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案例怎么写:黄埔二期中共产党员的命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7/06 20:05:52
黄埔军校第二期学生从1924年8月开始分批入校,学生总共450人,至1925年9月宣布毕业。在本期工作和学习的学生中中共党员有:

 

    学生(按《第二期同学姓名籍贯表》):黎鸿峰,蔡鸿猷,罗振声,邝鄘,吴明(陈公培),程俊魁,余洒度,王秉璋,符明昌,陈恭,卢德铭,练国梁,胡秉铎,陈作为,宛旦平,吴道南,蒋友谅,王一飞,张炎元,张堂坤,麻植,古怀,王柏苍,周逸群,李劳工,谢宣渠,吴振民,姚世昌,共28人。“同学录”缺名的:萧人鹄,覃异之,廖快虎,刘光烈,王中,梁伯龙,陈进军,钟亚裕,共8人。另外补遗还有宣锡华(一说是一期)、王之宇、洪宗扬、唐克、罗英、袁也烈、聂绀弩、杨国栋、符必东、钟文璋、冷启英、古宜权、谭侃、张源健、叶金坡。以上15人在黄埔同学录中有记。以上二期生共51人。

 

    二期共产党员中脱党和叛党的人数是较少的,而且在建国前革命工作中牺牲的可以说占了大多数。但其中也出了余洒度这样的著名叛徒。现介绍黄埔二期中早年为革命牺牲的那些英烈:

 

李劳工,  原名克家。广东海丰人。1925年2月国民革命军东征,劳工受周恩来指派,率先遣队进入惠海边境占据制高点。东征军在惠海农民武装配合下击溃敌军,进占海丰县城。党组织派劳工负责训练海陆丰农民自卫军,任大队长。旋被委派为黄埔军校后方主任和东征军驻海陆丰后方办事处主任,不久调任陆丰县党组织领导。 1925年8月进攻陆丰时,被地方反动武装俘获,9月24日牺牲。

姚世昌,   姚村人。毕业后曾参与第一次东征讨伐杨希闵、刘震寰战役,立有战功。同年第二次东征时,在国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三师任连党代表。冲锋陷阵,身先士卒,于华阳中弹牺牲,年仅23岁,蒋介石曾题赠“忠烈可风”匾额一方。

陈作为,  又名东阳,别号有富,湖南浏阳人。1925年1月当选黄埔军校特别党部执行委员及财务委员。不久被推选为中国青年军人联合会经理部部长及会刊《中国军人》、《青年军人》旬刊主编。与“孙文主义学会”开展“嘴仗”。同年6月参加平定杨刘叛乱的战斗。同年9月任国民革命军第二军第六团党代表,赴广东北江与军阀部队作战,遭敌伏击后被捕,受尽酷刑。后被第六团营救,因伤势过重,于1926年1月1日逝世。

符明昌,  别号朝选。海南琼山人。曾任军校政治部科员。1926年3月中山舰事件后,被中共组织派入国民革命军第四军政治部任宣传科长。同年夏参加讨伐南路军阀邓本殷的战斗,在海口战斗中阵亡。

    胡秉铎,  别字鸣之,贵州榕江人。1925年1月任中国青年军人联合会机关刊物《青年军人》周刊总编辑,并推选为驻会负责人之一。参加第一、二次东征。同年10月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军司令部机要秘书。中山舰事件后因中共地下党员身份未暴露,潜入第一军东路军指挥部任中校参谋,后任黄埔同学会潮汕分会秘书,东路军总指挥部第一科上校科长。参加北伐战争,任东路军第一师政治部主任。1927年4月清党中被发现入狱,后在南京被处决。

蒋友谅,  浙江店口镇人。在校期间担任黄埔同学会的监察委员。4.12事件后奔赴武汉。担任中共湖北省军委委员、汉口市军委书记,负责汉口市军委工作。1927年夏秋之际在武汉被捕后牺牲。

