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销售招聘网:财务报表的入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7/05 20:59:02

企业领导如何看懂财务报表

在企业管理中,企业领导由于决策的需要,需及时了解和掌握本单位的财务情况,除了听取财务人员的汇报之外,亲自把会计报表拿来看看,有时能得到更多自己想要的信息。
 企业主要的财务报表有资产负债表、利润表以及现金流量表,这三大报表的作用分别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
  1、资产负债表是反映某一时刻的财务状况。
  2、利润分配表反映某一时期的利润分配情况,将期初未分配利润调整为期末未分配利润,并列入资产负债表。
  3、现金流量表反映的是现金变化的结果和财务状况变化的原因。
下面我们将对这三张表分别作简单的介绍,希望能对各位领导看懂企业财务报表,掌握本企业在同行业中的地位,做出正确决策有所帮助。

一、资产负债表
资产负债表分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三大块。资产负债表是静态报表,各项目的数额主要是根据有关帐户的期末余额填制。
资产负债表内各项目的数据应分别填写“年初数”和“期末数”。“年初数”栏内各项数字,应根据上年末资产负债表“期末数”栏内所列数字填列。如果本年度资产负债表规定的各个项目的名称和内容同上年度不相一致,应对上年年末资产负债表项目的名称和数字按照本年度的规定进行调整,填入本表“年初数”栏内。“期末数”主要根据总分类帐和明细分类帐户余额填制。
二、利润表
利润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反映公司的收入及费用,说明公司在一定时期内的利润或亏损数额,据以分析公司的经济效益及盈利能力,评价公司的管理业绩;另一部分反映公司财务成果的来源,说明公司的各种利润来源在利润总额中占的比例,以及这些来源之间的相互关系。
利息等营业外收入。收入的增加,则意味着公司资产的增加或负债的减少。
应首先注意费用包含的内容是否适当。其次,要对成本费用的结构与变动趋势进行分析,分析各项费用占营业收入百分比,分析费用结构是否合理,同时对费用的各个项目进行分析,看看各个项目的增减变动趋势,以此判定公司的管理水平和财务状况,预测公司的发展前景。
三、现金流量表
现金流量可以分为三类:经营活动所带来的现金流量;投资活动所带来的现金流量和筹资活动所带来的现金流量。 现金流量表是反映企业在各种经济业务上所发生的现金流量的一张动态报表,现金流量的最后结果是计算出本期新增加的净现金流量。现金流量表可以反映净收益与现金余额的关系,现金余额与企业盈亏并不一定成正向变化,一般认为有现金流量支持的净收益是高质量的,否则反之。现金流量表报告过去一年中的现金流量,可以预测未来的现金流量,评价企业取得和运用现金的能力,确定企业支付利息、股利和到期债务的能力,再者可以表明企业生产性资产组合的变化情况。

从会计报表中,我们可以获得本单位如下几方面的信息:1、企业短期偿债能力;2、企业长期偿债能力;3、企业经营管理能力;4、企业获利能力。如果动态地跟踪分析有关财务指标,就能较容易地找到企业财务状况变动的原因;如果和同行业企业之财务指标作比较,就能掌握本企业在同行业中的地位;从而做出正确的决策,使企业的财务状况达到良性循环。
会计作为一门分类的艺术,报表分析即是这门艺术的华彩篇章。读懂财务报表,已经越来越成为现代企业领导者经营的必修课。

资产负债表名词解释:
坏帐准备:企业对预计可能无法收回的应收帐款所计提的坏帐损失,又称备抵坏帐;
其他应收款:指应收项目之外的其他各种应收、暂付项目,如备用金、保证金等;
存货:指企业因生产、销售需要而储备的原材料、包装物、在产品、产成品、库存商品等;
资本公积:即股本溢价,接受捐赠以及资产重估增值价形成的资本;
盈余公积:指企业依法从利润中累计计提的保留盈余;
未分配利润:指企业累计未分配的保留盈余。

利润表名词解释:
主营业务收入与成本:指企业从事商品生产销售或服务等主营业务的收入与成本;
主营业务税金:指企业主要经营业务应负担的营业税、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等;
营业费用:指企业在销售商品和商品流通企业在购入商品等过程中发生的费用;
管理费用:指企业在生产与销售时发生的间接费用;
财务费用:指企业的贷款利息及银行手续费用等;
营业外收入:指企业发生的与其经营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收入,包括固定资产盘盈,处置固定资产净收益,出售无形资产收益,罚款净收入等;
营业外支出:如固定资产盘亏,处置固定资产损失,出售无形资产损失,债务重组损失,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罚款支出,捐赠支出,非常损失等。

如何看懂会计报表?

要看懂一个企业的财务报表,首先要搞清楚至少应该有哪几张报表。

关于这个问题,我得说一下,报表是为了了解企业而服务的,做为企业的一个外部关系人,我们应该从哪几个方面来了解企业呢。至少从三个方面,大家注意,我说的是至少,而不是只是。从哪三个方面呢?一个是企业财务状况,二是企业的经营成果,三是企业的现金流量。说白一点,就是,一是要搞清楚我目前有多少钱和欠人家多少钱,二是要搞清楚我这一段时间是赚了是赔了,如是赚了,赚多少,如果是赔了,赔多少,三是要搞清楚这一段时间从我手头上经手了多少实实在在的票子,收了多少票子,支出去了多少票子。我们就要搞清楚这三个方面的问题,为了让我们搞清楚这三个方面的问题,企业给我们准备了三张报表,一张是资产负债表,这是为了让我们搞清楚第一个问题,另一张是利润表或损益表,这是为了让我们搞清楚第二个问题,第三张是现金流量表,这是为了让我们搞清楚第三个问题。因此,我们最常见的就这三张报表。

