工程建成之日起便被一一验证了。三门峡水库1960年9月建成,从第二年起潼关以上黄河、渭河大淤成灾。两岸受灾农田80万亩,一个县城被迫迁走,西安受到严重威胁。至今,黄河流域的水土保持日益恶化,下游河水已所剩无几。从1972年黄河开始断流,20世纪90年代已每年平均断流100多天。

  旅居德国的水利工程师王维洛曾在其《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纪念黄河三门峡工程建成四十周年》一文中算了一笔账,三门峡工程总结算时耗资达40亿元,相当于40座武汉长江大桥的造价,而之后改建费用和因之受灾的地区所遭受的经济损失更是一个谁都无法估量的数字。

  黄万里于2001年8月27日去世。他的子女评价:“他只说真话,不说假话;只会说真话,不会说假话。对于学术观点是如此,对于政治观点也是如此;对于有利于自己的事如此,对于不利于自己的事也如此。”

  (选编自:《新闻周刊》2004年第38期)

  5.英国10岁聪明女孩凭地理知识救百人

  据英国媒体1月1日报道,在几十米高的海啸袭向泰国普吉岛的一个海滩之前,英国一位年仅10岁的聪明女孩凭借自己在学校里所学的地理知识,预测出威力强大的海啸将吞没整个海滩,她立即让父母提前发出警报疏散了海滩上的游客,从而挽救了100多名游客的生命,演绎了一段传奇故事。

  这个英雄小姑娘名叫蒂莉·史密斯,今年只有10岁,聪明伶俐的蒂莉对世界地理有着特殊的爱好,圣诞节的两个星期前还在学校里专门研究了“巨浪”,堪称一个小专家。

  当时,穿着泳装的蒂莉发现在大海的远处突然涌现出了一波白色的巨浪,将蓝天和大海明显地隔成了两半。观察力敏锐的蒂莉凭借自己在学校里掌握的地理知识,意识到这绝对不是一般的惊涛骇浪,很有可能在顷刻之间吞没整个海滩。于是,焦急万分的蒂莉就让她的爸爸妈妈动员沙滩上的游客们赶快撤离这个危险的地方。

  当疯狂逃命的游客们刚刚抵达安全的地方时,海啸的白色巨浪已经排山倒海般奔涌而至,转眼间就把原先热闹非凡的海滩吞没,把站在高地观看的人们吓出了一身冷汗。

  (选自:《北京青年报》2005年1月2日)

五、自我测评及思考提示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诺贝尔奖获得者、华裔科学家丁肇中在谈到他的科学研究体会时说:“20世纪70年代,人们已经知道所有的基本粒子是由三种夸克组成的。我的问题是,为什么只有三种夸克?为了寻找新夸克,我决定建造一个高灵敏度的探测器。当时所有的人都认为只有三种夸克,因为三种夸克可以解释所有的现象,所以这个实验被费米国家实验室和西欧核子中心拒绝了,认为是不可能的。1972~1974年间,我们在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用一个比较低能的加速器来做这个实验,终于发现了一种新的夸克。这就表示,以前说只有三种夸克的观念是错的,有第四种夸克。有了第四种,就有可能有第五种、第六种,把以往的观念改变了。”

  上述科学发现过程在认识论上对我们如何发现和发展真理有哪些启示?

  思考提示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人们对物质结构的认识来源于实践,关于物质结构模型的理论是否正确只能通过实践来检验。“三夸克模型”是在当时条件下人们实践所形成的真理性认识,随着实践的发展,丁肇中博士进行的新的实验,提出了由四种夸克组成基本粒子的新理论,取代了旧理论。

  (2)在实践的发展过程中,人们对真理的认识是无止境的,永远不会停留在一个水平上。四夸克理论的发现,也没有结束真理,还会有五夸克、六夸克等新理论。

  (3)人们要发现和发展真理,必须充分发挥主体能动性,发扬创新精神,不要被已有的理论和实践所束缚。敢于对现有理论提出质疑,善于思考,敢于实践,创造出新的理论与新的事物。

  2.明末清初哲学家王夫之的知行观是“行可兼知,而知不可以兼行”。请用所学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道理分析王夫之知行观所含的合理因素。

  思考提示

  王夫之知行观所含的合理因素是,认为知和行是对立统一的,人们在实践中可以获得认识,而认识代替不了实践;实践是检验人的认识是否正确的客观标准,而认识本身则不可。

  3.“搬运夫和哲学家之间的原始差别要比家犬和猎犬之间的差别小得多。他们之间的鸿沟是分工掘成的。”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你对马克思这段话的理解。