王柏苍,  湖北罗田人。曾担任黄埔军校特别区党部执行委员, 27年大革命失败后被捕牺牲。

练国梁,  贵州人。他曾参加第一次东征和平定滇军、桂军叛乱之役。25年11月,担任共产党直接掌握的武装部队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机枪连连长。1926年7月,独立团参加北伐。8月第四军攻下汀泗桥后,又迅速攻打咸宁城,二营在战斗中伤亡很大,请求增援,他接到叶挺将军的命令后,率机枪连冒着敌炮火进入阵地,掩护一、二营突破敌防线,配合全军胜利地占领了贺胜桥,从而打通了通向武汉的最后一道大门,进逼敌指挥部所在的武昌城下。10月10日,国民革命军向武昌发动总攻,敌人利用蛇山上的炮台和工事负隅顽抗。他沉着地指挥连队战斗,掩护全团攻克了蛇山。1927年1月,独立团改编为二十五师第七十三团,又从中抽调一批军官新建第七十五团,他升任七十五团第三营营长。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中,夏斗寅偷袭武汉国民政府,他率全营英勇地参加武昌保卫战,他身先士

卒,冲入敌阵,不幸中弹牺牲。

麻植,  别字愈高,浙江青田人。曾任中共黄埔军校特别支部候补干事。参加第一、二次东征作战,任东征军总政治部宣传科长。1926年调任中共广东区委军事部秘书。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留守军校负责军委与军校的联络工作。在周恩来、聂荣臻先后离开广东后,负责主持中共广东区委军事部工作。1927年4月广州清党时被批捕,是月16日被处决。 

张堂坤,  别号觉真,浙江平湖人。参加平定滇桂军阀叛乱和北伐战争。1925年11月受中共委派人大元帅府铁甲车队。改编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即叶挺独立团)后,任直属队担架队长。1927年初任第十一军二十五师七十三团第四连连长。同年8月参加南昌暴动,南下三河坝战斗时任第七十三团代团长,不久于笔枝山战斗中阵亡。

廖快虎,   毕业后参加南昌起义,任营长,在沙坑作战牺牲。

卢德铭,  四川自贡人。参加两次东征作战,任东征军指挥部侦探长、黄埔军校政治部组织科科员。北伐战争中任国民革命军叶挺独立团第二营第四连连长,在汀泗桥、贺胜桥战役中表现突出,曹渊牺牲后接任第一营营长。1927年6月任武汉国民政府警卫团团长。9月9日,率全团参加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秋收起义,成为起义的主力部队。起义后任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总指挥,同月在江西芦溪镇遭伏击,壮烈牺牲。

吴振民,  又名吴毅,字志卿,嵊州城关镇东围村人。参加2次东征,任黄埔军官学校海陆丰后方办事处主任。中共海陆丰地委成立后,彭湃任地委书记,吴振民为军事委员兼农军大队长。1927年“四.一五”广州反革命政变后,吴振民发动农军于4月30日起义,任农军总队总队长。转战闽、湘、粤边境,准备北上武汉求援。8月15日,路经湖南汝城县时,遭军阀范石生部袭击,吴振民腹部中弹,8月22日,在汝城乡下的一所破庙里不治牺牲。

钟文璋,  别字迎峰,湖南益阳人。毕业后参加中国青年军人联合会,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第一、二次东征和北伐战争。任东征军总指挥部政治部科员、宣传队长,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第十师排、连长。1927年参加湘赣边界秋收暴动,任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团长。同年9月任第一军第一师参谋长,兼第一团团长。率部从修水向长寿街进军,路过金坪时遭叛军邱国轩部伏击失踪。

刘光烈,  别号佩隆,湖北黄陂人。毕业后入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叶挺独立团,任排长、第五连连长。1926年调任国民政府兵站总监部第七分站站长,随军北伐。 1927年夏随贺龙第二十军到南昌,参加南昌起义,南下潮汕后,乘船赴上海返回家乡,组织黄冈县农民自卫军,任参谋。并协助潘忠汝、吴光浩等发起“黄麻暴动”。1927年12月5日暴动军被包围于黄安,在突围战中阵亡。

