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破解方舟管理工具:医药公司高管辞职建网站曝光万种药物出厂价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10/05 12:03:20

都知道药价高,但药价到底有多高呢?药店里卖的那些药,你知道它们的进价到底是多少吗?近日,一个名为“降药价”的网站(网址:http://www.jiangyaojia.com/)给出答案:进价为10.5元的药品,零售价竟高达109元!

该网站明确标出了14000余种药物的进价和零售价,其中进价多低于10元,而零售价通常都是数十元甚至上百元。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网站创始人是一个徐州人,曾为一家医药公司的高管;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该网站走红后,他收到不少来自相关方面的恐吓,让他“收手”……

那么,这个网站的爆料属实吗?这位创始人到底出于什么目的自揭“家丑”?昨天,本报记者对这个“中国药业版维基解密”网站进行了再揭秘——

有一个新网站

曝光了14000种药品的进价和零售价

近日,在天涯、华声在线等热门论坛上开始流传一个“查药价”的帖子,发帖人称无意间发现一个名为“药品底价查询”的网站,里面罗列了万余种药品的供货价和零售价,其中不少药品的零售价比供货价高出数十倍。“难怪平日感冒都得花那么多钱,原来几乎每个药厂都这么黑”,最早曝光此事的网友“有朋自他方来”自嘲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根据网友提供的关键词,记者搜索“药品底价查询网”,果然找到这家网站(网址:http://www.jiangyaojia.com/):只见暗灰色的主页上赫然写着“中国药品调查报告”几个大字。网站宣称要“还原药价真相”,同时也呼吁网友要“主动拒绝高价药”。

点击进入主页上的“药品底价目录”,记者看到网页左侧提供了药品商品名、药品通用名、国药准字和药品生产企业的模糊搜索,右侧则是药品的具体信息,包括药品的商品名、通用名、国药准字、规格、供货价、零售价和生产企业等,十分详细。

记者留意了下,这份目录一共有937页,每页大概包括15种药品,粗算下来,“药品底价目录”共涉及药品14000多种,囊括了大部分老百姓的日常用药。更方便的是,网友可以自行输入药品名进行查询。

从该网站公布的药品出厂价看,大多数药品的出厂价都在10元以下,但是零售价格却差别很大,从几十元到上百元不等。“辽宁产的‘咳喘宁’出厂价才3块3啊!我买的是46块啊!差价这么大啊!”一位网友惊叹。

那么,这是否有可能是个山寨网站呢?记者立即进行了查询:在ICP备案查询网上,该网站的备案信息显示,其主办单位为“北京英联润合科技有限公司”——这表明,该网站完全是一个经过审批的合法网站。本报记者 谢 尧

这个网站是谁建的?

徐州人,辞去高管花几十万建网站

这个网站到底是什么人建的呢?记者辗转联系上了网站创始人卫栢兴(化名)。

据了解,刚过不惑之年的卫栢兴是江苏徐州人,多年的打拼,已经成为北京一家医药企业的高管。但就在今年12月份,他辞去了高管职务,专职创建了“药品底价查询网”。

他告诉记者,这个网站是从今年9月份开始筹建的,到12月开始上线,目前已经累计投入几十万。“网站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有一个12人的团队每天来维护。这12个人都是我的朋友,我们有着‘让药价透明’的共同理想。但我目前仅能提供中午一顿盒饭,他们不拿工资”。

“作为业内人士,我也觉得中国药品价格实在是高得离谱!我就想通过这样一个网站,让老百姓了解到药品真实的价格。我也希望能够通过我们的行动来颠覆一个行业的困境”,卫先生说。

.an{background:#fff; background-repeat:no-repeat; background-position:center bottom; height:95px; clear:both;}.next{ background:none; padding-bottom:49px;}#artical_line{ font-size:1px; line-height:1px; height:1px; padding-top:0px; padding-bottom:0px;}.an{background-image:url(http://res.img.ifeng.com/58114ce5495e21c0/2011/1102/rdn_4eb0f7f96d1ed.jpg);}12 

央视曝光医药乱象:

·央视曝光药品招标乱象追踪:利润最高达6500%以上

医治药价虚高的尝试:

·上海试水压低药价:15%加成不变 药品招标换人·医改多年药价依然虚高 专家称招投标制度存先天缺陷·发改委将掀药价老底 专家称此举为合理定价埋伏笔

黑暗利益链:

·医药代表揭药价虚高利益链:医生吃回扣占大头·中国药品购销腐败屡禁不止 20年博弈难管药价虚高·京查处药商行贿案 一味药行贿账单扯出高药价利益链条·同一药方不同药店价格差一半 医院称进货渠道不同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