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公司学徒干什么的:竞争中合作,磨合中融合——跨国公司与中国入世10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7/08 18:41:14

竞争中合作,磨合中融合

——跨国公司与中国入世10年

 

王志乐

联合国全球契约第十项原则专家组成员

北京新世纪跨国公司研究所 所长

 

2011年12月11日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0周年纪念日。

入世10年,中国经济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入世10年,跨国公司全面进入中国,与中国经济共同发展。中国企业与跨国公司在竞争中合作,在磨合中融合,实现了互利共赢。入世在中国现代历史中必将成为彪炳史册的里程碑。

一.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

加入WTO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即开始全面融入全球经济。入世10年,我国对外经济的三大方面,即外贸、外资和对外投资都出现了超乎人们预想的高速发展。

从2002年到2010年不到10年的时间,中国对外贸易总额从5097亿美元增加到近30000亿美元。2011年前10个月中国外贸总额已达到2010年全年的水平。

入世后中国引进外资的数量与规模明显加大。从2001年引进外资469亿美元到2010年引进外资1057亿美元。2010年引进外资比9年前翻了一番还多。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入世后中国企业对外投资额也急剧增加。2001年对外投资为67亿美元,2010年增加到688亿美元,增加了近10倍。

外贸、外资和对外投资的大发展直接促进了中国经济总体发展。2005年我国GDP达187131.2亿元,超过英国和法国,居世界第四位。2007年我国GDP达到265833.9亿元,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2010年我国GDP达到 397983亿元,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二位。

回顾历史,200多年来中国历史上经历了两次经济全球化潮流,从来没有像这次这样顺应潮流融入潮流走在时代的前列。

放眼全球,还没有任何其他发展中国家像中国这样把国家经济发展与经济全球化潮流结合的如此紧密如此合拍。

中国成为吸纳全球资源最多和经济发展最快的发展中大国。通过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中国以市场交换的方式获取全球资源,在世界大国崛起的历史上增添了和平崛起的新篇章。

二.跨国公司全面进入中国

到2006年入世5年时,中国放开入世时承诺的市场准入,并给予外资企业国民待遇。与此同时跨国公司全面进入中国。跨国公司全面进入中国,发挥了积极作用。

1,跨国公司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发动机

跨国公司对宏观经济发展的作用体现在一系列宏观经济指标上。

从2002年到2010年中国入世9年,外商在华投资达到6835亿美元,占改革开放33年吸收外资总量65%。2010年当年吸收外资1057亿美元。以跨国公司/全球公司为主要代表的外资企业当年创造的工业产值、税收、进出口额分别达到全国的28%、22%、55%左右,直接吸纳就业约4500万人。通过引进跨国公司的投资,我国引进了资金、技术和管理,促进了经济的高速增长。跨国公司已经成为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发动机。

2,跨国公司成为促进中国经济体制转型的催化剂

中国处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过程中。市场经济的主体是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运行的现代企业。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入世以来,跨国公司对中国现代企业的形成和发展发挥了三方面的积极作用:

通过转让技术中国企业引进了现代产品和技术

通过建立外资企业促进中国现代企业制度发展

通过强化公司责任推进公司负责任的商业行为

如同促进中国现代企业发展一样,跨国公司也推动了中国现代产业的形成和发展。随着全球市场出现,在全球产业形成过程中,跨国公司以及全球公司冲开了一个一个民族产业的界限,把各个民族产业融入全球产业。跨国公司进入中国30年,对中国现代产业发展提供了以下三个阶段的推动力:

在改革开放第一阶段跨国公司通过大量转让技术催生了一批现代产业。

1992年以后跨国公司通过大规模直接投资推动现代制造业大发展。

入世以来跨国公司促进中国服务业发展并且推动中国产业重组。

通过市场竞争主体的重塑和现代产业的国际化,跨国公司同时推动了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促进了市场经济体系的完善。

3,跨国公司成为中国和平发展的同盟军

历史上一个大国崛起的时候,本国资源都不足以支撑其发展,无一例外都需要吸纳国际资源。与历史上崛起的西方大国不同,中国既没有通过战争等暴力手段,也没有通过不公平交易等经济手段获取崛起所需资源。中国通过市场竞争的渠道吸纳和整合国际资源。在这一过程中,跨国公司从两个方面促进了中国和平发展。

其一,跨国公司从企业自身利益出发积极促进中国与其母国建立和维护良好的经济合作关系,从而有助于中国营造国际的和平发展环境。

其二,跨国公司将中国纳入全球经营网络,使得中国通过市场竞争而不是通过暴力吸纳和整合了国际资源,从而有助于中国实现和平崛起。

三.融合与磨合,合作与竞争

中国企业和跨国公司在相互合作相互融合中取得了互利共赢的结果。双向融合意味着双向互动,在互动过程中必然充满了矛盾与冲突;相互合作也意味着相互竞争,在竞争过程中必然贯穿了相互博弈。

