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衣片在洗衣机怎么用:《我们是谁》第一篇 天之道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7/04 03:43:31

                               第一篇 天之道 --- 齿亡舌存 变的学问 并非屠龙术

齿亡舌存

我们老辈人常说:老实人常在。或者说:吃亏有福。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常说:退一步海阔天空。这些话都反映了一种哲学思想,即道家的柔弱胜刚强的思想。《说苑·敬慎》中有一篇故事,说的是老子和他传说中的恩师常的故事。常生病,快要不行了。老子去探望他,问常,“先生病得很重,有没有遗教可告诉学生呢?”常回答说:“你不问,我也要告诉你。”然后问老子:“过故乡要下车,你明白吗?”老子曰:“过故乡而下车,是不忘故乡的意思。”常点点头,又问:“路过高大的乔木要小步而行,你知道吗?”老子回答说:“过乔木小步而行,意思是敬老尊贤!”常微笑点头。过了一会儿,常张开嘴问老子:“你看看,我的舌头还在不在?”老子说:“在啊。”常又问:“我的牙齿在不在啊?”老子说:“一颗也没有了。”常问老子这是什么原因。老子想了想,说:“舌头能存在,是因为它柔弱,牙齿全掉没了,是因为它太刚强。”常感慨万分,说:“是啊,天下再也没有我可以告诉你的事了。”

这是一篇很有意思的故事。它的后半部分在《史记·韩非老子列传》中也有记载。这则故事的哲学意味很浓。“柔弱胜刚强”是老子的思想。这一思想来源于事物是矛盾着的两方的共同体,并且矛盾双方可以相互转化。老子看见自然界及人、事都有一个从弱到强,又从强到弱的变化过程。老子认为如果总处于弱势上,则可永远向强势上发展,所以他认为柔弱胜刚强。这一哲学思想是中国特有的思想。在西方,虽然基督教教义中也有打你左脸,把右脸也递上的柔弱处世的观点,但这思想来源于对上帝的爱的信仰。中国人的处世方式则充满了哲学意味。最简单的滴水穿石例子常常用来规劝人。石头硬,水柔,但年深日久,水滴不停地滴,就将石头滴穿,这就是柔弱胜刚强的道理啊。守柔处下,谦恭和顺,正是致胜的法宝。为什么“英雄难过美人关”,其实是硬钢化做绕指柔了。也就是这个道理。

“柔弱胜刚强”在历史上发生的例子也不少。越王勾践被吴国打败后,堂堂一国之君,为吴王养马,并且亲自做吴王的上马石。后得以返回越国,卧薪尝胆,终灭吴国。这也是柔弱的好处。军事上诈降,先示己弱,而后来掉的敌方。当然,这都是守柔的好处。

但是,守柔并非就是无为,而是无为而无不为,顺其自然,任其发展,不要人为地去干扰破坏它。“拔苗助长”就是破坏性的有为,反帮了倒忙。

政治上深得守柔、无为之三昧的乃是汉初。由于连年战争,汉刚建立时,经济凋敝。汉初三帝就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让百姓耕种买卖,减免赋税,经济自由发展,政府不加干涉。“治大国若烹小鲜”。我们在煎小鱼时不要总去翻动小鱼。如果总是翻动,小鱼就变成鱼渣了。

守柔的哲学问题被人誉为权谋之术。其实这是后来被韩非、申不害运用于君王南面之术,这是后话。

变的学问

我们之所以有韧性,我们的文化之所以能延续到今天,这与我们精神深处蕴涵着变的思想有很大关系。每逢处在最困难的时候,总能调整心态,看到事物好的一方面,心理上总是很乐观。这就是中国古代哲学中最富有魅力的思想、影响最大的思想——辩证法思想。辩证法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事物是矛盾的统一体,事物是运动变化并且是发展的。中国人最精通的就是这门学问。