基本搞明白企业给我们准备了哪几张报表之后,我们来看一看,这三张表是个什么关系。为什么要搞明白这个问题呢,我打个比较简单的比方,比如,你想让一个人告诉你一些事情,你首先要搞明白,他是不是对你撒谎,如果搞明白呢,第一,你要看他说的话,是不是前后矛盾,能不能自圆其说,这主要从形式上来考查,第二,你得对他说的话进行深入分析,了解具体事实,再去问一问其他人对这个事情的看法,然后和他说的话做一个对比,看看有什么问题,等等,总之,要从内容上来考查。也就是说,要从两个方面去考查,即从形式上和内容上去考查,才要对这件事情有真正的了解。在这里,我们只是先从形式上来考查,至于如何从内容上来考查会计报表,我们在以后的时间里,和大家来讲。那如何从形式上来考查呢,也就是说,会计是企业经济活动的语言,会计报表是会计人员来做的,如何来考查这些“ 狡诈”的会计人员是不是说了假话呢,首先要搞清楚,这几张报表之间有什么关系,这些关系是不是正确的反映在这些会计报表上了。这些关系在会计上叫“勾稽关系”,当然,一般情况下,企业放到我们面前的会计报表,这些关系都是正确的,那是企业在私下里核对了很多次才拿出来的,所以,一般没有什么问题,作为一个公司的会计人员,如果这个“勾稽关系”没搞正确,那真正有点太对不起观众了。谈了这些报表的“勾稽关系”,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表内的“勾稽关系”,另一种是表间“勾稽关系”,第一种很简单,就是表内各项目之间的加加减减,看一看加减得对不对,汇总是否有误等;第二种较复杂一点,就是,一张报有的某一项或几项,与另一张报表的某一项或几项,有一个确定的关系,可以通过一定的公式来验证。

先让我们来看一看表内的“勾稽关系”吧。

先看一看资产负债表,这张报表主要是告诉我们,在出报表的那一时刻,这个公司资产负债情况如何,是穷还是富,穷的话,穷到什么地步,富得话,富得是不是流油。所以,这张报表,关键一点是看是什么时候出的,时点对这张报表的影响很大,因为,昨天穷,不一定今天就穷,今天富,不一定明天也一定也会福,三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没有一个人会在一辈子总是一个状况,对吧。在这张报表时,最重要的一个“勾稽关系”就是资产等于负债加上权益。如何理解呢,就是,我现在拥有的一切,不外乎来源于两个方面,一个是本来就是自己的,另一个就是借来的,自己有的,再加上借来的,当然就是我现在拥有的一切。在会计上,目前我拥有的一切,就叫资产,而借来的钱,就是负债,自己的,就叫权益。这就是资产负债表最重要的内部“勾稽关系”。

再看一看利润表或损益表,这张报表主要是告诉我们,在一段时间里,这个公司损益情况如何,就是说,在一段时间里,是赚了还是赔了,如是赚了,赚多少,如果是赔了,赔多少。所以,这张报表关键一点,就是看这段时间有多长,一般是一个月,一个季度或一年的时间。在这张表里,最重要的一个“勾稽关系”就是收入减去成本费用,等于利润,这个关系就太简单,就不用多解释了。

我们再看一看现金流量表,这张报表主要是告诉我们,在一段时间里,这个公司收进了多少现金,付出去了多少现金,还余下多少现金在银行里。这张报表的关键也是要看这段时间有多长了,这一点同利益表或损益表一样。在这张表里,最重要的一个“勾稽关系”就是流入的现金减去流出的现金,等于余下的现金,这个关系也十分简单,就不用多解释了。

讲到这里,大家可能觉得,会计报表真是太简单了,这些关系真是小学生都东西。是的,这是从大的层面上来说,是很简单的,因为必尽是表内的关系,大多数是一些加加减减,然后汇总,只要明白各个项目内的加减关系,同时计算没有什么问题,一般不会出什么错。但也不要小看这些表内“勾稽关系”,特别是资产负债表里的那个“勾稽关系”,就是资产等于负债加权益,这个是会计的一个核心原理之一,很多会计平衡的概念,都是从这个等式引申出来的,正可谓,最简单的逻辑,涵含着最复杂的道理。所以说,不要小看看拟简单而平淡的东西,其实,细细琢磨起来,会得出很多更深层次的道理来。

好了,在了解了表内关系之后,我们再来看一看这些表的表间“勾稽关系”吧。

我们先来看一看资产负债表同损益表(或利润表)之间的“勾稽关系”。

资产负债表同损益表的表间关系主要是资产负债表中未分配利润的期未数减去期初数,应该等于损益表的未分配利润项,因为,资产负债表是一个时点报表,而损益表是一个时期报表,两个不同时点之间就是一段时期,这两个时点的上未分配利润的差额,应该等于这段时期内未分配利润的增量。那可能有人要问了,为什么单单拿未分配利润来比较呢,不拿其他的来比较呢?首先简单解释一下,什么叫未分配利润,未分配利润就是企业支付成本费用,取得收入,然后交了税金,付完利息后,将余下的利润分给股东之后,最后余下的钱,企业的所有活动产生的经济效果,到最后,都要体现到未分配利润下来,做个最后的了结,而其他的项目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在表内的关系上,而不是通过表间关系现体现的。

再来看一看资产负债表同现金流量表之间的“勾稽关系”。

资产负债表同现金流量表之间的关系,主要是资产负债表的现金,银行存款及其他货币资金等项目的期末数减去期初数,应该等于现金流量表最后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流量。资产负债表是一个时点报表,现金流量表是一个时期报表,表间关系的原理同上。想进一步解释一下的就是,什么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这个概念对于现金流量表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现金大家都明白,就是实实在在的票子和放在银行里的银行存款,是广义上的现金,而现金等价物是个什么概念呢?顾名思义,就是可以把这些东西当成现金来看待的,那企业里,哪些东西可以被当作现金来看呢?主要包括短期投资,以及可以马上变现的长期投资等,那为什么这些东西可以当作现金来看呢?主要是因为他们可以随时的变成现金,可以马上在交易市场上卖了,换回现金,这个同现金没有太大的差异,除了可以从交易市场上换回现金外,几乎还可以直接做为支付手段,支付给客户,因此,在现实运作中,可以将这些东西,看成与现金一样的,在会计上,就叫现金等价物。