入世5年是一个转折点,随着中国履行了各项承诺和中国市场的进一步放开,跨国公司与中国企业和中国经济的矛盾冲突加剧,融合中的磨合以及合作中的竞争凸显出来。对跨国公司在中国的作用也出现了日益增多的批评,包括担心外资并购影响国家安全、质疑跨国公司损害中国企业自主创新、批评跨国公司损害中国企业品牌发展以及否认跨国公司在华企业是中国企业等。其中焦点是外资企业“姓中姓外”的问题,即外资企业是中国企业还是外国企业问题。

其实如何看待外资企业,党和政府早有定论。1998年4月1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发布“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提高利用外资水平的若干意见”。文件明确指出:“依法设立的外商投资企业作为中国企业的一部分,是混合所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形式之一。这种所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两年来,中央政府做了大量工作纠正2006年以来在外资工作上出现的一些错误倾向。

2010年4月6日发布了体现这次会议主要内容的国务院9号文件。这个文件强调:“利用外资是我国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的重要内容”。文件指出:我们要“更好地发挥利用外资在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国务院9号文件发布前后,温家宝等中央和国务院领导密集发表讲话,阐述中央的外资政策,强调外资企业是中国企业,发挥外资的积极作用。

2010年9月13日在天津达沃斯夏季论坛讲演中温家宝总理强调:我要重申,所有依照中国法律在中国注册的企业都是中国企业,他们制造的产品都是“中国制造”,他们研发的创新产品也都是“中国创造”,在中国境内注册的外资企业都享受国民待遇。同时,中国的政府采购对于外商投资企业和中资企业在中国生产的产品一视同仁,平等对待。

2010年9月7日,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在世界投资论坛上强调:“中国过去、现在、将来都把利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把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作为对内促进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对外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中国政府鼓励自主创新的政策是覆盖中国境内所有企业的,也是适用于依法在中国设立的一切外商投资企业的,可以说,这是广泛开展国际合作条件下的开放式创新。”(摘自2010年9月7日习近平在世界投资论坛的讲演)

中央和国务院抓住在利用外资问题上一个极为关键的问题,即在华外资企业是中国企业还是外国企业的问题给以准确的定性,澄清了混乱,为今后进一步扩大开放发挥外资企业的积极作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2010年国务院9号文件发布以来,国务院有关部委相继发布文件,纠正过去一些有错误的或者表述不清晰的文件,积极落实外资企业的国民待遇。

2010年4月10日,科技部发出通知修订自主创新产品认定标准。过去认定标准中要求“商标初始地应为中国境内且不受境外相关产品品牌制约”。新文件修改为“申请单位依法在中国拥有产品的注册商标专用权或使用权”,而且明确自主创新产品认定“包括外资企业在内的中国境内的企业法人”。

2011年6月,财政部发出通知称,自2011年7月1日起停止执行自主创新产品政府采购的三个文件。这三份文件分别是《自主创新产品政府采购预算管理办法》、《自主创新产品政府采购评审办法》和《自主创新产品政府采购合同管理办法》。根据这三个文件规定,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采购人)在政府采购活动中,应当优先购买自主创新产品。由于过去的自主创新产品认定标准排斥外资企业,与自主创新挂钩的政府采购同样排斥外资企业。停止执行这三个文件事实上纠正了排斥外资企业的错误倾向。

2011年7月26日,工信部等7部委发布《关于加快我国工业企业品牌建设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强调加快工业企业品牌建设,而不是所谓的“中国自主品牌”建设。指导意见还特别指出,要“为国内、外工业企业创造同等品牌市场待遇。”

2011年9月8日,商务部等10部委颁布了《关于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化发展的指导意见》。该指导意见指出:国际化是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必然选择。过去有的政府文件事实上提倡关门振兴新兴产业而不是在全球市场竞争中振兴新型产业。这个文件纠正了这样的错误倾向。

回顾上述关于外资工作的争议以及中央政府纠正排斥外资企业的错误倾向,我们不难看出,尽管传统思维不时抑制了中国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但是全球化思维最后总是主导中国的发展方向。上述发展也表明,中国政府认真严肃地履行了入世承诺。正因为如此,入世10年之际众多跨国公司积极调整全球战略加大在中国的投入,积极融入中国可持续发展的主流。

3.跨国公司在中国面临新的挑战

入世10年来,跨国公司在中国也经历了强化合规经营的磨合过程。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掀起了合规反腐的风暴,国际组织和许多国家加强了对跨国公司海外商业贿赂的打击力度。在合规反腐潮流中,一些跨国公司在华进行商业贿赂的事件也被暴露了出来。

按照我们统计,最近在美国司法部网站上有20多家跨国公司因涉及在中国的商业贿赂问题而被处罚。

所幸的是不少跨国公司被处罚后,都在中国强化了合规经营。西门子和戴姆勒公司被处罚后,公司自上而下强化了全面的合规体系,决心以干干净净的业务活动和更好的产品更好的服务在中国展开竞争。

