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cel表格里面分段:百年诺贝尔文学奖漫话(18)植根于社会的真实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7/01 22:50:17
                                    

              彭托皮丹的获奖评语是“他对当代丹麦社会的真实描述。”

  

                             植根于社会的真实

          译    名:亨利克·彭托皮丹
          生卒年月:1857、7——1943、8
          国    籍:丹麦
          代表作品:《希望的土地》
          获奖评语:他对当代丹麦社会的真实描述。


 

          1917年与吉勒鲁普同时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还有一位作家,他就是丹麦的彭托皮丹,获奖的理由是“他对当代丹麦社会的真实描述。”

          彭托皮丹于1857年出生于丹麦一个牧师家庭,父亲希望他子承父业。然而,从小耳濡目染了浓厚宗教气氛的他,却产生了逆反心理,高中毕业后,便冲破重重阻力,毅然考进了丹麦首都哥本哈根的一所理工学院,决心用科学的力量去实现自己的理想。

          但是,1879年的一次旅游却改变了他的初衷。那是一个春暖花开的季节,阿尔卑斯山麓迎来了一位并不引人注目的年轻人,他被这里的森林、高山、温泉、湖泊所陶醉,并有一种莫名的冲动,于是一部“以歌颂阿尔卑斯山的民间传说为题材的诗体歌剧”诞生。由此,彭托皮丹发现了自己的创作天赋。

          之后。他便义无反顾地投入到文学创作之中,两年后,他的处女作《锻羽》问世。这部小说集以农村为背景,描写了众多贫苦农民的境遇,作者对他们给予了深深的同情,也对他们身上自私自利的弱点进行了批评。这部乡土气息非常浓厚的作品集引起了一定的反响,使他在文学界脱颖而出。

          这位离经叛道的文学奇才自出道之日起就显示了他与现实格格不入的文化品格。这倒不是说他生来就是个叛逆者,或是不热爱生活的人,而是当时的社会现实确实让人难以诚敬,因此使得这位具有高度责任感的作家不得不与社会现实宣战。

          十九世纪末期,丹麦社会处在一个内忧外患的危局之中,一方面民主运动高潮叠起,而保守党派又把持着政权,民主之光微不足道;另一方面,普鲁士、奥地利曾把战争失败的阴影强加给了丹麦人民。在这种激烈动荡的政治形势下,彭托皮丹毫不犹豫地站到了进步力量一边,用自己手中的笔关注国家命运,抒发民众意愿,并对反动势力进行无情的斗争。

          这期间,彭托皮丹写了大量的作品。最有代表性的是《希望的土地》、《幸运的彼尔》、《死人的王国》、《男人的天堂》等等。

          他的三卷本小说《希望的土地》讲述了一个来自哥本哈根的牧师埃曼纽尔,他厌恶发达的城市文明和富有者的生活方式,一心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把农民带上与城市居民一样的生活之路。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他离开哥本哈根的家和未婚妻,去了一个边远的乡村。他断绝了与家庭的一切联系并娶了一个农村姑娘,自己过上了与农民并无二致的生活。但是,由于他不懂农业技能又缺乏农民生活常识,再加上他不切实际的农村改革计划,使他陷入了生活绝境,最后弄得妻离子散,精神崩溃,抑郁而终。这部作品展现了年轻知识分子精神追求的破灭和理想主义的失败。

          他的另一部八卷本小说《幸运的彼尔》,则以一个牧师家庭出身的青年求学、求职以及奋斗经历为主线,揭示了主人公成长的心路历程,带有强烈的自传体色彩。主人公彼尔虽然出身于牧师家庭,但他厌恶家庭的宗教传统,不愿以牧师为职业,立志当一名工程师。他出色的工作引起了一位百万富翁的女儿的青睐。就在他面临人生重大收获时,却毅然放弃了即将获得的果实,回到了自己的故乡,可是农村宁静的生活并未给他带来生命的激情,反而使他陷入了社会的反思之中。该作品反映了社会环境对人的巨大压力,提出了作者对现实社会的谴责,寄托了作者对社会发展方向和民族前途的关心,具有明显的理想主义色彩。

          有评论认为,他的作品包罗万象,追溯了丹麦几代人的生活命运。特别是他的上述两部力作里有令人赞叹的场景描绘和人物刻画,这些人物激情澎湃的生活表现于活动变化着的心理环境和极美的场景中。细节鲜明真实,每部小说的各个部分及其细节水乳交融、使作品首尾呼应、连贯统一。彭托皮丹是一位视野广阔的史诗巨擎,他孜孜不倦,努力创作出雄伟壮丽的不朽作品。

          彭托皮丹的创作主题始终植根于现实生活,他的文学观无疑属于现实主义,准确地讲是“批评现实主义”,他的多部重要作品均是针对现实中存在的问题而创作的,这是文学界共认的事实,因此没有再讨论的必要。

          说到现实主义,我们可以骄傲地讲,它的祖先在中国。我国最早的作品《诗经》,其中的许多诗作就是现实主义的产物,此后的唐诗宋词元曲明小令,也有相当一部分是现实主义的作品,清朝的《金瓶梅》、《红楼梦》更是明显地张扬了现实主义特色。遗憾的是,我国古典现实主义作品,大多是在作者毫无自觉意识的过程中完成的。

          而现实主义在欧洲形成气候,尽管已经到了19世纪末期,但它从出现的第一天起,就带有一种觉醒的主体意识。彭托皮丹的幸运就在于他汲取前人的经验,高扬起强烈的拯救社会的旗帜,把现实主义提高到一个足以使诺贝尔文学奖的评委们折服的程度。

          这就是他的伟大。

          彭托皮丹部分作品年表
          1881年  出版第一部小说集《剪掉的翅膀》
          1883年  出版小说《农村景象》
          1887年  出版小说《农舍》
          1894年  发表中篇小说《纳泰沃特》
          1895年  出完长篇三部曲《希望的土地》
          1896年  发表中篇小说《霍伊桑》
          1904年  出完八卷本小说《幸福的彼尔》
          1916年  出版长篇小说《死人的王国》
          1927年  出版长篇小说《男人的天堂》
          1943年  出版回忆录《寻找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