至于损益表与现金流量表之间的关系,要通过很多的运算才可以说明,比较复杂,我们可以在以后的时间里,和大家具体的讨论。要注意的是,这两张报表,有他们的相同之处,也有他们的不同之处。所谓相同之处就是,他们都是时期报表,就是反映一段时期内的一些活动情况,一个是反映一段时期内的利润情况,一个是反映一段时期内的现金流量情况;所谓不同之处就是,编制的基础不同,在会计上,对经济活动,有两种不同的处理方法,一种叫收付实现制,就是真正收到钱,才叫收入,在会计上才确定收入,真正支付钱时,才叫支出,在会计上才确定为成本费用,而无论这笔钱是不是应该由收付的当时期间负担,这个可能好理解一点,再来一个不好理解的,就是另一种处理方法,叫权责发生制,什么意思呢,与收付实现制正好对着来,就是在会计上确定收入和成本费用时,不是看是不是真正收到或支出的钱,而是看这些收入和支出是不是“应该”由当期负担,不由当期负担的,就不确定,而是等到应该负担的期间再确认。还真是有点让人不好理解,难怪有人说学会计和律师的这帮人,都是“狡猾狡猾的”,呵呵。

好了,以上我们聊了二个方面的问题,一个是企业中有哪些报表,二个是这些报表是个什么关系。那如果手头上有了这些报表,同时也通过上面的方法,确认也这些报表从形式上没有什么问题,也就是说,这些会计人员至少说得象是真的,那我们应该如何来看懂这些报表呢?

在第一部分中,我们讲了在一般的企业中,有哪些报表,这些报表主要告诉我们什么信息,以及表内及表间是什么关系。

    下面我想简单的讲一下,拿这些报表后,重点看哪些地方,以便得到报表的主要信息。由于要得到企业的一些深层次的信息,必须结合几个报表的各个项目一起来分析,因此,我们先讲一讲各个报表的形式结构,然后再讲一讲用于分析报表的分析方法及几个主要的分析指标比率的含义。

    首先我们来看一看这些报表的形式结构,先看一看资产负债表。

    正如我们在前一个部分所讲的,资产负债表是一张时点报表,也就是说,在某一个时点上,企业的资产负债状况如何。过了这个时点,企业的资产负债情况就会不一样了,所以,拿到这张表的第一反应,就是要看一看是什么时点的报表,这一点很重要。

从资产负债表的表结构来看,国外的表结构一般是上下结构的,也就是说,将资产负债表分成上下两部分,将资产放在表的上半部分,下半部分依次是负债和权益;而中国的表结构一般是左右结构的,就是将表分成左右两个部分,将资产放在表的左边部分,右边的上半部分放负债,下半部分是权益。但无论是上下结构,还是左右结构,只要是资产负债表,都依据资产等于负债加权益这个公式进行编制的,这个公式全世界一样,没有什么中国特色。同时,在资产负债表里,资产和负债的各自的明细项目,都是按资产或负债的流程性大小顺序来排列的,即,流动性高的放在前面,流动性差的放在后面。所谓流动性,就是反映了可以“兑现”或者就要“兑现”的时间长短,如果一项资产,马上就可以“兑现”,如,短期投资,这项目资产就是流动资产,就流动性来说,短期投资的流动性当然不及银行存款等货币资金,因为银行存款本来就属于现金范畴,也即兑现时间为零,对兑现时间越短,流动性就越高,反之亦然。同理,如果一项负债,被要求兑现的时间越短,流动性就越高。流动性是资产负债表中各明细项目放置位置的一个主要依据。

    我们看一看资产负债表的左边,即资产类,可以看到,资产被分为了流动资产,固定资产及无形资产等小类别,并分别有小计,这些反映了一个公司资产的分布形态,也就是说,公司的资产是以什么形态存在的,是以流动资产形式存在,还是以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形式存在的。资产是以什么形式存在很重要,反映了资金的运用方向。再进一步的看,如中流动资产中,这些流动资产分别是以什么形式存在的,是将钱全部放在银行里,还是有多少以存货的形式放在仓库里,有多少以应收帐款的形式存在而还没有收回。将各类资产从总体到明细层层分解来看,以确定这些资产的存在形式。同时可以将几年的同类资产的金额进行比较,看看有什么变化或趋势,结合企业的行业特点,产品特点和企业规模等进行分析,可以找出你想要的信息。具体的分析的方法,我们可以在讲到财务报表的分析方法时,再详细解说。在这里,我想重点强调的是,在流动资产中,关注比较多的是几个项目,一个是应收帐款项目,另一个是存货项目,第三个是待摊费用项目。应收帐款就是东西卖出去了,我们还没有收到客户的钱,对这个项目的关注主要是出于现金流入风险的考虑,俗话说得好,两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到手的钱,才是自己的。因此,对这个项目的关注,一个是从金额的大小来看,金额越大,风险越大,当然,这个要与销售收入相比较才可以说明问题,绝对数大不可真正说明问题,再一个就是,应收帐款金额的大小,同企业的性质也有关系,批发企业一般是以赊销的方式进行销售的,因此,应收帐款项目金额可能就比零售企业的要大,因为,零售企业主要是以现金收款方式进行销售的。第二个是看应收帐款的时间长短,也就是这个钱已有多长时间没有收回了,拖的时间越长,客户不还的可能性就越大。第三个是看是谁欠的钱,看一看这个欠钱的公司还钱的能力有多强,分析一下这个公司的销售能力,产品盈利能力及现金流量等。第二个要关注的就是存货项目,所谓存货,就是放在仓库里的,用做生产的原材料,半成品或产成品,这个项目的多少,反映资金有多少被压在仓库中。我们常说的,减少资金的占用,加速资金的周转,主要的就是说的要减少这个项目的金额。这个项目金额越少,说明,企业在这个环节积压的资金就越少,资金周转就可能越快。但这个金额的大小,也要看是什么样的企业,企业的生产方式或需求应对方式不一样,这个项目有可能会有不同的特点,如,按库存生产的企业,存货就可能比按订单生产的企业要多。第三个要关注的就待摊费用,什么是待摊费用呢,说简单一点,就是前期支付了应该由以后好几期应该负担的钱,打个比方,今年元月份就将今年12个月的房租钱交算了,元月份交了全部的钱,但元月份不应该负担全年的房租费用,这个道理非常简单。实际支付了多少钱,不一定就确认为支付当期的费用,应该将它分摊到以后几期去,这个概念显然就是我们在前面讲过的权益发生制的概念范畴。那为什么要关注这个项目呢,主要是因为,这个项目严重影响当期的利润,是产生利润额与现金净流量差异的主要原因,与这个项目相似的还有几个项目,一个是折旧,一个是长期待摊费用,还有就是一些资产的减值准备,这些都是影响利润,但不产生现金流量的项目,要引起关注。折旧和待摊费用,包括长期和短期,都是前期大量现金流出后,对本期及后期的影响,而一些资产的减值准备,如,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则是反映这些资产在市场上的价值变化,减值准备越大,说明这些资产在市场上的价值就有可能贬值越大。