我们讲变化最有名的书是《易经》。《易经》在原初的意义上是一本用于卜筮的书。据说夏代的卜筮之书称为《连山》,商代的卜筮之书称为《归藏》,周代的卜筮之书称为《易经》。因为《易经》是周代的卜筮之书,所以又称周易为一本讲变化的书。对于“易”,各家有不同的解释,但普遍地认为“易”就是变化。“一阴一阳之谓道”,“生生之谓易”。《周易》的卦象由阴爻和阳爻组成。当然阴爻和阳爻只是抽象出来的符号,落实到具体事物则是男属阳,女属阴,上属阳,下属阴等,用哲学的话来说阴阳就是对立的两方,共同存在于事物之中,并且彼此依存。道家的老子也有这种辩证法思想,认为没有高就没有低,没有美就没有丑。这种思想一直沉淀在我们的精神之中。明末冯梦龙编纂了一部巨型笑话书叫《古今谭概》,又称《古今笑》。其中有一个笑话:南北朝时,梁诗人王籍是一个小县令,他写了一首诗叫《入若耶溪》。其中有“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一句,成为绝唱。宋朝王安石写了一首《钟山绝句》:“涧水无声绕竹流,竹西花草弄春柔,茅檐相对坐终日,一鸟不鸣山更幽。”其中“一鸟不鸣山更幽”即从王诗“鸟鸣山更幽”中化来。王安石很得意,就给黄庭坚看,黄山谷看罢大笑曰“此点金成铁手也”。本来王籍的诗巧妙地揭示了山林中“噪”与“静”、“鸣”与“幽”的对立统一。惟其夏日蝉噪,方知风声松涛俱息,才显得林中寂静。惟其鸟语婉转,方知人迹罕至,方显示出山的幽深。这种手法在中国古诗中常有应用,如“万绿丛中一点红”等。但王安石改成“一鸟不鸣山更幽”使这种矛盾双方的对立消失,反而显不出山的幽深,意境全无,故而被黄山谷笑为“点金成铁”之手。从这可以看出,矛盾双方是对立的,同时也是彼此依存的,没有此方即无对方。

矛盾双方是对立的,互相依存的,对立双方相互转化。《易传》中讲的“生生之谓易”就是如此道理。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即以此作为其人生的观点促进事物的发展,提倡“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人生。既然万事万物生生不息,蓬勃向上,尽力地创造了自身,显示自身,做为人也应该如此。故而,儒家一派的阳刚一脉构成了中华民族文化的脊梁。多少人士在此感召下,积极乐观向上,创造着中华文明,为人类文化的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春秋时期的孔子,惶惶如丧家之犬,仍然四处奔走,企图发扬自己的学说,劝说统治者实行仁政,使百姓生活富足。周公曾一日三吐哺,大禹为了治水累得腿上无毛,这需要的就是以自强不息的精神推动矛盾转化,使事物向前发展。诸如“活到老,学到老”之类的谚语,讲得也是一样道理。在今天,许多人仍然以此为精神支柱而积极向上。周恩来曾经讲过:“吾貌虽瘦,必肥天下。”意思为我虽然瘦了,但百姓却富足安康。邓小平同志的一生正是如此,一生三沉浮,仍旧表示要为人民做点事情,并且呕心沥血地去做。这是儒家从阴阳转化所悟出的生生不息之义。我们的许多行为和思想其实也源自这沉淀在我们精神深处的刚健有为精神。我们整天忙忙碌碌,很多人可能没有为天下、为人民的思想。但是,这种奋进的精神成就了我们自身,我们这个民族也是这样走过来的。

另一方面,庄子从矛盾相互转化中悟出了一种超脱宁静的生活方式。庄子在他的名篇《齐物论》中讲道:“方生方死,方死方生。”随着生的出现就有了死亡,随着死亡的到来又有了新的生。才说“可以”就有了“不可以”,才说“不可以”又有了“可以”,事物的肯定、否定方面形影相随,缺一不可。既然生与死的对立转化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那么,任何肯定、否定都是相对的。矛盾双方也是相对而言的,没有什么是确定的。他说“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朝菌寿命短,不到一天,蟪蛄的寿命不足半年,但彭祖有七百岁,但冥灵、大椿却寿命更长。故而无所谓寿命长短,长与短都是相对而言的。所以,庄子采取了“超出物外”“逍遥游”的态度。既然生活中烦恼、欢乐都是相对的,那么人也不必去追求欢乐,脱离烦恼。只要超越事物的矛盾双方,任其转化,人则获得超脱物外的宁静。这被历代文人,尤其是仕途不顺的文人作为一种生活哲学。他们悠游于山林之间,寓情于山水之中。如东晋的诗人陶渊明不满官场黑暗,弃官归隐,写有《饮酒诗》:“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迩,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他不似孔子等人,即使知其不可为而仍为之,以解民之倒悬,陶渊明却超脱尘事,追求自身内心的安宁。南宋的陆游与此相反,则代表了阳刚一脉。他的诗作《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虽然他年老体衰,仍思报国。正因为有这样的生生不息,整个民族才得以生存。也正因为有庄子这一派,才时时净化导引着阳刚一派,时时带着铮铮傲骨。所以说,无论任何事物,都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不能一棍子打死,这才是中国古代哲学的精髓所在。

并非屠龙术

当我们学了一门无用的手艺时,常常被称为“屠龙术”。《庄子·列御寇》中有一个故事,说有一个叫朱漫的人,花尽了千金家产,向支离益学习杀龙的技术。三年后学成,却没有地方可用,因为世上根本没有龙让他施展绝技。故而后人将种种没有实际价值的技艺叫做“屠龙术”。在中国古代哲学中,惠施和公孙龙等名家的学问可算做屠龙术了。名家的学问被当时和后代人看做是不能安邦治国的理论,无人去学,故而在理论上中绝。在今天看来,其实名家的精神仍然沉淀在我们的思想之中。我认为最流俗的表现是我们在吵架时的诡辩。其逻辑性很令人吃惊,叹为观止。这应该是古代名家思想的流风遗韵。

