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升降平台:《职场知多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7/06 17:09:02

职场知多点》之职场烟雾弹

(文/无心听花语)

    职场如战场,也存在不少迷惑人的烟雾弹。身为职场中人,你中过几个?

跳槽烟雾弹——“最近,有人想挖我过去”。若有同事跟你说这句话,声音还惟恐别人听不到,那就基本断定是烟雾弹。如果真要跳槽,多数情况下就跟鬼子进村似的“悄悄地、偷偷地”,谁会这么明目张胆说呢。他这么说,无非是希望你给老板传话,该给他升职加薪了,或者就纯粹想抬高自己免得被人小看了而已。此烟雾弹杀伤力最差,聪明人基本不用,你可千万别中招,真的傻乎乎地替他向老板传话。

工资烟雾弹——“听说他的工资早上万了”。每到发薪时,总有一些人在猜测别人拿了多少。然而,大多数正规单位都明文规定,同事之间薪酬不可相互透露和讨论。于是,有些人就开始旁敲侧击地打探别人薪酬待遇,他们大放类似烟雾弹,为的就是比照下自己的收入有没被低估。此烟雾弹杀伤力中等,不少人尤其是白领MM容易中招,毕竟人都有好奇心,也都有反驳欲望。

情义烟雾弹——“把你当兄弟才这么说的”。同事之间,相处久了自然就有了情义。但有些情义似乎来得有些蹊跷,例如本无多少交情,突然有一天对你冒出了这么一句,看似还真的情深意切。要小心,此人十有八九是职场上的“非奸即盗”。真是兄弟或者姐妹的话,一般都不需要加这么一句,这就是职场心理上的“掩耳盗铃”。此烟雾弹杀伤力较强,无论男的女的,也无论老手新手,大多中过招。

升职烟雾弹——“好好干,我一直看好你”。这估计是老板或者上级对员工或下属说最多的鼓励话了。职场老手大多不真的把此话放在心里,该好好干还得好好干,想跳到别的地方好好干,也照样跳。老板或上级大多是“口惠而实不至”。别忘了,实用管理学上都有口头激励这一课,就因为它“低成本高回报”的特性。此烟雾弹杀伤力极强,几乎所有职场新人均中过类似的招。

认清职场上的这些烟雾弹,或许可以少中几次弹,以策万全,阿弥陀佛 

《职场知多点》之珍惜名声

(文/无心听花语)

今天一上班,一位原来的同事通过MSN问我,毛某和王某的人品和能力如何,他们曾在我手下工作过短暂的时间,我很是为难。说他们人品和能力都很好吧,我显然说的是违心话,对人家也不负责任;说他们人品和能力都不好,又觉得太不给别人后路,毕竟他们曾经和我共事过。我思来想去,回了句“此二人,我均不给予推荐!”这是为何?

毛某,对市场营销有激情,但缺乏职业稳定性,一旦业绩一时做不上来,马上扭转另谋它处。这从他一年不到,连续换三个单位足以证明。最重要的是,毛某曾向我申请向单位借钱,我看借条里只写着区区500元,就毫不犹豫地从自己钱包里掏了500元给他,且不用借条。我原本想,500元小钱而已,同事之间根本不需要写什么借条。可是,我恰恰忽略了一点,堂堂三十而立的男人,居然还需要借500元的小钱?最终,他离职后以种种理由不来办离职手续,借我的钱自然只字未提。他很精明,离职未结算的工资还不够还钱以及抵扣他租住单位周转房的水电费。此等男人我唯有鄙视我怎么可能推荐这等人呢

王某原本我对他印象还不错虽然业绩没做起来,但总体感觉还算实诚。然而,有一段时间我明显感觉看见他少了,也有人向我反映,他其实早就在别的单位上班了,我起初还不太相信。后来,王某来辞职,说他要去传说中的江北那家新成立的公司,还说已经谈好了,如果再不辞职怕影响不好。我这才确认,这家伙居然拿着单位的俸禄给别人干活半个多月了,还好意思说怕影响不好!这什么狗屁职业道德!自然,对这样缺乏职业基本素养的人,我也不可能去推荐!我不说内情已经很给他台阶下了