    以上重点是对资产中的流动资产的一些项目进行了简单的说明,在负债项目中,有几项目也要引起关注,一个是长期借款,一个是应付帐款,再一个就是未付税金。在长期借款项目中,要关注的是,长期借款的金额有多大,二是借款期间有多长,三是向谁借的款,四是借款的利息是多少,这些在报表及报表附注里都会有说明。应付帐款反映有多少钱应该付而还没有付给供应商的,在关注这个项目时,一个是金额大小,二是欠了谁的,三是欠人家多长时间了,这个项目反映的是本企业运用其他企业的资金的多少。再一个要关注的是未付税金,这个是反映企业一共还有多少应该交纳而还没有交的税金,包括全部的税金,如所得税,营业税等。在权益方面,我们也有几个要重点关注的,一个是实收资本或实收股本,这个项目反映的是公司所有者,投资人或股东,他们在公司才开业的时候,投到公司的钱。在关注这个项目时,一个是要搞清楚主要的投资人或股东都有谁,都投了多少钱,占总投资额的比例有多大,为什么要关注这个呢,主要是看一看,谁是老大,谁在公司说了算,因为,出的钱越多,在股东会上说话就越算数。在权益方面,我们另外要关注的二个是资本公积项目和未分配利润项目,所谓资本公积,简单的说,这些钱确定是股东或投资人的,但没有明确说明,具体哪个股东或投资人应该分多少,可以把它看成是还没有最后分配到股东或投资人自己帐上的公共的钱,共有的钱。为什么会有这处项目,这个项目是如何形成的,说起来就比较复杂了,主要是几个方面,一个是股票或资本溢价,说简单一点,就是在公司成立后,后来加入的股东或投资人,应该要比公司成立时的股东或投资人支付要多出一部分钱,才可以得到与在公司成立时的股东或投资人一样的持股比例,为什么呢?因为人家比你先投入,比你多承担了资金的风险,你的资金没有承担这些风险,如果要得到与以前股东或投资人相同的持股比例,当然要多付出一些钱来,后来的股东或投资人多付的那部分钱,就是股票或资本溢价。资本公积另外一个重要来源就是,公司以外的人捐赠给公司的东西,对方捐赠的是公司,而不是某一个股东或投资人,因此,这些东西是全部股东或投资人公共的,于是做为资本公积。未分配利润就比较简单了,就是公司从开业到出资产负债表这个时刻,公司一共有多少利润或亏损,关于这个未分配利润项目是如何来的,这个就是利润表或损益表主要要说明的了。

这些天一直在忙于一个项目,一直没有时间将这个内容继续讲下去。今天抽点时间出来继续我们的话题!

    在本话题的第二部分,我们谈过了有关资产负债表的一些内容,在接下来的这部分里,我们谈一谈有关利润表(或叫损益表)的相关内容,同时,我们还将谈到利润分配表,利润分配表是利润表的一个附表,辅助说明在利润表里的最后一项,就是税后净利润是如何在企业所有者之间进行分配的,未分配利润是如何得出来的。

利润表主要说明税后利润产生的过程,而利润分配表主要说明税后利润的分配过程及未分配利润的计算过程。

    与资产负债表是个时点报表相对应,利润表是一个时期报表,也就是说,在多长一个时期之内,产生了多少的利润或亏损,时期长短不一样,利润或亏损(既损益)是不一样的,所以,拿到这张表的第一反应,就是看一看,这张表说的是哪段时期的利润。

从利润表的结构来看,表的项目分为五个层次,从上到下分别是,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利润,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及净利润。我们可以从两个方向来看这张报表,一个是从上向下看,通过计算主营业务收入到得出净利润这个过程,可以看出这个净利润产生的过程;如果从下向上看,即先看净利润,最后看主营业务收入,可以得出净利润产生的原因。从分析的角度来说,应该是从下向上看,我个人也习惯从下向上看,首先看最后的结果,是赚了还是亏了,然后再看,是如何赚的,如何亏的。

    好的,那我们就从下向上来看这张利润表吧。

    利润表的最后一项,就是净利润,注意,我在这里强调一下,是净利润,而不是未分配利润,我看到太多的人,把利润表的最后一项当做是未分配利润,记住,不是未分配利润,而是净利润,未分配利润是利润分配表的最后一项,是利润分配表要说明的问题,而利润表只是说明净利润是如何来的,至于净利润如何通过分配过程,最后如何到未分配利润,是利润分配表的事。

    好了,我们知道了净利润是多少了,那它是如何来的呢?净利润是个什么概念?就是交了所得税之后,企业最后得到的钱,因此,我们可以向上看,可以看到,利润总额是多少,所谓利润总额,就是企业经过一段时间后,总共得到了多少钱。在得到利润总额后,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以所得税的形式交给国家,余下的部分就留给企业了,这就是净利润。这里,可能大家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所得税是如何计算出来的,要回答这个问题,就要涉及到国家的税法了,总的计算方式是把利润总额去乘以一个比率,这个比率就是我们常说的税率,得出的这个数就是要交的所得税了,说起来简单,但具体到某一个企业、行业、地区等,就比较复杂了,因为,国家为了从总体上调控产业结构和地区平衡,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地区,其所得税税率是不一样的,同时,还出台很多相关的优惠措施,这些相关细节写在相关的税法或规章制度里,也不是我们一下子可以搞得清楚的,有时候还真的模棱两可,一时半会还真难搞清楚,如果真能一下子搞清楚,那些税务师可能就没饭吃了,那些税务机关的大爷们可能就没有私底下收钱理由了,收入少了一大半,他们也不会干。所以,我们在这里就不再提关于税务方面的细节,我们只要知道这么几点,一是一般的国内企业的所得税都是33%,二是经济特区和经济开发区所得税减半,三是如果你是外资企业,还有更多的优惠等着你。

