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竹子的品性的诗句:1992年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中 三次宏观调控的多维比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10/05 11:50:46
1992年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中 三次宏观调控的多维比较
金羊网 2006-02-26 15:21:14

.NoUser { } .Title { FONT-FAMILY: } .SubTitle { FONT-FAMILY: } .IntroTitle { FONT-FAMILY: } .SmallTitle { FONT-FAMILY: } .Author { FONT-FAMILY: } .Source { FONT-FAMILY: } .Abstract { FONT-FAMILY: }

作者:顾海兵 周智高 张厚明

[摘要]从1992年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我国经济共经历了三次宏观调控的调整。在“十一五”规划全面展开之际,总结这三次宏观调控的经验和教训,对于我国今后的宏观调控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文章在对我国历次宏观调控实践进行了简要回顾的基础上,从宏观调控象、手段以及时机等角度对历次宏观调控的经验和教训进行了总结,文章特别对丰富宏观调控的手段发表了卓有建树的见解。

1992年以来,我国经济共经历了1993年-1996年、1998年-2002年、2003年至今三次宏观调控的调整。在这三次宏观调控的实践中,我们既取得了许多成功的经验,也有一些失误的教训。对我国历次宏观调控的实践进行总结,吸取以往的经验与教训,将对我国今后的宏观调控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

A、三次宏观调控的简要回顾

第一次:1993年-1996年的宏观调控

1992年,我国经济出现了超高速增长,GDP增长率高达14.2%,是仅次于1984年的最高值(当然这与1990年3.8%的最低值有一定关系)。从1992年下半年开始,我国经济生活中出现了房地产热、开发区热、集资热和股票热。金融秩序一度陷入混乱状态。与此同时,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急剧扩张,总需求大大超过总供给,造成能源、交通、重要原材料和资金全面短缺,经济运行环境全面趋紧。从投资和物价两方面来看,1992年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080亿元,增长速度达到创纪录的44.4%;而1993年又在此基础上再空前绝后地达到61.8%;同时1993年消费价格指数上升到仅次于1988年与1989年价格闯关的最高值14.7%,1994年则空前绝后地达到了24.1%。

针对1992年开始出现的经济过热到1993年的加剧势头,中央于1993年6月24日正式下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当前经济情况和加强宏观调控的意见》。以这一文件为标志,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抑制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为主要目标的宏观调控全面展开,采取的措施主要包括加强和稳定农业基础、控制固定资产投资的过快增长、控制信贷规模等等。

1993年后期开始的宏观调控,经过三年左右的时间,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得到了有效遏制,价格涨幅显著回落,消费价格指数由1994年的24.1%分别下降到1995年和1996年的17.1%和8.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下降到1995年和1996年的17.5%和14.8%,经济增长速度则由1992年的14.2%、1993年的13.5%平稳回落到1996年的9.6%,国民经济呈现出“高增长、低通胀”的良好势头,成功实现了经济的“慢着陆”。

第二次:1998年-2002年的宏观调控

1997年,东南亚爆发了严重的经济危机,而1998年我国又遭遇了历史上罕见的特大洪涝灾害,再加上宏观调控、体制转轨、经济转型和经济国际化加快,以及国内商品供求逐步开始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需求不足的问题成为主要矛盾等因素的影响,在经济增幅回落的同时,通货紧缩迹象日益明显。1998年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增幅回落8.1个百分点;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分别为-2.6%和-0.8%,而同期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仅为7%,是1991年以来的最低值。

针对1997年下半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不利影响和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我国的宏观调控政策由“适度从紧”、“稳中求进”转向了“扩大内需”。主要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同时推进各项改革,调整经济结构,改善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实施了调整收入分配,适当增加中低收入阶层居民的收入等政策措施。

经过5年左右的宏观调控,我国经济增速从1998年的7.8%逐步而波动式地提升到2003年的9.1%;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则由1998年的0.8%上升到2003年的1.2%,我国经济开始进入新一轮的上升期。

第三次:2003年以来的宏观调控

从2003年下半年开始,我国经济运行中又出现了一些不稳定、不健康因素。表现最为突出的是投资增长势头过猛,部分行业投资过剩问题严重。2004年前两个月,钢铁工业的投资增速达到了172.6%,水泥行业在建项目计划总投资786亿元,同比增长了133%,电解铝行业在建能力仍有310万吨,这些行业的过热投资进一步引发了煤电油运的全面紧张。另外,物价再度出现了上涨苗头,通货膨胀压力日渐加大。2004年1-9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累计比上年同期上涨了4.1%,居民储蓄实际利率已经为负数。