既往案例告诉我们,跨国公司融入中国经济过程中面临着如何合规经营的严峻挑战。从数十家跨国公司在中国因商业贿赂被处罚到西门子等一批跨国公司建立健全合规反腐体系,跨国公司在这一轮磨合中强化了合规经营。经验表明,跨国公司只有强化合规,包括强化社会责任、环境责任和反对商业腐败,才能真正融入中国经济与中国经济共同成长。

在相互融合过程中,中国政府需要履行入世承诺,调整政策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跨国公司也需要调整心态更加合规地在中国经营,接受更严格的监管。双方都需要完善自己。

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说,入世10年是中国按照国际规则融入全球经济的过程,也是跨国公司按照负责任的商业行为规范融入中国经济的过程。这是一个系统化的合规发展过程。经过这一轮的竞争与磨合,入世10年后的中国将进一步做好外资工作,跨国公司也将在中国更加规范地开展经营活动。中外双方的合作将得到更大的发展空间。

四.合作、竞争与融合

开放引资是中国改革开放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为了中国今后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应当坚持开放,继续吸引跨国公司进入中国,积极培育中国跨国公司走向世界。

1.继续解放思想 扩大开放引资

回顾历史,我们应当进一步解放思想。在经济发展问题上,在内外资企业竞争问题上,应当去意识形态化,回归市场经济规则和企业家精神。历史证明,一旦把经济发展问题与企业竞争问题意识形态化或者政治化,就必然偏离市场经济规则和企业发展自身规律,必然带来经济发展的停滞和企业发展的摇摆。

2.寻求利益汇合点 构建利益共同体

原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郑必坚先生长期研究国家发展战略。他认为,中国的和平崛起发展道路需要进一步具体化。今后需要“扩大和深化同各方利益的汇合点”,全方位地与不同国家和地区建立和发展在不同领域和不同层次的“利益共同体”。只有如此中国才能够坚持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

中外跨国公司显然是扩大和深化中国与相关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利益汇合点”的重要平台,是构建“利益共同体”的重要载体。在21世纪第二个十年,我们应当从传统思维走向全球化思维,从长远战略高度与全球公司建立利益共同体,更加积极地发挥外资特别是跨国公司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发动机作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催化剂作用,以及中国和平崛起发展中的同盟军作用。

发挥跨国公司的作用促进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我们新时期扩大开放提高利用外资质量面临的重大课题。按照国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要求,我们吸收和利用外资的思路也应当转变。我们利用外资的目标应当从利用外资促进中国经济规模增长到促进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从利用外资促进中国企业国内发展到促进中国企业全球发展。

为此,入世10年后我们应当落实2010年国务院9号文件,进一步做好外资工作。我们应当为外资企业创造同内资企业竞争的平等环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应当把规范外资企业的三个法律与我国公司法合一,真正按照中国企业来管理和发挥其积极作用。与此同时,推动外资企业在华上市,让中国投资者入股外资企业,在外资企业分享中国经济增长成果同时让中国投资者分享跨国公司的经营成果;鼓励外资企业参与国内企业并购,促进中国产业重组与提升。若干年后,“外资企业”这个概念一定会成为历史概念。

3.更加合规地融入中国经济

经过入世10年的发展,中国经济与全球经济融合度大大提高,中国企业竞争力也明显增加,跨国公司在华面临新的竞争环境。我们认为跨国公司可以通过调整中国战略适应中国新变化从而抓住中国机遇。战略调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强化本土经营  调整在华经营战略关键在于强化本土经营,调整全价值链在中国的布局,实现组装制造本土化、研发设计本土化、营销服务本土化和管理人才本土化。

强化低碳经营  跨国公司在华推广节能减排的低碳产品,把工厂改造为低碳工厂,推动在华供应商和客户节能减排形成低碳产业链,能够从根本上帮助中国企业和中国产业低碳化,同时能够获得在华发展的新机遇。

强化合作经营  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与中国企业的合作开始从制造环节的合作发展到研发设计等高端环节的合作;从主要是硬件方面的合作发展到软件方面的合作;从国内市场的合作发展到全球市场的合作。

强化合规经营  跨国公司正在迎接更加合规经营的挑战。跨国公司应当积极倡导负责任的商业行为,反对商业贿赂,促进企业在中国经营中更加合规。合规经营是一个广义的大概念。除了合规反腐,还应包括环境责任、社会责任、产业链责任等多个方面的合规。合规应该深入到企业业务全流程,进一步影响到企业的合作伙伴,从而带动整个产业链乃至产业生态合规经营。

 

回顾改革开放30年,特别是入世10年,通过与跨国公司合作竞争,中国成功的建立和发展了现代市场经济体系、逐步壮大了各个产业以及迅速发展了一大批现代企业。展望未来,中国经济将进一步融入全球经济,中国企业将继续与跨国公司展开竞争与合作。通过竞争与合作,磨合与融合,中外企业以及中外经济一定能够共同发展互利共赢。在进一步融入全球经济过程中,我们一定会迎来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辉煌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