    好了,我们再看一看利润总额这个是如何来的,我们刚才也说了,利润总额就是企业经过一段时间后,总共得到了多少钱,大家注意,我在这里只是说经过一段时间得到的钱,而没有说经过一段时间的经营而得到的钱,这有什么区别呢?当然有,企业在一段时间内得到的钱,除了通过经营得到的利润,即营业利润以外,还有营业外利润,什么是营业外利润呢?说简单一点,就是天上掉下来的大馅饼,俗话说,人无外财不富,马无夜草不肥,就是说的这个营业外收入,当然,如果一个企业主要是靠营业外收入赚钱,那就很有问题了,所以,我们在看上市公司的报表时,不要只看最后公司赚了多少钱,更要看一看,这个钱是不是通过自己的真本事赚来的,还是发的意外之财,目前有很多上市公司都是通过调节利润表的营业外收入,来修饰报表的净利润,假装自己赚到了钱,真是有点自欺欺人。OK,我们知道了利润总额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一部分是凭自己的本事硬赚来的钱,即营业利润,另一部分是天上掉下来的大馅饼,即营业外利润。

那我们向上看,进一步来看一看,营业利润是如何来的,我们知道,一个企业的业务可能有很多,一般会有两类,一类是主营业务,另一类是非主营业务,即其他业务。通过主营业务赚到的钱,我们叫做主营业务利润,而通过其他业务赚到的钱,我们叫做其他业务利润,因此,这两类业务的利润相加之后,减去这个期间为这两类业务而耗费的一些公共支出,即我们常说的期间费用,如财务费用,销售费用等,最后可以得到营业利润。我们再向上看,而主营业务利润是如何得到的如何,这个就比较简单了,就是主营业务收入减去主营业务成本,再减去应该由主营业务负担的税金,就可以得到我们的主营业务利润了,而主营业务收入在哪里,就是我们利润表的第一项,主营业务收入。

    以上是我们从下向上看利润表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我们可以更好的理想净利润产生的原因。当然,你也可以从上向下看利润表,去关注净利润产生和计算的过程,但无论如何看,请大家记住利润表项目的五个层次,依次是,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利润,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及净利润,并了解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以上是我们谈的利润表的内容,利润表还有一个附表,就是利润分配表,这张表主要关注的是净利润是如何在企业所有者之间如何分配的,以及未分配利润是如何计算的。

    在看利润分配表时,我们要关注的就是利润分配两个方面的问题,一个是方向问题,第二个是顺序问题,从总体上来说,利润分配的方向大体有两个方向,一个是留在企业里,做为企业发展基金,另一个是分配给股东;从利润分配的顺序来看,是先留一部分资金在企业,然后再将余下的分配给股东,在分配给股东时,顺序是先分给优先股股东,再分给普通股股东。问题是,先留多少在企业中呢,关于这个问题,在公司法中都有统一的规定,可以按净利润的一定比率,提出一部分做为企业发展基金,就是我们常说的公积金和公益金,其实这个所谓公积金或公益金,同我们在前面讲的资本公积性质是一回事,都是全部股东所有,而不明确具体哪个股东多少份额,只是种类不同而已。提出一部分公积金或公益金的目的是发企业后期和长期发展做的准备,要干企业,就要图一个长期的发展,而不是咱们大家捞了一把后把钱分了散伙。通过这些分配之后,余下的部分,就是未分配利润,这部分利润,可以留待以后年度汇同以后年度赚的钱,继续参与分配。

    以上就是我们讲的利润表及利润分配表,在下一部分中,我们将会谈现金流量表及报表的分析方法,敬请期待!

在前三部分中,我们分别讲了财务的一些基本概念、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及利润分配表等,在这一部分中,我们打算对现金流量表进行简要的介绍,关于财务报表的分析方法,由于涉及内容也比较多,我想后期会专门开一篇来做具体的介绍,因此,在这里,我们将暂时不涉及这部分内容。

下面,我们来看一看现金流量表是个什么回事。

所谓现金流量,简单的说,就是在一段时期内,现金的流入,流出及结余的多少,现金流量表的目的也就是反应企业在一段时期内,流入、流出企业的资金有多少、分别是从哪里流来的,又因为什么原因流出了企业,这段时期内,到底是流入企业的多,还是流出企业的多,用流入的减去流出的,结余是多少,这个结余,在财务上,我们叫现金净流量。

我们可以将企业看成你家的水池,现金就是流经水池的水,现金流量表的作用,就是在水池的进水口按一个水表,在水池的出水口按一个水表,两个水表分别记录流入水池的水量和流出水池的水量,看一看一个月内,你们家一共用了多少水,排了多少水,然后用进水表的数减去排水表的数,再去看一看你家水缸里的水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如果增加了,表示为以后停水做准备的水缸储水量增多了,反之,就要引起注意,如果一旦停水,可能水缸里的水不够烧火做饭用的。

这当然只是一个简单的比方,现实中现金流量表当然不是这么容易的。要理解现金流量表,除了理解现金流量表的作用外,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概念,就是收付实现制,关于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我们在前面的部分中,已经提到过,在这里我们就不再细说了。要注意的一点是,现金流量表是按收付实现制来编制的,而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及利润分配表都是按权责发生制编制的。为什么有了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报表外,还要求编制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报表呢?这是由于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的本质差异造成的,由于一般会计准则大多要求企业以权责发生制来进行会计的核算及报告,而权责发生制的一个特点就是,确定了收入,但不一定收到了钱;收到钱了,也不一定会确认为收入;同时,付了钱不一定确认为成本费用,确认了成本费用,也不一定会付钱。这样就会造成按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计算的收入减去成本费用后得到的利润,有很大一部分不一定是实实在在收到钱的利润,也许一分钱也没有收到,利润数却很大。这样就给人一种错觉,就是这家公司很赚钱,其实穷得叮当响,银行里一分钱也没有。那这些没有收到钱的利润是什么呢,都是一些没有收到钱的所谓收入,主要如应收帐款对应的营业收入等,这些都是公司有权在以后向债务人收回的钱,但俗语说得好,二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以后收回的钱是有风险的,说不定债务人卷了铺盖走人了,那你可就惨了。所以,对应收帐款的分析及管理,对每个公司都是非常重要的。随便加一句,任何有风险的东西,都可能会产生收益,所以,对风险是要加以利用的,而不是一味的加以抵制,应收帐款也一样,有风险,也可以利用来产生更多的收益。再拉回来,我们看一看另外一个需要以收付实现制编制报表的原因,那就是,你活下来,不是因为有利润,而是因为你荷包里有钱,而要确认荷包里是否有钱,钱变多了还是变少了,对于企业来说,要知道这一点,就要以收付实现制来编制报表了。这就是现金流量表存在的价值。