针对经济运行中新出现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我国政府果断作出了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决策,在指导思想上一开始就强调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在实施总量调控的同时,注重调整和优化投资结构,做到松紧适度,不“急刹车”、不“一刀切”;在宏观调控的手段运用上讲究“综合性”,即在主要运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进行调节的同时,也采用了一些必要的行政控制手段,基本上做到了宏观调节手段和控制手段并用。就目前来看,这次宏观调控已取得了初步的阶段性的成果。2004年国民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的增长速度,全年经济增长率为9.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猛的势头得到遏制,增长速度逐季下降,全年增长速度低于2003年;同时,从动态来看,居民消费价格涨幅逐月扩大的趋势也得到控制,2004年上升3.9个百分点。

(注:若无特别说明,本部分数据均来自相关各年《中国统计年鉴》及各期《中国经济统计快报》。)

B、三次宏观调控的多维比较

[对象比较]●注重经济数量性指标,但对经济质量性指标重视不够

从客体的层面来讲,宏观调控的对象是包括GDP的增长速度、价格指数、失业率水平、固定资产投资总量与分行业增长速度、财政收支平衡程度、国际收支平衡程度、经济安全程度、环境污染程度等在内的一系列经济指标。对应于每一个经济指标,都应该有一个合理的运行区间。由于经济本身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系统,在实际的经济运行过程中,这些指标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统一关系,任何一个经济指标如果偏离其正常值太远,都会使其他指标也相应地出现问题,导致整个经济系统的不稳定。但是,实际的经济运行又表明,这些宏观调控的对象并不总是统一的,他们之间还经常会存在一定的矛盾。著名的菲利普斯曲线就表明了价格指数与失业率之间呈反比的关系。所以,在现实的经济运行中,对这些经济指标必须做到统筹兼顾,不可偏废,宏观调控的任务也就是要在这些经济指标之间寻求一个最佳平衡点。

主要目标是为了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从我国历次宏观调控的实践来看,我国宏观调控的重点对象一直是放在GDP增长速度以及与之联系较为紧密的价格指数、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收入差距(主要是地区收入差距和城乡收入差距)等数量性指标上,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则是为了实现经济的平稳较快增长,而对于失业率、个人收入差距、国际收支平衡程度、财政收支平衡程度、经济安全程度、环境污染程度等质量性指标则没有采取明显的调控措施。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一直以来,我国经济中出现的最大问题是经济波动较为剧烈,而经济的平稳较快增长又是我国的主要目标:第一次和第三次的经济过热(或局部过热)都是由于投资增长过快造成的;而第二次的通货紧缩则一方面是由于投资增速的下降,另一方面则是由于收入差距过大所带来的消费不旺。因此,宏观调控的重点对象就落在这几个经济指标上。

其他的经济指标被忽略分两种情况

其他的经济指标之所以被忽略,又有两种不同的情况:一是有一部分指标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确实一直处于较为合理的区间之内,并没有给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带来很大的压力。例如我国的城镇登记失业率在2000年之前一直在3%左右、财政收支平衡程度(用财政平衡率测算。其计算公式为:财政收入/财政支出)除1999年-2002年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时期有所下降外,基本上都处于0.9以上,位于轻度不平衡的区间之内(《中国统计》,2003.5);但是另外一部分经济指标则是由于受传统观念等的影响,虽然已经超出了合理运行的区间,却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或采取相应的政策。如我国的国际收支在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绝大部分时间都处于双顺差的状态中。在目前的固定汇率和强制结售汇制度(目前结汇比例有所下降)下,大量的国际收支顺差转化为我国的外汇储备,造成了我国的外汇储备急剧增加。大量的外汇储备除了会带来资金浪费和持有成本之外,还给我国的宏观调控,主要是货币政策的操作带来了相当的难度。但受传统观念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目前对于如何缓解我国外汇储备过多的压力仍缺少有效的措施。

因此,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的宏观调控仍未能将多个宏观调控对象综合起来加以系统的考虑,而只是局限于某些宏观调控对象,“就事论事”的成分还较大。在今后的宏观调控中,随着宏观调控环境的变化,需要将多个对象加以综合考虑,统筹安排。只有这样,我们的整个经济系统才能够保持平稳较快地向前发展。

