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博明软件怎么样:三看丽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7/07 14:42:08
柴福善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1年01月14日   第 15 版)

小桥流水

古城街巷

四方街
丽江,不是一条江,而是一座古城,深藏于滇西北高原上。
我来时已近黄昏,高原虽然很高,也不能托住太阳,况且古城周遭群山连绵,太阳一落山那边,天就过早地昏暗了。终归借着山光,还能看清眼前的一切,我便在山光里走进古城。
走进古城,时不我待,只匆匆看了三眼。
一看流水。从玉龙桥起步,迎面就是那架日夜转动的水车,车出的水涓涓地流向了城里。水源自玉龙雪山,因冰雪融化而一路清亮亮淌来。到古城打个旋儿,便随渠就道地一水为三,三水为六,继而为作无数细流,穿街绕巷,进院过屋,滋润了整座古城。如果说,古城形如一片硕大的叶子,那么,古城河水就是叶脉,叶脉充盈,古城自然生机勃勃了。
我沿水缓缓而行。古城是顺水而进,逆水而出,无须问路。我便流连信步,忽见丛丛河草随水柔柔地拂动,而草间有鱼,因没有日光,也就很难下澈,更不能影布石上了,但无论一二形单,抑或三五成群,皆悠游自在,并未因我贸然前来而惊扰,毕竟游人日众,鱼们可谓“阅世”多矣!谁河边放灯,顺水摇曳而下,河灯会摇曳向哪里呢?不管怎样,放一盏河灯,也是放一个心愿吧。
二看街巷。古城依水而建,街道处处流水,简直比江南还江南。尽管如此,晴日也好,雨天也罢,古城并不泥泞,就在于宽街窄巷,无一不以五彩石铺成,日月轮回,春秋几度,人踩马踏,石头虽然磨砺得凸凹不平,但清亮光洁。况且古城人每每夜深人静,漫溢河水,冲洗街道。古城历经近千年世事,竟看不到飘落的千年灰尘,全被古城人勤劳地清洗去了。这些街巷,随山就势,曲曲折折汇聚到一个叫四方街的地方。
四方街,一不大的方形广场。相传当年土司仿形于“知府大印”而建,以“权镇四方”,这不免多少有些附会。不过,四方街毕竟是古城的中心广场,多少年来,古城人在这里买卖,茶马古道在这里集散,可谓商市喧嚣,行人摩肩,宛若清明上河图景。而今,每到夜晚,古城人自发聚集这里,尤其纳西女人着纳西族特有的“披星戴月”传统装束,围着篝火“打跳”,不仅为游人,更为古城人自己,在那轻快有力的脚步下,把四方街跳成了古城的心脏。
街巷往两旁延伸的,是一座座古桥,连接起傍河的大街,临水的小巷,向溪的屋舍,小到随便横搭一二块木板或石条,简朴且实用;大到精心营造的石拱桥,艺术且延年。一座座大桥小桥长桥短桥高桥矮桥,街巷到处横陈着,哪桥不是千人踩万人踏,踩踏出一段段美丽传说和动人故事呢!
三看民居。古城世代居住着纳西儿女,因时因地以土木而构筑屋舍,层叠错落,以至无统一布局。若置身其间,又觉无论狭仄宽绰,纷繁中常现一种格局,即正房踞高,面对照壁,为长者所居。东西厢稍低,天井围成庭院,临街辟作铺面。类似京城三合院或四合院,但又不尽相同。我走进一院,门前朦胧可见“茶马古道大户李家大院”字迹,这应是一座年深日久的院落,想必在茶马古道上曾发挥重要作用,不然,谁敢贸然这么招摇呢?李家院内,灯火通明,木柱、柁架、门窗有“双凤朝阳”、“孔雀牡丹”等雕饰,仿佛古城人天生是雕刻家,一笔笔一画画,雕得形象传神,雕出了古城人独有的艺术禀赋,更雕出了古城人心灵的美好与圣洁。
古城有狮子山万古楼,可惜我来不及登临,一览古城在远山、蓝天、白云映衬下,黛瓦白墙鳞次栉比的壮观全貌。那就站在李家最高处,来一番眺望吧,终究天完全黑了,看到的只是一派影影绰绰,绰绰影影,如梦如幻。不知不觉里,街两旁人家屋檐下,串串灯笼高挑,装点着古城夜色。古城有元时兵寨,明时牌楼,清时街坊,而最具规模最有特色的建筑,当属木氏土司府邸,也是历尽沧桑,几经兴废,而今只能大致领略其风采。
伴着不绝如缕的纳西古乐,我出得古城。灯火里灿然回望,发现古城竟没有城墙,所为何来?纳西族原本崇尚自然,崇尚文明,兼容并蓄,很富于创造性开放性,这里也得到具体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