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痛打这厮:五层楼里的镇馆之宝“邓华熙甲胄”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7/06 15:23:56

 

2009年5月31日   ↑邓华熙的甲胄

  最近,广州博物馆为迎接八十周年华诞,展出了一批极少公开的镇馆之宝,其中最为珍贵的是容庚先生捐赠的"越王剑"和邓又同先生捐赠的"邓华熙甲胄"等物。邓又同先生的弟弟邓圻同先生述说了该甲胄的来历和捐献过程———

  □邓圻同 

  我祖父邓华熙于清光绪年间,历任云南大理府知府、江南道监察御使、漕运总督。光绪二十二年起,先后任安徽、山西、贵州巡抚。光绪帝为表彰其功绩,册封他为“建威将军”,颁赐甲胄一套。六十多岁时曾穿此甲胄,参与朝廷的阅兵仪式。我没有见过祖父,据我父亲回忆:祖父是个文官,身体较瘦弱,阅兵时穿此甲胄,骑在马上不胜负荷,由两个士兵在后面顶托,才完成阅兵仪式。 

  甲胄是古时战士用的铠甲和头盔。而我祖父的这类甲胄是阅兵时将官着的服装。所谓“甲”,由上衣、下裳、护肩、护腋、袖、裆等组成。甲面有金帽钉。衣正中胸前和背后有金属护心镜,在镜下前襟接缝处另配一块梯形护腹。两袖用金丝条编织。“裳”分左右两幅,腰以布相连。在两幅围裳之间正中处,复有质料相同的虎头蔽膝,穿时用带子系于腰间。至于盔帽则用皮革制成,盔前后左右各有一梁,额前正中突出一块遮眉……全套甲胄衣饰一共有十八件,约二三十公斤重。这套甲胄我家以前是用一个红漆木箱子装载的。 

  这套甲胄是1956年我家捐献给广州博物馆的。那时我母亲尚健在,她主动提出:“这套甲胄放在家里闲着,不如捐给‘五层楼’。”我母亲是个小脚女子,未到过五层楼,但她知道五层楼是个好地方,是国家的机构,对保存文物有经验。我哥哥邓又同秉承母亲意旨,同广州博物馆负责人联系,亲自把甲胄送去。这是我家向广州博物馆捐献的第一件文物,入藏证捐赠人写的是我母亲陈嗣微的名字。 

  由于我母亲带了头,以后我们便陆续捐献,主要用我哥哥邓又同的名字。到1998年,我家捐献的文物达1400多件(套)。1998年9月30日,“邓又同先生捐献文物展”在广州博物馆开幕。广州市政府秘书长陈万鹏代表市政府向我哥哥颁发“感谢状”。 

  我母亲去世后,家兄邓又同已成一家之长,所以多数文物均以家兄名义捐献。那时他已迁居香港多年,不但把带到香港的文物捐出来,还把多年来他在香港搜集的文物也拿回来捐送给广州博物馆。 

  2004年由广州博物馆编印的《邓又同先生捐献近代名人手札书翰选》一书由花城出版社彩色精印出版,遗憾的是那时我哥哥已在香港去世。我和妹妹邓淑荃及邓又同女儿邓巧儿都参加了该书的首发式。广州市文化局长陈玉环、广州博物馆副馆长李穗梅向我们赠送了样书。 

  提起我家捐献的先祖邓华熙所穿的甲胄,由于年代久远,前期在我家又保管不好,加上岭南地区气候潮湿,甲胄虽然表面看起来还比较完整,但编织质地已严重受损,编织物纤维毫无弹力,尤其是各组件的绒边已经断裂。广州博物馆的有关人员,于2008年10月将其送到北京故宫博物院请科技保护人员精心修复,经过两个多月的艰苦工作,把边绒残损部分一一修好,去锈除斑,使甲胄恢复了本来面目。假如这套甲胄放在我们家里,即使不丢失,我们亦决无能力使之回复旧观。 

  由引可见,我家捐献文物,化私为公是完全正确的。在广州博物馆成立八十周年之际,我们在博物馆的展览会上,再次见到这套清代将军穿戴的硕果仅存的甲胄,我们全家都感到特别高兴。

(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金羊网 -- 羊城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