[时机比较]●时机把握能力明显增强———趋于适当

任何宏观调控都存在时滞问题,而经济运行是有周期的。由于政策时滞问题的存在,如果政府宏观调控的时机把握不好,在经济高峰时采取的紧缩政策到经济已经回落的时候才开始发挥作用,或者在经济处于低谷时采取的扩张政策到经济高涨的时候效果才开始显现,那么政府的宏观调控则不仅不能起到熨平经济周期的作用,反而会加剧经济周期的波动。

事先调控优于事中或者事后调控

由于政策时滞的不可避免,政府的宏观调控就必须尽量考虑政策时滞因素的影响。在实际操作中,就要求尽可能在经济周期波动趋势刚刚开始形成时准确把握时机,采取相应的宏观调控举措,以真正达到稳定经济运行的目的。或者说,事先调控比事中或者事后的调控更有利于宏观调控目标的实现。我国宏观调控的三次实践也证明了这个结论。我国的第一次调控,也就是1993年-1996年的宏观调控并没有完全准确地把握时机。从1992年-1993年的数据来看(见表一),在我国开始采取宏观调控措施的1993年6月-7月,中国经济实际上已经达到了周期的顶点。

从(表一)的数据来看,国有单位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长率基本上于1993年6月至7月间达到了最高值,全社会零售物价总指数从1993年7月份以后也已经中止了迅速上升的势头,上升幅度开始平稳。因此,可以认为,在1993年的6到7月份,这一轮的经济周期已经到达了顶点,从波峰开始回落。但我国的宏观调控也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以1993年6月24日正式下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当前经济情况和加强宏观调控的意见》为标志,新一轮的宏观调控才开始启动。一直到1993年9月,国务院才批转国家计委“关于加强固定资产投资宏观调控的具体措施”,包括对所有在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进行一次审核排队,予以清理、严格控制新开工项目等。而此时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长率已经从最高点回落了4.4个百分点了。

新一轮宏观调控已取得较好的效果

从1993年开始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开始逐年回落。现在看来,在1995年到1996年,中国经济实际上已经基本回落到了经济周期的谷底,按照事先调控的原则,从1996年就应该开始对紧缩性的宏观经济政策进行调整,但是当时却将宏观调控政策作为一个长期政策写进了五年规划,将控制总需求这样一个方向的宏观政策作为一个长期政策来执行,错过了调整的最好时机。直到1997年通货紧缩已经出现了才开始转向扩张性的宏观调控政策。

从新的一轮宏观调控来看,我国政府的时机把握能力在吸取过去教训的基础上已经有了明显的增强。新一轮的经济回升应该是从2003年第二季度开始的。2002年我国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比2001年增长17.4%,到了2003年第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开始加速增长,投资完成额比上年同期增长31.6%,第二季度虽然因为“非典”的影响,消费最低,但是投资额继续加速上升,1-6月份增长了32.8%(以上数据均来自国家统计局网站:www.stats.gov.cn)。因此,到此时我们基本上可以判断,新一轮的经济上升周期已经形成。从2003年下半年开始,政府就已经开始启动紧缩性的宏观调控,主要是在货币政策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的紧缩性措施。到目前为止,新一轮的宏观调控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固定资产投资额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稳步回落。这是与这一次对宏观调控时机的准确把握密切相关的。

上图:我国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新华社发)

[手段比较]●运用较多的是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

宏观调控的手段主要有经济手段、法律手段、文化手段和行政手段等。其中前三者属于调节手段,行政手段属于控制手段。

法律手段和文化手段运用较少

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实践来看,1993年-1996年的宏观调控主要采取的是行政手段,当时出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当前经济情况和加强宏观调控的意见》中所包括的十六条基本上都是通过上级机关对下级机关的行政命令,直接贯彻政府宏观调控意图来实现的;1998年-2002年的宏观调控则是以经济手段为主,主要是扩张性的积极财政政策和谨慎从松稳健的货币政策;在2003年开始的新一轮宏观调控中,经济、法律和行政的手段得到了一定的综合运用,但文化手段仍然缺失。从总体来看,我国宏观调控中运用较多的是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法律手段较少,而文化手段则几乎没有。