程俊魁,  化名沈自东、陈觉先,湖北黄梅人。参加第一、二次东征和北伐战争。历任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师政治部秘书,第二军教导团政治指导员。1927年8月随贺龙部参加南昌暴动。暴动军南下时转赴黄梅,发动秋收暴动,任中共黄梅县委军事委员。暴动失败后返南昌,任中共赣南特委军事委员。1928年4月特委机关遭国民政府破获,被批捕后处决于赣州。

    陈恭,字子平。泗汾湾塘人。两次参加平定陈炯明叛变的作战,在东征军政治部宣传队以出色的宣传和演讲能力,蜚声潮汕,多次受政治部主任周恩来赞许。1926年初,任民国明政府海军局政治部秘书,主持部务工作。3月26日,蒋介石制造“中山舰事件”后,被迫退出海军局,任民国革命军军事委员会政治训练部宣传科秘书。7月,任国民革命军北伐左翼宣传队副部长。旋应第九军第一师师长贺龙要求,在澧县开办政治讲习所,训练第一师中下级军官。12月,贺部改编为民国革命军独立十五师,任政治部秘书。27年6月,独立师扩编为第二十军,任军政部治部秘书。后参加“八一”南昌起义,任二十军第二师党代表,协助贺龙率部攻打朱培德总部,解除南昌守敌武装,起义军南下广东途中,任第二十军军部秘书长。第二师作为起义军的总预备队,驻守揭阳,在汤抗激战的关键时刻,率部投入战斗,保护指挥部突出重围,安全到达海陆丰地区。12月,任广州起义总指挥部副官长,参加攻打堡垒公安局的战斗。起义失败后,辗转去上海。 28年1月,参加中共湘鄂赣特委,负责军事工作。旋任中共湖南委军事部部长,到湘东组织工农苏维埃运动与土地革命。与省特派员陈觉,湘东特委书记腾代远,醴陵县委书记林蔚等,两次组织农军攻打醴陵县城。1928年4月8日,陈恭和林蔚去东乡主持军事会议返回途中被捕。12日被杀害于状元洲。

邝鄘,  又名光炉,号爱陶,耒阳仁义乡邝家村人。1922年考入北京大学,1923年在北大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月,受党组织派遣,邝鄘考入广州黄埔军校第二期。毕业后留校在校长办公室工作,兼政治、军事教官。1926年北伐,邝被任命为国民革命军第四军政治部宣传科科长,创作了《北伐军军歌》。武汉国民政府叛变革命后,邝鄘随叶挺部参加南昌起义,任营长。1928年1月,随朱德、陈毅参加湘南起义,受命在耒阳组建工农革命军第四师,任师长。1928年4月随朱德、陈毅向井冈山转移,在宁冈与毛泽东会师,成立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任三十四团团长。三十四团组成工农红军第一路游击队,邝改任司令,于1928年5月下旬回耒阳开辟游击根据地。1928年6月5日不幸被捕遇害。

张源健,  别号健人,江西萍乡人。毕业后入军校教导团工作,参加第一次东征。1925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历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叶挺独立团第三营第一连连长,参加汀泗桥、贺胜桥和攻克武昌之役。1927年8月参加南昌暴动。同年11月返赣北,组建红军赣北游击队,任队长。1928年春领导元宵暴动,任赣北游击大队大队长,创建彭山、岷山、陈贺山革命根据地,6月在与国民革命军作战中阵亡。

蔡鸿猷,  又名德甫,别字辉甫,别号哲臣,浙江兰溪(一说缙云)人。参加了平定广州商团叛乱、第一次东征和削平滇桂军阀叛乱的战斗。1925年秋任国民革命军排、连长、连党代表,参加第二次东征。1926年奉调广州国民政府财政部缉私总队,任第一团第一营党代表。1927年2月任财政部税警团上校党代表。同年广州四·一五“清党” 时被批捕。关押于广州郊外南石头惩戒场,后转囚于广州市公安局拘留所。1928年10月6日被处决。