利润反映了你赚钱的能力,而现金净流量反映了你未来存活下来的可能性。因此,对于企业来说,一方面要以权责发生制来编制报表,计算出利润,来看一看你有多大的赚钱的能力,同时,另一方面,也要以收付实现制来编制报表,计算出现金净流量,来看一看你未来是否有可能存活下去,活得是否潇洒。

与现金流量表相关的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概念,在前面也讲过,在这里再提一下,那就是现金这个概念,在这里我们提到的现金,是广义上的现金,除了包括我们通常说的大团结以外,还包括存在银行里的存款,以及立即可以变成钱的短期投资等其他资金,总之,这里的现金概念,就是有立即支付能力的资产。现金流量表里的数字,就是反映这些有立即支付能力的资产的流动及结余情况。

好的,让我们来看一看现金流量表里面到底有些什么东东吧!

现金流量表将主要的视线,关注到企业里对现金流量有重要大影响的三类活动上,哪三类活动呢?一类是经营活动,就是我们通常说的产品和服务的业务活动,如,产品或服务的销售,生产及采购活动,以及与之有关的其他活动等;第二类是筹资活动,说通俗一点,就是找地方去骗点钱回来,或者说时髦一点就是圈点钱回来,到哪里去圈呢,无外乎两个地方,一个是股市上,一个是债市上,这也是资金的两个来源,一个是以股本的形式,二是以负债的形式,这就要看资金需求的多少及资金成本的大小了。第三类活动,就是投资活动了,将圈来的钱,或自已赚来的钱,投到哪里去,可以再赚到钱,这个就要考虑投资项目的回报率及风险等问题了,有关筹资与投资相关的问题,可以看一看我在博客中其他的相关文章,具体的内容以后有机会再详细给大家说明。

这三大类活动,可以将他们细分为不同的小类活动,他们都会涉及到现金的流入及流出,关于每个大类中,又细分成哪些小类,这个可以找一个标准的现金流量表格式来看一看,标准格式里有关小类的说明文字都比较明确,一看就明白,在此不做过多的解释。将这三类活动分别计算出流入流出及结余量,然后汇总得出公司在这段时期内,总的流入流出及结余量。

在此要说明的是,这些流量及结余数据的多少,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并不是说流入量及结余量越多越好。打个比方,现在突然给你100个亿的资金,你感觉如何?如何这是真的,你一定没事偷着乐吧,不过,不要高兴得太早,要知道,任何资金都是有成本的,也就是说,任何资金,都是要求有回报的,总不能说,现在给你100亿,两三年后还是还别人100亿吧。那你如何给这100亿资金回报呢?这是个问题,也许对你这个从来没有见到这么多钱的人(当然,我想李嘉诚不会来看我的博客吧,呵呵),还可能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这可不一定是一个好事,可能到时候找你要回报的时候,你会急得团团转,这100亿资金对你来说,可能是一个烫手的山芋。我在这里想说的是,任何资源,都要于驾驭这些资源相匹配的能力,否则,就可能会把自己玩死,这种例子太多了,特别是在金融市场上,如前几年被自己玩死的德龙就是这样。同时,我们也并不是说,流出量增加,结余量减少就一定是个坏事,可能是由于有好的投资项目,包括公司内部投资及外部投资,而进行了大量的资本性支出,等待未来有好的资金回报和现金的流入。

在现金流量表中,除了通过反映这三类活动来计算企业的现金流量外,还有一种方式,就是以净利润为起点,然后通过加减一些不产生现金流量,但对净利润有影响的项目,最后得出企业一段时期的现金流量,因为是通过净利润间接推出来的,这种方式叫间接法,在现金流量表中以附表的方式出现,与间接法相对应,通过计算三类活动来计算企业的现金流量的方法,由于这种方法比较直接,于是叫直接法。在这里想加一句的就是,这里的间接法,其实就是我们上个世纪90年代编制企业财务状况变动表时的方法,这个财务状况变动表如今以现金流量表的附表的形式出现,真是三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啊。不过,可不要小看这个附表。编制现金流量表,包括正表和附表,都需要对企业的业务及财务会计有相当的熟练程度,对报表编制人员有相当的要求,编不编得平,正不正确,反映了一个会计人员的职业水平。不过,现在可以借助于计算机,在编制现金流动的记帐凭证时,就将该数据与现金流量表的表项目相关联,这样,在期末时,就可以直接快速的编制出现金流量表的正表,但附表就不那么容易了,因为要进行一系列的分析和反推,因此,用间接法独立的编制出现金流量表附表,对编制人员的要求更高一些。