从以上两个职场真实案例,我们不难看出,类似这等不珍惜自己职场名声的人,如何能有好的口碑?!身为职场人士,为长久发展着想,至少应该明白三个职场规则:

用人单位向应聘者原单位了解情况,无论是正式的还是非正式的,都是合理且正常的。如今的信息社会,想了解个情况是多么轻而易举的事,一个电话或短信,一个MSN或QQ,足已;

职场名声只有靠自己来维护,不能指望别人替你圆场。我们做任何事,归根结底是对自己负责,而不是对别人负责。既然如此,别人也不会对你的行为负责。别人一旦替你圆了场,说了违心推荐的话,也会影响到他自己的职场名声。

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很多人或许会带有侥幸心理,大不了我跳个行业或转个城市发展,谁知道我原来名声好坏?这种心理无疑是幼稚的。且不说几年后,可能峰回路转。即使你永不踏入原来的行业和城市,常存职场投机心理的你,未来能有多大的发展?

奉劝所有职场中人,请务必珍惜自己的职场名声!

 职场中“欺软怕硬”都有谁?

(文/无心听花语)

“欺软怕硬”,可谓源远流长。上至古代帝王将相,下至当今平民百姓,“欺软怕硬”现象皆极为普遍。现实职场中,也不例外。

无能上司。上司无能,布置下属工作,常常是拣“软柿子”捏。其结果导致,服从听话的,干得比谁都多,却拿得比谁都少。一旦无能的上司碰到比他更高的领导,则又是另一副嘴脸,唯唯诺诺、拍马溜须。这在政府机关或事业单位等绩效考核不完善的单位中表现最为显著。

懦弱下属。懦弱之人,“怕硬”多体现在日常同事相处中,对脾气暴躁的同事往往惧而远之,能自己多做的绝不指望他人帮手,受了别人欺负也是能忍则忍,碰到领导则更是“能避则避”,惟恐逃之不及,整一个职场“小媳妇”。“欺软”则主要体现在对付“职场新人”上,如果无“新人”可欺,他或她在职场上找不到“可欺”对象,往往会回家对着老婆或老公以及家人发泄、显示威风。

好好先生。职场中,往往有这样一类人,他既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无能上司,又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懦弱下属。他有点能力,又不够强势,为人处世中规中矩,老好人一个。他可能既不“欺软”也不“怕硬”,却往往给人一种“欺软怕硬”的印象,碰到不平之事,总表现出一副“与世无争”的超凡淡定。

职场小人。不可否认,小人哪都有,职场上更不例外。职场小人,“欺软怕硬”是最遭人痛恨和唾弃的一种典型。无能、懦弱和好好先生的“欺软怕硬”,或许只是个性和能力问题,职场小人的“欺软怕硬”,则无疑是人品问题。小人要么狗仗人势“欺软”,要么“官大一级压死人”,要么落井下石“怕硬”,要么“墙倒众人推”,毫无做人原则和道德。

“他强由他强,清风拂山冈。他横任他横,明月照大江。他自狠来他自恶,我自一口真气足”。这是金庸大侠杜撰《九阳真经》名句,曾被李连杰版《太极张三丰》套用为太极玄妙口诀。在职场上,理解和应用这个口诀颇显功夫。用得不好,是“欺软怕硬”,用得好,则是“职场达人”。要想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职场达人”,不仅不能“欺软怕硬”,不可“万事耍太极”,最重要的是,要尽可能地增长才干和经验。才干和经验,就是职场九阳真经的那“一口真气”。只要真气足,职场任你行。

 

 《职场知多点》之正副职能力有别

——职场揭秘:正副职六大能力差异

(文/无心听花语)