符必东,   又名南强、禄,别号冷佛,海南定安(今琼海)人。曾参加平定广州商团叛乱和第一、二次东征作战。1925年秋任广东东莞中学军事教官,农军教练员。后随军北伐,任国民革命军连长。1927年冬返回琼崖。任琼崖工农革命军东路指挥部第三营营长。1928年2月任琼崖红军东路副总指挥。1929年被中共广东省委派赴广西,任广西第四警备大队教官,南宁警备队司令部大队长,参加百色起义。参与创建右江中共武装根据地,任红七军参谋处侦察科长、代理团长。1929年底在保卫右江根据地战斗中阵亡。

    唐克,  原名绍尧,曾用名良智、哲夫、赵逸名。湖南省零陵县人。1925年9月,唐克任国民党革命军第1军第3师第8团2营5连党代表。参加了攻打惠州城的战役。1926年,唐克先后任北伐军第2军教导师第2团干事、第9军政治部党部科长、北伐军第8军第4师第12团政治指导员等职。1927年4月,唐克被调到第36军第2师第6团任政治指导员。蒋介石发动了4.12反革命政变,唐克根据中共党组织的指示回到武汉,在武汉革命政府总指挥部警卫团任连长。1928年,唐克在广西桂林中共党组织领导下作工运工作。后以《环球报》记者身份为掩护,去香港做秘密的革命工作。不久,调回广西南宁,到广西省警备第5大队作兵运工作。1930年2月,唐克参加了龙州起义。起义当天,红8军正式成立,唐克任该军顾问。后任红8军政治学校的大队长。不久,在龙州城外与桂军展开激战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宛旦平,  湖南省新宁县人。毕业后到国民革命军第一军任参谋,参加了讨伐军阀陈炯明的东征战斗。1926年秋宛旦平投身北伐战争。1927年春,宛旦平任国民革命军第十一军第二十四师营长。蒋介石叛变革命后,宛旦平奉命率部参加保卫武汉,在纸坊战斗中被师长叶挺指定为代理团长。同年8月宛旦平参加了南昌起义,任第二十五师七十五团参谋长兼第一营营长。10月宛旦平随起义部队转战潮汕。在揭阳战斗中不幸被捕,由时任汝城县长的胞兄宛方舟保释出狱。此后,被党组织派往上海开展地下工作。1929年8月,宛旦平奉命从上海抵达广西南宁,打入中共掌握的广西省警备部队从事兵运工作,按照中共中央代表邓小平、张云逸的指示,在教导总队中积极发展党团组织。10月中旬,广西省绥靖司令李明瑞反蒋兵败后,他随共产党员俞作豫的广西警备第五大队到左江龙州,任龙州督办署警备队营长。不久,任新组建的讨蒋南路军第一军第二旅参谋长兼第二团团长,积极协助俞作豫等进行武装起义准备工作。1930年2月1日,李明瑞、俞作豫领导的龙州起义爆发,起义武装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八军。俞作豫任军长。邓小平兼任政委。宛旦平任参谋长兼第二纵队司令员,并任红八军军事委员会委员。不久,宛旦平在随军东进途中,奉命率两个连回师龙州击溃叛军。1930年3月20日遭到桂系军阀梁朝玑师的突然袭击。宛旦平指挥二纵队在白沙街、铁桥头与几倍于己的敌人展开激战,随后又扼守龙州铁桥阻击敌人,掩护部队撤退。战斗从上午打到晚上,消灭了大批敌人,红军也伤亡很大,宛旦平身中数弹,壮烈献身,年仅30岁。

古怀,  别号立天,广东五华人。参加东征和北伐战争。历任国民革命军排、连长、营党代表。1927年夏返回东江,协助古大存开辟东江革命根据地,创建工农革命军和红十一军。历任东江工农革命军第一师大队长、营长,红十一军团长、副师长,中共东江军委委员及东江特委委员。1930年春在作战中阵亡。

