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牡丹的品种有哪些:地支藏干巧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6/28 09:40:16

地支藏干巧记

(2010-05-14 09:48:10) 转载标签:

地支

天干

比例因子

五行

辛金

文化

分类: 引的话

地支藏干巧记

地支藏干巧记

地支藏干巧记
1
、子须夺魁(首字为地支之宫,魁为癸之谐意,因此子宫藏干为癸,余下类推)=子须夺癸
2
、丑姬新癸(癸,月经也,意俗恶却可强记)=丑(宫)已辛癸
3
、赢家扁吾=寅(宫)甲丙戊
4
、贸易昌隆=卯(宫)乙昌隆
5
、臣已无愧=辰(宫)乙戊癸
6
、士耕病屋=巳(宫)庚丙戊
7
、武丁击土=午(宫)丁己(土)
8
、胃遗几钉=未(宫)乙已丁
9
、生雾更冷=申(宫)戊庚壬
10
、有心相逢=酉(宫)辛相逢
11
、虚心定悟=戌(宫)辛丁戊
12
、海藏人家=亥(宫)藏壬甲

 

 

 

 

 

地支藏干的记忆方法

地支藏干的记忆方法:  

  地支藏干初看起来似是很杂乱,没有规律,平时又较少用,一是难记,二是记住了过一段时间又忘了,很多人都觉得不好办。实际上是有一定的规律的,下面所说,是本人的方法,应该对初学者是有一定的帮助:  

  地支藏干说的就是十二地支暗藏十天干的情况,可以先把地支分为三类:  

  长生位的四支:寅申巳亥;  

  帝旺位的四支:子午卯酉;  

  墓库位的四支:辰戌丑未。  

  

  四旺位:只藏八三会方本方的阴干,即子藏癸水,卯藏乙木,酉藏辛金,午藏丁火和己土(多一己土是特殊)。  

  四生位:四生藏的是十干的阳干,甲丙庚壬和戊,其取法是:一是三会方本方的阳干,二是三合局本局的阳干,三就是戊土了(亥无戊土也是特殊)。如申:三会方是西方金,所以藏庚金,三合局是水局,所以藏壬水,再一个就是戊土了。其它三个类推。  

  四库:此与四生位有相同也有不同,所以说只是类同,可再把其分为阴丑未阳辰戌两种(在六十花甲中能与阳干组合的为阳,与风水学中的净阴净阳也同),其藏者是:一是三会方的本方阴干,二是三合局本局的阴干(这两点与四生位灯同),三是藏土,阳藏戊土,阴藏己土。如丑支:本方藏癸水,三合局是金局,所以藏阴辛金,是阴支,再藏己土。  

 

 

 

 

 地支藏干所谓地支藏干是指地支五行相合后与天干五行相同。藏干与透干相对。比如天干甲乙见地支寅,寅为雷木,五行与天干同,谓之透干。若地支不见寅而见亥、卯、未,三地支相会合化而成东方木局,称为地支藏干。另:壬癸逢地支申、子、辰三会合化成北方水局,丙丁遇寅、午、戌三会合化南方火局,庚辛遇巳、酉、丑合化成西方金局,都谓之地支藏干。所谓地支藏干是指地支五行相合后与天干五行相同。藏干与透干相对。比如天干甲乙见地支寅,寅为雷木,五行与天干同,谓之透干。若地支不见寅而见亥、卯、未,三地支相会合化而成东方木局,称为地支藏干。另:壬癸逢地支申、子、辰三会合化成北方水局,丙丁遇寅、午、戌三会合化南方火局,庚辛遇巳、酉、丑合化成西方金局,都谓之地支藏干。
 在天干地支与阴阳五行的配合计算中,地支的五行分配是颇为费神思的问题,因为它除了本气外,还包含着一个或几个天干的五行成份在内。这是合理的。因为十二地支对应的五行,并不像十天干那样干净利落。古籍中有不同的口诀歌说出地支所藏天干的关系,例如:

  子中藏癸水  丑己癸辛同
  寅宫甲丙戊  卯中乙木逢
  辰藏戊乙癸  巳中丙戊庚
  午中丁己土  未宫己乙丁
  申中庚戊土  酉中独辛金
  戌宫戊丁辛  亥中壬甲逢。
  还有另外一些口诀歌,语句不同,其内容都一样,表如下:
  地支   所含天干五行
  子    癸水
  丑    癸水 辛金 己土
  寅    甲木 丙火 戊土
  卯    乙木
  辰    乙木 戊土 癸水
  巳    庚金 丙火 戊土
  午    丁火 己土
  未    乙木 己土 丁火
  申    庚金 壬水 戊土
  酉    辛金
  戌    辛金 丁火 戊土
  亥    壬水 甲木
  这一份表,在八字计算中必会用到,是推断地支与天干五行配合时的依据。源自何处,未曾稽考。肯定是很古老的,起码用了近千年,而且只有一个版本,应是不容置疑的。