职场中,稍具规模的单位,一般都有正职和副职的管理架构设置。有的一正一副,有的一正两副,有的甚至一正多副。很多职场中人,尤其是正担当副职的,未必真的明白,正副职能力究竟有啥不同?综观各种职场,正副职能力差别主要体现在六大方面。

一、决断拍板能力。无论哪个单位哪个部门,工作中总需要有人定调拍板,尤其是遇到一些相对重要的事务,担当正职的必须要有这个最终决断的能力。身为副职的,毕竟上面还有领导,自己的建议,只能作为正职决断时的参考和借鉴,不具有最终决策涵义。有的人,性格中带有“犹豫不决”的基因,就很难担当正职重任。

二、责任承担能力。是领导,总要承担责任。一般而言,正职承担的责任要比副职高得多。这与最终决策权在谁手里是直接相关的。谁决策谁拍板谁承担,自然天经地义。很多职场中人,往往会有“前怕狼后怕虎”的心态,身为副职的,也常有推卸责任之嫌,势必无法担当正职重任。当然,这得排除个别特殊单位,比如某些政府单位。

三、风险控制能力。一个优秀的领导,既要懂得抓住机遇和利益,也要懂得控制风险和成本。光懂得把握机遇的人,适合冲锋陷阵、攻城略地,或许仅适合担当副职,却未必适合担任正职。担当正职的,还要有敏锐的市场眼光和丰富的职场历练经验,不仅懂得风险在哪,还要懂得把风险控制在可控范围之内,风险出现了还要有防控预案,懂得如何调动资源去化解风险。

四、心理负压能力。身为管理者,平日里看似轻松、没干什么实事。其实,管理者内心要足够强大,他不仅要面临具体事务的困扰,还需要协调和处理方方面面的关系,尤其是人的关系,这是最耗费智慧和心力的。在这一点上,正副职之间的能力差异往往是隐性的,只有局中人才深有体会。这也是不少职场名人,看似成功、风光无限,最终却选择自杀的缘故。

五、人际公关能力。有的管理者,实干能力未必强,然而人际公关能力非同一般。现实职场中,勤恳实干的,往往至多只能当个副职,而看似耍嘴皮子功夫、整天应酬没啥正事的,却往往稳坐一把手。这固然有多数误解和片面的成分在内。但不可否认,一旦到了领导岗位,人际公关能力,往往变得不可或缺乃至是首要能力。

六、不可替代能力。人在职场,价值高低,并不在于你处在什么岗位、拿了多少薪资,而在于你的可替代性强弱。倘若你随时可被下属或副职顶替,自然无法长期稳坐钓鱼台。正职与副职之间,往往在不可替代能力上差距悬殊。现实职场中,副职比正职往往变数要大得多,也正是这个原因。只是,这种不可替代能力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和综合的,甚至是说不清道不明的。

 

 《职场知多点》之咋叫才有奶吃

——职场也是“会叫的孩子有奶吃”?

(文/无心听花语)

在育儿中,“会叫的孩子有奶吃”,这基本是真理。已有研究还表明,“会哭会叫”的孩子比所谓的乖孩子要聪明一些。

在职场中,“会叫的孩子有奶吃”,则未必是真理。即便也有统计表明,“会叫”的人薪酬待遇比默默耕耘的老黄牛要高一些。真理与否,取决于职场中人究竟“会不会叫”。换句话说,究竟该“咋叫”才称得上“会叫”呢。

“会叫”的前提是客观。即客观评估自己的能力和贡献。我相信很多人都自认为“叫”的很客观,自己能力不错,对东家贡献也不小。这些或许都客观,但还不算最客观。你是否客观分析过自己的可替代性?也就是说,你的所谓能力尤其是贡献,是不是真的“非你不可”,这里面究竟有多少成分仅仅因为你所处的岗位而不是因为你?