粱伯龙,  又名伯隆、廷栋、尚志、靖超。别号兴谷。四川江安人。毕业后参加第一、二次东征,曾当选为中华学生联合总会代表。1925年入上海大学研读马列主义。北伐开始后,任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政训员、宣传队长,第六军政治部宣传科长,国民党九江市党部执委兼宣传部长,九江总工会秘书,《国民新闻》总编辑兼代经理。1927年任南昌《贯彻日报》主笔,参加南昌暴动,任第十一军政治部秘书长,第二十五师政治部宣传科长。1928年返四川从事地下工作,创办重庆高级中学,任校长,兼第二十一军编纂委员,西南学院院长。1930年春任成都西南大学校长,从事中共地下活动。同年6月8日因叛徒检举被捕,10月31日在成都东门外莲池被处决。

谭侃,  又名旷,别号佚圈生,别字辉梅,化名抗振鹏。湖南长沙人。 1927年返回华容从事中共党政工作。1930年7月任红二军团第六军十六师四十八团政委。1931年2月23日率部攻打华容城时阵亡。

周逸群,  原籍湖北蒲圻,生于贵州铜仁。周逸群在黄埔军校期间,任国民党黄埔军校特别区党部第二届执行委员、常务委员,参与组织和领导中国青年军人联合会,任常务委员。周逸群参与组织和编辑《青年军人》、《中国军人》、《中国青年军人联合会周刊》等。1926年参加了北伐战争,8月任国民革命军第九军第一师政治部主任,从此与时任师长的贺龙并肩战斗,成为亲密战友。1927年8月和贺龙率部参加南昌起义,起义失败后与贺龙往湘西开展工农武装斗争。任中共湘西北特委书记,领导创建洪湖革命根据地,指挥洪湖红军战胜敌人多次“清剿”。1930年7月任红二军团政委兼中共前委书记,是湘鄂西红军和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建人和领导者。1931年5月,在岳阳贾家凉亭附近的战斗中牺牲。

肖人鹄,  湖北黄冈人,又名鸿举,化名钟德辉。1921年入党,中共鄂中特委书记,领导鄂中秋收起义和钙阳农民武装暴动,工农革命军第五军军长,中共河南省委军委书记。1928年11月下旬在开封被捕,1932年2月10日在河南洛阳英勇就义。

古宜权,  又名怀,字克灵、健愚,广东五华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平定杨刘叛乱。第一、二次东征和北伐战争。1927年初返乡,与古大存等开展工农武装暴动,创建八乡山武装根据地。任五华县农民自卫军军事教官,工农革命军教导队队长。1929年6月起任东江红军总指挥部第四十六团团长。红军第十一军成立后,任教导团团长,东江红军纵队独立第二师第二团团长。1932年11月在普宁汤头村作战阵亡。

陈进军,  别字金刚,湖南平江人。1925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7月加入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任初级指挥员。1930年任红军第十六军参谋长兼第八师师长,瑞金中央军事政治学校主任教官。1931年随红十六军夜袭湖北通城政府军,全歼政府军一个团。缴枪千余支。1932年在江西铜鼓作战中阵亡。

钟亚裕,  又名一强,别字应地,广东紫金人。 1926年春组织领导紫金“四二六”武装暴动,任县苏维埃政府委员、主席。1929年参加古大存红十一军,在南岭、河婆一带坚持工农武装游袭。1930年10月任中共海陆紫县委委员、苏维埃政府主席团成员。1933年11月在陆丰碣石溪作战中阵亡。