以上是今天我们一起讨论的与现金流量表相关的问题。

基本财务知识
一、财务效益状况分析
1、净资产收益率, 计算公式: 净利润/平均净资产
2、总资产报酬率, 计算公式: 利润总额+利息支出/平均资产总额
3、资本保值增值率, 计算公式: 扣除客观因素后的年末所有者权益/年初所有者权益
4、营业利润率, 计算公式: 营业利润/营业收入净额
5、成本费用利润率, 计算公式: 利润总额/成本费用总额
二、资产营运状况分析
1、总资产周转率, 计算公式: 营业收入净额/平均资产总额
2、流动资产周转率, 计算公式:营业收入净额/平均流动资产总额
3、存货周转率, 计算公式:销售成本/平均存货
4、应收账款周转率, 计算公式: 营业收入净额/平均应收账款余额
三、偿债能力状况分析
1、流动比率,计算公式: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2、速动比率,计算公式: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
3、现金流动负债比率,计算公式: 本期现金净流入/流动负债
4、资产负债率,计算公式:负债总额/资产总额
5、长期资产适合率,计算公式:所有者权益+长期负债/固定资产+长期投资
四、发展能力状况分析
1、营业增长率,计算公式:本期营业增长额/上年同期营业收入总额
2、资本积累率,计算公式:本期所有者权益增长额/年初所有都权益
3、总资产增长率,计算公式:本期总资产增长额/年初资产总额
4、固定资产成新率,计算公式:平均固定资产净值/平均固定资产原值
财务报表分析指标汇总
一、变现能力比率
1、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2、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
3、营运资本=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二、资产管理比率
1、 存货周转率(次数)=主营业务成本÷平均存货
2、 应收账款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平均应收账款
3、 营业周期=存货周转天数+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三、负债比率
1、 产权比率=负债总额÷股东权益
2、 已获利息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EBIT/I
四、盈利能力比率
1、 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
五、杜邦财务分析体系所用指标
1、 权益净利率=资产净利率×权益乘数=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
2、 权益乘数=资产总额/股东权益总额=1+(负债总额/股东权益总额)=1/(1-资产负债率)
六、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分析所用指标
1、 每股收益(EPS)=(EBIT-I)(1-T)/普通股总股数=每股净资产×净资产收益率(当年股数没有发生增减变动时,后者也适用)
2、 市盈率=普通股每股市价/普通股每股收益
3、 每股股利=股利总额/年末普通股股份总数
4、 股利支付率=股利总额/净利润总额=市盈率×股票获利率(当年股数没有发生增减变动时,后者也适用)
5、 股票获利率=普通股每股股利/普通股每股市价 (又叫:当期收益率、本期收益率)
6、 股利保障倍数=每股收益/每股股利
7、 每股净资产=年度末股东权益/年度末普通股数
8、 市净率=每股市价/每股净资产
9、 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年末净资产
七、现金流量分析指标
(一)现金流量的结构分析
1、 经营活动流量=经营活动流入-经营活动流出
(二)流动性分析(反映偿债能力)
1、 现金到期债务比=经营现金流量净额/本期到期债务
2、 现金流动负债比(重点)=经营现金流量净额/流动负债(反映短期偿债能力)
3、 现金债务总额比(重点)=经营现金流量净额/债务总额
(三)获取现金能力分析
1、 销售现金比率=经营现金流量净额/销售额
2、 每股营业现金流量(重点)=经营现金流量净额/普通股股数
3、 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经营现金流量净额/全部资产×100%
(四)财务弹性分析
1、 现金满足投资比率
2、 现金股利保险倍数(重点)=每股经营现金流量净额/每股现金股利
(五)收益质量分析
2、现金营运指数=经营现金的净流量/经营现金毛流量
四个常用比率的关系:
资产负债率 = 资产 / 负债 …… ① = 1-② = 1-1/④
资产权益率 = 所有者权益 / 资产 …… ② = 1-① = 1/④