“会叫”的关键是时机。客观前提解决了,关键就在于“会叫”的时机了。一般而言,最好是在东家和自己的业绩“双好”时“叫”。当然,如果仅仅考虑“会叫”目的实现性,也可以不管东家业绩好坏,只管个人业绩。不过,此时“叫”的话,你要承担“趁人之危、威胁东家”的隐性成本。虽然你个人业绩很好,东家却可能还在亏损。为了充分体现你的个人业绩,东家即便亏损也大多会满足你的诉求。

“会叫”的核心是自信。为人处世,务必要自信。“会不会叫”,最能考量一个人的职场自信度。有的人“会叫”,且“叫”得光明正大、合情合理;有的人“会叫”,但“叫”得畏畏缩缩、似乞如讨;有的人“不会叫”也“不好意思叫”,没啥能力也没啥贡献,有啥可“叫”?有的人“不会叫” 也“不敢叫”,拿了自己不该拿的,“心虚”叫不得,“叫”了容易暴露。

不可否认,现实职场中,好好先生常常会吃亏。至少在一个可以预期的时间内,“不叫”的好好先生,相比“会叫”的抱怨先生,薪酬待遇确实要差一些。或许有人会说,管理机制健全的东家里,不存在“会叫的孩子有奶吃”的现象。这纯粹是正确的废话,毫无现实意义。现实中,没有哪个东家真正能达到所谓的“管理机制健全”。这就意味着,每个东家都或多或少存在这种现象。与其空谈机制,还不如面对现实,想想如何才能做到“会叫”来得实在些。

 

 

《职场知多点》之糟糕上级

(文/无心听花语)

职场中,若你有位优秀的上级,这将成为你职业生涯中的一大财富。他将教导和引领你和他一样优秀。这也正是很多聪明人愿意选择和优秀上级共事的重要原因。

职场中,若你碰到糟糕的上级,这将成为你职业生涯中的一大不幸。他即便不把你教导和引领成和他一样糟糕,也会成为你日常工作中痛苦根源和职业障碍。那么,如何摆脱这种痛苦和障碍呢?

糟糕的上级,往往能力不强、气量极小。若遇到毫无胸怀的无能上级,你要学会隐忍。你有才要表现,前提是不要在他面前表现,即使在他面前表现也要把他先抬高表现。在糟糕上级面前,你要学会示弱,让他不把你当成“眼中钉、肉中刺”,最好让他觉得你是对他最构不成威胁的人。切忌不可当着其他同事的面,顶撞你糟糕的上级。上级即便再糟糕,想整你也还是有大把机会的。而你的忍耐,终将换来你出人头地的机会。

糟糕的上级,往往自以为是、粗话连篇。若碰到满嘴“TMD、白痴、放屁”的上级,你要学会回避。只要不影响正常工作,你尽可能少去找他,尤其是少当着其他同事的面找他,别成为他显示才能和骂人爆粗的最佳对象。千万别以为,只有当着大家的面被无端呵斥辱骂,才能验证上级的无礼。你经历过,他们肯定也经历过,大家心知肚明。

糟糕的上级,往往见利忘义、损公肥私。若见到胡乱报销和贪图私利的上级,你要学会汇报。汇报对象是单位的最高领导人,汇报的最佳方式是越级,且越的级别越高越好,汇报时机是掌握证据适时出击。你汇报上级的直接上级,一不小心可能成了上级和上级的上级联合攻击的对象,你没掌握确凿证据而仓促汇报,可能成为单位中破坏团结的诬告嫌疑人。汇报和举报之间的区别,颇有深意。

糟糕的上级,往往拉帮结派、不干实事。若看到搞小团体、空谈务虚的上级,你要学会务实。别以为走关系、说大话就真能象他那样平步青云,即使升职了也当不了多久。只有干实事、出实绩的能人,才能永立职场不败之地。只要你在一个单位里呆上三年以上,你就不难发现,这些年被单位淘汰的人大多是务虚的,哪怕是曾经风光一时的所谓领导和上级。

职场中,碰到糟糕的上级,不一定非得水来土淹、见鬼杀鬼。要成功,有时难免需要斗智斗勇,前提是你要怀有一颗积极、正直、务实、肯干的工作心态。