罗英,乳名牛崽,别号国华。在军校期间,罗英随着学生军东征陈炯明,初立战功。1926年1月,罗英赴苏俄莫斯科中山大学留学,通过在苏维埃俄国的三年学习生涯;他更加坚定了“中国人要走俄国人之路”的这条信念。28年2月,罗英回国,进入南京国民政府办的中央高级干部训练班。30年2月罗英任南京中央军官教育团团级教官。同年8月,罗英领到江西省实业厅发放的挖煤执照,回到家乡,拟开办枫港煤矿,后因资金不足,未能实现。310月,余干地下党组织疏通了关系。由正派绅士吴宝田保荐,让罗英出任余干警察大队副大队长(县长兼大队长)。32年9月15日布武装起义。翌日,他卒兵反攻县城,放火烧掉县衙门,救济了镇上的贫民。三天后,罗英带动同妻室儿女率领余干的起义人员,到达闽、浙、赣三省苏维埃首府横峰葛源村。受到省苏维埃主席方志敏等同志的热烈欢迎。到葛源之后,罗英先后被委任为红十军独立团团长,红军大学第五分校副校长。1934年4月,在肃反扩大化的后期被错杀,时年36岁。

叶金坡,  又名易金波,湖北通山人。历任国民革命军排长、副连长,参加北伐战争。大革命失败后返家乡。组织工农革命武装,任中共通山县委书记,参与创建鄂东南武装根据地。

    1931年初任湘鄂赣红军独立第三师政委,中共鄂东南特委委员及鄂东南革命委员会委员。率部参加鄂东南多次反围剿作战。1934年因中共发动“肃反扩大化”被错杀。

宣锡华,  别名仕民,别名宣毅。江西弋阳人。毕业后参加平定滇桂军阀的叛乱和东征作战。历任国民革命军排、连、营、团长。1931年返赣东北革命根据地,参加工农红军,任红军新兵团团长。第五次反围剿开始时任赣南军区独立团团长。1934年秋在上饶碧下桥石炭山作战阵亡。

冷启英,  别字实秋,江苏睢宁人。参加北伐战争,历任国民革命军排、连、营、团长。1928年后任中共江苏省委军事委员,中共邳县邳南区委书记。1930年起任中共睢宁县委委员,中共徐州特委委员兼秘书、特委书记。1933年8月被国民政府批捕入狱四年。抗日战争爆发后获释,任中共领导的睢宁独立大队政训处主任。1939年10月25目于邳北小冯场被恶霸地主暗杀。

   

 

 

 

 

附录:其他二期中共产党员的命运  黎鸿峰,  越南人,由胡志明选派黄埔学习。其后经历不详。

王一飞,(此人非中共党史中另一个著名人物王一飞,苏联留学归国后协助周恩来主抓军事工作,后任湖南省委书记,28年1月被捕牺牲)黄埔毕业后去苏联留学,其间经历不详,建国后曾任中央编译局副局长。

罗振声,  26年回四川老家,脱党。但从未出卖党组织其他同志。39年10月病逝。

余洒度,  南昌起义后警卫团的团长和工农红军第一军第一师的第一任师长。部队上井冈山后,毛泽东派遣余洒度前去与中共湖南省委和湖北省委报告工作并请示工作方针,1927年10月19日,余洒度辗转来到上海,向当时设在上海的党中央写了《警卫团及平浏自卫军合并原委参加此次两湖战役报告略书》的工作汇报。但余洒度在上海,对革命逐渐产生了悲观失望情绪,最后发展到脱离党组织。1929年,他参加了谭平山、章伯钧等人组织的中华革命党。1931年8月17日,邓演达在上海被捕,当天晚上,余洒度也在上海束手就擒。11月29日,邓演达被杀害,而余洒度则表示愿意“悔过自新”,摇身一变,进入了中央军校特别训练班学习,从此他彻底抛弃了自己以往的信念,从一个阵营走进了原来敌对的另一个阵营。1933年成为第六十一军政训处少将处长。他利用职权,走私并贩卖毒品。1934年,北平宪兵团团长蒋孝先检举此事,余洒度旋即被逮捕押往南京,被蒋介石亲自下令枪决。

