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卓怎么关闭selinux:低压配电线路的保护·接地故障保护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7/07 11:49:38
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第六部分·低压配电线路的保护·接地故障保护

  中文词条名: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第六部分·低压配电线路的保护·接地故障保护 英文词条名: 8.6.4.1  为防止人身间接触电和电气火灾事故而采取的接地故障保护措施。除正确地选用和整定配电线路的保护电器,使其可靠地切断故障线路外,还应正确地协调和配合下列因素:        (1) 配电系统的接地形式;        (2) 电气设备防触电保护等级和使用特点;        (3) 导体截面;        (4) 环境影响。 8.6.4.2   除本章第8.6.4.1款规定的接地故障保护外,下列措施也可用于防止人身间接触电:        (1) 采用双重绝缘或加强绝缘的电气设备(即Ⅱ级设备)。        (2) 采取电气隔离措施。        (3) 采用安全超低压供电。        (4) 将电气设备安装在非导电场所内。 8.6.4.3  第8.6.4条规定涉及的电气设备,按防触电保护分级均为1级电气设备,且此类设备所在环境均指正常环境,在此环境内人身触电安全电压极限值为50V。       切断接地故障的时间极限值应根据系统接地形式和电气设备使用情况而定,分别见以下各有关条款的规定,但其最大值不宜超过5S。 8.6.4.4  为减小人体接触电压,在采取接地故障保护措施时应做总等电位联结,当仅做总等电位联结不能满足间接接触保护的条件时,还应采取辅助等电位联结。除本规范第14章规定的等电位联结内容之外,总等电位联结还应包括建筑物的钢筋混凝土基础,辅助等电位联结还应包括钢筋混凝土楼板和平房地板。       总等电位联结和辅助等电位联结做法见本规范第14章有关规定。 8.6.4.5  位于总等电位联结作用区以外的TN、TT系统的配电线路应采用漏电电流动作保护,并应符合第8.6.4.20款和第8.6.4.12款的规定。 8.6.4.6  在TN接地型式的配电线路中,其接地故障保护电器的动作特性应符合下式要求: `Z_S·I≤ U_0`(8.6.4.6)                                   式中   ZS——接地故障回路阻抗(Ω);        IA——保证保护电器在本章第8.6.4.7款规定的时间内自动切断故障线路的动作电流(A);        U0——相线对地标称电压(A)。 8.6.4.7  相线对地标称电压为220V的TN系统配电线路的接地故障保护,其切断故障线路的时间应符合下列要求:        (1) 配电干线和只供给固定式用电设备的末级配电线路不应大于5S。        (2) 供电给手握式和移动式用电设备的末级配电级路不应大于0.4S。 8.6.4.8  当对第8.6.4.4款所述的基础和地板难以进行总等电位联结和辅助等电位联结时,则该场所内配电线路的接地故障保护应满足下列要求:        (1) 对第8.6.4.7款之(2)所述配电线路采用漏电电流动作保护;        (2) 当同时具有第8.6.4.7款两种线路时,除对(2)所述线路采用漏电电流动作保护外,对(1)所述线路如同时满足下列二式有困难时,则按第8.6.4.20款(2)要求采取保护措施。 `Z_(PE)/Z_SU_0 ≤ 50V`(8.6.4.8-1) `(Z_(PE(N))·R_A)/(Z_S(R_A+R_B))U_0 ≤50V`(8.6.4.8-2)                                                      式中   ZPE——第8.6.4.7款所述两种配电线路PE线联结点至总等电位联结点之间PE线阻抗(Ω);        ZPE(N)——总等电位联结点电源侧干线接地故障点至(变电所不在用户内部的)变压器中性点之间PE或PEN线阻抗(Ω);        U0——相线对地标称电压(V);         RA——PE(PEN)重复接地极电阻(Ω);         RB——变压器中性点接地极电阻(Ω);         ZS——接地故障回路阻抗(Ω)。 8.6.4.9  在TN系统配电线路中,接地故障保护宜采用下列方式:        (1) 当过电流保护能满足本章第8.6.4.7款要求时,宜采用过电流保护兼作接地故障保护。        (2) 在三相四线制配电系统中,如过电流保护不能满足第8.6.4.7款要求,而零序电流保护能满足时,宜采用零序电流保护。此时,保护整定值应大于配电线路最大不平衡电流。        (3) 当上述(1)、(2)项的保护匀不能满足要求时,应采用漏电电流保护。漏电电流保护的接线应符合第8.6.4.20款的规定。 8.6.4.10  TT系统配电线路的接地故障保护应符合下式要求: `R_A·I_A ≤ 50V`(8.6.4.10)                             式中    RA——外露可导电部分的接地极电阻(Ω);         IA——保证保护电器切断故障线路的动作电流(A)。         IA值与所采用的保护电器有关:当采用漏电电流动作保护电器时, IA为额定漏电动作电流 I∆N;当采用反时限特性过电流保护电器时,如供电给固定式设备,IA为在5S以内切断故障回路的动作电流;如供电给手握式和移动式电气设备,切断回路的时间应符合表8.6.4.10所列数值;当采用瞬时短路保护电器时,IA为瞬时切断故障线路的动作电流。 560)this.width=560">  8.6.4.11  TT系统配电线路的接地故障保护宜采用漏电电流保护方式。        只有在满足第8.6.4.10款的要求时,反时限特性和瞬时动作特性的过电流保护方可采用。 8.6.4.12  TT系统配电线路采用多级漏电电流动作保护时,不宜超过三级。其电源侧漏电保护电器动作可返回时间应大于负荷侧漏电保护电器的全分断时间,但电源侧保护电器最大分断时间不宜超过1S。 8.6.4.13  TT系统配电线路内由同一接地故障保护电器保护的外露可导电部分应用PE线连接至共用的接地极上。当有多级保护时,各级宜有各自的接地极。 8.6.4.14  IT系统配电线路的接地故障保护应满足下式要求: `R_A·I_A ≤ 50V`        式中    RA——外露可导电部分的接地极电阻(Ω);         IA——相线和外露可导电部分间第一次接故障电流(A),它计及泄漏电流和电气装置全部接地阻抗值的影响。 8.6.4.15  IT系统配电线路的相线与外露可导电部分第一次接地故障时,可不自动切断供电,但应采用绝缘监视电器进行声光报警,第一次接地故障应在切实可行的最短时间内排除。 8.6.4.16  IT系统外露可导电部分的接地可采用共同的接地极,也可采用个别的或成组的单独接地极。        如外露可导电部分为单独接地,发生第二次接地故障时,其切断时间应符合TT系统的要求。        如外露可导电部分为共同接地,发生第二次接地故障时,其切断时间应符合TN系统的要求。 8.6.4.17  当IT系统配电线路发生第二次接地故障时,应由过电流保护电器或漏电电流动作保护电器切断故障线路,并应符合下式要求:        当不配出N线时 `Z_S·I_A ≤(SQRT3)/2U_0`(8.6.4.17-1)                                                           当不配出N线时 `Z_S·I_A ≤1/2U_0`(8.6.4.17-2)                                                   式中   ZS——包括相线和PE线在内的故障回路阻抗(Ω);        ZS'——包括相线、N线和PE线在内的故障回路阻抗(Ω);        ID——保护电器切断故障回路的动作电流(A)。       当线路标称电压为220/380V时,如不配出N线,为在0.4S内切断故障回路的动作电流;如配出N线则为0.8S内切断故障回路的动作电流。 8.6.4.18  严禁PE或PEN线穿过漏电保护电器的零序电流互感器。      电子式漏电保护器及其与之配套使用的短路保护电器,在任何情况下不应单独切断N线。 8.6.4.19  漏电保护电器所保护的线路及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应接地。 8.6.4.20  TN系统配电线路采用漏电电流动作保护时,宜采用下列接地方式之一:        (1) 将被保护线路及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与漏电保护电器电源侧的PE线相连接,并符合公式8.6.4.6要求。        (2) 漏电保护电器保护的线路和设备的接地型式如按局部TT系统处理,则将被保护线路及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接至专用的接地极上,并符合公式8.6.4.10要求。 8.6.4.21  保证在TN-C-S系统配电线路中装设的漏电保护与短路保护有足够的交叉范围(即无保护死区),宜采用电磁式或辅助电源可靠动作电压不大于66V(0.3V)的电子式漏电流动作保护电器。 8.6.4.22  在IT系统中采用漏电保护切断第二次接地故障时,保护电器额定不动作电流I应大于第一次接地故障时的相线内流过的接地故障电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