惠施与公孙龙代表了名家中两个对立的理论倾向。名是指在概念上对对象的区分所做的规定。惠施指出了这些区分的相对性,并推至极端,强调了事物的相对性和同一性的一面。公孙龙则强调了这些区分的绝对性,它走向另一个极端,把事物及其属性的差异绝对化。

惠施和庄子是好朋友,经常在一起辩论问题。惠施死了,庄子很难过,觉得没有人能和他辩论了。惠施的学问由于是屠龙之术,故而著作都没有保存下来,只在《庄子·天下》篇中有十个命题。这十个命题为:①“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②“无厚不可积也,其大千里”;③“天与地卑,山与泽平”;④“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⑤“大同而与小同异,此谓之小同异;万物毕同毕异,此谓之大同异”;⑥“南方有穷而无穷”;⑦“今日适越而昔来”;⑧“连环可解也”;⑨“我知天下之中央,燕之北,越之南是也”;⑩“泛爱万物,天地一体也”

在这十个命题中,①、⑤、⑩是普遍性命题,其他七个命题是以具体的事例来表现事物的时间、空间上的相对性,来说明“万物一体”这个道理。

④、⑦、⑧三个命题从时间的意义上来说明事物的相对性。

第4个命题是“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意思是说太阳在天上,刚升到正中,同时也就西斜了。一个东西刚出生,同时也开始死亡了。这是说物无时无刻都在变化的原理。一分钟前的你和一分钟后的你是不一样的,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第7个命题“今日适越而昔来”,意思是说你今天到的越国可你昨天就到了,讲的也是时间的相对性。今天和昨天没有一个大的界限。打个比方,中国的时间是1997年7月2日,那么美国的时间却是1997年7月1日。如果你今天即7月2日到的美国,但美国的时间是7月1日。所以,相对于中国北京时间来说,你就是今天到的美国,但你昨天就已经到了。说明了时间也是相对而言的。

第8个命题“连环可解也”也可以从这个角度来理解。据说,有一个人送给齐威王的王后一只玉连环,请她来解。王后拿起锤子把玉连环打碎,对使臣说:“连环开了。”这个王后很聪明,又有哲学思想。连环本不可解,但从“物方生方死”的观点来看,连环做成的时候,也就是它毁坏的开始。所以,它的毁坏,也是它的解开了。

②、③、⑥、⑨四个命题讲的是事物在空间中的相对性。

事物有大小、高下、中旁、东西南北等方位的区别,这些区别没有绝对的意义,只是相对的,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看和谁比”的意思,像几何学中的面积,是没有厚度的,这也是平面几何和立体几何的区别,面积虽没有厚度,但它可以无限延伸,这就是第二个命题“无厚不可积也,其大千里”的含义。虽然没有厚度,但面积却很大。由此可见大小是相对的,高与低也如此。山很高,比如泰山相对于周围的华北平原是很高,但和青藏高原上的青海湖相比,在绝对海拔上却没有青海湖高,故而惠施认为“天与地卑,山与泽平”,高低是相对而言的。南方可以说是无穷的。从地图上看,中国之南有印尼,再往南有海洋,澳洲,再往南有南极,无限追寻下去,蒙古人民共和国也在中国之南。因为地球是圆的,那么方向也是相对的。在上初中地理课时,地理老师出了一道题:在北极上,各个方向都是怎样的。绞尽脑汁,学生才想出在北极上各处都是南。这件事给我留下很深印象。这也是惠施所说的南方无穷。但南与北总是相对而言的,故而南方也有穷的。燕国在北,越在南,按常识的说法,应该说天下中央在燕国之南,越之北。但南方无穷而有穷,北方也是如此,那么天下之中央也是相对的。

从时间、空间两方面分析,惠施得出了一个结论:事物之间没有绝对的不同,绝对的界限,可以说是“天地一体”。①、⑤、⑩三个命题中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第1个命题,“至大无外,至小无内”。意思是说无包括了一切空间的体积最大,叫“大一”。没有任何空间体积,无可分的叫“小一”。大一和小一也是相对的,并从大一、小一两方面来说明万物的统一性。

命题⑤是论述事物的同异关系。从具体事物来看,事物之间存同存异。比如“动物”类,有共同属性,这是“同”,人类有共同属性,也是一个同。动物这个“同”比“人”这个“同”大,前者叫“大同”,后者为“小同”,大同与小同有“异”。但从整个宇宙来看,从“同”这面看万物全都“同”,从异这面看万物全都“异”。这种同异关系,叫“大同异”。万物毕同毕异。强调了事物同异的相对性,故而说“天地一体”没有差别,故而要“泛爱万物”。