应该说,这三次宏观调控都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尤其是第三次宏观调控,通过多种政策手段的组合,做到宏观调节手段与宏观控制手段并重,既实现了对宏观经济的总量控制,又达到了结构调整的目标。但是在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同时,很明显的,我国市场经济秩序的建立和市场主体的规范仍有待进一步的加强,诚信缺失等问题没有得到明显改善,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甚至至今尚没有开始转变的迹象。这应该归结于在我国的宏观调控过程中法律手段和文化手段没有得到充分的运用。而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将会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困扰着我国的经济运行。因此,在我国的宏观调控中,必须更加注意多种手段的综合运用,在保证经济增长速度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要建立一个能使经济持续健康增长的机制。

手段之间还缺乏足够的配合

另外,我国宏观调控手段之间的协调配合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这突出地表现在经济手段中各项政策之间的合理搭配和协调运用上,具体包括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财政支出政策和财政收入政策等。从我国三次宏观调控的实践来看,经济手段内部各政策之间缺乏相应的配合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宏观调控目标的实现。在1998年-2002年的第二次宏观调控中,我国共发行长期建设国债6600亿元,累计安排了32800亿元的总投资规模(湖南统计信息网:www.hntj.gov.cn,2004.6.2)。但是,反映在整个国民经济增长上,扩张效果却并不明显:1998年-2002年我国GDP增长率依次为:7.8%、7.1%、8.0%、7.5%和8.3%,平均增速仅为7.74%(数据来源:历年《中国统计年鉴》)。

财政政策的扩张效果之所以不明显,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于我国的财政收入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之间缺乏配合:虽然政府连年通过发行国债扩大财政支出,但是从财政收入,主要是从税收收入方面来看,却连年超高速增长:从1998年-2002年,我国税收年平均增速高达16.5%,是同期国民生产总值平均增速的两倍有余。税收收入以大大超过GDP增长速度的增速增长(税收收入的超高速增长与加强征管关系密切)提高了宏观税负,事实上紧缩了我国的宏观经济。致使力度很大的扩张性财政政策似乎没有取得明显的效果。(本文作者:顾海兵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周智高、张厚明系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

■数据比较

●第一次(1993年-1996年)

宏观调控前

1992年,我国经济出现了超高速增长,GDP增长率高达14.2%,是仅次于1984年的最高值。从1992年下半年开始,我国经济生活中出现了房地产热、开发区热、集资热和股票热。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

1992年  44.4%

1993年  61.8%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1993年  14.7%

1994年  24.1%

宏观调控后

1993年后期开始的宏观调控,经过三年左右的时间,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得到了有效遏制,价格涨幅显著回落。国民经济呈现出"高增长、低通胀"的良好势头,成功实现了经济的"慢着陆"。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

1995年  17.5%

1996年  14.8%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1994年  24.1%

1995年  17.1%

1996年  8.3%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

1992年  14.2%

1993年  13.5%

1996年  9.6%

●第二次(1998年-2002年)

宏观调控前

1997年,东南亚爆发了严重的经济危机,而1998年我国又遭遇了历史上罕见的特大洪涝灾害,再加上宏观调控、体制转轨、经济转型和经济国际化加快,以及国内商品供求逐步开始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需求不足的问题成为主要矛盾等因素的影响,在经济增幅回落的同时,通货紧缩迹象日益明显。

1998年上半年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增长6%

 商品零售价格指数  -2.6%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0.8%

宏观调控后

经过5年左右的宏观调控,我国经济增速逐步而波动式地提升。我国经济开始进入新一轮的上升期。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1998年  0.8%

2003年  1.2%

3、国内生产总值增长

1998年  7.8%

2003年  9.1%

●第三次(2003年以来)

宏观调控前

2004年前两个月,钢铁工业的投资增速达到了172.6%,水泥行业在建项目计划总投资786亿元,同比增长了133%,电解铝行业在建能力仍有310万吨,这些行业的过热投资进一步引发了煤电油运的全面紧张。2004年1-9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累计比上年同期上涨了4.1%。

宏观调控后

2004年国民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的增长速度,全年经济增长率为9.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猛的势头得到遏制,增长速度逐季下降,全年增长速度低于2003年;同时,从动态来看,居民消费价格涨幅逐月扩大的趋势也得到控制,2004年上升3.9个百分点。

●相关数据

■6600亿元

在1998年-2002年的第二次宏观调控中,我国共发行长期建设国债6600亿元,累计安排了32800亿元的总投资规模(湖南统计信息网:www.hntj.gov.cn,2004.6.2)。

■16.5%

从1998年-2002年,我国税收年平均增速高达16.5%,是同期国民生产总值平均增速的两倍有余。

■6924.3亿元

2004年,财政发行了1100亿元的长期建设国债,全年累计发行国债6924.3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