  初学八字计算时,有一个问题一直很困扰,就是排出来的金木水火土之和不是八个,而是十多个,往往是‘土’特别多。细看是发现,由地支透出来的天干五行明显要比天干自己的要多,不是“一人一票”,地支一派是“一人数票”,很是不合理。再细看下去,同是地支,有的是“一人一票”、有的是“一人三票”、还有“一人两票”的,本身也不平等。因而,相对来说,像子、卯、酉这些“一人一票”的,所起的作用就不像其它“一人多票”的那样“人多势众”,又是不合理。算起合化来,很难摆得平。
  在五行计算中,“一人一票”的原则还是应该遵守的。申的作用要比酉大上三倍是没有理由的。前人在构思这份表时应是知道的吧,因为歌诀中只表达了“含有”的意思,并未指明“变一为三”。只是歌诀和古文都不善于表达加权算法,是故对于“无师自通”者就容易想当然了。──是这样吗?
  再想,有经验的大师在处理时一定是心中有一个比例数的,他们知道有些情况是那一个起主要作用、另一些则忽略。不然,为甚么有些人算得很准,而初学的就算得不准呢?算法都是一样的,书本中讲得很清楚。有一个异想天开的想法──来个平均分配,但马上又觉得不对。单就午来说,有丁火和己土,每个各占一半明显不对。对午来说,显然应是火为主、土为次,而且相差不小。一搞平均主义,火的作用一定大打折扣,肯定不对。
  很想将表中各对应天干的比例因子算出来,这样用起来就能心中有数。尝试用数学方法求取表中十二地支所含各天干的比例因子。
  这是一个 个数的矩阵 Amn,m=10, 天干数; n=12, 地支数。它应该满足下列两项“干支对应守恒准则”:每个天干分配到十二地支的因子数之和为1.2;每个地支所含的天干的因子数之和为1。即(数学式打不来,免了。)将各地支不含天干的矩阵元素置为0,用矩阵计算方法应能求出矩阵中其余的Aij,就是所要的各地支所含天干对应的比例因子。
  可惜,计算证明这是一组矛盾方程式。也就是说,这份表无法满足“干支对应守恒准则”,亦即说明该表有先天性缺陷。
  路还是要走下去。根据干支五行的原理,尝试自行推导一份新的表来。终有结果,而且很幸运,在各地支中,凡是比例因子较大的天干,都与传统的表中所示的相吻合,有差别的大多是些影响较小的天干。说明原理没错,而且能满足对应守恒准则。但是尚未经过大量实例的验证校核,很是不成熟,这里不便公开。还要做很多工作。
  有一点是肯定的,就是用传统的地支藏天干表时,注意不能“一人多票”,也不是简单的平均主义。需要不断积累经验,才能运用得好。──这一心得,未知当否,还望方家指正。
  此文写得很是别扭干涩,既不能用写数学论文的方式,又无法写成“XX笑传”,成了这个样子。希望能表达得到。 地支藏天干规律
在学习命理知识时,本人的体会是不要死记硬背,要找到她的规律,从而大大提高学习效率!如地支藏天干规律:

(1)、四长生(寅申巳亥):      阳--阳--阳!
余气为上月支中所藏之阳干!如申藏戊土,
中气为该长生的天干之本。如亥藏甲。
本气为天干同类的阳干。如亥藏壬。
       寅                申                巳               
  余中本          余中本         余中本         余中本    
  戊  丙  甲     戊己   壬  庚       戊  庚  丙      戊   甲  
       16   3 7     17         16          18

(2)、四帝旺(子午卯酉):(四正)   阳---0---阴
余气为上月支中所藏之阳干!
四正无中气(只有午藏己土)
本气为天干同类的阳干。如卯藏乙。
       子              午               卯              
   余中本        余中本         余中本         余 中本  
 壬       癸     丙   己   丁     甲        乙     庚       
10       20    10     11    10      20     10        20
(3)、四墓库(辰戌丑未):(四维)   阴---阴---随!
余气为上月支中所藏之阴干!如丑中藏辛阴水癸。
中气为四库中所藏之阴干。如丑中藏辛阴金。(辰戌丑未四墓库:余气、中气一律为阴性)
本气为库的天干同类的同性。如丑藏己土。
      丑                   未              辰               
  余中本           余中本        余中本         余 中 本
 癸   辛   己       丁   乙   己    乙   癸   戊     辛   丁  
    18             18        18         18

 

地支藏天干的理论知道后无需背就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