王之宇,  别字肖琴,河南洛阳人。毕业后历任黄埔军校入伍生总队排、连长,第二十军教导团和二总队中校总队长。1927年8月参加南昌起义并加人中国共产党,不久脱离中共关系。1928年后任第二集团军教导旅参谋主任,第六十五师参谋处长,第一六六师少将参谋长、副师长。1942年起任第八军一六六师师长,重庆卫戍总司令部第三分区中将司令。1946年1月被撤职,后定居苏州。1956年加入民革,后任民革苏州市委会常务委员,江苏省政协委员,省参事室参事。

陈公培,  湖南长沙人。又名吴明、无名。1921年春加入巴黎共产主义小组。因参加占领里昂中法大学的斗争被押送回国。1921年底赴海南省,建立海南党组织,创建琼海师范学校并任校长。 1924年入黄埔军校第二期学习,发起组织火星社。曾参加两次东征。北伐战争时期,曾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政治部副主任、武汉工人运动讲习所教员。1927年参加南昌起义。后与中国共产党失去联系。 1933年参加福建事变,代表十九路军与红军联络。后寓居天津、上海等地。建国后,任政务院,国务院参事。是第二至四届全国政协委员。

洪宗扬,  攸县漕泊乡人。毕业后先后任国民革命军第三军五师十四团连长、营长、参加北伐战争。后由中共党组织派回攸县任攸县人民自卫军总队长。“马日事变”后,洪投入谭延闿十三军三十九师一一一团任连长。谭延闿与蒋介石合流后,在其部清党,洪逃离至长沙,被捕入狱。1929年被保释出狱,自首脱离革命。1932年任攸县铲共义勇队副总队长,参与过“围剿”湘赣苏区。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洪宗扬率部到江南抗战前线,初任第十集团军嘉湖地区别动总队指挥官,后改编为第三战区江南第一挺进纵队,任副总指挥兼江南第五游击区少将司令,后又任浙西民众抗敌自卫团督练处少将副处长、少将参议,浙苏皖边区挺进军总司令部少将参议,第三战区长官司令部高参。1945年抗战胜利后,洪进入南京中央训练团将官班受训,后任国防部部员。1948年冬,以奔母丧为由,卸职回攸县。回攸后曾与中共攸县工委负责人有过接触,并协助做过一些工作。攸县解放后,以叛徒罪服刑,1975年被特赦出狱。1985年担任县政协委员,同年攸县人民法院撤销了对洪宗扬的原判决。1993年洪宗扬在湖南长沙逝世,终年91岁。

袁也烈,  洞口县黄桥镇袁家垅人。毕业后从事政治工作。1925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11月,出任广西警备大队第一营副营长。1930年2月1日,出任红八军第一纵队参谋长兼一营营长。1945年10月,出任渤海军区司令员,指挥了著名的禹城战役。1951年2月任华东海军司令员。1955年9月,被授予少将军衔和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同年12月调任军委海军副参谋长。1960年3月兼任水产部副部长。

王中,  原名曹鸿堂,浙江余姚人。1926年加入共青团,次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大革命”失败后于宁波、奉化、上海等地从事特务工作。1932年赴莫斯科国际列宁学院中国部学习,1936年回国。1937年到延安,入中央党校学习。后任中共中央统战部科长、秘书长,中共中央社会部干部处副处长,中共滨江省委社会部长。1949年后,任中共宁波市委书记,食品工业部部长助理,轻工业部部长助理兼日用化学工业局局长,中共安徽省委常委,安徽省副省长,省计委副主任,安徽省第四届政协副主席,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委。1981年11月3日在合肥逝世。

聂绀弩,  现代散文家。曾用笔名耳耶、二鸦、箫今度等。毕业后曾去苏联,入莫斯科中山大学,1927年回国。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在上海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30年代中期,先后编辑《中华日报》副刊《动向》和杂志《海燕》。解放后聂绀弩历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香港《文汇报》主笔,人民文学出版社副总编辑等职。