总而言之,惠施的十个命题,让我们的思想深入到常识以外的哲学领域,深刻地领略了哲学魅力。明明是常识的东西,例如山就比沼泽地高。但细细一想,高低的确都是相对的。哲学所研究的是常识之外的东西。例如主观唯心主义者认为一切都是感觉的复合体,认为“存在就是被感知”。但是在常识上,他并不认为自己一闭上眼睛,他面前的桌子就不存在了。他只是从哲学上来看这个问题。故而有人嘲笑主观唯心主义者,认为主观唯心主义者不知对他的妻子如何感觉。这就是从常识角度出发来看待哲学研究的对象,而不是从哲学角度来研究常识的对象。还有一个笑话。一群儒者在一起谈论万物一体的问题。有一个人问,如果碰到一只大老虎,怎样看待人和它为一体呢?一个说:“一个得道的人有本领坐在虎背上,不就结了吗?”旁边一个叫周海门的说:“骑在虎背上,还是两体。必须让老虎吃进肚子里,才是一体。”如此种种皆是以常识度之。所以,惠施的学问被嘲笑和不理解,故而在理论发展上,他的学问成为屠龙术,让人惋惜。

另外一位让人遗憾的便是公孙龙了。公孙龙是战国时期赵国人。惠施强调“合”,万物一体,公孙龙则强调“离”。他研究名实相离:名就是名词,实,是实际事物。名词的内涵就是“指”。刘向的《说苑·正谏》有一个故事,叫做白龙下清冷之渊。白龙降到清冷渊化做一条鱼,渔夫豫且射中了它的眼睛。白龙回到天上向天帝哭诉。天帝问它:“当时你在哪里,你的形状如何?”白龙回答说:“我降落在清冷渊里,变化成一条鱼。”天帝说:“鱼,本来就是渔夫所要射的,如果这样,豫且这个渔夫有什么错呢?”这涉及名与实的问题。鱼就是鱼,它的名就是鱼,虽然这种鱼实际是龙,但成为鱼形,符合鱼的定义,那么就是鱼,这才名实相符,故而天帝认为渔夫没有错。公孙龙所研究的课题就是这类问题。他有两个著名的论断“白马非马”和“离坚白”。

“白马非马”是对名进行抽象分析的结果。公孙龙认为,马这个名词,是表示形状的概念;白,是表示颜色的概念。表示形状的名与表示颜色的名是不能混同的。“白马”是白和马两个名的相加,所以他认为,白,不是马。白马,是马和白的相加。所以,白马不是马。

一般地说,我们认为,白色的马是马,是因为白马是马的一种。也就是说,马是一般,白马是马的特殊的一类,但白马≠马。因为白马的内涵与马的内涵是不一致的。因此,我们在这个意义上认为白马非马。

但共相并非能独立存在。比如现实中并没有一匹的马,现实的马都是白马、红马、黑马等。同样,人们也看不到一色的白,都是白色的具体的东西。也就是说,一般存在表现于个别之中,正因为这样,在白马≠马的情况下,我可以说白马是马,也就是说“白马是马”本身就包含着“白马非马”的意义。

公孙龙的“白马非马”说,强调了差别的一面。他认为,有一个抽象的“白”的共相,和表现在白马中的白不一样,有一个“马”的共相,这和有颜色的马不同。所以,只能说白马非马,并不能同时说“白马是马”。他混淆了一般与个别的关系,只强调一般,忽视了一般存在于个别之中。故而他认为说买马,可以买白马,当然也可以买红马、黄马,所以马不是白马,白马非马。对于“离坚白”问题,公孙龙也强调了一般与个别的对立。一块石头,看上去是白的,摸起来是坚硬的。按常识的观点,这块石头有坚和白两种性质,石头坚白的统一体,白、坚只是石的属性。但公孙龙认为,白与坚是分离的。他认为你看石头时,是白的,但感觉不到它的坚硬。摸石头时,它是坚硬的,但感觉不到它的白。故而,二者是分离的。当你看的时候,坚藏起来。当你摸的时候,白藏起来。白、坚是分离的,就应该用白石、坚石来分别称呼它们,而不能称为“坚白石”。其实,公孙龙把坚、白做为一个独立的实在,而不懂得坚、白是一般,一般是存在于个体之中的道理。

公孙龙的“白马非马”、“离坚白”的论断,在常识的层次上看是可笑的,但在逻辑的层次上是有意义的,为我国逻辑史上的进步做出了贡献。我国古代各家各派,强调理论的实用性,故而逻辑并不发达。但惠施、公孙龙两位先哲为我们补上了这一笔,也使我们在与本文的对比中愈加感觉到中国传统哲学的博大精深,但是也可能成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诡辩的一个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