产权比率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 ③ = ④ - 1= ①×④
权益乘数 = 资产 / 所有者权益 …… ④ = 1/② =1+③ =1/(1-①)
三个指标
1、息税前利润 = EBIT
2、息前税后利润 = EBIT(1-T)
3、息税后利润 = 净利润
(一)偿债能力比率分析   1.流动比率。   (1)流动比率的定义。    流动比率是流动资产除以流动负债的比值,其计算公式为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2)流动比率分析。   一般认为,生产企业合理的最低流动比率是2。计算出来的流动比率,只有和同行业平均流动比率、本企业历史的流动比率进行比较,才能知道这个比率是高还是低。   2.速动比率。   (1)速动比率的定义。   速动比率,是从流动资产中扣除存货部分,再除以流动负债的比值。速动比率的计算公式为   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   (2)速动比率分析。   通常认为正常的速动比率为1,低于1的速动比率被认为是短期偿债能力偏低。这仅是一般的看法,因为行业不同速动比率会有很大差别,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   3.利息支付倍数。   (1)利息支付倍数的定义。   利息支付倍数指标是指企业经营业务收益与利息费用的比率,用以衡量偿付借款利息的能力,也叫利息保障倍数。其计算公式为   利息支付倍数=税息前利润÷利息费用   (2)利息支付倍数分析。   利息支付倍数指标反映企业经营收益为所须支付的债务利息的倍数。如何合理确定企业的利息支付倍数,这需要将该企业的这一指标与其他企业,特别是本行业平均水平进行比较,来分析决定本企业连续几年的该项指标,并选择最低指标年度的数据作为标准。   4.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周转天数。   反映应收账款周转速度的指标是应收账款周转率,也就是年度内应收账款转为现金的平均次数,它说明应收账款流动的速度。其计算公式为     应收账款周转率=销售收入÷平均应收账款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0÷应收账款周转率=(平均应收账款×360)÷销售收入   一般来说,应收账款周转率越高,平均收账期越短,说明应收账款的收回越快。  (二)资本结构比率包括   1.股东权益比率。   (1)股东权益比率是股东权益与资产总额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股东权益比率=(股东权益总额÷资产总额)×100%。   (2)股东权益比率分析。   一般来说,股东权益比率大比较好,因为所有者出资不存在像负债一样到期还本的压力,不至于陷入债务危机,但也不能一概而论。   2.资产负债比率。   (1)什么是资产负债率。   资产负债率是负债总额除以资产总额的百分比。计算公式为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公式中的负债总额不仅包括长期负债,还包括短期负债。   (2)资产负债率分析。   1)从债权人的立场看,他们希望债务比越低越好,企业偿债有保证,贷款不会有太大的风险。   2)从股东的角度看,在全部资本利润率高于借款利息率时负债比例越大越好;反之则相反。   3.长期负债比率。   长期负债比率是从总体上判断企业债务状况的一个指标,它是长期负债与资产总额的比率,用公式表示为     长期负债比率=(长期负债÷资产总额)×100%   一般来看,对长期负债比率的分析要把握以下两点:   (1)长期负债比较稳定,要在将来几个会计年度之后才偿还,所以公司不会面临很大的流动性不足风险,短期内偿债压力不大。   (2)如果长期负债比率过高,必然意味着股东权益比率较低,公司的资本结构风险较大,稳定性较差,在经济衰退时期会给公司带来额外风险。   4.股东权益与固定资产比率。     股东权益与固定资产比率也是衡量公司财务结构稳定性的一个指标。它是股东权益除以固定资产总额的比率,用公式表示为     股东权益与固定资产比率=股东权益总额/固定资产总额×100%   该比例越大,说明资本结构越稳定,即使长期负债到期也不必变卖固定资产等来偿还,保证了企业持续稳定经营。 (三)经营效率分析包括   1.存货周转率和存货周转天数。   存货周转率是衡量和评价企业购入存货、投入生产、销售收回等各环节管理状况的综合性指标。计算公式为     存货周转率=销货成本÷平均存货     存货周转天数〖ZK〗=360÷存货周转率=360÷(销货成本÷平均存货) =(平均存货×360)÷销货成本   一般来讲,存货周转速度越快,存货的占用水平越低,流动性越强,存货转换为现金或应收账款的速度越快。   2.固定资产周转率。   固定资产周转率是销售收入与全部固定资产平均余额的比值。     其计算公式为:固定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平均固定资产     其中平均固定资产=(年初固定资产+年末固定资产)÷2   该比率是衡量企业运用固定资产效率的指标,比率越高,表明固定资产运用效率越高,利用固定资产效果越好。   3.总资产周转率。   总资产周转率是销售收入与平均资产总额的比值。其计算公式为     总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平均资产总额     其中平均资产总额=(年初资产总额+年末资产总额)÷2   该项指标反映资产总额的周转速度。周转越快,反映销售能力越强。企业可以通过薄利多销的办法,加速资产的周转,带来利润绝对额的增加。   4.股东权益周转率。   股东权益周转率是销售收入与平均股东权益的比值。其计算公式为     股东权益周转率=销售收入÷平均股东权益     其中,平均股东权益=(期初股东权益+期末股东权益)÷2   该指标说明公司运用所有者的资产的效率。该比率越高,表明所有者资产的运用效率高,营运能力强。   5.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   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是本期和上期主营业务收入之差与上期主营业务收入的比值。用公式表示为     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本期主营业务收入-上期主营业务收入)/上期主营业务收入×100%   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可以用来衡量公司的产品生命周期,判断公司发展所处的阶段。  (四)盈利能力比率分析包括   1.销售毛利率。   (1)销售毛利率定义。   销售毛利率是毛利占销售收入的百分比,其计算公式为     销售毛利率=(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销售收入×100%   (2)销售毛利率分析。销售毛利率,表示每一元销售收入扣除销售产品或商品成本后,有多少钱可以用于各项期间费用和形成盈利。   2.销售净利率。   (1)销售净利率定义。销售净利率是指净利与销售收入的百分比,其计算公式为     销售净利率=(净利÷销售收入)×100%   (2)销售净利率分析。   1)该指标反映每一元销售收入带来的净利润的多少,表示销售收入的收益水平。   2)销售利润率能够分解成为销售毛利率、销售税金率、销售成本率、销售期间费用率,可以作进一步分析。   3.资产收益率。   (1)资产收益率定义。资产收益率是企业净利率与平均资产总额的百分比。计算公式为:      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资产总额)×100%     平均资产总额=(期初资产总额+期末资产总额)÷2   (2)资产收益率分析。   1)把企业一定期间的净利与企业的资产相比较,表明企业资产利用的综合效果。   2)资产收益率是一个综合指标,为了正确评价企业经济效益的高低,挖掘提高利润水平的潜力,可以用该项指标与本企业前期、与计划、与本行业平均水平和本行业内先进企业进行对比,分析形成差异的原因。   3)可以利用资产收益率来分析经营中存在的问题,提高销售利润率,加速资金周转。   4.股东权益收益率。   股东权益收益率是净利与平均股东权益的百分比。其计算公式为     股东权益收益率=(净利润÷平均股东权益)×100%   该指标反映股东权益的收益水平,指标值越高,说明投资带来的收益越高。   5.主营业务利润率。   主营业务利润率是主营业务利润与主营业务收入的百分比,其计算公式为     主营业务利润率=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100%   该指标反映公司的主营业务获利水平,只有当公司主营业务突出,即主营业务利润率较高的情况下,才能在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  (五)投资收益分析包括   1.普通股每股净收益。普通股每股净收益是本年盈余与普通股流通股数的比值。其计算公式一般为:     普通股每股净收益=(净利-优先股股息)/发行在外的加权平均普通股股数   该指标反映普通股的获利水平,指标值越高,每一股份可得的利润越多,股东的投资效益越好;反之则越差。   2.股息发放率。   股息发放率是普通股每股股利与每股净收益的百分比。其计算公式为     股息发放率=(每股股利÷每股净收益)×100%   该指标反映普通股股东从每股的全部净收益中分到手部分的多少,就单独的普通股投资人来讲,这一指标比每股净收益更直接体现当前利益。   3.普通股获利率。   即普通股每股收益除以每股面值。   4.本利比。   本利比是用股价除以每股红利。   5.市盈率。   (1)市盈率的定义。市盈率是每股市价与每股盈利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     市价与每股盈利比率=每股市价÷每股盈余   公式中的每股市价是指普通股每股在证券市场上的买卖价格。   (2)市盈率比率分析。   该指标是衡量股份制企业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用每股盈余与股价进行比较,反映投资者对每元利润所愿支付的价格。   6.投资收益率。   作为衡量投资者在一定时期内的投资成绩的指标,投资收益率等于投资者卖出价(P1)与买入(P0)的价差加上持有期间的红利所得(D),再除以买入价。   7.每股净资产。每股净资产是净资产除以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股数的比值。用公式表示为 每股净资产=净资产/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股数    该指标反映每股普通股所代表的股东权益额。对投资人来讲,这一指标使他们了解每股的权益。   8.净资产倍率。净资产倍率等于股票的交易市价除以上市公司净资产。它表明上市公司以多少倍于其净资产的价格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