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杀马特神曲叫什么:许师脉学精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7/07 12:39:06

许师脉学精华

脉晕点

(一)概述:脉晕点特指脉象中强、弱、大、小、微、浮、沉不等的脉气团形式,它是人体内脏疾病的全息元。

(二)脉晕的研究:脉晕脉象是一种新的提法,老的脉象现象。历代脉学著作中对脉晕均视为脉外干扰因素,因而没有进一步的研究成说。根据古人描述的脉晕特点,结合作者对脉晕脉象的体会。古人描述的寸口之“独”也有脉晕的成分。

《内经》云:“察九候,独小者病,独大者病,独疾者病,独迟者病,独寒者病,独陷下者病。”这里的“独”一般可从三方面理解:1、脉体之独,即左右寸口同出现一种病脉,如同为迟脉为寒症,同为数脉为热症,同为浮脉为表症等。2、脏气之独:六部脉同时脉独弦为肝病。 六脉独沉为肾病等。3、部位之独,即脉晕脉象。六脉中独部见独,一部独异,则独异之处多见病。如左寸脉独大多见心脏的增大,独沉、独弱则多见心脏的供血不足等。双寸脉桡侧缘边脉多见颈椎病等等。明代医学家张介宾在《景岳全书脉神章独论》中提出:“切脉论独,独处藏奸”。可见先导张介宾对脉晕点早有一定的认识。张景岳还认为:“此独字,即医中精一之义,诊家纲领莫切于此。”

清代医学家周学海在谈及脉象的单按总按时于《读医随笔》()中云:“……单按强总按大者,是其脉体弦细而二旁有晕也。总按指下部位大,而晕亦鼓而应指矣。单按大而总按细者,必其人血虚气躁,脉体细弱,而二旁之晕较盛也。食指灵,而晕能应指,名中二指木,而晕不能应指矣。更有单按浮总按沉,单按沉总按浮者,其浮即晕也……”。这里的晕即脉晕。周学海在这里表示出寸口脉不同的脉晕形式。当代脉学大家赵恩俭在《中医脉诊学》中也认为:“这里所说的晕,是脉搏振动时所出现的振幅,与脉象有相似之形,但又非脉象。晕的存在,常常干扰原有的正常脉象。无论单按总按,都应注意排除晕的干扰”。可见,脉之晕至今仍然不被脉学家视为病脉,这也是整体辨病识脉的不足之处,说明中医在脉象认识内脏疾病的取法上有求全去微的问题。作者数十年临床研究证明:脉晕是人体内脏疾病时的早期脉象形式,了解与掌握脉晕的不同变化态势对现代疾病的诊断有触脉知病的作用,脉晕是脉诊诊断现代疾病的“金钥匙”。

候脉时,左、右寸口脉体上常常会触及许多点状的搏动力点,也常常触及到许多凹陷的或无力的搏动弱点,这些点状脉点在寸口脉上的分属与人体脏器的疾病有十分密切的联系,研究这些脉点与脉点间的关系、脉点与脉象间的关系、对疾病脏器的早期诊断有重大的现代临床意义。

脉晕点的性质有阴阳之分。阳性脉晕是指强于、大于或浮于脉象的搏动脉点。阴性脉晕是指弱于、小于或沉于、细于脉道的搏动脉点。有时脉晕的性质是混合的,如大而弱的脉点,沉面强的脉点,小而尖如沙石的脉点等。脉晕的大小以脉道的管径比,其点晕大于脉道的管径为大,反之为小。脉晕的浮、沉以脉道的浮、沉比,浮于脉道为浮,沉于脉道为沉。脉晕的脉力以脉道的脉力比,强则为强,弱则为弱。

一般:

1、实质性脏器疾病状态下的脉晕多见大、强、沉。

2、空腔脏器的脉晕为浮、弱。

3、脏器体积小则脉晕小。

4、脏器体积大则脉晕大。

5、脏器在躯体的位置决定脉晕的浮、沉脉位。如乳房,脉位多浮,肝脏脉位沉。

6、实质性脏器的手术摘除:其脉晕沉凹,脉气消失(术后二年可见脉气恢复)。

7、空腔脏器的手术切除:其脉晕多见增大,但也可见脉气的消失,术后数年不变。

8、指标性脉晕点:(1)慧尾样脉晕点(晕外有余晕),多见炎性病灶、出血灶、结石等。

(2)芝麻点或散沙击指的脉晕点(小而尖):多见小结石、小息肉等。(3)蚁行于指腹的脉晕点:多见早期炎症性病变或见脂肪颗粒的沉积。

(4)若硬豆或柔弱的脉晕则多见于实质性脏器占位性病变,如癌症等。  

(5)空腔脏器癌变时脉晕点的脉力有时不强,甚至形成微弱脉力的柔晕团。

(6)如笛音孔,多见脏器的缺血、功能减弱、手术的摘除等。

9、脏器的充血、水肿、体积的增大、淤血性梗阻、静脉的回流受阻、空腔脏器手术后的组织粘连等多见阳性脉晕。

10、脏器的体积减小、慢性病变的萎缩、组织的缺血、缺血性栓塞等多见阴性脉晕。

11、空腔脏器的溃疡多见阴性脉晕,有时合并小的弦边,根据弦边的长短可以了解病变的程度与疼痛的范围。

12、肌肉、筋膜、骨膜的脉晕点呈条索样。

13、内脏实质性脏器的脉晕点呈豆点状。

14、内脏牵涉疼痛的脉晕点呈豆点晕兼边脉的脉象。

(三)脉晕点的特征

1、阳性脉晕点:如触槐树

豆角。 图()

2、阴性脉晕点:如触笛

管的音孔。

(四)脉晕点的原理:

人体脏器的发育是按照神经血管的延伸而发育的,胚胎第四周人体的四肢开始发育延伸,而且此时人的心脏及头已经形成,按照信息刻录的先后,各脏器的全息元井然有序的刻录在寸口脉上。(当然脉象不仅在寸口,全身的脉道都有脉象的信息,在寸口脉上得到的脉诊结果与颞动脉、足背动脉等脉诊结果是相同的)。临床上乳房切除时其对应关脉的脉气明显减弱,肝硬化、脾肿大病人医生把其脾脏摘除后,左关脉明显减弱,特别是风脉的交差性脉气变化足以证明寸口脉中脉晕点是真实存在的。

脉晕点形成的原理与疾病状态下神经的本位传导和脏器血管与心脏的收缩、舒张不协调有关。寸口脉中的脉晕其形态与脏器的大小、质地、位置有相似之处,这也说明脉象是全息的。脉道是一条充满流体的管道,各脏器的信息正常情况下都隐藏在脉道中。如果某一脏器出现异常的病理信息,则脉道中信息的平衡被打破,这一疾病脏器的疾病信息就会显露在脉象中,音脉就是心脏瓣膜的病变产生了杂音因而出现。

(四)脉晕点的现代临床意义

1、反映对应脏器的病变及其性质。

2、显示对应脏器的功能状态。

3、体察脏器的缺如与否,因而脉晕点应是脏器的“真脏脉”。

4、脉象是脉晕点的堆垒体,没有脉晕点则没有病脉。

(五)脉晕点表示法

脉晕点有强弱之分,脉力强用“+”表示,其意义是指脉晕点的脉力超过脉力,脉力弱用“―”表示,其意义是指脉晕点的脉力低于整条脉管的脉力。脉晕点又有脉位的变化,浮用“1”表示,沉用“2”表示。脉晕点还有大小之分,其外径未超脉管我们用“小”表示,其外径超过脉管用“大”表示。如其大小满某部就直接用某部表示,例如左关沉位上脉力减低,表示为左关2―。脉晕点出现部位的记录方式:

笔者建议用焦树德老师的表格式脉象记录法。

左 寸 关 尺

并把上图肢解成:例如:┕表示左寸,┙表示右寸,[表示左关,]表示右关,┍表示左尺,┓表示右尺。如:右关出现1枚脉力强于脉管,在浮位的脉晕点,书写成+1关],多见肝胆疾病。

如:甲状腺机能亢进病人,我们可在双寸脉中段内侧各摸到一枚脉位偏沉同时伴有滑数脉的二点共振的脉象。(用脉晕点记录为:┕甲2+,┙甲2+,滑数)。

例如:扁桃体炎,可在双寸脉中段内容侧各摸到一枚脉位浮,左关脉出现黄豆样脉晕点。(记录为:┕扁1+,┙扁1+,[脾2+,脉数)。同时伴脉数,这是三点共振数脉的例子。

例如:颈椎病,可在双寸脉的外侧缘各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