杨国栋,  原名世德,别号积生,陕西武功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黄埔军校第二期毕业后,返回陕北开展党的地下斗争,参与陕北中共党组织的重建工作。1928年任中共陕北特委书记。后被捕反正加入国民政府。后不详。

覃异之,  原名异知,广西壮族人。1927年4月,国民党在广州发动“四·一五”政变后,覃异之奉命离开黄埔军校,转入地下斗争。10月底,广东省政府派张云逸为专员时,党组织派覃异之到海南岛工作。到达海口市时,被当地国民党驻军拘留,获释后又前往香港。12月12日,香港党组织派他回广州参加广州起义。13日时晨,抵达广州时,广州起义已失败,便立即乖轮船返回香港。到达香港时,被港英当局拘捕,并引渡给广州国民党政府,关押在南石头监狱,后被友人保释。 1928年初,覃异之到上海后,与中国共产党脱离了组织关系。此后,便在国民党军队中任职,先后担任第四十六军第四师参谋处第三科科长、陆军第十师师部参谋、中央军校第六期第三大队第十中队区队长、第七期步兵大队第二中队副中队长等职。1932年升任二十五师第七十五旅第一四九团上校团长。 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8月,担任国民革命军第五十二军二十五师七十五旅一四九团团长的覃异之,奉命参加平汉路北段对日作战,在保定保卫战中,胸部中弹负伤。 1938年3月,参加台儿庄会虞,先任国民革命军第五十二军二十五师参谋长,后任二十五师七十三旅旅长。同年7月,率国民革命军第七十三旅参加武汉会战。战后,国民革命军第五十二军新成立第一九五师,覃异之升任师长。1943年,升任国民革命军第五十二军副军长。 1945年初,青年军成立时,覃异之由国民革命军第五十军副军长调任青年军二O四师师长,驻防万县。  1946年9月,在三民主义青年团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三青团中央干事会干事。同年秋,青年军二O四师和二O五师合编的第六军整编为二O五师,任师长。1947年7月,二O五师调往台湾。9月,覃异之被调到东北,升任第八兵团中将副司令兼五十二军军长,在东北参加内战。 1947年9月,三民主义青年团和中国国民党合并,覃异之当选为合并后的国民党第六届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淮海战役开始时,任首都卫戊副总司令兼滁县指挥所主任,曾指挥国民党军队掩护刘峙的徐州“围剿匪”总司令部由蚌埠撤退到滁县。淮海战役结束后,滁县指挥所撤销,专任首都卫戊副总司令。 1949年4月2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23日,攻占了国民政府首都南京。在南京解放前夕,覃异之飞往上海。到上海后,婉辞汤恩伯任命他为上海防守区副司令,也拒绝张耀明保荐他为第七兵团司令官,于5月10日乘飞机经广州到广西,后又到达香港。 1949年6月,覃异之在香港参加贺耀组、谌小岑等组织的“周三座谈会”,从事脱离蒋介石政权运动,并担任该会第一组召集人,主持政治、军事方面的联络和策反工作。8月13日,覃异之和黄绍竑、贺耀组、李默庵等四十四人,联名发表《我们对于现阶段中国革命的认识与主张》的政治声明,宣布脱离国民党政权,与共产党合作,为建设新民主主义的新中国而努力。时称“香港起义”。从此又回到革命阵营。9月15日,国民党宣布开除覃异之等人的党籍,并下令通缉。1949年12月,覃异之离开香港回到北京。此后,曾任政协全国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专员等职。1956年2月和1958年11月,在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第三、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均被选为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1979年10月和1983年12月,在民革第五、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均被选为中央委员会委员和中央委员会常务委员。1959年至1975年,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委员会委员。 1959年4月、1964年12月和1978年2月,覃异之被特邀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三、四、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1983年6月,担任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全国委员会的委员,并被选为六届政协常务委员。1988年3月,继续当选为政协第七届委员会委员。6月,黄埔军校北京市同学会成立,被推选为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