  思考提示

  (1)马克思这段话告诉我们,人们之所以有才能的差别是由分工造成的,也是由实践的地位、实践的领域及其广度和深度等决定的。

  (2)认识来源于实践,并不否定人的生理素质的差异对认识的影响,人的生理素质只是人们进行实践和认识的一种物质条件,并不是人们的实践和认识本身。它对于形成人们在知识和才能上的差别不起决定性的作用,造成人们认识和才能差别的决定性原因是后天的社会实践。

  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在古代社会,自然是人类的主宰,人们把自然神化,对自然顶礼膜拜,认为山有山神,河有河神,天旱求龙王降雨,遇事求神灵保佑。近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工业革命的发展,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机器轰鸣田野,卫星遨游太空,人们认为自然是人类征服的对象,人可以主宰自然。但是,随着人类活动规模的扩大,土地荒漠化、臭氧层空洞扩大、洪水肆虐、物种减少等,这些都严重地威胁着人类自身的生存。人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到自然是人类的朋友,人和自然应该和谐相处,强调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变化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

  思考提示

  从自然是神,到自然是人征服的对象,再到自然是人的朋友,人类应该与自然和谐相处,体现了人的认识是不断深化、发展的;认识发展的动力来源于实践,不同历史时期的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都基于当时改造自然的实践水平,并随着实践的深入而不断深化。

  5.据医学史料记载,17世纪20年代英国一位医生给一个生命垂危的青年输羊血,竟奇迹般地挽救了该青年的生命。其他医生纷纷仿效,结果造成大量受血者死亡。此后,输血医疗手段也被禁止使用。19世纪80年代,北美洲一位医生给濒临死亡的一产妇输人血,产妇起死回生。医学界再次掀起输血医疗热,却导致惊人的死亡。直到1901年维也纳医生莱因茨坦发现了人的血型系统,才打开了科学输血的大门。

  上述材料是怎样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这个道理的?

  思考提示

  (1)第一次输羊血成功,从而发现输血可以救治病人,说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从输羊血到输人血直到终于解决输血问题,表明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3)输羊血的成功及大量受血者死亡和输人血的再次成功及又一次输血医疗热带来惊人死亡,直至终因发现血型系统而使输血问题得以成功解决,说明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4)为救人而输血,并探寻输血失败的原因,直至发现人的血型系统,从而最终解决输血问题,说明实践是认识的根本目的。

  6.列宁说:“没有抽象的真理,真理总是具体的。”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思考提示

  列宁的观点,正确说明了对真理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否则就会抽象地理解真理,使真理变成谬误。

  (1)真理是有条件的,离开了具体的时间、地点、条件,抽象地谈论真理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2)真理是全面的,是事物多方面本质规定的综合,片面地谈论真理是形而上学的观点。

  (3)真理是历史的,是一个过程,静止地谈论真理是形而上学的观点。

  (4)真理是具体的,即在同一时间、地点、条件下,人们对同一事物的真理性认识只能有一个,不因人而异,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坚持真理客观性的辩证唯物主义的真理观,反对抽象地谈论真理的唯心主义与形而上学的真理观。

  7.“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说法否定了真理的客观性吗?

  思考提示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说,对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见解。这是由于人的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人的正确认识不仅具有客观性,而且具有主观性和差异性。

  所谓真理的客观性,是指人的认识中含有不依赖于人的客观内容,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表明人的认识的主体差异性,而这些具有差异性的认识是否是真理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是真理,应由实践来检验。承认人的认识上的主观性和差异性,并不等于否定真理是客观的。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必修4的单词课文的MP3 求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 必修)电子书下载 有谁可以给我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高1生物必修2教参答案拜托!!急用!! 哪里有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英语(必修)的 MP3免费下载 感激不尽!!! 急!急!急!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实验修订本·必修)英语朗读与听力录音 请问普通高中课程新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必修一的听力哪里可以下载? 思想政治必修1第六课的参考答案 在北京去何处可购到高三思想政治教科书 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制义务教育九年级思想政治教科书 跪求人教斑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高一上册 数学 答案 成都市哪有卖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 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制义务教育九年级思想政治教科书的全部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日语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英语》第一册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怎样学?有学案或每课的知识框吗? 请问!人称小学语文课本“人教新版”,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么? 在那看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为什么要出版小学标准实验教科书?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中国历史 思想品德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使用范围是? 有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关于山东科技出版社物理实验教材(必修) 急需: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英语(新目标)八年级上册4-6单元单词(50-60个较难的)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2003英语高一下册第一课叫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